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
- 區域性地下水水質監測井基本資料 @ 環境部

測站名稱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的地下水分區名稱是嘉南平原, 測站狀態是停用, 測站位置描述是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測站英文名稱是Water Company, Yichu Operation Center.

#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的地圖

測站ID4243
測站名稱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
測站英文名稱Water Company, Yichu Operation Center
縣市嘉義縣
鄉鎮市區義竹鄉
地下水分區名稱嘉南平原
TWD97經度120.1751711
TWD97緯度23.3776611
TWD97二度分帶X165679.96
TWD97二度分帶Y2586344.48
測站位置描述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測站狀態停用
同步更新日期2024-04-26

測站ID

4243

測站名稱

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

測站英文名稱

Water Company, Yichu Operation Center

縣市

嘉義縣

鄉鎮市區

義竹鄉

地下水分區名稱

嘉南平原

TWD97經度

120.1751711

TWD97緯度

23.3776611

TWD97二度分帶X

165679.96

TWD97二度分帶Y

2586344.48

測站位置描述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測站狀態

停用

同步更新日期

2024-04-26

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水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

# 水 於 政府資料開放平臺資料集清單 - 1

資料集識別碼147039
資料集名稱高雄市都市計畫區域內公共工程實施數量
資料集屬性公共資訊
服務分類JSON
品質檢測https://api.kcg.gov.tw/api/service/get/83777fd5-dc9f-44b3-bc73-7e000bde01ca
檔案格式UTF-8
資料下載網址系統介接程式
編碼格式高雄市都市計畫區域內公共工程實施數量資訊
資資料集上架方式資料名稱;表號;編製;瀝青路面新闢總計;瀝青路面新闢水利局;瀝青路面新闢地政局;瀝青路面新闢養工處;瀝青路面新闢新工處;瀝青路面新闢鹽埕區;瀝青路面新闢鼓山區;瀝青路面新闢左營區;瀝青路面新闢楠梓區;瀝青路面新闢三民區;瀝青路面新闢新興區;瀝青路面新闢前金區;瀝青路面新闢苓雅區;瀝青路面新闢前鎮區;瀝青路面新闢旗津區;瀝青路面新闢小港區;瀝青路面新闢鳳山區;瀝青路面新闢林園區;瀝青路面新闢大寮區;瀝青路面新闢大樹區;瀝青路面新闢大社區;瀝青路面新闢仁武區;瀝青路面新闢鳥松區;瀝青路面新闢岡山區;瀝青路面新闢橋頭區;瀝青路面新闢燕巢區;瀝青路面新闢田寮區;瀝青路面新闢阿蓮區;瀝青路面新闢路竹區;瀝青路面新闢湖內區;瀝青路面新闢茄萣區;瀝青路面新闢彌陀區;瀝青路面新闢梓官區;瀝青路面新闢旗山區;瀝青路面新闢美濃區;瀝青路面新闢六龜區;瀝青路面新闢甲仙區;瀝青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總計;瀝青路面拓寬水利局;瀝青路面拓寬地政局;瀝青路面拓寬養工處;瀝青路面拓寬新工處;瀝青路面拓寬鹽埕區;瀝青路面拓寬鼓山區;瀝青路面拓寬左營區;瀝青路面拓寬楠梓區;瀝青路面拓寬三民區;瀝青路面拓寬新興區;瀝青路面拓寬前金區;瀝青路面拓寬苓雅區;瀝青路面拓寬前鎮區;瀝青路面拓寬旗津區;瀝青路面拓寬小港區;瀝青路面拓寬鳳山區;瀝青路面拓寬林園區;瀝青路面拓寬大寮區;瀝青路面拓寬大樹區;瀝青路面拓寬大社區;瀝青路面拓寬仁武區;瀝青路面拓寬鳥松區;瀝青路面拓寬岡山區;瀝青路面拓寬橋頭區;瀝青路面拓寬燕巢區;瀝青路面拓寬田寮區;瀝青路面拓寬阿蓮區;瀝青路面拓寬路竹區;瀝青路面拓寬湖內區;瀝青路面拓寬茄萣區;瀝青路面拓寬彌陀區;瀝青路面拓寬梓官區;瀝青路面拓寬旗山區;瀝青路面拓寬美濃區;瀝青路面拓寬六龜區;瀝青路面拓寬甲仙區;瀝青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總計;瀝青路面舖裝水利局;瀝青路面舖裝地政局;瀝青路面舖裝養工處;瀝青路面舖裝新工處;瀝青路面舖裝鹽埕區;瀝青路面舖裝鼓山區;瀝青路面舖裝左營區;瀝青路面舖裝楠梓區;瀝青路面舖裝三民區;瀝青路面舖裝新興區;瀝青路面舖裝前金區;瀝青路面舖裝苓雅區;瀝青路面舖裝前鎮區;瀝青路面舖裝旗津區;瀝青路面舖裝小港區;瀝青路面舖裝鳳山區;瀝青路面舖裝林園區;瀝青路面舖裝大寮區;瀝青路面舖裝大樹區;瀝青路面舖裝大社區;瀝青路面舖裝仁武區;瀝青路面舖裝鳥松區;瀝青路面舖裝岡山區;瀝青路面舖裝橋頭區;瀝青路面舖裝燕巢區;瀝青路面舖裝田寮區;瀝青路面舖裝阿蓮區;瀝青路面舖裝路竹區;瀝青路面舖裝湖內區;瀝青路面舖裝茄萣區;瀝青路面舖裝彌陀區;瀝青路面舖裝梓官區;瀝青路面舖裝旗山區;瀝青路面舖裝美濃區;瀝青路面舖裝六龜區;瀝青路面舖裝甲仙區;瀝青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總計;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水利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地政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養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新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鹽埕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鼓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左營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楠梓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三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新興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前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苓雅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前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旗津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小港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鳳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林園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大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大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大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仁武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鳥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岡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橋頭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燕巢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田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阿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路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湖內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茄萣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彌陀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梓官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旗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美濃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六龜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甲仙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總計;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水利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地政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養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新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鹽埕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鼓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左營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楠梓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三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新興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前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苓雅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前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旗津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小港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鳳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林園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大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大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大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仁武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鳥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岡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橋頭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燕巢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田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阿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路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湖內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茄萣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彌陀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梓官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旗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美濃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六龜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甲仙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總計;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水利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地政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養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新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鹽埕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鼓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左營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楠梓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三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新興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前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苓雅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前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旗津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小港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鳳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林園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大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大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大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仁武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鳥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岡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橋頭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燕巢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田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阿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路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湖內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茄萣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彌陀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梓官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旗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美濃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六龜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甲仙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總計;石子路面新闢水利局;石子路面新闢地政局;石子路面新闢養工處;石子路面新闢新工處;石子路面新闢鹽埕區;石子路面新闢鼓山區;石子路面新闢左營區;石子路面新闢楠梓區;石子路面新闢三民區;石子路面新闢新興區;石子路面新闢前金區;石子路面新闢苓雅區;石子路面新闢前鎮區;石子路面新闢旗津區;石子路面新闢小港區;石子路面新闢鳳山區;石子路面新闢林園區;石子路面新闢大寮區;石子路面新闢大樹區;石子路面新闢大社區;石子路面新闢仁武區;石子路面新闢鳥松區;石子路面新闢岡山區;石子路面新闢橋頭區;石子路面新闢燕巢區;石子路面新闢田寮區;石子路面新闢阿蓮區;石子路面新闢路竹區;石子路面新闢湖內區;石子路面新闢茄萣區;石子路面新闢彌陀區;石子路面新闢梓官區;石子路面新闢旗山區;石子路面新闢美濃區;石子路面新闢六龜區;石子路面新闢甲仙區;石子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總計;石子路面拓寬水利局;石子路面拓寬地政局;石子路面拓寬養工處;石子路面拓寬新工處;石子路面拓寬鹽埕區;石子路面拓寬鼓山區;石子路面拓寬左營區;石子路面拓寬楠梓區;石子路面拓寬三民區;石子路面拓寬新興區;石子路面拓寬前金區;石子路面拓寬苓雅區;石子路面拓寬前鎮區;石子路面拓寬旗津區;石子路面拓寬小港區;石子路面拓寬鳳山區;石子路面拓寬林園區;石子路面拓寬大寮區;石子路面拓寬大樹區;石子路面拓寬大社區;石子路面拓寬仁武區;石子路面拓寬鳥松區;石子路面拓寬岡山區;石子路面拓寬橋頭區;石子路面拓寬燕巢區;石子路面拓寬田寮區;石子路面拓寬阿蓮區;石子路面拓寬路竹區;石子路面拓寬湖內區;石子路面拓寬茄萣區;石子路面拓寬彌陀區;石子路面拓寬梓官區;石子路面拓寬旗山區;石子路面拓寬美濃區;石子路面拓寬六龜區;石子路面拓寬甲仙區;石子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總計;石子路面舖裝水利局;石子路面舖裝地政局;石子路面舖裝養工處;石子路面舖裝新工處;石子路面舖裝鹽埕區;石子路面舖裝鼓山區;石子路面舖裝左營區;石子路面舖裝楠梓區;石子路面舖裝三民區;石子路面舖裝新興區;石子路面舖裝前金區;石子路面舖裝苓雅區;石子路面舖裝前鎮區;石子路面舖裝旗津區;石子路面舖裝小港區;石子路面舖裝鳳山區;石子路面舖裝林園區;石子路面舖裝大寮區;石子路面舖裝大樹區;石子路面舖裝大社區;石子路面舖裝仁武區;石子路面舖裝鳥松區;石子路面舖裝岡山區;石子路面舖裝橋頭區;石子路面舖裝燕巢區;石子路面舖裝田寮區;石子路面舖裝阿蓮區;石子路面舖裝路竹區;石子路面舖裝湖內區;石子路面舖裝茄萣區;石子路面舖裝彌陀區;石子路面舖裝梓官區;石子路面舖裝旗山區;石子路面舖裝美濃區;石子路面舖裝六龜區;石子路面舖裝甲仙區;石子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總計;沙土路面新闢水利局;沙土路面新闢地政局;沙土路面新闢養工處;沙土路面新闢新工處;沙土路面新闢鹽埕區;沙土路面新闢鼓山區;沙土路面新闢左營區;沙土路面新闢楠梓區;沙土路面新闢三民區;沙土路面新闢新興區;沙土路面新闢前金區;沙土路面新闢苓雅區;沙土路面新闢前鎮區;沙土路面新闢旗津區;沙土路面新闢小港區;沙土路面新闢鳳山區;沙土路面新闢林園區;沙土路面新闢大寮區;沙土路面新闢大樹區;沙土路面新闢大社區;沙土路面新闢仁武區;沙土路面新闢鳥松區;沙土路面新闢岡山區;沙土路面新闢橋頭區;沙土路面新闢燕巢區;沙土路面新闢田寮區;沙土路面新闢阿蓮區;沙土路面新闢路竹區;沙土路面新闢湖內區;沙土路面新闢茄萣區;沙土路面新闢彌陀區;沙土路面新闢梓官區;沙土路面新闢旗山區;沙土路面新闢美濃區;沙土路面新闢六龜區;沙土路面新闢甲仙區;沙土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總計;沙土路面拓寬水利局;沙土路面拓寬地政局;沙土路面拓寬養工處;沙土路面拓寬新工處;沙土路面拓寬鹽埕區;沙土路面拓寬鼓山區;沙土路面拓寬左營區;沙土路面拓寬楠梓區;沙土路面拓寬三民區;沙土路面拓寬新興區;沙土路面拓寬前金區;沙土路面拓寬苓雅區;沙土路面拓寬前鎮區;沙土路面拓寬旗津區;沙土路面拓寬小港區;沙土路面拓寬鳳山區;沙土路面拓寬林園區;沙土路面拓寬大寮區;沙土路面拓寬大樹區;沙土路面拓寬大社區;沙土路面拓寬仁武區;沙土路面拓寬鳥松區;沙土路面拓寬岡山區;沙土路面拓寬橋頭區;沙土路面拓寬燕巢區;沙土路面拓寬田寮區;沙土路面拓寬阿蓮區;沙土路面拓寬路竹區;沙土路面拓寬湖內區;沙土路面拓寬茄萣區;沙土路面拓寬彌陀區;沙土路面拓寬梓官區;沙土路面拓寬旗山區;沙土路面拓寬美濃區;沙土路面拓寬六龜區;沙土路面拓寬甲仙區;沙土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總計;沙土路面舖裝水利局;沙土路面舖裝地政局;沙土路面舖裝養工處;沙土路面舖裝新工處;沙土路面舖裝鹽埕區;沙土路面舖裝鼓山區;沙土路面舖裝左營區;沙土路面舖裝楠梓區;沙土路面舖裝三民區;沙土路面舖裝新興區;沙土路面舖裝前金區;沙土路面舖裝苓雅區;沙土路面舖裝前鎮區;沙土路面舖裝旗津區;沙土路面舖裝小港區;沙土路面舖裝鳳山區;沙土路面舖裝林園區;沙土路面舖裝大寮區;沙土路面舖裝大樹區;沙土路面舖裝大社區;沙土路面舖裝仁武區;沙土路面舖裝鳥松區;沙土路面舖裝岡山區;沙土路面舖裝橋頭區;沙土路面舖裝燕巢區;沙土路面舖裝田寮區;沙土路面舖裝阿蓮區;沙土路面舖裝路竹區;沙土路面舖裝湖內區;沙土路面舖裝茄萣區;沙土路面舖裝彌陀區;沙土路面舖裝梓官區;沙土路面舖裝旗山區;沙土路面舖裝美濃區;沙土路面舖裝六龜區;沙土路面舖裝甲仙區;沙土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總計;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水利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地政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養工處;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新工處;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鹽埕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鼓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左營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楠梓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三民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新興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前金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苓雅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前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旗津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小港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鳳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林園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大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大樹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大社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仁武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鳥松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岡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橋頭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燕巢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田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阿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路竹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湖內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茄萣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彌陀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梓官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旗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美濃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六龜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甲仙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永安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杉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內門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茂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桃源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那瑪夏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總計;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水利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地政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養工處;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新工處;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鹽埕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鼓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左營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楠梓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三民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新興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前金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苓雅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前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旗津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小港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鳳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林園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大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大樹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大社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仁武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鳥松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岡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橋頭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燕巢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田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阿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路竹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湖內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茄萣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彌陀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梓官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旗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美濃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六龜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甲仙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永安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杉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內門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茂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桃源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那瑪夏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總計;其他橋梁數量水利局;其他橋梁數量地政局;其他橋梁數量養工處;其他橋梁數量新工處;其他橋梁數量鹽埕區;其他橋梁數量鼓山區;其他橋梁數量左營區;其他橋梁數量楠梓區;其他橋梁數量三民區;其他橋梁數量新興區;其他橋梁數量前金區;其他橋梁數量苓雅區;其他橋梁數量前鎮區;其他橋梁數量旗津區;其他橋梁數量小港區;其他橋梁數量鳳山區;其他橋梁數量林園區;其他橋梁數量大寮區;其他橋梁數量大樹區;其他橋梁數量大社區;其他橋梁數量仁武區;其他橋梁數量鳥松區;其他橋梁數量岡山區;其他橋梁數量橋頭區;其他橋梁數量燕巢區;其他橋梁數量田寮區;其他橋梁數量阿蓮區;其他橋梁數量路竹區;其他橋梁數量湖內區;其他橋梁數量茄萣區;其他橋梁數量彌陀區;其他橋梁數量梓官區;其他橋梁數量旗山區;其他橋梁數量美濃區;其他橋梁數量六龜區;其他橋梁數量甲仙區;其他橋梁數量永安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杉林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內門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茂林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桃源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那瑪夏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總計;其他橋梁面積水利局;其他橋梁面積地政局;其他橋梁面積養工處;其他橋梁面積新工處;其他橋梁面積鹽埕區;其他橋梁面積鼓山區;其他橋梁面積左營區;其他橋梁面積楠梓區;其他橋梁面積三民區;其他橋梁面積新興區;其他橋梁面積前金區;其他橋梁面積苓雅區;其他橋梁面積前鎮區;其他橋梁面積旗津區;其他橋梁面積小港區;其他橋梁面積鳳山區;其他橋梁面積林園區;其他橋梁面積大寮區;其他橋梁面積大樹區;其他橋梁面積大社區;其他橋梁面積仁武區;其他橋梁面積鳥松區;其他橋梁面積岡山區;其他橋梁面積橋頭區;其他橋梁面積燕巢區;其他橋梁面積田寮區;其他橋梁面積阿蓮區;其他橋梁面積路竹區;其他橋梁面積湖內區;其他橋梁面積茄萣區;其他橋梁面積彌陀區;其他橋梁面積梓官區;其他橋梁面積旗山區;其他橋梁面積美濃區;其他橋梁面積六龜區;其他橋梁面積甲仙區;其他橋梁面積永安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杉林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內門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茂林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桃源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那瑪夏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總計;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水利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地政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養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新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鹽埕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鼓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左營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楠梓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三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新興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前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苓雅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前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旗津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小港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鳳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林園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大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大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大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仁武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鳥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岡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橋頭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燕巢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田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阿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路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湖內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茄萣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彌陀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梓官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旗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美濃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六龜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甲仙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永安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杉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內門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茂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桃源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那瑪夏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總計;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水利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地政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養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新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鹽埕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鼓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左營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楠梓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三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新興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前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苓雅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前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旗津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小港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鳳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林園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大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大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大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仁武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鳥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岡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橋頭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燕巢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田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阿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路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湖內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茄萣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彌陀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梓官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旗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美濃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六龜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甲仙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永安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杉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內門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茂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桃源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那瑪夏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總計;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水利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地政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養工處;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新工處;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鹽埕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鼓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左營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楠梓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三民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新興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前金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苓雅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前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旗津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小港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鳳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林園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大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大樹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大社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仁武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鳥松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岡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橋頭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燕巢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田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阿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路竹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湖內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茄萣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彌陀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梓官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旗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美濃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六龜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甲仙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永安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杉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內門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茂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桃源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那瑪夏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總計;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水利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地政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養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新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鹽埕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鼓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左營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楠梓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三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新興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前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苓雅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前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旗津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小港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鳳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林園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大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大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大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仁武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鳥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岡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橋頭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燕巢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田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阿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路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湖內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茄萣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彌陀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梓官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旗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美濃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六龜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甲仙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永安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杉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內門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茂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桃源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那瑪夏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總計;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水利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地政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養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新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鹽埕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鼓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左營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楠梓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三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新興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前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苓雅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前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旗津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小港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鳳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林園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大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大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大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仁武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鳥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岡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橋頭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燕巢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田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阿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路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湖內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茄萣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彌陀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梓官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旗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美濃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六龜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甲仙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永安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杉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內門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茂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桃源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那瑪夏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總計;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水利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地政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養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新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鹽埕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鼓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左營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楠梓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三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新興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前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苓雅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前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旗津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小港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鳳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林園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大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大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大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仁武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鳥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岡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橋頭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燕巢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田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阿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路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湖內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茄萣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彌陀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梓官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旗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美濃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六龜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甲仙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永安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杉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內門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茂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桃源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那瑪夏區(非都);公園數量總計;公園數量水利局;公園數量地政局;公園數量養工處;公園數量新工處;公園數量鹽埕區;公園數量鼓山區;公園數量左營區;公園數量楠梓區;公園數量三民區;公園數量新興區;公園數量前金區;公園數量苓雅區;公園數量前鎮區;公園數量旗津區;公園數量小港區;公園數量鳳山區;公園數量林園區;公園數量大寮區;公園數量大樹區;公園數量大社區;公園數量仁武區;公園數量鳥松區;公園數量岡山區;公園數量橋頭區;公園數量燕巢區;公園數量田寮區;公園數量阿蓮區;公園數量路竹區;公園數量湖內區;公園數量茄萣區;公園數量彌陀區;公園數量梓官區;公園數量旗山區;公園數量美濃區;公園數量六龜區;公園數量甲仙區;公園數量永安區(非都);公園數量杉林區(非都);公園數量內門區(非都);公園數量茂林區(非都);公園數量桃源區(非都);公園數量那瑪夏區(非都);公園面積總計;公園面積水利局;公園面積地政局;公園面積養工處;公園面積新工處;公園面積鹽埕區;公園面積鼓山區;公園面積左營區;公園面積楠梓區;公園面積三民區;公園面積新興區;公園面積前金區;公園面積苓雅區;公園面積前鎮區;公園面積旗津區;公園面積小港區;公園面積鳳山區;公園面積林園區;公園面積大寮區;公園面積大樹區;公園面積大社區;公園面積仁武區;公園面積鳥松區;公園面積岡山區;公園面積橋頭區;公園面積燕巢區;公園面積田寮區;公園面積阿蓮區;公園面積路竹區;公園面積湖內區;公園面積茄萣區;公園面積彌陀區;公園面積梓官區;公園面積旗山區;公園面積美濃區;公園面積六龜區;公園面積甲仙區;公園面積永安區(非都);公園面積杉林區(非都);公園面積內門區(非都);公園面積茂林區(非都);公園面積桃源區(非都);公園面積那瑪夏區(非都)
資料集描述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主要欄位說明不定期
提供機關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更新頻率https://data.kcg.gov.tw/dataset/kcgoa-00000933-5a
授權方式免費
相關網址黃先生
計費方式(07)3368333#2761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2021-12-17 02:21:14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2022-08-27 05:24:58
上架日期(空)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1
資料集識別碼: 147039
資料集名稱: 高雄市都市計畫區域內公共工程實施數量
資料集屬性: 公共資訊
服務分類: JSON
品質檢測: https://api.kcg.gov.tw/api/service/get/83777fd5-dc9f-44b3-bc73-7e000bde01ca
檔案格式: UTF-8
資料下載網址: 系統介接程式
編碼格式: 高雄市都市計畫區域內公共工程實施數量資訊
資資料集上架方式: 資料名稱;表號;編製;瀝青路面新闢總計;瀝青路面新闢水利局;瀝青路面新闢地政局;瀝青路面新闢養工處;瀝青路面新闢新工處;瀝青路面新闢鹽埕區;瀝青路面新闢鼓山區;瀝青路面新闢左營區;瀝青路面新闢楠梓區;瀝青路面新闢三民區;瀝青路面新闢新興區;瀝青路面新闢前金區;瀝青路面新闢苓雅區;瀝青路面新闢前鎮區;瀝青路面新闢旗津區;瀝青路面新闢小港區;瀝青路面新闢鳳山區;瀝青路面新闢林園區;瀝青路面新闢大寮區;瀝青路面新闢大樹區;瀝青路面新闢大社區;瀝青路面新闢仁武區;瀝青路面新闢鳥松區;瀝青路面新闢岡山區;瀝青路面新闢橋頭區;瀝青路面新闢燕巢區;瀝青路面新闢田寮區;瀝青路面新闢阿蓮區;瀝青路面新闢路竹區;瀝青路面新闢湖內區;瀝青路面新闢茄萣區;瀝青路面新闢彌陀區;瀝青路面新闢梓官區;瀝青路面新闢旗山區;瀝青路面新闢美濃區;瀝青路面新闢六龜區;瀝青路面新闢甲仙區;瀝青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瀝青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總計;瀝青路面拓寬水利局;瀝青路面拓寬地政局;瀝青路面拓寬養工處;瀝青路面拓寬新工處;瀝青路面拓寬鹽埕區;瀝青路面拓寬鼓山區;瀝青路面拓寬左營區;瀝青路面拓寬楠梓區;瀝青路面拓寬三民區;瀝青路面拓寬新興區;瀝青路面拓寬前金區;瀝青路面拓寬苓雅區;瀝青路面拓寬前鎮區;瀝青路面拓寬旗津區;瀝青路面拓寬小港區;瀝青路面拓寬鳳山區;瀝青路面拓寬林園區;瀝青路面拓寬大寮區;瀝青路面拓寬大樹區;瀝青路面拓寬大社區;瀝青路面拓寬仁武區;瀝青路面拓寬鳥松區;瀝青路面拓寬岡山區;瀝青路面拓寬橋頭區;瀝青路面拓寬燕巢區;瀝青路面拓寬田寮區;瀝青路面拓寬阿蓮區;瀝青路面拓寬路竹區;瀝青路面拓寬湖內區;瀝青路面拓寬茄萣區;瀝青路面拓寬彌陀區;瀝青路面拓寬梓官區;瀝青路面拓寬旗山區;瀝青路面拓寬美濃區;瀝青路面拓寬六龜區;瀝青路面拓寬甲仙區;瀝青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瀝青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總計;瀝青路面舖裝水利局;瀝青路面舖裝地政局;瀝青路面舖裝養工處;瀝青路面舖裝新工處;瀝青路面舖裝鹽埕區;瀝青路面舖裝鼓山區;瀝青路面舖裝左營區;瀝青路面舖裝楠梓區;瀝青路面舖裝三民區;瀝青路面舖裝新興區;瀝青路面舖裝前金區;瀝青路面舖裝苓雅區;瀝青路面舖裝前鎮區;瀝青路面舖裝旗津區;瀝青路面舖裝小港區;瀝青路面舖裝鳳山區;瀝青路面舖裝林園區;瀝青路面舖裝大寮區;瀝青路面舖裝大樹區;瀝青路面舖裝大社區;瀝青路面舖裝仁武區;瀝青路面舖裝鳥松區;瀝青路面舖裝岡山區;瀝青路面舖裝橋頭區;瀝青路面舖裝燕巢區;瀝青路面舖裝田寮區;瀝青路面舖裝阿蓮區;瀝青路面舖裝路竹區;瀝青路面舖裝湖內區;瀝青路面舖裝茄萣區;瀝青路面舖裝彌陀區;瀝青路面舖裝梓官區;瀝青路面舖裝旗山區;瀝青路面舖裝美濃區;瀝青路面舖裝六龜區;瀝青路面舖裝甲仙區;瀝青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瀝青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總計;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水利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地政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養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新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鹽埕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鼓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左營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楠梓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三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新興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前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苓雅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前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旗津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小港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鳳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林園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大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大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大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仁武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鳥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岡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橋頭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燕巢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田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阿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路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湖內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茄萣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彌陀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梓官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旗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美濃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六龜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甲仙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總計;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水利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地政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養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新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鹽埕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鼓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左營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楠梓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三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新興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前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苓雅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前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旗津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小港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鳳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林園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大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大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大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仁武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鳥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岡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橋頭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燕巢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田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阿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路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湖內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茄萣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彌陀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梓官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旗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美濃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六龜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甲仙區;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總計;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水利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地政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養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新工處;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鹽埕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鼓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左營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楠梓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三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新興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前金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苓雅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前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旗津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小港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鳳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林園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大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大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大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仁武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鳥松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岡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橋頭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燕巢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田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阿蓮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路竹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湖內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茄萣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彌陀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梓官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旗山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美濃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六龜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甲仙區;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水泥混凝土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總計;石子路面新闢水利局;石子路面新闢地政局;石子路面新闢養工處;石子路面新闢新工處;石子路面新闢鹽埕區;石子路面新闢鼓山區;石子路面新闢左營區;石子路面新闢楠梓區;石子路面新闢三民區;石子路面新闢新興區;石子路面新闢前金區;石子路面新闢苓雅區;石子路面新闢前鎮區;石子路面新闢旗津區;石子路面新闢小港區;石子路面新闢鳳山區;石子路面新闢林園區;石子路面新闢大寮區;石子路面新闢大樹區;石子路面新闢大社區;石子路面新闢仁武區;石子路面新闢鳥松區;石子路面新闢岡山區;石子路面新闢橋頭區;石子路面新闢燕巢區;石子路面新闢田寮區;石子路面新闢阿蓮區;石子路面新闢路竹區;石子路面新闢湖內區;石子路面新闢茄萣區;石子路面新闢彌陀區;石子路面新闢梓官區;石子路面新闢旗山區;石子路面新闢美濃區;石子路面新闢六龜區;石子路面新闢甲仙區;石子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石子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總計;石子路面拓寬水利局;石子路面拓寬地政局;石子路面拓寬養工處;石子路面拓寬新工處;石子路面拓寬鹽埕區;石子路面拓寬鼓山區;石子路面拓寬左營區;石子路面拓寬楠梓區;石子路面拓寬三民區;石子路面拓寬新興區;石子路面拓寬前金區;石子路面拓寬苓雅區;石子路面拓寬前鎮區;石子路面拓寬旗津區;石子路面拓寬小港區;石子路面拓寬鳳山區;石子路面拓寬林園區;石子路面拓寬大寮區;石子路面拓寬大樹區;石子路面拓寬大社區;石子路面拓寬仁武區;石子路面拓寬鳥松區;石子路面拓寬岡山區;石子路面拓寬橋頭區;石子路面拓寬燕巢區;石子路面拓寬田寮區;石子路面拓寬阿蓮區;石子路面拓寬路竹區;石子路面拓寬湖內區;石子路面拓寬茄萣區;石子路面拓寬彌陀區;石子路面拓寬梓官區;石子路面拓寬旗山區;石子路面拓寬美濃區;石子路面拓寬六龜區;石子路面拓寬甲仙區;石子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石子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總計;石子路面舖裝水利局;石子路面舖裝地政局;石子路面舖裝養工處;石子路面舖裝新工處;石子路面舖裝鹽埕區;石子路面舖裝鼓山區;石子路面舖裝左營區;石子路面舖裝楠梓區;石子路面舖裝三民區;石子路面舖裝新興區;石子路面舖裝前金區;石子路面舖裝苓雅區;石子路面舖裝前鎮區;石子路面舖裝旗津區;石子路面舖裝小港區;石子路面舖裝鳳山區;石子路面舖裝林園區;石子路面舖裝大寮區;石子路面舖裝大樹區;石子路面舖裝大社區;石子路面舖裝仁武區;石子路面舖裝鳥松區;石子路面舖裝岡山區;石子路面舖裝橋頭區;石子路面舖裝燕巢區;石子路面舖裝田寮區;石子路面舖裝阿蓮區;石子路面舖裝路竹區;石子路面舖裝湖內區;石子路面舖裝茄萣區;石子路面舖裝彌陀區;石子路面舖裝梓官區;石子路面舖裝旗山區;石子路面舖裝美濃區;石子路面舖裝六龜區;石子路面舖裝甲仙區;石子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石子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總計;沙土路面新闢水利局;沙土路面新闢地政局;沙土路面新闢養工處;沙土路面新闢新工處;沙土路面新闢鹽埕區;沙土路面新闢鼓山區;沙土路面新闢左營區;沙土路面新闢楠梓區;沙土路面新闢三民區;沙土路面新闢新興區;沙土路面新闢前金區;沙土路面新闢苓雅區;沙土路面新闢前鎮區;沙土路面新闢旗津區;沙土路面新闢小港區;沙土路面新闢鳳山區;沙土路面新闢林園區;沙土路面新闢大寮區;沙土路面新闢大樹區;沙土路面新闢大社區;沙土路面新闢仁武區;沙土路面新闢鳥松區;沙土路面新闢岡山區;沙土路面新闢橋頭區;沙土路面新闢燕巢區;沙土路面新闢田寮區;沙土路面新闢阿蓮區;沙土路面新闢路竹區;沙土路面新闢湖內區;沙土路面新闢茄萣區;沙土路面新闢彌陀區;沙土路面新闢梓官區;沙土路面新闢旗山區;沙土路面新闢美濃區;沙土路面新闢六龜區;沙土路面新闢甲仙區;沙土路面新闢永安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杉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內門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茂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桃源區(非都);沙土路面新闢那瑪夏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總計;沙土路面拓寬水利局;沙土路面拓寬地政局;沙土路面拓寬養工處;沙土路面拓寬新工處;沙土路面拓寬鹽埕區;沙土路面拓寬鼓山區;沙土路面拓寬左營區;沙土路面拓寬楠梓區;沙土路面拓寬三民區;沙土路面拓寬新興區;沙土路面拓寬前金區;沙土路面拓寬苓雅區;沙土路面拓寬前鎮區;沙土路面拓寬旗津區;沙土路面拓寬小港區;沙土路面拓寬鳳山區;沙土路面拓寬林園區;沙土路面拓寬大寮區;沙土路面拓寬大樹區;沙土路面拓寬大社區;沙土路面拓寬仁武區;沙土路面拓寬鳥松區;沙土路面拓寬岡山區;沙土路面拓寬橋頭區;沙土路面拓寬燕巢區;沙土路面拓寬田寮區;沙土路面拓寬阿蓮區;沙土路面拓寬路竹區;沙土路面拓寬湖內區;沙土路面拓寬茄萣區;沙土路面拓寬彌陀區;沙土路面拓寬梓官區;沙土路面拓寬旗山區;沙土路面拓寬美濃區;沙土路面拓寬六龜區;沙土路面拓寬甲仙區;沙土路面拓寬永安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杉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內門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茂林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桃源區(非都);沙土路面拓寬那瑪夏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總計;沙土路面舖裝水利局;沙土路面舖裝地政局;沙土路面舖裝養工處;沙土路面舖裝新工處;沙土路面舖裝鹽埕區;沙土路面舖裝鼓山區;沙土路面舖裝左營區;沙土路面舖裝楠梓區;沙土路面舖裝三民區;沙土路面舖裝新興區;沙土路面舖裝前金區;沙土路面舖裝苓雅區;沙土路面舖裝前鎮區;沙土路面舖裝旗津區;沙土路面舖裝小港區;沙土路面舖裝鳳山區;沙土路面舖裝林園區;沙土路面舖裝大寮區;沙土路面舖裝大樹區;沙土路面舖裝大社區;沙土路面舖裝仁武區;沙土路面舖裝鳥松區;沙土路面舖裝岡山區;沙土路面舖裝橋頭區;沙土路面舖裝燕巢區;沙土路面舖裝田寮區;沙土路面舖裝阿蓮區;沙土路面舖裝路竹區;沙土路面舖裝湖內區;沙土路面舖裝茄萣區;沙土路面舖裝彌陀區;沙土路面舖裝梓官區;沙土路面舖裝旗山區;沙土路面舖裝美濃區;沙土路面舖裝六龜區;沙土路面舖裝甲仙區;沙土路面舖裝永安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杉林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內門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茂林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桃源區(非都);沙土路面舖裝那瑪夏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總計;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水利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地政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養工處;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新工處;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鹽埕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鼓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左營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楠梓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三民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新興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前金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苓雅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前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旗津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小港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鳳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林園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大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大樹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大社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仁武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鳥松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岡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橋頭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燕巢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田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阿蓮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路竹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湖內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茄萣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彌陀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梓官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旗山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美濃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六龜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甲仙區;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永安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杉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內門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茂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桃源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數量那瑪夏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總計;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水利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地政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養工處;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新工處;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鹽埕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鼓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左營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楠梓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三民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新興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前金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苓雅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前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旗津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小港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鳳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林園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大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大樹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大社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仁武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鳥松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岡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橋頭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燕巢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田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阿蓮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路竹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湖內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茄萣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彌陀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梓官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旗山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美濃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六龜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甲仙區;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永安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杉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內門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茂林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桃源區(非都);鋼筋混凝土橋面積那瑪夏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總計;其他橋梁數量水利局;其他橋梁數量地政局;其他橋梁數量養工處;其他橋梁數量新工處;其他橋梁數量鹽埕區;其他橋梁數量鼓山區;其他橋梁數量左營區;其他橋梁數量楠梓區;其他橋梁數量三民區;其他橋梁數量新興區;其他橋梁數量前金區;其他橋梁數量苓雅區;其他橋梁數量前鎮區;其他橋梁數量旗津區;其他橋梁數量小港區;其他橋梁數量鳳山區;其他橋梁數量林園區;其他橋梁數量大寮區;其他橋梁數量大樹區;其他橋梁數量大社區;其他橋梁數量仁武區;其他橋梁數量鳥松區;其他橋梁數量岡山區;其他橋梁數量橋頭區;其他橋梁數量燕巢區;其他橋梁數量田寮區;其他橋梁數量阿蓮區;其他橋梁數量路竹區;其他橋梁數量湖內區;其他橋梁數量茄萣區;其他橋梁數量彌陀區;其他橋梁數量梓官區;其他橋梁數量旗山區;其他橋梁數量美濃區;其他橋梁數量六龜區;其他橋梁數量甲仙區;其他橋梁數量永安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杉林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內門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茂林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桃源區(非都);其他橋梁數量那瑪夏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總計;其他橋梁面積水利局;其他橋梁面積地政局;其他橋梁面積養工處;其他橋梁面積新工處;其他橋梁面積鹽埕區;其他橋梁面積鼓山區;其他橋梁面積左營區;其他橋梁面積楠梓區;其他橋梁面積三民區;其他橋梁面積新興區;其他橋梁面積前金區;其他橋梁面積苓雅區;其他橋梁面積前鎮區;其他橋梁面積旗津區;其他橋梁面積小港區;其他橋梁面積鳳山區;其他橋梁面積林園區;其他橋梁面積大寮區;其他橋梁面積大樹區;其他橋梁面積大社區;其他橋梁面積仁武區;其他橋梁面積鳥松區;其他橋梁面積岡山區;其他橋梁面積橋頭區;其他橋梁面積燕巢區;其他橋梁面積田寮區;其他橋梁面積阿蓮區;其他橋梁面積路竹區;其他橋梁面積湖內區;其他橋梁面積茄萣區;其他橋梁面積彌陀區;其他橋梁面積梓官區;其他橋梁面積旗山區;其他橋梁面積美濃區;其他橋梁面積六龜區;其他橋梁面積甲仙區;其他橋梁面積永安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杉林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內門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茂林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桃源區(非都);其他橋梁面積那瑪夏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總計;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水利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地政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養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新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鹽埕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鼓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左營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楠梓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三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新興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前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苓雅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前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旗津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小港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鳳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林園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大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大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大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仁武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鳥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岡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橋頭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燕巢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田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阿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路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湖內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茄萣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彌陀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梓官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旗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美濃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六龜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甲仙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永安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杉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內門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茂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桃源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數量那瑪夏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總計;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水利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地政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養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新工處;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鹽埕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鼓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左營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楠梓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三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新興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前金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苓雅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前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旗津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小港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鳳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林園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大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大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大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仁武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鳥松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岡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橋頭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燕巢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田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阿蓮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路竹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湖內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茄萣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彌陀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梓官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旗山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美濃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六龜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甲仙區;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永安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杉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內門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茂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桃源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抽水站抽水量那瑪夏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總計;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水利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地政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養工處;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新工處;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鹽埕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鼓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左營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楠梓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三民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新興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前金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苓雅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前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旗津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小港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鳳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林園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大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大樹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大社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仁武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鳥松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岡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橋頭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燕巢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田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阿蓮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路竹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湖內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茄萣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彌陀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梓官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旗山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美濃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六龜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甲仙區;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永安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杉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內門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茂林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桃源區(非都);雨水下水道排水幹支線那瑪夏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總計;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水利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地政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養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新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鹽埕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鼓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左營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楠梓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三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新興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前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苓雅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前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旗津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小港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鳳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林園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大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大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大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仁武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鳥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岡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橋頭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燕巢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田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阿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路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湖內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茄萣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彌陀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梓官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旗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美濃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六龜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甲仙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永安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杉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內門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茂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桃源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數量那瑪夏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總計;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水利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地政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養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新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鹽埕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鼓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左營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楠梓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三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新興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前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苓雅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前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旗津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小港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鳳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林園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大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大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大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仁武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鳥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岡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橋頭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燕巢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田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阿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路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湖內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茄萣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彌陀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梓官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旗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美濃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六龜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甲仙區;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永安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杉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內門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茂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桃源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處理量那瑪夏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總計;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水利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地政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養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新工處;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鹽埕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鼓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左營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楠梓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三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新興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前金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苓雅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前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旗津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小港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鳳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林園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大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大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大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仁武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鳥松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岡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橋頭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燕巢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田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阿蓮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路竹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湖內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茄萣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彌陀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梓官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旗山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美濃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六龜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甲仙區;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永安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杉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內門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茂林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桃源區(非都);污水下水道污水幹支線那瑪夏區(非都);公園數量總計;公園數量水利局;公園數量地政局;公園數量養工處;公園數量新工處;公園數量鹽埕區;公園數量鼓山區;公園數量左營區;公園數量楠梓區;公園數量三民區;公園數量新興區;公園數量前金區;公園數量苓雅區;公園數量前鎮區;公園數量旗津區;公園數量小港區;公園數量鳳山區;公園數量林園區;公園數量大寮區;公園數量大樹區;公園數量大社區;公園數量仁武區;公園數量鳥松區;公園數量岡山區;公園數量橋頭區;公園數量燕巢區;公園數量田寮區;公園數量阿蓮區;公園數量路竹區;公園數量湖內區;公園數量茄萣區;公園數量彌陀區;公園數量梓官區;公園數量旗山區;公園數量美濃區;公園數量六龜區;公園數量甲仙區;公園數量永安區(非都);公園數量杉林區(非都);公園數量內門區(非都);公園數量茂林區(非都);公園數量桃源區(非都);公園數量那瑪夏區(非都);公園面積總計;公園面積水利局;公園面積地政局;公園面積養工處;公園面積新工處;公園面積鹽埕區;公園面積鼓山區;公園面積左營區;公園面積楠梓區;公園面積三民區;公園面積新興區;公園面積前金區;公園面積苓雅區;公園面積前鎮區;公園面積旗津區;公園面積小港區;公園面積鳳山區;公園面積林園區;公園面積大寮區;公園面積大樹區;公園面積大社區;公園面積仁武區;公園面積鳥松區;公園面積岡山區;公園面積橋頭區;公園面積燕巢區;公園面積田寮區;公園面積阿蓮區;公園面積路竹區;公園面積湖內區;公園面積茄萣區;公園面積彌陀區;公園面積梓官區;公園面積旗山區;公園面積美濃區;公園面積六龜區;公園面積甲仙區;公園面積永安區(非都);公園面積杉林區(非都);公園面積內門區(非都);公園面積茂林區(非都);公園面積桃源區(非都);公園面積那瑪夏區(非都)
資料集描述: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主要欄位說明: 不定期
提供機關: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更新頻率: https://data.kcg.gov.tw/dataset/kcgoa-00000933-5a
授權方式: 免費
相關網址: 黃先生
計費方式: (07)3368333#2761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2021-12-17 02:21:14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2022-08-27 05:24:58
上架日期: (空)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1

# 水 於 文資局古蹟 - 2

案件編號20100630000001
個案名稱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也是澎湖創建最早的日式砲臺。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 (1901)年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等官有地及民有地。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本區屬「陸軍總司令部台灣省營建管理所高雄分所」所有,後來變更為「管理機關陸軍總司令部」,成為青灣營區的所在地。青灣營區撤離後,依行政院97(2008)年3月14日院授財產接字第0970005892號函核准撥用,並限依仙人掌公園計畫相關設施使用。 在此之際,澎湖縣政府已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進行規劃,並於民國97 (2008)年7月完成《澎湖縣馬公市青灣風貌營造計畫規劃設計》報告書,將此營區定調為「仙人掌公園」。次年7月16日,澎湖縣政府將仙人掌公園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並依權責分工,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其中「配合青灣仙人掌公園計畫規畫研擬推動、工商活動招商」屬於建設局、工策會。並依規畫將仙人掌公園之開發分5期執行。 正當工程執行期間,文化局也開始重視該區內的文化資產,於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於民國99 (2010)年6月30日以公告文號為〈府授文資字第1003700009號〉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所附地籍圖資料登載600-22地號地目為「雜」;613-27、613-28地號地目為「墓」。其位址約在東經119.55821693°;北緯23.52602654°。 根據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審議公告的〈古蹟指定公告表〉記載,本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為「馬公市嵵裡段600-22、613-27、613-28地號」。該地號今已變更為「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1594、1593地號」,但地籍面積不變。即以日治時期砲臺建築為主體,包括:「營舍、砲臺、觀測臺及各設施間的聯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等。」 明確的說,定著地上的古蹟本體計分兩部分: 1. 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的大山堡壘砲臺,包括: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1座,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已改為現代化廁所)及入口大門等建築。 2. 建於大正9 (1920)年以15加砲之砲臺為原型,光復後由國軍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魯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1座,內含探照燈臺、廁圊、彈藥庫等。 不過,這其中並不包含大山新砲臺的兵舍、炊事場、監守衛舍、廁圊、糧食庫房、水井、儲水池及所在的定著土地馬公市嵵裡新段1562地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4號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3號
經度119.55659
緯度23.526451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jpg
nam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澎湖縣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外觀特徵壹、大山堡壘砲臺的建築 初建的大山堡壘砲臺除了4座砲座及本體設施(胸牆、砲側庫、彈藥支庫等)之外,從國立公文書館C02030411600的檔案資料可知,應該還包括由砲工兵合同會議以〈軍事機密審議地第三號〉所建議的〈修正要領〉部分,該要領的內容如下: 一、加寬觀測所前的壘道,將彈廠移設於此; 二、適當增加右翼牆的厚度; 三、砲具庫退回將校室及掩蔽部右方,在附近適當擴大廣場,並將監守衛舍移建於此; 四、交通路基準線適當變更以減少填土工事。 換言之,觀測所前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將校室及掩蔽部右前方的砲具庫;左前的監守衛舍、廁圊及貯水所、門柱、哨兵舍應該都是該砲臺形成初期的防禦營造物。 到明治38 (1905)年為止,大山堡壘砲臺已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計有砲座含胸牆4座、砲側庫3間、彈藥支庫1間、觀測所1棟、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1棟;掩蔽部(含將校室)1座、砲具庫1棟、監守衛舍1棟、廁圊1棟、貯水所1處、門柱1處、哨兵舍1處、彈丸本庫之將校室1棟、兵舍1棟、彈丸本庫1棟、炊事場1棟、及臨時火藥庫1棟。 日治時期將堡壘砲臺及其附屬建築物通稱為防禦營造物。防禦營造物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其職能。通常隨著各要塞及堡壘砲臺的基地大小及使用需要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防禦營造物約可分為三大類: 一、戰鬥空間 指直接用來做為攻擊及防禦用的作戰空間,這些空間除了滿足戰術與戰略的要求之外,還要儘量減低外在環境對它的衝擊,因此不僅要針對軍事需求的操作與補給考量週全,還不可輕忽空氣對流及排水系統的順暢。 一般常見的戰鬥空間包括:1.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2.砲側庫;3.觀測所;4.指揮所;5.火藥支庫;6.彈室;7.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8.砲具庫等。 二、作息空間 指堡壘砲臺內將校及兵員的日常生活空間。一般而言,一個堡壘砲臺除了火砲精良、操作精準、補給充裕之外,將校及兵員等戰鬥人員也要有適當且充分的作息,才能在緊要時發揮戰鬥力量,因此防爆的預防措施、空間容量與大小以及對天候的掌握與控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常見的作息空間包括:1.兵舍;2.掩蔽部;3.監守衛舍;4.廁圊;5.炊事場;6.儲水所及水井;7.盥洗室;8.糧食倉庫;9.醫務所;10.柵門及門柱;11.哨所等。 三、通信連絡空間 要塞間的各堡壘砲臺不論平時或戰時都需要保持密切的連繫,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連絡網,避免孤軍奮鬥及後繼無援是要塞布局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有線及無線通信網還未誕生的時期,人們只靠步行、馬匹及多輪車輛做為交通連繫的主要工具。通信器材出現後,設備推陳出新,空間便愈顯複雜。一般常見的通信連絡空間包括:1.連絡交通路;2.軍用道路;3.電燈所;4.發電機室等。 以上這些空間會根據防禦體系的需要做若干的增減及大小的調整,茲就大山堡壘砲臺的三種空間依序說明於下。 一、戰鬥空間 1. 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 本堡壘砲臺係以清日戰爭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形式與基隆白米甕的砲臺遺跡相近)。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用胸牆環圍,胸牆多以混凝土構築,但從第一砲座的左後側還留有約1m長的堡嵌石殘跡看,原建的胸牆應為堡嵌石砌,後來因故損壞而改建為混凝土胸牆。從表面還留有條條模板痕跡及部分破損胸牆內部都有約5cm粒徑的黑色碎石研判,這後期修造的胸牆,應該是依照損壞的堡嵌砌石厚度而用碎石混凝土所灌注出來的。 現存的碎石混凝土胸牆中央較高(2.15m)兩側略低(1.3m),表面均已呈現間距較寬的裂紋。略高的胸牆上,做有退凹的弧拱形彈室(儲彈孔)3個,高寬均為1.3m,深46cm,彈室與彈室間距2.45m。孔外原有鐵板門罩住,以防砲彈潑雨受潮,如今均已佚失,僅存銹蝕的鐵質構件。由於儲彈孔的大小及形式仍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時期的形制,研判胸牆修造的時間應在該火砲去除以前。 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砲架的圓筒形磨心設在圓弧胸牆的圓心上,半圓滑軌設在磨心之後,與磨心成同心圓形式。由於火砲、砲架、磨心及滑軌均已拆除,現場只留下凹陷的積泥及土中長滿的雜草。胸牆上的砲門及左右的隔堆均已長滿銀合歡、龍舌蘭及仙人掌,高度比人還高,成為視野及射界的障礙,因此也無法看出胸牆總體真正的厚度。胸牆外覆以厚土,可防砲擊,並將地表水排入山谷或外壕。 胸牆牆腳設有方形截面的石砌排水溝,可將砲座的地表水及儲彈孔的滲水導入溝中,利用向左右傾斜的溝底,將水導入砲臺左後及右後端的埋入式排水陶管(直徑約20cm),再排入砲臺下的排水明溝中。 砲座後緣有成排的緣石做為駁坎上端的收頭,兼供豎立鑄鐵欄杆之用,為防雨水滲入牆體,緣端還做有滴水線。但因大部分欄杆已被強力踹除,留下許多殘破的缺口及裂痕。 由於本砲臺採用的是固定式的平射火砲,砲座必須在制高點上,根據實測各砲臺的砲座高度雖略有不同,但駁坎大約都在2.63~2.70m之間。所以砲臺後的平直側不用車輪砲砲座常見的運砲斜坡道,而代之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減緩踏階的斜率,踏階分別以每隔一步(30cm)做一平臺(1.15m)的形式長短交互配置,成為日式砲臺也是本堡壘砲臺最為明顯的特徵。踏階及平臺的外側也設有與緣石相同形式的鑄鐵欄杆,如今多已破壞佚失,甚至連安置欄杆的踏階塊石都已缺損。 砲座與砲座之間用寬9.8m的橫牆(相當於清代砲臺的隔堆)區隔,橫牆的作法是在兩座砲臺相鄰側的胸牆間用土堆成高高的土丘,以使兩砲之間有一定的區隔。橫牆後側留有寬1.15m的通道使兩砲臺之間仍有連通路可以保持必要的連繫。但因,通道所在的位置正巧在砲側庫入口的上方,必須越過弧拱形的圓頂,因而使通道的地面形成隆起的弧面。 又因砲側庫入口通常靠在側牆邊而不在庫房的正中央,因此通道下的堡嵌牆隆起點便不與砲側庫入口的弧拱位置一致。根據日治時期砲臺的規畫多在兩砲臺間設一個砲側庫,因此這種作法只出現在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間。 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因為不須設砲側庫,所以橫牆後側的通道不但比兩側的寬(2.15m),地面也呈平直而不隆起。不過外緣的緣石仍做有欄杆,以防不慎跌落。只是大半殘斷銹蝕或遭拔除。 2. 砲側庫 位於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之間的砲側庫,是用來儲存砲彈及藥包的場所,其構造形式和一般日式砲臺相同,採用對錯的雙入口,以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由於砲座較高,所以砲側庫設在兩砲座之間橫牆的下方。砲側庫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0.23m及10.27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96~5.88m,扣除室內淨寬,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均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只是在地坪重作後已將排水溝及陶管堵塞。 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連鐵柵欄都已嚴重銹蝕。 3. 觀測所 觀測所是用來觀察敵情動靜並測量攻擊目標的設施,通常設在砲臺左右兩側或附近適當的地點,不論設在那裡,至少都要能觀測到砲臺前方所有的射界,必要時得設置兩處。觀測所通常儘量靠近砲座,離最近砲床中心約在20m以內,其最遠距離依據「武式測遠器」設置要領及性能而定。 觀測所以厚約2cm之鋼製圓蓋掩蓋,並以數支鋼製支柱支撐,做成固定圓塔,周圍開設推拉窗戶,開口應能容易觀測砲臺全部的射界範圍。爲避免妨礙測遠器的操作,支柱厚度通常為1cm,且為長方形斷面之角柱,但柱下方的混凝土牆厚度通常為2m至3m。窗臺除安成排的銅質滑輪外,滑溝還設有小排水溝及排水孔,以便將雨水導入牆腳的排水明溝,再用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出室外。 鋼製圓蓋掩蓋的屋面下,做有由扇形板依原新作放射性拼接而成的木板天花。每兩塊木板的拼接處,都留有一長一短的直條形通風孔,以利室內散熱通風。每片木板上可見裡、中、外三道釘頭,成同心圓整齊排列。最外一道是木板最寬的部分,每片有釘頭三處;靠內稍窄部分,每片各有兩個釘頭;到了最裡層每片只用一個釘頭。從釘頭的存在推測,天花板與鋼製圓蓋間應三圈桷料存在。桷料裡端與圓心間留有一定的孔隙,中央再用12個釘頭將圓板固定封實,做為圓頂的收頭及安鎢絲燈泡及燈座的面板。由於中央面板已有一半佚失,從缺損部分可以約略看到內部的構造與材質。天花板用白色油漆粉刷二度,但在一些破損處還可發現藍色斑點,說明一度曾有色系的改變。 觀測所中央設混凝土圓型桌臺,以便安觀測用的「應式測遠機」。從表面粉刷完整看,應為駐軍重新粉刷過。觀測所內牆面設有凹龕,以供存放測遠機相關機材。入口大門為雙扇弧形鋼門,惟今已佚失。由於全用鋼板構成,受海風影響銹蝕容易,因此昔日的駐軍便用水泥將整個鋼製圓蓋由頂至牆全部封住,因此外觀上不容易看出鐵堡的意象。所幸,這一類的觀測所在澎湖島要塞從完整到破壞的案例(如拱北砲臺、西嶼西堡壘、西嶼東堡壘、西嶼東臺等)還留存不少。 由於未受到適當的養護,在海風及雨水長期的侵蝕下,大部分的鋼材多已嚴重銹蝕,表層剝落嚴重,滑動鐵板窗已無法正常開啟,滑軌銹蝕嚴重至僅存銹塊,只有銅質滑輪表層生銅綠。銹蝕的鋼板氧化後體積增加,使增作的混凝土表層龜裂,碎塊剝落,以致有影響安全之虞。 由於觀測所所在的位置稍高,因此有砌造整齊的玄武岩樓梯踏階可連通上下。踏階的作用除了提供上下之外,還有將高處的地表水導入邊溝進入主排水系的功能。由於長年廢棄未加保養使用,觀測所四周都已長滿銀合歡,應有的視界已被完全遮蔽。 4. 指揮所 位於觀測所左下方的指揮所,為一穹窿頂構成的密閉空間,右上方有30cm 直徑的傳聲陶管與觀測所連通,以便將觀測所得的資料口傳至指揮所後加以演算,並將數據傳給砲座上的砲手。為保持內部空間的乾燥,除入口設有進排風口外,地面也都有小排水溝,以便將水導至戶外的排水明溝。然而大門佚失使潮氣滲入,內牆長滿青苔,有微生物滋長跡象。 5. 火藥支庫 位於指揮所右下方的火藥支庫,位居大山堡壘砲臺的最左側,其位置與火攻作業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息息相關。由穹窿頂構成密閉空間的室內,是用來儲存及供給整個砲臺的火藥及藥包的場所,為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也採用對錯的雙入口。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1.27m,比砲側庫略深1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88m,扣除室內淨寬後,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左右。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也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已嚴重銹蝕。 6. 彈室 彈室通常設在堡嵌牆內,由於是用來放置可以射擊的砲彈,因此高度都以砲彈的尺度為基準。外形成弧拱形,深度與砲彈直徑有關。在第一砲座左側與第四砲座右側踏階下平直的堡嵌牆上,各設有彈室兩個及插旗桿用的石旗桿座及旗桿鐵箍。而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有橫面較寬的堡嵌牆,牆上則設有櫛比鱗次的拱形彈室共9個,不僅造型壯觀,也是澎湖島要塞其他堡壘砲臺所罕見。 彈室前都設有排水明溝,以便與砲座堡嵌下的排水溝相連,加上樓梯踏階端頭及外側也都設有排水明溝,形成整個砲座下通往貯水所的主要排水系。不過,為了減少跨越排水溝造成人車上下的不便,樓梯踏階端頭部分及彈室前端的溝面,都有數塊拼成的玄武岩石板覆蓋。 7.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是火工作業的主要空間,由於危險性較大,一般都設在有斜坡橫牆邊,本堡壘砲臺則設於三面都有堡嵌牆環圍的空間內。火工作業包括彈頭、藥筒、藥包、信管及裝填藥作業等,作業空間必須寬大、通風良好,且具完整的防潮及排水性能。 依現場丈量,本作業空間總長15.11m、寬6.06m。屋頂用和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室內用鐵小屋組(人字屋架)共9架構成。鐵小屋組以L形截面的角鐵材料為主,除外框由合掌(上弦)及小屋樑(下弦)構成的三角形外,中央不用真束而加一組W形方杖構件組成。L形截面的母屋(桁檁)彼此間用鐵質加勁板接合,全部採用圓頭鉚釘固定。鐵小屋組之上,採用日治時期典型的金摺(metal laths)天花,其作法是以4.5cm~6cm厚的混凝土內加金摺或鋼鈑網目(兩端有V形接手的網目鐵鈑)做成類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的薄板,其上再用土茸瓦棧掛文化瓦,形成既有桷料的承載力又有抗張力的結構。混凝土砌造的外牆,四隅角都有長短交砌的隅角石。隅角石外露的兩面,四周凹鑿中央突起,使凹部形成類似寬勾縫,以增加視覺的厚實感。 牆上留1.78m寬的大門一扇,四周開窗10樘,使室內保持明亮,通風良好。窗扇採內框式,將大於窗洞寬一倍的窗框固定在牆後,框內用單扇橫拉窗,當窗扇開啟並開至牆後時,窗洞便可以全寬開啟。與一般嵌於牆內的雙扇推拉門只能開啟半寬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日式砲臺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只是目前所有的門窗扇都已佚失。從內壁觀察,大部分的拱型窗洞下都有修補痕跡,有些連弧拱都被補平,說明原有多扇門被封填檻牆後改做窗用,因此這幾扇窗就沒有內框式的特質。 8. 砲具庫 砲具庫為儲藏火砲之附屬品、預備交換品及砲臺用工具的地方,通常設在各堡壘砲臺內適當的位置,以木造或磚石造為主,四周設有排水明溝,建築物寬度約5.4m,其長度依砲種而異,面積自然也有差異: 重砲 每門火砲12m2 輕砲 加農砲18m2、速射砲為9 m2、臼砲12 m2 現存的砲具庫原規劃於觀測所附近,後經修正改設於掩蔽部之前,並與監守衛舍相對。砲具庫總長15.17m,總寬6.15m,合計面積約93.3m2,較規範值48m2或72m2大,這可能與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構件複雜且非日本國產,必須有較多的火工作業有關。 坐西北朝東南的砲具庫,位於大山駁坎下方,距背牆2.04m,右與掩蔽部相隔4.62m,左與稍高的道路相隔2.0m。屋頂採用「切妻造」,目前屋頂已佚失,牆面用硓𥑮石砌,裡外水泥粉刷。四隅角用玄武岩整砌的角隅石做為角柱,外牆損毀嚴重,山牆大部分倒塌。門窗都用弧拱形,框、扇皆已不存。從起拱高163cm、拱券頂高183cm的東南向大門觀察,當時的日本兵平均高度約在160cm。從散落一地的石塊與水泥塊研判,室內地坪已經破壞。 二、作息空間 1. 兵舍 兵舍之配置及設備要領,依〈要塞補助建設物之規定〉辦理。一般以磚牆或板牆搭建,屋高約地上9尺(2.7m)、寬18尺(5.4m),常依住宿人數而定。屋頂通常用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 根據〈澎湖島要塞補助建設物履歷〉的記載,大山堡壘砲臺的兵舍、將校室及炊事場建於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同年12月9日完成,其中將校室1棟計7.5坪、兵舍1棟81坪、炊事場1棟36坪。這些建築究竟在甚麼位置,由於自日治時期以來諸多變易,已難找尋。不過,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可以發現在,有兩處較為可能存在的地區。其一是營區入口主要道路西側,但多已改建,原貌難辨,且離砲臺較遠,可能性不高。其二是位於掩蔽部東南側的4棟建築,即營區入口主要道路的端點上,可能性較高,可惜已被拆除,原基地改建為金琥仙人掌花房,連遺跡都已不存。 2. 炊事場 炊事場通稱廚房,通常設在堡壘砲臺附近的適當位置,有時受到地形和位置的限制,也可能設在堡壘砲臺內,面積約50m2。本堡壘砲臺則有1棟36坪。可惜今已不存。 3. 掩蔽部 掩蔽部分為將校室與兵士室,計由3間構成,室內淨寬均為5m,左側兩間兵士室進深8m,右側單間將校室進深5m,室內天花均做弧拱形,起拱高度為1.7m,至拱頂最高點為2.93m。兩間兵士室間有寬1.2m的拱形門洞相通;兵士室與將校室間也有1.4m寬的門洞相連,各空間末端的天花上都有30cm直徑的排氣管通至屋頂。 正面入口牆厚約50cm,中開一門二窗,原係鐵板門構成,如今已被改為雙開木門及木窗。其中的木門應為外開,如今已改為內開,並在入口地面加做12cm×15cm的水泥砂漿門檻。 中門上方有30cm直徑的排氣孔,下方左右側設有寬12cm、高52cm、深71cm截面成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便和排氣孔、排氣管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如今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及排氣孔都已用防蟲網包被,排氣孔中還添加了機械排風設備。 室內外混凝土面原已破損開裂嚴重,如今已用水泥砂漿補平重新粉刷色漆。國軍原有的噴漆標語已被覆蓋,僅存非常模糊的輪廓。室內已加設電器管線及燈具,均採用釘在牆上的明管。 掩蔽部上層的屋頂結構及覆土已被龍舌蘭及仙人掌覆蓋,掩蔽部正面上方有砌石擋土牆,其內部結構則無法得知。不過從日治時期的日本築城史記載及本所在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砲臺的修復經驗得知,掩蔽部的構造應為連續的混凝土拱券結構(當時還沒有發展出鋼筋混凝土),每一間的拱腳立於厚約1.0m的垂直牆體上(日文稱為腳壁,見《日本築城史》頁72),腳壁用硓𥑮石或磚砌造。 拱頂為多拱連接的拱形屋頂,厚約1.1m。屋面用柏油二度做為防水層,然後在谷溝處鋪20cm直徑的半圓形陶管,陶管上鋪30cm厚的礫石層,其上全面鋪細沙做為透水層,最上面再覆防敵彈爆炸的覆土層及植栽。半圓形陶管前端通至掩蔽部上方的擋牆,利用突出的接水石及7.5cm直徑的落水管,將水導入入口前端的排水明溝(寬25cm、深25cm)中。然而,這種構造方法,通常不為國軍所知,以致接水石及落水管佚失也不再補充,或索性用混凝土將整個導水系統包被,導致轉角接合處滲水。 4. 監守衛舍 監守衛舍是執行衛戍勤務的哨兵日常棲息的場所,通常位於堡壘砲臺的入口大門附近,平面多呈長方形、L形或凹字形,磚石構造、木屋架及瓦屋頂,犬走外設排水明溝。 監守衛舍的室內空間,由玄關、廁所、居間、廚房、浴室等構成。入口位於左前方,內有玄關及大、小便所各一,並有小拱門可通室外。玄關右側為居間,是供哨兵居住的空間,採用高架木地板,上鋪榻榻米。木地板下方四周的外牆,開有透氣口,利用空氣的對流來維持木地板的乾燥。 居間右後方設浴室、廚房、煙囪,水槽及大竈,廚房後有門通室外。換言之,監守衛舍是一個生活上能獨立運作的居室空間。可惜這些都已被拆除,並在其上依原有空間大小改做成8.5×14.55m、三面石砌牆(高120cm)的休憩平臺。 5. 廁圊 廁圊是日治時期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主要是用來提供兵員如廁之用,一般 都設在入口大門附近供哨兵使用或兵舍旁供將校及兵員使用。堡壘砲臺通常以25名兵員設大便所1個,小便所則以每100人長1m的比例建造,將校用廁圊有時另外設置。 現存的廁圊坐東北朝西南,面向砲臺入口通路及掩蔽部,總寬3.48m、總深6.85m,39cm厚的外牆以硓𥑮石砌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通常用弧拱形拱券或兩坡水木造瓦屋面的「切妻造」,但因屋頂已全毀,山牆部分破壞,以致究竟是弧拱形拱券或切妻造已難判定。 從入口大門在正面的位置偏右,可知左側應為大便所,右側應為尿槽。日式砲臺的廁圊,大便所都用木隔間及木門,外牆上設通風小窗,下設掏糞口。尿槽緊挨牆邊,為整條馬蹄形凹槽的溝槽,一側有站立用的立臺,槽向後側或中央傾斜,壁端留一圓孔通至室外,以便將尿液導入位於犬走上的集尿坑。外牆上也設通風小窗,數量與大便所同。 本堡壘砲臺所做的大便所從側面的通風小窗及掏糞口(28cm×28cm)觀察應為6個。通風小窗及掏糞口上方都有突出的塊石雨庇;尿槽的通風小窗也是6個,雨庇作法與大便所相同。為加強結構在廁圊的四隅角都有砌作整齊但錯砌的玄武岩隅角石。 現有的廁圊已被全面改造為現代化廁所,並以磚牆將室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為男廁,設馬桶便所兩間、小便斗兩個;後為女廁,設馬桶便所3間。前後入口都設有雙向開合門。為保持通風避免增加牆體荷重,在廁圊四周用8根立柱的獨立木屋架做成兩坡水屋面。 6. 貯水所及水井 由於每名守兵每日給水需求量約為20公升,其中包括飲食用水至少3公升,因此堡壘砲臺內的貯水所需儲存供所有駐守兵員30日用的水量。在無淡水水源的山地,貯水所通常以收集雨水為給水的主要來源。雨量依各地氣候的年降雨量不同,其計算的依據各異。但因雨量中有一半滲入地表或因暴雨溢流而減量,故只能以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計算,同時要以一年中雨量最少季節的數據做為貯水量計算的基準。 貯水所除貯水池外設有沉澱池、過濾池以及能取得守兵所需水量之汲水井。為免遭受敵軍轟炸破壞,一個堡壘砲臺通常設有至少兩口的汲水井。與貯水所連通的雨水排水溝,溝緣係用堡嵌石砌,寬約28cm~30cm,底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截面,其上覆蓋15cm以上直徑的半圓陶管(本工程採用約21cm直徑),做為淨水流通的管道,並流入貯水所的貯水池中,再經過沉澱池與過濾池的澄清與過濾後,流入大型的貯水箱中存供日常使用之需。 大山堡壘砲臺的貯水所淨寬6.7m,進深3.2m,後、左、右三面用深47cm的堡嵌石砌造成垂直的牆面,以與較高的土丘分隔。精確的說,貯水所是由土丘挖出來與道路面平齊的凹地。矩形平面的貯水所計由兩大部分構成:有水井口的地下貯水箱及凸出地面的正方形貯水池。 建於地下的貯水箱呈長形平面,兩端及箱頂呈弧形,長邊與道路呈直角。貯水箱平直部分長5.01m,加上兩凹弧的最長長度為5.92m;淨寬2.97m,井口含淤泥的總深度至少在3.93m以上,箱內淨高至淤泥面上總深度為3.29m。井口位置在貯水箱弧頂上,井口呈管形,外徑90cm,內徑60cm,管頂測到淨水池頂的高度用雷射測距儀測得管深2.02m,距路邊的排水溝內緣約1.8m。 貯水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6m,突出地面約9cm~16cm。平面中央分隔兩個寬1m的長形平面,面外的空間為長2.3m、寬1m、深1.55m的貯水池,用來儲存由排水溝引進的水。面內的空間用30cm厚、60cm高的牆將池子再分為相等的兩口水池,分別為過濾池及沉澱池,長寬各1m、深1.17m,用來將貯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及澄清後流入貯水箱中,各水池均有陶管連通。 自來水引進後,由於水質淨化,已無過濾及澄清之必要,遂將這3口池子改為蓄水池使用。並由道路下接PVC水管至池的左方,用水泥糊成不規則形的柱狀物,並加裝水龍頭,以便讓水流入池中。為防水溝水流入池中及各池水之流通,還用水泥將各個陶管封閉。 不論水井或貯水池,原來都有頂蓋蓋住,以防雨水滲入或避免兵員跌入。有了自來水以後,貯水箱的功能消失而不再使用,井口也不再封閉,逐漸成為雨水、地表水、汙泥、垃圾及雜物堆積的場所,也成為丟棄彈藥或廢車架等地投棄場,直到仙人掌滋生後,才無人為雜物的丟棄,但卻無法避免雨水及汙泥的淤積。 三、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是堡壘砲臺與堡壘砲臺之間主要的連絡軍道,依所在的位置而有距離長短之別,除非有特殊用途,一般都以3m寬為度,且應便於兵器彈藥之移動、補給及交換,同時也做為部隊出入的孔道。 如為坡地則以不超過1/6的緩坡為原則。路面用碎石級配或土路,道路兩側都有設有邊溝。邊溝的形式澎湖島要塞多用玄武岩方錐形堡嵌石砌,溝寬約在28cm左右;基隆要塞則多用砂岩長條形塊石,溝寬約在22cm左右。溝深依道路坡度及陰井調整。溝底多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形截面。 大山堡壘砲臺基地內原有連絡軍道多條,儘管事過境遷,在各時期不同的使用下已有不少改變,但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仍可約略看出,應與紅色箭頭所示相去不遠。後因做為國軍青灣營區使用,道路已做了使用上的改變。 營區廢棄後至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前,又被規劃為仙人掌公園,且前後歷經四期工程的興築,大部分連絡軍道都已重新規劃整建成為園區道路。經現場勘查發現,目前尚餘未開發的軍道一條,位於基地東側,是該砲臺連通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起工、同年12月9日竣工的彈藥本庫的連絡道路,也是通往雞舞塢堡壘的舊路。後來彈藥本庫雖然改建為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使用,但因駐紮軍種不同,這條路可能是因為使用率不高而被保存下來。目前路邊的日式排水溝雖然部分被積土淹沒,但其寬度及斜率,尚無太大的改變。 2. 軍用道路 軍用道路依照日本要塞輔助建設物之規定分等級。一等道路包括:由要塞司令部通往司令部管轄之倉庫、兵營、彈丸、火藥、糧食本庫、大修理所、堡壘團、停車場、國道等之道路;由司令部所轄之倉庫通往彈丸、火藥本庫、火藥支庫、堡壘團之道路,以及搬運砲戰砲前往堡壘團中樞之道路。二等道路包括:連絡相鄰堡壘砲臺的連絡交通路;由火藥、糧食支庫通往堡壘砲臺、由糧食本庫通往糧食支庫、或由大修理所通往小修理所之道路。三等道路:前述以外通往必要各點之道路。軍用道路通常因應地形於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必要時設橫斷排水溝,路面凸形約1/30,因應地質以適當物料牢固建造。 明治34 (1901)年9月26日築城部澎湖島支部完成大山砲臺與雞母塢山砲臺間的交通路,成為兩堡壘砲臺之間的主要連絡通路。儘管今天仍存有兩張當時的〈交通路敷地之圖〉,但因地形地貌及交通狀況經過百餘年的變革,其詳細位置、內容及形式已無法得知,即便是有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但因仙人掌公園的道路都已重新規劃,原有的道路已難分辨。
室內特徵貳、大山新砲臺的建築 和大山堡壘砲臺一樣,利用日治時期部分未興建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而於民國41 (1952)年以澎湖防衛部馬公要塞第三期工事編號96改建的大山新砲臺,也由戰鬥空間、作息空間及連絡空間等三部分構成,但內容已有很大的不同。 一、戰鬥空間 1. 砲座、胸牆、橫向通道 本砲臺係國軍以大正時期原規劃為十五加砲之砲臺為原型,配備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的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虜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各砲座也採用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長6.55m,寬7.1m。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砲座用水泥鋪築,前端設方形砲床,其中3座已被挖除,只留下填平的覆土及滋生的仙人掌及雜草。由左起算的第四砲座,仍殘留有2.5m見方的方座形鋼板座,其上隱約可見一圈凸邊及20顆螺栓固定的痕跡,是瞭解本砲臺構造最好的資料。根據日治時期的火砲資料研判,應為架高射砲用的圓錐臺砲架的底座,只是圓錐臺砲架以上的部分及配備都已不存。目前在第二砲座的覆土流失,可約略看出凹50cm深且較方形砲床大的圓形座槽,應是挖掘基座時留下的坑洞,但也有可能是後來改變裝備後遺留的殘跡。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有胸牆環圍,胸牆高約1.15m,多以堡嵌石3~4層砌築,作工已不如大山堡壘砲臺細膩。砲座左側的胸牆上有彈室1個,寬100cm、高51cm、退凹28cm,內側刻槽3道,各寬6cm、深4cm,用途待考。砲座與砲座間的橫牆(隔堆)寬13.2m,背面已用水泥牆砌造。胸牆下有30cm寬的排水明溝向後連通至橫向通道的路邊排水明溝,這些水溝都用水泥砌造。橫向通道邊有高2m的背牆及凹龕做為儲藏室。 背牆後還有兩道由水泥邊牆所砌築的進出路,做為與連絡交通路相通的運補孔道,也是砲臺的主要出入口。只是長年人跡罕至,銀合歡、仙人掌及龍舌蘭等植物滋長茂盛,幾達全部被淹沒、無法進出及清楚的辨識構造物的程度。所幸經本團隊僱工清理後,已能約略看出砲臺的基本樣貌。 2. 砲側庫 新造的砲臺已無日治時期日式砲臺所常見的拱砌砲側庫存在,改在橫向通道的背牆上,用方形的退凹空間或凹龕做為儲藏室。 3. 探照燈臺 位於大山堡壘砲臺的最高點,空照圖標高為32.7m的山頂平臺。在大山砲臺初建或新砲臺續建時期,並沒有探照燈臺建造的相關資料存在。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我軍政部第四要塞調查組,由海軍臺澎要港司令部葉心傳主任、林鴻奎組長、陳中堅營長及日方潑剌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共同調查澎湖島要塞,並於民國35 (1946)年2月提出要塞調查一覽表,其中大山砲臺部分僅存陸軍彈藥庫(即今存之掩蔽部)及舊砲臺。至於工事位置種類數量一覽表中仍稱「圓頂」的工事,留有高射砲位2位、觀測所1處、指揮所1處、探照燈臺1處。就此觀之,現存的探照燈臺應為後期的產物;如從建築結構看,其以亂石砌為主的石砌方式已與明治時期砲臺的作法有很大的差別,但與以下將敘述的大山新砲臺作息空間很接近。因此判斷應為大正時期以後所增建。 就配置上看,探照燈臺位於平臺的西北側,呈長方形平面,軸線方位與新砲臺的首線一致,採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西北有寬1.94m 的石砌通道及寬1.82m用來上下陡坡的階梯可通達大山砲臺的步兵道,再通往山下坡谷的作息空間。由於作息空間已被仙人掌公園規劃為仙人掌產業產銷中心,因此這條陡峭的山路已被重新整理為帶扶手欄杆的塊石砌山路。 探照燈臺東南有寬3m的斜坡道可通大山堡壘砲臺、掩蔽部及舊大門入口,由於這一段坡度平緩,儘管沒有堡嵌石砌的邊溝,仍可看出是供輪車上下用的補給通道。只是一度因無人出入,而被仙人掌及銀合歡占滿。最近因仙人掌公園規劃整理排水系統的需要,仙人掌及銀合歡已被清除,補給通道的輪廓再次展現。 探照燈臺本體為一凹入地下的掩體空間,前有左右截角的馬蹄形平面,東、西、北三面用厚33cm的石砌牆面環圍,南面為沒有石砌牆且較平坦的開口。石砌牆內側就是探照燈室,平面也成馬蹄形,主入口在東北面,燈室牆厚42cm,亂石砌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四周與石砌牆有65cm寬的間隔,做為人員走動的掩體壕。 由於位於海邊,混凝土已因鋼筋銹蝕而爆裂,樑、柱、入口雨庇及樓板都已倒塌。不過,在離地高約72cm處,還可以看到造形完整的混凝土窗臺。從其寬度也可以知道這兩個窗洞都是1.36m寬,再從砌牆收邊觀察,門洞寬度應為96cm。 探照燈臺前方因有左右截角,成為三面不設窗扇的大窗洞,用來使探照燈有橫掃海面視角的廣度。正因為這個面寬太大,使結構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加上鋼筋銹蝕爆裂,成為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窗檻下,留有32cm見方的排水孔,可以使室內積水流入牆邊的排水溝中。由於牆體及柱樑倒塌過半,使現況宛如廢墟,但從其構造的構成及掩體配置看,仍不失其昔時一度壯觀的風采。 探照燈臺後方,與入口相隔2.91m處有正方形廁圊一座,面寬2.54m,牆厚40cm,背側牆下有35cm×57cm的掏糞口一處,79cm×92cm的集尿池一口。為便於掏糞作業,背側與掩體牆間寬達1.26m。儘管掏糞口、集尿池清晰可見,但室內隔間及廁圊形式已因屋頂及牆體倒塌而被混凝土塊及石塊所覆蓋。 探照燈臺西北側,地面上有一塊96cm寬的水泥土臺,可能是做為指揮觀測的平臺。與西北側陡峭坡地不同的東南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可能是做為機動性防衛的空地。前端不遠處有哨所一座,已被平整的水泥塗刷過,屋頂全無,僅存ㄩ字形牆體,內牆一角還留有凹刮的「一七四梯次」、「不深」、「志河」等字跡,具見證軍事生活之價值,採哨所維持現狀,字跡應加保留。 二、作息空間 作息空間仍沿用砲臺東北凹地大正時期所建的石頭厝群。說它是石頭厝群,是因為這些建築都用矩形平面,彼此的鄰棟間距不寬,空間配置感覺相當密集;又位於同一個凹谷地,群聚成完整的作息空間區。 且各棟建築都以黑色的玄武岩塊石採亂石砌工法砌造,較大的建築在四個角隅下端還做有約略外擴的弧形放腳,但門楣、窗楣、窗間柱、雨庇、平屋頂及部分室內梁柱等則用鋼筋混凝土造,整體造形特徵明顯。茲說明各空間的形式及內容如下: 1. 兵舍 兵舍位於本區基地西南,長13.4m、寬10.2m,坐西北朝東南配置。除厚45cm的牆面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外,屋頂部分已改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內加鋼筋混凝土柱樑。門楣、窗楣、窗間柱也用鋼筋混凝土造。 兵舍以中央走道將室內空間分為左右居室,走道兩端設入口大門。內立四柱將居室分為6大間,各居室外牆都開長條形大木窗,邊間兩側也開形式相同的大木窗,只有中央間開在窗楣下用窗間柱分隔成雙連木窗,成為這座建築外觀的特色之一。從已損壞的現場跡象看,各居室都有抬高的地板面,以便安置榻榻米。為使地板面具有防潮的功能,各面外牆的長窗下設有鋼筋混凝土窗臺,窗臺下再開通風窗洞,以維持地板下良好的通風。 現存的兵舍,所有的木門窗都已被拆除,部分長窗已用石頭封填。從目前尚存一樘木窗觀察,應為另開有下窗的上下錘窗。門楣、窗楣、窗間柱的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裸露。部分牆面都有剪力破壞的龜裂或部分已被水泥塗刷汙損。 室內損壞相當嚴重,樓板開裂嚴重,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脫落,樑柱鋼筋外露,碎塊及垃圾掉落滿地。柱間用玄武岩改砌矮牆,外加水泥粉刷。室內粉刷牆體開裂,苔蘚孳生,表層剝落。整體看來,結構已達安全堪慮的程度。 2. 炊事場 炊事場距兵舍外牆約3.63m,長7.15m、寬5.31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和屋頂今已不存。 炊事場左前及右後各有圓形大水井一口,水井邊有方形儲水槽兩座,做為取水的水源。左右山牆中央都開有一扇大門,以便連通兵舍、水井及儲水槽。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左窗被國軍用紅磚封閉,窗檻下的檻牆損毀嚴重。其餘窗檻、窗楣也都有混凝土爆裂、鋼筋裸露情形。 3. 監守衛舍 位於最左端的監守衛舍,呈正方形平面,坐西北朝東南,長寬均為8.02m,距方形儲水池約1.2m。厚45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前後山牆各開大門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大門已被封閉,僅留後門可以出入,室內已無隔間,形如空屋。與以往的監守衛舍不同的是,廁圊不設在室內,而在室外的左側約1.85m處,長寬均為2.54m,大門朝向監守衛舍,由於內部磚石雜物堆積,無法看出室內空間的配置,不過從背牆上所開的雙窗看,應為大小便所各一的小型廁圊,僅供監守衛舍裡的兵員使用。 4. 廁圊 廁圊位於炊事所後面約6.75m處,與兵房相距5.38m,是提供兵舍及炊事所的兵員使用的公廁。厚48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現場左右山牆都留有矩形出入門洞,但一面已被封閉。室內配置已無法明辨,不過從門洞偏一邊看,應為1尿槽、3便所的小型廁圊。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屋頂、甚至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 5. 糧食庫房 糧食庫房在廁圊左側3.63m處,長5.2m、寬4.37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向廁圊的前山牆開大門一扇,兩側各開窗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室內無隔間,形如空屋。 6. 水井及儲水池 由於在低窪的谷地可以掘井,因此大山新砲臺不再採用集山水入坑的辦法,而改在這一區內掘了兩口圓形大井,炊事所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6m,周圍用22cm厚的井緣隔起,道路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1m,周圍用20cm厚的井緣隔起。高起的井緣可以防地表水流入,兼做防兵員跌落的擋牆。由於井非常深(12.80m及12.30m),水面至少在6.39~7.46m以下,汲水不便,因此在周邊設有大小兩個方形的儲水池,大儲水池的長寬是4.26×4.23m,小儲水池的長寬則是2.58×3.15m,深度大約1.5m。電器發達後,兩口水井已改用馬達抽水,因此在井邊可見PVC管及電動馬達。 7.四周環境 本區位於斜坡谷地,除兵舍較高外,其餘建築所在呈緩坡下降,為與新作的石板路相配合,四周用矮牆圍起,靠坡地部分則可見日式石溝砌法的舊溝。並利用舊溝使本區的地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後再導入較低的生態池中,經過分解與淨化的過程,再溢流入縣道的大排中。生態池除做成池形外,還用蜿蜒的水道將水的重力加速度降低,形成功能與美感兼具的淨水設施。 三、通信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大山新砲臺的主要連絡交通路,在砲臺的東側及東北側,位於半島西側的稜線上,西可連風櫃,東與大山堡壘砲臺的步兵道連接,可通嵵裡。只可惜這條沒有邊溝的連絡交通路,在長期無人使用下,已無法明顯的辨別道路的蹤跡,而被近年所做的步道所取代。 2. 軍用道路 大山新砲臺初建時的軍用道路已無蹤跡可循,尤其在近年地景的開闢下,軍道的路形已無還原的可能。
使用情形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主要建物周圍銀合歡雜草覆蓋,需定期派人員巡邏,以利掌握建物損壞狀況。
現狀建物主體保存尚完整,目前標的閒置中。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61141#134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83號
公告日期: : 2010-06-30 15:38:31.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95號
公告日期: : 2010-07-22 00:00:00.0
not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指定為本縣古蹟之修正土地地號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106ec8bd-d0d9-4e51-9490-a6015ac78073/公告公文.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3eb8b023-9ad8-4096-a134-11d21b7527a0/公告公文(歷次).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06/38a5e5d4-8eed-4738-a156-caf38d22bcc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1422
案件編號: 20100630000001
個案名稱: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 大山堡壘砲臺位於澎湖本島西南端風櫃半島的嵵裡里。大山堡壘砲臺的位置在大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的基地上。大山堡壘砲臺的古蹟本體位於青灣的大山山頭上,標高29.5m(日治時期的資料為標高30.4m)。 大山堡壘砲臺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屬於日治時期澎湖島要塞12座堡壘砲臺之一,也是澎湖創建最早的日式砲臺。最初做為砲臺的基地範圍,首見於明治34 (1901)年所繪的〈大山砲臺敷地收用圖〉包括:嵵裡澳嵵裡鄉字大山、中山及交椅貝等官有地及民有地。完成砲臺登記後的土地總稱嵵裡第600番地,至大正時期又增加第613番地第613-2番地,權屬臺灣總督府陸軍經理部。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本區屬「陸軍總司令部台灣省營建管理所高雄分所」所有,後來變更為「管理機關陸軍總司令部」,成為青灣營區的所在地。青灣營區撤離後,依行政院97(2008)年3月14日院授財產接字第0970005892號函核准撥用,並限依仙人掌公園計畫相關設施使用。 在此之際,澎湖縣政府已委託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進行規劃,並於民國97 (2008)年7月完成《澎湖縣馬公市青灣風貌營造計畫規劃設計》報告書,將此營區定調為「仙人掌公園」。次年7月16日,澎湖縣政府將仙人掌公園納入「菊島觀光文化城活化計畫」,並依權責分工,開始由各局處分期進行相關工程,其中「配合青灣仙人掌公園計畫規畫研擬推動、工商活動招商」屬於建設局、工策會。並依規畫將仙人掌公園之開發分5期執行。 正當工程執行期間,文化局也開始重視該區內的文化資產,於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於民國99 (2010)年6月30日以公告文號為〈府授文資字第1003700009號〉公告,「馬公大山堡壘砲臺」,屬於關塞類的縣定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為「非都市計畫區」,編地使用類別為「風景特定事業區」。所附地籍圖資料登載600-22地號地目為「雜」;613-27、613-28地號地目為「墓」。其位址約在東經119.55821693°;北緯23.52602654°。 根據民國98 (2009)年12月13日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審議公告的〈古蹟指定公告表〉記載,本古蹟及其所定著土地之範圍為「馬公市嵵裡段600-22、613-27、613-28地號」。該地號今已變更為「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1594、1593地號」,但地籍面積不變。即以日治時期砲臺建築為主體,包括:「營舍、砲臺、觀測臺及各設施間的聯絡道路(路邊護土牆、水溝)等。」 明確的說,定著地上的古蹟本體計分兩部分: 1. 建於明治33 (1900)年4月,完成於明治35 (1902)年6月的大山堡壘砲臺,包括: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1座,內含觀測所、指揮所、火藥支庫、砲側庫、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貯水所、掩蔽部、砲具庫、監守衛舍(已拆除)、廁圊(已改為現代化廁所)及入口大門等建築。 2. 建於大正9 (1920)年以15加砲之砲臺為原型,光復後由國軍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魯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1座,內含探照燈臺、廁圊、彈藥庫等。 不過,這其中並不包含大山新砲臺的兵舍、炊事場、監守衛舍、廁圊、糧食庫房、水井、儲水池及所在的定著土地馬公市嵵裡新段1562地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1、2、3、4、5、6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56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4號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澎湖縣嵵裡里(仙人掌公園內)馬公市嵵裡新段1593號
經度: 119.55659
緯度: 23.526451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94/photo/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jpg
nam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澎湖縣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630000001
外觀特徵: 壹、大山堡壘砲臺的建築 初建的大山堡壘砲臺除了4座砲座及本體設施(胸牆、砲側庫、彈藥支庫等)之外,從國立公文書館C02030411600的檔案資料可知,應該還包括由砲工兵合同會議以〈軍事機密審議地第三號〉所建議的〈修正要領〉部分,該要領的內容如下: 一、加寬觀測所前的壘道,將彈廠移設於此; 二、適當增加右翼牆的厚度; 三、砲具庫退回將校室及掩蔽部右方,在附近適當擴大廣場,並將監守衛舍移建於此; 四、交通路基準線適當變更以減少填土工事。 換言之,觀測所前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將校室及掩蔽部右前方的砲具庫;左前的監守衛舍、廁圊及貯水所、門柱、哨兵舍應該都是該砲臺形成初期的防禦營造物。 到明治38 (1905)年為止,大山堡壘砲臺已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計有砲座含胸牆4座、砲側庫3間、彈藥支庫1間、觀測所1棟、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1棟;掩蔽部(含將校室)1座、砲具庫1棟、監守衛舍1棟、廁圊1棟、貯水所1處、門柱1處、哨兵舍1處、彈丸本庫之將校室1棟、兵舍1棟、彈丸本庫1棟、炊事場1棟、及臨時火藥庫1棟。 日治時期將堡壘砲臺及其附屬建築物通稱為防禦營造物。防禦營造物的種類繁多,且各有其職能。通常隨著各要塞及堡壘砲臺的基地大小及使用需要而有不同,一般常見的防禦營造物約可分為三大類: 一、戰鬥空間 指直接用來做為攻擊及防禦用的作戰空間,這些空間除了滿足戰術與戰略的要求之外,還要儘量減低外在環境對它的衝擊,因此不僅要針對軍事需求的操作與補給考量週全,還不可輕忽空氣對流及排水系統的順暢。 一般常見的戰鬥空間包括:1.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2.砲側庫;3.觀測所;4.指揮所;5.火藥支庫;6.彈室;7.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8.砲具庫等。 二、作息空間 指堡壘砲臺內將校及兵員的日常生活空間。一般而言,一個堡壘砲臺除了火砲精良、操作精準、補給充裕之外,將校及兵員等戰鬥人員也要有適當且充分的作息,才能在緊要時發揮戰鬥力量,因此防爆的預防措施、空間容量與大小以及對天候的掌握與控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常見的作息空間包括:1.兵舍;2.掩蔽部;3.監守衛舍;4.廁圊;5.炊事場;6.儲水所及水井;7.盥洗室;8.糧食倉庫;9.醫務所;10.柵門及門柱;11.哨所等。 三、通信連絡空間 要塞間的各堡壘砲臺不論平時或戰時都需要保持密切的連繫,因此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連絡網,避免孤軍奮鬥及後繼無援是要塞布局上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有線及無線通信網還未誕生的時期,人們只靠步行、馬匹及多輪車輛做為交通連繫的主要工具。通信器材出現後,設備推陳出新,空間便愈顯複雜。一般常見的通信連絡空間包括:1.連絡交通路;2.軍用道路;3.電燈所;4.發電機室等。 以上這些空間會根據防禦體系的需要做若干的增減及大小的調整,茲就大山堡壘砲臺的三種空間依序說明於下。 一、戰鬥空間 1. 外壕、砲座、胸牆、運砲坡道 本堡壘砲臺係以清日戰爭日軍擄獲清軍所遺存之英製10"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為主砲,以半圓磨心式為基礎而設計之4座一字排開的砲臺(形式與基隆白米甕的砲臺遺跡相近)。各砲座均採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長12.2m,寬10m。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舊日軍砲兵及砲彈運送出入的孔道。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用胸牆環圍,胸牆多以混凝土構築,但從第一砲座的左後側還留有約1m長的堡嵌石殘跡看,原建的胸牆應為堡嵌石砌,後來因故損壞而改建為混凝土胸牆。從表面還留有條條模板痕跡及部分破損胸牆內部都有約5cm粒徑的黑色碎石研判,這後期修造的胸牆,應該是依照損壞的堡嵌砌石厚度而用碎石混凝土所灌注出來的。 現存的碎石混凝土胸牆中央較高(2.15m)兩側略低(1.3m),表面均已呈現間距較寬的裂紋。略高的胸牆上,做有退凹的弧拱形彈室(儲彈孔)3個,高寬均為1.3m,深46cm,彈室與彈室間距2.45m。孔外原有鐵板門罩住,以防砲彈潑雨受潮,如今均已佚失,僅存銹蝕的鐵質構件。由於儲彈孔的大小及形式仍為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時期的形制,研判胸牆修造的時間應在該火砲去除以前。 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砲架的圓筒形磨心設在圓弧胸牆的圓心上,半圓滑軌設在磨心之後,與磨心成同心圓形式。由於火砲、砲架、磨心及滑軌均已拆除,現場只留下凹陷的積泥及土中長滿的雜草。胸牆上的砲門及左右的隔堆均已長滿銀合歡、龍舌蘭及仙人掌,高度比人還高,成為視野及射界的障礙,因此也無法看出胸牆總體真正的厚度。胸牆外覆以厚土,可防砲擊,並將地表水排入山谷或外壕。 胸牆牆腳設有方形截面的石砌排水溝,可將砲座的地表水及儲彈孔的滲水導入溝中,利用向左右傾斜的溝底,將水導入砲臺左後及右後端的埋入式排水陶管(直徑約20cm),再排入砲臺下的排水明溝中。 砲座後緣有成排的緣石做為駁坎上端的收頭,兼供豎立鑄鐵欄杆之用,為防雨水滲入牆體,緣端還做有滴水線。但因大部分欄杆已被強力踹除,留下許多殘破的缺口及裂痕。 由於本砲臺採用的是固定式的平射火砲,砲座必須在制高點上,根據實測各砲臺的砲座高度雖略有不同,但駁坎大約都在2.63~2.70m之間。所以砲臺後的平直側不用車輪砲砲座常見的運砲斜坡道,而代之以石砌的樓梯踏階。為減緩踏階的斜率,踏階分別以每隔一步(30cm)做一平臺(1.15m)的形式長短交互配置,成為日式砲臺也是本堡壘砲臺最為明顯的特徵。踏階及平臺的外側也設有與緣石相同形式的鑄鐵欄杆,如今多已破壞佚失,甚至連安置欄杆的踏階塊石都已缺損。 砲座與砲座之間用寬9.8m的橫牆(相當於清代砲臺的隔堆)區隔,橫牆的作法是在兩座砲臺相鄰側的胸牆間用土堆成高高的土丘,以使兩砲之間有一定的區隔。橫牆後側留有寬1.15m的通道使兩砲臺之間仍有連通路可以保持必要的連繫。但因,通道所在的位置正巧在砲側庫入口的上方,必須越過弧拱形的圓頂,因而使通道的地面形成隆起的弧面。 又因砲側庫入口通常靠在側牆邊而不在庫房的正中央,因此通道下的堡嵌牆隆起點便不與砲側庫入口的弧拱位置一致。根據日治時期砲臺的規畫多在兩砲臺間設一個砲側庫,因此這種作法只出現在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間。 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因為不須設砲側庫,所以橫牆後側的通道不但比兩側的寬(2.15m),地面也呈平直而不隆起。不過外緣的緣石仍做有欄杆,以防不慎跌落。只是大半殘斷銹蝕或遭拔除。 2. 砲側庫 位於第一、二砲座及第三、四砲座之間的砲側庫,是用來儲存砲彈及藥包的場所,其構造形式和一般日式砲臺相同,採用對錯的雙入口,以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由於砲座較高,所以砲側庫設在兩砲座之間橫牆的下方。砲側庫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0.23m及10.27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96~5.88m,扣除室內淨寬,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均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只是在地坪重作後已將排水溝及陶管堵塞。 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連鐵柵欄都已嚴重銹蝕。 3. 觀測所 觀測所是用來觀察敵情動靜並測量攻擊目標的設施,通常設在砲臺左右兩側或附近適當的地點,不論設在那裡,至少都要能觀測到砲臺前方所有的射界,必要時得設置兩處。觀測所通常儘量靠近砲座,離最近砲床中心約在20m以內,其最遠距離依據「武式測遠器」設置要領及性能而定。 觀測所以厚約2cm之鋼製圓蓋掩蓋,並以數支鋼製支柱支撐,做成固定圓塔,周圍開設推拉窗戶,開口應能容易觀測砲臺全部的射界範圍。爲避免妨礙測遠器的操作,支柱厚度通常為1cm,且為長方形斷面之角柱,但柱下方的混凝土牆厚度通常為2m至3m。窗臺除安成排的銅質滑輪外,滑溝還設有小排水溝及排水孔,以便將雨水導入牆腳的排水明溝,再用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出室外。 鋼製圓蓋掩蓋的屋面下,做有由扇形板依原新作放射性拼接而成的木板天花。每兩塊木板的拼接處,都留有一長一短的直條形通風孔,以利室內散熱通風。每片木板上可見裡、中、外三道釘頭,成同心圓整齊排列。最外一道是木板最寬的部分,每片有釘頭三處;靠內稍窄部分,每片各有兩個釘頭;到了最裡層每片只用一個釘頭。從釘頭的存在推測,天花板與鋼製圓蓋間應三圈桷料存在。桷料裡端與圓心間留有一定的孔隙,中央再用12個釘頭將圓板固定封實,做為圓頂的收頭及安鎢絲燈泡及燈座的面板。由於中央面板已有一半佚失,從缺損部分可以約略看到內部的構造與材質。天花板用白色油漆粉刷二度,但在一些破損處還可發現藍色斑點,說明一度曾有色系的改變。 觀測所中央設混凝土圓型桌臺,以便安觀測用的「應式測遠機」。從表面粉刷完整看,應為駐軍重新粉刷過。觀測所內牆面設有凹龕,以供存放測遠機相關機材。入口大門為雙扇弧形鋼門,惟今已佚失。由於全用鋼板構成,受海風影響銹蝕容易,因此昔日的駐軍便用水泥將整個鋼製圓蓋由頂至牆全部封住,因此外觀上不容易看出鐵堡的意象。所幸,這一類的觀測所在澎湖島要塞從完整到破壞的案例(如拱北砲臺、西嶼西堡壘、西嶼東堡壘、西嶼東臺等)還留存不少。 由於未受到適當的養護,在海風及雨水長期的侵蝕下,大部分的鋼材多已嚴重銹蝕,表層剝落嚴重,滑動鐵板窗已無法正常開啟,滑軌銹蝕嚴重至僅存銹塊,只有銅質滑輪表層生銅綠。銹蝕的鋼板氧化後體積增加,使增作的混凝土表層龜裂,碎塊剝落,以致有影響安全之虞。 由於觀測所所在的位置稍高,因此有砌造整齊的玄武岩樓梯踏階可連通上下。踏階的作用除了提供上下之外,還有將高處的地表水導入邊溝進入主排水系的功能。由於長年廢棄未加保養使用,觀測所四周都已長滿銀合歡,應有的視界已被完全遮蔽。 4. 指揮所 位於觀測所左下方的指揮所,為一穹窿頂構成的密閉空間,右上方有30cm 直徑的傳聲陶管與觀測所連通,以便將觀測所得的資料口傳至指揮所後加以演算,並將數據傳給砲座上的砲手。為保持內部空間的乾燥,除入口設有進排風口外,地面也都有小排水溝,以便將水導至戶外的排水明溝。然而大門佚失使潮氣滲入,內牆長滿青苔,有微生物滋長跡象。 5. 火藥支庫 位於指揮所右下方的火藥支庫,位居大山堡壘砲臺的最左側,其位置與火攻作業的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息息相關。由穹窿頂構成密閉空間的室內,是用來儲存及供給整個砲臺的火藥及藥包的場所,為防不慎發生爆炸意外時,傷及兵員,也採用對錯的雙入口。室內天花及底端截面均呈圓拱形,寬2.97m,深約11.27m,比砲側庫略深1m。壁厚依一般作法約在1m左右,但因全部包被於洞窟之中,實際尺寸無法量測,但從堡嵌牆下左右的陶管相距約5.88m,扣除室內淨寬後,可以推斷牆身概略的厚度約為1.5m左右。由於室內必須維持乾燥,地板四周也設有弧形截面的小排水明溝,並在入口處潛入地下,以直徑約10cm的埋入式排水陶管排入外排水明溝。國軍進駐後在對錯入口的擋牆上加開矩形窗洞,並安鐵柵欄,如今已嚴重銹蝕。 6. 彈室 彈室通常設在堡嵌牆內,由於是用來放置可以射擊的砲彈,因此高度都以砲彈的尺度為基準。外形成弧拱形,深度與砲彈直徑有關。在第一砲座左側與第四砲座右側踏階下平直的堡嵌牆上,各設有彈室兩個及插旗桿用的石旗桿座及旗桿鐵箍。而第二砲座與第三砲座之間,有橫面較寬的堡嵌牆,牆上則設有櫛比鱗次的拱形彈室共9個,不僅造型壯觀,也是澎湖島要塞其他堡壘砲臺所罕見。 彈室前都設有排水明溝,以便與砲座堡嵌下的排水溝相連,加上樓梯踏階端頭及外側也都設有排水明溝,形成整個砲座下通往貯水所的主要排水系。不過,為了減少跨越排水溝造成人車上下的不便,樓梯踏階端頭部分及彈室前端的溝面,都有數塊拼成的玄武岩石板覆蓋。 7.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 彈廠、裝藥調製所、炸藥填實所是火工作業的主要空間,由於危險性較大,一般都設在有斜坡橫牆邊,本堡壘砲臺則設於三面都有堡嵌牆環圍的空間內。火工作業包括彈頭、藥筒、藥包、信管及裝填藥作業等,作業空間必須寬大、通風良好,且具完整的防潮及排水性能。 依現場丈量,本作業空間總長15.11m、寬6.06m。屋頂用和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室內用鐵小屋組(人字屋架)共9架構成。鐵小屋組以L形截面的角鐵材料為主,除外框由合掌(上弦)及小屋樑(下弦)構成的三角形外,中央不用真束而加一組W形方杖構件組成。L形截面的母屋(桁檁)彼此間用鐵質加勁板接合,全部採用圓頭鉚釘固定。鐵小屋組之上,採用日治時期典型的金摺(metal laths)天花,其作法是以4.5cm~6cm厚的混凝土內加金摺或鋼鈑網目(兩端有V形接手的網目鐵鈑)做成類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板式結構的薄板,其上再用土茸瓦棧掛文化瓦,形成既有桷料的承載力又有抗張力的結構。混凝土砌造的外牆,四隅角都有長短交砌的隅角石。隅角石外露的兩面,四周凹鑿中央突起,使凹部形成類似寬勾縫,以增加視覺的厚實感。 牆上留1.78m寬的大門一扇,四周開窗10樘,使室內保持明亮,通風良好。窗扇採內框式,將大於窗洞寬一倍的窗框固定在牆後,框內用單扇橫拉窗,當窗扇開啟並開至牆後時,窗洞便可以全寬開啟。與一般嵌於牆內的雙扇推拉門只能開啟半寬有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日式砲臺內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只是目前所有的門窗扇都已佚失。從內壁觀察,大部分的拱型窗洞下都有修補痕跡,有些連弧拱都被補平,說明原有多扇門被封填檻牆後改做窗用,因此這幾扇窗就沒有內框式的特質。 8. 砲具庫 砲具庫為儲藏火砲之附屬品、預備交換品及砲臺用工具的地方,通常設在各堡壘砲臺內適當的位置,以木造或磚石造為主,四周設有排水明溝,建築物寬度約5.4m,其長度依砲種而異,面積自然也有差異: 重砲 每門火砲12m2 輕砲 加農砲18m2、速射砲為9 m2、臼砲12 m2 現存的砲具庫原規劃於觀測所附近,後經修正改設於掩蔽部之前,並與監守衛舍相對。砲具庫總長15.17m,總寬6.15m,合計面積約93.3m2,較規範值48m2或72m2大,這可能與阿姆斯脫朗後膛砲構件複雜且非日本國產,必須有較多的火工作業有關。 坐西北朝東南的砲具庫,位於大山駁坎下方,距背牆2.04m,右與掩蔽部相隔4.62m,左與稍高的道路相隔2.0m。屋頂採用「切妻造」,目前屋頂已佚失,牆面用硓𥑮石砌,裡外水泥粉刷。四隅角用玄武岩整砌的角隅石做為角柱,外牆損毀嚴重,山牆大部分倒塌。門窗都用弧拱形,框、扇皆已不存。從起拱高163cm、拱券頂高183cm的東南向大門觀察,當時的日本兵平均高度約在160cm。從散落一地的石塊與水泥塊研判,室內地坪已經破壞。 二、作息空間 1. 兵舍 兵舍之配置及設備要領,依〈要塞補助建設物之規定〉辦理。一般以磚牆或板牆搭建,屋高約地上9尺(2.7m)、寬18尺(5.4m),常依住宿人數而定。屋頂通常用瓦屋面兩坡水的「切妻造」。 根據〈澎湖島要塞補助建設物履歷〉的記載,大山堡壘砲臺的兵舍、將校室及炊事場建於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同年12月9日完成,其中將校室1棟計7.5坪、兵舍1棟81坪、炊事場1棟36坪。這些建築究竟在甚麼位置,由於自日治時期以來諸多變易,已難找尋。不過,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可以發現在,有兩處較為可能存在的地區。其一是營區入口主要道路西側,但多已改建,原貌難辨,且離砲臺較遠,可能性不高。其二是位於掩蔽部東南側的4棟建築,即營區入口主要道路的端點上,可能性較高,可惜已被拆除,原基地改建為金琥仙人掌花房,連遺跡都已不存。 2. 炊事場 炊事場通稱廚房,通常設在堡壘砲臺附近的適當位置,有時受到地形和位置的限制,也可能設在堡壘砲臺內,面積約50m2。本堡壘砲臺則有1棟36坪。可惜今已不存。 3. 掩蔽部 掩蔽部分為將校室與兵士室,計由3間構成,室內淨寬均為5m,左側兩間兵士室進深8m,右側單間將校室進深5m,室內天花均做弧拱形,起拱高度為1.7m,至拱頂最高點為2.93m。兩間兵士室間有寬1.2m的拱形門洞相通;兵士室與將校室間也有1.4m寬的門洞相連,各空間末端的天花上都有30cm直徑的排氣管通至屋頂。 正面入口牆厚約50cm,中開一門二窗,原係鐵板門構成,如今已被改為雙開木門及木窗。其中的木門應為外開,如今已改為內開,並在入口地面加做12cm×15cm的水泥砂漿門檻。 中門上方有30cm直徑的排氣孔,下方左右側設有寬12cm、高52cm、深71cm截面成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便和排氣孔、排氣管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如今ㄩ形的狹長形進氣口以及排氣孔都已用防蟲網包被,排氣孔中還添加了機械排風設備。 室內外混凝土面原已破損開裂嚴重,如今已用水泥砂漿補平重新粉刷色漆。國軍原有的噴漆標語已被覆蓋,僅存非常模糊的輪廓。室內已加設電器管線及燈具,均採用釘在牆上的明管。 掩蔽部上層的屋頂結構及覆土已被龍舌蘭及仙人掌覆蓋,掩蔽部正面上方有砌石擋土牆,其內部結構則無法得知。不過從日治時期的日本築城史記載及本所在新北市瑞芳區四腳亭砲臺的修復經驗得知,掩蔽部的構造應為連續的混凝土拱券結構(當時還沒有發展出鋼筋混凝土),每一間的拱腳立於厚約1.0m的垂直牆體上(日文稱為腳壁,見《日本築城史》頁72),腳壁用硓𥑮石或磚砌造。 拱頂為多拱連接的拱形屋頂,厚約1.1m。屋面用柏油二度做為防水層,然後在谷溝處鋪20cm直徑的半圓形陶管,陶管上鋪30cm厚的礫石層,其上全面鋪細沙做為透水層,最上面再覆防敵彈爆炸的覆土層及植栽。半圓形陶管前端通至掩蔽部上方的擋牆,利用突出的接水石及7.5cm直徑的落水管,將水導入入口前端的排水明溝(寬25cm、深25cm)中。然而,這種構造方法,通常不為國軍所知,以致接水石及落水管佚失也不再補充,或索性用混凝土將整個導水系統包被,導致轉角接合處滲水。 4. 監守衛舍 監守衛舍是執行衛戍勤務的哨兵日常棲息的場所,通常位於堡壘砲臺的入口大門附近,平面多呈長方形、L形或凹字形,磚石構造、木屋架及瓦屋頂,犬走外設排水明溝。 監守衛舍的室內空間,由玄關、廁所、居間、廚房、浴室等構成。入口位於左前方,內有玄關及大、小便所各一,並有小拱門可通室外。玄關右側為居間,是供哨兵居住的空間,採用高架木地板,上鋪榻榻米。木地板下方四周的外牆,開有透氣口,利用空氣的對流來維持木地板的乾燥。 居間右後方設浴室、廚房、煙囪,水槽及大竈,廚房後有門通室外。換言之,監守衛舍是一個生活上能獨立運作的居室空間。可惜這些都已被拆除,並在其上依原有空間大小改做成8.5×14.55m、三面石砌牆(高120cm)的休憩平臺。 5. 廁圊 廁圊是日治時期堡壘砲臺廁所的通稱,主要是用來提供兵員如廁之用,一般 都設在入口大門附近供哨兵使用或兵舍旁供將校及兵員使用。堡壘砲臺通常以25名兵員設大便所1個,小便所則以每100人長1m的比例建造,將校用廁圊有時另外設置。 現存的廁圊坐東北朝西南,面向砲臺入口通路及掩蔽部,總寬3.48m、總深6.85m,39cm厚的外牆以硓𥑮石砌造,表面水泥粉刷。屋頂通常用弧拱形拱券或兩坡水木造瓦屋面的「切妻造」,但因屋頂已全毀,山牆部分破壞,以致究竟是弧拱形拱券或切妻造已難判定。 從入口大門在正面的位置偏右,可知左側應為大便所,右側應為尿槽。日式砲臺的廁圊,大便所都用木隔間及木門,外牆上設通風小窗,下設掏糞口。尿槽緊挨牆邊,為整條馬蹄形凹槽的溝槽,一側有站立用的立臺,槽向後側或中央傾斜,壁端留一圓孔通至室外,以便將尿液導入位於犬走上的集尿坑。外牆上也設通風小窗,數量與大便所同。 本堡壘砲臺所做的大便所從側面的通風小窗及掏糞口(28cm×28cm)觀察應為6個。通風小窗及掏糞口上方都有突出的塊石雨庇;尿槽的通風小窗也是6個,雨庇作法與大便所相同。為加強結構在廁圊的四隅角都有砌作整齊但錯砌的玄武岩隅角石。 現有的廁圊已被全面改造為現代化廁所,並以磚牆將室內分為前後兩大間。前為男廁,設馬桶便所兩間、小便斗兩個;後為女廁,設馬桶便所3間。前後入口都設有雙向開合門。為保持通風避免增加牆體荷重,在廁圊四周用8根立柱的獨立木屋架做成兩坡水屋面。 6. 貯水所及水井 由於每名守兵每日給水需求量約為20公升,其中包括飲食用水至少3公升,因此堡壘砲臺內的貯水所需儲存供所有駐守兵員30日用的水量。在無淡水水源的山地,貯水所通常以收集雨水為給水的主要來源。雨量依各地氣候的年降雨量不同,其計算的依據各異。但因雨量中有一半滲入地表或因暴雨溢流而減量,故只能以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計算,同時要以一年中雨量最少季節的數據做為貯水量計算的基準。 貯水所除貯水池外設有沉澱池、過濾池以及能取得守兵所需水量之汲水井。為免遭受敵軍轟炸破壞,一個堡壘砲臺通常設有至少兩口的汲水井。與貯水所連通的雨水排水溝,溝緣係用堡嵌石砌,寬約28cm~30cm,底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截面,其上覆蓋15cm以上直徑的半圓陶管(本工程採用約21cm直徑),做為淨水流通的管道,並流入貯水所的貯水池中,再經過沉澱池與過濾池的澄清與過濾後,流入大型的貯水箱中存供日常使用之需。 大山堡壘砲臺的貯水所淨寬6.7m,進深3.2m,後、左、右三面用深47cm的堡嵌石砌造成垂直的牆面,以與較高的土丘分隔。精確的說,貯水所是由土丘挖出來與道路面平齊的凹地。矩形平面的貯水所計由兩大部分構成:有水井口的地下貯水箱及凸出地面的正方形貯水池。 建於地下的貯水箱呈長形平面,兩端及箱頂呈弧形,長邊與道路呈直角。貯水箱平直部分長5.01m,加上兩凹弧的最長長度為5.92m;淨寬2.97m,井口含淤泥的總深度至少在3.93m以上,箱內淨高至淤泥面上總深度為3.29m。井口位置在貯水箱弧頂上,井口呈管形,外徑90cm,內徑60cm,管頂測到淨水池頂的高度用雷射測距儀測得管深2.02m,距路邊的排水溝內緣約1.8m。 貯水池平面呈正方形,長、寬均為2.6m,突出地面約9cm~16cm。平面中央分隔兩個寬1m的長形平面,面外的空間為長2.3m、寬1m、深1.55m的貯水池,用來儲存由排水溝引進的水。面內的空間用30cm厚、60cm高的牆將池子再分為相等的兩口水池,分別為過濾池及沉澱池,長寬各1m、深1.17m,用來將貯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及澄清後流入貯水箱中,各水池均有陶管連通。 自來水引進後,由於水質淨化,已無過濾及澄清之必要,遂將這3口池子改為蓄水池使用。並由道路下接PVC水管至池的左方,用水泥糊成不規則形的柱狀物,並加裝水龍頭,以便讓水流入池中。為防水溝水流入池中及各池水之流通,還用水泥將各個陶管封閉。 不論水井或貯水池,原來都有頂蓋蓋住,以防雨水滲入或避免兵員跌入。有了自來水以後,貯水箱的功能消失而不再使用,井口也不再封閉,逐漸成為雨水、地表水、汙泥、垃圾及雜物堆積的場所,也成為丟棄彈藥或廢車架等地投棄場,直到仙人掌滋生後,才無人為雜物的丟棄,但卻無法避免雨水及汙泥的淤積。 三、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是堡壘砲臺與堡壘砲臺之間主要的連絡軍道,依所在的位置而有距離長短之別,除非有特殊用途,一般都以3m寬為度,且應便於兵器彈藥之移動、補給及交換,同時也做為部隊出入的孔道。 如為坡地則以不超過1/6的緩坡為原則。路面用碎石級配或土路,道路兩側都有設有邊溝。邊溝的形式澎湖島要塞多用玄武岩方錐形堡嵌石砌,溝寬約在28cm左右;基隆要塞則多用砂岩長條形塊石,溝寬約在22cm左右。溝深依道路坡度及陰井調整。溝底多用碎石混凝土做成微弧形截面。 大山堡壘砲臺基地內原有連絡軍道多條,儘管事過境遷,在各時期不同的使用下已有不少改變,但在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中仍可約略看出,應與紅色箭頭所示相去不遠。後因做為國軍青灣營區使用,道路已做了使用上的改變。 營區廢棄後至指定為縣定古蹟之前,又被規劃為仙人掌公園,且前後歷經四期工程的興築,大部分連絡軍道都已重新規劃整建成為園區道路。經現場勘查發現,目前尚餘未開發的軍道一條,位於基地東側,是該砲臺連通明治36 (1903)年2月10日起工、同年12月9日竣工的彈藥本庫的連絡道路,也是通往雞舞塢堡壘的舊路。後來彈藥本庫雖然改建為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使用,但因駐紮軍種不同,這條路可能是因為使用率不高而被保存下來。目前路邊的日式排水溝雖然部分被積土淹沒,但其寬度及斜率,尚無太大的改變。 2. 軍用道路 軍用道路依照日本要塞輔助建設物之規定分等級。一等道路包括:由要塞司令部通往司令部管轄之倉庫、兵營、彈丸、火藥、糧食本庫、大修理所、堡壘團、停車場、國道等之道路;由司令部所轄之倉庫通往彈丸、火藥本庫、火藥支庫、堡壘團之道路,以及搬運砲戰砲前往堡壘團中樞之道路。二等道路包括:連絡相鄰堡壘砲臺的連絡交通路;由火藥、糧食支庫通往堡壘砲臺、由糧食本庫通往糧食支庫、或由大修理所通往小修理所之道路。三等道路:前述以外通往必要各點之道路。軍用道路通常因應地形於一側或兩側設排水明溝,必要時設橫斷排水溝,路面凸形約1/30,因應地質以適當物料牢固建造。 明治34 (1901)年9月26日築城部澎湖島支部完成大山砲臺與雞母塢山砲臺間的交通路,成為兩堡壘砲臺之間的主要連絡通路。儘管今天仍存有兩張當時的〈交通路敷地之圖〉,但因地形地貌及交通狀況經過百餘年的變革,其詳細位置、內容及形式已無法得知,即便是有民國68 (1979)年林務局攝製的航照圖但因仙人掌公園的道路都已重新規劃,原有的道路已難分辨。
室內特徵: 貳、大山新砲臺的建築 和大山堡壘砲臺一樣,利用日治時期部分未興建完成的防禦營造物,而於民國41 (1952)年以澎湖防衛部馬公要塞第三期工事編號96改建的大山新砲臺,也由戰鬥空間、作息空間及連絡空間等三部分構成,但內容已有很大的不同。 一、戰鬥空間 1. 砲座、胸牆、橫向通道 本砲臺係國軍以大正時期原規劃為十五加砲之砲臺為原型,配備接收自日軍所遺存的3門80mm的高射砲(為1939年生產的仿德製克虜伯高射砲),以4座一字排開的配置所構築的砲臺。各砲座也採用前圓後平的馬蹄形配置,圓弧側在前,面對海正面;平直側在後,連接橫向通道。各砲座大小約略相同,長6.55m,寬7.1m。橫向通道在砲座後,寬2.75m,用來串聯4個砲座,以使彼此間可以互通訊息,相互支援。 砲座用水泥鋪築,前端設方形砲床,其中3座已被挖除,只留下填平的覆土及滋生的仙人掌及雜草。由左起算的第四砲座,仍殘留有2.5m見方的方座形鋼板座,其上隱約可見一圈凸邊及20顆螺栓固定的痕跡,是瞭解本砲臺構造最好的資料。根據日治時期的火砲資料研判,應為架高射砲用的圓錐臺砲架的底座,只是圓錐臺砲架以上的部分及配備都已不存。目前在第二砲座的覆土流失,可約略看出凹50cm深且較方形砲床大的圓形座槽,應是挖掘基座時留下的坑洞,但也有可能是後來改變裝備後遺留的殘跡。 砲座的前、左、右三面有胸牆環圍,胸牆高約1.15m,多以堡嵌石3~4層砌築,作工已不如大山堡壘砲臺細膩。砲座左側的胸牆上有彈室1個,寬100cm、高51cm、退凹28cm,內側刻槽3道,各寬6cm、深4cm,用途待考。砲座與砲座間的橫牆(隔堆)寬13.2m,背面已用水泥牆砌造。胸牆下有30cm寬的排水明溝向後連通至橫向通道的路邊排水明溝,這些水溝都用水泥砌造。橫向通道邊有高2m的背牆及凹龕做為儲藏室。 背牆後還有兩道由水泥邊牆所砌築的進出路,做為與連絡交通路相通的運補孔道,也是砲臺的主要出入口。只是長年人跡罕至,銀合歡、仙人掌及龍舌蘭等植物滋長茂盛,幾達全部被淹沒、無法進出及清楚的辨識構造物的程度。所幸經本團隊僱工清理後,已能約略看出砲臺的基本樣貌。 2. 砲側庫 新造的砲臺已無日治時期日式砲臺所常見的拱砌砲側庫存在,改在橫向通道的背牆上,用方形的退凹空間或凹龕做為儲藏室。 3. 探照燈臺 位於大山堡壘砲臺的最高點,空照圖標高為32.7m的山頂平臺。在大山砲臺初建或新砲臺續建時期,並沒有探照燈臺建造的相關資料存在。但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我軍政部第四要塞調查組,由海軍臺澎要港司令部葉心傳主任、林鴻奎組長、陳中堅營長及日方潑剌部隊長鵜飼源吉大佐,共同調查澎湖島要塞,並於民國35 (1946)年2月提出要塞調查一覽表,其中大山砲臺部分僅存陸軍彈藥庫(即今存之掩蔽部)及舊砲臺。至於工事位置種類數量一覽表中仍稱「圓頂」的工事,留有高射砲位2位、觀測所1處、指揮所1處、探照燈臺1處。就此觀之,現存的探照燈臺應為後期的產物;如從建築結構看,其以亂石砌為主的石砌方式已與明治時期砲臺的作法有很大的差別,但與以下將敘述的大山新砲臺作息空間很接近。因此判斷應為大正時期以後所增建。 就配置上看,探照燈臺位於平臺的西北側,呈長方形平面,軸線方位與新砲臺的首線一致,採坐東北朝西南的坐向。西北有寬1.94m 的石砌通道及寬1.82m用來上下陡坡的階梯可通達大山砲臺的步兵道,再通往山下坡谷的作息空間。由於作息空間已被仙人掌公園規劃為仙人掌產業產銷中心,因此這條陡峭的山路已被重新整理為帶扶手欄杆的塊石砌山路。 探照燈臺東南有寬3m的斜坡道可通大山堡壘砲臺、掩蔽部及舊大門入口,由於這一段坡度平緩,儘管沒有堡嵌石砌的邊溝,仍可看出是供輪車上下用的補給通道。只是一度因無人出入,而被仙人掌及銀合歡占滿。最近因仙人掌公園規劃整理排水系統的需要,仙人掌及銀合歡已被清除,補給通道的輪廓再次展現。 探照燈臺本體為一凹入地下的掩體空間,前有左右截角的馬蹄形平面,東、西、北三面用厚33cm的石砌牆面環圍,南面為沒有石砌牆且較平坦的開口。石砌牆內側就是探照燈室,平面也成馬蹄形,主入口在東北面,燈室牆厚42cm,亂石砌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四周與石砌牆有65cm寬的間隔,做為人員走動的掩體壕。 由於位於海邊,混凝土已因鋼筋銹蝕而爆裂,樑、柱、入口雨庇及樓板都已倒塌。不過,在離地高約72cm處,還可以看到造形完整的混凝土窗臺。從其寬度也可以知道這兩個窗洞都是1.36m寬,再從砌牆收邊觀察,門洞寬度應為96cm。 探照燈臺前方因有左右截角,成為三面不設窗扇的大窗洞,用來使探照燈有橫掃海面視角的廣度。正因為這個面寬太大,使結構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加上鋼筋銹蝕爆裂,成為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窗檻下,留有32cm見方的排水孔,可以使室內積水流入牆邊的排水溝中。由於牆體及柱樑倒塌過半,使現況宛如廢墟,但從其構造的構成及掩體配置看,仍不失其昔時一度壯觀的風采。 探照燈臺後方,與入口相隔2.91m處有正方形廁圊一座,面寬2.54m,牆厚40cm,背側牆下有35cm×57cm的掏糞口一處,79cm×92cm的集尿池一口。為便於掏糞作業,背側與掩體牆間寬達1.26m。儘管掏糞口、集尿池清晰可見,但室內隔間及廁圊形式已因屋頂及牆體倒塌而被混凝土塊及石塊所覆蓋。 探照燈臺西北側,地面上有一塊96cm寬的水泥土臺,可能是做為指揮觀測的平臺。與西北側陡峭坡地不同的東南側,是一片平坦的空地,可能是做為機動性防衛的空地。前端不遠處有哨所一座,已被平整的水泥塗刷過,屋頂全無,僅存ㄩ字形牆體,內牆一角還留有凹刮的「一七四梯次」、「不深」、「志河」等字跡,具見證軍事生活之價值,採哨所維持現狀,字跡應加保留。 二、作息空間 作息空間仍沿用砲臺東北凹地大正時期所建的石頭厝群。說它是石頭厝群,是因為這些建築都用矩形平面,彼此的鄰棟間距不寬,空間配置感覺相當密集;又位於同一個凹谷地,群聚成完整的作息空間區。 且各棟建築都以黑色的玄武岩塊石採亂石砌工法砌造,較大的建築在四個角隅下端還做有約略外擴的弧形放腳,但門楣、窗楣、窗間柱、雨庇、平屋頂及部分室內梁柱等則用鋼筋混凝土造,整體造形特徵明顯。茲說明各空間的形式及內容如下: 1. 兵舍 兵舍位於本區基地西南,長13.4m、寬10.2m,坐西北朝東南配置。除厚45cm的牆面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外,屋頂部分已改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內加鋼筋混凝土柱樑。門楣、窗楣、窗間柱也用鋼筋混凝土造。 兵舍以中央走道將室內空間分為左右居室,走道兩端設入口大門。內立四柱將居室分為6大間,各居室外牆都開長條形大木窗,邊間兩側也開形式相同的大木窗,只有中央間開在窗楣下用窗間柱分隔成雙連木窗,成為這座建築外觀的特色之一。從已損壞的現場跡象看,各居室都有抬高的地板面,以便安置榻榻米。為使地板面具有防潮的功能,各面外牆的長窗下設有鋼筋混凝土窗臺,窗臺下再開通風窗洞,以維持地板下良好的通風。 現存的兵舍,所有的木門窗都已被拆除,部分長窗已用石頭封填。從目前尚存一樘木窗觀察,應為另開有下窗的上下錘窗。門楣、窗楣、窗間柱的混凝土爆裂,銹蝕鋼筋裸露。部分牆面都有剪力破壞的龜裂或部分已被水泥塗刷汙損。 室內損壞相當嚴重,樓板開裂嚴重,保護層因鋼筋銹蝕而脫落,樑柱鋼筋外露,碎塊及垃圾掉落滿地。柱間用玄武岩改砌矮牆,外加水泥粉刷。室內粉刷牆體開裂,苔蘚孳生,表層剝落。整體看來,結構已達安全堪慮的程度。 2. 炊事場 炊事場距兵舍外牆約3.63m,長7.15m、寬5.31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和屋頂今已不存。 炊事場左前及右後各有圓形大水井一口,水井邊有方形儲水槽兩座,做為取水的水源。左右山牆中央都開有一扇大門,以便連通兵舍、水井及儲水槽。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左窗被國軍用紅磚封閉,窗檻下的檻牆損毀嚴重。其餘窗檻、窗楣也都有混凝土爆裂、鋼筋裸露情形。 3. 監守衛舍 位於最左端的監守衛舍,呈正方形平面,坐西北朝東南,長寬均為8.02m,距方形儲水池約1.2m。厚45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前後山牆各開大門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正面大門已被封閉,僅留後門可以出入,室內已無隔間,形如空屋。與以往的監守衛舍不同的是,廁圊不設在室內,而在室外的左側約1.85m處,長寬均為2.54m,大門朝向監守衛舍,由於內部磚石雜物堆積,無法看出室內空間的配置,不過從背牆上所開的雙窗看,應為大小便所各一的小型廁圊,僅供監守衛舍裡的兵員使用。 4. 廁圊 廁圊位於炊事所後面約6.75m處,與兵房相距5.38m,是提供兵舍及炊事所的兵員使用的公廁。厚48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現場左右山牆都留有矩形出入門洞,但一面已被封閉。室內配置已無法明辨,不過從門洞偏一邊看,應為1尿槽、3便所的小型廁圊。從留存有兩側山牆可以研判,其屋頂應為木桁檁構築的和瓦「切妻造」屋頂,但木桁檁及屋頂、甚至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 5. 糧食庫房 糧食庫房在廁圊左側3.63m處,長5.2m、寬4.37m。厚40cm的外牆用玄武岩塊石以亂石砌工法砌造,四角隅下端略做弧形放腳。向廁圊的前山牆開大門一扇,兩側各開窗一扇,門楣、窗楣用鋼筋混凝土造,但門窗都已不存。室內無隔間,形如空屋。 6. 水井及儲水池 由於在低窪的谷地可以掘井,因此大山新砲臺不再採用集山水入坑的辦法,而改在這一區內掘了兩口圓形大井,炊事所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6m,周圍用22cm厚的井緣隔起,道路邊的一口井內徑是1.51m,周圍用20cm厚的井緣隔起。高起的井緣可以防地表水流入,兼做防兵員跌落的擋牆。由於井非常深(12.80m及12.30m),水面至少在6.39~7.46m以下,汲水不便,因此在周邊設有大小兩個方形的儲水池,大儲水池的長寬是4.26×4.23m,小儲水池的長寬則是2.58×3.15m,深度大約1.5m。電器發達後,兩口水井已改用馬達抽水,因此在井邊可見PVC管及電動馬達。 7.四周環境 本區位於斜坡谷地,除兵舍較高外,其餘建築所在呈緩坡下降,為與新作的石板路相配合,四周用矮牆圍起,靠坡地部分則可見日式石溝砌法的舊溝。並利用舊溝使本區的地表水匯集流入排水溝後再導入較低的生態池中,經過分解與淨化的過程,再溢流入縣道的大排中。生態池除做成池形外,還用蜿蜒的水道將水的重力加速度降低,形成功能與美感兼具的淨水設施。 三、通信連絡空間 1. 連絡交通路 大山新砲臺的主要連絡交通路,在砲臺的東側及東北側,位於半島西側的稜線上,西可連風櫃,東與大山堡壘砲臺的步兵道連接,可通嵵裡。只可惜這條沒有邊溝的連絡交通路,在長期無人使用下,已無法明顯的辨別道路的蹤跡,而被近年所做的步道所取代。 2. 軍用道路 大山新砲臺初建時的軍用道路已無蹤跡可循,尤其在近年地景的開闢下,軍道的路形已無還原的可能。
使用情形: 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主要建物周圍銀合歡雜草覆蓋,需定期派人員巡邏,以利掌握建物損壞狀況。
現狀: 建物主體保存尚完整,目前標的閒置中。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61141#1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83號
公告日期: : 2010-06-30 15:38:31.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3700095號
公告日期: : 2010-07-22 00:00:00.0
note: :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指定為本縣古蹟之修正土地地號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4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嵵裡新段
landSerialNo: : 1593
landownership: : 公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風景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106ec8bd-d0d9-4e51-9490-a6015ac78073/公告公文.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1-30/3eb8b023-9ad8-4096-a134-11d21b7527a0/公告公文(歷次).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06/38a5e5d4-8eed-4738-a156-caf38d22bcc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1422

# 水 於 文資局文化景觀 - 3

案件編號20091005000001
個案名稱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種類1::
code: : D9
name: : 水利設施
評定基準1:: : 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
2:: : 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3:: : 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4:: : 具罕見性
指定登錄理由1. 烏山頭水庫設置與運用,對臺灣經濟發展有重大益處,尤對嘉南地區之農業、生態及社會具有莫大影響,是人類與自然互動的珍貴成果。 2.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灌溉系統表徵1920年代傑出的水利工程成就,其工法世界少見,規模宏大,且與時俱進,完全跟進時代與社會需求,展現文化景觀的真實意義。 3. 水庫本身充滿開發歷程之痕跡,具體呈現於水庫內各景點,尤以古水道、大壩更為珍貴。 4. 嘉南大圳灌溉系統綿延嘉南平原,錯綜複雜,屬世界級文化地景,不可多得。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3條、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縣市: : 臺南市
address: : 烏山頭水庫位於台南市官田區及六甲區,灌溉設施的主要輸水幹線位於官田區、六甲區、柳營區、東山區、後壁區、白河區等地,灌溉範圍可達雲嘉南地區。
經度座標120.39
緯度座標23.205555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cultural_tourism/213/photo/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cultural_tourism/213/photo/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JPG
name: :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代表圖像來源98.11.28 洪婉萱攝影
內容與範圍包含蓄水池(烏山頭水庫)、導水線、主要輸水幹線(南北幹線分歧處位於官田區湖山里)、支線、排水設施及其他等。東以烏山頭水庫為界,向西延伸至台灣海峽。
關連之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之口傳,文獻資料或生活,儀式行為歷史沿革:嘉南大圳為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大型水利工程之代表,攔水築壩並建立相關引水導水輸水設施。自1920年(大正9年)開工至1930年(昭和5年)完工。興建當中動用日本在台灣一半之年度預算支援,與日月潭水力發電廠並為當時台灣兩大事業。
簡要描述「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為台灣日治時代1920年由日本技師八田與一設計監造,並由日籍、台籍技術人員與勞工共同建設的水利設施,現由「嘉南農田水利會」負責營運管理。「烏山頭水庫」跨台南市官田區、六甲區,水壩由世間少見之「半水利填充法」建造而成,蓄水量高達154,158,000立方公尺,為當時東亞第一、世界第三,另有攔水壩、出水口、溢洪道、殉工碑、八田與一銅像與夫婦墓園、八田技師紀念室、取水道、分歧工作站、火車頭、平壓塔、吊橋、天壇、辯天島、香榭大道等設施或景點,過去並以舊南瀛勝景「珊瑚飛瀑」聞名,水庫一度於1979年因大旱乾枯,現皆正常儲水運作。「嘉南大圳水利系統」聯結中部濁水溪與南部曾文溪兩大流系,灌溉範圍橫跨雲嘉南地區,搭配「三年輪灌制度」大幅增加嘉南平原的水田數量以及稻米收穫量,形成許多農業社群與聚落,其中主要的灌溉大支線為「南幹線」(經官田溪、曾文溪)、「北幹線」(經急水溪、八掌溪、朴子溪、北港溪)以及「濁幹線」(連接濁水溪),其下再接小支線,灌溉渠道沿線設有多處工作站,另有排水路、防水堤防、防潮堤等設施。
土地使用狀況(空)
特殊價值嘉南大圳灌溉系統,是利用天然地理條件,與人工設施所創造的水利灌溉系統,改變區域內農業生產環境。嘉南大圳之烏山頭貯水池,截斷官田溪設置水壩蓄水,並以總長16000餘公里之給水、排水渠道,提供嘉南平原地區良好的灌溉水源,改善了區域內原有之農業環境,亦改變原有之社會結構。初始輸水幹線,均位於台南市官田區、六甲區等地,並向西延伸至麻豆、下營、及北門區,涵蓋面積廣泛,且自1930年完成以來,即運作至今。   烏山頭水庫本身也成為新創造出的湖面與工程景觀,成為台南市境內重要的風景與觀光區域。烏山頭水庫因蜿蜒曲折的湖岸,就像是一株碧綠的珊瑚礁,因而又名為珊瑚潭;配合灌溉時排放出水,出水口大量水流宣洩,形成「珊瑚飛泉」。   為興建、管理、維護該灌溉系統所成立之嘉南農田水利會(原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所形成的社群影響農村社會。嘉南農田水利會(原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成立後,除了相關硬體設施外,也藉由水利小組、小組長等組織系統,形成龐大而綿密的社群,並且影響了農村的社會結構。
現況目前運作良好,88水災後,曾支援受泥沙淤積影響的曾文與南化水庫。   西口小瑞士部份新建了水力發電廠,其後續對於該地景觀之影響須加以評估。
特徵1. 貯水池─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主要之貯水池為截斷原官田溪所成的烏山頭水庫(亦稱珊瑚潭),位於官田區嘉南里,最初由嘉南大圳水利組合興建,現由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設計蓄水容量為154,158,000立方公尺,1986年測量之蓄水容量為83,750,000立方公尺,淤積量70,408,000立方公尺。主要設施包含堰壩、溢洪道、取水口(舊取水口)、出水口等。近年來增加其他遊憩設施,如吊橋、國民旅舍(珊瑚潭劍橋旅館)、露營區、親水公園等設施。 2. 攔水壩:主要攔水壩係特殊的「水力淤填式土壩」(亦稱射水式土壩),興建過程中以水柱噴射,長1257米,高57米,壩體建成時為該類壩體當中,東亞第一、世界第三之水壩。壩頂寬9公尺,底部寬303公尺,取自大內曾文溪底石礫、沙土混合物,放置於壩址兩側,以強力水流沖洗,使大石留置,細微土壤流向中央形成土壩。 3. 出水口:位於烏山頭水庫下方,為控制出水流量之設施,共有四孔洞可供出水,並依需要調節,沿輸水道至分歧工作站,才區分為南幹線與北幹線。由於出水量大時,會有壯觀之水花,與大量的水霧,形成在該地特殊的景觀「珊瑚飛泉」。在輸水道上有鋼製拱橋一座,可在此回望出水口洶湧之噴水景況。 4. 溢洪道:位於攔水壩之南方,為鋼筋混凝土所構成之堤堰,溢洪道頂端建有欄擋大型漂浮物之孔洞,而自頂端順坡而下的排洪道,形成壯觀的人工設施。在溢洪道上方橫跨有新建之吊橋,可完整觀賞此一巨大的人工水利景觀。 5. 殉工碑:位於烏山頭水庫內堤堰工作站旁,為紀念興建時共134位殉職人員,1930年(昭和5年)完工時建立之殉工埤。殉工碑立於一卵石砌之梯型基座,本身為略呈方柱形,上刻有「殉工碑」,下方則以金屬板刻有由八田與一所書碑文,及殉工人員名冊,為紀念該工程艱苦過程之重要紀念物。 6. 八田與一紀念室:位於烏山頭水庫出水口上方,為簡單的一層樓房舍,內部陳列有八田與一相關文物,包括衣物、文書、手稿等,並有興建過程中之照片。 7. 八田與一墓:位於烏山頭水庫堤堰北方,為一日式墓園,墓園位於一土丘之上,種有草坪,周邊則有樹木圍繞,旁則有後人所贈之日式石燈籠,在土丘前方有一八田與一坐姿銅像,後方則為石碑刻有八田與一及妻子末代樹之墓。由於感念設計者八田與一對於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的貢獻,嘉南農田水利會每年於5月8日八田與一忌日當天,均在烏山頭水庫邊八田與一及其妻子外代樹墓園,舉辦追悼會。由八田夫婦生前常去參拜之赤山龍湖巖尼僧誦經,一同參加者有許多為當地農民。八田與一之子─八田晃夫多年來均親自出席追悼會,形成該地重要的祭祀活動,然八田晃夫先生已於2006年祭典完返回日本後去世。 8. 取水道與分歧工作站:從烏山頭出水口向西,為主要之取水道,連結水庫與水圳。取水道寬40餘米,長約2公里,並以地下箱涵與平面道路交叉。取水道端點為分歧工作站,該處具有巨形水門兩處,分別控制嘉南大圳北幹線與南幹線之出水流量。水門為二層樓高之構造物,上方為控制機房,下有三個水閘門,控制水流量,與取水道、南幹線與北幹線,形成壯觀的水利設施景觀。旁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分歧工作站,為二層樓鋼筋混凝土造房舍,主要目的即在於控制分歧水門之流量,並負擔當地雨量、蒸發量量測之功能。 9. 曾文溪橋:為橫跨曾文溪之渡槽,原始設計可能具有輸水與通路兩用。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柱礎,上接鋼板渡槽,渡槽外並有鋼樑輔助支撐;最上面則為橋面,左右兩側有磚造欄杆外覆水泥粉刷,部分粉刷因風化脫落,橋面因鮮有人使用而長滿雜草。橋兩側連接嘉南大圳南幹線,因輸水坡度之需要,輸水線之高度較週邊地勢為高,形成壟起於地面之輸水設施。 10. 西口:位於冬山區南勢里與六甲區交界處,是烏山頭水庫為從曾文溪右岸取水,經過長約4公里的隧道的出水口;在嘉南農田水利會西口工作站前,興建有土堰堤,並將水以隧道豎坑方式導引至下方的出水口,在過去形成了水流漩渦以及出水口的磅薄水氣。土堰堤西側可通行至下方,堰堤上以長滿翠綠草皮。(土堰堤長110公尺,頂寬6公 尺,溢流工入口徑16.3公尺。 11. 隧道:馬蹄型4.55公尺x 4.55公尺、長160.60公尺。)由於自隧道口至豎坑水流平緩,兩岸均為茂密樹林,風景優美,有小瑞士之稱。在岸上有1947年所建「嘉南大圳新建堰堤碑記」。 12. 龜重溪渡槽:為嘉南大圳北幹線第一個渡槽,位於東山區與柳營區交界之龜重溪上,共四組橋墩為鋼筋混凝土造,渡槽部分全為為鋼製,外有輔助支撐的鋼架結構,全部並被塗為深藍色。原始設計可能並未預備讓人通行,現況則增加了中央的通行鐵製通道,僅容人行走。在龜重溪南岸部分設置有水閘門、溢流閘口、疏水道等設施,提供在必要時可以宣洩洪水,確保渡槽安全。由於渡槽寬度必然小於幹線,形成水流在進入渡槽過程時,流速增加。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80238254A號
公告日期: : 2009-10-05 14:01:54.0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culturalLandscape/20091005000001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6-29/960905a5-23b8-48a5-a2ca-e67ae389048f/文化景觀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pdf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嘉南農田水利會
級別名稱文化景觀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單位有形文化資產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五巷一號3F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213569、06-2213597、06-2210750、06-2217052
repImgId4582
案件編號: 20091005000001
個案名稱: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種類: 1::
code: : D9
name: : 水利設施
評定基準: 1:: : 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
2:: : 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3:: : 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4:: : 具罕見性
指定登錄理由: 1. 烏山頭水庫設置與運用,對臺灣經濟發展有重大益處,尤對嘉南地區之農業、生態及社會具有莫大影響,是人類與自然互動的珍貴成果。 2.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灌溉系統表徵1920年代傑出的水利工程成就,其工法世界少見,規模宏大,且與時俱進,完全跟進時代與社會需求,展現文化景觀的真實意義。 3. 水庫本身充滿開發歷程之痕跡,具體呈現於水庫內各景點,尤以古水道、大壩更為珍貴。 4. 嘉南大圳灌溉系統綿延嘉南平原,錯綜複雜,屬世界級文化地景,不可多得。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3條、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縣市: : 臺南市
address: : 烏山頭水庫位於台南市官田區及六甲區,灌溉設施的主要輸水幹線位於官田區、六甲區、柳營區、東山區、後壁區、白河區等地,灌溉範圍可達雲嘉南地區。
經度座標: 120.39
緯度座標: 23.205555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cultural_tourism/213/photo/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cultural_tourism/213/photo/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JPG
name: :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
代表圖像來源: 98.11.28 洪婉萱攝影
內容與範圍: 包含蓄水池(烏山頭水庫)、導水線、主要輸水幹線(南北幹線分歧處位於官田區湖山里)、支線、排水設施及其他等。東以烏山頭水庫為界,向西延伸至台灣海峽。
關連之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之口傳,文獻資料或生活,儀式行為: 歷史沿革:嘉南大圳為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大型水利工程之代表,攔水築壩並建立相關引水導水輸水設施。自1920年(大正9年)開工至1930年(昭和5年)完工。興建當中動用日本在台灣一半之年度預算支援,與日月潭水力發電廠並為當時台灣兩大事業。
簡要描述: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為台灣日治時代1920年由日本技師八田與一設計監造,並由日籍、台籍技術人員與勞工共同建設的水利設施,現由「嘉南農田水利會」負責營運管理。「烏山頭水庫」跨台南市官田區、六甲區,水壩由世間少見之「半水利填充法」建造而成,蓄水量高達154,158,000立方公尺,為當時東亞第一、世界第三,另有攔水壩、出水口、溢洪道、殉工碑、八田與一銅像與夫婦墓園、八田技師紀念室、取水道、分歧工作站、火車頭、平壓塔、吊橋、天壇、辯天島、香榭大道等設施或景點,過去並以舊南瀛勝景「珊瑚飛瀑」聞名,水庫一度於1979年因大旱乾枯,現皆正常儲水運作。「嘉南大圳水利系統」聯結中部濁水溪與南部曾文溪兩大流系,灌溉範圍橫跨雲嘉南地區,搭配「三年輪灌制度」大幅增加嘉南平原的水田數量以及稻米收穫量,形成許多農業社群與聚落,其中主要的灌溉大支線為「南幹線」(經官田溪、曾文溪)、「北幹線」(經急水溪、八掌溪、朴子溪、北港溪)以及「濁幹線」(連接濁水溪),其下再接小支線,灌溉渠道沿線設有多處工作站,另有排水路、防水堤防、防潮堤等設施。
土地使用狀況: (空)
特殊價值: 嘉南大圳灌溉系統,是利用天然地理條件,與人工設施所創造的水利灌溉系統,改變區域內農業生產環境。嘉南大圳之烏山頭貯水池,截斷官田溪設置水壩蓄水,並以總長16000餘公里之給水、排水渠道,提供嘉南平原地區良好的灌溉水源,改善了區域內原有之農業環境,亦改變原有之社會結構。初始輸水幹線,均位於台南市官田區、六甲區等地,並向西延伸至麻豆、下營、及北門區,涵蓋面積廣泛,且自1930年完成以來,即運作至今。   烏山頭水庫本身也成為新創造出的湖面與工程景觀,成為台南市境內重要的風景與觀光區域。烏山頭水庫因蜿蜒曲折的湖岸,就像是一株碧綠的珊瑚礁,因而又名為珊瑚潭;配合灌溉時排放出水,出水口大量水流宣洩,形成「珊瑚飛泉」。   為興建、管理、維護該灌溉系統所成立之嘉南農田水利會(原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所形成的社群影響農村社會。嘉南農田水利會(原嘉南大圳水利組合)成立後,除了相關硬體設施外,也藉由水利小組、小組長等組織系統,形成龐大而綿密的社群,並且影響了農村的社會結構。
現況: 目前運作良好,88水災後,曾支援受泥沙淤積影響的曾文與南化水庫。   西口小瑞士部份新建了水力發電廠,其後續對於該地景觀之影響須加以評估。
特徵: 1. 貯水池─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主要之貯水池為截斷原官田溪所成的烏山頭水庫(亦稱珊瑚潭),位於官田區嘉南里,最初由嘉南大圳水利組合興建,現由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設計蓄水容量為154,158,000立方公尺,1986年測量之蓄水容量為83,750,000立方公尺,淤積量70,408,000立方公尺。主要設施包含堰壩、溢洪道、取水口(舊取水口)、出水口等。近年來增加其他遊憩設施,如吊橋、國民旅舍(珊瑚潭劍橋旅館)、露營區、親水公園等設施。 2. 攔水壩:主要攔水壩係特殊的「水力淤填式土壩」(亦稱射水式土壩),興建過程中以水柱噴射,長1257米,高57米,壩體建成時為該類壩體當中,東亞第一、世界第三之水壩。壩頂寬9公尺,底部寬303公尺,取自大內曾文溪底石礫、沙土混合物,放置於壩址兩側,以強力水流沖洗,使大石留置,細微土壤流向中央形成土壩。 3. 出水口:位於烏山頭水庫下方,為控制出水流量之設施,共有四孔洞可供出水,並依需要調節,沿輸水道至分歧工作站,才區分為南幹線與北幹線。由於出水量大時,會有壯觀之水花,與大量的水霧,形成在該地特殊的景觀「珊瑚飛泉」。在輸水道上有鋼製拱橋一座,可在此回望出水口洶湧之噴水景況。 4. 溢洪道:位於攔水壩之南方,為鋼筋混凝土所構成之堤堰,溢洪道頂端建有欄擋大型漂浮物之孔洞,而自頂端順坡而下的排洪道,形成壯觀的人工設施。在溢洪道上方橫跨有新建之吊橋,可完整觀賞此一巨大的人工水利景觀。 5. 殉工碑:位於烏山頭水庫內堤堰工作站旁,為紀念興建時共134位殉職人員,1930年(昭和5年)完工時建立之殉工埤。殉工碑立於一卵石砌之梯型基座,本身為略呈方柱形,上刻有「殉工碑」,下方則以金屬板刻有由八田與一所書碑文,及殉工人員名冊,為紀念該工程艱苦過程之重要紀念物。 6. 八田與一紀念室:位於烏山頭水庫出水口上方,為簡單的一層樓房舍,內部陳列有八田與一相關文物,包括衣物、文書、手稿等,並有興建過程中之照片。 7. 八田與一墓:位於烏山頭水庫堤堰北方,為一日式墓園,墓園位於一土丘之上,種有草坪,周邊則有樹木圍繞,旁則有後人所贈之日式石燈籠,在土丘前方有一八田與一坐姿銅像,後方則為石碑刻有八田與一及妻子末代樹之墓。由於感念設計者八田與一對於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的貢獻,嘉南農田水利會每年於5月8日八田與一忌日當天,均在烏山頭水庫邊八田與一及其妻子外代樹墓園,舉辦追悼會。由八田夫婦生前常去參拜之赤山龍湖巖尼僧誦經,一同參加者有許多為當地農民。八田與一之子─八田晃夫多年來均親自出席追悼會,形成該地重要的祭祀活動,然八田晃夫先生已於2006年祭典完返回日本後去世。 8. 取水道與分歧工作站:從烏山頭出水口向西,為主要之取水道,連結水庫與水圳。取水道寬40餘米,長約2公里,並以地下箱涵與平面道路交叉。取水道端點為分歧工作站,該處具有巨形水門兩處,分別控制嘉南大圳北幹線與南幹線之出水流量。水門為二層樓高之構造物,上方為控制機房,下有三個水閘門,控制水流量,與取水道、南幹線與北幹線,形成壯觀的水利設施景觀。旁為嘉南農田水利會分歧工作站,為二層樓鋼筋混凝土造房舍,主要目的即在於控制分歧水門之流量,並負擔當地雨量、蒸發量量測之功能。 9. 曾文溪橋:為橫跨曾文溪之渡槽,原始設計可能具有輸水與通路兩用。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柱礎,上接鋼板渡槽,渡槽外並有鋼樑輔助支撐;最上面則為橋面,左右兩側有磚造欄杆外覆水泥粉刷,部分粉刷因風化脫落,橋面因鮮有人使用而長滿雜草。橋兩側連接嘉南大圳南幹線,因輸水坡度之需要,輸水線之高度較週邊地勢為高,形成壟起於地面之輸水設施。 10. 西口:位於冬山區南勢里與六甲區交界處,是烏山頭水庫為從曾文溪右岸取水,經過長約4公里的隧道的出水口;在嘉南農田水利會西口工作站前,興建有土堰堤,並將水以隧道豎坑方式導引至下方的出水口,在過去形成了水流漩渦以及出水口的磅薄水氣。土堰堤西側可通行至下方,堰堤上以長滿翠綠草皮。(土堰堤長110公尺,頂寬6公 尺,溢流工入口徑16.3公尺。 11. 隧道:馬蹄型4.55公尺x 4.55公尺、長160.60公尺。)由於自隧道口至豎坑水流平緩,兩岸均為茂密樹林,風景優美,有小瑞士之稱。在岸上有1947年所建「嘉南大圳新建堰堤碑記」。 12. 龜重溪渡槽:為嘉南大圳北幹線第一個渡槽,位於東山區與柳營區交界之龜重溪上,共四組橋墩為鋼筋混凝土造,渡槽部分全為為鋼製,外有輔助支撐的鋼架結構,全部並被塗為深藍色。原始設計可能並未預備讓人通行,現況則增加了中央的通行鐵製通道,僅容人行走。在龜重溪南岸部分設置有水閘門、溢流閘口、疏水道等設施,提供在必要時可以宣洩洪水,確保渡槽安全。由於渡槽寬度必然小於幹線,形成水流在進入渡槽過程時,流速增加。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80238254A號
公告日期: : 2009-10-05 14:01:54.0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culturalLandscape/20091005000001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6-29/960905a5-23b8-48a5-a2ca-e67ae389048f/文化景觀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pdf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嘉南農田水利會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單位: 有形文化資產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五巷一號3F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69、06-2213597、06-2210750、06-2217052
repImgId: 4582

# 水 於 文資局文化景觀 - 4

案件編號20240116000004
個案名稱原屏東水道水源地
種類1::
code: : D9
name: : 水利設施
評定基準1:: : 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
2:: : 能反映出土地永續利用之特殊技術、特定模式或價值
3:: : 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1.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能反映出土地永續利用之特殊技術、特定模式或價值、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2.原屏東水道水源地於1937年興建完成,包括鑿井、集水井、唧筒井、唧筒室、淨水池、氣曝池、濾過池、配水塔等設備,見證城市上水道建設發展,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3.利用自然資源及地勢,開發地下水取水、淨水、給水功能並持續運作,展現日治時期水利技術,具科學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1條暨《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之第1、2、3款登錄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address: : 林森路6號
經度座標120.50277
緯度座標22.67024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11-22/0c8246ef-8e32-48aa-aac2-48fd8067db08/照片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11-22/0c8246ef-8e32-48aa-aac2-48fd8067db08/照片.jpg
name: : 照片
代表圖像來源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簡要描述「原屏東水道水源地」基地形狀呈現「T」字型,廠區中目前現存的水利設施包含鑿井共2口(原有3口)、集水井共3口、唧筒井共1口、氣曝池共2口、濾過池共2座(包含4棟濾過調整室)、淨水池1座、唧筒室1座、配水塔共1座等設施。此外,其他相關設施則有事務所(已傾倒)及宿舍(已拆除)旁涼亭、假山與水池。 「原屏東水道水源地」大致上位於屏東市東側的位置,而屏東市區的地形呈現從東往西緩降。因此對於屏東市區而言,水源地屬於相對高點,有利於自來水的重力輸送。但是因為高差有限,需要興建較高的水塔進行重力供水。屏東水道設置3個鑿井及3個集水井,收集地下水匯流輸送至唧筒井,再利用唧筒室將水送至氣曝池,氣曝池與濾過池間利用聯通管方式,以一個浮球閥門控制進水量,將水送入濾過池。濾過池將水處理完成後,經過調整室控制,以聯通管方式將水輸送至淨水池與唧筒井,進行最後的淨化處理,最後再經過唧筒室,將水體從淨水池的唧筒井輸送至配水塔。 根據水源地設計圖,屏東水道的鑿井原有3口,現存有2口。第一口鑿井位於現今水源地北側靠近民學路側的東北角。第二口鑿井位於水源地南側靠近林森路與水源街的轉角。鑿井是指將導水管打入地層中將水導出的水井,井為圓筒狀的構造物,底端呈現刃腳樣態。筒身的內徑為300公分,外徑為360公分,圓型壁體厚度為均質的30公分。筒身總深度為10.7公尺,露出地面的高度為1.1公尺。而輸送水的取管口位在距井頂7.4公尺的地方,井身內設有維護用鐵爬梯一組。井頂處設有圓型水泥蓋板。此外,也設有鑄鐵材質的通氣孔。 集水井共有3口,均尚存。第一口集水井位於現今水源地西北側靠近民學路與水源街的轉角。第二口集水井位於水源地廠區內東北側的角落。第三口集水井位於水源地廠區內東南側的角落。集水井是利用地下水位差的原理,掘井讓地下水析出取水。其井身為圓筒狀構造物,底端與鑿井一般呈現刃腳樣態。筒身的內徑為400公分,外徑為490公分,圓型壁體厚度為均質的45公分。筒身總深度為15.9公尺,露出地面的高度為1.1公尺,集水井的底端回填50公分厚的砂石層及100公分的卵石層作為地下水過濾層。井身內設有維護用鐵爬梯一組。井頂處設有圓型水泥蓋板。此外,也設有鑄鐵材質的通氣孔。 唧筒井共有1口。鑿井及集水井取水後,將水輸送至設在唧筒室後方的唧筒井,再由唧筒室以動力將水自唧筒井抽送至氣曝池。唧筒井為圓筒狀構造物,底端與鑿井及集水井一樣呈現刀腳樣態。筒身的內徑為600公分,外徑為690公分,圓型壁體厚度為均質的45公分,露出地面的高度為90公分。井身內設有維護用鐵爬梯一組。 唧筒室屏東水道的動力核心。唧筒室目前大部分的門窗均已更換為鋁窗,少部分仍保有原有的木窗。外觀洗石子裝修大致良好,牆面粉刷層有局部的龜裂及髒污。 氣曝池共2座,為原水的第一道淨化手續。原水由唧筒室以動力將水自唧筒井抽送至氣曝池。氣曝池為環型混凝土構造,池體外側有壘土形成的環形混凝土構造的坡,護坡形狀呈現梯型。環型混凝土構造氣曝池為一個內徑22.5公尺的圓形,環型側牆底端的地梁深度為45公分;寬度為1.7公尺。 水經氣曝池氣曝後再輸送至濾過池。日治時期濾過池(包含4棟濾過調整室)共設有2池,每一池分為兩個池區,每個池區東西向寬20公尺、南北向長30公尺。每一池中央池底設置一道寬40公分、深度45公分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南端設置一間調整室。濾過池邊的池壁總高度為254公分,池壁頂緣收邊寬度40公分、厚度20公分。濾過池中的水過濾完成後,將導流匯集至調整室,再由調整室輸送至淨水池。 淨水池共有1座,水道設施在進入輸送的最後階段即是將濾過完成的水送至淨水池進行最後的沉澱程序。屏東水道的淨水池内部淨空間直徑為12公尺,內部設有3道導流壁,讓水在淨水池中形成迴流狀態。池底坡度兩端約有15公分的高度差,最後再進入唧筒井透過唧筒室的動力將水體送至配水塔。在淨水池頂蓋設有12處的通氣孔。唧筒井上方設有一間出入口控制室。這座日治時期淨水池現況已經閒置,現今使用新設淨水池已經移至濾過池的南邊位於配水塔的兩側。 配水塔共有1座,為屏東水道在完成水體淨化後,輸送至用戶端前,以動力方式將水輸送至高點的配水塔,水再從配水塔以重力方式送至用戶端。配水塔高度約為30.2公尺。其建築可分為三個部分,由上至下分別為塔頂的裝飾物、中層的水塔本體及下層的塔架。塔頂裝飾物呈現圓頂六腳的鐘塔型,水塔本體為圓柱型,水塔下層塔架以8根混凝土柱做支撐,並搭配3層混凝土環梁加強支撐。 在原有屏東水道的設計圖中,除了取水淨水相關設施之外,也設置事務所、廠長宿舍、員工宿舍、假山、水池及涼亭等設施。現今廠長宿舍及員工宿舍均已拆除;水池大致仍維持日治時期型態。水池旁設有一座涼亭,此涼亭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並以洗石子及磨石子工法裝修。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保字第11230617600號
公告日期: : 2023-09-18 15:35:13.195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1::
itemNo: : 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58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59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6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67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68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69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0-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0-2
landownership: : 公有
11::
itemNo: : 1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1
landownership: : 公有
12::
itemNo: : 12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3
landownership: : 公有
13::
itemNo: : 13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4
landownership: : 公有
14::
itemNo: : 14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5
landownership: : 公有
15::
itemNo: : 15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6
landownership: : 公有
16::
itemNo: : 16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17::
itemNo: : 17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7
landownership: : 公有
18::
itemNo: : 18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8
landownership: : 公有
19::
itemNo: : 19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9
landownership: : 公有
20::
itemNo: : 20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206-6
landownership: : 公有
21::
itemNo: : 2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63
landownership: : 公有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culturalLandscape/20240116000004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11-22/eb61d5e5-9ade-4e9d-b546-0d9338ae9d75/原屏東水道水源地公告.pdf
級別名稱文化景觀
主管機關名稱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8-7227001
repImgId236054
案件編號: 20240116000004
個案名稱: 原屏東水道水源地
種類: 1::
code: : D9
name: : 水利設施
評定基準: 1:: : 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
2:: : 能反映出土地永續利用之特殊技術、特定模式或價值
3:: : 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指定登錄理由: 1.呈現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之定著地景、能反映出土地永續利用之特殊技術、特定模式或價值、能實質呈現特定產業生活與周邊環境關係,且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2.原屏東水道水源地於1937年興建完成,包括鑿井、集水井、唧筒井、唧筒室、淨水池、氣曝池、濾過池、配水塔等設備,見證城市上水道建設發展,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3.利用自然資源及地勢,開發地下水取水、淨水、給水功能並持續運作,展現日治時期水利技術,具科學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1條暨《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之第1、2、3款登錄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address: : 林森路6號
經度座標: 120.50277
緯度座標: 22.67024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11-22/0c8246ef-8e32-48aa-aac2-48fd8067db08/照片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11-22/0c8246ef-8e32-48aa-aac2-48fd8067db08/照片.jpg
name: : 照片
代表圖像來源: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簡要描述: 「原屏東水道水源地」基地形狀呈現「T」字型,廠區中目前現存的水利設施包含鑿井共2口(原有3口)、集水井共3口、唧筒井共1口、氣曝池共2口、濾過池共2座(包含4棟濾過調整室)、淨水池1座、唧筒室1座、配水塔共1座等設施。此外,其他相關設施則有事務所(已傾倒)及宿舍(已拆除)旁涼亭、假山與水池。 「原屏東水道水源地」大致上位於屏東市東側的位置,而屏東市區的地形呈現從東往西緩降。因此對於屏東市區而言,水源地屬於相對高點,有利於自來水的重力輸送。但是因為高差有限,需要興建較高的水塔進行重力供水。屏東水道設置3個鑿井及3個集水井,收集地下水匯流輸送至唧筒井,再利用唧筒室將水送至氣曝池,氣曝池與濾過池間利用聯通管方式,以一個浮球閥門控制進水量,將水送入濾過池。濾過池將水處理完成後,經過調整室控制,以聯通管方式將水輸送至淨水池與唧筒井,進行最後的淨化處理,最後再經過唧筒室,將水體從淨水池的唧筒井輸送至配水塔。 根據水源地設計圖,屏東水道的鑿井原有3口,現存有2口。第一口鑿井位於現今水源地北側靠近民學路側的東北角。第二口鑿井位於水源地南側靠近林森路與水源街的轉角。鑿井是指將導水管打入地層中將水導出的水井,井為圓筒狀的構造物,底端呈現刃腳樣態。筒身的內徑為300公分,外徑為360公分,圓型壁體厚度為均質的30公分。筒身總深度為10.7公尺,露出地面的高度為1.1公尺。而輸送水的取管口位在距井頂7.4公尺的地方,井身內設有維護用鐵爬梯一組。井頂處設有圓型水泥蓋板。此外,也設有鑄鐵材質的通氣孔。 集水井共有3口,均尚存。第一口集水井位於現今水源地西北側靠近民學路與水源街的轉角。第二口集水井位於水源地廠區內東北側的角落。第三口集水井位於水源地廠區內東南側的角落。集水井是利用地下水位差的原理,掘井讓地下水析出取水。其井身為圓筒狀構造物,底端與鑿井一般呈現刃腳樣態。筒身的內徑為400公分,外徑為490公分,圓型壁體厚度為均質的45公分。筒身總深度為15.9公尺,露出地面的高度為1.1公尺,集水井的底端回填50公分厚的砂石層及100公分的卵石層作為地下水過濾層。井身內設有維護用鐵爬梯一組。井頂處設有圓型水泥蓋板。此外,也設有鑄鐵材質的通氣孔。 唧筒井共有1口。鑿井及集水井取水後,將水輸送至設在唧筒室後方的唧筒井,再由唧筒室以動力將水自唧筒井抽送至氣曝池。唧筒井為圓筒狀構造物,底端與鑿井及集水井一樣呈現刀腳樣態。筒身的內徑為600公分,外徑為690公分,圓型壁體厚度為均質的45公分,露出地面的高度為90公分。井身內設有維護用鐵爬梯一組。 唧筒室屏東水道的動力核心。唧筒室目前大部分的門窗均已更換為鋁窗,少部分仍保有原有的木窗。外觀洗石子裝修大致良好,牆面粉刷層有局部的龜裂及髒污。 氣曝池共2座,為原水的第一道淨化手續。原水由唧筒室以動力將水自唧筒井抽送至氣曝池。氣曝池為環型混凝土構造,池體外側有壘土形成的環形混凝土構造的坡,護坡形狀呈現梯型。環型混凝土構造氣曝池為一個內徑22.5公尺的圓形,環型側牆底端的地梁深度為45公分;寬度為1.7公尺。 水經氣曝池氣曝後再輸送至濾過池。日治時期濾過池(包含4棟濾過調整室)共設有2池,每一池分為兩個池區,每個池區東西向寬20公尺、南北向長30公尺。每一池中央池底設置一道寬40公分、深度45公分的集水槽,集水槽的南端設置一間調整室。濾過池邊的池壁總高度為254公分,池壁頂緣收邊寬度40公分、厚度20公分。濾過池中的水過濾完成後,將導流匯集至調整室,再由調整室輸送至淨水池。 淨水池共有1座,水道設施在進入輸送的最後階段即是將濾過完成的水送至淨水池進行最後的沉澱程序。屏東水道的淨水池内部淨空間直徑為12公尺,內部設有3道導流壁,讓水在淨水池中形成迴流狀態。池底坡度兩端約有15公分的高度差,最後再進入唧筒井透過唧筒室的動力將水體送至配水塔。在淨水池頂蓋設有12處的通氣孔。唧筒井上方設有一間出入口控制室。這座日治時期淨水池現況已經閒置,現今使用新設淨水池已經移至濾過池的南邊位於配水塔的兩側。 配水塔共有1座,為屏東水道在完成水體淨化後,輸送至用戶端前,以動力方式將水輸送至高點的配水塔,水再從配水塔以重力方式送至用戶端。配水塔高度約為30.2公尺。其建築可分為三個部分,由上至下分別為塔頂的裝飾物、中層的水塔本體及下層的塔架。塔頂裝飾物呈現圓頂六腳的鐘塔型,水塔本體為圓柱型,水塔下層塔架以8根混凝土柱做支撐,並搭配3層混凝土環梁加強支撐。 在原有屏東水道的設計圖中,除了取水淨水相關設施之外,也設置事務所、廠長宿舍、員工宿舍、假山、水池及涼亭等設施。現今廠長宿舍及員工宿舍均已拆除;水池大致仍維持日治時期型態。水池旁設有一座涼亭,此涼亭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並以洗石子及磨石子工法裝修。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保字第11230617600號
公告日期: : 2023-09-18 15:35:13.195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1::
itemNo: : 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58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59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6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67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68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69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0-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0-2
landownership: : 公有
11::
itemNo: : 1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471
landownership: : 公有
12::
itemNo: : 12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3
landownership: : 公有
13::
itemNo: : 13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4
landownership: : 公有
14::
itemNo: : 14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5
landownership: : 公有
15::
itemNo: : 15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6
landownership: : 公有
16::
itemNo: : 16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6-1
landownership: : 公有
17::
itemNo: : 17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7
landownership: : 公有
18::
itemNo: : 18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8
landownership: : 公有
19::
itemNo: : 19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1519
landownership: : 公有
20::
itemNo: : 20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206-6
landownership: : 公有
21::
itemNo: : 21
縣市: : 屏東縣
distName: : 屏東市
landNo: : 水源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763
landownership: : 公有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culturalLandscape/20240116000004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11-22/eb61d5e5-9ade-4e9d-b546-0d9338ae9d75/原屏東水道水源地公告.pdf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27001
repImgId: 236054

# 水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5

案件編號20051026000001
個案名稱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種類1::
code: : A13
name: : 堤閘
歷史沿革「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竹圍子段,興建於日治時期1936年(昭和11年)。 臺灣農田灌溉的發展,最初水利設施多由民間私人出資築埤開圳,設施所有人(埤圳主、圳戶)負責設施供水和維護,需用水(墾戶、業戶、地主、佃戶)只要付水租就有水可用。但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引發許多糾紛。日治時期1901年(明治34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將私人水利設施納編為公共埤圳,由臺灣總督府統一管理。 1908年(明治41年)臺灣水利灌溉進入官設埤圳時期,1910年(明治43年)臺灣總督府將全臺灣公共埤圳與官設埤圳合併改編為水利組合進行管理。1921年(大正10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水利組合令〉,強化水利組合的營運管理,確立水利組合法人性質。「嘉義郡水利組合」便是在此背景下於1923年(大正12年)所成立。 1936年(昭和11年)5月,「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嘉義西堡竹圍仔莊的聚落「薑母寮」興建,用處是以水門擋住嘉義大排的水後使水位提高,將水源導引至大溪厝別線作為灌溉用水 。1943(昭和18年)臺灣總督府將嘉義郡水利組合與7個水利單位合併,並改名「嘉南大圳水利組合」 。 戰後1947年「臺灣省農田水利協會」成立,爾後根據1948年所頒定《臺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設置辦法》,依照不同行政分區成立各縣市的水利委員會。2020年10月之後農田水利會納入公務機關,改制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戰後仍持續作為水利設施使用直到1979年,爾後因配合排水道截彎取直工程,舊有排水道因此停用。「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2005年10月26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管理維護計畫書。2. 104年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修復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西元1936年(日治昭和11年)興建,年代已久。 2.日據時代水利遺跡的代表,具歷史意義。 3.嘉義市舊時水利遺跡,與都市發展歷程有關,具有水利發展之意涵。 4.水道座落區位尚稱完整,可作整區再利用規劃。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所屬主管機關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address: : 嘉義市西區福安里姜安街12巷8號斜對面
經度120.424874
緯度23.480732
主管機關名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27e98c46-384d-43a1-81f0-35bad26559e2/(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圖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27e98c46-384d-43a1-81f0-35bad26559e2/(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圖.jpg
name: : (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圖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屬國有土地)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51026000001
外觀特徵「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為一長方型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水利工程,座向採東西走向。建築物設有六道圓拱的制水閘門,閘門上方設有金屬製捲揚機具 。登錄歷史建築的水道長度約12公尺、寬度約2.1公尺、高度約1.5公尺。 水閘門在構造上主要可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為寬30公分、深6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柱,兩側有6公分深的垂直向溝槽,作為閘門嵌入與開啟的軌道槽;上半部為圓拱狀開口,中央頂端設置有控制水門升降之金屬製捲揚機具。第3座水閘門東南面刻有「嘉義郡水利組合」字樣;第4座水閘門東南面刻有「大溪厝別線堰土水門」字樣,西北面則刻有興建年代「昭和十一年五月」字樣。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嘉義辦事處負責管理維護。本建築全年免費開放參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應加以整修維護,水門及水道周圍之土地,應一併整理規劃。
現狀「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24hr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5-2788225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3號
公告日期: : 2005-10-26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15102673號
公告日期: : 2022-05-31 14:18:18.85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landNo: : 竹圍子段
landSerialNo: : 366-18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1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363130f0-44a4-4952-b1c6-3ee9a64e0856/IMG_9376.jpg
2::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2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92f9a8ad-489e-498b-8960-e465a325d97f/IMG_9377.jpg
3::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3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e1c2429-99fa-427c-95d3-3be70f10bd1f/P_20210320_101944.jpg
4::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4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8584b674-63c3-4764-b96f-892070be6d3c/P_20210320_102001.jpg
5::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5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f347872-5077-4c68-9b60-619c8afe63f8/P_20210320_102024.jpg
6::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正面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fad48198-19e7-4576-af2e-e81cbeabf1d9/IMG_4866.jpg
7::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ec0bf148-ba80-4793-a0ed-510d041f0f9a/IMG_4867.jpg
8::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左側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cd0e28f4-989b-447c-bdfc-8e031966b9d8/IMG_4869.jpg
9::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正面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25da2655-d91a-4e6e-a920-6eb96d954322/(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正面圖.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2-02/0b229f20-862a-4cc3-8911-e2f7def4ca43/94.10.26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公告登錄歷史建築.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5-31/652bf617-ff0e-4813-81c7-ab155c8d8f59/111.05.31 重新公告地號及範圍.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031/photo/d07f3ff2-1903-4d24-9c6a-9efc92f822e4.JPG
repImgId124586
案件編號: 20051026000001
個案名稱: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種類: 1::
code: : A13
name: : 堤閘
歷史沿革: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竹圍子段,興建於日治時期1936年(昭和11年)。 臺灣農田灌溉的發展,最初水利設施多由民間私人出資築埤開圳,設施所有人(埤圳主、圳戶)負責設施供水和維護,需用水(墾戶、業戶、地主、佃戶)只要付水租就有水可用。但因缺乏有效的管理,引發許多糾紛。日治時期1901年(明治34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將私人水利設施納編為公共埤圳,由臺灣總督府統一管理。 1908年(明治41年)臺灣水利灌溉進入官設埤圳時期,1910年(明治43年)臺灣總督府將全臺灣公共埤圳與官設埤圳合併改編為水利組合進行管理。1921年(大正10年),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水利組合令〉,強化水利組合的營運管理,確立水利組合法人性質。「嘉義郡水利組合」便是在此背景下於1923年(大正12年)所成立。 1936年(昭和11年)5月,「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嘉義西堡竹圍仔莊的聚落「薑母寮」興建,用處是以水門擋住嘉義大排的水後使水位提高,將水源導引至大溪厝別線作為灌溉用水 。1943(昭和18年)臺灣總督府將嘉義郡水利組合與7個水利單位合併,並改名「嘉南大圳水利組合」 。 戰後1947年「臺灣省農田水利協會」成立,爾後根據1948年所頒定《臺灣省各地水利委員會設置辦法》,依照不同行政分區成立各縣市的水利委員會。2020年10月之後農田水利會納入公務機關,改制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戰後仍持續作為水利設施使用直到1979年,爾後因配合排水道截彎取直工程,舊有排水道因此停用。「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於2005年10月26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管理維護計畫書。2. 104年嘉義市歷史建築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修復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西元1936年(日治昭和11年)興建,年代已久。 2.日據時代水利遺跡的代表,具歷史意義。 3.嘉義市舊時水利遺跡,與都市發展歷程有關,具有水利發展之意涵。 4.水道座落區位尚稱完整,可作整區再利用規劃。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五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address: : 嘉義市西區福安里姜安街12巷8號斜對面
經度: 120.424874
緯度: 23.480732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27e98c46-384d-43a1-81f0-35bad26559e2/(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圖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27e98c46-384d-43a1-81f0-35bad26559e2/(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圖.jpg
name: : (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圖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屬國有土地)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51026000001
外觀特徵: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為一長方型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水利工程,座向採東西走向。建築物設有六道圓拱的制水閘門,閘門上方設有金屬製捲揚機具 。登錄歷史建築的水道長度約12公尺、寬度約2.1公尺、高度約1.5公尺。 水閘門在構造上主要可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為寬30公分、深6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柱,兩側有6公分深的垂直向溝槽,作為閘門嵌入與開啟的軌道槽;上半部為圓拱狀開口,中央頂端設置有控制水門升降之金屬製捲揚機具。第3座水閘門東南面刻有「嘉義郡水利組合」字樣;第4座水閘門東南面刻有「大溪厝別線堰土水門」字樣,西北面則刻有興建年代「昭和十一年五月」字樣。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嘉義辦事處負責管理維護。本建築全年免費開放參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應加以整修維護,水門及水道周圍之土地,應一併整理規劃。
現狀: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24hr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402020563號
公告日期: : 2005-10-26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15102673號
公告日期: : 2022-05-31 14:18:18.85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landNo: : 竹圍子段
landSerialNo: : 366-18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1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363130f0-44a4-4952-b1c6-3ee9a64e0856/IMG_9376.jpg
2::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2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92f9a8ad-489e-498b-8960-e465a325d97f/IMG_9377.jpg
3::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3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e1c2429-99fa-427c-95d3-3be70f10bd1f/P_20210320_101944.jpg
4::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4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8584b674-63c3-4764-b96f-892070be6d3c/P_20210320_102001.jpg
5::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外觀照5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f347872-5077-4c68-9b60-619c8afe63f8/P_20210320_102024.jpg
6::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正面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fad48198-19e7-4576-af2e-e81cbeabf1d9/IMG_4866.jpg
7::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右側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ec0bf148-ba80-4793-a0ed-510d041f0f9a/IMG_4867.jpg
8::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左側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cd0e28f4-989b-447c-bdfc-8e031966b9d8/IMG_4869.jpg
9::
mediaName: :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正面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25da2655-d91a-4e6e-a920-6eb96d954322/(二)歷史建築-11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正面圖.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2-02/0b229f20-862a-4cc3-8911-e2f7def4ca43/94.10.26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公告登錄歷史建築.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5-31/652bf617-ff0e-4813-81c7-ab155c8d8f59/111.05.31 重新公告地號及範圍.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031/photo/d07f3ff2-1903-4d24-9c6a-9efc92f822e4.JPG
repImgId: 124586

# 水 於 文資局古蹟 - 6

案件編號20110725000002
個案名稱新竹水道-水源地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1925年(大正14年),由國費配合地方費補助之下,開始新竹水道建設。1929年(昭和4年),3月15日舉行完工通水典禮。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新竹州廳補助四分之一,剩餘四分之一則由新竹街向銀行貸款,分17年償還本息。 新竹街於日治時期經市區改正後,市街工商業日益繁榮,衛生飲用水供給成為當時首要建設之設施。有鑑於此,臺灣總督府於1914年(大正3年)即開始規劃新竹街的水道建設。後因經費問題,幾經波折,終於1925年(大正14年)正式開工,並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通水。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水道系統的完備,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指標,且相關設施大致仍能維持舊貌,兼具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2、淨水池內部建構完整,入口及後方洗石子外牆及開模印花雕飾,表現豐富的裝飾主義(Art Deco)造型,具獨特性。 3、過濾井建築,外牆使用洗石子及日式國際色磁磚,表現豐富的新古典樣式裝飾,保有歷史意義。
法令依據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指定基準,值得指定保存。
所屬主管機關新竹市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博愛街1號
經度120.980849
緯度24.799442
主管機關名稱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機關單位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區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新竹市東區博愛街1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01/1e1f2c63-4e67-408f-9f47-4715f5538325/IMG_9429-代表圖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01/1e1f2c63-4e67-408f-9f47-4715f5538325/IMG_9429-代表圖.jpg
name: : IMG_9429-代表圖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10725000002
外觀特徵淨水池內部建構完整,入口及後方洗石子外牆及開模印花雕飾,表現豐富的裝飾主義(Art Deco)造型;過濾井建築,外牆使用洗石子及日式國際色磁磚,表現豐富的新古典樣式裝飾;水錶室為日式磁磚配合洗石子之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並留有部分原日治時期之制水閥、溢水口等設施。
室內特徵淨水場部分建築混凝土脫落、鋼筋外露鏽蝕需補強。水錶室目前外觀木門窗龜蝕並遭白蟻蛀裂需修復。
使用情形目前由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管理營運,肩負淨水的重大責任,為水源重地。惟5處古蹟本體目前均閒置未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淨水場部分建築混凝土脫落、鋼筋外露鏽蝕需補強。水錶室目前外觀木門窗龜蝕並遭白蟻蛀裂需修復。
現狀「新竹水道-水源地」為水源重地,肩負供應新竹市自來水的重大責任,目前由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管理營運,不對外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571913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00208086號
公告日期: : 2011-07-25 11:22:33.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仙宮段
landSerialNo: : 4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 大部分為機關用地,邊緣小部份為學校用地、公園用地及第二種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仙宮段
landSerialNo: : 4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部份第二種住宅區、部份道路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仙宮段
landSerialNo: : 40-3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部份第二種住宅區、部份道路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88/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JPG
2::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89/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2).JPG
3::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0/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3).JPG
4::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1/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4).JPG
5::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2/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5).JPG
6::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3/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6).JPG
7::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4/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7).JPG
8::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5/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8).JPG
9::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6/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9).JPG
10::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7/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0).JPG
11::
mediaName: : 水源地原代表圖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30/03245204-4443-45a4-8368-9460f42b1715/水源地原代表圖f8f3977b-713e-44a1-921e-2ff0021c644e-.jpg
12::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fcf87e72-5261-43a9-8653-0802202e0db8/IMG_9394.jpg
13::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58a24ec4-a29e-4271-ac8d-cebc2c8aa759/IMG_9400.jpg
14::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b75c4c66-4bc9-4565-bf59-f00f0c14ac3c/IMG_9403.jpg
15::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1f58bf2e-159f-42ed-a995-650f7754b203/IMG_9406.jpg
16::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ff82bc00-17e0-45d4-a1bc-0219d2eace6b/IMG_9415.jpg
17::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351b3988-714c-422a-a18b-8fd622f07c05/IMG_9424.jpg
18::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4d6dad0-8e9d-42d0-b9a8-3aee588f87cb/IMG_9428.jpg
19::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5040ab95-b69b-4d56-a0a4-6ba4b6138755/IMG_9440.jpg
20::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c83c247-709e-497d-a825-aafb6fcab71c/IMG_9441.jpg
21::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7880eef3-caae-4c16-a998-57c2d56f2d72/IMG_9444.jpg
22::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0b04ef46-361c-4c1d-8c44-ad320768d25a/IMG_9457.jpg
23::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45b662c3-cb7c-40a2-ae82-a5b74fd0eed9/IMG_9459.jpg
24::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9fe733c2-de2c-4519-b3db-10326f0dedbd/IMG_9465.jpg
25::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2017df2-3295-4ef9-9111-bb7aa0c91720/IMG_9471.jpg
26::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99bf38f-c64a-4556-8d89-2fcea985bedc/IMG_9480.jpg
27::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4d920203-9d67-4af6-8bed-287345537420/IMG_9485.jpg
28::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c1e8d1eb-369b-4ac4-bd3f-f7a723f0288a/IMG_9486.jpg
29::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f17aea16-baa1-46f3-a8e2-ecef5df50b5c/IMG_9498.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01/91558e5a-1587-40ec-b3b1-13ee7912c920/新竹水道-水源地及取水口公告第1頁.jpg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01/478310f8-c82b-4249-9c03-e198d5df55b9/新竹水道-水源地及取水口公告第2頁.jpg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01/d849c671-16b7-4e78-88b3-8c7ec0c9e41b/新竹水道-水源地及取水口公告第3頁.jpg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254/photo/downloadfile(9).jpg
repImgId136628
案件編號: 20110725000002
個案名稱: 新竹水道-水源地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 1925年(大正14年),由國費配合地方費補助之下,開始新竹水道建設。1929年(昭和4年),3月15日舉行完工通水典禮。總工程經費106萬5千日圓(約為新竹街歲入總額四倍以上),總督府補助二分之一,新竹州廳補助四分之一,剩餘四分之一則由新竹街向銀行貸款,分17年償還本息。 新竹街於日治時期經市區改正後,市街工商業日益繁榮,衛生飲用水供給成為當時首要建設之設施。有鑑於此,臺灣總督府於1914年(大正3年)即開始規劃新竹街的水道建設。後因經費問題,幾經波折,終於1925年(大正14年)正式開工,並於1929年(昭和4年)完工通水。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水道系統的完備,是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指標,且相關設施大致仍能維持舊貌,兼具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2、淨水池內部建構完整,入口及後方洗石子外牆及開模印花雕飾,表現豐富的裝飾主義(Art Deco)造型,具獨特性。 3、過濾井建築,外牆使用洗石子及日式國際色磁磚,表現豐富的新古典樣式裝飾,保有歷史意義。
法令依據: 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指定基準,值得指定保存。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博愛街1號
經度: 120.980849
緯度: 24.799442
主管機關名稱: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機關單位: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區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竹市東區博愛街1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01/1e1f2c63-4e67-408f-9f47-4715f5538325/IMG_9429-代表圖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9-01/1e1f2c63-4e67-408f-9f47-4715f5538325/IMG_9429-代表圖.jpg
name: : IMG_9429-代表圖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10725000002
外觀特徵: 淨水池內部建構完整,入口及後方洗石子外牆及開模印花雕飾,表現豐富的裝飾主義(Art Deco)造型;過濾井建築,外牆使用洗石子及日式國際色磁磚,表現豐富的新古典樣式裝飾;水錶室為日式磁磚配合洗石子之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並留有部分原日治時期之制水閥、溢水口等設施。
室內特徵: 淨水場部分建築混凝土脫落、鋼筋外露鏽蝕需補強。水錶室目前外觀木門窗龜蝕並遭白蟻蛀裂需修復。
使用情形: 目前由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管理營運,肩負淨水的重大責任,為水源重地。惟5處古蹟本體目前均閒置未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淨水場部分建築混凝土脫落、鋼筋外露鏽蝕需補強。水錶室目前外觀木門窗龜蝕並遭白蟻蛀裂需修復。
現狀: 「新竹水道-水源地」為水源重地,肩負供應新竹市自來水的重大責任,目前由自來水公司第三區管理處管理營運,不對外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71913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00208086號
公告日期: : 2011-07-25 11:22:33.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仙宮段
landSerialNo: : 4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 大部分為機關用地,邊緣小部份為學校用地、公園用地及第二種住宅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仙宮段
landSerialNo: : 4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部份第二種住宅區、部份道路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仙宮段
landSerialNo: : 40-3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部份第二種住宅區、部份道路用地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88/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JPG
2::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89/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2).JPG
3::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0/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3).JPG
4::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1/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4).JPG
5::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2/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5).JPG
6::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3/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6).JPG
7::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4/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7).JPG
8::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5/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8).JPG
9::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6/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9).JPG
10::
mediaName: : 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697/photo/F033新竹市新竹水道-水源地(縣市定)(10).JPG
11::
mediaName: : 水源地原代表圖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30/03245204-4443-45a4-8368-9460f42b1715/水源地原代表圖f8f3977b-713e-44a1-921e-2ff0021c644e-.jpg
12::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fcf87e72-5261-43a9-8653-0802202e0db8/IMG_9394.jpg
13::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58a24ec4-a29e-4271-ac8d-cebc2c8aa759/IMG_9400.jpg
14::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b75c4c66-4bc9-4565-bf59-f00f0c14ac3c/IMG_9403.jpg
15::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1f58bf2e-159f-42ed-a995-650f7754b203/IMG_9406.jpg
16::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ff82bc00-17e0-45d4-a1bc-0219d2eace6b/IMG_9415.jpg
17::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351b3988-714c-422a-a18b-8fd622f07c05/IMG_9424.jpg
18::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4d6dad0-8e9d-42d0-b9a8-3aee588f87cb/IMG_9428.jpg
19::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5040ab95-b69b-4d56-a0a4-6ba4b6138755/IMG_9440.jpg
20::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c83c247-709e-497d-a825-aafb6fcab71c/IMG_9441.jpg
21::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7880eef3-caae-4c16-a998-57c2d56f2d72/IMG_9444.jpg
22::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0b04ef46-361c-4c1d-8c44-ad320768d25a/IMG_9457.jpg
23::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45b662c3-cb7c-40a2-ae82-a5b74fd0eed9/IMG_9459.jpg
24::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9fe733c2-de2c-4519-b3db-10326f0dedbd/IMG_9465.jpg
25::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2017df2-3295-4ef9-9111-bb7aa0c91720/IMG_9471.jpg
26::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699bf38f-c64a-4556-8d89-2fcea985bedc/IMG_9480.jpg
27::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4d920203-9d67-4af6-8bed-287345537420/IMG_9485.jpg
28::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c1e8d1eb-369b-4ac4-bd3f-f7a723f0288a/IMG_9486.jpg
29::
mediaName: : 新竹水道-水源地
author: : 黃偉倫
takePhotoDate: : 2021/08/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9-01/f17aea16-baa1-46f3-a8e2-ecef5df50b5c/IMG_9498.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01/91558e5a-1587-40ec-b3b1-13ee7912c920/新竹水道-水源地及取水口公告第1頁.jpg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01/478310f8-c82b-4249-9c03-e198d5df55b9/新竹水道-水源地及取水口公告第2頁.jpg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9-01/d849c671-16b7-4e78-88b3-8c7ec0c9e41b/新竹水道-水源地及取水口公告第3頁.jpg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254/photo/downloadfile(9).jpg
repImgId: 136628

# 水 於 文資局古蹟 - 7

案件編號20020205000001
個案名稱臺北水道水源地
級別代碼1.1.2
級別名稱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其他
歷史沿革修正為「台北水道水源地」的古蹟,其範圍除了原有唧筒室外,增列指定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等三處建築為古蹟本體,各建築本體分述如下:唧筒室:即抽水機房,為日治時期台北水道工程設施,建於1908(明治41)年,其功能是將抽取來的新店溪原水,經處理後加壓送至觀音山蓄水池,再流放至家戶管線。其建築樣式為仿西方文藝復興後期巴洛克式,設計者為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長野村一郎,為台灣自來水發展史上最早期的建築物,目前已停止抽水操作,已規劃為「自來水博物館」供展示參觀。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仿巴洛克式建築,式樣典雅,極具藝術價值。 2.為臺灣自來水發展史上最早期之建築物,深具歷史意義。 3.現況保存完好,內存喞筒設備,有文化史及科技史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思源街1 號
經度121.5300049
緯度25.0125415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ext: : jpe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35834f5f-4204-4f76-bfcf-0cb0850bf647/代表圖像_臺北水道水源地_20220609_c.jpe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35834f5f-4204-4f76-bfcf-0cb0850bf647/代表圖像_臺北水道水源地_20220609.jpeg
name: : 代表圖像_臺北水道水源地_20220609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20205000001
外觀特徵為台灣自來水發展史上最早期的建築物。
室內特徵(空)
使用情形西元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 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 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臺北水源之母 新店溪流域全區以公館為頂點,呈直角三角形狀,全長84.6公里,流域面積916平方公里,為淡水河系三大支流中流量最大者,於臺北盆地臺北市郊區江子翠附近注入主流。新店溪早期為經濟運輸動脈,上游的經濟作物茶、米、樟腦、木材,便沿著河運輸至下游的交換中心如艋舺、大稻埕等地,現其上游水流是翡翠水庫供水來源。 新店溪溪流短促,然幽美天然景色具備發展觀光事業之良好條件,例如烏來、碧潭等。新店溪平原狹小,農業發展受地形限制,惟若干寬廣的河階地,如屈尺、直潭、灣潭等地仍具農業開發價值。因其臨近臺北郊區,應發展小規模企業化園藝業,如花果、蔬菜等以供應臺北市日常消費之需,以提高其土地利用價值。 (摘錄自自來水博物館網站)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規劃作為「自來水博物館」展示開放參觀。 詳見自來水博物館網站http://waterpark.twd.gov.tw/museum/museum.htm"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720-888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100535701公告
公告日期: : 2002-02-05 00:00:00.0
note: : 修正名稱
2::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台(82)內民字第8278365公告
公告日期: : 1993-02-05 00:00:00.0
note: : 指定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福和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0685-000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自來水用地
公告建號1::
cityName: : 臺北市
landNo: : (空)
itemNo: : 1
buildingownership: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2/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1.JPG
2::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3/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2.JPG
3::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4/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3.JPG
4::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5/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4.JPG
5::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6/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5.JPG
6::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7/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6.JPG
7::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8/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7.JPG
8::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9/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8.JPG
9::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60/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9.JPG
10::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61/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10.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1a9080-7162-429d-9a76-a2c50bce4323/_820210指定古蹟.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dc41a29-bf50-40e8-9adb-4cf359c35013/_820813相關資料轉報內政部備查.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0c50a2f0-4ef6-4288-9653-c64c20e83c1e/_841004古蹟概況表.pdf
4::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49cf8fd4-2503-4518-9f3d-50d3896eed7b/3..tif
5::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2916d634-d918-4011-829a-ed11085dd7b1/3.MX-M550N_20100811_165031.tif
6::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5d146d65-1596-4ca8-8251-f91885960076/4.2_811023古蹟審議函.pdf
7::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f95f1cc0-139d-47a2-9514-12aa85e174f4/土地登記謄本.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6927aa90-b26b-499d-b662-941c95cd5906/無資料.pdf
repImgId168670
案件編號: 20020205000001
個案名稱: 臺北水道水源地
級別代碼: 1.1.2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其他
歷史沿革: 修正為「台北水道水源地」的古蹟,其範圍除了原有唧筒室外,增列指定觀音山蓄水池、量水室、渾水抽水站等三處建築為古蹟本體,各建築本體分述如下:唧筒室:即抽水機房,為日治時期台北水道工程設施,建於1908(明治41)年,其功能是將抽取來的新店溪原水,經處理後加壓送至觀音山蓄水池,再流放至家戶管線。其建築樣式為仿西方文藝復興後期巴洛克式,設計者為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長野村一郎,為台灣自來水發展史上最早期的建築物,目前已停止抽水操作,已規劃為「自來水博物館」供展示參觀。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仿巴洛克式建築,式樣典雅,極具藝術價值。 2.為臺灣自來水發展史上最早期之建築物,深具歷史意義。 3.現況保存完好,內存喞筒設備,有文化史及科技史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思源街1 號
經度: 121.5300049
緯度: 25.0125415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 ext: : jpe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35834f5f-4204-4f76-bfcf-0cb0850bf647/代表圖像_臺北水道水源地_20220609_c.jpe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35834f5f-4204-4f76-bfcf-0cb0850bf647/代表圖像_臺北水道水源地_20220609.jpeg
name: : 代表圖像_臺北水道水源地_20220609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北市自來水事業處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20205000001
外觀特徵: 為台灣自來水發展史上最早期的建築物。
室內特徵: (空)
使用情形: 西元1885年(民前二十七年), 清代首任巡撫劉銘傳,力行新政且重視飲水衛生,於臺北北門街 ( 今衡陽路)、石坊街( 今博愛路 )、西門街等處,開鑿深井供水,此為臺北公共給水之開始。 日人據臺之初,以劉氏的建設為基礎,展開自來水設施之規劃。1896年(民前十六年 )八月,臺灣總督府特別聘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 William K. Burton )來臺,並派遣總督府技師濱野彌四郎協助,進行全臺衛生工程及臺北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 1907年,依巴爾頓先生之建議, 在公館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以引取原水;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再將處理過之清水,以抽水機抽送至觀音山上之配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1908年取水口、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行完成,1909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淨水場開始供水,出水量20,000噸,用水人口十二萬人,並命名為臺北水源地慢濾場,從此臺北自來水開始邁入現代化之供水系統。 1951年(民國四十年)初,臺北市政府成立「臺北市自來水水源擴建工程推行委員會」,由市長吳三連任主任委員。 同年四月成立擴建工務所,聘請省建設廳技正范純一主持設計施工。設施包括混凝池一座、沉澱池二座及快濾池四座,容量為每日出水量20,000噸,全部工程於次年二月底順利完成。1974年(民國六十三年)進行臺北區自來水第三期擴建工程,為配合臺北水源地慢濾場之拆除工作,於沉澱池增設傾斜管,以加速膠凝沉澱效果,快濾池改換為石榴石濾材,增加出水量為每日50,000噸。 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之使命,功成身退。自1908創建迄今己有九十餘年的歷史,八十二年六月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後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會勘,認為年久失修且多處漏水,經構堪慮應予整修。因此,民政局於八十六年度編列預算二佰萬,供作本古績之調查研究報告經費,並委請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完成「臺北市三級古蹟水源地唧筒室之調查研究」報告。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依據該報告於八十七年五月斥資捌仟餘萬元修護,恢復唧筒室之原貌,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充實整體內容與相關周邊設備,完成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 *臺北水源之母 新店溪流域全區以公館為頂點,呈直角三角形狀,全長84.6公里,流域面積916平方公里,為淡水河系三大支流中流量最大者,於臺北盆地臺北市郊區江子翠附近注入主流。新店溪早期為經濟運輸動脈,上游的經濟作物茶、米、樟腦、木材,便沿著河運輸至下游的交換中心如艋舺、大稻埕等地,現其上游水流是翡翠水庫供水來源。 新店溪溪流短促,然幽美天然景色具備發展觀光事業之良好條件,例如烏來、碧潭等。新店溪平原狹小,農業發展受地形限制,惟若干寬廣的河階地,如屈尺、直潭、灣潭等地仍具農業開發價值。因其臨近臺北郊區,應發展小規模企業化園藝業,如花果、蔬菜等以供應臺北市日常消費之需,以提高其土地利用價值。 (摘錄自自來水博物館網站)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規劃作為「自來水博物館」展示開放參觀。 詳見自來水博物館網站http://waterpark.twd.gov.tw/museum/museum.htm"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100535701公告
公告日期: : 2002-02-05 00:00:00.0
note: : 修正名稱
2::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台(82)內民字第8278365公告
公告日期: : 1993-02-05 00:00:00.0
note: : 指定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福和段二小段
landSerialNo: : 0685-000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自來水用地
公告建號: 1::
cityName: : 臺北市
landNo: : (空)
itemNo: : 1
buildingownership: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2/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1.JPG
2::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3/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三級)02.JPG
3::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4/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3.JPG
4::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5/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4.JPG
5::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6/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5.JPG
6::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7/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6.JPG
7::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8/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7.JPG
8::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59/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8.JPG
9::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60/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09.JPG
10::
mediaName: : 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61/photo/B191 台北市 臺北水道水源地 (國定)10.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1a9080-7162-429d-9a76-a2c50bce4323/_820210指定古蹟.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dc41a29-bf50-40e8-9adb-4cf359c35013/_820813相關資料轉報內政部備查.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0c50a2f0-4ef6-4288-9653-c64c20e83c1e/_841004古蹟概況表.pdf
4::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49cf8fd4-2503-4518-9f3d-50d3896eed7b/3..tif
5::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2916d634-d918-4011-829a-ed11085dd7b1/3.MX-M550N_20100811_165031.tif
6::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5d146d65-1596-4ca8-8251-f91885960076/4.2_811023古蹟審議函.pdf
7::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f95f1cc0-139d-47a2-9514-12aa85e174f4/土地登記謄本.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6927aa90-b26b-499d-b662-941c95cd5906/無資料.pdf
repImgId: 168670

# 水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8

案件編號20020806000002
個案名稱水源地水錶室
種類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水源地水錶室」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民權路旁,為嘉義水道設施的一部分,日治時期稱為「量水器室」。嘉義水道於1911年(明治44年)7月興建,至1914年(大正3年)3月全部竣工。當時除水源地內的淨水設施外,水源地另設置「量水器室」,設置目的為測量每日給水量 。 嘉義水道的設置起因於1904年(明治37年)嘉義地區發生大地震。此次震災後,嘉義廳便積極進行嘉義市區改正計畫。爾後,嘉義於1906年(明治39年)3月再度發生強烈地震,臺灣總督府有鑑於市區改正建設的急迫性,於1906年(明治39年)4月21日通過嘉義市區改正計畫,之後展開嘉義水道的建設。1906年(明治39年)11月,由東京帝國大學工學教授中島銳志博士進行水道水源實地視察,最後擇定牛稠溪為水道水源並於嘉義街樟樹坪庄附近設置堰堤攔截取水,將水導入淨水場濾淨後供給嘉義市街飲用水 。 1920年代,阿里山森林事業及現代化糖廠陸續開始生產經營,嘉義市街人口與飲水需求量增加。因此,嘉義水道於1931年(昭和6年)3月展開擴建工程,並於1933年(昭和8年)3月竣工完成。除原先牛稠溪設置的竹崎取水口外,另增設觸口及番路二處取水口 。 1945年後,原嘉義市役所經營的嘉義水道事業改由台灣自來水公司接管。1954年台灣自來水公司合併嘉義縣內除朴子水廠之外的其餘水廠,嘉義水道水源地亦改稱為「嘉義市第一水源」,給水設備方面將「量水器室」改稱「水錶室」,負責淨水廠每天的流量記錄。之後因不符合新設備需求,已停用多年 。「水源地水錶室」曾被樹木所掩蓋,爾後嘉義公園至蘭潭國中間的民權路段拓寬,才讓這棟建築物重現。「水源地水錶室」於2002年8月6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2.西元1945(民國34年)年二戰後,原嘉義市役所經營之嘉義水道事業由嘉義縣自來水管理處接管;西元1954年(民國43年)成立嘉義自來水廠,合併縣內各水廠(除朴子水廠外),嘉義水道水源地亦改稱嘉義市第一水源,給水設備方面將「量水器室」改稱「水錶室」沿用至今。 3.水錶室約創建於西元1910年代,負責淨水廠每天的流量記錄,因不符合現代需要,已停用20多年。水錶室的建築形式典雅,係仿巴洛克式建築,採渾厚柱式配合簡化山牆,此建築特色為嘉義市所少見。 這座建築是臺灣自來水公司為水錶所建造的房舍,從日治時代建造完成迄今,至少有85年歷史。 4.迄今,它的土地屬於林業用地,過去因道路未拓寬,它始終被樹木草叢所掩蓋,後來嘉義公園至蘭潭國中間的民權路段拓寬,才使隱藏數十年的「水錶室」得以露臉,而它與眾不同的建築、造型,也格外受到矚目。已於西元2009年(民國98年)4月完成緊急搶修工程。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1.94年嘉義市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出版計畫「水源地水錶室」保存及再利用計畫。 2.嘉義市歷史建築水源地水錶室緊急搶修工程。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造型莊嚴,比例優美,施工精緻,保存完好。可藉模型展示輸送水源的系統。 2.水是民生之必需品,而自來水又是台灣從傳統農業社會進入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整體系統建築包括:水池(各式水池)、閘門、抽水站、輸水管及水錶室,其他尚有辦公空間等。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廿七條之一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所屬主管機關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王田里民權路旁
經度120.47077949075
緯度23.484110396869
主管機關名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8390e65b-c47a-4742-b39d-fdb5540b0453/IMG_496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8390e65b-c47a-4742-b39d-fdb5540b0453/IMG_4962.jpg
name: : IMG_4962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20806000002
外觀特徵「水源地水錶室」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築,樓層數為單層,座向採坐南朝北向。「水源地水錶室」前側緊鄰人行道與道路,外觀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平面近似正方形。外牆分成臺基、牆身、山牆三段,以灰泥粉刷裝修,牆身牆面以水平線條裝飾。建築物北側為正立面,入口為圓拱型,圓拱中央鑲嵌拱心石裝飾,兩側附壁柱為多立克柱式。入口門扇為鐵門,上方有半圓型木作通氣窗。建築物東、西兩側各開一窗,窗框為木作,窗戶上方鑲嵌拱心石裝飾 。
室內特徵「水源地水錶室」內部留存2組台灣自來水公司所設置的量水器。在水源地配水池以管線送水到「水源地水錶室」後,經由管路分別連接至量水器。
使用情形「水源地水錶室」由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負責管理維護,內部量水器已停用,室內目前並無開放參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水源地水錶室」於2009年4月完成緊急搶救工程,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5-2788225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102039122號
公告日期: : 2002-08-06 09:13:55.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東川段
landSerialNo: : 374地號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側面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0622f3fc-9c73-483e-8769-8e8e282e476f/IMG_9072.jpg
2::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側面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a04082c3-1a8c-4724-b9a1-66b3be2ded0b/IMG20210319142311.jpg
3::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側面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edb4979-7b2f-4dfc-a1b6-48b27ed46654/IMG20210319142512.jpg
4::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正面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7/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0ad89404-744f-4157-962d-8ff75560dcb7/IMG_4962.jpg
5::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介紹刊版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f09fb3d1-8ec7-4ff4-8a8f-ee62747491ed/IMG20210319142319.jpg
6::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建築物近景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f96cb1f5-45f9-48ae-af98-53c4bced30f0/IMG20210319142529_1.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2-02/26587e78-bdd0-4745-8775-f89a5df1c46a/91.8.6 水源地水錶室 登錄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992/photo/2093372d-3cd6-4c46-95ac-c41a79671f39.JPG
repImgId124577
案件編號: 20020806000002
個案名稱: 水源地水錶室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 「水源地水錶室」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民權路旁,為嘉義水道設施的一部分,日治時期稱為「量水器室」。嘉義水道於1911年(明治44年)7月興建,至1914年(大正3年)3月全部竣工。當時除水源地內的淨水設施外,水源地另設置「量水器室」,設置目的為測量每日給水量 。 嘉義水道的設置起因於1904年(明治37年)嘉義地區發生大地震。此次震災後,嘉義廳便積極進行嘉義市區改正計畫。爾後,嘉義於1906年(明治39年)3月再度發生強烈地震,臺灣總督府有鑑於市區改正建設的急迫性,於1906年(明治39年)4月21日通過嘉義市區改正計畫,之後展開嘉義水道的建設。1906年(明治39年)11月,由東京帝國大學工學教授中島銳志博士進行水道水源實地視察,最後擇定牛稠溪為水道水源並於嘉義街樟樹坪庄附近設置堰堤攔截取水,將水導入淨水場濾淨後供給嘉義市街飲用水 。 1920年代,阿里山森林事業及現代化糖廠陸續開始生產經營,嘉義市街人口與飲水需求量增加。因此,嘉義水道於1931年(昭和6年)3月展開擴建工程,並於1933年(昭和8年)3月竣工完成。除原先牛稠溪設置的竹崎取水口外,另增設觸口及番路二處取水口 。 1945年後,原嘉義市役所經營的嘉義水道事業改由台灣自來水公司接管。1954年台灣自來水公司合併嘉義縣內除朴子水廠之外的其餘水廠,嘉義水道水源地亦改稱為「嘉義市第一水源」,給水設備方面將「量水器室」改稱「水錶室」,負責淨水廠每天的流量記錄。之後因不符合新設備需求,已停用多年 。「水源地水錶室」曾被樹木所掩蓋,爾後嘉義公園至蘭潭國中間的民權路段拓寬,才讓這棟建築物重現。「水源地水錶室」於2002年8月6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2.西元1945(民國34年)年二戰後,原嘉義市役所經營之嘉義水道事業由嘉義縣自來水管理處接管;西元1954年(民國43年)成立嘉義自來水廠,合併縣內各水廠(除朴子水廠外),嘉義水道水源地亦改稱嘉義市第一水源,給水設備方面將「量水器室」改稱「水錶室」沿用至今。 3.水錶室約創建於西元1910年代,負責淨水廠每天的流量記錄,因不符合現代需要,已停用20多年。水錶室的建築形式典雅,係仿巴洛克式建築,採渾厚柱式配合簡化山牆,此建築特色為嘉義市所少見。 這座建築是臺灣自來水公司為水錶所建造的房舍,從日治時代建造完成迄今,至少有85年歷史。 4.迄今,它的土地屬於林業用地,過去因道路未拓寬,它始終被樹木草叢所掩蓋,後來嘉義公園至蘭潭國中間的民權路段拓寬,才使隱藏數十年的「水錶室」得以露臉,而它與眾不同的建築、造型,也格外受到矚目。已於西元2009年(民國98年)4月完成緊急搶修工程。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94年嘉義市歷史建築調查研究出版計畫「水源地水錶室」保存及再利用計畫。 2.嘉義市歷史建築水源地水錶室緊急搶修工程。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造型莊嚴,比例優美,施工精緻,保存完好。可藉模型展示輸送水源的系統。 2.水是民生之必需品,而自來水又是台灣從傳統農業社會進入現代化的重要指標,整體系統建築包括:水池(各式水池)、閘門、抽水站、輸水管及水錶室,其他尚有辦公空間等。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廿七條之一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七條。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王田里民權路旁
經度: 120.47077949075
緯度: 23.484110396869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8390e65b-c47a-4742-b39d-fdb5540b0453/IMG_496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7-15/8390e65b-c47a-4742-b39d-fdb5540b0453/IMG_4962.jpg
name: : IMG_496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灣自來水公司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20806000002
外觀特徵: 「水源地水錶室」為鋼筋混凝土造建築,樓層數為單層,座向採坐南朝北向。「水源地水錶室」前側緊鄰人行道與道路,外觀為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平面近似正方形。外牆分成臺基、牆身、山牆三段,以灰泥粉刷裝修,牆身牆面以水平線條裝飾。建築物北側為正立面,入口為圓拱型,圓拱中央鑲嵌拱心石裝飾,兩側附壁柱為多立克柱式。入口門扇為鐵門,上方有半圓型木作通氣窗。建築物東、西兩側各開一窗,窗框為木作,窗戶上方鑲嵌拱心石裝飾 。
室內特徵: 「水源地水錶室」內部留存2組台灣自來水公司所設置的量水器。在水源地配水池以管線送水到「水源地水錶室」後,經由管路分別連接至量水器。
使用情形: 「水源地水錶室」由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負責管理維護,內部量水器已停用,室內目前並無開放參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水源地水錶室」於2009年4月完成緊急搶救工程,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102039122號
公告日期: : 2002-08-06 09:13:55.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東川段
landSerialNo: : 374地號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側面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0622f3fc-9c73-483e-8769-8e8e282e476f/IMG_9072.jpg
2::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側面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a04082c3-1a8c-4724-b9a1-66b3be2ded0b/IMG20210319142311.jpg
3::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側面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edb4979-7b2f-4dfc-a1b6-48b27ed46654/IMG20210319142512.jpg
4::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正面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7/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0ad89404-744f-4157-962d-8ff75560dcb7/IMG_4962.jpg
5::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介紹刊版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f09fb3d1-8ec7-4ff4-8a8f-ee62747491ed/IMG20210319142319.jpg
6::
mediaName: : 水源地水錶室建築物近景照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f96cb1f5-45f9-48ae-af98-53c4bced30f0/IMG20210319142529_1.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2-02/26587e78-bdd0-4745-8775-f89a5df1c46a/91.8.6 水源地水錶室 登錄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992/photo/2093372d-3cd6-4c46-95ac-c41a79671f39.JPG
repImgId: 124577
[ 搜尋所有 ... ]

根據地址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

振榮化工廠

主要產品: 239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 | 統一編號: 67238101 | 工廠登記狀態: 生產中 |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之1號

@ 登記工廠名錄

水公司義竹營運所(104年設)

地下水分區名稱: 嘉南平原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 測站英文名稱: Water Company, Yichu Operation Center

@ 區域性地下水水質監測井基本資料

自來水公司義竹服務所

地址: 624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 主管機關: 經濟部 | 嘉義縣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振榮化工廠

主要產品: 239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 | 統一編號: 67238101 | 工廠登記狀態: 生產中 |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之1號

@ 登記工廠名錄

水公司義竹營運所(104年設)

地下水分區名稱: 嘉南平原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 測站英文名稱: Water Company, Yichu Operation Center

@ 區域性地下水水質監測井基本資料

自來水公司義竹服務所

地址: 624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 主管機關: 經濟部 | 嘉義縣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 搜尋所有 嘉義縣義竹鄉傳芳村475-2號 ... ]

與水公司義竹營運所(舊)同分類的區域性地下水水質監測井基本資料

龍港國小(台中市)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龍井區麗水里三港路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Long Gang Elementary School

大肚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臺中市大肚區華山路77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a Du Elementary School

東興國小(台中市)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南屯區大隆路7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ongsing Elementary School

中華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漢口路三段2號 | 測站英文名稱: Jhonghua Elementary School

鎮平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南屯區鎮平里黎明路一段425號 | 測站英文名稱: Jhenping Elementary School

台中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停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台中路153號 | 測站英文名稱: Taijhong Elementary School

大竹國小(彰化縣)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彰化縣彰化市彰南路二段164巷4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ajhu Elementary School

僑仁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34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Ciaoren Elementary School

大里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大里區新興路50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ali Elementary School

快官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彰化市彰南路四段566號 | 測站英文名稱: Kuaiguan Elementary School

四德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霧峰區四德路504號 | 測站英文名稱: Sihde Elementary School

喀哩國小(舊)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廢站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烏日區溪南路125號 | 測站英文名稱: Kali Elementary School

光正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停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566號 | 測站英文名稱: Guangjheng Elementary School

敦和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南投縣草屯鎮敦和路72-6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unhe Elementary School

平和國小(南投市)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南投市育樂路62號 | 測站英文名稱: Pinghe Elementary School

龍港國小(台中市)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龍井區麗水里三港路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Long Gang Elementary School

大肚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臺中市大肚區華山路77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a Du Elementary School

東興國小(台中市)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南屯區大隆路7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ongsing Elementary School

中華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漢口路三段2號 | 測站英文名稱: Jhonghua Elementary School

鎮平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南屯區鎮平里黎明路一段425號 | 測站英文名稱: Jhenping Elementary School

台中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停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台中路153號 | 測站英文名稱: Taijhong Elementary School

大竹國小(彰化縣)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彰化縣彰化市彰南路二段164巷4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ajhu Elementary School

僑仁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341號 | 測站英文名稱: Ciaoren Elementary School

大里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大里區新興路50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ali Elementary School

快官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彰化市彰南路四段566號 | 測站英文名稱: Kuaiguan Elementary School

四德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霧峰區四德路504號 | 測站英文名稱: Sihde Elementary School

喀哩國小(舊)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廢站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烏日區溪南路125號 | 測站英文名稱: Kali Elementary School

光正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停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台中市霧峰區豐正路566號 | 測站英文名稱: Guangjheng Elementary School

敦和國小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南投縣草屯鎮敦和路72-6號 | 測站英文名稱: Dunhe Elementary School

平和國小(南投市)

地下水分區名稱: 臺中地區 | 測站狀態: 啟用 | 測站位置描述: 南投市育樂路62號 | 測站英文名稱: Pinghe Elementary Sc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