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名稱大城北林登豫古宅的開放時間是每週三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現狀是本標的為民國102(2013)年修復,目前現況牆面部分有鹽化現象。
102年3月15日府授文資字第1023700624號函同意核予補助證明-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
規劃設計:劉可強建築師事務所
施工廠商:穩泰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歷史沿革是日治時期所興建之傳統古厝,建築形式為前磚坪的傳統四櫸頭,興建因適逢戰時,後院高丘設有防空襲避難用防空壕。建築右側空地原有之豬稠、牛稠,反應當時周邊對空地的使用與產業需求。.
#大城北林登豫古宅的地圖
案件編號 | 20120208000001 |
個案名稱 | 大城北林登豫古宅 |
種類 | 1:code : A3 name : 宅第
|
歷史沿革 | 日治時期所興建之傳統古厝,建築形式為前磚坪的傳統四櫸頭,興建因適逢戰時,後院高丘設有防空襲避難用防空壕。建築右側空地原有之豬稠、牛稠,反應當時周邊對空地的使用與產業需求。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 (空)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3: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4: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 | 年代悠久,保存尚稱完整,裝飾極為豐富,本建築物具澎湖地區傳統建築特色並結合日治時期引進的歐風建築工法,深井以玄武岩自然形貌鋪面極具地域風貌,屋後之日治時期防空壕具戰時歷史建築價值,表現地域風貌,具藝術、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
法令依據 | 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
所屬主管機關 | 澎湖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 | 1: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湖西鄉 address : 城北村50號
|
經度 | 119.624999 |
緯度 | 23.565162 |
主管機關名稱 |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主管機關單位 | 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60/photo/城北林登豫古宅1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60/photo/城北林登豫古宅1.JPGname城北林登豫古宅1 |
所有權屬 | 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林O
2: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林O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20208000001 |
外觀特徵 | 1.本建築物具澎湖地區傳統建築特色並結合日治時期引進的歐風建築工法。
2.左右兩側立面因應週邊使用的差異而有開窗(左)、不開窗兩種作法,反應了使用需求對建築的影響。 |
室內特徵 | 1.地坪(亭及前磚坪)採玄武岩組砌。
2.中庭屏堵洗石子刻八達龜殼紋。
3.深井周邊不規則大石鋪面頗具特色;窗戶花磚作法具美感。
4.中庭尚保存儲水槽設施。 |
使用情形 | 開放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定期巡視紀錄,以利掌握損壞狀況。 |
現狀 | 本標的為民國102(2013)年修復,目前現況牆面部分有鹽化現象。
102年3月15日府授文資字第1023700624號函同意核予補助證明-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
規劃設計:劉可強建築師事務所
施工廠商:穩泰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
是否開放 | 1 |
是否收費 | (空) |
開放時間 | 每週三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6-9261141#138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13700008號 公告日期 : 2012-02-08 15:05:21.0
|
landlotList | 1: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湖西鄉 landNo : 城北段 landSerialNo : 96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鄉村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乙種建築用地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1-26/8e051958-74c2-4517-85c4-2b3b17a99d42/公告公文.pdf |
地籍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61/photo/城北林登豫古宅2.jpg |
repImgId | 3661 |
案件編號20120208000001 |
個案名稱大城北林登豫古宅 |
種類1:code : A3 name : 宅第
|
歷史沿革日治時期所興建之傳統古厝,建築形式為前磚坪的傳統四櫸頭,興建因適逢戰時,後院高丘設有防空襲避難用防空壕。建築右側空地原有之豬稠、牛稠,反應當時周邊對空地的使用與產業需求。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空)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3: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4: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
指定登錄理由年代悠久,保存尚稱完整,裝飾極為豐富,本建築物具澎湖地區傳統建築特色並結合日治時期引進的歐風建築工法,深井以玄武岩自然形貌鋪面極具地域風貌,屋後之日治時期防空壕具戰時歷史建築價值,表現地域風貌,具藝術、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
所在地理區域1: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湖西鄉 address : 城北村50號
|
經度119.624999 |
緯度23.565162 |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60/photo/城北林登豫古宅1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60/photo/城北林登豫古宅1.JPGname城北林登豫古宅1 |
所有權屬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林O
2: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林O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20208000001 |
外觀特徵1.本建築物具澎湖地區傳統建築特色並結合日治時期引進的歐風建築工法。
2.左右兩側立面因應週邊使用的差異而有開窗(左)、不開窗兩種作法,反應了使用需求對建築的影響。 |
室內特徵1.地坪(亭及前磚坪)採玄武岩組砌。
2.中庭屏堵洗石子刻八達龜殼紋。
3.深井周邊不規則大石鋪面頗具特色;窗戶花磚作法具美感。
4.中庭尚保存儲水槽設施。 |
使用情形開放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定期巡視紀錄,以利掌握損壞狀況。 |
現狀本標的為民國102(2013)年修復,目前現況牆面部分有鹽化現象。
102年3月15日府授文資字第1023700624號函同意核予補助證明-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
規劃設計:劉可強建築師事務所
施工廠商:穩泰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
是否開放1 |
是否收費(空) |
開放時間每週三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61141#138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字第1013700008號 公告日期 : 2012-02-08 15:05:21.0
|
landlotList1: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湖西鄉 landNo : 城北段 landSerialNo : 96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鄉村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乙種建築用地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1-26/8e051958-74c2-4517-85c4-2b3b17a99d42/公告公文.pdf |
地籍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261/photo/城北林登豫古宅2.jpg |
repImgId3661 |
大城北林登豫古宅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20120208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 1 | 開放時間: 週四至週一 09:00-12:00 14:00-17:00
週二、週三及國定假日休館 | 現狀: 原為日治時期澎湖廳廳長官舍,戰後仍繼續沿用為縣長公館,現修復為「澎湖開拓館」,建築主體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本建築興建於1933(昭和8)年,於1934(昭和9)年落成,原為日治時期澎湖廳廳長官舍,戰後仍繼續沿用為縣長公館,現修復為「澎湖開拓館」,為歷史空間保存再利用之典範。本建築為典型的「和洋折衷」式之官...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歷史沿革: 待後續調查研究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現狀: 本標的民國103(2014)年修復,目前現況建物尚可。 | 歷史沿革: 民國49年(1960)年左右,台灣大量「起販厝」,當時水泥、油漆都還不普遍,牆面仍多用石灰粉光。澎湖有最好最白的砂砱,燒成的石灰當然成為建築業的最愛,於是訂單不斷湧入澎湖,為業者帶來了盛極一時的榮景。...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此標的為1954年所建造,目前碑碣外觀主體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民國39(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大陸派遣人民志願軍介入韓戰。戰爭持續至民國42(1953)年,交戰雙方簽訂了「韓戰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內容,不願意遣返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約1萬4,000餘人,移交...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現狀: 閒置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待後續調查研究。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每週一至週六上午8時至12時 | 現狀: 此標的為民國105(2016)年修復,目前整體保存良好。
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於民國106(2017)年4月3日完工,重現現有傳統建築風貌。 | 歷史沿革: 此建築為許氏家族所建。年代久遠,本建築物興建時有「安厝」,故於神龕八仙桌下靠近後壁地盤處有「安地磚」,在澎湖傳統營建儀式上即具見證價值,非常少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每週六、日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 | 現狀: 本標的於民國102(2013)年修復,目前建物狀況良好。
民國102(2013)年11月28日府授文資字第1023703331號函同意核予補助證明-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
規... | 歷史沿革: 古厝於民國99(2010)年由萬英俊先生標售。進行整修工程時在地下挖出清代庚子年間的地磚,這才確定古厝屋齡至今高達110(2021)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1 | 開放時間: 每日9時至下午4時 | 現狀: 本標的民國96(2017)年修復,內部大致保存良好。
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於民國106年3月26日合脊,重現現有傳統建築風貌。 | 歷史沿革: 1.本宗祠是昭和7(1932)年所建之四櫸頭形制宗祠,可以做為小赤村林氏家族在白沙開拓的歷史。林氏家族為小赤崁村具代表性家族,其後裔多從事文教工作,對澎湖地方文化教育傳承貢獻良多。
2.廳堂壁面有二戰...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週四至週一 09:00-12:00 14:00-17:00
週二、週三及國定假日休館 | 現狀: 原為日治時期澎湖廳廳長官舍,戰後仍繼續沿用為縣長公館,現修復為「澎湖開拓館」,建築主體保存良好。 | 歷史沿革: 本建築興建於1933(昭和8)年,於1934(昭和9)年落成,原為日治時期澎湖廳廳長官舍,戰後仍繼續沿用為縣長公館,現修復為「澎湖開拓館」,為歷史空間保存再利用之典範。本建築為典型的「和洋折衷」式之官...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歷史沿革: 待後續調查研究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現狀: 本標的民國103(2014)年修復,目前現況建物尚可。 | 歷史沿革: 民國49年(1960)年左右,台灣大量「起販厝」,當時水泥、油漆都還不普遍,牆面仍多用石灰粉光。澎湖有最好最白的砂砱,燒成的石灰當然成為建築業的最愛,於是訂單不斷湧入澎湖,為業者帶來了盛極一時的榮景。...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此標的為1954年所建造,目前碑碣外觀主體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民國39(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大陸派遣人民志願軍介入韓戰。戰爭持續至民國42(1953)年,交戰雙方簽訂了「韓戰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內容,不願意遣返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俘約1萬4,000餘人,移交...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不開放 | 現狀: 閒置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待後續調查研究。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每週一至週六上午8時至12時 | 現狀: 此標的為民國105(2016)年修復,目前整體保存良好。
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於民國106(2017)年4月3日完工,重現現有傳統建築風貌。 | 歷史沿革: 此建築為許氏家族所建。年代久遠,本建築物興建時有「安厝」,故於神龕八仙桌下靠近後壁地盤處有「安地磚」,在澎湖傳統營建儀式上即具見證價值,非常少見。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每週六、日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 | 現狀: 本標的於民國102(2013)年修復,目前建物狀況良好。
民國102(2013)年11月28日府授文資字第1023703331號函同意核予補助證明-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
規... | 歷史沿革: 古厝於民國99(2010)年由萬英俊先生標售。進行整修工程時在地下挖出清代庚子年間的地磚,這才確定古厝屋齡至今高達110(2021)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1 | 開放時間: 每日9時至下午4時 | 現狀: 本標的民國96(2017)年修復,內部大致保存良好。
澎湖縣歷史建築(傳統古厝)維護及再利用獎助計畫於民國106年3月26日合脊,重現現有傳統建築風貌。 | 歷史沿革: 1.本宗祠是昭和7(1932)年所建之四櫸頭形制宗祠,可以做為小赤村林氏家族在白沙開拓的歷史。林氏家族為小赤崁村具代表性家族,其後裔多從事文教工作,對澎湖地方文化教育傳承貢獻良多。
2.廳堂壁面有二戰...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 搜尋所有 06-9261141 138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不開放參觀,由陳姓族人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陳獻瑞出生於清同治11年(1873),其祖先陳寄於乾隆年間渡台定居羌子寮(竹山富州里)開墾。陳寄生四子,其中第三房玄孫陳喦(又名高攀),從羌子寮(竹山富州里)遷居於後埔仔(中央里),並建此宅成社寮地區... |
|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目前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社寮農會。 | 歷史沿革: 據日治昭和10年(1935)出版之《竹山郡管內概況》記載:日治大正3年(1914)12月26日,社寮仕紳黃起奏與地方人士共同發起組織「社寮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即今農會前身),作為農民購買賣農業資材... |
|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位於馬路旁,山坡下,開放參觀,供民眾參拜,周邊環境維護由管理人維護中及地主同意下由社寮熱心義工加以整理。 | 歷史沿革: 甘泉井,甘泉井位於竹山鎮社寮頂埔(後溝坑),據雲林采訪冊載:此井推測是乾隆末年福康安圍剿退守小半天之林爽文,駐兵營邊所開鑿,及水利用,並於光緒元年(1875),吳光亮總兵開發八通關中路時閱兵過此,飲而... |
| 1 | 開放時間: 斗南國小預約參觀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修復工程,由斗南國小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斗南國小創設於明治33年(1900)七月,時名「他里霧公學校」,大正10年(1921)4月改稱「斗南公學校」,昭和13年(1938)遷至目前文昌路校址,昭和21年(1941)改稱為「斗南國民學校」,民... |
| 1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 10:00-18:00 | 現狀: 規劃做為他里霧繪本館、生活美學館 | 歷史沿革: 斗南火車站北側倉庫群共6座(編號1、2、3、4、5、6號),創建於民國41~59年,斗南在過去是交通運輸的輸紐,而使得貨物都會在此做為一個轉運點。當時最大宗貨物為鹽、肥料、糖以及酒類,其他還有穀物、牲... |
| 1 | 開放時間: 未開放 | 現狀: 大埤鄉農會約於民國83年搬離此地,已完成修復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原大埤鄉農業信用組合創建於日治大正9年(1920年),早期為大埤頭信用組合(1918年設立)辦公室,光復後改為大埤農會辦公室及門市部使用。 |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參觀 | 現狀: 大林端P3橋墩下方基樁泥沙流失裸露,有安全疑慮,現階段暫時停止開放 | 歷史沿革: 石龜溪鐵橋為虎尾糖廠與大林糖廠之間「大林線」的主要橋梁,跨越雲林和嘉義,提供會社連繫虎尾、大林之間貨物的運輸功能。
日治時期雲林的虎尾糖廠及嘉義的大林糖廠,分別隸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及新高製糖株式會... |
| 1 | 開放時間: 週三到週日,10:00-18:00,國定假日及特殊日期另行公告。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工程,現做為「雲林縣布袋戲館」使用 | 歷史沿革: 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正虎尾升格為虎尾郡,大正11年(1922)虎尾郡役所落成,後於昭和5年(1930)時增建司法室(刑事間)、昭和6年(1931)增建二樓、昭和12年(1937)增建獨棟的郡... |
| 1 |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 11:00-21:00
週六-週日10:30-21:30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工程,目前由誠品生活經營管理 | 歷史沿革: 合同廳舍的興建年代略晚於虎尾郡役所及郡守官邸。依相關史料內容之推測,合同廳舍興建年代可能為昭和十四年(1939)。
合同廳舍落成後一樓為臺南州虎尾郡役所警察課轄下之「郡直轄」(位階與各街庄警察官吏派... |
| 1 | 開放時間: 週三-週五 10:30-12:30,15:00-17:00
週六-週日 10:00-18:00
(國定假日無休) | 現狀: 民國九十四年著手整修,九十五年八月完成。目前規劃成為雲林故事館。 | 歷史沿革: 虎尾郡郡守官邸的創建年代,應在大正九年至〸二年(1920-1923年)之間。依昭和四年(1929)的「虎尾庄治概要」中的虎尾市街略圖可知,當時尚未興建書齋建築。依相關史料及建築現況調查成果推測書齋應為... |
| 1 | 開放時間: 星期三 09:00–18:00
星期四 09:00–18:00
星期五 09:00–18:00
星期六 09:00–18:00
星期日 09:00–18:00
星期一 09:00–18:00
星期二 ...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修復,現已由雲林縣政府招租營運使用 | 歷史沿革: 虎尾驛原是虎尾糖廠客運與小火車車站,最早稱之為「五間厝驛」,西元1920年(大正九年)後改為「虎尾驛」,是虎尾早年最重要的交通動線,也有客運巴士至虎尾驛接送旅客,因此日治時期虎尾驛一帶一直是虎尾最繁榮... |
| 1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 10:00-18:00 | 現狀: 所有權人在尊重既有歷史風貌情形下,自行完成屋頂漏水之修繕,並將過去不當修繕之漆料去除,重新整修庭院,呈現完整之歷史原貌。並於空間中經營主題書店,定期有專人維護管理。 | 歷史沿革: 建築約建於昭和10年(1935)前後,原為醫師住宅。為略帶洋風與現代風格之折衷主義風格,印證虎尾鎮日治時期引進製糖工業後的現代化城市與建築發展。目前整修後經營作為文創書店使用。 |
| 1 | 開放時間: 09:00-18:00 週一休息 | 現狀: 已由雲林縣政府出租活化中。經營團隊為雲林記憶 cool | 歷史沿革: 虎尾登記所,正式的名稱為「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設立於大正十年(1921)四月一日,係由斗六出張所分出獨立,主要為辦理地方不動產登記業務,管轄範圍涵蓋日治時期虎尾郡下虎尾街、西螺街、土庫街、二崙庄... |
| 1 | 開放時間: 生機廚房以及黑狗濃湯開放參觀 | 現狀: 已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目前修復工程進行中 | 歷史沿革: 台糖舊診所建於昭和11(1936)年10 月,當時稱為「醫務室」,為虎尾地區第一個醫療機構;二戰後改名為「糖廠附屬醫院」。隨著歷史環境變遷,其內部使用機能與空間亦跟隨改變,大致上可分為6個時期:台糖舊... |
| 1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 上午10:00 -17:00 | 現狀: 已重新修復並招商使用 | 歷史沿革: 土庫市場興建於明治 36 年 6 月 10 日,敷地 502 坪,建坪 156 坪,共有 107 家賣店,自午前 5 時營業至午後 12 時。土庫市場是當時台灣本島設立較早的公設市場。
順天里是土庫鎮... |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不開放參觀,由陳姓族人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陳獻瑞出生於清同治11年(1873),其祖先陳寄於乾隆年間渡台定居羌子寮(竹山富州里)開墾。陳寄生四子,其中第三房玄孫陳喦(又名高攀),從羌子寮(竹山富州里)遷居於後埔仔(中央里),並建此宅成社寮地區... |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目前開放參觀,管理維護為社寮農會。 | 歷史沿革: 據日治昭和10年(1935)出版之《竹山郡管內概況》記載:日治大正3年(1914)12月26日,社寮仕紳黃起奏與地方人士共同發起組織「社寮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即今農會前身),作為農民購買賣農業資材... |
1 | 開放時間: 上午8:00至下午5:00 | 現狀: 位於馬路旁,山坡下,開放參觀,供民眾參拜,周邊環境維護由管理人維護中及地主同意下由社寮熱心義工加以整理。 | 歷史沿革: 甘泉井,甘泉井位於竹山鎮社寮頂埔(後溝坑),據雲林采訪冊載:此井推測是乾隆末年福康安圍剿退守小半天之林爽文,駐兵營邊所開鑿,及水利用,並於光緒元年(1875),吳光亮總兵開發八通關中路時閱兵過此,飲而... |
1 | 開放時間: 斗南國小預約參觀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修復工程,由斗南國小進行管理維護 | 歷史沿革: 斗南國小創設於明治33年(1900)七月,時名「他里霧公學校」,大正10年(1921)4月改稱「斗南公學校」,昭和13年(1938)遷至目前文昌路校址,昭和21年(1941)改稱為「斗南國民學校」,民... |
1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 10:00-18:00 | 現狀: 規劃做為他里霧繪本館、生活美學館 | 歷史沿革: 斗南火車站北側倉庫群共6座(編號1、2、3、4、5、6號),創建於民國41~59年,斗南在過去是交通運輸的輸紐,而使得貨物都會在此做為一個轉運點。當時最大宗貨物為鹽、肥料、糖以及酒類,其他還有穀物、牲... |
1 | 開放時間: 未開放 | 現狀: 大埤鄉農會約於民國83年搬離此地,已完成修復再利用計畫 | 歷史沿革: 原大埤鄉農業信用組合創建於日治大正9年(1920年),早期為大埤頭信用組合(1918年設立)辦公室,光復後改為大埤農會辦公室及門市部使用。 |
1 |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參觀 | 現狀: 大林端P3橋墩下方基樁泥沙流失裸露,有安全疑慮,現階段暫時停止開放 | 歷史沿革: 石龜溪鐵橋為虎尾糖廠與大林糖廠之間「大林線」的主要橋梁,跨越雲林和嘉義,提供會社連繫虎尾、大林之間貨物的運輸功能。
日治時期雲林的虎尾糖廠及嘉義的大林糖廠,分別隸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及新高製糖株式會... |
1 | 開放時間: 週三到週日,10:00-18:00,國定假日及特殊日期另行公告。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工程,現做為「雲林縣布袋戲館」使用 | 歷史沿革: 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正虎尾升格為虎尾郡,大正11年(1922)虎尾郡役所落成,後於昭和5年(1930)時增建司法室(刑事間)、昭和6年(1931)增建二樓、昭和12年(1937)增建獨棟的郡... |
1 |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 11:00-21:00
週六-週日10:30-21:30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工程,目前由誠品生活經營管理 | 歷史沿革: 合同廳舍的興建年代略晚於虎尾郡役所及郡守官邸。依相關史料內容之推測,合同廳舍興建年代可能為昭和十四年(1939)。
合同廳舍落成後一樓為臺南州虎尾郡役所警察課轄下之「郡直轄」(位階與各街庄警察官吏派... |
1 | 開放時間: 週三-週五 10:30-12:30,15:00-17:00
週六-週日 10:00-18:00
(國定假日無休) | 現狀: 民國九十四年著手整修,九十五年八月完成。目前規劃成為雲林故事館。 | 歷史沿革: 虎尾郡郡守官邸的創建年代,應在大正九年至〸二年(1920-1923年)之間。依昭和四年(1929)的「虎尾庄治概要」中的虎尾市街略圖可知,當時尚未興建書齋建築。依相關史料及建築現況調查成果推測書齋應為... |
1 | 開放時間: 星期三 09:00–18:00
星期四 09:00–18:00
星期五 09:00–18:00
星期六 09:00–18:00
星期日 09:00–18:00
星期一 09:00–18:00
星期二 ... | 現狀: 已完成再利用修復,現已由雲林縣政府招租營運使用 | 歷史沿革: 虎尾驛原是虎尾糖廠客運與小火車車站,最早稱之為「五間厝驛」,西元1920年(大正九年)後改為「虎尾驛」,是虎尾早年最重要的交通動線,也有客運巴士至虎尾驛接送旅客,因此日治時期虎尾驛一帶一直是虎尾最繁榮... |
1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 10:00-18:00 | 現狀: 所有權人在尊重既有歷史風貌情形下,自行完成屋頂漏水之修繕,並將過去不當修繕之漆料去除,重新整修庭院,呈現完整之歷史原貌。並於空間中經營主題書店,定期有專人維護管理。 | 歷史沿革: 建築約建於昭和10年(1935)前後,原為醫師住宅。為略帶洋風與現代風格之折衷主義風格,印證虎尾鎮日治時期引進製糖工業後的現代化城市與建築發展。目前整修後經營作為文創書店使用。 |
1 | 開放時間: 09:00-18:00 週一休息 | 現狀: 已由雲林縣政府出租活化中。經營團隊為雲林記憶 cool | 歷史沿革: 虎尾登記所,正式的名稱為「臺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設立於大正十年(1921)四月一日,係由斗六出張所分出獨立,主要為辦理地方不動產登記業務,管轄範圍涵蓋日治時期虎尾郡下虎尾街、西螺街、土庫街、二崙庄... |
1 | 開放時間: 生機廚房以及黑狗濃湯開放參觀 | 現狀: 已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目前修復工程進行中 | 歷史沿革: 台糖舊診所建於昭和11(1936)年10 月,當時稱為「醫務室」,為虎尾地區第一個醫療機構;二戰後改名為「糖廠附屬醫院」。隨著歷史環境變遷,其內部使用機能與空間亦跟隨改變,大致上可分為6個時期:台糖舊... |
1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 上午10:00 -17:00 | 現狀: 已重新修復並招商使用 | 歷史沿革: 土庫市場興建於明治 36 年 6 月 10 日,敷地 502 坪,建坪 156 坪,共有 107 家賣店,自午前 5 時營業至午後 12 時。土庫市場是當時台灣本島設立較早的公設市場。
順天里是土庫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