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文昌公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

個案名稱南屯文昌公廟的開放時間是AM8:00-PM6:00, 現狀是祠廟使用, 歷史沿革是「南屯文昌公廟」又稱「犁頭店文昌祠」,為先賢曾玉音等人於清嘉慶2年(1797)倡議興建,主祀五文昌,並陸續成立新蘭社、文林社、崇文社、大觀社等於廂房教學,提振文風。日治明治31年(1898)「犁頭店公學校」(今南屯國小)成立時曾借用作為臨時校舍;大正13年(1924)為響應臺灣文化協會而成立「南屯昌....

#南屯文昌公廟的地圖

案件編號20101014000002
個案名稱南屯文昌公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南屯文昌公廟」又稱「犁頭店文昌祠」,為先賢曾玉音等人於清嘉慶2年(1797)倡議興建,主祀五文昌,並陸續成立新蘭社、文林社、崇文社、大觀社等於廂房教學,提振文風。日治明治31年(1898)「犁頭店公學校」(今南屯國小)成立時曾借用作為臨時校舍;大正13年(1924)為響應臺灣文化協會而成立「南屯昌明會」,持續推動「漢學」文化保存。 戰後(1945~),因故將原有廟地出租給市府改作南屯市場,民國62年(1973)於現址興建二層迴廊城閣式建築。 民國99年(2010)臺中市政府公告登錄「南屯文昌公廟」為歷史建築,理由包括具有民間信仰與社會教育之文化價值,且保存多座清代古匾、2對拜亭石柱與2幅「棟對」,具有歷史建築文化意涵,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具歷史文化價值。 ⑴先賢曾玉音於清嘉慶2年募款發起興建「犁頭店文昌祠」並設置「社學」,延聘碩儒教化士民,為台中地區教育之發祥地,深具民間信仰與社會教育之文化價值。 ⑵文昌祠陸續設有新蘭社、文林社、崇文社、大觀社(台中目前仍營運中之最久社學社團),顯示清代地區性「社學」發展與傳承歷史。 2.具其他歷史建築價值,包括下列事項: ⑴廟中保有多座清代古匾、二對拜亭石柱與二幅「棟對」,見證歷史建築的文化意涵。 ⑵日治初期,該廟曾做為南屯公學校的校舍。至今仍繼續推展各項文化教育,建築雖改為「迴廊樓閣」的文廟樣式,唯其保存過程及所發揮之文化功能殊值肯定,並具良好傳統文昌信仰教化功能,展現歷史建築之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及〈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4條。
所屬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南屯區
address : 南屯區文昌街100號
經度120.63870670699
緯度24.137956459421
主管機關名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6000/photo/abc47ace-513a-43e5-b91f-7487c124896a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6000/photo/abc47ace-513a-43e5-b91f-7487c124896a.jpg

name

abc47ace-513a-43e5-b91f-7487c124896a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01014000002
外觀特徵民國62年(1973)遷建為二層迴廊城閣式建築,外觀仿孔廟大成殿,「廡殿式」屋頂,並鋪設黃色琉璃瓦,整體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為主,搭配木構件為輔。二樓正殿中港間兩扇大門並未彩繪門神,而是在朱紅底漆門板上裝置108顆門釘,如同孔廟之「櫺星門」。
室內特徵廟宇祭祀主要位於二樓,中央為三開間之「正殿」,室內空間採大跨距無樑柱的作法。主祀文昌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與朱衣星君等五文昌,以及對廟務有功者之「長生祿位」。
使用情形祠廟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狀祠廟使用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AM8:00-PM6:00
網站名稱台中市文昌公廟
網址http://www.wcgt.org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290280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0294658號
公告日期 : 2010-10-14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南屯區
landNo : 南屯段
landSerialNo : 1416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南屯區
landNo : 南屯段
landSerialNo : 1412-1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2/2530188f-e338-472d-9087-d7c7f8bbf60c/1.jpg

2: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2/ea6ba072-dc40-434f-bbd0-65db4da386ef/2.jpg

3: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2/69a5b539-c3d4-4b7b-a45d-f009331dbc10/3.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19/007f22dc-2ed5-4d32-a1e6-a19a0369d98a/0991014_南屯文昌公廟_登錄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19/5f738c20-bcac-4c3c-b964-31526c6e48f3/0991014_南屯文昌公廟_地籍圖.jpg
repImgId2956

案件編號

20101014000002

個案名稱

南屯文昌公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南屯文昌公廟」又稱「犁頭店文昌祠」,為先賢曾玉音等人於清嘉慶2年(1797)倡議興建,主祀五文昌,並陸續成立新蘭社、文林社、崇文社、大觀社等於廂房教學,提振文風。日治明治31年(1898)「犁頭店公學校」(今南屯國小)成立時曾借用作為臨時校舍;大正13年(1924)為響應臺灣文化協會而成立「南屯昌明會」,持續推動「漢學」文化保存。 戰後(1945~),因故將原有廟地出租給市府改作南屯市場,民國62年(1973)於現址興建二層迴廊城閣式建築。 民國99年(2010)臺中市政府公告登錄「南屯文昌公廟」為歷史建築,理由包括具有民間信仰與社會教育之文化價值,且保存多座清代古匾、2對拜亭石柱與2幅「棟對」,具有歷史建築文化意涵,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價值。 ⑴先賢曾玉音於清嘉慶2年募款發起興建「犁頭店文昌祠」並設置「社學」,延聘碩儒教化士民,為台中地區教育之發祥地,深具民間信仰與社會教育之文化價值。 ⑵文昌祠陸續設有新蘭社、文林社、崇文社、大觀社(台中目前仍營運中之最久社學社團),顯示清代地區性「社學」發展與傳承歷史。 2.具其他歷史建築價值,包括下列事項: ⑴廟中保有多座清代古匾、二對拜亭石柱與二幅「棟對」,見證歷史建築的文化意涵。 ⑵日治初期,該廟曾做為南屯公學校的校舍。至今仍繼續推展各項文化教育,建築雖改為「迴廊樓閣」的文廟樣式,唯其保存過程及所發揮之文化功能殊值肯定,並具良好傳統文昌信仰教化功能,展現歷史建築之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及〈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4條。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南屯區
address : 南屯區文昌街100號

經度

120.63870670699

緯度

24.137956459421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6000/photo/abc47ace-513a-43e5-b91f-7487c124896a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6000/photo/abc47ace-513a-43e5-b91f-7487c124896a.jpg

name

abc47ace-513a-43e5-b91f-7487c124896a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01014000002

外觀特徵

民國62年(1973)遷建為二層迴廊城閣式建築,外觀仿孔廟大成殿,「廡殿式」屋頂,並鋪設黃色琉璃瓦,整體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為主,搭配木構件為輔。二樓正殿中港間兩扇大門並未彩繪門神,而是在朱紅底漆門板上裝置108顆門釘,如同孔廟之「櫺星門」。

室內特徵

廟宇祭祀主要位於二樓,中央為三開間之「正殿」,室內空間採大跨距無樑柱的作法。主祀文昌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與朱衣星君等五文昌,以及對廟務有功者之「長生祿位」。

使用情形

祠廟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狀

祠廟使用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AM8:00-PM6:00

網站名稱

台中市文昌公廟

網址

http://www.wcgt.org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90294658號
公告日期 : 2010-10-14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南屯區
landNo : 南屯段
landSerialNo : 1416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南屯區
landNo : 南屯段
landSerialNo : 1412-1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2/2530188f-e338-472d-9087-d7c7f8bbf60c/1.jpg

2: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2/ea6ba072-dc40-434f-bbd0-65db4da386ef/2.jpg

3: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2/69a5b539-c3d4-4b7b-a45d-f009331dbc10/3.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19/007f22dc-2ed5-4d32-a1e6-a19a0369d98a/0991014_南屯文昌公廟_登錄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19/5f738c20-bcac-4c3c-b964-31526c6e48f3/0991014_南屯文昌公廟_地籍圖.jpg

repImgId

2956

南屯文昌公廟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南屯文昌公廟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1010140000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0101400000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01014000002 ... ]

根據名稱 南屯文昌公廟 找到的相關資料

南屯文昌公廟

地址: 文昌街100號 | 南屯區 | 臺中市 | 經度: 120.638649 | 緯度: 24.13793564

@ 臺灣宗教文化資產臺中市點位資訊

南屯文昌公廟

地址: 文昌街100號 | 南屯區 | 臺中市 | 經度: 120.638649 | 緯度: 24.13793564

@ 臺灣宗教文化資產臺中市點位資訊

[ 搜尋所有 南屯文昌公廟 ... ]

根據電話 04-22290280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4-22290280 ...)

樂成宮開基正二媽神像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符合〈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3款基準: 一、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本尊媽祖神像地方盛傳是乾隆 ... | 保存現狀: 良好

@ 文資局古物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媽祖信仰歷史悠久,大甲媽祖之遶境進香具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及典範性等特色,值得登錄保存。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每年農曆1月15日元宵節舉行筊筶典禮,決定該年大甲媽祖起駕日期。「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鎮瀾宮一年中最大且最重要的活動。進香期間舉行各項宗教儀式作為過程銜接,並為信徒祈福,這些儀式除具宗教意義之外,同時...

@ 文資局民俗

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

1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現狀: 921地震後水路受創嚴重,現已由經濟部水利處發包重建,在吸管旁新做一倒虹吸管,舊倒虹吸管將登錄為歷史建築加以保存。 | 歷史沿革: 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為了供應設置於新社台地上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培育爪哇大莖種甘蔗所需要之灌溉水而興築,進水口位於大甲溪左岸的白冷;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10月14日舉行竣...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臺灣府儒考棚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臺灣府儒考棚原為清光緒17年(1891)臺灣省城小北門街內的建築群,日治初期曾作為臺灣民政支部,大正7年(1918)因臺中州廳廳舍擴建工程,局部拆遷搬移現址作為警察俱...

@ 文資局古蹟

豐榮水利紀念碑

1 | 開放時間: 全天 | 現狀: 九二一震災碑體斷落已修復完成 | 歷史沿革: 日人治臺後,實施「農業臺灣」政策,對農田水利極為重視,針對全島大小埤圳進行調查,有鑑於水利私有化不利農業發展,明治34年(1901)臺灣總督府即頒訂「公共埤圳規則」具有公共利益之埤圳皆統由官方監督管理...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大南劉家祖厝

1 | 開放時間: 上午8點至下午5點,訪視前先提早一星期告知。 | 現狀: 格局及空間布局現況保存完整。 | 歷史沿革: 「大南劉家祖厝」即為地方熟知的劉五福公廳,約完成於清道光、咸豐年間(約西元1850年)。除正廳外,有左三右二共計五護龍,形成多護龍合院建築;劉家早年經營糖廍致富,為新社地區蔗糖製造之先驅,目前劉家祖厝...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葫蘆墩圳入水口

1 | 開放時間: 停用,暫不開放。 | 現狀: 由於現今葫蘆墩圳已改由舊山線鐵道大甲溪鐵橋附近引水,此一入水口閒置。 | 歷史沿革: 葫蘆墩圳為早年臺中地區主要的灌溉設施,是由下埤、上埤及下溪洲三圳合併而成。其中以下埤圳為漢人通事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開鑿最早,時稱貓霧捒圳。雍正10年(1732)張達京以墾號「張振萬」邀集其他...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中山綠橋(舊稱:新盛橋)

1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現狀: 為本市日治初期市政建設之代表,即鐵路開通、公園建設及市區計畫之具體象徵,更具高度歷史意義,和保存及建築研究價值。 | 歷史沿革: 日治明治41年(1908)在臺中公園舉辦全臺縱貫鐵路開通慶祝典禮,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與臺灣政商名流多人蒞臨,因此修建本橋以利交通與城市美觀,時稱為「新盛橋」,街道稱「新盛橋通」。戰後路名改為「中山路」...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樂成宮開基正二媽神像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符合〈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3款基準: 一、具有地方或族群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傳統技術、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本尊媽祖神像地方盛傳是乾隆 ... | 保存現狀: 良好

@ 文資局古物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媽祖信仰歷史悠久,大甲媽祖之遶境進香具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及典範性等特色,值得登錄保存。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每年農曆1月15日元宵節舉行筊筶典禮,決定該年大甲媽祖起駕日期。「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鎮瀾宮一年中最大且最重要的活動。進香期間舉行各項宗教儀式作為過程銜接,並為信徒祈福,這些儀式除具宗教意義之外,同時...

@ 文資局民俗

白冷圳—抽藤坑倒虹吸管

1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現狀: 921地震後水路受創嚴重,現已由經濟部水利處發包重建,在吸管旁新做一倒虹吸管,舊倒虹吸管將登錄為歷史建築加以保存。 | 歷史沿革: 白冷圳是日治時期,為了供應設置於新社台地上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培育爪哇大莖種甘蔗所需要之灌溉水而興築,進水口位於大甲溪左岸的白冷;昭和3年(1928)12月開工,昭和7年(1932)10月14日舉行竣...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臺灣府儒考棚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臺灣府儒考棚原為清光緒17年(1891)臺灣省城小北門街內的建築群,日治初期曾作為臺灣民政支部,大正7年(1918)因臺中州廳廳舍擴建工程,局部拆遷搬移現址作為警察俱...

@ 文資局古蹟

豐榮水利紀念碑

1 | 開放時間: 全天 | 現狀: 九二一震災碑體斷落已修復完成 | 歷史沿革: 日人治臺後,實施「農業臺灣」政策,對農田水利極為重視,針對全島大小埤圳進行調查,有鑑於水利私有化不利農業發展,明治34年(1901)臺灣總督府即頒訂「公共埤圳規則」具有公共利益之埤圳皆統由官方監督管理...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大南劉家祖厝

1 | 開放時間: 上午8點至下午5點,訪視前先提早一星期告知。 | 現狀: 格局及空間布局現況保存完整。 | 歷史沿革: 「大南劉家祖厝」即為地方熟知的劉五福公廳,約完成於清道光、咸豐年間(約西元1850年)。除正廳外,有左三右二共計五護龍,形成多護龍合院建築;劉家早年經營糖廍致富,為新社地區蔗糖製造之先驅,目前劉家祖厝...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葫蘆墩圳入水口

1 | 開放時間: 停用,暫不開放。 | 現狀: 由於現今葫蘆墩圳已改由舊山線鐵道大甲溪鐵橋附近引水,此一入水口閒置。 | 歷史沿革: 葫蘆墩圳為早年臺中地區主要的灌溉設施,是由下埤、上埤及下溪洲三圳合併而成。其中以下埤圳為漢人通事張達京於雍正元年(1723)開鑿最早,時稱貓霧捒圳。雍正10年(1732)張達京以墾號「張振萬」邀集其他...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中山綠橋(舊稱:新盛橋)

1 |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 現狀: 為本市日治初期市政建設之代表,即鐵路開通、公園建設及市區計畫之具體象徵,更具高度歷史意義,和保存及建築研究價值。 | 歷史沿革: 日治明治41年(1908)在臺中公園舉辦全臺縱貫鐵路開通慶祝典禮,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與臺灣政商名流多人蒞臨,因此修建本橋以利交通與城市美觀,時稱為「新盛橋」,街道稱「新盛橋通」。戰後路名改為「中山路」...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04-22290280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南屯文昌公廟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

1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現狀: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於2009年11月完成修復工程,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北社尾路210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19年(大正8年)。王氏開臺始祖第七世王德厚約於清康熙年間由中國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回溪墟溪銅社渡海來臺,並於北社尾地區進行...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1 | 開放時間: 24h | 現狀: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竹圍子段,興建於日治時期1936年(昭和11年)。 臺灣農田灌溉的發展,最初水利設施多由民間私人出資築埤開圳,設施所有人(埤圳主、圳戶)負責設施供水...

內天后宮

1 | 開放時間: 全年上午五點到下午九點 | 現狀: 位於西門街,為新竹市內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 歷史沿革: 新竹內天后宮又稱為內媽祖廟,奉祀天上聖母,原建於清乾隆13年。乾隆年間興建的長和宮、城隍廟、西門內天后宮,在當時不僅是信仰的重心,更是人群聚集之處,市集交易興盛之地。但日據時期的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實...

兒八公園碉堡

1 | 現狀: 為兒八公園乙部分,碉堡周圍以鐵欄杆圍住,入口處設有鐵門。 | 歷史沿革: 二次大戰末期(西元1943年),在臺日軍為迎擊美軍機空襲及防禦美軍登陸,設置碉堡,同時責守衛機場安全。民國72年都市計畫規劃為兒八公園,當時整地才發現原碉堡是被樹木遮避,後將碉堡留下保存,並由新竹市康...

新竹少年刑務所職務官舍群

1 | 現狀: 新竹少年刑務所位於「新竹市延平路一段108號」,目前仍維持原有機能作為監獄使用(新竹監獄與新竹看守所)並由「法務部矯正署」負責監管。而監獄周邊由延平路一段138巷、北大路、少年街與延平路一段所圍成之梯... | 歷史沿革: 昭和11年(1936)新竹少年刑務所開設當時官舍與生活區的規模不大,僅設置了「丙種官舍」一棟、「丁種官舍」5棟與10坪大之「臺灣瓦咠木造平家建之浴場」一座。昭和12年(1937)當時刑務所宿舍與生活區...

有樂館

1 | 開放時間: 營業時間 Open Hours 週一、週三至週日(週二公休) 影院 CINEMA|依電影放映時刻表 書店BOOKS|13:00-21:30 餐酒館 BISTRO|18:00-24:00 每周三傍... | 現狀: 使用中(辦理影展及其他影像推廣活動或劇場演出) | 歷史沿革: 1.前身為1933年(昭和8年)建立的「有樂館」,為全台首座有冷氣之歐化劇場,是日本當時展現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 2.1944年盟軍轟炸新竹市區,有樂館屋頂亦遭轟炸,座位全毀,但四週牆面未受損...

香山天后宮

1 | 開放時間: 全年6:00-20:00 | 現狀: 建築平面格局採二進三間閩南式廟宇,保存狀況尚可,惟因近海,受海風侵襲而致石材風化嚴重。 | 歷史沿革: 香山天后宮自道光5年創建至今已有180年歷史,是當地漁民信仰中心。香山天后宮之媽祖神像或香火之供奉,或可追溯至鄭氏末、康熙初,但建廟安置,可考者始於道光5年,嗣後歷經咸豐、同治年代未聞有所修葺,直到光...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

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

1 | 現狀: 外觀經過整建,內部改裝為辦公空間使用 | 歷史沿革: 建物於民國18年(昭和4年)由日人河東富次興建並保存登記完成,後於民國24年移轉予株式會社辰馬商會,臺灣光復後,民國40年移轉為國有,管理機關為臺灣省公產管理處,民國57年3月1日移轉予第一產物保險股...

峰圃茶莊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峰圃茶莊於光復後(民國34年後)從太平町(大稻埕)江山樓食堂(今歸綏街)搬來重慶南路一段35號,本建築歷經一次增建,主要為後半段增加四樓做為臥室使用。

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

1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1.本建築主體為日本「建功神社」遺址所改建。保留本書院建築物,並進一步於園區內增設相關遺蹟之證據保存或復舊模型,當可更完整承續歷史意義與豐富人文教化內涵。 2.亦為政府遷臺首要文化建設。歷經國語日報...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1、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臺北市役所於1932-1933年規劃興建完成三處大型垃圾焚化廠中,目前僅存之一處。 2、這三處「塵芥燒却場」解決原有垃圾焚燒爐的問題,可以不受天候影響,達成全市垃圾處理量之...

第一外科診所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目前已將建築立面元素與新大樓建築融合設計使用。 | 歷史沿革: 菅野外科醫院建於昭和九年,為木造日本瓦二樓建築,現開封街第一外科為磚鐵筋混凝土三樓建築,當為改建之建築,改建時間最遲為民國三十九年。

延平南路45號

1 | 現狀: 保存完整,目前作為學術交流基金會/美國教育資訊中心/內政部役政署辦公室使用。 | 歷史沿革: 1.建築物外牆面以斬石子方式處理,為日治時期少見之工法,室內天花裝修之灰泥線腳,頗具巧思,整體而言,建築物保有原有構造,而其造型、建材、工法均具保存價值。 2.內部空間完整且位於街角巷口,深具再利用之...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

1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現狀: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於2009年11月完成修復工程,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嘉義市北社尾王姓宗祠」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北社尾路210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19年(大正8年)。王氏開臺始祖第七世王德厚約於清康熙年間由中國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回溪墟溪銅社渡海來臺,並於北社尾地區進行...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

1 | 開放時間: 24h | 現狀: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原嘉義郡水利組合之水閘門及水道」位於現今嘉義市西區竹圍子段,興建於日治時期1936年(昭和11年)。 臺灣農田灌溉的發展,最初水利設施多由民間私人出資築埤開圳,設施所有人(埤圳主、圳戶)負責設施供水...

內天后宮

1 | 開放時間: 全年上午五點到下午九點 | 現狀: 位於西門街,為新竹市內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 歷史沿革: 新竹內天后宮又稱為內媽祖廟,奉祀天上聖母,原建於清乾隆13年。乾隆年間興建的長和宮、城隍廟、西門內天后宮,在當時不僅是信仰的重心,更是人群聚集之處,市集交易興盛之地。但日據時期的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實...

兒八公園碉堡

1 | 現狀: 為兒八公園乙部分,碉堡周圍以鐵欄杆圍住,入口處設有鐵門。 | 歷史沿革: 二次大戰末期(西元1943年),在臺日軍為迎擊美軍機空襲及防禦美軍登陸,設置碉堡,同時責守衛機場安全。民國72年都市計畫規劃為兒八公園,當時整地才發現原碉堡是被樹木遮避,後將碉堡留下保存,並由新竹市康...

新竹少年刑務所職務官舍群

1 | 現狀: 新竹少年刑務所位於「新竹市延平路一段108號」,目前仍維持原有機能作為監獄使用(新竹監獄與新竹看守所)並由「法務部矯正署」負責監管。而監獄周邊由延平路一段138巷、北大路、少年街與延平路一段所圍成之梯... | 歷史沿革: 昭和11年(1936)新竹少年刑務所開設當時官舍與生活區的規模不大,僅設置了「丙種官舍」一棟、「丁種官舍」5棟與10坪大之「臺灣瓦咠木造平家建之浴場」一座。昭和12年(1937)當時刑務所宿舍與生活區...

有樂館

1 | 開放時間: 營業時間 Open Hours 週一、週三至週日(週二公休) 影院 CINEMA|依電影放映時刻表 書店BOOKS|13:00-21:30 餐酒館 BISTRO|18:00-24:00 每周三傍... | 現狀: 使用中(辦理影展及其他影像推廣活動或劇場演出) | 歷史沿革: 1.前身為1933年(昭和8年)建立的「有樂館」,為全台首座有冷氣之歐化劇場,是日本當時展現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 2.1944年盟軍轟炸新竹市區,有樂館屋頂亦遭轟炸,座位全毀,但四週牆面未受損...

香山天后宮

1 | 開放時間: 全年6:00-20:00 | 現狀: 建築平面格局採二進三間閩南式廟宇,保存狀況尚可,惟因近海,受海風侵襲而致石材風化嚴重。 | 歷史沿革: 香山天后宮自道光5年創建至今已有180年歷史,是當地漁民信仰中心。香山天后宮之媽祖神像或香火之供奉,或可追溯至鄭氏末、康熙初,但建廟安置,可考者始於道光5年,嗣後歷經咸豐、同治年代未聞有所修葺,直到光...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

原辰馬商會本町店鋪

1 | 現狀: 外觀經過整建,內部改裝為辦公空間使用 | 歷史沿革: 建物於民國18年(昭和4年)由日人河東富次興建並保存登記完成,後於民國24年移轉予株式會社辰馬商會,臺灣光復後,民國40年移轉為國有,管理機關為臺灣省公產管理處,民國57年3月1日移轉予第一產物保險股...

峰圃茶莊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峰圃茶莊於光復後(民國34年後)從太平町(大稻埕)江山樓食堂(今歸綏街)搬來重慶南路一段35號,本建築歷經一次增建,主要為後半段增加四樓做為臥室使用。

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

1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1.本建築主體為日本「建功神社」遺址所改建。保留本書院建築物,並進一步於園區內增設相關遺蹟之證據保存或復舊模型,當可更完整承續歷史意義與豐富人文教化內涵。 2.亦為政府遷臺首要文化建設。歷經國語日報...

原警察局中正二分局(牯嶺街小劇場)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案二層樓磚造鋼筋混凝土建築部分,在1954 年(民國43 年)的營造執照上有詳細記載,建築物是在原有面積為58.86 平方公尺的木造日式宿舍上新建二層加強磚造式辦公廳舍,起造人為臺北市警察局,建築師...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1、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臺北市役所於1932-1933年規劃興建完成三處大型垃圾焚化廠中,目前僅存之一處。 2、這三處「塵芥燒却場」解決原有垃圾焚燒爐的問題,可以不受天候影響,達成全市垃圾處理量之...

第一外科診所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目前已將建築立面元素與新大樓建築融合設計使用。 | 歷史沿革: 菅野外科醫院建於昭和九年,為木造日本瓦二樓建築,現開封街第一外科為磚鐵筋混凝土三樓建築,當為改建之建築,改建時間最遲為民國三十九年。

延平南路45號

1 | 現狀: 保存完整,目前作為學術交流基金會/美國教育資訊中心/內政部役政署辦公室使用。 | 歷史沿革: 1.建築物外牆面以斬石子方式處理,為日治時期少見之工法,室內天花裝修之灰泥線腳,頗具巧思,整體而言,建築物保有原有構造,而其造型、建材、工法均具保存價值。 2.內部空間完整且位於街角巷口,深具再利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