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憶』走廊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文化部

作品名稱留『憶』走廊的作者是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縣市是高雄市, 場域是學校, 設置地點是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留『憶』走廊的地圖

系統編號2188
作品編號P192-811-08
作品名稱留『憶』走廊
作者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作品尺寸20H×1840W×254D cm
作品材質白大理石、黑花崗、抿石子
縣市高雄市
設置地點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經度120.328074
緯度22.73336
場域學校
經費萬42.0
經費說明(空)
取得方式公開徵選
執行小組吳梅嵩、許一男、方惠光、陳水財、陳英明、黃振祥
徵選小組陳英明、洪明宏、許自貴、蘇志徹、賴新龍
策劃單位(空)
作品說明保留最真實的古蹟原貌,於地鋪面上導入底片記載事物的造型概念,刻畫出楠梓國小的一些在地情愫。
主圖圖
創作年代yyyy2008
來源網站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2188
委託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系統編號

2188

作品編號

P192-811-08

作品名稱

留『憶』走廊

作者

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作品尺寸

20H×1840W×254D cm

作品材質

白大理石、黑花崗、抿石子

縣市

高雄市

設置地點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經度

120.328074

緯度

22.73336

場域

學校

經費萬

42.0

經費說明

(空)

取得方式

公開徵選

執行小組

吳梅嵩、許一男、方惠光、陳水財、陳英明、黃振祥

徵選小組

陳英明、洪明宏、許自貴、蘇志徹、賴新龍

策劃單位

(空)

作品說明

保留最真實的古蹟原貌,於地鋪面上導入底片記載事物的造型概念,刻畫出楠梓國小的一些在地情愫。

主圖

圖

創作年代yyyy

2008

來源網站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2188

委託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留『憶』走廊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留『憶』走廊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留 憶 走廊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留 憶 走廊 ...)

# 留 憶 走廊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案件編號20200121000002
個案名稱舊嘉義菸葉廠
種類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舊嘉義菸葉廠」興建於1939年(昭和14年),現今位於嘉義市西區北興街460號。 臺灣地區菸草的種植早在漢人來臺開墾前,已經有原住民種植。到清領時期則大多為大陸進口的菸草成品。1901年(明治34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成立,主要負責製藥、鹽務、樟腦等三個重要事業。1905年(明治38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增設菸草課,菸草業務正式納入專賣事業。1922年(大正11年)實施酒類專賣,全臺增設臺北、臺中、嘉義、屏東、花蓮等支局。專賣業務開辦後,起初農民以「呂宋種」菸草種植為主,但品質不佳。1909年(明治42年)進行中國種菸草種植試驗。後來黃色種菸草試種成功後,取代中國種菸草成為臺灣地區菸草大宗。1934年(昭和9年)嘉義支局轄區內開始有黃色種菸草的產量,為了增加產量,除了增加栽種面積,負責菸葉加工的「再乾燥場」同樣重要。經過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調查,決定將「再乾燥場」設在北社尾,並命名為「北社尾葉菸草再乾燥工場」。1939年(昭和14年)9月起工,1940年(昭和15年)4月竣工。於4月30日舉行落成式。該場收納處理的於草來自雲(斗南、斗六)、嘉(金蘭、鹿滿、嘉義市)、南(白河)地區。戰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改組為臺灣省專賣局。1947年「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廠」列入臺灣省政府編制,並改名「臺灣菸酒公賣局」,決定保留全臺四處菸葉乾燥廠,嘉義菸葉廠為其中之一。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北社尾葉菸草再乾燥場」改為「專賣局菸葉股份有限公司嘉義辦事處」,業務為菸葉複薰、裝桶及儲存。1949年改稱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加工廠」,1950年增設捲菸部生產捲菸。1953年開始臺灣省公賣局組織調整,「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加工廠」更名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廠」。因應業務擴大,廠房設施需求漸增,為提供桶菸倉儲空間及提供菸廠員工生活所需,多次擴建及增添設施或更新機械設備,但整體廠區建築仍維持日治時期的配置方式。1967年種菸面積為2,619公頃,為戰後最高峰。1987年開放洋菸進口,國內自製菸品受到衝擊,產能逐漸縮減。1998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公賣局精簡業務需要,嘉義菸葉廠併入臺中菸葉廠後停止生產並走入歷史。今舊嘉義菸葉廠尚存之產業建築群則包含了第1~5及10、11號倉庫、製材工廠、鍋爐室、浴室、複薰室、半地下哨所、水塔等27處空間。「舊嘉義菸葉廠」於2019年12月5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歷史建築本體包含1~5號倉庫、鍋爐室、複薰室、舊配電室、機械室、半地下哨所、水塔及浴室、製材工廠、半地下哨所(2)及附屬必要設施(禮堂、警衛室及福利社)共17棟建物,歷史建築本體面積共11,803平方公尺。定著土地範圍面積為30,095平方公尺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1.舊嘉義菸葉廠歷史沿革調查研究計畫。
評定基準1::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1.具備歷史文化價值者:西元1943年(日治昭和18年)該處主要建物設施完成,是一座具歷史文化與保存相當完整的製菸工廠。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該基地規模、設備與完整設施,具臺灣菸業發展及演變生產的代表。 3.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登錄之建物設施均為RC建物,構造形式雄偉大方,樑柱密度高,建築狀況保持良好,且四周腹地大,後續再利用價值高。 4.其他具備歷史建築價值者:見證臺灣菸葉生產工業之場域記憶,具產業建築之特色,保存意義重大。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暨《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
所屬主管機關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address: : 嘉義市北興街460號
經度120.43280890146
緯度23.488827222693
主管機關名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嘉義市忠孝路275號
代表圖像ext: : 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5-20/2c711f8a-8876-4897-ba64-de2129330d3b/公362號倉庫走廊_c.pn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5-20/2c711f8a-8876-4897-ba64-de2129330d3b/公362號倉庫走廊.png
name: : 公362號倉庫走廊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00121000002
外觀特徵「舊嘉義菸葉廠」原為日治時期之木構造廠房,廠區建物多為戰後至今所興建的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廠區內登錄為歷史建築範圍包含1~5號倉庫、禮堂、辦公室、福利社、複薰室、鍋爐室、製材工廠、舊配電室、機械室、半地下哨所、水塔及浴室、半地下哨所(2)。 辦公室建於1968年,位於廠區西南側,樓層數為二層,一樓設有農務辦公室、會計室、收發室、檔案室、值日室及電話總機室;二樓設有正副廠長室、技正室、會議室等空間 。構造型態與禮堂相同。樑柱立面為外推柱。牆體以綠色長型馬賽克磚貼覆。入口設有車寄(雨遮)空間,前方設有雙向弧形斜坡 。 5號倉庫興建於1980年代,樓層數為四層 ,一樓為除骨室,二至四樓為桶菸倉庫。為鋼筋混凝土構造。複薰室創建於1940年(昭和15年),位於廠區東側,於1970年改建為加強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一層 ,屋面舖設鐵皮,屋頂設拱型太子樓。 鍋爐室創建於1940年(昭和15年),位於廠區中央東北側,1970年擴建為加強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一層 ,屋頂鋪設鐵皮,形成二坡水屋頂面。設有洗石子牆基,外牆以綠色水泥砂漿粉刷 。 1號倉庫於1964年興建,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2號倉庫興建於1954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2號倉庫屋架形成兩組二坡水屋頂,屋頂面鋪設水泥瓦。 3號倉庫興建於1967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作為青菸和桶菸存放之用。屋頂原鋪設水泥瓦,現已改為鐵皮 4號倉庫興建於1971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屋面為鋪設隔熱磚的平頂露臺。窗扇採採光玻璃窗和下橫拉氣窗,在窗扇外層增設木框紗窗,以阻絕菸甲蟲進入。 禮堂興建於1990年,位於廠區西北隅,樓層數為二層。其地坪與基礎為水泥澆置;牆體為加強磚造,外牆貼覆白色方形磁磚。屋頂為鋼筋混凝土平屋頂,並設有女兒牆。窗戶為水平開窗 。 福利社約於1953年之後興建,位於廠區南側,為加強磚造牆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二層。屋面舖設水泥瓦,東西兩側懸山屋脊端部以鬼瓦和巴瓦收頭。外部牆基為磚造水泥粉刷,上部牆體刷藍綠色漆,山牆設置百頁氣窗 。 製材工廠建於1964年,位於廠區北偏西側,為加強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一層,屋面舖設鐵皮 。 浴室興建於1962年,樓層數為單層樓,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屋頂設有太子樓,屋頂外緣為洗石子材質,牆體為磚造。 警衛室興建於1967年,為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一樓設有辦公室、打卡鐘室和機械機密室;二樓為休息室,供守衛人員休憩。 舊配電室建於1956年;於1984年擴建,位於廠區中央東北側,為加強磚造建築。外牆上臺度噴綠色水泥砂漿,下臺度為水泥粉光,兩臺度間以洗石子飾帶分隔。 機械室興建於1949年,位於廠區中央,為加強磚造建築。 半地下哨所與半地下哨所(2)約興建於1960年代,位於廠區北側與西側,為鋼筋混凝土圓型構造物,具防爆功能,壁體僅做水泥砂漿粉光,四周設有槍眼,僅有一處開口,以鋼板為門扇 。 水塔位於廠區中心,為混凝土造,採四柱支撐圓筒式水塔。柱體使用鋼架加固,具穩定結構作用 。 機械室是由日治時期的木構造「唧筒室」於1970年代改建而成,樓層數為單層樓,小屋組(屋架)為洋式切妻式,牆體外側覆有雨林板。
室內特徵辦公室以中央樓梯及走道為軸線,一、二樓皆作辦公室用途,後側為衛浴空間。內部壁面刷漆處理,天花板為輕鋼架 。 5號倉庫一樓為除骨室,地坪鋪設磨石子地磚,室內天花以水泥砂漿粉光後上漆,梁柱相接處設有牛腿加強屋頂支撐,內牆表面為批土油漆。5號倉庫內部除骨加工設備皆已移除。複薰室平面格局採大跨度室內空間,中間無立柱,牆體為磚砌並以水泥粉刷,屋頂採拱型力霸式屋架。室內鋪設混明土地坪,並設有木鐵天花板;現況室內仍留有複薰2號機,是本廠唯一留存的菸葉加工設備 。 鍋爐室平面格局採大跨度挑高室內空間,牆體為磚砌水泥粉刷,下緣設有通風口。主體屋頂採鋼製芬克式屋架,屋面舖設鐵皮,內部牆面與地坪為水泥粉刷 。 1號倉庫一、二樓為大型倉儲空間,二樓屋頂設有兩列鋼構芬克式桁架,室內牆體下臺度施以水泥粉光,上臺度則為白色油漆,內部鋪設混凝土地坪。 2號倉庫為倉儲空間,內部皆鋪設混凝土地坪,屋頂為兩列鋼構芬克式桁架。2號倉庫室內隔間牆下臺度為磚造;上臺度設有隔板。一、二層設有成排的上、下兩道窗。內部仍留有兩面「桶菸倉儲」、「殺蟲劑薰蒸安全工作方法」說明牌、捕誘菸甲蟲的裝置等文物。 3號倉庫一、二樓皆為倉儲空間,二樓南北側設有空橋可通往二號和四號倉庫。內部皆鋪設混凝土地坪,並設有磨石子滑梯,方便物料運送。屋頂為兩列鋼構芬克式桁架,內部留有「薰蒸安全工作方法和倉儲」說明掛牌。 4號倉庫分為倉庫和菸葉調理區,以RC柱樑系統撐起了各層樓板,為平頂屋面構造,內部鋪設耐磨和耐腐蝕的混凝土地坪,室內牆體下臺度施以水泥粉光,上臺度則為白色油漆。4號倉庫內部留有真空濕潤機遺構。 禮堂採矩形配置。一樓有中央走道貫穿,左右兩側為辦公室,後側為樓梯間及廁所;二樓為無隔間大型活動空間,設有舞臺及後臺空間。室內天花板為輕鋼架 ,梁體兩側另作牛腿,加強屋頂支撐 。 福利社屋頂採鋼製芬克式屋架。正立面外觀為一雙開門,左右設有高窗。平面採長方矩型配置 。內部鋪設磨石子地坪,內牆均為水泥粉光上漆,上臺度為白色,下臺度為淡藍色。 製材工廠平面格局採大跨度挑高室內空間,左側有鋼造柱廊,其柱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採鋼製芬克式屋架,屋面舖設鐵皮。內部地坪為混凝土澆置,壁面下部貼磚或水泥粉刷,上部作油漆處理。天花板為輕鋼架 。 浴室地坪鋪設馬賽克磁磚,內部設有磚造浴池,浴池內部設有臺度可供人員坐姿泡澡。警衛室內部鋪設磨石子地坪,室內壁體表層粉刷油漆,建物四周均設有木造玻璃窗 。 舊配電室屋頂樓板為鋼筋混凝土柱樑系統構成,室內鋪設混凝土地坪;內部壁體以油漆粉刷,內部仍留有配電箱、線纜槽和陶瓷礙子 。 半地下哨所與半地下哨所(2)室內壁體作水泥砂漿粉光 。 機械室內部鋪設混凝土地坪,室內牆體為「真壁」造(編竹夾泥牆),外層粉刷為粗糙稻草參和灰泥及黏土的作法。內部留有早期電路系統和木造工具櫃。
使用情形「舊嘉義菸葉廠」尚在進行「嘉義影視體驗基地空間改造工程」,目前尚未對外開放參觀。
現狀「舊嘉義菸葉廠」於2021年進行「嘉義市影視音體驗基地空間改造工程」,由嘉義市文化局藝文推廣科管理,目前保存狀況良好,僅部分機具佚失。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尚未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5-2788225#50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85104820號
公告日期: : 2019-12-05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05101036號
公告日期: : 2021-03-09 00:00:0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北社尾段
landSerialNo: : 664地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外牆景觀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4f5acc3-2d46-4532-b9b3-168a92efed3c/P_20210320_104525.jpg
2::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e5df7a89-f38b-4541-ad45-9a41f3014832/P_20210320_104542.jpg
3::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施工公告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a3929df5-75de-41de-817a-86e1c4cd27f1/P_20210320_104334.jpg
4::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建物前空地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4/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26dc7e34-5222-43be-beec-30967e771ffe/P_20210320_104428.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1-21/3f9f0ec4-c269-49b2-bbe1-bb60b1c2311c/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5-25/c7278b08-21f1-4f58-9567-1d850a5bd7cc/110年舊嘉義菸葉廠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0-01-21/63e9b158-8e53-4faa-9f81-ff5a8d2416dd/土地複丈成果圖.pdf
repImgId164452
案件編號: 20200121000002
個案名稱: 舊嘉義菸葉廠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 「舊嘉義菸葉廠」興建於1939年(昭和14年),現今位於嘉義市西區北興街460號。 臺灣地區菸草的種植早在漢人來臺開墾前,已經有原住民種植。到清領時期則大多為大陸進口的菸草成品。1901年(明治34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成立,主要負責製藥、鹽務、樟腦等三個重要事業。1905年(明治38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增設菸草課,菸草業務正式納入專賣事業。1922年(大正11年)實施酒類專賣,全臺增設臺北、臺中、嘉義、屏東、花蓮等支局。專賣業務開辦後,起初農民以「呂宋種」菸草種植為主,但品質不佳。1909年(明治42年)進行中國種菸草種植試驗。後來黃色種菸草試種成功後,取代中國種菸草成為臺灣地區菸草大宗。1934年(昭和9年)嘉義支局轄區內開始有黃色種菸草的產量,為了增加產量,除了增加栽種面積,負責菸葉加工的「再乾燥場」同樣重要。經過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調查,決定將「再乾燥場」設在北社尾,並命名為「北社尾葉菸草再乾燥工場」。1939年(昭和14年)9月起工,1940年(昭和15年)4月竣工。於4月30日舉行落成式。該場收納處理的於草來自雲(斗南、斗六)、嘉(金蘭、鹿滿、嘉義市)、南(白河)地區。戰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改組為臺灣省專賣局。1947年「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廠」列入臺灣省政府編制,並改名「臺灣菸酒公賣局」,決定保留全臺四處菸葉乾燥廠,嘉義菸葉廠為其中之一。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北社尾葉菸草再乾燥場」改為「專賣局菸葉股份有限公司嘉義辦事處」,業務為菸葉複薰、裝桶及儲存。1949年改稱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加工廠」,1950年增設捲菸部生產捲菸。1953年開始臺灣省公賣局組織調整,「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加工廠」更名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菸葉廠」。因應業務擴大,廠房設施需求漸增,為提供桶菸倉儲空間及提供菸廠員工生活所需,多次擴建及增添設施或更新機械設備,但整體廠區建築仍維持日治時期的配置方式。1967年種菸面積為2,619公頃,為戰後最高峰。1987年開放洋菸進口,國內自製菸品受到衝擊,產能逐漸縮減。1998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公賣局精簡業務需要,嘉義菸葉廠併入臺中菸葉廠後停止生產並走入歷史。今舊嘉義菸葉廠尚存之產業建築群則包含了第1~5及10、11號倉庫、製材工廠、鍋爐室、浴室、複薰室、半地下哨所、水塔等27處空間。「舊嘉義菸葉廠」於2019年12月5日經嘉義市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歷史建築本體包含1~5號倉庫、鍋爐室、複薰室、舊配電室、機械室、半地下哨所、水塔及浴室、製材工廠、半地下哨所(2)及附屬必要設施(禮堂、警衛室及福利社)共17棟建物,歷史建築本體面積共11,803平方公尺。定著土地範圍面積為30,095平方公尺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1.舊嘉義菸葉廠歷史沿革調查研究計畫。
評定基準: 1::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具備歷史文化價值者:西元1943年(日治昭和18年)該處主要建物設施完成,是一座具歷史文化與保存相當完整的製菸工廠。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該基地規模、設備與完整設施,具臺灣菸業發展及演變生產的代表。 3.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登錄之建物設施均為RC建物,構造形式雄偉大方,樑柱密度高,建築狀況保持良好,且四周腹地大,後續再利用價值高。 4.其他具備歷史建築價值者:見證臺灣菸葉生產工業之場域記憶,具產業建築之特色,保存意義重大。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暨《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address: : 嘉義市北興街460號
經度: 120.43280890146
緯度: 23.488827222693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忠孝路275號
代表圖像: ext: : 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5-20/2c711f8a-8876-4897-ba64-de2129330d3b/公362號倉庫走廊_c.pn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5-20/2c711f8a-8876-4897-ba64-de2129330d3b/公362號倉庫走廊.png
name: : 公362號倉庫走廊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00121000002
外觀特徵: 「舊嘉義菸葉廠」原為日治時期之木構造廠房,廠區建物多為戰後至今所興建的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廠區內登錄為歷史建築範圍包含1~5號倉庫、禮堂、辦公室、福利社、複薰室、鍋爐室、製材工廠、舊配電室、機械室、半地下哨所、水塔及浴室、半地下哨所(2)。 辦公室建於1968年,位於廠區西南側,樓層數為二層,一樓設有農務辦公室、會計室、收發室、檔案室、值日室及電話總機室;二樓設有正副廠長室、技正室、會議室等空間 。構造型態與禮堂相同。樑柱立面為外推柱。牆體以綠色長型馬賽克磚貼覆。入口設有車寄(雨遮)空間,前方設有雙向弧形斜坡 。 5號倉庫興建於1980年代,樓層數為四層 ,一樓為除骨室,二至四樓為桶菸倉庫。為鋼筋混凝土構造。複薰室創建於1940年(昭和15年),位於廠區東側,於1970年改建為加強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一層 ,屋面舖設鐵皮,屋頂設拱型太子樓。 鍋爐室創建於1940年(昭和15年),位於廠區中央東北側,1970年擴建為加強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一層 ,屋頂鋪設鐵皮,形成二坡水屋頂面。設有洗石子牆基,外牆以綠色水泥砂漿粉刷 。 1號倉庫於1964年興建,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2號倉庫興建於1954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2號倉庫屋架形成兩組二坡水屋頂,屋頂面鋪設水泥瓦。 3號倉庫興建於1967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作為青菸和桶菸存放之用。屋頂原鋪設水泥瓦,現已改為鐵皮 4號倉庫興建於1971年,為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屋面為鋪設隔熱磚的平頂露臺。窗扇採採光玻璃窗和下橫拉氣窗,在窗扇外層增設木框紗窗,以阻絕菸甲蟲進入。 禮堂興建於1990年,位於廠區西北隅,樓層數為二層。其地坪與基礎為水泥澆置;牆體為加強磚造,外牆貼覆白色方形磁磚。屋頂為鋼筋混凝土平屋頂,並設有女兒牆。窗戶為水平開窗 。 福利社約於1953年之後興建,位於廠區南側,為加強磚造牆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二層。屋面舖設水泥瓦,東西兩側懸山屋脊端部以鬼瓦和巴瓦收頭。外部牆基為磚造水泥粉刷,上部牆體刷藍綠色漆,山牆設置百頁氣窗 。 製材工廠建於1964年,位於廠區北偏西側,為加強磚造混合鋼製屋架建築,樓層數為一層,屋面舖設鐵皮 。 浴室興建於1962年,樓層數為單層樓,為鋼筋混凝土建築,屋頂設有太子樓,屋頂外緣為洗石子材質,牆體為磚造。 警衛室興建於1967年,為磚造建築,樓層數為二層。一樓設有辦公室、打卡鐘室和機械機密室;二樓為休息室,供守衛人員休憩。 舊配電室建於1956年;於1984年擴建,位於廠區中央東北側,為加強磚造建築。外牆上臺度噴綠色水泥砂漿,下臺度為水泥粉光,兩臺度間以洗石子飾帶分隔。 機械室興建於1949年,位於廠區中央,為加強磚造建築。 半地下哨所與半地下哨所(2)約興建於1960年代,位於廠區北側與西側,為鋼筋混凝土圓型構造物,具防爆功能,壁體僅做水泥砂漿粉光,四周設有槍眼,僅有一處開口,以鋼板為門扇 。 水塔位於廠區中心,為混凝土造,採四柱支撐圓筒式水塔。柱體使用鋼架加固,具穩定結構作用 。 機械室是由日治時期的木構造「唧筒室」於1970年代改建而成,樓層數為單層樓,小屋組(屋架)為洋式切妻式,牆體外側覆有雨林板。
室內特徵: 辦公室以中央樓梯及走道為軸線,一、二樓皆作辦公室用途,後側為衛浴空間。內部壁面刷漆處理,天花板為輕鋼架 。 5號倉庫一樓為除骨室,地坪鋪設磨石子地磚,室內天花以水泥砂漿粉光後上漆,梁柱相接處設有牛腿加強屋頂支撐,內牆表面為批土油漆。5號倉庫內部除骨加工設備皆已移除。複薰室平面格局採大跨度室內空間,中間無立柱,牆體為磚砌並以水泥粉刷,屋頂採拱型力霸式屋架。室內鋪設混明土地坪,並設有木鐵天花板;現況室內仍留有複薰2號機,是本廠唯一留存的菸葉加工設備 。 鍋爐室平面格局採大跨度挑高室內空間,牆體為磚砌水泥粉刷,下緣設有通風口。主體屋頂採鋼製芬克式屋架,屋面舖設鐵皮,內部牆面與地坪為水泥粉刷 。 1號倉庫一、二樓為大型倉儲空間,二樓屋頂設有兩列鋼構芬克式桁架,室內牆體下臺度施以水泥粉光,上臺度則為白色油漆,內部鋪設混凝土地坪。 2號倉庫為倉儲空間,內部皆鋪設混凝土地坪,屋頂為兩列鋼構芬克式桁架。2號倉庫室內隔間牆下臺度為磚造;上臺度設有隔板。一、二層設有成排的上、下兩道窗。內部仍留有兩面「桶菸倉儲」、「殺蟲劑薰蒸安全工作方法」說明牌、捕誘菸甲蟲的裝置等文物。 3號倉庫一、二樓皆為倉儲空間,二樓南北側設有空橋可通往二號和四號倉庫。內部皆鋪設混凝土地坪,並設有磨石子滑梯,方便物料運送。屋頂為兩列鋼構芬克式桁架,內部留有「薰蒸安全工作方法和倉儲」說明掛牌。 4號倉庫分為倉庫和菸葉調理區,以RC柱樑系統撐起了各層樓板,為平頂屋面構造,內部鋪設耐磨和耐腐蝕的混凝土地坪,室內牆體下臺度施以水泥粉光,上臺度則為白色油漆。4號倉庫內部留有真空濕潤機遺構。 禮堂採矩形配置。一樓有中央走道貫穿,左右兩側為辦公室,後側為樓梯間及廁所;二樓為無隔間大型活動空間,設有舞臺及後臺空間。室內天花板為輕鋼架 ,梁體兩側另作牛腿,加強屋頂支撐 。 福利社屋頂採鋼製芬克式屋架。正立面外觀為一雙開門,左右設有高窗。平面採長方矩型配置 。內部鋪設磨石子地坪,內牆均為水泥粉光上漆,上臺度為白色,下臺度為淡藍色。 製材工廠平面格局採大跨度挑高室內空間,左側有鋼造柱廊,其柱樑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頂採鋼製芬克式屋架,屋面舖設鐵皮。內部地坪為混凝土澆置,壁面下部貼磚或水泥粉刷,上部作油漆處理。天花板為輕鋼架 。 浴室地坪鋪設馬賽克磁磚,內部設有磚造浴池,浴池內部設有臺度可供人員坐姿泡澡。警衛室內部鋪設磨石子地坪,室內壁體表層粉刷油漆,建物四周均設有木造玻璃窗 。 舊配電室屋頂樓板為鋼筋混凝土柱樑系統構成,室內鋪設混凝土地坪;內部壁體以油漆粉刷,內部仍留有配電箱、線纜槽和陶瓷礙子 。 半地下哨所與半地下哨所(2)室內壁體作水泥砂漿粉光 。 機械室內部鋪設混凝土地坪,室內牆體為「真壁」造(編竹夾泥牆),外層粉刷為粗糙稻草參和灰泥及黏土的作法。內部留有早期電路系統和木造工具櫃。
使用情形: 「舊嘉義菸葉廠」尚在進行「嘉義影視體驗基地空間改造工程」,目前尚未對外開放參觀。
現狀: 「舊嘉義菸葉廠」於2021年進行「嘉義市影視音體驗基地空間改造工程」,由嘉義市文化局藝文推廣科管理,目前保存狀況良好,僅部分機具佚失。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尚未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50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85104820號
公告日期: : 2019-12-05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05101036號
公告日期: : 2021-03-09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北社尾段
landSerialNo: : 664地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外牆景觀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f4f5acc3-2d46-4532-b9b3-168a92efed3c/P_20210320_104525.jpg
2::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e5df7a89-f38b-4541-ad45-9a41f3014832/P_20210320_104542.jpg
3::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施工公告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3/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4-19/a3929df5-75de-41de-817a-86e1c4cd27f1/P_20210320_104334.jpg
4::
mediaName: : 舊嘉義菸葉廠建物前空地
author: :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takePhotoDate: : 2021/04/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7-31/26dc7e34-5222-43be-beec-30967e771ffe/P_20210320_104428.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1-21/3f9f0ec4-c269-49b2-bbe1-bb60b1c2311c/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5-25/c7278b08-21f1-4f58-9567-1d850a5bd7cc/110年舊嘉義菸葉廠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0-01-21/63e9b158-8e53-4faa-9f81-ff5a8d2416dd/土地複丈成果圖.pdf
repImgId: 164452

# 留 憶 走廊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2

案件編號20010716000004
個案名稱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
種類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學校
歷史沿革本建築建於日大正8年(西元1919年),原名臺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為南門尋常小學校,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再度改為南門尋常高等小學校,日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又改名南門國民學校。二戰後遷校至永福路,並改名為中區第二國民學校,民國35年(西元1946年)再改為永福國校。至於南門國民學校之原校舍在二戰後為臺南市政府接受作為市政府使用。直至民國58年(西元1969年)10月移交建興國中使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傅朝卿,《臺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1995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本建築物建於1919年,為早期西方式樣公共建築,結構堅實,為臺灣早期建築中仍具規模者。 2、本學校建築,正立面較有特色,也保存相當完整,背景走廊部分雖然有改變,但仍可為保存之歷史建築。 3、歷經日人小學、臺南市政府、建興國中的過程,有其歷史意義與回憶。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布)第27條之1、「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暨本府90年6月20日審查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address: : 府前路一段239 號
經度120.20288080732
緯度22.988377915054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主管機關單位國小教育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 永華路二段6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839/photo/40cda3e9-4b13-40e3-a5a7-04261c261a9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839/photo/40cda3e9-4b13-40e3-a5a7-04261c261a9d.jpg
name: : 40cda3e9-4b13-40e3-a5a7-04261c261a9d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政府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10716000004
外觀特徵本建築屬紅磚折衷式樣,南面為平拱走廊,北面則全為磚面,東西兩端屋簷下各有菱形裝飾,中央入口之上有白色飾帶。入口門廊柱子柱頭以類似回紋之裝飾處理,近似愛奧尼克柱頭,但為方形,而門廊上方仍留有「臺南市政府」。字樣開口部基本上是方形上下推拉窗,大多以推窗之方式出現。東西兩側走廊末端則有圓拱形門洞,與其他日治時期之小學校相較,此建築算是相當樸素簡單。
室內特徵校舍走廊空間係由水平柱樑承重的平拱走廊與柱間拱形門洞所組成,與正立面的紅磚造型至相去甚遠,川堂內有四根方壁柱和四根圓柱,方形柱式的柱頭仿愛奧尼克柱式。
使用情形建興國中校舍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1、首重白蟻防治,尤其是木構屋架。 2、現今建築物走廊有剝落現象,雖有每年粉刷,惟仍需大肆整修以改善剝蝕。 3、建物南向立面因結構補強,原有面目盡失,綠地鋼板屋頂色彩突兀,正面紅磚上漆等應妥善處理。
現狀二戰後此棟建築曾數度修繕,改為國中之後,東端為了與新建校舍相連,故增建一樓梯。民國63年(西元1973年)曾全面整修,補強結構,抽換部分老舊之樓板與屋頂,空間雖略有更動,大致維持原有型態,外貌上則保存原有之造型特徵。據建興國中庶務組長表示:本建築現一樓為辦公室,二樓做為使用教室之用(如電腦教室);已維修過二次,第一次整修二樓地板,將木板改為鋼筋,第二次整修窗戶、屋頂,窗戶改為鋁窗,屋頂瓦片改為鋼板,現今走廊外牆有剝落現象,雖有每年粉刷,惟仍需大肆整修以改善剝蝕;九二一地震後曾有成大相關人員前來勘查,表示仍在耐震範圍內,未列危樓。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請洽建興國中
網站名稱建興國中
網址http://www.csjh.tn.edu.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991111#8330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南市文維字第222361號
公告日期: : 2001-07-16 13:50:32.0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4-26/3257e65d-3db0-410c-89be-91c2460cc517/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27/2afe0b5d-e6d5-4fb0-b2ab-4c98ed7e6e8e/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地籍圖.jpg
repImgId3347
案件編號: 20010716000004
個案名稱: 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學校
歷史沿革: 本建築建於日大正8年(西元1919年),原名臺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日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為南門尋常小學校,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再度改為南門尋常高等小學校,日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又改名南門國民學校。二戰後遷校至永福路,並改名為中區第二國民學校,民國35年(西元1946年)再改為永福國校。至於南門國民學校之原校舍在二戰後為臺南市政府接受作為市政府使用。直至民國58年(西元1969年)10月移交建興國中使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傅朝卿,《臺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1995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本建築物建於1919年,為早期西方式樣公共建築,結構堅實,為臺灣早期建築中仍具規模者。 2、本學校建築,正立面較有特色,也保存相當完整,背景走廊部分雖然有改變,但仍可為保存之歷史建築。 3、歷經日人小學、臺南市政府、建興國中的過程,有其歷史意義與回憶。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布)第27條之1、「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暨本府90年6月20日審查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address: : 府前路一段239 號
經度: 120.20288080732
緯度: 22.988377915054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
主管機關單位: 國小教育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 永華路二段6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839/photo/40cda3e9-4b13-40e3-a5a7-04261c261a9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839/photo/40cda3e9-4b13-40e3-a5a7-04261c261a9d.jpg
name: : 40cda3e9-4b13-40e3-a5a7-04261c261a9d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政府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10716000004
外觀特徵: 本建築屬紅磚折衷式樣,南面為平拱走廊,北面則全為磚面,東西兩端屋簷下各有菱形裝飾,中央入口之上有白色飾帶。入口門廊柱子柱頭以類似回紋之裝飾處理,近似愛奧尼克柱頭,但為方形,而門廊上方仍留有「臺南市政府」。字樣開口部基本上是方形上下推拉窗,大多以推窗之方式出現。東西兩側走廊末端則有圓拱形門洞,與其他日治時期之小學校相較,此建築算是相當樸素簡單。
室內特徵: 校舍走廊空間係由水平柱樑承重的平拱走廊與柱間拱形門洞所組成,與正立面的紅磚造型至相去甚遠,川堂內有四根方壁柱和四根圓柱,方形柱式的柱頭仿愛奧尼克柱式。
使用情形: 建興國中校舍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首重白蟻防治,尤其是木構屋架。 2、現今建築物走廊有剝落現象,雖有每年粉刷,惟仍需大肆整修以改善剝蝕。 3、建物南向立面因結構補強,原有面目盡失,綠地鋼板屋頂色彩突兀,正面紅磚上漆等應妥善處理。
現狀: 二戰後此棟建築曾數度修繕,改為國中之後,東端為了與新建校舍相連,故增建一樓梯。民國63年(西元1973年)曾全面整修,補強結構,抽換部分老舊之樓板與屋頂,空間雖略有更動,大致維持原有型態,外貌上則保存原有之造型特徵。據建興國中庶務組長表示:本建築現一樓為辦公室,二樓做為使用教室之用(如電腦教室);已維修過二次,第一次整修二樓地板,將木板改為鋼筋,第二次整修窗戶、屋頂,窗戶改為鋁窗,屋頂瓦片改為鋼板,現今走廊外牆有剝落現象,雖有每年粉刷,惟仍需大肆整修以改善剝蝕;九二一地震後曾有成大相關人員前來勘查,表示仍在耐震範圍內,未列危樓。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請洽建興國中
網站名稱: 建興國中
網址: http://www.csjh.tn.edu.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991111#8330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南市文維字第222361號
公告日期: : 2001-07-16 13:50:32.0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4-26/3257e65d-3db0-410c-89be-91c2460cc517/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27/2afe0b5d-e6d5-4fb0-b2ab-4c98ed7e6e8e/原南門尋常小學校舍地籍圖.jpg
repImgId: 3347

# 留 憶 走廊 於 體驗農村生活-農村主題旅遊規劃 - 3

名稱軟埤坑客家山城 「果」然有趣
其他活動項目(空)
動線導言鄰近谷關的「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是一座風情淳樸的客家山莊,隨著季節的變化,此地的林相一年四季各有風情。初春節前後可以欣賞到山城栽種的重瓣櫻花,此時也是枇杷與茂谷柑的盛產期;3~5月則盛產桃子、李子和梅子;3、4月還可以欣賞到滿山遍谷的桃花、梨花;6~9月高接梨陸續產出;接近秋天之時紅柿子也會產出;天氣轉涼後,就轉為甜柿、筆柿與柑橘的生產期,若於11月底左右到此旅遊,就可看見許多結滿纍纍的柿子樹,紅通通的柿子點綴著小山城,相當引人入勝!。兩天一夜的行程非常豐富,亦可延伸到附近的景點,靜態活動如參觀化石遺跡、客家文化園區遊、各式DIY活動等;喜歡較刺激活動的遊客可以預約軟埤坑溪體驗活動、攀岩體驗等,想找一處擁有農村、果園、螢火蟲生態,還能認識客家文化、自然生態的地方?來這就對了!
親子特色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林相隨四季變化各有風情,開花季節有梨花、梅花、櫻花、桃花可賞,這裡水果種類也非常豐富,有枇杷、茂谷柑、桃子、李子、梅子、高接梨、甜柿等,小大朋友可享受採果樂趣;區內也有多處生長良好的陳年老樹,也有螢火蟲,是小朋友觀察植物及昆蟲生態及種類習性最佳地方。。天梯步道多半以木棧道作為設計,走起來相當舒適,沿途可觀賞兩旁種植的果樹、竹林、樟樹林區等最頂處還可眺望大甲溪溪流、大茅埔社區、新社區山景,一覽無遺的風景相當迷人,適合親子一起郊遊健行。。阿布拉觀光農園位在天梯步道相當高處,往下眺望可看見整個軟埤坑休閒園區的風景,是賞景最佳地點。農園以種植甜柿、筆柿和甜桃為主,當水果成熟時,農園會開放給民眾採果,適合父母帶著小朋友來享受體驗採果及田園樂趣的地方。
銀髮特色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林相隨四季變化各有風情,開花季節有梨花、梅花、櫻花、桃花可欣賞,是銀髮族來此賞花的好地點。這裡水果種類也非常豐富,有枇杷、茂谷柑、桃子、李子、梅子、高接梨、甜柿等,可讓老朋友們享受採果樂趣及品嚐水果美味的好地方。。天梯步道多半以木棧道作為設計,走起來相當舒適,沿途可觀賞兩旁種植的果樹、竹林、樟樹林區等最頂處還可眺望大甲溪溪流、大茅埔社區、新社區山景,一覽無遺的風景相當迷人,適合銀髮族郊遊健行。
遊學特色適合第三、四年段(7~9年級),認識一些常見的化石,了解化石記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植物以及當時的環境狀況。豐富的DIY活動能加深小朋友的旅程記憶,也更能感受到活動的參與感。
會議特色(空)
校外教學特色適合第三、四年段(7~9年級),認識一些常見的化石,了解化石記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植物以及當時的環境狀況。豐富的DIY活動能加深小朋友的旅程記憶,也更能感受到活動的參與感。
旅遊天數2天
每月特產(空)
行程商品訂購(空)
交通指引車。1.國道一號或三號抵達中部走東西向國道四號東行往豐原、石岡方向到底下交流道,轉台3線到東勢,由東勢往谷關方向順行約8公里(中橫台8線8公里處)可 達。。2.國道一號北下:過后里收費站,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3.國道一號南上:過豐原交流道,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4.國道三號北下:過大甲收費站,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5.國道三號南上:過清水休息站,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大眾運輸。搭乘統聯客運抵達東勢站(東勢麥當勞旁)→搭乘計程車約20分鐘可抵軟埤坑休閒農業區。
第一天行程軟埤坑休閒園區→天梯步道、阿布拉觀光農園→石圍墻客家美食、東勢阿嬤米食林→薯良驛站、參觀貝殼化石遺跡、軟埤坑溪體驗活動→逸心園民宿
第一天行程特色沿著軟埤坑休閒園區的天梯步道走約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來到阿布拉觀光農園。這個由甜柿、筆柿和甜桃樹集合而成的觀光果園位在天梯步道相當高處,由此往下眺望可看見整個軟埤坑休閒園區的秀氣風貌,小巧翠綠的山巒層層疊疊,處處可見果實累累的果樹,更是將這座客家小山城點綴的更迷人。當然,阿布拉果園內結滿果實的果樹才是真正的讓人興奮。來阿布拉果園採果的時間以秋天最適合,9月初到10月底可以採到甜柿(硬柿)、11月到12月則可以採到筆柿(軟柿),或者是選擇春天的3月底到5月初來採甜桃,體驗山城春風。。薯良驛站是一個合適戶外教學或親子遊的休閒小站。在這裡可以體驗薯良染布、溯溪,還可以看古蹟。薯良染布讓許多遊客感到新奇,這個鮮少聽聞的植物是ㄧ種薯類,染布的過程並不難,老闆會先將薯良經過4小時的熬煮,直到它呈現紅褐色,再讓旅客將已經纏繞設計好的白布放入,約10分鐘後就有一塊原汁原色的特色作品產生。如果想製作客家美食,也有「水粄」的DIY課程提供。。位在小山腰的薯良驛站還有另一個景點特色貝殼化石遺跡,由於軟埤坑是個四周環山的區域,在這裡看見數十顆整齊排列的遺跡,不禁讓人遙想古老的軟埤坑或許是古人建城的所在。另外鄰近薯良驛站的軟埤坑溪,更是喜愛戶外活動的旅客首選之一,每年6~10月,旅客可以到此體驗相關活動,包括溪流探索、生態解說、攀岩體驗等活動,刺激又好玩。晚上夜宿逸心園民宿。。民宿周邊環境遠方是環繞的小山,近處是鄰家人的果樹農田,柿子樹、梨子樹、梅樹、番薯葉田等,讓眼前所見是一片翠綠,還有大片的藍天,讓人不禁放鬆心情。住宿的遊客可從二樓直接欣賞到這些漂亮的景色,是遊覽軟皮坑這座小山城的最佳住宿點之一。。民宿客家菜餚也相當有特色,如客家筍湯、梅干扣肉、鹹菜鴨湯、土雞白切等都是這裡的熱門推薦。民宿的女主人還會設計特別的菜色,都是運用自家園內種植的植物,不但健康美味,也充滿民宿夫妻倆的溫馨與創意。
第二天行程東勢區農會農特展品中心→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石圍牆酒莊品酒、用餐→東豐綠色走廊騎單車→優恩蜜觀光果園、柿集小站採果→四角林場
第二天行程特色「山城、果香、客家情」是東勢區休閒農業的特色。由於鎮內氣候適宜,灌溉便利,故盛產如椪柑、梨、桃、梅、檳榔、桶柑、柿等熱帶水果,也是觀光採果的好去處。鎮內的農村酒莊利用量多質優的水果,製酒銷售,並提供遊客學習、體驗整個生產流程。客家人是東勢區主要的族群,遊客來客家文化園區可參觀客家傳統的民俗活動、耕作方式、建築設施、衣著、飲食、手工藝術等,為遊客帶來懷古而溫馨的感情。。鎮內的休閒景點有可供遊客「玩酒、賞酒」的石圍牆酒莊、桔園堡酒莊,還有小瓢蟲有雞實驗農園、台中市農業文化園區、慶福休閒農業園區、河濱公園、東勢林場、四角林林場等、東勢仙姑廟、永安宮等。原本為大甲溪攔河堰的石岡水壩,在九二一地震後,因受車籠埔斷層轉折線移位,導致地層隆起十公尺,成為地震後的旅遊景點。。除古蹟、自行車與水壩,鄰近的東豐綠色廊道自行車旅遊亦受許多遊客青睞,還有石圍牆酒莊寶島燻樟實業社有各式與木頭相關的DIY體驗活動,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則展出早期客家文化與生活演變的用品,喜歡騎鐵馬的民眾還可到東豐綠色走廊騎單車,享受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專用道風情。。「優恩蜜」是座無障礙空間設計的立體觀光農園,顛覆傳統農技,獨創溫室多層次立體栽培,當番茄、草莓成熟時,這裡的彩虹隧道讓生態景觀美不勝收,大、小朋友都喜歡東勢的「YOU AND ME」觀光農園。這裡有二十多種精緻的各國番茄及國人最喜愛的蔬菜、草莓、花卉、香草等各類作物,還有園區獨家栽植的「水果玉米」,都可在園區內自由採摘。每年夏秋是台中東勢四角林場可看到螢火蟲蹤跡,想體驗夜間賞螢火蟲的奇幻之美,不妨多停留一天,保證你行囊滿載後,心滿意足、歡樂賦歸!。(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
第三天行程(空)
第三天行程特色(空)
景點縣市臺中市
鄉鎮東勢區
緯度(空)
經度(空)
名稱: 軟埤坑客家山城 「果」然有趣
其他活動項目: (空)
動線導言: 鄰近谷關的「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是一座風情淳樸的客家山莊,隨著季節的變化,此地的林相一年四季各有風情。初春節前後可以欣賞到山城栽種的重瓣櫻花,此時也是枇杷與茂谷柑的盛產期;3~5月則盛產桃子、李子和梅子;3、4月還可以欣賞到滿山遍谷的桃花、梨花;6~9月高接梨陸續產出;接近秋天之時紅柿子也會產出;天氣轉涼後,就轉為甜柿、筆柿與柑橘的生產期,若於11月底左右到此旅遊,就可看見許多結滿纍纍的柿子樹,紅通通的柿子點綴著小山城,相當引人入勝!。兩天一夜的行程非常豐富,亦可延伸到附近的景點,靜態活動如參觀化石遺跡、客家文化園區遊、各式DIY活動等;喜歡較刺激活動的遊客可以預約軟埤坑溪體驗活動、攀岩體驗等,想找一處擁有農村、果園、螢火蟲生態,還能認識客家文化、自然生態的地方?來這就對了!
親子特色: 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林相隨四季變化各有風情,開花季節有梨花、梅花、櫻花、桃花可賞,這裡水果種類也非常豐富,有枇杷、茂谷柑、桃子、李子、梅子、高接梨、甜柿等,小大朋友可享受採果樂趣;區內也有多處生長良好的陳年老樹,也有螢火蟲,是小朋友觀察植物及昆蟲生態及種類習性最佳地方。。天梯步道多半以木棧道作為設計,走起來相當舒適,沿途可觀賞兩旁種植的果樹、竹林、樟樹林區等最頂處還可眺望大甲溪溪流、大茅埔社區、新社區山景,一覽無遺的風景相當迷人,適合親子一起郊遊健行。。阿布拉觀光農園位在天梯步道相當高處,往下眺望可看見整個軟埤坑休閒園區的風景,是賞景最佳地點。農園以種植甜柿、筆柿和甜桃為主,當水果成熟時,農園會開放給民眾採果,適合父母帶著小朋友來享受體驗採果及田園樂趣的地方。
銀髮特色: 軟埤坑休閒農業區林相隨四季變化各有風情,開花季節有梨花、梅花、櫻花、桃花可欣賞,是銀髮族來此賞花的好地點。這裡水果種類也非常豐富,有枇杷、茂谷柑、桃子、李子、梅子、高接梨、甜柿等,可讓老朋友們享受採果樂趣及品嚐水果美味的好地方。。天梯步道多半以木棧道作為設計,走起來相當舒適,沿途可觀賞兩旁種植的果樹、竹林、樟樹林區等最頂處還可眺望大甲溪溪流、大茅埔社區、新社區山景,一覽無遺的風景相當迷人,適合銀髮族郊遊健行。
遊學特色: 適合第三、四年段(7~9年級),認識一些常見的化石,了解化石記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植物以及當時的環境狀況。豐富的DIY活動能加深小朋友的旅程記憶,也更能感受到活動的參與感。
會議特色: (空)
校外教學特色: 適合第三、四年段(7~9年級),認識一些常見的化石,了解化石記錄了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動植物以及當時的環境狀況。豐富的DIY活動能加深小朋友的旅程記憶,也更能感受到活動的參與感。
旅遊天數: 2天
每月特產: (空)
行程商品訂購: (空)
交通指引: 車。1.國道一號或三號抵達中部走東西向國道四號東行往豐原、石岡方向到底下交流道,轉台3線到東勢,由東勢往谷關方向順行約8公里(中橫台8線8公里處)可 達。。2.國道一號北下:過后里收費站,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3.國道一號南上:過豐原交流道,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4.國道三號北下:過大甲收費站,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5.國道三號南上:過清水休息站,接國道四號循路線1可達。。大眾運輸。搭乘統聯客運抵達東勢站(東勢麥當勞旁)→搭乘計程車約20分鐘可抵軟埤坑休閒農業區。
第一天行程: 軟埤坑休閒園區→天梯步道、阿布拉觀光農園→石圍墻客家美食、東勢阿嬤米食林→薯良驛站、參觀貝殼化石遺跡、軟埤坑溪體驗活動→逸心園民宿
第一天行程特色: 沿著軟埤坑休閒園區的天梯步道走約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來到阿布拉觀光農園。這個由甜柿、筆柿和甜桃樹集合而成的觀光果園位在天梯步道相當高處,由此往下眺望可看見整個軟埤坑休閒園區的秀氣風貌,小巧翠綠的山巒層層疊疊,處處可見果實累累的果樹,更是將這座客家小山城點綴的更迷人。當然,阿布拉果園內結滿果實的果樹才是真正的讓人興奮。來阿布拉果園採果的時間以秋天最適合,9月初到10月底可以採到甜柿(硬柿)、11月到12月則可以採到筆柿(軟柿),或者是選擇春天的3月底到5月初來採甜桃,體驗山城春風。。薯良驛站是一個合適戶外教學或親子遊的休閒小站。在這裡可以體驗薯良染布、溯溪,還可以看古蹟。薯良染布讓許多遊客感到新奇,這個鮮少聽聞的植物是ㄧ種薯類,染布的過程並不難,老闆會先將薯良經過4小時的熬煮,直到它呈現紅褐色,再讓旅客將已經纏繞設計好的白布放入,約10分鐘後就有一塊原汁原色的特色作品產生。如果想製作客家美食,也有「水粄」的DIY課程提供。。位在小山腰的薯良驛站還有另一個景點特色貝殼化石遺跡,由於軟埤坑是個四周環山的區域,在這裡看見數十顆整齊排列的遺跡,不禁讓人遙想古老的軟埤坑或許是古人建城的所在。另外鄰近薯良驛站的軟埤坑溪,更是喜愛戶外活動的旅客首選之一,每年6~10月,旅客可以到此體驗相關活動,包括溪流探索、生態解說、攀岩體驗等活動,刺激又好玩。晚上夜宿逸心園民宿。。民宿周邊環境遠方是環繞的小山,近處是鄰家人的果樹農田,柿子樹、梨子樹、梅樹、番薯葉田等,讓眼前所見是一片翠綠,還有大片的藍天,讓人不禁放鬆心情。住宿的遊客可從二樓直接欣賞到這些漂亮的景色,是遊覽軟皮坑這座小山城的最佳住宿點之一。。民宿客家菜餚也相當有特色,如客家筍湯、梅干扣肉、鹹菜鴨湯、土雞白切等都是這裡的熱門推薦。民宿的女主人還會設計特別的菜色,都是運用自家園內種植的植物,不但健康美味,也充滿民宿夫妻倆的溫馨與創意。
第二天行程: 東勢區農會農特展品中心→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石圍牆酒莊品酒、用餐→東豐綠色走廊騎單車→優恩蜜觀光果園、柿集小站採果→四角林場
第二天行程特色: 「山城、果香、客家情」是東勢區休閒農業的特色。由於鎮內氣候適宜,灌溉便利,故盛產如椪柑、梨、桃、梅、檳榔、桶柑、柿等熱帶水果,也是觀光採果的好去處。鎮內的農村酒莊利用量多質優的水果,製酒銷售,並提供遊客學習、體驗整個生產流程。客家人是東勢區主要的族群,遊客來客家文化園區可參觀客家傳統的民俗活動、耕作方式、建築設施、衣著、飲食、手工藝術等,為遊客帶來懷古而溫馨的感情。。鎮內的休閒景點有可供遊客「玩酒、賞酒」的石圍牆酒莊、桔園堡酒莊,還有小瓢蟲有雞實驗農園、台中市農業文化園區、慶福休閒農業園區、河濱公園、東勢林場、四角林林場等、東勢仙姑廟、永安宮等。原本為大甲溪攔河堰的石岡水壩,在九二一地震後,因受車籠埔斷層轉折線移位,導致地層隆起十公尺,成為地震後的旅遊景點。。除古蹟、自行車與水壩,鄰近的東豐綠色廊道自行車旅遊亦受許多遊客青睞,還有石圍牆酒莊寶島燻樟實業社有各式與木頭相關的DIY體驗活動,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則展出早期客家文化與生活演變的用品,喜歡騎鐵馬的民眾還可到東豐綠色走廊騎單車,享受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專用道風情。。「優恩蜜」是座無障礙空間設計的立體觀光農園,顛覆傳統農技,獨創溫室多層次立體栽培,當番茄、草莓成熟時,這裡的彩虹隧道讓生態景觀美不勝收,大、小朋友都喜歡東勢的「YOU AND ME」觀光農園。這裡有二十多種精緻的各國番茄及國人最喜愛的蔬菜、草莓、花卉、香草等各類作物,還有園區獨家栽植的「水果玉米」,都可在園區內自由採摘。每年夏秋是台中東勢四角林場可看到螢火蟲蹤跡,想體驗夜間賞螢火蟲的奇幻之美,不妨多停留一天,保證你行囊滿載後,心滿意足、歡樂賦歸!。(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開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車)
第三天行程: (空)
第三天行程特色: (空)
景點縣市: 臺中市
鄉鎮: 東勢區
緯度: (空)
經度: (空)

# 留 憶 走廊 於 展覽資訊 - 4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2025/03/16
點閱數188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點閱數: 188

# 留 憶 走廊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5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2025/03/16
點閱數188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dc13f073f77cabb836fd3d
活動名稱: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23 09: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01、302展覽室、301-302走廊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5/03/16 09: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7/28(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8/24(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7/28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8/24-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敬請期待相關展覽資訊公布!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23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點閱數: 188

# 留 憶 走廊 於 文資局古蹟 - 6

案件編號20130425000001
個案名稱新化鍾家古厝
級別代碼1.1.2
級別名稱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新化鍾家為新化大家族之一,祖籍為銀同(福建省同安區),據傳鍾家來自鍾厝,擁有一大片果園。但由於此地治安不佳,於是 19 世紀中後期整個家族遷至現址。 鍾家古厝建於1885 年(清光緒十一年),本屋屋主為鍾鏡清。因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率領日軍攻臺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在此借宿,臺灣總督府於1935年(昭和十年)依照《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規程》,指定其為御遺跡,也是日治時期新化知名景點,是日治新化歷史記憶的一部份。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有其政治意涵,因此戰後國府將其轉為一般機關用地,見證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在賦予建築物政治身份之變遷,國民政府來臺後,鍾家古厝分為三部分有不同的命運,左右伸手拆除建廟、大廳與右廳作為公家宿舍、左廳作為里幹事辦公室,及公家宿舍遭轉賣與內部改建等歷程,可以說是戰後日產變遷史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1.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鍾家古厝保留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之建築特色,其壁鎖(鐵剪刀)飾件及山牆,極為優美,是南臺灣少見之裝飾,具有建築美感。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起造者鍾氏家族為新化地方望族,參與地方教育及重要歷史事件,且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於此下榻一夜,為日治時期御遺跡。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聘請唐山師傅建造,採用臺灣檜木,其雕樑畫棟及屋瓦設計為閩南建築風格。 4.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其壁鎖(鐵剪刀)飾件及山牆,極為優美,是南臺灣少見之裝飾。 5.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鄰近楊逵文學館、新化街役場、新化老街及新化武德殿,其活化再利用有助於新化地區的文化發展。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新化區
address: : 臺南市新化區中山路258巷3號
經度120.31111
緯度23.038748
主管機關名稱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13/ff742bb8-08ff-42ca-827f-9c3090416e72/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13/ff742bb8-08ff-42ca-827f-9c3090416e72/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1.jpg
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政府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政府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30425000001
外觀特徵現古蹟建築物本體坐東朝西,為中式閩南建築風格,採用福杉興建,外觀保留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建築特色,為傳統三合院風格,戰後期間交由新化鎮公所接管,於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其旁的觀音亭,與鎮公所交換土地後致古厝二側護龍遭到拆除,保留目前僅存古厝正堂位置。 屋頂為兩坡水之傳統仰合瓦屋頂,符合傳統陰陽坡之前短後長、前高後低禁忌。前落與後落均有玻璃開口作有採光天窗。屋脊形式為金形屋脊造型。屋頂式樣的屋脊及簷口呈現「凸」字型外觀,故正廳屋脊在視覺上呈現起翹形式,在簷口處則較平緩。正廳的屋脊比左右次間的屋脊較高。建築東側立面為磚砌,牆身表面均施以灰漿覆面,經改建後立面為兩扇為木窗、一扇為鋁窗,周圍有水泥砂漿修補痕跡。
室內特徵鍾家古厝結構系統主要為南北走向的雙面承重牆,搭配擱檁式木屋架,瓦作屋頂重量利用桁木傳至牆體再傳至基礎。 牆體構造部份可分為斗砌磚牆體、木隔屏及後期改建的磚牆體等三種構造。柱構件的作法可分為全木柱、半圓木柱等兩種構造型式;至於各部位的水平狀楹仔構件,則均以木構造為主。 其空間佈局為「四房一廳」及「堂前後」、「步口廊」,面寬為17.9公尺,進深為10.2 公尺。「步口廊」位於正廳前外圍屋簷下的走廊,室內「四房」為左右廂房以木隔間及菅蓁壁牆面隔成四個房間彼此各有獨立的出入開口,目前左次房入口已封閉無法通行;「一廳」即正廳,屏門中央擺設為祭祀神祈或祖先的神牌,左右則設置了連通堂前後及後房的門扇。「堂前後」,位於正廳後方為後房出入的空間,亦是出入後門必要空間,現已砌磚改為窗戶。
使用情形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依屋頂、屋身、地坪、排水設施、電器相關設備及設施及景觀植栽,等項目分類進行修復工程。
現狀閒置。進行結構加固工程中。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221356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處字第1020164861B號
公告日期: : 2013-04-25 15:48:12.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新化區
landNo: : 新音段
landSerialNo: : 22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新化區
landNo: : 新音段
landSerialNo: : 223-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79587e78-8fa6-4e18-9eec-beb97b9dce5a/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2.jpg
2::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8cb5471d-2919-49bf-b359-1c878bab5c98/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3.jpg
3::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777dda17-64d7-4057-bc87-038faf52727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4.jpg
4::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b7d1adbc-87e5-400a-a728-55cf4d5e163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7.jpg
5::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e030efa8-bae6-4a7c-9153-056708f84444/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8.jpg
6::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ca7ff5eb-9926-4dbf-ba46-c00b88962a5c/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9.jpg
7::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9f6e013f-ed15-48f6-b08f-93f4347e3013/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1.jpg
8::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c5a6c4dc-e1e4-40ee-8790-0937905b22f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2.jpg
9::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9c7e8073-11b1-423f-87ed-7048831eac6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3.jpg
10::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253a6483-fbac-4d4c-b179-fa2f1aa967b0/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5.jpg
11::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1f0af406-8ac3-4a49-84aa-a5ac1d39acda/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6.jpg
12::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adf84627-9a6f-4d14-b426-a4cc3c3aad07/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7.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6-13/63c43d91-0709-4844-bbe2-d6938136fe50/新化鍾家古厝公告-102.04.25.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1-01/9a52cd05-ad33-4549-ac53-ceb085736193/新化鍾家古厝.jpg
repImgId167668
案件編號: 20130425000001
個案名稱: 新化鍾家古厝
級別代碼: 1.1.2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 新化鍾家為新化大家族之一,祖籍為銀同(福建省同安區),據傳鍾家來自鍾厝,擁有一大片果園。但由於此地治安不佳,於是 19 世紀中後期整個家族遷至現址。 鍾家古厝建於1885 年(清光緒十一年),本屋屋主為鍾鏡清。因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率領日軍攻臺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在此借宿,臺灣總督府於1935年(昭和十年)依照《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規程》,指定其為御遺跡,也是日治時期新化知名景點,是日治新化歷史記憶的一部份。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有其政治意涵,因此戰後國府將其轉為一般機關用地,見證日本政府與國民政府在賦予建築物政治身份之變遷,國民政府來臺後,鍾家古厝分為三部分有不同的命運,左右伸手拆除建廟、大廳與右廳作為公家宿舍、左廳作為里幹事辦公室,及公家宿舍遭轉賣與內部改建等歷程,可以說是戰後日產變遷史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 1.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鍾家古厝保留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之建築特色,其壁鎖(鐵剪刀)飾件及山牆,極為優美,是南臺灣少見之裝飾,具有建築美感。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起造者鍾氏家族為新化地方望族,參與地方教育及重要歷史事件,且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於此下榻一夜,為日治時期御遺跡。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聘請唐山師傅建造,採用臺灣檜木,其雕樑畫棟及屋瓦設計為閩南建築風格。 4.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其壁鎖(鐵剪刀)飾件及山牆,極為優美,是南臺灣少見之裝飾。 5.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鄰近楊逵文學館、新化街役場、新化老街及新化武德殿,其活化再利用有助於新化地區的文化發展。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新化區
address: : 臺南市新化區中山路258巷3號
經度: 120.31111
緯度: 23.038748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13/ff742bb8-08ff-42ca-827f-9c3090416e72/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13/ff742bb8-08ff-42ca-827f-9c3090416e72/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1.jpg
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政府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政府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30425000001
外觀特徵: 現古蹟建築物本體坐東朝西,為中式閩南建築風格,採用福杉興建,外觀保留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建築特色,為傳統三合院風格,戰後期間交由新化鎮公所接管,於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其旁的觀音亭,與鎮公所交換土地後致古厝二側護龍遭到拆除,保留目前僅存古厝正堂位置。 屋頂為兩坡水之傳統仰合瓦屋頂,符合傳統陰陽坡之前短後長、前高後低禁忌。前落與後落均有玻璃開口作有採光天窗。屋脊形式為金形屋脊造型。屋頂式樣的屋脊及簷口呈現「凸」字型外觀,故正廳屋脊在視覺上呈現起翹形式,在簷口處則較平緩。正廳的屋脊比左右次間的屋脊較高。建築東側立面為磚砌,牆身表面均施以灰漿覆面,經改建後立面為兩扇為木窗、一扇為鋁窗,周圍有水泥砂漿修補痕跡。
室內特徵: 鍾家古厝結構系統主要為南北走向的雙面承重牆,搭配擱檁式木屋架,瓦作屋頂重量利用桁木傳至牆體再傳至基礎。 牆體構造部份可分為斗砌磚牆體、木隔屏及後期改建的磚牆體等三種構造。柱構件的作法可分為全木柱、半圓木柱等兩種構造型式;至於各部位的水平狀楹仔構件,則均以木構造為主。 其空間佈局為「四房一廳」及「堂前後」、「步口廊」,面寬為17.9公尺,進深為10.2 公尺。「步口廊」位於正廳前外圍屋簷下的走廊,室內「四房」為左右廂房以木隔間及菅蓁壁牆面隔成四個房間彼此各有獨立的出入開口,目前左次房入口已封閉無法通行;「一廳」即正廳,屏門中央擺設為祭祀神祈或祖先的神牌,左右則設置了連通堂前後及後房的門扇。「堂前後」,位於正廳後方為後房出入的空間,亦是出入後門必要空間,現已砌磚改為窗戶。
使用情形: 閒置。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依屋頂、屋身、地坪、排水設施、電器相關設備及設施及景觀植栽,等項目分類進行修復工程。
現狀: 閒置。進行結構加固工程中。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6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處字第1020164861B號
公告日期: : 2013-04-25 15:48:12.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新化區
landNo: : 新音段
landSerialNo: : 22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新化區
landNo: : 新音段
landSerialNo: : 223-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79587e78-8fa6-4e18-9eec-beb97b9dce5a/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2.jpg
2::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8cb5471d-2919-49bf-b359-1c878bab5c98/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3.jpg
3::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777dda17-64d7-4057-bc87-038faf52727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4.jpg
4::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b7d1adbc-87e5-400a-a728-55cf4d5e163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7.jpg
5::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e030efa8-bae6-4a7c-9153-056708f84444/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8.jpg
6::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ca7ff5eb-9926-4dbf-ba46-c00b88962a5c/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09.jpg
7::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9f6e013f-ed15-48f6-b08f-93f4347e3013/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1.jpg
8::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c5a6c4dc-e1e4-40ee-8790-0937905b22f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2.jpg
9::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9c7e8073-11b1-423f-87ed-7048831eac6b/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3.jpg
10::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253a6483-fbac-4d4c-b179-fa2f1aa967b0/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5.jpg
11::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1f0af406-8ac3-4a49-84aa-a5ac1d39acda/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6.jpg
12::
mediaName: : 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6-13/adf84627-9a6f-4d14-b426-a4cc3c3aad07/古118新化鍾家古厝_P017.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6-13/63c43d91-0709-4844-bbe2-d6938136fe50/新化鍾家古厝公告-102.04.25.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1-01/9a52cd05-ad33-4549-ac53-ceb085736193/新化鍾家古厝.jpg
repImgId: 167668

# 留 憶 走廊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7

案件編號20180306000001
個案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
種類1::
code: : A24
name: : 學校
歷史沿革一大川堂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原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校內僅存少數日治時期建物,該校為孕育臺灣早期工業技術人才之搖籃,本建物亦為學生活動場所及記憶所在,深具保存校內共同記憶之歷史文化價值。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空)
評定基準1::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2:: :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1.一大川堂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原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校內僅存少數日治時期建物,該校為孕育臺灣早期工業技術人才之搖籃,本建物亦為學生活動場所及記憶所在,深具保存校內共同記憶之歷史文化價值。 2.建物雖經部分修改建,惟仍保留主體結構及空間形式,牆體部分為磚造,屋頂為鋼筋混凝土造,1920年代鋼筋混凝土造學校建築較為少見,具備臺灣構造史之意義;建築之形式為現代主義風格,水平的迴廊八角斷面RC柱施工技術極佳,走廊頂板低於室內主樓板並留設小氣窗等,設計細緻優美,亦具建築史之意義。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2、3款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安區
address: :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
經度121.53396789209
緯度25.04301063426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aaae8c6e-eac4-4612-8a79-1803f565945a/代表圖像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20220617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aaae8c6e-eac4-4612-8a79-1803f565945a/代表圖像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20220617.jpg
name: : 代表圖像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20220617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80306000001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720-888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30192000號
公告日期: : 2018-01-30 00:00:00.0
note: :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1230123951號
公告日期: : 2023-04-11 00:00:00.0
note: : 縮減定著土地範圍及面積之一部分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安區
landNo: : 懷生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20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共設施用地(台北工專用地)
公告建號1::
cityName: : 臺北市
landNo: : (空)
itemNo: : 1
buildingownership: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3-06/14cf7525-cff8-4eee-be10-cd6ffb0066e5/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95780387-a059-41d7-a377-7802e32f48ad/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公告表地籍圖.doc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c87c1afe-88bd-424c-8234-1fde4ad1c72c/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地籍圖(公告用).pdf
4::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47024de-7cfa-48cd-ba34-041610add032/公告_公告範圍示意圖.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03-06/7391db3e-f902-4ad0-a915-8966c0823d59/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公告表地籍圖.doc
repImgId186628
案件編號: 20180306000001
個案名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
種類: 1::
code: : A24
name: : 學校
歷史沿革: 一大川堂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原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校內僅存少數日治時期建物,該校為孕育臺灣早期工業技術人才之搖籃,本建物亦為學生活動場所及記憶所在,深具保存校內共同記憶之歷史文化價值。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空)
評定基準: 1::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2:: :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1.一大川堂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原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校內僅存少數日治時期建物,該校為孕育臺灣早期工業技術人才之搖籃,本建物亦為學生活動場所及記憶所在,深具保存校內共同記憶之歷史文化價值。 2.建物雖經部分修改建,惟仍保留主體結構及空間形式,牆體部分為磚造,屋頂為鋼筋混凝土造,1920年代鋼筋混凝土造學校建築較為少見,具備臺灣構造史之意義;建築之形式為現代主義風格,水平的迴廊八角斷面RC柱施工技術極佳,走廊頂板低於室內主樓板並留設小氣窗等,設計細緻優美,亦具建築史之意義。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2、3款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安區
address: :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
經度: 121.53396789209
緯度: 25.04301063426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aaae8c6e-eac4-4612-8a79-1803f565945a/代表圖像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20220617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aaae8c6e-eac4-4612-8a79-1803f565945a/代表圖像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20220617.jpg
name: : 代表圖像_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20220617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80306000001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30192000號
公告日期: : 2018-01-30 00:00:00.0
note: :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1230123951號
公告日期: : 2023-04-11 00:00:00.0
note: : 縮減定著土地範圍及面積之一部分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安區
landNo: : 懷生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20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共設施用地(台北工專用地)
公告建號: 1::
cityName: : 臺北市
landNo: : (空)
itemNo: : 1
buildingownership: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3-06/14cf7525-cff8-4eee-be10-cd6ffb0066e5/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95780387-a059-41d7-a377-7802e32f48ad/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公告表地籍圖.doc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c87c1afe-88bd-424c-8234-1fde4ad1c72c/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地籍圖(公告用).pdf
4::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47024de-7cfa-48cd-ba34-041610add032/公告_公告範圍示意圖.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03-06/7391db3e-f902-4ad0-a915-8966c0823d59/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一大川堂_公告表地籍圖.doc
repImgId: 186628

# 留 憶 走廊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8

執行單位弘聖藝雕刻實業有限公司
地址雲林縣口湖鄉謝厝村水尾51號
類別名稱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雲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謝厝社區著名的產業即為平板木雕及彩繪,由於經濟環境的影響,產業亦朝向工藝化、觀光化發展。有鑑於此,在產業特色發展上,則以木藝作為核心特色,觸發居民對於社區的向心力,達到文化再造之目的;同時將木藝落實於生活,創造優質的社區環境;最後透過產業化、品牌化的推動,促進傳統產業的興起,形成內需自足之永續經營。

弘聖藝雕刻實業有限公司與謝厝村有著高度緊密的發展關係,因產業蓬勃發展,業者提供當地居民大量的就業機會,有效培育與承續木藝技術,而弘聖藝亦成為謝厝村之代名詞。為落實「戶戶有木藝,社區真特色」之概念,乃藉由工藝材料、空間之提供,由謝厝社區居民動手DIY彩繪與製作屬於自家獨一無二的木藝信箱,提高謝厝社區居民對於平板木雕工藝的認同。藉由社區硬體的美化與營造,融入我們社區的木藝產業,設置有在地特色的入口意象,讓彩繪工藝深入社區居民的生活。

除透過社區營造工作之執行,提升其對社區工藝產業文化的認知與實踐能力之外,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今年度乃導入設計與品牌概念,輔以標準化製程及改善生產流程等策略,逐步積聚微型量化之能力,再注入商品化概念進行行銷經營,提供居民就業機會,建立永續經營之機制。在品牌概念的提升方面,今年度的目標為建構品牌識別系統,藉以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活力,對外則建立品牌形象,強化銷售競爭力。希望新品牌形象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進而刺激銷售提升整體產值。

在技術來源方面,則由雲林縣大專院校師資提供支援。進行步驟則由社區內外部調查,以彙整定位品牌特質。同時將所設定的新品牌名稱、識別概念和經營理念轉換成具體的視覺傳達形式。未來希望能結合謝厝社區文化、農、漁業、風景特色,發展成觀光體驗社區,帶動週邊經濟景氣及提升人口就業率。

【黑人吃西瓜】

沿著整路電線桿上的可愛木雕路牌,走進了弘聖藝木雕工廠,琳琅滿目的木雕作品,不論是萬聖節的南瓜鬼怪,還是被譽為壓箱寶的耶穌誕辰雕刻、與最暢銷的白鵝,處處流露西式歐風。

「這一組黑人吃西瓜,那個時候整年都在做這個訂單,為什麼會做這個我也不知道,就客戶看了喜歡,訂單量很多,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這麼賣?畫那個黑人有什麼好看的?」弘聖藝木雕公司現任經理連家淇小姐,指著其中一系列黑人圖案的木雕,一邊說明當年木藝外銷的盛況,還不時自己吐嘈。

民國75年到80年代初期,在台灣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的背景下,伴隨當時進出口與投資限制的放寬,當年主要做木藝外銷的「聖藝木雕」,市場橫跨美國、歐洲、日本,員工百人有餘。大約十年前改名「弘聖藝雕刻實業有限公司」轉攻國內市場,近年來則因應社區營造與地方性觀光型產業蓬勃發展,相繼推出彩繪木藝工作坊、DIY材料包,並與村裡義工合力完成介紹地方特色的謝厝活藝館。

【爆米香一路爆出木雕路】

聖藝木雕經營外銷極盛一時,提供了村民龐大就業機會的創辦人王氏兄弟,早期其實是在北部販售原住民雕刻,而這一路打拼的事業,竟是從王氏兄弟北上叫賣爆米香開始。

「他五年級就上台北去叫賣爆米香,其他兄弟年紀比較大不好意思叫賣覺得丟臉,我先生年紀最小,個性又外向,就在大街小巷叫賣爆米香爆了一年。他很會認路,帶著他哥哥到處跑,那段時間也認識很多人,熟悉不少門路,他從小就很有生意頭腦,對他後來作外銷幫助很大。六年級開始就跟著人家學做木雕,剛好有人可以出資,他就去學技術,到處都學一點,再自己摸索。」王氏兄弟這一趟北上的打拚之旅,從巷弄裡的爆米香,闖出了一條台灣木藝的康莊大道。

【「就剩這103萬,賣掉的,再買回來!」】

86年,王志強先生病逝,家中也遭逢遽變。木工廠由當時健康狀況也令人擔憂的哥哥王志鵬接手,幾年間又逢景氣低迷,外銷市場快速萎縮,資金問題迫使工廠大門關上,心灰意冷的王志鵬先生甚至放火燒毀了當時大半的木雕產品,於89年在弟弟之後相繼病逝。「你看見我人在,我還不一定是活著的。」連小姐回憶起當年,一下子掉進前所未有的巨大低潮,及現實的難關,手邊僅有的,就剩下先生過世時留下的103萬。「爸爸媽媽還在,小孩子也要養,我不可能就這樣放棄我先生的工廠,一定要把工廠接下來。」賭上僅有的103萬,重新買回已經賣掉的聖藝木雕和工廠機器,帶著萬一真的撐不過去把103萬賠光了,再另尋出路的決心,她說 : 「結果真的就被我撐過來了!」。

「我相信『一枝草、一點露』,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想說一覺睡飽起來再找辦法就好。可能天生就是樂天派,所以我小孩們也都很外向樂觀,不會因為失去爸爸振作不起來。我也相信別人怎麼做都有他的理由,就算遇到讓人生氣的事,也不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批判別人,我覺得這樣人生才會比較快樂。」凡是看得開的傻大姐個性,讓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也沒能擊倒連家淇。

【「強」去掉蟲就是「弘」】

聖藝木雕遭逢經營困難而草草收掉,連小姐擔起重任接手經營時,發現聖藝這個名字已被立案,因而想在原名上稍加變化,作為木雕工廠的新名字。「我覺得我先生就是名字裡有蟲,才會辛苦一輩子,把強的蟲拿掉,就便成了弘,就決定用弘這個字。」同時間,從此要一肩擔起工廠負責人的連小姐,也因為本名「玉琳」聽起來太過柔弱,怕無法扛起家業,而改名為較中性的「家淇」。「我覺得連玉琳是被保護的內向嬌嬌女,連家淇比較外向、比較三八!名字改了,真的覺得個性也改了。」揮別連玉琳與外銷國外市場為主的聖藝木雕, 民國89年,連家淇領著「弘聖藝」,木工廠轉作內銷,重新出發。

【賣拔拉的阿桑】

謝厝木藝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期間不論是風格、技法,還是目標市場、產品形態都有過多次革新與改變。看似順應時態之下的自然發展,其實實際在面臨轉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個性比較習慣安逸,我兒子老早就在跟我說工廠要轉型,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兒子女兒每天都叫我『賣拔拉的阿桑』,因為我們旁邊是『拔拉腳』,說我像『拔拉』一樣硬梆梆的不會變通。以前我也不太打扮,都跟社區歐巴桑在一起,有一次跟我兒子去買東西,我兒子說我們工廠要轉型,那老闆竟然狠毒的吐嘈說 : 『工廠轉型,你媽媽要先轉型!』」

環境在變,時代的腳步不停,連小姐笑稱到了快成死灰不得不轉條路求生的時候,她才會被刺激另尋出路。幾年前中國大陸工廠竄起,對台灣工業的衝擊,也嚴重波及木藝工廠,不斷裁員求生存之下,公司員工幾乎都離開工廠,所剩無幾。再逢前幾年的秋颱,整片農作物和著農民的血淚一起流成一灘死水,村民沒了收入,年輕人更找不到工作。從前的員工大都是村民,在不景氣的環境下,內銷市場難以持續,於是弘聖藝雕刻結合整個謝厝村民,往社區營造跨出轉型的步伐。

 

【弘聽起來就像是「Home」,有家的感覺】

 

王家第二代大兒子世豪,早在年僅大一的時候,發現了弘聖藝的「弘」與家的英文「Home」這個諧音的聯想,就以「Home」為概念幫弘聖藝木雕設計了CI,清楚的讓人感受到小小的謝厝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般的溫馨。重新出發的弘聖藝,就如同「Home」的字義,大兒子世豪一邊進修一邊幫家業的木藝工廠做意象設計,還挑起大樑擔任雲林縣口湖鄉傳統文化發展協會的理事,二兒子和小女兒在木工製作、DIY彩繪木藝、謝厝的社區營造和旅遊導覽上也都盡心盡力。弘聖藝繫起的,不只是這一個家族的兩代之間,更是整個謝厝村村民間的情感。質樸的小鄉村裡,木工廠聚集起村民,拉著年僅國小、國中的小朋友們做義工,熱情的招呼、協助做木藝彩繪,更一起合作參加大大小小的社區特色營造創作比賽,掛起一幅幅得獎作品,裡頭盡是村民與義工們為社區發展打拚的心血,及對謝厝村最純粹的熱情。

 

現在的弘聖藝雕刻,目標朝向結合口湖鄉社區文化、農、漁業、風景特色,發展成觀光體驗社區。更與雲林科技大學的設計科師生合作,未來即將完成文化時光走廊、木藝培訓營、伴手禮盒包裝等,打響社區知名度。讓走過雲林的遊客,在這白馬守護的崙仔腳,停下腳步,隨著時光走廊體驗一場用質樸、誠懇、熱情與努力建構出的文化旅程。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8.html
執行單位: 弘聖藝雕刻實業有限公司
地址: 雲林縣口湖鄉謝厝村水尾51號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 雲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謝厝社區著名的產業即為平板木雕及彩繪,由於經濟環境的影響,產業亦朝向工藝化、觀光化發展。有鑑於此,在產業特色發展上,則以木藝作為核心特色,觸發居民對於社區的向心力,達到文化再造之目的;同時將木藝落實於生活,創造優質的社區環境;最後透過產業化、品牌化的推動,促進傳統產業的興起,形成內需自足之永續經營。

弘聖藝雕刻實業有限公司與謝厝村有著高度緊密的發展關係,因產業蓬勃發展,業者提供當地居民大量的就業機會,有效培育與承續木藝技術,而弘聖藝亦成為謝厝村之代名詞。為落實「戶戶有木藝,社區真特色」之概念,乃藉由工藝材料、空間之提供,由謝厝社區居民動手DIY彩繪與製作屬於自家獨一無二的木藝信箱,提高謝厝社區居民對於平板木雕工藝的認同。藉由社區硬體的美化與營造,融入我們社區的木藝產業,設置有在地特色的入口意象,讓彩繪工藝深入社區居民的生活。

除透過社區營造工作之執行,提升其對社區工藝產業文化的認知與實踐能力之外,在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今年度乃導入設計與品牌概念,輔以標準化製程及改善生產流程等策略,逐步積聚微型量化之能力,再注入商品化概念進行行銷經營,提供居民就業機會,建立永續經營之機制。在品牌概念的提升方面,今年度的目標為建構品牌識別系統,藉以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活力,對外則建立品牌形象,強化銷售競爭力。希望新品牌形象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進而刺激銷售提升整體產值。

在技術來源方面,則由雲林縣大專院校師資提供支援。進行步驟則由社區內外部調查,以彙整定位品牌特質。同時將所設定的新品牌名稱、識別概念和經營理念轉換成具體的視覺傳達形式。未來希望能結合謝厝社區文化、農、漁業、風景特色,發展成觀光體驗社區,帶動週邊經濟景氣及提升人口就業率。

【黑人吃西瓜】

沿著整路電線桿上的可愛木雕路牌,走進了弘聖藝木雕工廠,琳琅滿目的木雕作品,不論是萬聖節的南瓜鬼怪,還是被譽為壓箱寶的耶穌誕辰雕刻、與最暢銷的白鵝,處處流露西式歐風。

「這一組黑人吃西瓜,那個時候整年都在做這個訂單,為什麼會做這個我也不知道,就客戶看了喜歡,訂單量很多,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這麼賣?畫那個黑人有什麼好看的?」弘聖藝木雕公司現任經理連家淇小姐,指著其中一系列黑人圖案的木雕,一邊說明當年木藝外銷的盛況,還不時自己吐嘈。

民國75年到80年代初期,在台灣產業升級與自由化、國際化的背景下,伴隨當時進出口與投資限制的放寬,當年主要做木藝外銷的「聖藝木雕」,市場橫跨美國、歐洲、日本,員工百人有餘。大約十年前改名「弘聖藝雕刻實業有限公司」轉攻國內市場,近年來則因應社區營造與地方性觀光型產業蓬勃發展,相繼推出彩繪木藝工作坊、DIY材料包,並與村裡義工合力完成介紹地方特色的謝厝活藝館。

【爆米香一路爆出木雕路】

聖藝木雕經營外銷極盛一時,提供了村民龐大就業機會的創辦人王氏兄弟,早期其實是在北部販售原住民雕刻,而這一路打拼的事業,竟是從王氏兄弟北上叫賣爆米香開始。

「他五年級就上台北去叫賣爆米香,其他兄弟年紀比較大不好意思叫賣覺得丟臉,我先生年紀最小,個性又外向,就在大街小巷叫賣爆米香爆了一年。他很會認路,帶著他哥哥到處跑,那段時間也認識很多人,熟悉不少門路,他從小就很有生意頭腦,對他後來作外銷幫助很大。六年級開始就跟著人家學做木雕,剛好有人可以出資,他就去學技術,到處都學一點,再自己摸索。」王氏兄弟這一趟北上的打拚之旅,從巷弄裡的爆米香,闖出了一條台灣木藝的康莊大道。

【「就剩這103萬,賣掉的,再買回來!」】

86年,王志強先生病逝,家中也遭逢遽變。木工廠由當時健康狀況也令人擔憂的哥哥王志鵬接手,幾年間又逢景氣低迷,外銷市場快速萎縮,資金問題迫使工廠大門關上,心灰意冷的王志鵬先生甚至放火燒毀了當時大半的木雕產品,於89年在弟弟之後相繼病逝。「你看見我人在,我還不一定是活著的。」連小姐回憶起當年,一下子掉進前所未有的巨大低潮,及現實的難關,手邊僅有的,就剩下先生過世時留下的103萬。「爸爸媽媽還在,小孩子也要養,我不可能就這樣放棄我先生的工廠,一定要把工廠接下來。」賭上僅有的103萬,重新買回已經賣掉的聖藝木雕和工廠機器,帶著萬一真的撐不過去把103萬賠光了,再另尋出路的決心,她說 : 「結果真的就被我撐過來了!」。

「我相信『一枝草、一點露』,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想說一覺睡飽起來再找辦法就好。可能天生就是樂天派,所以我小孩們也都很外向樂觀,不會因為失去爸爸振作不起來。我也相信別人怎麼做都有他的理由,就算遇到讓人生氣的事,也不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批判別人,我覺得這樣人生才會比較快樂。」凡是看得開的傻大姐個性,讓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也沒能擊倒連家淇。

【「強」去掉蟲就是「弘」】

聖藝木雕遭逢經營困難而草草收掉,連小姐擔起重任接手經營時,發現聖藝這個名字已被立案,因而想在原名上稍加變化,作為木雕工廠的新名字。「我覺得我先生就是名字裡有蟲,才會辛苦一輩子,把強的蟲拿掉,就便成了弘,就決定用弘這個字。」同時間,從此要一肩擔起工廠負責人的連小姐,也因為本名「玉琳」聽起來太過柔弱,怕無法扛起家業,而改名為較中性的「家淇」。「我覺得連玉琳是被保護的內向嬌嬌女,連家淇比較外向、比較三八!名字改了,真的覺得個性也改了。」揮別連玉琳與外銷國外市場為主的聖藝木雕, 民國89年,連家淇領著「弘聖藝」,木工廠轉作內銷,重新出發。

【賣拔拉的阿桑】

謝厝木藝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期間不論是風格、技法,還是目標市場、產品形態都有過多次革新與改變。看似順應時態之下的自然發展,其實實際在面臨轉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個性比較習慣安逸,我兒子老早就在跟我說工廠要轉型,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兒子女兒每天都叫我『賣拔拉的阿桑』,因為我們旁邊是『拔拉腳』,說我像『拔拉』一樣硬梆梆的不會變通。以前我也不太打扮,都跟社區歐巴桑在一起,有一次跟我兒子去買東西,我兒子說我們工廠要轉型,那老闆竟然狠毒的吐嘈說 : 『工廠轉型,你媽媽要先轉型!』」

環境在變,時代的腳步不停,連小姐笑稱到了快成死灰不得不轉條路求生的時候,她才會被刺激另尋出路。幾年前中國大陸工廠竄起,對台灣工業的衝擊,也嚴重波及木藝工廠,不斷裁員求生存之下,公司員工幾乎都離開工廠,所剩無幾。再逢前幾年的秋颱,整片農作物和著農民的血淚一起流成一灘死水,村民沒了收入,年輕人更找不到工作。從前的員工大都是村民,在不景氣的環境下,內銷市場難以持續,於是弘聖藝雕刻結合整個謝厝村民,往社區營造跨出轉型的步伐。

 

【弘聽起來就像是「Home」,有家的感覺】

 

王家第二代大兒子世豪,早在年僅大一的時候,發現了弘聖藝的「弘」與家的英文「Home」這個諧音的聯想,就以「Home」為概念幫弘聖藝木雕設計了CI,清楚的讓人感受到小小的謝厝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般的溫馨。重新出發的弘聖藝,就如同「Home」的字義,大兒子世豪一邊進修一邊幫家業的木藝工廠做意象設計,還挑起大樑擔任雲林縣口湖鄉傳統文化發展協會的理事,二兒子和小女兒在木工製作、DIY彩繪木藝、謝厝的社區營造和旅遊導覽上也都盡心盡力。弘聖藝繫起的,不只是這一個家族的兩代之間,更是整個謝厝村村民間的情感。質樸的小鄉村裡,木工廠聚集起村民,拉著年僅國小、國中的小朋友們做義工,熱情的招呼、協助做木藝彩繪,更一起合作參加大大小小的社區特色營造創作比賽,掛起一幅幅得獎作品,裡頭盡是村民與義工們為社區發展打拚的心血,及對謝厝村最純粹的熱情。

 

現在的弘聖藝雕刻,目標朝向結合口湖鄉社區文化、農、漁業、風景特色,發展成觀光體驗社區。更與雲林科技大學的設計科師生合作,未來即將完成文化時光走廊、木藝培訓營、伴手禮盒包裝等,打響社區知名度。讓走過雲林的遊客,在這白馬守護的崙仔腳,停下腳步,隨著時光走廊體驗一場用質樸、誠懇、熱情與努力建構出的文化旅程。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8.html
[ 搜尋所有 留 憶 走廊 ... ]

根據地址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智慧的傳承

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智慧的蔓延

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高雄市立圖書館楠仔坑分館

地址: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高雄市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市立楠梓國小

電話: (07)3511140 | 公/私立: 公立 | 縣市名稱: [54]高雄市 | 地址: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國民小學名錄

智慧的傳承

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智慧的蔓延

黃裕榮、駱信昌、黃裕和 | 高雄市 | 場域: 學校 |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高雄市立圖書館楠仔坑分館

地址: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高雄市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市立楠梓國小

電話: (07)3511140 | 公/私立: 公立 | 縣市名稱: [54]高雄市 | 地址: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國民小學名錄
[ 搜尋所有 811高雄市楠梓區楠梓路262號 ... ]

與留『憶』走廊同分類的文化部公共藝術

禮讚 To Praise

陳石年Chih-Nien Che | 桃園市 | 場域: 其他 | 334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1216號 室外左側花圃內

等待飛揚 Wait to Raise

劉鎮洲Chen-Chou Liu | 桃園市 | 場域: 學校 | 338桃園市蘆竹區中山路108巷36號 教學大樓外側牆面

美麗西湖:協力 Cooperatio

黃銘哲 Ming-Che Huang | 苗栗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 南下景觀平台

同心 Concentric

賴純純 Lai Tsun-Tsu | 苗栗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 北上停車場入口

花果園 Garden / Orchard

賴純純 Tsun-Tsun Lai | 苗栗縣 | 場域: 其他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 北上人行跨越橋

森林 Forest

賴純純 Tsun-Tsun Lai | 苗栗縣 | 場域: 其他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北上戶外廣場

賴厝之樹 The Tree of Lai-Cuo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4臺中市北區漢口路四段168號 新建活動中心南側廣場

彩色的雲朵 Colorful Cloud

邱連恭 Lien-Gong Chiu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6臺中市北屯區仁愛里四平路71號 一號大樓川堂天花板

藏寶圖 Treasure Ma

邱連恭 Lien-Gong Chiu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6臺中市北屯區仁愛里四平路71號一號大樓川堂地面

舞動的青春 Waves Youth

邱泰洋 Tai-Tang Chiu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8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一段425號 入口左側步道、穿堂照壁

展翅 Soaring on Wing

蕭任能 Ren-Neng Hsiao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1臺中市太平區中山路四段27號 大樓側牆

人與土地 Human and Land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土壤陳列館入口處右側外牆

人與昆蟲:創造之手 Human and Insect : Hand of the Creatio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養蟲室大樓入口

人與昆蟲:蟲蟲總動員 Human and Insect : Insect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養蟲室大樓牆面

活潑快樂 Lively and Joyful

陳永忠 Yung-Chung Che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舊正里中正路79-5號 中庭

禮讚 To Praise

陳石年Chih-Nien Che | 桃園市 | 場域: 其他 | 334桃園市八德區興豐路1216號 室外左側花圃內

等待飛揚 Wait to Raise

劉鎮洲Chen-Chou Liu | 桃園市 | 場域: 學校 | 338桃園市蘆竹區中山路108巷36號 教學大樓外側牆面

美麗西湖:協力 Cooperatio

黃銘哲 Ming-Che Huang | 苗栗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 南下景觀平台

同心 Concentric

賴純純 Lai Tsun-Tsu | 苗栗縣 | 場域: 交通建設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 北上停車場入口

花果園 Garden / Orchard

賴純純 Tsun-Tsun Lai | 苗栗縣 | 場域: 其他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 北上人行跨越橋

森林 Forest

賴純純 Tsun-Tsun Lai | 苗栗縣 | 場域: 其他 | 368苗栗縣西湖鄉國道3號135公里處北上戶外廣場

賴厝之樹 The Tree of Lai-Cuo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4臺中市北區漢口路四段168號 新建活動中心南側廣場

彩色的雲朵 Colorful Cloud

邱連恭 Lien-Gong Chiu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6臺中市北屯區仁愛里四平路71號 一號大樓川堂天花板

藏寶圖 Treasure Ma

邱連恭 Lien-Gong Chiu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6臺中市北屯區仁愛里四平路71號一號大樓川堂地面

舞動的青春 Waves Youth

邱泰洋 Tai-Tang Chiu | 臺中市 | 場域: 學校 | 408臺中市南屯區黎明路一段425號 入口左側步道、穿堂照壁

展翅 Soaring on Wing

蕭任能 Ren-Neng Hsiao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1臺中市太平區中山路四段27號 大樓側牆

人與土地 Human and Land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土壤陳列館入口處右側外牆

人與昆蟲:創造之手 Human and Insect : Hand of the Creatio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養蟲室大樓入口

人與昆蟲:蟲蟲總動員 Human and Insect : Insect

林文海 Wen-Hai Li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萬豐里中正路189號 養蟲室大樓牆面

活潑快樂 Lively and Joyful

陳永忠 Yung-Chung Che | 臺中市 | 場域: 其他 | 413臺中市霧峰區舊正里中正路79-5號 中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