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館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交通部觀光署

名稱藝術館的開放時間是全日, 電話是886-8-7655852, 地址是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藝術館的地圖

識別碼C1_376530000A_000226
名稱藝術館
區域平原系統-屏東市
簡述為一座三樓的建築,內部設有大會堂、舞台、畫廊、化妝室、接待室、會議室、辦公室、放映室等,除音樂演奏外,亦適合舞蹈、戲劇、電影歌劇及其他動態藝術表演,亦可作為文化講座、藝文活動、各類展覽、集會場所、訓練講習之用,此外,平日還有不定期的畫展提供民眾參觀。
描述(空)
電話886-8-7655852
地址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郵政區碼(Zipcode)900
Region屏東縣
Town屏東市
旅遊資訊(空)
開放時間全日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6530000A
經度座標120.477555
緯度座標22.677302
原分類(空)
分類101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空)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4-04-27T00:21:18+08:00

識別碼

C1_376530000A_000226

名稱

藝術館

區域

平原系統-屏東市

簡述

為一座三樓的建築,內部設有大會堂、舞台、畫廊、化妝室、接待室、會議室、辦公室、放映室等,除音樂演奏外,亦適合舞蹈、戲劇、電影歌劇及其他動態藝術表演,亦可作為文化講座、藝文活動、各類展覽、集會場所、訓練講習之用,此外,平日還有不定期的畫展提供民眾參觀。

描述

(空)

電話

886-8-7655852

地址

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郵政區碼(Zipcode)

900

Region

屏東縣

Town

屏東市

旅遊資訊

(空)

開放時間

全日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6530000A

經度座標

120.477555

緯度座標

22.677302

原分類

(空)

分類1

01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空)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4-04-27T00:21:18+08:00

藝術館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藝術館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C1 376530000A 00022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C1 376530000A 000226 資料。

[ 搜尋所有 C1 376530000A 000226 ... ]

根據名稱 藝術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藝術館 ...)

# 藝術館 於 講座資訊 - 1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36f09173f77c62e4370d0
活動名稱「跨藝連結∞大」共製專題演講暨工作坊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0: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0:00:00
2::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專題演講 時間:2023/10/28(六)14:30-16:30、10/29(日)10:00-12:00 地點:國美館1F演講廳、3F工作坊 場次與講者 ■ 10/28(六)邱誌勇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 時間 流程 地點 14:30-15:00 開始報到 1F演講廳 15:00-16:30 迎向藝術共製與合創的新趨勢 Q&A 1F演講廳 簡介:共製(co-production)與合創(co-creation)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新興策略與全球趨勢,各國相關藝文組織、藝術團隊與個人紛紛開啟此種創作策略與實踐方法。「共製」可以是通過多元資金的合作、專業技能的協作、排練與演出場域的共享,藉以帶領更大的製作規模、更多的展演機會,以及更廣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共製」的定義裡也蘊含著「合創」的本質。「合創」可以是各司其職的完成不同工作內容,更可以是多元專才的跨域合作,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得以彼此分享想法、共同創作,並實踐理想。本講座主要聚焦在「共製」與「合創」的概念,藉由實際操作策略與案例,討論跨域與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 10/29(日)吳達坤(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 時間 流程 地點 10:00-10:3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0:30-12:00 從0-1到無限大,跨領域藝術共製與實踐 Q&A 3F工作坊 簡介:針對近年跨域創作的趨勢,從發想、孵育與共製呈現做出梳理。 定義新型態藝術,包括數位藝術、互動藝術、虛擬現實等科技藝術內容。針對技術創新、跨界合作、數位展示等做出介紹。解釋跨機構共製的概念,包括藝術家、策展人、技術團隊等多方參與,強調跨機構共製在實現複雜藝術作品時的必要性。提供成功案例,突顯跨機構合作的優勢。並強調跨領域創作將繼續為藝術和社會帶來創新和啟發。鼓勵觀眾積極參與、支持跨界藝術創作的發展。呼籲藝術界和機構共同合作,推動社會變革,展望未來。這次還會跟大家分享C-LAB、高雄電影節、文策院等珍貴案例喔! 工作坊 時間:2023/10/29(日)14:00-17:00 地點:國美館3F工作坊 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吳其育、陳普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3:30-14:0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4:00-15:00 當藝術家走進工研院-科技藝術案例分享 邱杰森、莫珊嵐 3F工作坊 15:00-15:10 中場休息 15:10-16:10 串流群落 溫室中的溫室-5G技術創作應用 吳其育、陳普 3F工作坊 16:10-17:00 現場演示:5G技術應用作品 吳其育、陳普 U-108 SPACE 簡介:工作坊將揭開藝術家創作的神秘面紗,如何在機構與個人、藝術與技術之間達到「共製」。這次不只有邀請到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邱杰森&莫珊嵐,還有目前正在館內U-108展覽的吳其育、陳普!將由藝術家親自帶大家現場體驗這次展出的魅力。喜歡這次展出的觀眾朋友,千萬別錯過跟藝術家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注意事項: 本活動免費參與,午餐請自理。 全程參與者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活動聯絡人:教育推廣組蔡小姐04 -23723552 分機 329。 講者簡介: 邱誌勇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同時為策展人、藝評家與攝影藝術家、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跨科際藝術系博士,雙主修視覺藝術(建築、繪畫、雕塑)與電影(理論與批評),副修美學(現象學)。學術專長為數位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 近年來,為台灣知名新媒體藝術的策展人、評論與評審,曾策劃《未來狂想曲》(新北市文化局)、《光映綺想曲:2021林園光影藝術展》(新北市文化局)、《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空總),《Fading Digital Memories》(西班牙馬德里),《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科技部、國美館)、《絕對·凝視:柯錫杰玖齡影像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美館)等展。 吳達坤 藝術家、策展人,現任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資深策展人。多年生涯從事各項創作/策展/教學/行政/寫作等斜槓人生。曾任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臺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創會理事長、關渡美術館策展人。致力連結藝術與社會的跨領域實踐整合。將策展導向社會應用面向,以創意翻轉組織思考,鬆動僵化體制。結合當代藝術與設計思考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方法,推動藝術跨越同溫層,讓創意成為社會的催化劑,播下藝術行動的種子。 曾在多個機構擔任駐村藝術家,後擔任多個展覽的策展人,2011年以《後民國-沒人共和國》策展獲得第十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大獎。其餘重要策展包含:2014年在日本Tokyo Wonder Site以及台北關渡美術館兩地展出的《AAA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無盡藏-大藏無盡》香港藝術中心(2015)、《Roppongi Crossing 2016: My Body, Your Voice》東京森美術館(2016)、CHRONIQUES – 數位想像雙年展(馬賽),第13屆光州雙年展:雙迴聲C-LAB臺灣館(ACC亞洲文化殿堂) 藝術家 邱杰森&莫珊嵐 是一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兩人皆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邱杰森背景原為古蹟藝術修護,大學後前往法國深造,專攻當代藝術領域的創作與研究,研究橫跨人文地理圖與地誌、檔案文獻,創作媒材多元且豐富。曾駐村於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法國喬治龐畢度藝術中心等地。作品展出遍及於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法國馬賽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等國內外重要藝術場館。 藝術家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為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獲獎人,專長研究為數位影像與多媒體藝術領域。致力於現代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由時間的流動性啟發對於生命的狀態與現象,是真正的時間、最深層的自我,或者可以是「自我」與「主體 」的消失,轉變為對於「存在」的辯證。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莫珊嵐曾獲邀至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基隆潮藝術節、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場館展出。 吳其育 目前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陳 普 藝術家陳普的作品是一結合平面、立體、虛擬、真實、靜態、動態的藝術生態系,來自原生的手繪圖像,再借由跨維度的藝術表現,讓作品可以自由穿越、縫合虛擬空間及實體場景。曾獲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邀請展出並舉辦藝術工作坊,並於肯亞、巴黎文化中心、漢堡國際兒童影展、廣州方所書店、台東設計中心、誠品畫廊、西班牙、高雄、基隆、台北等地展出,參與人數超過300萬人。曾獲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首獎、台北設計獎市長獎、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Best video of the year等國際級設計與藝術之獎項。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2023/10/29
點閱數6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36f09173f77c62e4370d0
活動名稱: 「跨藝連結∞大」共製專題演講暨工作坊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0: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0:00:00
2::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專題演講 時間:2023/10/28(六)14:30-16:30、10/29(日)10:00-12:00 地點:國美館1F演講廳、3F工作坊 場次與講者 ■ 10/28(六)邱誌勇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 時間 流程 地點 14:30-15:00 開始報到 1F演講廳 15:00-16:30 迎向藝術共製與合創的新趨勢 Q&A 1F演講廳 簡介:共製(co-production)與合創(co-creation)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新興策略與全球趨勢,各國相關藝文組織、藝術團隊與個人紛紛開啟此種創作策略與實踐方法。「共製」可以是通過多元資金的合作、專業技能的協作、排練與演出場域的共享,藉以帶領更大的製作規模、更多的展演機會,以及更廣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共製」的定義裡也蘊含著「合創」的本質。「合創」可以是各司其職的完成不同工作內容,更可以是多元專才的跨域合作,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得以彼此分享想法、共同創作,並實踐理想。本講座主要聚焦在「共製」與「合創」的概念,藉由實際操作策略與案例,討論跨域與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 10/29(日)吳達坤(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 時間 流程 地點 10:00-10:3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0:30-12:00 從0-1到無限大,跨領域藝術共製與實踐 Q&A 3F工作坊 簡介:針對近年跨域創作的趨勢,從發想、孵育與共製呈現做出梳理。 定義新型態藝術,包括數位藝術、互動藝術、虛擬現實等科技藝術內容。針對技術創新、跨界合作、數位展示等做出介紹。解釋跨機構共製的概念,包括藝術家、策展人、技術團隊等多方參與,強調跨機構共製在實現複雜藝術作品時的必要性。提供成功案例,突顯跨機構合作的優勢。並強調跨領域創作將繼續為藝術和社會帶來創新和啟發。鼓勵觀眾積極參與、支持跨界藝術創作的發展。呼籲藝術界和機構共同合作,推動社會變革,展望未來。這次還會跟大家分享C-LAB、高雄電影節、文策院等珍貴案例喔! 工作坊 時間:2023/10/29(日)14:00-17:00 地點:國美館3F工作坊 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吳其育、陳普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3:30-14:0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4:00-15:00 當藝術家走進工研院-科技藝術案例分享 邱杰森、莫珊嵐 3F工作坊 15:00-15:10 中場休息 15:10-16:10 串流群落 溫室中的溫室-5G技術創作應用 吳其育、陳普 3F工作坊 16:10-17:00 現場演示:5G技術應用作品 吳其育、陳普 U-108 SPACE 簡介:工作坊將揭開藝術家創作的神秘面紗,如何在機構與個人、藝術與技術之間達到「共製」。這次不只有邀請到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邱杰森&莫珊嵐,還有目前正在館內U-108展覽的吳其育、陳普!將由藝術家親自帶大家現場體驗這次展出的魅力。喜歡這次展出的觀眾朋友,千萬別錯過跟藝術家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注意事項: 本活動免費參與,午餐請自理。 全程參與者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活動聯絡人:教育推廣組蔡小姐04 -23723552 分機 329。 講者簡介: 邱誌勇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同時為策展人、藝評家與攝影藝術家、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跨科際藝術系博士,雙主修視覺藝術(建築、繪畫、雕塑)與電影(理論與批評),副修美學(現象學)。學術專長為數位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 近年來,為台灣知名新媒體藝術的策展人、評論與評審,曾策劃《未來狂想曲》(新北市文化局)、《光映綺想曲:2021林園光影藝術展》(新北市文化局)、《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空總),《Fading Digital Memories》(西班牙馬德里),《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科技部、國美館)、《絕對·凝視:柯錫杰玖齡影像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美館)等展。 吳達坤 藝術家、策展人,現任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資深策展人。多年生涯從事各項創作/策展/教學/行政/寫作等斜槓人生。曾任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臺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創會理事長、關渡美術館策展人。致力連結藝術與社會的跨領域實踐整合。將策展導向社會應用面向,以創意翻轉組織思考,鬆動僵化體制。結合當代藝術與設計思考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方法,推動藝術跨越同溫層,讓創意成為社會的催化劑,播下藝術行動的種子。 曾在多個機構擔任駐村藝術家,後擔任多個展覽的策展人,2011年以《後民國-沒人共和國》策展獲得第十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大獎。其餘重要策展包含:2014年在日本Tokyo Wonder Site以及台北關渡美術館兩地展出的《AAA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無盡藏-大藏無盡》香港藝術中心(2015)、《Roppongi Crossing 2016: My Body, Your Voice》東京森美術館(2016)、CHRONIQUES – 數位想像雙年展(馬賽),第13屆光州雙年展:雙迴聲C-LAB臺灣館(ACC亞洲文化殿堂) 藝術家 邱杰森&莫珊嵐 是一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兩人皆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邱杰森背景原為古蹟藝術修護,大學後前往法國深造,專攻當代藝術領域的創作與研究,研究橫跨人文地理圖與地誌、檔案文獻,創作媒材多元且豐富。曾駐村於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法國喬治龐畢度藝術中心等地。作品展出遍及於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法國馬賽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等國內外重要藝術場館。 藝術家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為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獲獎人,專長研究為數位影像與多媒體藝術領域。致力於現代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由時間的流動性啟發對於生命的狀態與現象,是真正的時間、最深層的自我,或者可以是「自我」與「主體 」的消失,轉變為對於「存在」的辯證。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莫珊嵐曾獲邀至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基隆潮藝術節、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場館展出。 吳其育 目前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陳 普 藝術家陳普的作品是一結合平面、立體、虛擬、真實、靜態、動態的藝術生態系,來自原生的手繪圖像,再借由跨維度的藝術表現,讓作品可以自由穿越、縫合虛擬空間及實體場景。曾獲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邀請展出並舉辦藝術工作坊,並於肯亞、巴黎文化中心、漢堡國際兒童影展、廣州方所書店、台東設計中心、誠品畫廊、西班牙、高雄、基隆、台北等地展出,參與人數超過300萬人。曾獲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首獎、台北設計獎市長獎、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Best video of the year等國際級設計與藝術之獎項。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0/29
點閱數: 6

# 藝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2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36f09173f77c62e4370d0
活動名稱「跨藝連結∞大」共製專題演講暨工作坊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0: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0:00:00
2::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專題演講 時間:2023/10/28(六)14:30-16:30、10/29(日)10:00-12:00 地點:國美館1F演講廳、3F工作坊 場次與講者 ■ 10/28(六)邱誌勇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 時間 流程 地點 14:30-15:00 開始報到 1F演講廳 15:00-16:30 迎向藝術共製與合創的新趨勢 Q&A 1F演講廳 簡介:共製(co-production)與合創(co-creation)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新興策略與全球趨勢,各國相關藝文組織、藝術團隊與個人紛紛開啟此種創作策略與實踐方法。「共製」可以是通過多元資金的合作、專業技能的協作、排練與演出場域的共享,藉以帶領更大的製作規模、更多的展演機會,以及更廣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共製」的定義裡也蘊含著「合創」的本質。「合創」可以是各司其職的完成不同工作內容,更可以是多元專才的跨域合作,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得以彼此分享想法、共同創作,並實踐理想。本講座主要聚焦在「共製」與「合創」的概念,藉由實際操作策略與案例,討論跨域與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 10/29(日)吳達坤(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 時間 流程 地點 10:00-10:3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0:30-12:00 從0-1到無限大,跨領域藝術共製與實踐 Q&A 3F工作坊 簡介:針對近年跨域創作的趨勢,從發想、孵育與共製呈現做出梳理。 定義新型態藝術,包括數位藝術、互動藝術、虛擬現實等科技藝術內容。針對技術創新、跨界合作、數位展示等做出介紹。解釋跨機構共製的概念,包括藝術家、策展人、技術團隊等多方參與,強調跨機構共製在實現複雜藝術作品時的必要性。提供成功案例,突顯跨機構合作的優勢。並強調跨領域創作將繼續為藝術和社會帶來創新和啟發。鼓勵觀眾積極參與、支持跨界藝術創作的發展。呼籲藝術界和機構共同合作,推動社會變革,展望未來。這次還會跟大家分享C-LAB、高雄電影節、文策院等珍貴案例喔! 工作坊 時間:2023/10/29(日)14:00-17:00 地點:國美館3F工作坊 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吳其育、陳普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3:30-14:0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4:00-15:00 當藝術家走進工研院-科技藝術案例分享 邱杰森、莫珊嵐 3F工作坊 15:00-15:10 中場休息 15:10-16:10 串流群落 溫室中的溫室-5G技術創作應用 吳其育、陳普 3F工作坊 16:10-17:00 現場演示:5G技術應用作品 吳其育、陳普 U-108 SPACE 簡介:工作坊將揭開藝術家創作的神秘面紗,如何在機構與個人、藝術與技術之間達到「共製」。這次不只有邀請到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邱杰森&莫珊嵐,還有目前正在館內U-108展覽的吳其育、陳普!將由藝術家親自帶大家現場體驗這次展出的魅力。喜歡這次展出的觀眾朋友,千萬別錯過跟藝術家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注意事項: 本活動免費參與,午餐請自理。 全程參與者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活動聯絡人:教育推廣組蔡小姐04 -23723552 分機 329。 講者簡介: 邱誌勇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同時為策展人、藝評家與攝影藝術家、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跨科際藝術系博士,雙主修視覺藝術(建築、繪畫、雕塑)與電影(理論與批評),副修美學(現象學)。學術專長為數位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 近年來,為台灣知名新媒體藝術的策展人、評論與評審,曾策劃《未來狂想曲》(新北市文化局)、《光映綺想曲:2021林園光影藝術展》(新北市文化局)、《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空總),《Fading Digital Memories》(西班牙馬德里),《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科技部、國美館)、《絕對·凝視:柯錫杰玖齡影像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美館)等展。 吳達坤 藝術家、策展人,現任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資深策展人。多年生涯從事各項創作/策展/教學/行政/寫作等斜槓人生。曾任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臺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創會理事長、關渡美術館策展人。致力連結藝術與社會的跨領域實踐整合。將策展導向社會應用面向,以創意翻轉組織思考,鬆動僵化體制。結合當代藝術與設計思考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方法,推動藝術跨越同溫層,讓創意成為社會的催化劑,播下藝術行動的種子。 曾在多個機構擔任駐村藝術家,後擔任多個展覽的策展人,2011年以《後民國-沒人共和國》策展獲得第十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大獎。其餘重要策展包含:2014年在日本Tokyo Wonder Site以及台北關渡美術館兩地展出的《AAA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無盡藏-大藏無盡》香港藝術中心(2015)、《Roppongi Crossing 2016: My Body, Your Voice》東京森美術館(2016)、CHRONIQUES – 數位想像雙年展(馬賽),第13屆光州雙年展:雙迴聲C-LAB臺灣館(ACC亞洲文化殿堂) 藝術家 邱杰森&莫珊嵐 是一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兩人皆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邱杰森背景原為古蹟藝術修護,大學後前往法國深造,專攻當代藝術領域的創作與研究,研究橫跨人文地理圖與地誌、檔案文獻,創作媒材多元且豐富。曾駐村於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法國喬治龐畢度藝術中心等地。作品展出遍及於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法國馬賽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等國內外重要藝術場館。 藝術家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為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獲獎人,專長研究為數位影像與多媒體藝術領域。致力於現代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由時間的流動性啟發對於生命的狀態與現象,是真正的時間、最深層的自我,或者可以是「自我」與「主體 」的消失,轉變為對於「存在」的辯證。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莫珊嵐曾獲邀至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基隆潮藝術節、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場館展出。 吳其育 目前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陳 普 藝術家陳普的作品是一結合平面、立體、虛擬、真實、靜態、動態的藝術生態系,來自原生的手繪圖像,再借由跨維度的藝術表現,讓作品可以自由穿越、縫合虛擬空間及實體場景。曾獲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邀請展出並舉辦藝術工作坊,並於肯亞、巴黎文化中心、漢堡國際兒童影展、廣州方所書店、台東設計中心、誠品畫廊、西班牙、高雄、基隆、台北等地展出,參與人數超過300萬人。曾獲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首獎、台北設計獎市長獎、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Best video of the year等國際級設計與藝術之獎項。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2023/10/29
點閱數6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36f09173f77c62e4370d0
活動名稱: 「跨藝連結∞大」共製專題演講暨工作坊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0: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0:00:00
2::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0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 工作坊(3F Workshop)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專題演講 時間:2023/10/28(六)14:30-16:30、10/29(日)10:00-12:00 地點:國美館1F演講廳、3F工作坊 場次與講者 ■ 10/28(六)邱誌勇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 時間 流程 地點 14:30-15:00 開始報到 1F演講廳 15:00-16:30 迎向藝術共製與合創的新趨勢 Q&A 1F演講廳 簡介:共製(co-production)與合創(co-creation)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新興策略與全球趨勢,各國相關藝文組織、藝術團隊與個人紛紛開啟此種創作策略與實踐方法。「共製」可以是通過多元資金的合作、專業技能的協作、排練與演出場域的共享,藉以帶領更大的製作規模、更多的展演機會,以及更廣的經濟效益;因此,在「共製」的定義裡也蘊含著「合創」的本質。「合創」可以是各司其職的完成不同工作內容,更可以是多元專才的跨域合作,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得以彼此分享想法、共同創作,並實踐理想。本講座主要聚焦在「共製」與「合創」的概念,藉由實際操作策略與案例,討論跨域與跨國合作的可能性。 ■ 10/29(日)吳達坤(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 時間 流程 地點 10:00-10:3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0:30-12:00 從0-1到無限大,跨領域藝術共製與實踐 Q&A 3F工作坊 簡介:針對近年跨域創作的趨勢,從發想、孵育與共製呈現做出梳理。 定義新型態藝術,包括數位藝術、互動藝術、虛擬現實等科技藝術內容。針對技術創新、跨界合作、數位展示等做出介紹。解釋跨機構共製的概念,包括藝術家、策展人、技術團隊等多方參與,強調跨機構共製在實現複雜藝術作品時的必要性。提供成功案例,突顯跨機構合作的優勢。並強調跨領域創作將繼續為藝術和社會帶來創新和啟發。鼓勵觀眾積極參與、支持跨界藝術創作的發展。呼籲藝術界和機構共同合作,推動社會變革,展望未來。這次還會跟大家分享C-LAB、高雄電影節、文策院等珍貴案例喔! 工作坊 時間:2023/10/29(日)14:00-17:00 地點:國美館3F工作坊 藝術家:邱杰森、莫珊嵐、吳其育、陳普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3:30-14:00 開始報到 3F工作坊 14:00-15:00 當藝術家走進工研院-科技藝術案例分享 邱杰森、莫珊嵐 3F工作坊 15:00-15:10 中場休息 15:10-16:10 串流群落 溫室中的溫室-5G技術創作應用 吳其育、陳普 3F工作坊 16:10-17:00 現場演示:5G技術應用作品 吳其育、陳普 U-108 SPACE 簡介:工作坊將揭開藝術家創作的神秘面紗,如何在機構與個人、藝術與技術之間達到「共製」。這次不只有邀請到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邱杰森&莫珊嵐,還有目前正在館內U-108展覽的吳其育、陳普!將由藝術家親自帶大家現場體驗這次展出的魅力。喜歡這次展出的觀眾朋友,千萬別錯過跟藝術家近距離交流的機會! 注意事項: 本活動免費參與,午餐請自理。 全程參與者提供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 來館交通資訊請參見https://www.ntmofa.gov.tw/content_1032.html 本活動不提供免費停車,開車者請就近利用本館週邊收費停車場。 活動聯絡人:教育推廣組蔡小姐04 -23723552 分機 329。 講者簡介: 邱誌勇 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科技藝術研究所所長,同時為策展人、藝評家與攝影藝術家、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跨科際藝術系博士,雙主修視覺藝術(建築、繪畫、雕塑)與電影(理論與批評),副修美學(現象學)。學術專長為數位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藝術評論與策展。 近年來,為台灣知名新媒體藝術的策展人、評論與評審,曾策劃《未來狂想曲》(新北市文化局)、《光映綺想曲:2021林園光影藝術展》(新北市文化局)、《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空總),《Fading Digital Memories》(西班牙馬德里),《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科技部、國美館)、《絕對·凝視:柯錫杰玖齡影像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美館)等展。 吳達坤 藝術家、策展人,現任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資深策展人。多年生涯從事各項創作/策展/教學/行政/寫作等斜槓人生。曾任臺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臺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創會理事長、關渡美術館策展人。致力連結藝術與社會的跨領域實踐整合。將策展導向社會應用面向,以創意翻轉組織思考,鬆動僵化體制。結合當代藝術與設計思考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方法,推動藝術跨越同溫層,讓創意成為社會的催化劑,播下藝術行動的種子。 曾在多個機構擔任駐村藝術家,後擔任多個展覽的策展人,2011年以《後民國-沒人共和國》策展獲得第十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大獎。其餘重要策展包含:2014年在日本Tokyo Wonder Site以及台北關渡美術館兩地展出的《AAA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無盡藏-大藏無盡》香港藝術中心(2015)、《Roppongi Crossing 2016: My Body, Your Voice》東京森美術館(2016)、CHRONIQUES – 數位想像雙年展(馬賽),第13屆光州雙年展:雙迴聲C-LAB臺灣館(ACC亞洲文化殿堂) 藝術家 邱杰森&莫珊嵐 是一臺灣人與法國人共組而成的藝術創作團隊,兩人皆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高等美術學院,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邱杰森背景原為古蹟藝術修護,大學後前往法國深造,專攻當代藝術領域的創作與研究,研究橫跨人文地理圖與地誌、檔案文獻,創作媒材多元且豐富。曾駐村於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與法國喬治龐畢度藝術中心等地。作品展出遍及於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法國馬賽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等國內外重要藝術場館。 藝術家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為教育部臺灣獎學金獲獎人,專長研究為數位影像與多媒體藝術領域。致力於現代數位科技的藝術性,從而探討何謂「現實」?由時間的流動性啟發對於生命的狀態與現象,是真正的時間、最深層的自我,或者可以是「自我」與「主體 」的消失,轉變為對於「存在」的辯證。從感知與認知、現實與虛擬、空間與時間中相互矛盾關係,建構在質疑「現實」的種種假設與問題。「現實」是否即是「真實」?莫珊嵐曾獲邀至法國蒙彼利埃當代藝術中心、基隆潮藝術節、大台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場館展出。 吳其育 目前工作與生活於台北。吳其育擅長透過影像與影像空間裝置進行創作,主要關注建構人類文明的技術物與物種、事物、環境所遺失且未能建立的連結,透過多重敘事的影像裝置表現亞洲複雜的地緣歷史,以及各群體間的依存關係。作品曾於國際性的藝術機構與影展展出,包括:時代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並於2017年獲得北京國際短片聯展(BISFF)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曾於2014至2015年間進駐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 陳 普 藝術家陳普的作品是一結合平面、立體、虛擬、真實、靜態、動態的藝術生態系,來自原生的手繪圖像,再借由跨維度的藝術表現,讓作品可以自由穿越、縫合虛擬空間及實體場景。曾獲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邀請展出並舉辦藝術工作坊,並於肯亞、巴黎文化中心、漢堡國際兒童影展、廣州方所書店、台東設計中心、誠品畫廊、西班牙、高雄、基隆、台北等地展出,參與人數超過300萬人。曾獲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首獎、台北設計獎市長獎、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Best video of the year等國際級設計與藝術之獎項。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0/29
點閱數: 6

# 藝術館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3

案件編號20061220000002
個案名稱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種類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其他
歷史沿革本館於45年8月15日開工,46年3月24日竣工,46年3月29日開館啟用,定名為「國立臺灣藝術館」,73年奉教育部函示更名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空)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曾是台灣表演藝術重要的發表場地。2.1950年代建築,為戰後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風格。
法令依據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評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南海路47號
經度121.5118945
緯度25.0317407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fe6a7c32-8e37-4d40-9c56-9e9d5470855d/代表圖像_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_20220617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fe6a7c32-8e37-4d40-9c56-9e9d5470855d/代表圖像_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_20220617.jpg
name: : 代表圖像_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_20220617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1220000002
外觀特徵地上二層建築物,為RC柱樑構架配以周圍之磚牆建造而成,中央為六角形挑高之演藝廳,上方屋頂呈六角椎狀,為RC桁架組合結構。
室內特徵建築物內部包含前廳、表演廳、兩側藝廊、辦公室及研習教室等空間。
使用情形藝文展演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藝文展演使用。 服務專線:(02)2311-0574轉110 詳見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網站http://www.arte.gov.tw/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請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網站查詢
網站名稱(空)
網址http://www.arte.gov.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720-888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530346100號
公告日期: : 2006-12-20 00:00:00.0
note: : 登錄歷史建築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landSerialNo: : 6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
公告建號1::
cityName: : 臺北市
landNo: : (空)
itemNo: : 1
buildingownership: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5/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1.JPG
2::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6/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2.JPG
3::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7/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3.JPG
4::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8/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4.JPG
5::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9/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5.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4a3997f-c1cc-4161-af92-635117802a1f/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cace27a7-9fc4-4a47-92d1-2fe629cf7556/9229445c-9fda-4364-8329-28d7413b4854.gif
repImgId186842
案件編號: 20061220000002
個案名稱: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其他
歷史沿革: 本館於45年8月15日開工,46年3月24日竣工,46年3月29日開館啟用,定名為「國立臺灣藝術館」,73年奉教育部函示更名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空)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曾是台灣表演藝術重要的發表場地。2.1950年代建築,為戰後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風格。
法令依據: 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評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南海路47號
經度: 121.5118945
緯度: 25.0317407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fe6a7c32-8e37-4d40-9c56-9e9d5470855d/代表圖像_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_20220617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fe6a7c32-8e37-4d40-9c56-9e9d5470855d/代表圖像_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_20220617.jpg
name: : 代表圖像_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_20220617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1220000002
外觀特徵: 地上二層建築物,為RC柱樑構架配以周圍之磚牆建造而成,中央為六角形挑高之演藝廳,上方屋頂呈六角椎狀,為RC桁架組合結構。
室內特徵: 建築物內部包含前廳、表演廳、兩側藝廊、辦公室及研習教室等空間。
使用情形: 藝文展演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藝文展演使用。 服務專線:(02)2311-0574轉110 詳見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網站http://www.arte.gov.tw/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請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網站查詢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http://www.arte.gov.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530346100號
公告日期: : 2006-12-20 00:00:00.0
note: : 登錄歷史建築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landSerialNo: : 65-6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
公告建號: 1::
cityName: : 臺北市
landNo: : (空)
itemNo: : 1
buildingownership: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5/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1.JPG
2::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6/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2.JPG
3::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7/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3.JPG
4::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8/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4.JPG
5::
mediaName: : 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9/photo/B186 台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歷建)05.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4a3997f-c1cc-4161-af92-635117802a1f/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cace27a7-9fc4-4a47-92d1-2fe629cf7556/9229445c-9fda-4364-8329-28d7413b4854.gif
repImgId: 186842

# 藝術館 於 展覽資訊 - 4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d9075273f77cabb836fcd0
活動名稱黃至正:人間喜劇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02 10:00:00
地址: : 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場地名稱: : 毓繡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3.9859227
經度: : 120.766731
結束時間: : 2024/07/21 17:0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黃至正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人間喜劇」是黃至正所建構的半自傳式私家族史,以自身家族的檔案為藍圖,同時援用伴侶原生家庭的他者肖像,來提出對於當代家庭配置的想像,擾動傳統家庭固有的意義和倫理顧忌,重新對家族系譜進行編寫,混入異質的成份。 黃至正從小生活在關係相當緊密的家族中,對於內部關係的變動極為敏銳,而在歷經祖父母的離世後,他感到家中成員的疏離,也意識到大家共有的記憶似乎有著認知上的偏移,彷彿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持有一份同源卻失真的家族史複本。記憶該如何被提及和保存?事實上記憶難以同一,正如柏格森(Henri Bergson)所說:「記憶從未只是回顧事件,尤指一個人的回憶。」記憶重現的並非事件或場景,更關乎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從而影響回憶當下的感官知覺。 展名「人間喜劇」取自巴爾札克(Balzac)的巨作《人間喜劇》,書中的場景和年代縱橫交織,是法國社會的風俗史,亦是日常不同層面的生活史,而黃至正的半虛構生活史正是以家族為主體展開進行。他透過金屬箔形塑出曖昧的影像,藉隱晦的喻意試圖鬆動家庭的界限框架,在記憶誤差生成的時間縫隙中懷舊,凝視自己或他者的歷史,更像是重新認識過去及迎向未來,藝術家也得以校正自己的生命經驗,思考非典型親密關係的組織及社群網絡,以及當代社會如何實踐多元的樣態價值。 黃至正 1988年生於苗栗,成長於高雄,2010年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2013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目前生活於台北。黃至正曾獲2015台南新藝獎首獎、2022台新藝術獎第三季提名、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優選,作品被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南市美術館等機構收藏。亦於2016、2019年參與天美藝術基金會「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近年個展包括南投毓繡美術館(2024)、台北双方藝廊(2023)、台中107畫廊 (2022)、台南木木藝術(2022)、台北當代一畫廊(2021)、台北疊藝術(2018)等。聯展包括嘉義市立美術館(2023)、台南藝非凡美術館(2022)、台北阿波羅畫廊(2020)、台南市美術館(2019)、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2019)、國立台灣美術館(2018)、台北當代藝術館(2017)、日本筑波美術館(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2014)等。 金屬箔是黃至正頗具標誌性的創作媒材,不同的箔材有其各自特質,不論溫暖或抑鬱,都招引著至正持續摸索。他在大學時期即毫不受限地學習拼貼、膠彩、水墨、暗房沖洗等技法,同時間接觸到箔,因此喜愛繪畫之餘,更嘗試將收集的舊照片以負片手法呈現,並混用噴墨轉印、貼箔、車縫、塗抹、刮擦等方法,最終形塑一種極具開放性的神祕圖像,無法辨認,卻能輕易將他人的生命經驗連接起來,什麼都可能被收攏進去。至正破除物質界限和框架的意圖明確,也回應了其對現實狀態的關注,如質變的產生,即世上所有的物都是脆弱的,就像是藝術家的破碎影像,從他反覆出現的(私)家族史、生死和情慾主題,令我們去探問記憶可否作為一種真正的存在以及感知時間的途徑。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https://www.yu-hsiu.org/exhibition/2/data/33
備註預約參觀規定: 1.每時段可預約人數上限30人,若當日預約額滿,不開放現場候補,請務必提早線上/電話預約。 2.展覽館室內空間參觀人數上限25人,額滿時需等候(等候時間未定)。請在展覽館門口登記手機號碼,於園區內等候進館電話通知(通知後僅保留10分鐘,逾時重新登記進館。) 3.暫停9人以上團體預約及專人導覽服務。 4.咖啡廳、圖書室和四樓故事屋暫不開放。 5.報到時除出示預約QR Code或簡訊單號,每一位成員皆須實聯制登記。 6.配合防疫措施 戴口罩 : 室內空間請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飲食 手部消毒 : 酒精手部消毒 測量額溫 : 體溫高於37.5度須先於陰涼處休息,經二次測量若未降溫,請撥打1922諮詢,並返家休息,禁止進入園區。 維持社交距離 : 參觀時保持1.5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 【預約方式】 線上預約:官方網站加入會員,選擇參觀日期時段及人數。 https://yu-hsiu.org/web/signin/ 電話預約:於美術館營業時間致電049-2572999,由服務台人員協助預約(服務時段繁忙,無法及時接聽電話請見諒)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02
活動結束日期2024/07/21
點閱數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d9075273f77cabb836fcd0
活動名稱: 黃至正:人間喜劇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02 10:00:00
地址: : 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場地名稱: : 毓繡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3.9859227
經度: : 120.766731
結束時間: : 2024/07/21 17:0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至正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人間喜劇」是黃至正所建構的半自傳式私家族史,以自身家族的檔案為藍圖,同時援用伴侶原生家庭的他者肖像,來提出對於當代家庭配置的想像,擾動傳統家庭固有的意義和倫理顧忌,重新對家族系譜進行編寫,混入異質的成份。 黃至正從小生活在關係相當緊密的家族中,對於內部關係的變動極為敏銳,而在歷經祖父母的離世後,他感到家中成員的疏離,也意識到大家共有的記憶似乎有著認知上的偏移,彷彿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持有一份同源卻失真的家族史複本。記憶該如何被提及和保存?事實上記憶難以同一,正如柏格森(Henri Bergson)所說:「記憶從未只是回顧事件,尤指一個人的回憶。」記憶重現的並非事件或場景,更關乎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從而影響回憶當下的感官知覺。 展名「人間喜劇」取自巴爾札克(Balzac)的巨作《人間喜劇》,書中的場景和年代縱橫交織,是法國社會的風俗史,亦是日常不同層面的生活史,而黃至正的半虛構生活史正是以家族為主體展開進行。他透過金屬箔形塑出曖昧的影像,藉隱晦的喻意試圖鬆動家庭的界限框架,在記憶誤差生成的時間縫隙中懷舊,凝視自己或他者的歷史,更像是重新認識過去及迎向未來,藝術家也得以校正自己的生命經驗,思考非典型親密關係的組織及社群網絡,以及當代社會如何實踐多元的樣態價值。 黃至正 1988年生於苗栗,成長於高雄,2010年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2013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目前生活於台北。黃至正曾獲2015台南新藝獎首獎、2022台新藝術獎第三季提名、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優選,作品被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南市美術館等機構收藏。亦於2016、2019年參與天美藝術基金會「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近年個展包括南投毓繡美術館(2024)、台北双方藝廊(2023)、台中107畫廊 (2022)、台南木木藝術(2022)、台北當代一畫廊(2021)、台北疊藝術(2018)等。聯展包括嘉義市立美術館(2023)、台南藝非凡美術館(2022)、台北阿波羅畫廊(2020)、台南市美術館(2019)、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2019)、國立台灣美術館(2018)、台北當代藝術館(2017)、日本筑波美術館(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2014)等。 金屬箔是黃至正頗具標誌性的創作媒材,不同的箔材有其各自特質,不論溫暖或抑鬱,都招引著至正持續摸索。他在大學時期即毫不受限地學習拼貼、膠彩、水墨、暗房沖洗等技法,同時間接觸到箔,因此喜愛繪畫之餘,更嘗試將收集的舊照片以負片手法呈現,並混用噴墨轉印、貼箔、車縫、塗抹、刮擦等方法,最終形塑一種極具開放性的神祕圖像,無法辨認,卻能輕易將他人的生命經驗連接起來,什麼都可能被收攏進去。至正破除物質界限和框架的意圖明確,也回應了其對現實狀態的關注,如質變的產生,即世上所有的物都是脆弱的,就像是藝術家的破碎影像,從他反覆出現的(私)家族史、生死和情慾主題,令我們去探問記憶可否作為一種真正的存在以及感知時間的途徑。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https://www.yu-hsiu.org/exhibition/2/data/33
備註: 預約參觀規定: 1.每時段可預約人數上限30人,若當日預約額滿,不開放現場候補,請務必提早線上/電話預約。 2.展覽館室內空間參觀人數上限25人,額滿時需等候(等候時間未定)。請在展覽館門口登記手機號碼,於園區內等候進館電話通知(通知後僅保留10分鐘,逾時重新登記進館。) 3.暫停9人以上團體預約及專人導覽服務。 4.咖啡廳、圖書室和四樓故事屋暫不開放。 5.報到時除出示預約QR Code或簡訊單號,每一位成員皆須實聯制登記。 6.配合防疫措施 戴口罩 : 室內空間請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飲食 手部消毒 : 酒精手部消毒 測量額溫 : 體溫高於37.5度須先於陰涼處休息,經二次測量若未降溫,請撥打1922諮詢,並返家休息,禁止進入園區。 維持社交距離 : 參觀時保持1.5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 【預約方式】 線上預約:官方網站加入會員,選擇參觀日期時段及人數。 https://yu-hsiu.org/web/signin/ 電話預約:於美術館營業時間致電049-2572999,由服務台人員協助預約(服務時段繁忙,無法及時接聽電話請見諒)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02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7/21
點閱數: 5

# 藝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5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d9075273f77cabb836fcd0
活動名稱黃至正:人間喜劇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02 10:00:00
地址: : 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場地名稱: : 毓繡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3.9859227
經度: : 120.766731
結束時間: : 2024/07/21 17:0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黃至正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人間喜劇」是黃至正所建構的半自傳式私家族史,以自身家族的檔案為藍圖,同時援用伴侶原生家庭的他者肖像,來提出對於當代家庭配置的想像,擾動傳統家庭固有的意義和倫理顧忌,重新對家族系譜進行編寫,混入異質的成份。 黃至正從小生活在關係相當緊密的家族中,對於內部關係的變動極為敏銳,而在歷經祖父母的離世後,他感到家中成員的疏離,也意識到大家共有的記憶似乎有著認知上的偏移,彷彿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持有一份同源卻失真的家族史複本。記憶該如何被提及和保存?事實上記憶難以同一,正如柏格森(Henri Bergson)所說:「記憶從未只是回顧事件,尤指一個人的回憶。」記憶重現的並非事件或場景,更關乎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從而影響回憶當下的感官知覺。 展名「人間喜劇」取自巴爾札克(Balzac)的巨作《人間喜劇》,書中的場景和年代縱橫交織,是法國社會的風俗史,亦是日常不同層面的生活史,而黃至正的半虛構生活史正是以家族為主體展開進行。他透過金屬箔形塑出曖昧的影像,藉隱晦的喻意試圖鬆動家庭的界限框架,在記憶誤差生成的時間縫隙中懷舊,凝視自己或他者的歷史,更像是重新認識過去及迎向未來,藝術家也得以校正自己的生命經驗,思考非典型親密關係的組織及社群網絡,以及當代社會如何實踐多元的樣態價值。 黃至正 1988年生於苗栗,成長於高雄,2010年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2013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目前生活於台北。黃至正曾獲2015台南新藝獎首獎、2022台新藝術獎第三季提名、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優選,作品被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南市美術館等機構收藏。亦於2016、2019年參與天美藝術基金會「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近年個展包括南投毓繡美術館(2024)、台北双方藝廊(2023)、台中107畫廊 (2022)、台南木木藝術(2022)、台北當代一畫廊(2021)、台北疊藝術(2018)等。聯展包括嘉義市立美術館(2023)、台南藝非凡美術館(2022)、台北阿波羅畫廊(2020)、台南市美術館(2019)、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2019)、國立台灣美術館(2018)、台北當代藝術館(2017)、日本筑波美術館(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2014)等。 金屬箔是黃至正頗具標誌性的創作媒材,不同的箔材有其各自特質,不論溫暖或抑鬱,都招引著至正持續摸索。他在大學時期即毫不受限地學習拼貼、膠彩、水墨、暗房沖洗等技法,同時間接觸到箔,因此喜愛繪畫之餘,更嘗試將收集的舊照片以負片手法呈現,並混用噴墨轉印、貼箔、車縫、塗抹、刮擦等方法,最終形塑一種極具開放性的神祕圖像,無法辨認,卻能輕易將他人的生命經驗連接起來,什麼都可能被收攏進去。至正破除物質界限和框架的意圖明確,也回應了其對現實狀態的關注,如質變的產生,即世上所有的物都是脆弱的,就像是藝術家的破碎影像,從他反覆出現的(私)家族史、生死和情慾主題,令我們去探問記憶可否作為一種真正的存在以及感知時間的途徑。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https://www.yu-hsiu.org/exhibition/2/data/33
備註預約參觀規定: 1.每時段可預約人數上限30人,若當日預約額滿,不開放現場候補,請務必提早線上/電話預約。 2.展覽館室內空間參觀人數上限25人,額滿時需等候(等候時間未定)。請在展覽館門口登記手機號碼,於園區內等候進館電話通知(通知後僅保留10分鐘,逾時重新登記進館。) 3.暫停9人以上團體預約及專人導覽服務。 4.咖啡廳、圖書室和四樓故事屋暫不開放。 5.報到時除出示預約QR Code或簡訊單號,每一位成員皆須實聯制登記。 6.配合防疫措施 戴口罩 : 室內空間請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飲食 手部消毒 : 酒精手部消毒 測量額溫 : 體溫高於37.5度須先於陰涼處休息,經二次測量若未降溫,請撥打1922諮詢,並返家休息,禁止進入園區。 維持社交距離 : 參觀時保持1.5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 【預約方式】 線上預約:官方網站加入會員,選擇參觀日期時段及人數。 https://yu-hsiu.org/web/signin/ 電話預約:於美術館營業時間致電049-2572999,由服務台人員協助預約(服務時段繁忙,無法及時接聽電話請見諒)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02
活動結束日期2024/07/21
點閱數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d9075273f77cabb836fcd0
活動名稱: 黃至正:人間喜劇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02 10:00:00
地址: : 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場地名稱: : 毓繡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3.9859227
經度: : 120.766731
結束時間: : 2024/07/21 17:0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至正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人間喜劇」是黃至正所建構的半自傳式私家族史,以自身家族的檔案為藍圖,同時援用伴侶原生家庭的他者肖像,來提出對於當代家庭配置的想像,擾動傳統家庭固有的意義和倫理顧忌,重新對家族系譜進行編寫,混入異質的成份。 黃至正從小生活在關係相當緊密的家族中,對於內部關係的變動極為敏銳,而在歷經祖父母的離世後,他感到家中成員的疏離,也意識到大家共有的記憶似乎有著認知上的偏移,彷彿家族中的每個人都持有一份同源卻失真的家族史複本。記憶該如何被提及和保存?事實上記憶難以同一,正如柏格森(Henri Bergson)所說:「記憶從未只是回顧事件,尤指一個人的回憶。」記憶重現的並非事件或場景,更關乎一個人的過去和生活,從而影響回憶當下的感官知覺。 展名「人間喜劇」取自巴爾札克(Balzac)的巨作《人間喜劇》,書中的場景和年代縱橫交織,是法國社會的風俗史,亦是日常不同層面的生活史,而黃至正的半虛構生活史正是以家族為主體展開進行。他透過金屬箔形塑出曖昧的影像,藉隱晦的喻意試圖鬆動家庭的界限框架,在記憶誤差生成的時間縫隙中懷舊,凝視自己或他者的歷史,更像是重新認識過去及迎向未來,藝術家也得以校正自己的生命經驗,思考非典型親密關係的組織及社群網絡,以及當代社會如何實踐多元的樣態價值。 黃至正 1988年生於苗栗,成長於高雄,2010年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2013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目前生活於台北。黃至正曾獲2015台南新藝獎首獎、2022台新藝術獎第三季提名、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優選,作品被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南市美術館等機構收藏。亦於2016、2019年參與天美藝術基金會「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 近年個展包括南投毓繡美術館(2024)、台北双方藝廊(2023)、台中107畫廊 (2022)、台南木木藝術(2022)、台北當代一畫廊(2021)、台北疊藝術(2018)等。聯展包括嘉義市立美術館(2023)、台南藝非凡美術館(2022)、台北阿波羅畫廊(2020)、台南市美術館(2019)、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2019)、國立台灣美術館(2018)、台北當代藝術館(2017)、日本筑波美術館(2015)、高雄市立美術館(2014)等。 金屬箔是黃至正頗具標誌性的創作媒材,不同的箔材有其各自特質,不論溫暖或抑鬱,都招引著至正持續摸索。他在大學時期即毫不受限地學習拼貼、膠彩、水墨、暗房沖洗等技法,同時間接觸到箔,因此喜愛繪畫之餘,更嘗試將收集的舊照片以負片手法呈現,並混用噴墨轉印、貼箔、車縫、塗抹、刮擦等方法,最終形塑一種極具開放性的神祕圖像,無法辨認,卻能輕易將他人的生命經驗連接起來,什麼都可能被收攏進去。至正破除物質界限和框架的意圖明確,也回應了其對現實狀態的關注,如質變的產生,即世上所有的物都是脆弱的,就像是藝術家的破碎影像,從他反覆出現的(私)家族史、生死和情慾主題,令我們去探問記憶可否作為一種真正的存在以及感知時間的途徑。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https://www.yu-hsiu.org/exhibition/2/data/33
備註: 預約參觀規定: 1.每時段可預約人數上限30人,若當日預約額滿,不開放現場候補,請務必提早線上/電話預約。 2.展覽館室內空間參觀人數上限25人,額滿時需等候(等候時間未定)。請在展覽館門口登記手機號碼,於園區內等候進館電話通知(通知後僅保留10分鐘,逾時重新登記進館。) 3.暫停9人以上團體預約及專人導覽服務。 4.咖啡廳、圖書室和四樓故事屋暫不開放。 5.報到時除出示預約QR Code或簡訊單號,每一位成員皆須實聯制登記。 6.配合防疫措施 戴口罩 : 室內空間請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飲食 手部消毒 : 酒精手部消毒 測量額溫 : 體溫高於37.5度須先於陰涼處休息,經二次測量若未降溫,請撥打1922諮詢,並返家休息,禁止進入園區。 維持社交距離 : 參觀時保持1.5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 【預約方式】 線上預約:官方網站加入會員,選擇參觀日期時段及人數。 https://yu-hsiu.org/web/signin/ 電話預約:於美術館營業時間致電049-2572999,由服務台人員協助預約(服務時段繁忙,無法及時接聽電話請見諒)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02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7/21
點閱數: 5

# 藝術館 於 其他藝文資訊 - 6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4dfd7f073f77c2b484e6782
活動名稱「你正在工作嗎?」專家導覽
活動類別15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3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414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101展覽室(101 Gallery)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3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專家導覽|Expert Guided Tours 時間:2023/8/27(日)、 9/9(六)、10/14(六)、10/29(日) 14:30-15:30 地點:國美館101展覽室 「你正在工作嗎?」邀請觀眾思考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勞動、工作形式與社會經濟結構,藉由邀請的13位/組藝術家共同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工作?由過去極具勞動性、身體感的工作方式,在後疫情的今日,探討現在與未來新型態的工作與生活模式。本展邀請觀眾思考工作的不同模式,同時引導我們省思勞動(Work)、休息(Rest)與娛樂(Play)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數位與科技時代,這三者如何取得一個平衡。在本展多元的創作媒材與關懷視角下,我們邀請到四位專家學者,羅禾淋副教授、本展策展人陳明惠副教授、曾鈺涓副教授、及鄭惠華策展人,藉由四位專家的解說,與觀眾分享對於工作、生活與休閒的不同觀點。 場次與講者 ■ 8/27(日)羅禾淋副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 9/9(六)陳明惠副教授(本展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10/14(六)曾鈺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10/29(日)鄭慧華(立方計劃空間藝術總監、策展人)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4:15-14:30 集合 101展覽室前 14:30-15:20 現場導覽 101展覽室 15:20-15:30 Q&A 講者簡介: 羅禾淋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與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並從事科技藝術、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創作方面以國高中時期重度沉迷網路遊戲的生命經驗為核心,作品探討「虛擬的力量」、「速度的快感」等科技時代的異變,以網路移民世代的「移民病」為創作的主軸。作品榮獲國內外多項電子藝術節、當代藝術節的肯定,如2008、2010、2011、2015台北數位藝術獎、2009、2010、2013FILE國際電子藝術獎等競賽,並參與多個重要的國際展覽,如SIGGRAPH、SIGGRAPHASIA、FILERIO、PIXILERATIONS〔v.8〕、ASYAAF亞洲國際青年當代藝術節、ACM Multimedia ArtExhibition、2014、2017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丹麥Click電子藝術節等展覽。與多個雙年展,如2015WRO波蘭媒體雙年展、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等。是臺灣第一位使用四軸無人機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榮獲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並獲邀於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展出其無人機跨界之作品。 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第11屆理事長。英國羅芙堡大學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以中、英文出版多本學術專書與多篇學術文章於國際期刊,包含《Visual Culture Wars at the Border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t, Design, Film, New Media and the Prospects of ‘Post-West’ Contemporaneity》(Palgrave Macmillan,2022)、《當代策展藝術及實踐:身體、性別、科技》(五南,2018)、《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2016)、《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典藏,2015)、《Else Art Journal》(2014)等。同時是國際策展人,代表性的策展計畫包含「藝兒時:造型藝術的當代」(蕭壠文化園區,2021-2022)、「變形記:2018臺南新藝獎」與「[不」可見的維度:2019臺南新藝獎」(臺南共10個展場)、「女潮: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8-2019)、「身體風景:派翠西亞‧匹斯尼尼」(毓繡美術館,2016)、「表面皮層:英國藝術家費爾.賽耶」(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突擊共和國」(英國曼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後人類慾望」(台北當代藝術館,2013-2014)。 曾鈺涓 數位藝術家,策展人,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數位互動藝術與新媒體理論,網路藝術與後網路藝術。目前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擔任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1998年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作,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多次策劃展覽,舉辦個展,受邀參展於國內外重要美術館、藝術中心與畫廊。文章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性研討會,如Leonardo國際期刊、ACM Multimedi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等。 鄭慧華 鄭慧華是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成立者,她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於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暨策展計畫。鄭慧華的策展大多關注自身所處的亞洲與世界的關係、歷史及地緣政治。自2010年起,她共同推動臺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並以立方計劃空間為平台,將其延伸至展覽、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路廣播電台等多種文化形式的實踐。鄭慧華策劃過的展覽包括:「液態之愛」(2020,臺北)、「現實秘境」(2016-2018臺北、吉隆坡、首爾)以及「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2011,威尼斯)等;共同策劃的展覽包括「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臺北、高雄)、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2012、臺北)以及「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等。鄭慧華曾受邀擔任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大會評審團(2017)及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獎(2015)的評審委員。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00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2023/10/29
點閱數2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4dfd7f073f77c2b484e6782
活動名稱: 「你正在工作嗎?」專家導覽
活動類別: 15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3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414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101展覽室(101 Gallery)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3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專家導覽|Expert Guided Tours 時間:2023/8/27(日)、 9/9(六)、10/14(六)、10/29(日) 14:30-15:30 地點:國美館101展覽室 「你正在工作嗎?」邀請觀眾思考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勞動、工作形式與社會經濟結構,藉由邀請的13位/組藝術家共同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工作?由過去極具勞動性、身體感的工作方式,在後疫情的今日,探討現在與未來新型態的工作與生活模式。本展邀請觀眾思考工作的不同模式,同時引導我們省思勞動(Work)、休息(Rest)與娛樂(Play)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數位與科技時代,這三者如何取得一個平衡。在本展多元的創作媒材與關懷視角下,我們邀請到四位專家學者,羅禾淋副教授、本展策展人陳明惠副教授、曾鈺涓副教授、及鄭惠華策展人,藉由四位專家的解說,與觀眾分享對於工作、生活與休閒的不同觀點。 場次與講者 ■ 8/27(日)羅禾淋副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 9/9(六)陳明惠副教授(本展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10/14(六)曾鈺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10/29(日)鄭慧華(立方計劃空間藝術總監、策展人)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4:15-14:30 集合 101展覽室前 14:30-15:20 現場導覽 101展覽室 15:20-15:30 Q&A 講者簡介: 羅禾淋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與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並從事科技藝術、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創作方面以國高中時期重度沉迷網路遊戲的生命經驗為核心,作品探討「虛擬的力量」、「速度的快感」等科技時代的異變,以網路移民世代的「移民病」為創作的主軸。作品榮獲國內外多項電子藝術節、當代藝術節的肯定,如2008、2010、2011、2015台北數位藝術獎、2009、2010、2013FILE國際電子藝術獎等競賽,並參與多個重要的國際展覽,如SIGGRAPH、SIGGRAPHASIA、FILERIO、PIXILERATIONS〔v.8〕、ASYAAF亞洲國際青年當代藝術節、ACM Multimedia ArtExhibition、2014、2017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丹麥Click電子藝術節等展覽。與多個雙年展,如2015WRO波蘭媒體雙年展、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等。是臺灣第一位使用四軸無人機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榮獲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並獲邀於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展出其無人機跨界之作品。 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第11屆理事長。英國羅芙堡大學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以中、英文出版多本學術專書與多篇學術文章於國際期刊,包含《Visual Culture Wars at the Border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t, Design, Film, New Media and the Prospects of ‘Post-West’ Contemporaneity》(Palgrave Macmillan,2022)、《當代策展藝術及實踐:身體、性別、科技》(五南,2018)、《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2016)、《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典藏,2015)、《Else Art Journal》(2014)等。同時是國際策展人,代表性的策展計畫包含「藝兒時:造型藝術的當代」(蕭壠文化園區,2021-2022)、「變形記:2018臺南新藝獎」與「[不」可見的維度:2019臺南新藝獎」(臺南共10個展場)、「女潮: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8-2019)、「身體風景:派翠西亞‧匹斯尼尼」(毓繡美術館,2016)、「表面皮層:英國藝術家費爾.賽耶」(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突擊共和國」(英國曼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後人類慾望」(台北當代藝術館,2013-2014)。 曾鈺涓 數位藝術家,策展人,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數位互動藝術與新媒體理論,網路藝術與後網路藝術。目前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擔任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1998年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作,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多次策劃展覽,舉辦個展,受邀參展於國內外重要美術館、藝術中心與畫廊。文章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性研討會,如Leonardo國際期刊、ACM Multimedi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等。 鄭慧華 鄭慧華是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成立者,她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於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暨策展計畫。鄭慧華的策展大多關注自身所處的亞洲與世界的關係、歷史及地緣政治。自2010年起,她共同推動臺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並以立方計劃空間為平台,將其延伸至展覽、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路廣播電台等多種文化形式的實踐。鄭慧華策劃過的展覽包括:「液態之愛」(2020,臺北)、「現實秘境」(2016-2018臺北、吉隆坡、首爾)以及「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2011,威尼斯)等;共同策劃的展覽包括「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臺北、高雄)、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2012、臺北)以及「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等。鄭慧華曾受邀擔任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大會評審團(2017)及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獎(2015)的評審委員。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00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0/29
點閱數: 21

# 藝術館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7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4dfd7f073f77c2b484e6782
活動名稱「你正在工作嗎?」專家導覽
活動類別15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3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414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101展覽室(101 Gallery)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3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專家導覽|Expert Guided Tours 時間:2023/8/27(日)、 9/9(六)、10/14(六)、10/29(日) 14:30-15:30 地點:國美館101展覽室 「你正在工作嗎?」邀請觀眾思考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勞動、工作形式與社會經濟結構,藉由邀請的13位/組藝術家共同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工作?由過去極具勞動性、身體感的工作方式,在後疫情的今日,探討現在與未來新型態的工作與生活模式。本展邀請觀眾思考工作的不同模式,同時引導我們省思勞動(Work)、休息(Rest)與娛樂(Play)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數位與科技時代,這三者如何取得一個平衡。在本展多元的創作媒材與關懷視角下,我們邀請到四位專家學者,羅禾淋副教授、本展策展人陳明惠副教授、曾鈺涓副教授、及鄭惠華策展人,藉由四位專家的解說,與觀眾分享對於工作、生活與休閒的不同觀點。 場次與講者 ■ 8/27(日)羅禾淋副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 9/9(六)陳明惠副教授(本展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10/14(六)曾鈺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10/29(日)鄭慧華(立方計劃空間藝術總監、策展人)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4:15-14:30 集合 101展覽室前 14:30-15:20 現場導覽 101展覽室 15:20-15:30 Q&A 講者簡介: 羅禾淋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與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並從事科技藝術、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創作方面以國高中時期重度沉迷網路遊戲的生命經驗為核心,作品探討「虛擬的力量」、「速度的快感」等科技時代的異變,以網路移民世代的「移民病」為創作的主軸。作品榮獲國內外多項電子藝術節、當代藝術節的肯定,如2008、2010、2011、2015台北數位藝術獎、2009、2010、2013FILE國際電子藝術獎等競賽,並參與多個重要的國際展覽,如SIGGRAPH、SIGGRAPHASIA、FILERIO、PIXILERATIONS〔v.8〕、ASYAAF亞洲國際青年當代藝術節、ACM Multimedia ArtExhibition、2014、2017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丹麥Click電子藝術節等展覽。與多個雙年展,如2015WRO波蘭媒體雙年展、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等。是臺灣第一位使用四軸無人機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榮獲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並獲邀於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展出其無人機跨界之作品。 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第11屆理事長。英國羅芙堡大學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以中、英文出版多本學術專書與多篇學術文章於國際期刊,包含《Visual Culture Wars at the Border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t, Design, Film, New Media and the Prospects of ‘Post-West’ Contemporaneity》(Palgrave Macmillan,2022)、《當代策展藝術及實踐:身體、性別、科技》(五南,2018)、《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2016)、《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典藏,2015)、《Else Art Journal》(2014)等。同時是國際策展人,代表性的策展計畫包含「藝兒時:造型藝術的當代」(蕭壠文化園區,2021-2022)、「變形記:2018臺南新藝獎」與「[不」可見的維度:2019臺南新藝獎」(臺南共10個展場)、「女潮: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8-2019)、「身體風景:派翠西亞‧匹斯尼尼」(毓繡美術館,2016)、「表面皮層:英國藝術家費爾.賽耶」(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突擊共和國」(英國曼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後人類慾望」(台北當代藝術館,2013-2014)。 曾鈺涓 數位藝術家,策展人,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數位互動藝術與新媒體理論,網路藝術與後網路藝術。目前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擔任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1998年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作,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多次策劃展覽,舉辦個展,受邀參展於國內外重要美術館、藝術中心與畫廊。文章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性研討會,如Leonardo國際期刊、ACM Multimedi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等。 鄭慧華 鄭慧華是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成立者,她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於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暨策展計畫。鄭慧華的策展大多關注自身所處的亞洲與世界的關係、歷史及地緣政治。自2010年起,她共同推動臺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並以立方計劃空間為平台,將其延伸至展覽、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路廣播電台等多種文化形式的實踐。鄭慧華策劃過的展覽包括:「液態之愛」(2020,臺北)、「現實秘境」(2016-2018臺北、吉隆坡、首爾)以及「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2011,威尼斯)等;共同策劃的展覽包括「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臺北、高雄)、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2012、臺北)以及「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等。鄭慧華曾受邀擔任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大會評審團(2017)及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獎(2015)的評審委員。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00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2023/10/29
點閱數2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4dfd7f073f77c2b484e6782
活動名稱: 「你正在工作嗎?」專家導覽
活動類別: 15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0/29 14:30:00
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414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101展覽室(101 Gallery)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0/29 14:3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專家導覽|Expert Guided Tours 時間:2023/8/27(日)、 9/9(六)、10/14(六)、10/29(日) 14:30-15:30 地點:國美館101展覽室 「你正在工作嗎?」邀請觀眾思考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勞動、工作形式與社會經濟結構,藉由邀請的13位/組藝術家共同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定義工作?由過去極具勞動性、身體感的工作方式,在後疫情的今日,探討現在與未來新型態的工作與生活模式。本展邀請觀眾思考工作的不同模式,同時引導我們省思勞動(Work)、休息(Rest)與娛樂(Play)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在數位與科技時代,這三者如何取得一個平衡。在本展多元的創作媒材與關懷視角下,我們邀請到四位專家學者,羅禾淋副教授、本展策展人陳明惠副教授、曾鈺涓副教授、及鄭惠華策展人,藉由四位專家的解說,與觀眾分享對於工作、生活與休閒的不同觀點。 場次與講者 ■ 8/27(日)羅禾淋副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 9/9(六)陳明惠副教授(本展策展人、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10/14(六)曾鈺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10/29(日)鄭慧華(立方計劃空間藝術總監、策展人) 活動流程 時間 流程 地點 14:15-14:30 集合 101展覽室前 14:30-15:20 現場導覽 101展覽室 15:20-15:30 Q&A 講者簡介: 羅禾淋 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與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所博士。長期研究網路文化與數位科技,對應日常生活、環境、城市等議題,並從事科技藝術、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創作方面以國高中時期重度沉迷網路遊戲的生命經驗為核心,作品探討「虛擬的力量」、「速度的快感」等科技時代的異變,以網路移民世代的「移民病」為創作的主軸。作品榮獲國內外多項電子藝術節、當代藝術節的肯定,如2008、2010、2011、2015台北數位藝術獎、2009、2010、2013FILE國際電子藝術獎等競賽,並參與多個重要的國際展覽,如SIGGRAPH、SIGGRAPHASIA、FILERIO、PIXILERATIONS〔v.8〕、ASYAAF亞洲國際青年當代藝術節、ACM Multimedia ArtExhibition、2014、2017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丹麥Click電子藝術節等展覽。與多個雙年展,如2015WRO波蘭媒體雙年展、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等。是臺灣第一位使用四軸無人機進行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榮獲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並獲邀於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展出其無人機跨界之作品。 陳明惠 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臺灣女性藝術協會第11屆理事長。英國羅芙堡大學藝術史及理論哲學博士。以中、英文出版多本學術專書與多篇學術文章於國際期刊,包含《Visual Culture Wars at the Border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t, Design, Film, New Media and the Prospects of ‘Post-West’ Contemporaneity》(Palgrave Macmillan,2022)、《當代策展藝術及實踐:身體、性別、科技》(五南,2018)、《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2016)、《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典藏,2015)、《Else Art Journal》(2014)等。同時是國際策展人,代表性的策展計畫包含「藝兒時:造型藝術的當代」(蕭壠文化園區,2021-2022)、「變形記:2018臺南新藝獎」與「[不」可見的維度:2019臺南新藝獎」(臺南共10個展場)、「女潮:女性主體與藝術創作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8-2019)、「身體風景:派翠西亞‧匹斯尼尼」(毓繡美術館,2016)、「表面皮層:英國藝術家費爾.賽耶」(高雄市立美術館,2015)、「突擊共和國」(英國曼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後人類慾望」(台北當代藝術館,2013-2014)。 曾鈺涓 數位藝術家,策展人,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為數位互動藝術與新媒體理論,網路藝術與後網路藝術。目前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擔任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女性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1998年開始從事數位藝術創作,思考數位時代中「人」的存在狀態。多次策劃展覽,舉辦個展,受邀參展於國內外重要美術館、藝術中心與畫廊。文章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與國際性研討會,如Leonardo國際期刊、ACM Multimedia、國際電子藝術研討會(ISEA)等。 鄭慧華 鄭慧華是立方計劃空間的共同成立者,她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於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暨策展計畫。鄭慧華的策展大多關注自身所處的亞洲與世界的關係、歷史及地緣政治。自2010年起,她共同推動臺灣現代聲響文化的研究,並以立方計劃空間為平台,將其延伸至展覽、出版、線上資料庫及網路廣播電台等多種文化形式的實踐。鄭慧華策劃過的展覽包括:「液態之愛」(2020,臺北)、「現實秘境」(2016-2018臺北、吉隆坡、首爾)以及「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2011,威尼斯)等;共同策劃的展覽包括「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臺北、高雄)、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憂鬱的進步」(2012、臺北)以及「在乎現實嗎?」(2004台北國際雙年展)等。鄭慧華曾受邀擔任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大會評審團(2017)及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獎(2015)的評審委員。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00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0/29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0/29
點閱數: 21

# 藝術館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8

識別碼C1_376540000A_000483
名稱臺東表演藝術館
區域(空)
簡述鮮紅醒目的外牆,強烈地吸引過往行人的目光,這是臺東表演藝術館,讓人無法忽視。 臺東表演藝術館位在鐵道藝術村附近,館內具備完善的燈光及音響設備,是東臺灣難得一見的小型專業展演場所。這裡原本是臺東劇團的表演場地,臺東劇團致力推展戲劇於生活中、創作屬於臺東人的戲劇,現在藝術館也提供其它外來表演團體的租借,讓更多戲劇與表演愛好者擁有一個展現創作和自我的舞臺。臺東表演藝術館內部有兩大主體,首先是「臺東劇團藝廊」,雖然僅有15坪大的空間,卻是個「小而美」的展場;藝廊的另一側,則是黑盒子劇場,它是表演藝術館的主題,舞台和觀眾席幾乎無距離,觀眾可近距離觀賞舞者的表演,強烈感受藝術的氛圍。 藝術館外是鐵道藝術村的延伸,也是散步、休閒的步道。棧道兩旁隨季節氣候變換顏色的變葉木與行道樹,形成一股自在的悠閒氛圍。藝術館入口處是一休息區,提供散步民眾歇腳,有時也充做室外小型表演場,讓藝術更加親近民眾。 來到臺東表演藝術館,你會驚覺,大家所謂的「後山」,竟蘊藏如此豐沛的創作能量,找個時間,來這裡看場表演,感受東臺灣的藝術力量。
描述位在鐵道藝術村附近的臺東表演藝術館,亮眼的建築外觀,給人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內部設備完善,是臺東地區優質的小型戲劇演出場地,也是展現屬於臺東在地的藝術創作空間。
電話886-8-9346709
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開封街671號
郵政區碼(Zipcode)950
Region臺東縣
Town臺東市
旅遊資訊搭乘公車:1.搭乘東台灣客運8130、8131、8132、8135、8137、8138、8150、8151、8153、8161、8163、8165、8166、8167、8168、8170、8171次公車。2.搭乘興東客運8101、8103、8109、8112、8113、8116、8117、8118、8122、8128次公車。於舊縣議會站下車,直行左轉開封街後,前行約500公尺即...
開放時間(空)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6540000A
經度座標121.13878
緯度座標22.75966
原分類(空)
分類11
分類25
分類3(空)
Level(空)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休館時間:週日、一及例假日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4-02-05T14:48:09+08:00
識別碼: C1_376540000A_000483
名稱: 臺東表演藝術館
區域: (空)
簡述: 鮮紅醒目的外牆,強烈地吸引過往行人的目光,這是臺東表演藝術館,讓人無法忽視。 臺東表演藝術館位在鐵道藝術村附近,館內具備完善的燈光及音響設備,是東臺灣難得一見的小型專業展演場所。這裡原本是臺東劇團的表演場地,臺東劇團致力推展戲劇於生活中、創作屬於臺東人的戲劇,現在藝術館也提供其它外來表演團體的租借,讓更多戲劇與表演愛好者擁有一個展現創作和自我的舞臺。臺東表演藝術館內部有兩大主體,首先是「臺東劇團藝廊」,雖然僅有15坪大的空間,卻是個「小而美」的展場;藝廊的另一側,則是黑盒子劇場,它是表演藝術館的主題,舞台和觀眾席幾乎無距離,觀眾可近距離觀賞舞者的表演,強烈感受藝術的氛圍。 藝術館外是鐵道藝術村的延伸,也是散步、休閒的步道。棧道兩旁隨季節氣候變換顏色的變葉木與行道樹,形成一股自在的悠閒氛圍。藝術館入口處是一休息區,提供散步民眾歇腳,有時也充做室外小型表演場,讓藝術更加親近民眾。 來到臺東表演藝術館,你會驚覺,大家所謂的「後山」,竟蘊藏如此豐沛的創作能量,找個時間,來這裡看場表演,感受東臺灣的藝術力量。
描述: 位在鐵道藝術村附近的臺東表演藝術館,亮眼的建築外觀,給人強烈的第一眼印象,內部設備完善,是臺東地區優質的小型戲劇演出場地,也是展現屬於臺東在地的藝術創作空間。
電話: 886-8-9346709
地址: 臺東縣950臺東市開封街671號
郵政區碼(Zipcode): 950
Region: 臺東縣
Town: 臺東市
旅遊資訊: 搭乘公車:1.搭乘東台灣客運8130、8131、8132、8135、8137、8138、8150、8151、8153、8161、8163、8165、8166、8167、8168、8170、8171次公車。2.搭乘興東客運8101、8103、8109、8112、8113、8116、8117、8118、8122、8128次公車。於舊縣議會站下車,直行左轉開封街後,前行約500公尺即...
開放時間: (空)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6540000A
經度座標: 121.13878
緯度座標: 22.75966
原分類: (空)
分類1: 1
分類2: 5
分類3: (空)
Level: (空)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休館時間:週日、一及例假日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4-02-05T14:48:09+08:00
[ 搜尋所有 藝術館 ... ]

根據電話 886-8-765585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886-8-7655852 資料。

[ 搜尋所有 886-8-7655852 ... ]

根據地址 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2024表演樂活學習課程–熟齡藝術推廣工作坊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8 | 折扣資訊:

@ 講座資訊

2024表演樂活學習課程–熟齡藝術推廣工作坊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8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屏東藝術館

開放時間緊急連絡電話: 大門口進去右手邊服務台 | AED地點描述: 大門口進去右手邊服務台 | 周一至周五起: 08:00:00 | 周一至周五迄: 17:30:00 | 屏東縣屏東市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AED位置資訊

『飛飛的奇幻城堡』感動再現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7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23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飛飛的奇幻城堡』感動再現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7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23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屏東縣藝術館

地址: 900屏東縣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屏東縣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屏東藝術館

地址: 900屏東縣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屏東縣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屏東藝術館

電話: 08-7655852 |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0900-1700 | 縣市: 屏東縣 | 注意事項: 依哺乳室規則自行使用

@ 全國哺集乳室名單

2024表演樂活學習課程–熟齡藝術推廣工作坊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8 | 折扣資訊:

@ 講座資訊

2024表演樂活學習課程–熟齡藝術推廣工作坊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5/18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屏東藝術館

開放時間緊急連絡電話: 大門口進去右手邊服務台 | AED地點描述: 大門口進去右手邊服務台 | 周一至周五起: 08:00:00 | 周一至周五迄: 17:30:00 | 屏東縣屏東市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AED位置資訊

『飛飛的奇幻城堡』感動再現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7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23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飛飛的奇幻城堡』感動再現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4/27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6/23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屏東縣藝術館

地址: 900屏東縣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屏東縣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屏東藝術館

地址: 900屏東縣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屏東縣

@ iTaiwan公共區域免費服務無線上網熱點

屏東藝術館

電話: 08-7655852 | 開放時間: 週一~週五0900-1700 | 縣市: 屏東縣 | 注意事項: 依哺乳室規則自行使用

@ 全國哺集乳室名單
[ 搜尋所有 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 ]

與藝術館同分類的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向日葵農場

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五請事先預約 | | 電話: 886-4-26811196 | 地址: 臺中市437大甲區建興里4鄰如意路27巷1之1號

大有製墨廠

開放時間: 請致電預約 | | 電話: 886-2-29731566,886-9-37035450 |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三段47巷13號

龍頭山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拉芙蘭藝術村

開放時間: 09:00~18: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竹林休閒農業區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妙通寺

開放時間: 08:00~16:3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十八羅漢山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德文風景區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賽嘉樂園

開放時間: 09:0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岩板巷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霧台遊憩區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開放時間: 08:3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神威天台山

開放時間: 06:0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杜巴男紀念館

開放時間: 08:3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地磨兒藝術園區公園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向日葵農場

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五請事先預約 | | 電話: 886-4-26811196 | 地址: 臺中市437大甲區建興里4鄰如意路27巷1之1號

大有製墨廠

開放時間: 請致電預約 | | 電話: 886-2-29731566,886-9-37035450 | 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三段47巷13號

龍頭山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拉芙蘭藝術村

開放時間: 09:00~18: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竹林休閒農業區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妙通寺

開放時間: 08:00~16:3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十八羅漢山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德文風景區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賽嘉樂園

開放時間: 09:0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岩板巷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霧台遊憩區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開放時間: 08:3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神威天台山

開放時間: 06:0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杜巴男紀念館

開放時間: 08:30-17:00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地磨兒藝術園區公園

開放時間: 全天 | | 電話: 886-8-7992221 | 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