行政院文化獎歷屆得獎人清單
行政院文化獎為我國政府主辦層級最高的文化領域終身成就獎項,對維護與發揚我國文化具有特殊貢獻的傑出藝文人士,致上國家級最崇高榮譽。自 1980 年設立至今,獲此殊榮的德高望重文化人士,遍及教育、宗教、哲學、史學、人類、建築、雕塑、文學、音樂、電影、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傳統藝術、文化資產等文化領域,每位獲獎者的努力與成就,都使得臺灣文化更為豐厚,而成為臺灣軟實力的最佳展現。文化是由世世代代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積累而成,行政院文化獎不只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更充分展現了屬於臺灣式的珍貴價值與重要性,這不僅是一種歷史的累積,也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傳承。這些為維護和發揚臺灣文化奉獻一生的文化先行者,他們的貢獻使得臺灣文化在時代中綻放出光彩,成為珍貴的瑰寶,並形成了一個屬於臺灣獨特的多元、多層次的文化寶庫,他們是臺灣的驕傲,也是世界的寶藏
提供: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每1年 | 最近同步時間日期: 2025-05-22 05:46:11
行政院文化獎歷屆得獎人資料集清單中總共有 96 筆資料,以下是 1 - 20 [第 1 頁]
李能棋 | 李喬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89 | 簡介: ──"文學是不同文化基地上孕育的花朵;真正擁有文學花朵,豈能不徹底認識文化這個基地?於是五十歲以後的我一頭栽入「文化大海」裡,由文學進入文化,以文化詮釋文學。人人把生命安住於土地,個人生之痛可以紓解,... |
吳文欽 | 吳念真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88 | 簡介: "戲有時候會演得很長很長,從午夜一直到天際露出微光;因為「自己」在「回憶」的導引下經常意外地與遺忘多時的某個階段的另一個「自己」再度重逢,於是,就像久別的老友偶然相遇一般,有更多的回憶被喚醒,一如夢境... |
謝里發 | 謝里法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87 | 簡介: “當年一心一意在寫臺灣美術史,以為寫完就完了,沒想到歷史從此與我脫不了關係,才發現自己已經成了歷史人,看任何事情都帶著一副歷史眼,在為每一件過去的事估價,甚至對自己的這一生也不例外,始終在... |
阮義忠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3 | 簡介: 1950 年生於宜蘭,是攝影師、作家、出版人、攝影教師、阮義忠攝影人文獎創立者,攝影作品以人文紀實為主要風格,曾在法國、美國、墨西哥、立陶宛、瑞典、中國、香港、澳門、臺灣舉辦個展,作品並被巴黎現代藝術... |
林亨泰 | 出生時間: 1924-12-11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2 | 簡介: 1924 年生於日治時代臺中州北斗郡(即今彰化北斗),2023 年 9 月 23 日過世。從日治到戰後,辛苦轉換創作語言,為「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一生致力於臺灣詩壇的「時代性」與「本土化」,在政治最... |
傅朝卿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1 | 簡介: 1957 年生於臺南府城,長年致力於臺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資產調查、保存與推廣等工作,並引入國際新觀念,影響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甚深。其推動古蹟再利用蔚為臺灣風潮,亦將建築文化與文化遺產保存觀念推廣於社會大... |
李淑德 | 出生時間: 1929-09-15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0 | 簡介: 李淑德,1929 年出生於屏東,從小因家庭影響而對音樂產生興趣,1957 年赴美求學並於 1964 年取得小提琴音樂碩士後回臺任教,致力於青少年提琴教學,有「臺灣小提琴之母」之稱,培養許多知名小提琴家... |
黃俊雄 | 出生時間: 1933-01-26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9 | 簡介: 黃俊雄,1933 年出生於雲林,15 歲起,隨其父黃海岱學習布袋戲,經歷內臺戲、電影、電視時期,積極創新布袋戲的表演方式與技術,19 歲自組五洲園第三團(後改為真五洲掌中劇團),勇於嘗試布袋戲的改革,... |
吳靜吉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8 | 簡介: 吳靜吉,1939 年出生於宜蘭,是教育工作者、文字創作者,也是表演藝術工作者、文化事務管理者。對當代劇場發展、文化藝術環境、藝文學術交流、表演藝術團隊經營等範疇皆有卓越貢獻成果,被譽為臺灣文化的推手。... |
王清霜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7 | 簡介: 王清霜,1922 年出生於臺中神岡,16 歲起投入漆藝至今。1941 年赴日深造,就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師承和田三造、羽野禎三、河面冬山等大師,返國後以膠彩及雕塑作品入選1946年第... |
李敏勇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6 | 簡介: 李敏勇,1947 年出生於高雄旗山。1960 年代末開始創作,至今不懈,以詩作為主力,是戰後影響臺灣文學甚鉅的笠詩社世代代表人物,跨足小說、散文、評論、翻譯。李敏勇的文學具有強烈社會情懷,其亦投入參與... |
呂紹嘉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5 | 簡介: 呂紹嘉,1960 年出生於新竹竹東。1987 年5 月指揮生平第一場歌劇演出:威爾第(Giuseppe Verdi)的《弄臣》(Rigoletto),同年8 月以指揮主修考入維也納國立音樂院(現為維也... |
劉鳳學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4 | 簡介: 劉鳳學女士是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更是跨領域多層面的全方位舞蹈家。無論在創作、舞蹈教育、學術研究上皆有豐厚成就。她的一生,在舞蹈領域種下「4棵小樹」,包含至今累積130支舞作的「中國現代舞」創作、投入超... |
楊秀卿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3 | 簡介: 楊秀卿女士生於1934年,因兒時延誤就醫,導致雙眼失明,自7歲開始接觸唸歌,11歲即進入走唱生涯,以唸歌故事為業。她擅長吸收、融合臺灣各種音樂藝術,並將傳統以唱為主的歌仔融合口白與歌仔戲,使得說唱藝術... |
陳錫煌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2 | 簡介: ──"李天祿,伊是阮爸爸,被伊打,阮嘸怨嘆。但有時太入戲,演到最後,想到自己攏會哭!人生毋通失志,再甘苦的代誌,咱也要去做,人才會堅強。若基本功夫學好,大家就會很欣賞。"── 陳錫煌陳錫煌(... |
朱宗慶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1 | 簡介: ──"我是個鄉下長大、打鼓出身的人,追求當時相當冷門的打擊樂,一路上能夠獲得這麼多鼓勵和支持,證明臺灣社會是願意給機會、給掌聲的地方。飲水思源,我期許自己繼續成為一股帶來動能的活水源頭,讓這個社會因為... |
唐美雲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0 | 簡介: ──"父親曾留下一句金言玉語,「每一齣戲的成功,我們都必須付出十倍的心力去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臺下來的是什麼人。」長大之後,我才明白父親的話中之意,就算無法讓每位觀眾都喜歡自己,至少要讓他... |
侯孝賢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75 | 簡介: 侯孝賢 先生早年由臺灣電影新秀《早安臺北》、《油麻菜籽》崛起於影視界,80年代與楊德昌導演開啟全新的臺灣近代電影新風格,以客觀透視的長鏡,凝視沉澱臺灣的過往歷史與反思社會質樸,貼進寫實的記錄。他不僅帶... |
李泰祥 | 出生時間: 1941-02-20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74 | 簡介: 李泰祥 出生於臺灣臺東阿美族原住民家庭,自1971年第一場演出起,李泰祥在音樂創作上未曾中斷,以40餘年的事實證明其無比強韌的決心與熱情,展現其一生努力走出臺灣新音樂之路的毅力。他的音樂作品多樣豐碩、... |
董陽孜 | 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73 | 簡介: 董陽孜 女士 (1942年10月6日-)是台灣當代重要書法家。生於上海書香家庭,8歲開始學習書法,奠下深厚的基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美深造,1970年取得麻州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後,於紐約的雜... |
李能棋 | 李喬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89 | 簡介: ──"文學是不同文化基地上孕育的花朵;真正擁有文學花朵,豈能不徹底認識文化這個基地?於是五十歲以後的我一頭栽入「文化大海」裡,由文學進入文化,以文化詮釋文學。人人把生命安住於土地,個人生之痛可以紓解,... |
吳文欽 | 吳念真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88 | 簡介: "戲有時候會演得很長很長,從午夜一直到天際露出微光;因為「自己」在「回憶」的導引下經常意外地與遺忘多時的某個階段的另一個「自己」再度重逢,於是,就像久別的老友偶然相遇一般,有更多的回憶被喚醒,一如夢境... |
謝里發 | 謝里法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87 | 簡介: “當年一心一意在寫臺灣美術史,以為寫完就完了,沒想到歷史從此與我脫不了關係,才發現自己已經成了歷史人,看任何事情都帶著一副歷史眼,在為每一件過去的事估價,甚至對自己的這一生也不例外,始終在... |
阮義忠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3 | 簡介: 1950 年生於宜蘭,是攝影師、作家、出版人、攝影教師、阮義忠攝影人文獎創立者,攝影作品以人文紀實為主要風格,曾在法國、美國、墨西哥、立陶宛、瑞典、中國、香港、澳門、臺灣舉辦個展,作品並被巴黎現代藝術... |
林亨泰出生時間: 1924-12-11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2 | 簡介: 1924 年生於日治時代臺中州北斗郡(即今彰化北斗),2023 年 9 月 23 日過世。從日治到戰後,辛苦轉換創作語言,為「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一生致力於臺灣詩壇的「時代性」與「本土化」,在政治最... |
傅朝卿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1 | 簡介: 1957 年生於臺南府城,長年致力於臺灣建築史與建築文化資產調查、保存與推廣等工作,並引入國際新觀念,影響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甚深。其推動古蹟再利用蔚為臺灣風潮,亦將建築文化與文化遺產保存觀念推廣於社會大... |
李淑德出生時間: 1929-09-15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400 | 簡介: 李淑德,1929 年出生於屏東,從小因家庭影響而對音樂產生興趣,1957 年赴美求學並於 1964 年取得小提琴音樂碩士後回臺任教,致力於青少年提琴教學,有「臺灣小提琴之母」之稱,培養許多知名小提琴家... |
黃俊雄出生時間: 1933-01-26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9 | 簡介: 黃俊雄,1933 年出生於雲林,15 歲起,隨其父黃海岱學習布袋戲,經歷內臺戲、電影、電視時期,積極創新布袋戲的表演方式與技術,19 歲自組五洲園第三團(後改為真五洲掌中劇團),勇於嘗試布袋戲的改革,... |
吳靜吉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8 | 簡介: 吳靜吉,1939 年出生於宜蘭,是教育工作者、文字創作者,也是表演藝術工作者、文化事務管理者。對當代劇場發展、文化藝術環境、藝文學術交流、表演藝術團隊經營等範疇皆有卓越貢獻成果,被譽為臺灣文化的推手。... |
王清霜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7 | 簡介: 王清霜,1922 年出生於臺中神岡,16 歲起投入漆藝至今。1941 年赴日深造,就讀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師承和田三造、羽野禎三、河面冬山等大師,返國後以膠彩及雕塑作品入選1946年第... |
李敏勇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6 | 簡介: 李敏勇,1947 年出生於高雄旗山。1960 年代末開始創作,至今不懈,以詩作為主力,是戰後影響臺灣文學甚鉅的笠詩社世代代表人物,跨足小說、散文、評論、翻譯。李敏勇的文學具有強烈社會情懷,其亦投入參與... |
呂紹嘉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5 | 簡介: 呂紹嘉,1960 年出生於新竹竹東。1987 年5 月指揮生平第一場歌劇演出:威爾第(Giuseppe Verdi)的《弄臣》(Rigoletto),同年8 月以指揮主修考入維也納國立音樂院(現為維也... |
劉鳳學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4 | 簡介: 劉鳳學女士是臺灣第一位舞蹈博士,更是跨領域多層面的全方位舞蹈家。無論在創作、舞蹈教育、學術研究上皆有豐厚成就。她的一生,在舞蹈領域種下「4棵小樹」,包含至今累積130支舞作的「中國現代舞」創作、投入超... |
楊秀卿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3 | 簡介: 楊秀卿女士生於1934年,因兒時延誤就醫,導致雙眼失明,自7歲開始接觸唸歌,11歲即進入走唱生涯,以唸歌故事為業。她擅長吸收、融合臺灣各種音樂藝術,並將傳統以唱為主的歌仔融合口白與歌仔戲,使得說唱藝術... |
陳錫煌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2 | 簡介: ──"李天祿,伊是阮爸爸,被伊打,阮嘸怨嘆。但有時太入戲,演到最後,想到自己攏會哭!人生毋通失志,再甘苦的代誌,咱也要去做,人才會堅強。若基本功夫學好,大家就會很欣賞。"── 陳錫煌陳錫煌(... |
朱宗慶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1 | 簡介: ──"我是個鄉下長大、打鼓出身的人,追求當時相當冷門的打擊樂,一路上能夠獲得這麼多鼓勵和支持,證明臺灣社會是願意給機會、給掌聲的地方。飲水思源,我期許自己繼續成為一股帶來動能的活水源頭,讓這個社會因為... |
唐美雲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90 | 簡介: ──"父親曾留下一句金言玉語,「每一齣戲的成功,我們都必須付出十倍的心力去做,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臺下來的是什麼人。」長大之後,我才明白父親的話中之意,就算無法讓每位觀眾都喜歡自己,至少要讓他... |
侯孝賢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75 | 簡介: 侯孝賢 先生早年由臺灣電影新秀《早安臺北》、《油麻菜籽》崛起於影視界,80年代與楊德昌導演開啟全新的臺灣近代電影新風格,以客觀透視的長鏡,凝視沉澱臺灣的過往歷史與反思社會質樸,貼進寫實的記錄。他不僅帶... |
李泰祥出生時間: 1941-02-20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74 | 簡介: 李泰祥 出生於臺灣臺東阿美族原住民家庭,自1971年第一場演出起,李泰祥在音樂創作上未曾中斷,以40餘年的事實證明其無比強韌的決心與熱情,展現其一生努力走出臺灣新音樂之路的毅力。他的音樂作品多樣豐碩、... |
董陽孜出生時間: | 官方網站個人頁面連結: https://cultural-award.moc.gov.tw/home/zh-tw/recipients/125373 | 簡介: 董陽孜 女士 (1942年10月6日-)是台灣當代重要書法家。生於上海書香家庭,8歲開始學習書法,奠下深厚的基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赴美深造,1970年取得麻州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後,於紐約的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