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

個案名稱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的開放時間是週三至週五下午14時至17時、週六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現狀是建築整體完整。, 歷史沿革是大正9年(西元1920年)興建嘉南大圳、珊瑚潭水庫,稻米產量大增,同年日本當局採獎勵辦法:五年內在臺灣主要產地建設25座農業倉庫,計畫龐大,但仍依次建設。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實施「農業倉庫法」,穀倉經營始見成效。經日人改良的蓬萊米種推廣栽植,以彌補日本國內糧食供應之不足。 在灌溉系統建立與....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的地圖

案件編號20030610000002
個案名稱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大正9年(西元1920年)興建嘉南大圳、珊瑚潭水庫,稻米產量大增,同年日本當局採獎勵辦法:五年內在臺灣主要產地建設25座農業倉庫,計畫龐大,但仍依次建設。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實施「農業倉庫法」,穀倉經營始見成效。經日人改良的蓬萊米種推廣栽植,以彌補日本國內糧食供應之不足。 在灌溉系統建立與水庫興建後,稻米產量大幅增加,部分地區可有二至三期的稻作,稻殼收成後即予出售或充作地租繳交地主,因此「土礱間」之碾米業蓬勃興起,但期間經營問題叢生,各地農會應運而生,因此農會倉庫的普遍設立在於此時期,也就是臺米大量輸日時,臺灣總督府一直以補助建設經費及其它形式給予政治經濟的援助,最初目的在改善糙米的製造技術及改良貯藏設備,交易合理化,並提供農村金融借貸管道,以減低土礱間業者對農民剝削。福興鄉農會亦成立於此期間,當時稱為「有限責任福興信用組合」,隸屬臺中州「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臺中事務所」,配合日本當局為極積生糧計畫,獎勵興建穀倉。大正13年(西元1924年),穀倉完工後,開始收購福鄉地區稻穀經營穀倉,兼營碾米業務。 昭和7年(西元1932年)5月事務所遷入庄役場內。昭和8年(西元1933年)臺灣總督府推動改良設施及指導訓練,福興庄設「橋頭興農組合」,作為農事推動的模範部落,昭和10年(西元1935年)依照產業組合法易名「保證責任福興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此一期間籌資在今日福興鄉橋頭村興建事務所、工廠及倉庫,6月遷入,依據產業組合法及倉庫業法兼營倉庫業務,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再度建成穀倉及肥料倉庫等,即為本案歷史建築登錄所在地。昭和19年(西元1944年)奉令改組為「農業會」,推行各種業務。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再改組,就合作社、農會合併為「臺中縣福興鄉農會」,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大臺中縣撤廢,彰化縣成立。民國42年(西元1953年)正式改為「彰化縣福興鄉農會」,持續扮演著專門收購福興地區穀物的重要角色,經歷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補助種稻倉庫與農會雜糧種子、貸款農民改建住宅等糧食農業政策,稻米與主糧產量大幅成長,穀倉興建隨之增加,民國44年至民國64年(西元1955年至西元1975年)陸續皆有興建紀錄。 其後,農會陸續引進美式的現代化機械設施的圓桶式穀倉,傳統的農會穀倉在產業結構的變化下,大多面臨拆除或閒置的命運。民國85年(西元1996年)外中倉庫完成後,福興穀倉也功成身退。後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6月10日經登錄為歷史建築,穀倉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與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皆有修復工程推動。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楊博淵主持,《彰化縣福興鄉農會穀倉調查研究》,彰化:彰化縣政府,P.15、P.26。 陳仕賢,《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彰化:彰化縣政府,P.218~P.219。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特殊建築類型,具備地域風貌及歷史文化意義,建築形式規制完整且具再利用潛力。特殊性之產業建築,為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重要見証。 能完整呈現傳統實作碾米作業流程,其建築設計對稻穀的保存方式及稻米加工,深具生活及前人智慧的重要意義。保存良好,值得登錄。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7條。(92年公告之適用法條)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福興鄉
address : 橋頭村復興路27 號
經度120.43994037396
緯度24.049427754344
主管機關名稱彰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12-31/4a0b06d2-168e-40b8-b4ac-346cb201ec7c/I069 彰化縣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02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12-31/4a0b06d2-168e-40b8-b4ac-346cb201ec7c/I069 彰化縣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02.jpg

name

I069 彰化縣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0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福興鄉農會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30610000002
外觀特徵基地內建築構造之機能特性,可分成以下三大功能,分別為行政辦公、日治時期之穀倉與碾米機房,而建築群的量體關係亦依循此機能特性,構成「丁字型」空間組織。 稻米儲儲倉庫為一層樓之散裝稻穀貯藏倉庫,東西共兩列,總計十六間;穀倉的牆面為土墼牆,兩側使用木條夾泥牆外牆披覆雨淋板,外部以稻穀混合砂漿粉刷,門窗的開口處再以紅磚補強。牆面開口部開有寬1.9公尺老虎窗並於下方設置百葉窗。東側與西側穀倉雖外型幾乎完全相似,但牆體之結構系統卻有差異,西側穀倉間單純為磚柱、土埆壁之承重牆系統;東側穀倉間於整體外圍結構為RC柱,而東側穀倉間所有牆體上方還有RC 橫樑串連,構成RC 結構外框架系統,轉接木構屋架,穀倉屋面鋪設水泥瓦,但於入口處及鋼構空橋之屋頂重新採用鈦新板施作,由別以往之水泥瓦屋頂,形成其特色所,每一間小倉庫面對外部走廊各設有一個倉門。臺灣穀倉大多需有跨距大的空間,屋頂以桁架構成,壁體有通風設計,農倉的建築構造應以保存米穀品質為要件。故福興農會散積穀倉的屋頂設置八個老虎窗,老虎窗凸出屋頂,為雙斜型式屋頂,外觀披覆雨淋板,主要提供穀倉內部的空氣對流與散熱的功能。 碾米機房為三層樓之加強磚造建築及以檜木搭建而成的碾米機器,屋面鋪設水泥瓦。倉庫的中央有一道輸送帶,兩旁各有八間散積倉庫組成,稻穀可經由輸送帶送至碾米機房。 農會自有倉庫為一層樓之加強磚造建築,屋面鋪設水泥瓦,開窗窗楣貫穿有補強橫樑,並有水簷帶突出40公分設有排氣窗,作為雨遮。北側立面設有五個半窗開口部與門開口部,為運送米糧至五分車之出入口管制處。 原本在稻米儲儲倉庫的兩棟倉庫之間設有中央輸送帶,修復後以新設的強化玻璃地坪,並將原本東西側的半戶外走廊,增加了鋼構框架及帷幕玻璃,讓室內空間加大,以利於後續整體展示或策展之空間。 兩棟之穀倉之間,增加鋼構天橋做為串聯,讓參訪者得以從另一個維度及居高點,欣賞西式桁架的結構之美,也可以藉由北側新設的鋼構樓梯,從不同高度觀賞大型木造碾米機具,並搭配解說牌之文字,遊走於此空間廊道彷彿重現當年臺灣早期農業時代既視感。因應新增鋼構天橋,於屋頂處增加了現代材料鈦鋅鋼板,並在東北角處以幾何造型折板的屋面做為收尾。
室內特徵農會建築群依照空間構成,可分成以下三大功能: 其一為儲藏功能:十六間穀倉(及屋頂通風散熱之老虎窗),著重穀倉之通風、除濕、散熱之機能特性,考量長期有效儲藏,恆常環境之保持為最重要的環境。本案的儲穀穀倉共有十六間,以南北向之中央輸送帶為界,西側八間、東側八間之對稱組成,外圍為完整之木柱外走廊,走廊之屋簷低垂深邃,達到良好的遮陽效果,可減少外牆曝曬於外氣熱輻射下。十六間穀倉間之屋架系統,以磚柱、土埆磚牆及東側RC 構造為基礎,雙批屋架採『西式木構造』系統之三角型屋架,以東西軸向重複水帄配置,每組屋架計有脊坊木、中柱、人字大樑、水帄大樑、吊桿、斜撐桿、走廊斜樑、廊道木柱之組合,垂直搭接尚有圓桁、木橫樑、簷橫樑等,構成一完整屋架系統。土埆牆壁的外牆塗抹含稻殼米糠之泥漿,性質膨鬆,亦產生孔隙,熱傳導性低加上牆體厚度,最能達到室內恆溫的壁體材料。散裝穀倉地坪為「鉻鉛鐵板高架地板」(高約35cm),每間地面設有兩處方形開口,堆積稻穀時可於開口處矗立「竹蔑圓筒」,地板下方之設有「通氣開口」(每間共四處),連通外部迴廊、中央輸送帶,內設鐵絲網與鐵桿,防止鼠類入侵及保持空氣流通,此系統構成空氣循環流通,藉竹蔑圓柱之透氣性將堆積稻穀之內部濕氣帶引至頂部老虎窗排出。 其二為輸送功能:進料迴廊、兩側屋脊樑上輸送帶、中央輸送帶,若十六間穀倉屬於靜態空間,則輸送功能即為穀倉周圍的動線空間,相互間緊密結合,並呈現三度空間之交疊。穀料運至穀倉有兩種方式,分別是日治時期稻穀從農田產地運送到農會穀倉,通常以牛車運送至穀倉外廣場,再以人力挑擔方式將稻穀散裝(未裝袋)堆置於穀倉中,穀倉常堆置與人齊高處、或入口大門半高,就難以繼續堆放。或是由南側入口區設有「斗式升降機」,加上「樑上輸送帶」裝置(及人行貓道),構成穀倉南北串連的樑上輸送系統,再從穀倉經由至中央輸送帶運至三層樓碾米機房。二、三樓層樓地板均為木地板,內部有兩隻混凝土柱,用以支撐木地板下方之木橫樑。 其三為碾米功能:包括三層碾米機房、單層碾米機房、廢糠間、自有米倉,機能複雜。稻穀從中央輸送帶送進三層樓碾米機房之地面層東側,整體碾米機房從東到西依斗式升降機分佈而分為四列機具排列,配合碾米流程:粗選去草、礱穀加壓、震動篩選、鼓風機去殼、分類篩選(粗糠、細糠)等工作。另外本機械系統之動力來源,為設於地面的兩座馬達,藉帄皮帶輪傳至一主軸,藉由皮帶輪之間的帶動以及透過各種皮帶串連各飛輪系統,這種傳動法屬「走竿式」帄皮帶傳動法,屬一般老式的設備,現所有馬達皆由農會卸下收藏之。
使用情形建築整體完整。現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辦理活動、展覽、參觀等用途。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於風災震災後進行巡視,若有重大破壞或改變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現狀建築整體完整。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五下午14時至17時、週六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網站名稱彰化旅遊資訊網-福興穀倉
網址https://tourism.chcg.gov.tw/AttractionsContent.aspx?id=126&chk=cdcd441a-cf37-40d5-9442-ed2012c0512a¶m=pn=1&keyword=%E7%A6%8F%E8%88%88%E7%A9%80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729220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20003872 號
公告日期 : 2003-06-10 10:31:52.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30506623B號
公告日期 : 2024-12-31 17:02:40.368
note : 變更登錄範圍

3: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40066692A號
公告日期 : 2025-02-26 15:18:14.499
note : 勘誤公告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福興鄉
landNo : 福橋段
landSerialNo : 267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福興鄉
landNo : 福橋段
landSerialNo : 274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1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1d176d90-a489-421f-b0ec-896de00d5fbb/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1.jpg

2: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2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b0881b66-b962-4e2e-8ae3-15b37c4c7836/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2.jpg

3: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3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2d116897-739b-418e-9834-5d247761d6cc/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3.jpg

4: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4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e7b26b39-93fd-4495-8132-164850f98ed3/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4 晚整點的照片.jpg

5: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5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ec9f67a5-cbc9-4380-be12-45bf56edc67e/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5.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20/1cb42d6d-fb3a-44b5-8859-70ae7907a4e7/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920610.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12-31/fd0451cd-dcce-4e50-aaf1-31317bd489a4/1131231-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變更登錄範圍公告.pdf

3: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5-03-20/6c3e7a01-4f13-410a-b02a-79b1bd2b61f0/1140226_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勘誤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4-12-31/24608177-22c2-46c9-b185-211768990870/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地籍圖.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4-12-31/4a179cc9-605c-4cab-a82b-0077cbdab7ad/複丈成果圖.pdf
repImgId279607

案件編號

20030610000002

個案名稱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種類

1:

code : A16
name : 產業

歷史沿革

大正9年(西元1920年)興建嘉南大圳、珊瑚潭水庫,稻米產量大增,同年日本當局採獎勵辦法:五年內在臺灣主要產地建設25座農業倉庫,計畫龐大,但仍依次建設。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實施「農業倉庫法」,穀倉經營始見成效。經日人改良的蓬萊米種推廣栽植,以彌補日本國內糧食供應之不足。 在灌溉系統建立與水庫興建後,稻米產量大幅增加,部分地區可有二至三期的稻作,稻殼收成後即予出售或充作地租繳交地主,因此「土礱間」之碾米業蓬勃興起,但期間經營問題叢生,各地農會應運而生,因此農會倉庫的普遍設立在於此時期,也就是臺米大量輸日時,臺灣總督府一直以補助建設經費及其它形式給予政治經濟的援助,最初目的在改善糙米的製造技術及改良貯藏設備,交易合理化,並提供農村金融借貸管道,以減低土礱間業者對農民剝削。福興鄉農會亦成立於此期間,當時稱為「有限責任福興信用組合」,隸屬臺中州「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臺中事務所」,配合日本當局為極積生糧計畫,獎勵興建穀倉。大正13年(西元1924年),穀倉完工後,開始收購福鄉地區稻穀經營穀倉,兼營碾米業務。 昭和7年(西元1932年)5月事務所遷入庄役場內。昭和8年(西元1933年)臺灣總督府推動改良設施及指導訓練,福興庄設「橋頭興農組合」,作為農事推動的模範部落,昭和10年(西元1935年)依照產業組合法易名「保證責任福興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此一期間籌資在今日福興鄉橋頭村興建事務所、工廠及倉庫,6月遷入,依據產業組合法及倉庫業法兼營倉庫業務,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再度建成穀倉及肥料倉庫等,即為本案歷史建築登錄所在地。昭和19年(西元1944年)奉令改組為「農業會」,推行各種業務。民國38年(西元1949年)再改組,就合作社、農會合併為「臺中縣福興鄉農會」,民國39年(西元1950年),大臺中縣撤廢,彰化縣成立。民國42年(西元1953年)正式改為「彰化縣福興鄉農會」,持續扮演著專門收購福興地區穀物的重要角色,經歷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補助種稻倉庫與農會雜糧種子、貸款農民改建住宅等糧食農業政策,稻米與主糧產量大幅成長,穀倉興建隨之增加,民國44年至民國64年(西元1955年至西元1975年)陸續皆有興建紀錄。 其後,農會陸續引進美式的現代化機械設施的圓桶式穀倉,傳統的農會穀倉在產業結構的變化下,大多面臨拆除或閒置的命運。民國85年(西元1996年)外中倉庫完成後,福興穀倉也功成身退。後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6月10日經登錄為歷史建築,穀倉於民國93年(西元2004年)與民國109年(西元2020年)皆有修復工程推動。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楊博淵主持,《彰化縣福興鄉農會穀倉調查研究》,彰化:彰化縣政府,P.15、P.26。 陳仕賢,《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彰化:彰化縣政府,P.218~P.219。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特殊建築類型,具備地域風貌及歷史文化意義,建築形式規制完整且具再利用潛力。特殊性之產業建築,為地方農業經濟發展重要見証。 能完整呈現傳統實作碾米作業流程,其建築設計對稻穀的保存方式及稻米加工,深具生活及前人智慧的重要意義。保存良好,值得登錄。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7條。(92年公告之適用法條)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福興鄉
address : 橋頭村復興路27 號

經度

120.43994037396

緯度

24.049427754344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12-31/4a0b06d2-168e-40b8-b4ac-346cb201ec7c/I069 彰化縣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02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12-31/4a0b06d2-168e-40b8-b4ac-346cb201ec7c/I069 彰化縣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02.jpg

name

I069 彰化縣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0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福興鄉農會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30610000002

外觀特徵

基地內建築構造之機能特性,可分成以下三大功能,分別為行政辦公、日治時期之穀倉與碾米機房,而建築群的量體關係亦依循此機能特性,構成「丁字型」空間組織。 稻米儲儲倉庫為一層樓之散裝稻穀貯藏倉庫,東西共兩列,總計十六間;穀倉的牆面為土墼牆,兩側使用木條夾泥牆外牆披覆雨淋板,外部以稻穀混合砂漿粉刷,門窗的開口處再以紅磚補強。牆面開口部開有寬1.9公尺老虎窗並於下方設置百葉窗。東側與西側穀倉雖外型幾乎完全相似,但牆體之結構系統卻有差異,西側穀倉間單純為磚柱、土埆壁之承重牆系統;東側穀倉間於整體外圍結構為RC柱,而東側穀倉間所有牆體上方還有RC 橫樑串連,構成RC 結構外框架系統,轉接木構屋架,穀倉屋面鋪設水泥瓦,但於入口處及鋼構空橋之屋頂重新採用鈦新板施作,由別以往之水泥瓦屋頂,形成其特色所,每一間小倉庫面對外部走廊各設有一個倉門。臺灣穀倉大多需有跨距大的空間,屋頂以桁架構成,壁體有通風設計,農倉的建築構造應以保存米穀品質為要件。故福興農會散積穀倉的屋頂設置八個老虎窗,老虎窗凸出屋頂,為雙斜型式屋頂,外觀披覆雨淋板,主要提供穀倉內部的空氣對流與散熱的功能。 碾米機房為三層樓之加強磚造建築及以檜木搭建而成的碾米機器,屋面鋪設水泥瓦。倉庫的中央有一道輸送帶,兩旁各有八間散積倉庫組成,稻穀可經由輸送帶送至碾米機房。 農會自有倉庫為一層樓之加強磚造建築,屋面鋪設水泥瓦,開窗窗楣貫穿有補強橫樑,並有水簷帶突出40公分設有排氣窗,作為雨遮。北側立面設有五個半窗開口部與門開口部,為運送米糧至五分車之出入口管制處。 原本在稻米儲儲倉庫的兩棟倉庫之間設有中央輸送帶,修復後以新設的強化玻璃地坪,並將原本東西側的半戶外走廊,增加了鋼構框架及帷幕玻璃,讓室內空間加大,以利於後續整體展示或策展之空間。 兩棟之穀倉之間,增加鋼構天橋做為串聯,讓參訪者得以從另一個維度及居高點,欣賞西式桁架的結構之美,也可以藉由北側新設的鋼構樓梯,從不同高度觀賞大型木造碾米機具,並搭配解說牌之文字,遊走於此空間廊道彷彿重現當年臺灣早期農業時代既視感。因應新增鋼構天橋,於屋頂處增加了現代材料鈦鋅鋼板,並在東北角處以幾何造型折板的屋面做為收尾。

室內特徵

農會建築群依照空間構成,可分成以下三大功能: 其一為儲藏功能:十六間穀倉(及屋頂通風散熱之老虎窗),著重穀倉之通風、除濕、散熱之機能特性,考量長期有效儲藏,恆常環境之保持為最重要的環境。本案的儲穀穀倉共有十六間,以南北向之中央輸送帶為界,西側八間、東側八間之對稱組成,外圍為完整之木柱外走廊,走廊之屋簷低垂深邃,達到良好的遮陽效果,可減少外牆曝曬於外氣熱輻射下。十六間穀倉間之屋架系統,以磚柱、土埆磚牆及東側RC 構造為基礎,雙批屋架採『西式木構造』系統之三角型屋架,以東西軸向重複水帄配置,每組屋架計有脊坊木、中柱、人字大樑、水帄大樑、吊桿、斜撐桿、走廊斜樑、廊道木柱之組合,垂直搭接尚有圓桁、木橫樑、簷橫樑等,構成一完整屋架系統。土埆牆壁的外牆塗抹含稻殼米糠之泥漿,性質膨鬆,亦產生孔隙,熱傳導性低加上牆體厚度,最能達到室內恆溫的壁體材料。散裝穀倉地坪為「鉻鉛鐵板高架地板」(高約35cm),每間地面設有兩處方形開口,堆積稻穀時可於開口處矗立「竹蔑圓筒」,地板下方之設有「通氣開口」(每間共四處),連通外部迴廊、中央輸送帶,內設鐵絲網與鐵桿,防止鼠類入侵及保持空氣流通,此系統構成空氣循環流通,藉竹蔑圓柱之透氣性將堆積稻穀之內部濕氣帶引至頂部老虎窗排出。 其二為輸送功能:進料迴廊、兩側屋脊樑上輸送帶、中央輸送帶,若十六間穀倉屬於靜態空間,則輸送功能即為穀倉周圍的動線空間,相互間緊密結合,並呈現三度空間之交疊。穀料運至穀倉有兩種方式,分別是日治時期稻穀從農田產地運送到農會穀倉,通常以牛車運送至穀倉外廣場,再以人力挑擔方式將稻穀散裝(未裝袋)堆置於穀倉中,穀倉常堆置與人齊高處、或入口大門半高,就難以繼續堆放。或是由南側入口區設有「斗式升降機」,加上「樑上輸送帶」裝置(及人行貓道),構成穀倉南北串連的樑上輸送系統,再從穀倉經由至中央輸送帶運至三層樓碾米機房。二、三樓層樓地板均為木地板,內部有兩隻混凝土柱,用以支撐木地板下方之木橫樑。 其三為碾米功能:包括三層碾米機房、單層碾米機房、廢糠間、自有米倉,機能複雜。稻穀從中央輸送帶送進三層樓碾米機房之地面層東側,整體碾米機房從東到西依斗式升降機分佈而分為四列機具排列,配合碾米流程:粗選去草、礱穀加壓、震動篩選、鼓風機去殼、分類篩選(粗糠、細糠)等工作。另外本機械系統之動力來源,為設於地面的兩座馬達,藉帄皮帶輪傳至一主軸,藉由皮帶輪之間的帶動以及透過各種皮帶串連各飛輪系統,這種傳動法屬「走竿式」帄皮帶傳動法,屬一般老式的設備,現所有馬達皆由農會卸下收藏之。

使用情形

建築整體完整。現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辦理活動、展覽、參觀等用途。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建議管理單位定期於風災震災後進行巡視,若有重大破壞或改變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現狀

建築整體完整。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五下午14時至17時、週六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網站名稱

彰化旅遊資訊網-福興穀倉

網址

https://tourism.chcg.gov.tw/AttractionsContent.aspx?id=126&chk=cdcd441a-cf37-40d5-9442-ed2012c0512a¶m=pn=1&keyword=%E7%A6%8F%E8%88%88%E7%A9%80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20003872 號
公告日期 : 2003-06-10 10:31:52.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30506623B號
公告日期 : 2024-12-31 17:02:40.368
note : 變更登錄範圍

3: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140066692A號
公告日期 : 2025-02-26 15:18:14.499
note : 勘誤公告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福興鄉
landNo : 福橋段
landSerialNo : 267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福興鄉
landNo : 福橋段
landSerialNo : 274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1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1d176d90-a489-421f-b0ec-896de00d5fbb/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1.jpg

2: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2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b0881b66-b962-4e2e-8ae3-15b37c4c7836/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2.jpg

3: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3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2d116897-739b-418e-9834-5d247761d6cc/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3.jpg

4: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4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e7b26b39-93fd-4495-8132-164850f98ed3/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4 晚整點的照片.jpg

5:

mediaName :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5
author : 亞洲數位典藏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ec9f67a5-cbc9-4380-be12-45bf56edc67e/福興鄉農會碾米廠穀倉05.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20/1cb42d6d-fb3a-44b5-8859-70ae7907a4e7/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920610.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12-31/fd0451cd-dcce-4e50-aaf1-31317bd489a4/1131231-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變更登錄範圍公告.pdf

3: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5-03-20/6c3e7a01-4f13-410a-b02a-79b1bd2b61f0/1140226_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勘誤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4-12-31/24608177-22c2-46c9-b185-211768990870/歷史建築「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地籍圖.pdf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4-12-31/4a179cc9-605c-4cab-a82b-0077cbdab7ad/複丈成果圖.pdf

repImgId

279607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0306100000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03061000000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030610000002 ... ]

根據名稱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資料。

[ 搜尋所有 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 ... ]

根據電話 04-72922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4-7292201 ...)

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此建築見證日本統治時期校長及教職員之生活空間,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在空間場域當中具歷史之意義。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為和洋折衷式,屋架採用和...

@ 文資局古蹟

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

1 | 開放時間: 需事先電話預約申請。 | 現狀: 大致保存良好,外牆磚縫砂漿風化流失,屋頂有損壞。 | 歷史沿革: 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在打狗(高雄)經商的羅厝居民涂心,聽過神父傳道之後,便約親友後壁厝劉江、崙頭黃過枝、新厝劉鎮等人,聘請神父前來羅厝傳教。於是打狗的天主教道明會就派遣吳萬福神父及林水龍傳道師...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北斗紅磚市場

1 | 開放時間: 依市場開放時間。 | 現狀: 建築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北斗市場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西元1935年),戰後被稱為北斗零售市場,沿用數十年,曾經是北斗區內最熱鬧的市場;民國92年(西元2003年)3月20日晚上十一點因電線走火造成火災,屋頂與室內裝修付...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彰化臺鐵舊宿舍群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文資局文化景觀

永靖清福宮石板廟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建築保存良好,結構完整。 | 歷史沿革: 清福宮石板廟位於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厝,康熙年間,饒平客家人來大武郡,落腳陳厝厝莊(今永靖鄉東寧村與光雲村),帶來故鄉的伯公香火保佑族人。待開發到一定規模後,募款在當地上蓋了伯公廟庇佑,即為現今清福宮的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二水公會堂

1 | 開放時間: 未開放,待相關管理維護計畫。 | 現狀: 現階段外觀破舊,須待整修。 | 歷史沿革: 二水公會堂,又名二水保甲事務所,約於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現今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員集路三段701號。 在日治中後期,臺灣總督府以設置公會堂、或保甲聯合事務所之方式,來滿足聚落民眾舉辦大型活動、或日人進行政...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鹿港丁家古厝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鹿港丁家古厝是目前臺灣僅存清朝三間店面內套四合院之案例,其創建期格局研判為清道光、咸豐年間所建的二間店面,後於光緒年間增建一間店面,並改建原有兩間店面的中後段成為內套四合院的建築,其後並於日治時期五福...

@ 文資局古蹟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有客家文化特點,布局亦保留客家聚落面貌,整體群落保有完整,具備客家圍屋建築之歷史文化價值,目前已補充軟文化相關事證,提出和原鄉聯繫及遷臺分枝繁衍之事證,充分呈現該建築群在移民...

@ 文資局古蹟

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此建築見證日本統治時期校長及教職員之生活空間,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在空間場域當中具歷史之意義。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為和洋折衷式,屋架採用和...

@ 文資局古蹟

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

1 | 開放時間: 需事先電話預約申請。 | 現狀: 大致保存良好,外牆磚縫砂漿風化流失,屋頂有損壞。 | 歷史沿革: 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在打狗(高雄)經商的羅厝居民涂心,聽過神父傳道之後,便約親友後壁厝劉江、崙頭黃過枝、新厝劉鎮等人,聘請神父前來羅厝傳教。於是打狗的天主教道明會就派遣吳萬福神父及林水龍傳道師...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北斗紅磚市場

1 | 開放時間: 依市場開放時間。 | 現狀: 建築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北斗市場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西元1935年),戰後被稱為北斗零售市場,沿用數十年,曾經是北斗區內最熱鬧的市場;民國92年(西元2003年)3月20日晚上十一點因電線走火造成火災,屋頂與室內裝修付...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彰化臺鐵舊宿舍群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文資局文化景觀

永靖清福宮石板廟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建築保存良好,結構完整。 | 歷史沿革: 清福宮石板廟位於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厝,康熙年間,饒平客家人來大武郡,落腳陳厝厝莊(今永靖鄉東寧村與光雲村),帶來故鄉的伯公香火保佑族人。待開發到一定規模後,募款在當地上蓋了伯公廟庇佑,即為現今清福宮的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二水公會堂

1 | 開放時間: 未開放,待相關管理維護計畫。 | 現狀: 現階段外觀破舊,須待整修。 | 歷史沿革: 二水公會堂,又名二水保甲事務所,約於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現今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員集路三段701號。 在日治中後期,臺灣總督府以設置公會堂、或保甲聯合事務所之方式,來滿足聚落民眾舉辦大型活動、或日人進行政...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鹿港丁家古厝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鹿港丁家古厝是目前臺灣僅存清朝三間店面內套四合院之案例,其創建期格局研判為清道光、咸豐年間所建的二間店面,後於光緒年間增建一間店面,並改建原有兩間店面的中後段成為內套四合院的建築,其後並於日治時期五福...

@ 文資局古蹟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有客家文化特點,布局亦保留客家聚落面貌,整體群落保有完整,具備客家圍屋建築之歷史文化價值,目前已補充軟文化相關事證,提出和原鄉聯繫及遷臺分枝繁衍之事證,充分呈現該建築群在移民...

@ 文資局古蹟

[ 搜尋所有 04-7292201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福興鄉農會碾米廠暨穀倉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中正堂(原臺灣省政府訓練團中正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最近一次修復為民國一百一十年(西元2021年)由一通生活事物企業社進行南投縣小型緊急修繕工作計畫-歷史建築中正堂屋頂漏水部分防水層改善案。 2.保存良好(使用中),目前由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進... | 歷史沿革: 「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中正堂」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路1號,為整個學校建築群之ㄧ。民國54年(1965)為臺灣省訓練團遷移至中興新村,民國86年(1997)5月26日配合臺灣省政府組織調適,改制為...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原臺灣省政府人事處)

1 | 開放時間: 為辦公廳舍,上班時間為: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民國109年(2020),因應政府組織改造成立之「水土保持及地質礦產署」,擬沿用原省政府時期辦公廳舍作為新成立行政單位辦公室使用,原空間服務機能大致可滿足未來再利用之使用,進行規劃設計修復工程由邱... | 歷史沿革: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省府路2號。前身為「臺灣省政府人事處」,為有巢建築師事務所(虞曰鎮建築師)設計,隨著民國88年(1999)省政府改制後更名為「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

南投市中山公園「聚芳館」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嚴重受損。由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公共設施復建款項支應三百萬元修繕。並於90年8月27日驗收,讓古建築物,再顯風華。" 2.目前作為閒置空間,由南投縣南投市公所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位於南投市中山公園內的歐式建築物「聚芳館」,是日治時期的建築物。中山公園日治時期稱「南投公園」,於日治大正1年(1912)日本政府為開闢公園,向居民陸續購買或贈與土地設立。日治時期「南投公園」,園中有...

草屯國民小學禮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4:00 | 現狀: 1.民國93年(2004)由和城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繕工程。 2.草屯國小為使用管理人,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草屯國小之歷史沿革,溯自日治明治32年(1899)洪玉麟與李昌期等人設置南投公學校草鞋墩分校,暫借於草鞋墩下庄敦和宮開學,日治明治33年(1900)遷草鞋墩35號李春盛宅上課,並於當年5月獲准獨立為草...

碧峰國民小學禮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民國92到93年(2003-2004)進行碧峰國小禮堂修繕及整修工程。 2.碧峰國小為使用管理人,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日本統治台灣後,為了推行現代化學校教育,於各街庄普遍設立公學校,作為台灣人的初等教育設施。日治明治32年(1899),成立「南投公學校草鞋墩分校」於草鞋墩庄。翌年,獨立為「草鞋墩公學校」。日治大正10...

新庄國小禮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4:00 | 現狀: 1.由新庄國小管理人,維護維護良好。 2.最近一次修復為民國88年(1999)921大地震受損,學校獲紅十字會資助四千六百萬元,除了教室補強修復外,學校禮堂約二千萬元,依原貌翻修,並於民國91年(20... | 歷史沿革: 日治大正3年(1914)4月,草鞋墩公校新庄分校於洪氏家廟燉煌堂創立,日治大正4年(1915)11月校舍落成遷入校址上課,日治大正9年(1920)4月獨立改稱新庄公學校,日治昭和16年(1941)4月...

新庄國小日治宿舍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目前閒置由學校管理維護中。 | 歷史沿革: 位於草屯鎮新庄里新庄三路32號新莊國小校園側門旁。新庄國小創立始於日治大正3年(1914)4月創立草鞋墩公學校新庄分校(借洪姓家廟上課)。日治大正4年(1915)11月校舍落成遷入現址上課。日治大正9...

崇善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此堂位於草屯鎮草溪路168號(實際上臨近省府路) ,創建於日治大正11年(1922),為齋教(又稱在家佛教)龍華派之齋堂。原稱「崇善堂」,後改名「崇德堂」。又稱為「頭前厝齋堂」。其建築為傳統三合院建築...

敷榮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已修復保存,目前為閒置空間,並開放參觀,提供地方社區民眾活動場所,推展文化教育,目前協調藝術家進駐,其管理維護由該單位。 | 歷史沿革: 「敷榮堂」位於南投縣草屯鎮新庄里芬草路二段752號。草屯洪氏家族敦樸公(第24世)支派第27世(稱陽明派)洪秉正於清嘉慶15年(1810)率子寬宏、孫善述舉家渡台,原定居於頂茄荖庄伍張犁。清嘉慶25年...

國姓鄉南港村–林屋伙房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林屋伙房仍完整保留客家傳統瓦房之建築形式,建材為土埆、磚造及竹造。林屋伙房為完整格局伙房,為三合院格局,是國姓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三合院。 目前為林家後代居住,環境景觀現況良好,開放參觀,其管理維護由林... | 歷史沿革: 林屋伙房位於國姓鄉南港村16鄰南港路40-1號,為林氏族人墾拓之所。林家祖先林鼎華與妻子林劉番婆妹於日治明治44年初(1911),放棄在新竹北埔的家園,帶著兒孫近20人南遷到國姓的南港村此地定居。最初...

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埔里連絡站(原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台灣演習林辦公室)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目前為閒置空間,由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實驗林管處進行管理維護。 興修紀錄: 1 建於日治大正7年(1918),日治時期為日本政府造林試驗及林產物研究辦公使用。 2 二戰後為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 | 歷史沿革: 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埔里實驗林管理處之歷史必須追溯到日治時期,日治大正5年(1916)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設立附屬臺灣演習林於今仁愛鄉惠蓀林場,作為該校相關系所師生實習場所。日治大正6年(1917)...

埔里黃宅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1.民國88年(1999)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黃宅正身傾斜、左右護龍及內牆、門樓坍塌。經家族商議:正身、門樓、內牆依傳統格局修護,左右護龍則按生活機能調整重建。此次震後修復工程,共分為三期,歷經五年... | 歷史沿革: 埔里黃宅最初由前清總兵吳光亮勘輿後興建於清光緒年間。日治大正6年(1917)埔里大地震,原故居遭震塌。次年(1918),入贅之女婿黃敦仁,依原故居所在地為正身,聘請石岡匠師劉然等建成閩式三合院。正身為...

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建築為磚木構造,屋頂建築為懸山擱檁,穿斗架構雕樑畫棟為台灣倲統祠廟式建築,目前為家族祭祀之場所。 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南投縣陳姓宗親會。 | 歷史沿革: 位於名間鄉新街村客庄巷1 號。西水祠創建於清光緒8年(1882),至今已約有140年之歷史,但原來建物並非現在風貌,而且地址原來在井仔頭(名間鄉赤水村)。目前祠堂建物為日治大正7年(1918)由陳芳輝...

添興窯及其附屬設施

1 | 開放時間: 週四休息,其餘每日上午9:00 - 下午5:30 | 現狀: 蛇窯:由於目前使用以蛇窯燒的陶藝品不多,故每窯僅燒約全窯容積的1/3,其他2/3容積必須維持空燒。 事務所:目前閒置。 人力沖床:閒置。 目前蛇窯仍維持使用(每年至少一次),窯內有局部磚構造崩落損壞(... | 歷史沿革: 添興窯創建於民國44年(1955)。此為創窯時所建立第一座蛇窯,後來由於產品銷售量日大,於民國49年(1960)建立第二座蛇窯,民國75年(1986)由於不符經濟需求,拆去一座,現在保存的蛇窯是創窯時...

集集火車站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人員售票及諮詢服務時間為上午8:00至下午5:00,其餘時間可於車上購票。 | 現狀: 目前由二水火車站經營管理,日常管理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鐵路集集支線的集集車站,乃是日治時期政府為了興建日月潭發電廠運送材料起見,由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興建從二水通往今水里鄉車埕之縱貫鐵路支線,當時係一簡陋的木板構築車站。文獻記載起建於日治大正8年(1919)...

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中正堂(原臺灣省政府訓練團中正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最近一次修復為民國一百一十年(西元2021年)由一通生活事物企業社進行南投縣小型緊急修繕工作計畫-歷史建築中正堂屋頂漏水部分防水層改善案。 2.保存良好(使用中),目前由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進... | 歷史沿革: 「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中正堂」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路1號,為整個學校建築群之ㄧ。民國54年(1965)為臺灣省訓練團遷移至中興新村,民國86年(1997)5月26日配合臺灣省政府組織調適,改制為...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原臺灣省政府人事處)

1 | 開放時間: 為辦公廳舍,上班時間為: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民國109年(2020),因應政府組織改造成立之「水土保持及地質礦產署」,擬沿用原省政府時期辦公廳舍作為新成立行政單位辦公室使用,原空間服務機能大致可滿足未來再利用之使用,進行規劃設計修復工程由邱... | 歷史沿革: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位於南投市中興新村省府路2號。前身為「臺灣省政府人事處」,為有巢建築師事務所(虞曰鎮建築師)設計,隨著民國88年(1999)省政府改制後更名為「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

南投市中山公園「聚芳館」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嚴重受損。由行政院九二一震災後公共設施復建款項支應三百萬元修繕。並於90年8月27日驗收,讓古建築物,再顯風華。" 2.目前作為閒置空間,由南投縣南投市公所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位於南投市中山公園內的歐式建築物「聚芳館」,是日治時期的建築物。中山公園日治時期稱「南投公園」,於日治大正1年(1912)日本政府為開闢公園,向居民陸續購買或贈與土地設立。日治時期「南投公園」,園中有...

草屯國民小學禮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4:00 | 現狀: 1.民國93年(2004)由和城營造有限公司進行修繕工程。 2.草屯國小為使用管理人,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草屯國小之歷史沿革,溯自日治明治32年(1899)洪玉麟與李昌期等人設置南投公學校草鞋墩分校,暫借於草鞋墩下庄敦和宮開學,日治明治33年(1900)遷草鞋墩35號李春盛宅上課,並於當年5月獲准獨立為草...

碧峰國民小學禮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1.民國92到93年(2003-2004)進行碧峰國小禮堂修繕及整修工程。 2.碧峰國小為使用管理人,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日本統治台灣後,為了推行現代化學校教育,於各街庄普遍設立公學校,作為台灣人的初等教育設施。日治明治32年(1899),成立「南投公學校草鞋墩分校」於草鞋墩庄。翌年,獨立為「草鞋墩公學校」。日治大正10...

新庄國小禮堂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4:00 | 現狀: 1.由新庄國小管理人,維護維護良好。 2.最近一次修復為民國88年(1999)921大地震受損,學校獲紅十字會資助四千六百萬元,除了教室補強修復外,學校禮堂約二千萬元,依原貌翻修,並於民國91年(20... | 歷史沿革: 日治大正3年(1914)4月,草鞋墩公校新庄分校於洪氏家廟燉煌堂創立,日治大正4年(1915)11月校舍落成遷入校址上課,日治大正9年(1920)4月獨立改稱新庄公學校,日治昭和16年(1941)4月...

新庄國小日治宿舍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目前閒置由學校管理維護中。 | 歷史沿革: 位於草屯鎮新庄里新庄三路32號新莊國小校園側門旁。新庄國小創立始於日治大正3年(1914)4月創立草鞋墩公學校新庄分校(借洪姓家廟上課)。日治大正4年(1915)11月校舍落成遷入現址上課。日治大正9...

崇善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此堂位於草屯鎮草溪路168號(實際上臨近省府路) ,創建於日治大正11年(1922),為齋教(又稱在家佛教)龍華派之齋堂。原稱「崇善堂」,後改名「崇德堂」。又稱為「頭前厝齋堂」。其建築為傳統三合院建築...

敷榮堂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已修復保存,目前為閒置空間,並開放參觀,提供地方社區民眾活動場所,推展文化教育,目前協調藝術家進駐,其管理維護由該單位。 | 歷史沿革: 「敷榮堂」位於南投縣草屯鎮新庄里芬草路二段752號。草屯洪氏家族敦樸公(第24世)支派第27世(稱陽明派)洪秉正於清嘉慶15年(1810)率子寬宏、孫善述舉家渡台,原定居於頂茄荖庄伍張犁。清嘉慶25年...

國姓鄉南港村–林屋伙房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林屋伙房仍完整保留客家傳統瓦房之建築形式,建材為土埆、磚造及竹造。林屋伙房為完整格局伙房,為三合院格局,是國姓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三合院。 目前為林家後代居住,環境景觀現況良好,開放參觀,其管理維護由林... | 歷史沿革: 林屋伙房位於國姓鄉南港村16鄰南港路40-1號,為林氏族人墾拓之所。林家祖先林鼎華與妻子林劉番婆妹於日治明治44年初(1911),放棄在新竹北埔的家園,帶著兒孫近20人南遷到國姓的南港村此地定居。最初...

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埔里連絡站(原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附屬台灣演習林辦公室)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目前為閒置空間,由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實驗林管處進行管理維護。 興修紀錄: 1 建於日治大正7年(1918),日治時期為日本政府造林試驗及林產物研究辦公使用。 2 二戰後為國立中興大學實驗林... | 歷史沿革: 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埔里實驗林管理處之歷史必須追溯到日治時期,日治大正5年(1916)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設立附屬臺灣演習林於今仁愛鄉惠蓀林場,作為該校相關系所師生實習場所。日治大正6年(1917)...

埔里黃宅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1.民國88年(1999)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黃宅正身傾斜、左右護龍及內牆、門樓坍塌。經家族商議:正身、門樓、內牆依傳統格局修護,左右護龍則按生活機能調整重建。此次震後修復工程,共分為三期,歷經五年... | 歷史沿革: 埔里黃宅最初由前清總兵吳光亮勘輿後興建於清光緒年間。日治大正6年(1917)埔里大地震,原故居遭震塌。次年(1918),入贅之女婿黃敦仁,依原故居所在地為正身,聘請石岡匠師劉然等建成閩式三合院。正身為...

南投縣陳姓宗親會西水祠

1 | 開放時間: 須提前來電預約,請洽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現狀: 建築為磚木構造,屋頂建築為懸山擱檁,穿斗架構雕樑畫棟為台灣倲統祠廟式建築,目前為家族祭祀之場所。 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南投縣陳姓宗親會。 | 歷史沿革: 位於名間鄉新街村客庄巷1 號。西水祠創建於清光緒8年(1882),至今已約有140年之歷史,但原來建物並非現在風貌,而且地址原來在井仔頭(名間鄉赤水村)。目前祠堂建物為日治大正7年(1918)由陳芳輝...

添興窯及其附屬設施

1 | 開放時間: 週四休息,其餘每日上午9:00 - 下午5:30 | 現狀: 蛇窯:由於目前使用以蛇窯燒的陶藝品不多,故每窯僅燒約全窯容積的1/3,其他2/3容積必須維持空燒。 事務所:目前閒置。 人力沖床:閒置。 目前蛇窯仍維持使用(每年至少一次),窯內有局部磚構造崩落損壞(... | 歷史沿革: 添興窯創建於民國44年(1955)。此為創窯時所建立第一座蛇窯,後來由於產品銷售量日大,於民國49年(1960)建立第二座蛇窯,民國75年(1986)由於不符經濟需求,拆去一座,現在保存的蛇窯是創窯時...

集集火車站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人員售票及諮詢服務時間為上午8:00至下午5:00,其餘時間可於車上購票。 | 現狀: 目前由二水火車站經營管理,日常管理維護良好。 | 歷史沿革: 鐵路集集支線的集集車站,乃是日治時期政府為了興建日月潭發電廠運送材料起見,由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興建從二水通往今水里鄉車埕之縱貫鐵路支線,當時係一簡陋的木板構築車站。文獻記載起建於日治大正8年(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