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

個案名稱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的開放時間是配合溪湖國小開放時間。, 現狀是建築狀況良好完整。, 歷史沿革是日治初期,溪湖屬於鹿港學區,但由於距離太遠之問題,於是便有設立學校之意見,後在當時的溪湖支廳長中嶋義真、溪湖區長楊集、三塊厝區長李聲洲及其他有心人士的推動下,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申請建校,之後溪湖公學校在明治36年(西元1903年)開校,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校址遷移至溪湖鎮67號,直....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的地圖

案件編號20020410000006
個案名稱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
種類

1:

code : A24
name : 學校
歷史沿革日治初期,溪湖屬於鹿港學區,但由於距離太遠之問題,於是便有設立學校之意見,後在當時的溪湖支廳長中嶋義真、溪湖區長楊集、三塊厝區長李聲洲及其他有心人士的推動下,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申請建校,之後溪湖公學校在明治36年(西元1903年)開校,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校址遷移至溪湖鎮67號,直至昭和3年(西元1928年)遷移至現址(溪湖鎮光華里二溪路3號)。 本案歷史建築的溪湖公學校校門以及禮堂在遷址後,分別於昭和5年(西元1931年)與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興建而成,後在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溪湖公學校被改稱為「中溪湖國民學校」。戰後,溪湖公學校被國民政府派員接收,之後隨時代變化,曾被改稱為「溪湖國民學校」、「溪湖第一國民學校」、「臺中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學校」、「彰化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學校」、「彰化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學校」。 溪湖公學校校門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設計完成並開始動工建造,隔年5月建造完成,校門石柱色澤為墨綠色,門扇為鍛鐵鑄造而成。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禮堂竣工,提供學校師生雨天上體育課的地方,也讓學生有一個舒適的場所,舉行週會及畢業典禮;在日治時期,禮堂只有在四大節日(天皇節、明治節、紀元節和過年)舉行社祭時開放。亦做歌舞表演、劍道練習及音樂課程教授之用。光復後溪湖國小禮堂對民眾開放,成為溪湖鎮舉辦許多重要集會、活動的場所。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因戰事吃緊,物資短缺,便在臺灣島內徵收物資,校方為響應政策,於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將校門的鐵鑄部分拆下捐出。光復後,學校重新打造鐵門,將方形矩形之鑄鐵校門改為尖形,之後尖形鑄鐵又改為半圓形鐵鑄,仍呈現修復前的模樣。之後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於民國101年(西元2002年)4月10日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陳柏年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溪湖國小校門暨禮堂調查研究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3-7~3-9、4-1、4-21。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溪湖國小之校門及禮堂是本縣少數保存之日式建築,有地區性歷史意義,大門的材質、樣式及禮堂的造型與內部的空間結構及其屋頂跨度在當時應具有日治時期的代表性與歷史意義。校門及禮堂俱為日據時期原物,反映溪湖鎮文教設施與相關建築的歷史情節,而且是該校師生及校友共同記憶之場所,為該校現存唯一具紀念性之建築物,應加以保存維護。尤其反觀縣內學校建築普遍拆毀新建情況,其登錄保存亦具象徵意義。
法令依據第27條之1暨第7條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溪湖鎮
address : 二溪路一段35號
經度120.47861342175
緯度23.959288638837
主管機關名稱彰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91734dec-9883-4629-9465-62117c052b4f/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91734dec-9883-4629-9465-62117c052b4f/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jpg

name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20410000006
外觀特徵溪湖公學校校門為校門砌柱為磚砌、面飾材為洗石子,原鐵門扇為方矩形,於二次大戰末期拆除,光復後重新打造成尖形鐵門扇之後尖形鑄鐵又改為半圓形鐵鑄,仍呈現修復前的模樣;校門牆體亦為磚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金屬短缺,日人發佈金屬回收令,昭和16年(西元1941年)校方為響應政策,遂將鑄鐵大門拆下捐出。戰後,再施做簡易的大門。 溪湖公學校的禮堂位於操場旁,日治時期,學校禮堂稱為講堂,是學校集會場所或演講廳的空間,在雨天時又可兼作室內體育場之用。禮堂的空間由三個部份組成,分別為玄關、講堂與講臺。大門玄關為禮主要的出入口,兩旁側牆仍設有六個出入口,做為進出的通道。溪湖公學校禮堂為鋼筋混凝土造,牆身形式簡單,並沒有繁複的拱圈、裝飾等。外牆裝飾上將結構與非結構部分區分開來:其混凝土柱與樑外露面為紅色洗石子;而牆體外立面為水泥砂漿拉毛處理,在兩側橫牆與舞臺部分外牆上,則以水泥砂漿作類似雨淋板的橫紋裝飾。牆體構造方面,南北兩面山牆為磚砌構造,翼牆牆體則為混凝土澆置而成。為了達到通風、採光的需求,禮堂的兩旁窗戶開口較大,共計開有10個窗戶,由於溪湖國小禮堂為鋼筋混凝土建材,所以窗戶開口皆為平頂開窗的作法。屋頂屬於兩坡頂,兩坡屋面成人字型搭接,收頭為硬山頂,其山牆完全封住木屋架,屋頂收在牆體上方。
室內特徵溪湖公學校的禮堂跨距長達22公尺,觀眾席可容納1,350人。是當時學校禮堂中跨距最大的建築。禮堂的樑柱系統為鋼筋混凝土建材,牆體以紅磚作為內外的區隔,屋架為芬式(Fink)鋼桁架,上鋪木椽條,覆以屋面板及瓦片。室內裝置有天花板,天花板上的弧形樑及牛腿為裝飾之用,並無實際結構作用。室內地板為磨石子地板,舞臺則疊磚架高。講臺設置於室內短邊上,兩邊再以磚牆隔成兩間準備室。講臺後方壁上設有一壁龕,推測為當時期放置天皇教育敕語的空間。
使用情形現今校門及禮堂經修復過後仍為溪湖國小所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現已用藥驅蟻,建議管理單位持續檢視並紀錄蟲蟻危害情況;建物開裂處亦應檢視是否具擴大情事。
現狀建築狀況良好完整。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配合溪湖國小開放時間。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729220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100014566 號
公告日期 : 2002-04-10 11:23:39.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溪湖鎮
landNo : 大竹段
landSerialNo : 0011-000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溪湖鎮
landNo : 大竹段
landSerialNo : 0580-000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1803392c-4b65-4d45-bbf0-80297a471220/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jpg

2: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2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1c5e58f3-dce5-4b78-a96d-e9100f70a5d2/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2.jpg

3: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3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dfca782a-2460-41eb-9692-c3b35924e8bc/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3.jpg

4: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4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cab633af-ccc4-4b02-aa94-8cc7d8835d4d/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4.jpg

5: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5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7b45dfb9-df88-4755-89de-53f673a4b93b/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5.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30/a9394cdf-ee79-4c76-87ba-04c9d9ccb5db/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910410.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3-12/502e2c63-f12e-4d34-aebc-6322e4faffb1/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地籍圖資料110.pdf
repImgId144480

案件編號

20020410000006

個案名稱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

種類

1:

code : A24
name : 學校

歷史沿革

日治初期,溪湖屬於鹿港學區,但由於距離太遠之問題,於是便有設立學校之意見,後在當時的溪湖支廳長中嶋義真、溪湖區長楊集、三塊厝區長李聲洲及其他有心人士的推動下,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申請建校,之後溪湖公學校在明治36年(西元1903年)開校,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校址遷移至溪湖鎮67號,直至昭和3年(西元1928年)遷移至現址(溪湖鎮光華里二溪路3號)。 本案歷史建築的溪湖公學校校門以及禮堂在遷址後,分別於昭和5年(西元1931年)與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興建而成,後在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溪湖公學校被改稱為「中溪湖國民學校」。戰後,溪湖公學校被國民政府派員接收,之後隨時代變化,曾被改稱為「溪湖國民學校」、「溪湖第一國民學校」、「臺中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學校」、「彰化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學校」、「彰化縣溪湖鎮溪湖國民學校」。 溪湖公學校校門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設計完成並開始動工建造,隔年5月建造完成,校門石柱色澤為墨綠色,門扇為鍛鐵鑄造而成。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禮堂竣工,提供學校師生雨天上體育課的地方,也讓學生有一個舒適的場所,舉行週會及畢業典禮;在日治時期,禮堂只有在四大節日(天皇節、明治節、紀元節和過年)舉行社祭時開放。亦做歌舞表演、劍道練習及音樂課程教授之用。光復後溪湖國小禮堂對民眾開放,成為溪湖鎮舉辦許多重要集會、活動的場所。二次大戰末期,日本因戰事吃緊,物資短缺,便在臺灣島內徵收物資,校方為響應政策,於昭和16年(西元1941年)將校門的鐵鑄部分拆下捐出。光復後,學校重新打造鐵門,將方形矩形之鑄鐵校門改為尖形,之後尖形鑄鐵又改為半圓形鐵鑄,仍呈現修復前的模樣。之後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於民國101年(西元2002年)4月10日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陳柏年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溪湖國小校門暨禮堂調查研究報告書》,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3-7~3-9、4-1、4-21。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溪湖國小之校門及禮堂是本縣少數保存之日式建築,有地區性歷史意義,大門的材質、樣式及禮堂的造型與內部的空間結構及其屋頂跨度在當時應具有日治時期的代表性與歷史意義。校門及禮堂俱為日據時期原物,反映溪湖鎮文教設施與相關建築的歷史情節,而且是該校師生及校友共同記憶之場所,為該校現存唯一具紀念性之建築物,應加以保存維護。尤其反觀縣內學校建築普遍拆毀新建情況,其登錄保存亦具象徵意義。

法令依據

第27條之1暨第7條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溪湖鎮
address : 二溪路一段35號

經度

120.47861342175

緯度

23.959288638837

主管機關名稱

彰化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91734dec-9883-4629-9465-62117c052b4f/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91734dec-9883-4629-9465-62117c052b4f/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jpg

name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20410000006

外觀特徵

溪湖公學校校門為校門砌柱為磚砌、面飾材為洗石子,原鐵門扇為方矩形,於二次大戰末期拆除,光復後重新打造成尖形鐵門扇之後尖形鑄鐵又改為半圓形鐵鑄,仍呈現修復前的模樣;校門牆體亦為磚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金屬短缺,日人發佈金屬回收令,昭和16年(西元1941年)校方為響應政策,遂將鑄鐵大門拆下捐出。戰後,再施做簡易的大門。 溪湖公學校的禮堂位於操場旁,日治時期,學校禮堂稱為講堂,是學校集會場所或演講廳的空間,在雨天時又可兼作室內體育場之用。禮堂的空間由三個部份組成,分別為玄關、講堂與講臺。大門玄關為禮主要的出入口,兩旁側牆仍設有六個出入口,做為進出的通道。溪湖公學校禮堂為鋼筋混凝土造,牆身形式簡單,並沒有繁複的拱圈、裝飾等。外牆裝飾上將結構與非結構部分區分開來:其混凝土柱與樑外露面為紅色洗石子;而牆體外立面為水泥砂漿拉毛處理,在兩側橫牆與舞臺部分外牆上,則以水泥砂漿作類似雨淋板的橫紋裝飾。牆體構造方面,南北兩面山牆為磚砌構造,翼牆牆體則為混凝土澆置而成。為了達到通風、採光的需求,禮堂的兩旁窗戶開口較大,共計開有10個窗戶,由於溪湖國小禮堂為鋼筋混凝土建材,所以窗戶開口皆為平頂開窗的作法。屋頂屬於兩坡頂,兩坡屋面成人字型搭接,收頭為硬山頂,其山牆完全封住木屋架,屋頂收在牆體上方。

室內特徵

溪湖公學校的禮堂跨距長達22公尺,觀眾席可容納1,350人。是當時學校禮堂中跨距最大的建築。禮堂的樑柱系統為鋼筋混凝土建材,牆體以紅磚作為內外的區隔,屋架為芬式(Fink)鋼桁架,上鋪木椽條,覆以屋面板及瓦片。室內裝置有天花板,天花板上的弧形樑及牛腿為裝飾之用,並無實際結構作用。室內地板為磨石子地板,舞臺則疊磚架高。講臺設置於室內短邊上,兩邊再以磚牆隔成兩間準備室。講臺後方壁上設有一壁龕,推測為當時期放置天皇教育敕語的空間。

使用情形

現今校門及禮堂經修復過後仍為溪湖國小所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已用藥驅蟻,建議管理單位持續檢視並紀錄蟲蟻危害情況;建物開裂處亦應檢視是否具擴大情事。

現狀

建築狀況良好完整。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配合溪湖國小開放時間。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729220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09100014566 號
公告日期 : 2002-04-10 11:23:39.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溪湖鎮
landNo : 大竹段
landSerialNo : 0011-000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溪湖鎮
landNo : 大竹段
landSerialNo : 0580-0000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1803392c-4b65-4d45-bbf0-80297a471220/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1.jpg

2: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2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1c5e58f3-dce5-4b78-a96d-e9100f70a5d2/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2.jpg

3: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3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dfca782a-2460-41eb-9692-c3b35924e8bc/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3.jpg

4: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4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cab633af-ccc4-4b02-aa94-8cc7d8835d4d/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4.jpg

5:

mediaName :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5
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9/7b45dfb9-df88-4755-89de-53f673a4b93b/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05.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6-30/a9394cdf-ee79-4c76-87ba-04c9d9ccb5db/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910410.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3-12/502e2c63-f12e-4d34-aebc-6322e4faffb1/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地籍圖資料110.pdf

repImgId

144480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02041000000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020410000006 資料。

[ 搜尋所有 20020410000006 ... ]

根據名稱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 資料。

[ 搜尋所有 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 ... ]

根據電話 04-72922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4-7292201 ...)

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此建築見證日本統治時期校長及教職員之生活空間,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在空間場域當中具歷史之意義。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為和洋折衷式,屋架採用和...

@ 文資局古蹟

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

1 | 開放時間: 需事先電話預約申請。 | 現狀: 大致保存良好,外牆磚縫砂漿風化流失,屋頂有損壞。 | 歷史沿革: 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在打狗(高雄)經商的羅厝居民涂心,聽過神父傳道之後,便約親友後壁厝劉江、崙頭黃過枝、新厝劉鎮等人,聘請神父前來羅厝傳教。於是打狗的天主教道明會就派遣吳萬福神父及林水龍傳道師...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北斗紅磚市場

1 | 開放時間: 依市場開放時間。 | 現狀: 建築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北斗市場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西元1935年),戰後被稱為北斗零售市場,沿用數十年,曾經是北斗區內最熱鬧的市場;民國92年(西元2003年)3月20日晚上十一點因電線走火造成火災,屋頂與室內裝修付...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彰化臺鐵舊宿舍群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文資局文化景觀

永靖清福宮石板廟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建築保存良好,結構完整。 | 歷史沿革: 清福宮石板廟位於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厝,康熙年間,饒平客家人來大武郡,落腳陳厝厝莊(今永靖鄉東寧村與光雲村),帶來故鄉的伯公香火保佑族人。待開發到一定規模後,募款在當地上蓋了伯公廟庇佑,即為現今清福宮的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二水公會堂

1 | 開放時間: 未開放,待相關管理維護計畫。 | 現狀: 現階段外觀破舊,須待整修。 | 歷史沿革: 二水公會堂,又名二水保甲事務所,約於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現今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員集路三段701號。 在日治中後期,臺灣總督府以設置公會堂、或保甲聯合事務所之方式,來滿足聚落民眾舉辦大型活動、或日人進行政...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鹿港丁家古厝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鹿港丁家古厝是目前臺灣僅存清朝三間店面內套四合院之案例,其創建期格局研判為清道光、咸豐年間所建的二間店面,後於光緒年間增建一間店面,並改建原有兩間店面的中後段成為內套四合院的建築,其後並於日治時期五福...

@ 文資局古蹟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有客家文化特點,布局亦保留客家聚落面貌,整體群落保有完整,具備客家圍屋建築之歷史文化價值,目前已補充軟文化相關事證,提出和原鄉聯繫及遷臺分枝繁衍之事證,充分呈現該建築群在移民...

@ 文資局古蹟

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此建築見證日本統治時期校長及教職員之生活空間,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在空間場域當中具歷史之意義。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為和洋折衷式,屋架採用和...

@ 文資局古蹟

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

1 | 開放時間: 需事先電話預約申請。 | 現狀: 大致保存良好,外牆磚縫砂漿風化流失,屋頂有損壞。 | 歷史沿革: 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在打狗(高雄)經商的羅厝居民涂心,聽過神父傳道之後,便約親友後壁厝劉江、崙頭黃過枝、新厝劉鎮等人,聘請神父前來羅厝傳教。於是打狗的天主教道明會就派遣吳萬福神父及林水龍傳道師...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北斗紅磚市場

1 | 開放時間: 依市場開放時間。 | 現狀: 建築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北斗市場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西元1935年),戰後被稱為北斗零售市場,沿用數十年,曾經是北斗區內最熱鬧的市場;民國92年(西元2003年)3月20日晚上十一點因電線走火造成火災,屋頂與室內裝修付...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彰化臺鐵舊宿舍群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文資局文化景觀

永靖清福宮石板廟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建築保存良好,結構完整。 | 歷史沿革: 清福宮石板廟位於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厝,康熙年間,饒平客家人來大武郡,落腳陳厝厝莊(今永靖鄉東寧村與光雲村),帶來故鄉的伯公香火保佑族人。待開發到一定規模後,募款在當地上蓋了伯公廟庇佑,即為現今清福宮的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二水公會堂

1 | 開放時間: 未開放,待相關管理維護計畫。 | 現狀: 現階段外觀破舊,須待整修。 | 歷史沿革: 二水公會堂,又名二水保甲事務所,約於日治昭和年間興建,現今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員集路三段701號。 在日治中後期,臺灣總督府以設置公會堂、或保甲聯合事務所之方式,來滿足聚落民眾舉辦大型活動、或日人進行政...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鹿港丁家古厝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鹿港丁家古厝是目前臺灣僅存清朝三間店面內套四合院之案例,其創建期格局研判為清道光、咸豐年間所建的二間店面,後於光緒年間增建一間店面,並改建原有兩間店面的中後段成為內套四合院的建築,其後並於日治時期五福...

@ 文資局古蹟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有客家文化特點,布局亦保留客家聚落面貌,整體群落保有完整,具備客家圍屋建築之歷史文化價值,目前已補充軟文化相關事證,提出和原鄉聯繫及遷臺分枝繁衍之事證,充分呈現該建築群在移民...

@ 文資局古蹟

[ 搜尋所有 04-7292201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溪湖公學校校門及禮堂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青田街9巷4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青田街9巷6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青田街9巷8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新生南路1段97巷5號

1 | 現狀: 基地完整,屋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日據時期創建為一完整保存日式小型住宅。

下內埔營舍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下內埔營舍係於民國40年代,由兵工以魚鱗木板建造之1層磚木造軍舍,約20棟,原係陸軍聯勤總部軍備物資單位使用,供裝甲兵部隊停放戰車之用,嗣後該部隊移防湖口,營區改為陸總部軍官宿舍,民國57-58年始分...

錦町日式宿舍─杭州南路2段67號

1 | 現狀: 本建物已納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並由民間自行出資修復完成,目前由民間團隊再利用經營管理中。 | 歷史沿革: 日式木造建築形式,曲尺型建築配置具建築特色。為日據時期官舍使用。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和平東路1段183巷7弄6號

1 | 現狀: 建築物仍保持原貌,內部雖經修理,仍具極高品質,戶外庭園花草亦極完整,環境幽靜。 | 歷史沿革: 1.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2.戰後為臺大醫學院院長楊思標住所,建...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丁觀海、丁肇中寓所

1 | 現狀: 保存尚佳,樓梯、二樓之木窗、天花板均為原物。目前臺灣大學宿舍使用。 | 歷史沿革: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在新生南路與羅斯福路一帶設校,在溫州街臺大教職員宿舍群,蘊育此處人文氣氛。為臺大名教授丁觀海寓所,以及其子國家名學者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先生兒時住宅,具人文特色價值。

艋舺王宅二進遺構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1.古宅原為五進,此遺構原是古宅第二進門框,門為木製,仍可見當時廳堂外牆(斗子砌)及室內隔間牆基,具建築及歷史價值。 2.門上對聯「系溯晉南支分淡水,家居文甲宅照長庚」,見證王家落腳當地開發歷史,且為...

仁濟療養院

1 | 現狀: 固定時段提供民眾作為綠化教室使用,平常開放為歷史解說展覽空間。 | 歷史沿革: 具80多年歷史的仁濟療養院其建築多為早期日式空間的型態,屋身為木構造類型、其屋頂以黑瓦覆蓋,大體而言仍保持其創立時期的空間配置與分布型態。

漢口街2段125號店屋

1 | 現狀: 已整修完成,私人使用。 | 歷史沿革: 約建於1920-30年代,帶豐富西洋建物花草裝飾的立面,山牆立面牆上泥飾形式眾多,外飾溝面磚,如楄牆具有常見的勳章飾及卷草紋樣,柱端具有南美馬雅風格之紋樣(蜻蜓),為典型的店屋立面。

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1 | 開放時間: 全日 | 現狀: 一、輪番所:為傳統之日式宿舍建築,本建物已納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目前由民間團隊再利用經營中。 二、參道:本堂與山門之間的鋪石參道。 三、本堂:1975年發生火災,上部的木造殿堂皆被燒毀,目前... | 歷史沿革: 一、輪番所即為真宗本派本願寺輪番(似住持)之宿舍,初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五月。建築之工事負責人為大石熊太郎;監工為浦田永太郎氏。興建原由大正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午前二時,原本派本願寺內之集會所鄰室客...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1 | 現狀: 本街區東側於95年修復完工;西側修復工程於98年修復完成,係以原貌保存為原則,並為結構安全考量加設鋼骨結構等現代科技與工法,以增加其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現已開放,可供民眾參觀。 | 歷史沿革: 1.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 2.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1 | 現狀: 本建物目前的使用功能為萬華區福星區民活動中心,整體外觀現況良好。 | 歷史沿革: 1.本公有建物為戰後延續日本殖民時期學院派風格之表徵,設計態度嚴謹認真,具保存價值。 2.位於街廓角地,為形塑都市景觀與歷史風貌端點,其優雅之外觀造型,反映當時建築風格與社會背景之歷史價值。

章太炎故居

1 | 現狀: 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二層樓建築規劃作為展覽空間,建築外觀如少見的立體花瓶瓷磚、立體造型窗戶,及部分內部空間,都仍保持著原貌。 | 歷史沿革: 此建築為日本時代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台時的居所,章太炎於1898(明治31)年旅台,期間約半年,當時為「台灣日日新報」撰稿。章太炎在台灣的經驗,反映東亞傳統漢文化的交流,以及台灣在東亞文明所代表的角色...

青田街9巷4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青田街9巷6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青田街9巷8號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新生南路1段97巷5號

1 | 現狀: 基地完整,屋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日據時期創建為一完整保存日式小型住宅。

下內埔營舍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下內埔營舍係於民國40年代,由兵工以魚鱗木板建造之1層磚木造軍舍,約20棟,原係陸軍聯勤總部軍備物資單位使用,供裝甲兵部隊停放戰車之用,嗣後該部隊移防湖口,營區改為陸總部軍官宿舍,民國57-58年始分...

錦町日式宿舍─杭州南路2段67號

1 | 現狀: 本建物已納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並由民間自行出資修復完成,目前由民間團隊再利用經營管理中。 | 歷史沿革: 日式木造建築形式,曲尺型建築配置具建築特色。為日據時期官舍使用。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和平東路1段183巷7弄6號

1 | 現狀: 建築物仍保持原貌,內部雖經修理,仍具極高品質,戶外庭園花草亦極完整,環境幽靜。 | 歷史沿革: 1.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2.戰後為臺大醫學院院長楊思標住所,建...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丁觀海、丁肇中寓所

1 | 現狀: 保存尚佳,樓梯、二樓之木窗、天花板均為原物。目前臺灣大學宿舍使用。 | 歷史沿革: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在新生南路與羅斯福路一帶設校,在溫州街臺大教職員宿舍群,蘊育此處人文氣氛。為臺大名教授丁觀海寓所,以及其子國家名學者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先生兒時住宅,具人文特色價值。

艋舺王宅二進遺構

1 | 現狀: | 歷史沿革: 1.古宅原為五進,此遺構原是古宅第二進門框,門為木製,仍可見當時廳堂外牆(斗子砌)及室內隔間牆基,具建築及歷史價值。 2.門上對聯「系溯晉南支分淡水,家居文甲宅照長庚」,見證王家落腳當地開發歷史,且為...

仁濟療養院

1 | 現狀: 固定時段提供民眾作為綠化教室使用,平常開放為歷史解說展覽空間。 | 歷史沿革: 具80多年歷史的仁濟療養院其建築多為早期日式空間的型態,屋身為木構造類型、其屋頂以黑瓦覆蓋,大體而言仍保持其創立時期的空間配置與分布型態。

漢口街2段125號店屋

1 | 現狀: 已整修完成,私人使用。 | 歷史沿革: 約建於1920-30年代,帶豐富西洋建物花草裝飾的立面,山牆立面牆上泥飾形式眾多,外飾溝面磚,如楄牆具有常見的勳章飾及卷草紋樣,柱端具有南美馬雅風格之紋樣(蜻蜓),為典型的店屋立面。

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1 | 開放時間: 全日 | 現狀: 一、輪番所:為傳統之日式宿舍建築,本建物已納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目前由民間團隊再利用經營中。 二、參道:本堂與山門之間的鋪石參道。 三、本堂:1975年發生火災,上部的木造殿堂皆被燒毀,目前... | 歷史沿革: 一、輪番所即為真宗本派本願寺輪番(似住持)之宿舍,初建於大正十三年(1924)五月。建築之工事負責人為大石熊太郎;監工為浦田永太郎氏。興建原由大正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午前二時,原本派本願寺內之集會所鄰室客...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

1 | 現狀: 本街區東側於95年修復完工;西側修復工程於98年修復完成,係以原貌保存為原則,並為結構安全考量加設鋼骨結構等現代科技與工法,以增加其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現已開放,可供民眾參觀。 | 歷史沿革: 1.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 2.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1 | 現狀: 本建物目前的使用功能為萬華區福星區民活動中心,整體外觀現況良好。 | 歷史沿革: 1.本公有建物為戰後延續日本殖民時期學院派風格之表徵,設計態度嚴謹認真,具保存價值。 2.位於街廓角地,為形塑都市景觀與歷史風貌端點,其優雅之外觀造型,反映當時建築風格與社會背景之歷史價值。

章太炎故居

1 | 現狀: 位於剝皮寮歷史街區,二層樓建築規劃作為展覽空間,建築外觀如少見的立體花瓶瓷磚、立體造型窗戶,及部分內部空間,都仍保持著原貌。 | 歷史沿革: 此建築為日本時代中國國學大師章太炎旅台時的居所,章太炎於1898(明治31)年旅台,期間約半年,當時為「台灣日日新報」撰稿。章太炎在台灣的經驗,反映東亞傳統漢文化的交流,以及台灣在東亞文明所代表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