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懷忠祠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
個案名稱彰化懷忠祠的級別名稱是縣(市)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彰化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彰化縣志》〈十八義民傳〉載,題為「十八義民之墓」見證重要歷史事件,極具保存古蹟價值及必要。 2.斗拱型成古拙少見,前有廣埕,內懸有兩匾,題為「舍生取義」、「榮邁登瀛」古匾,顯示其地方史之特殊價值。.
案件編號 | 19851127000017 |
個案名稱 | 彰化懷忠祠 |
級別代碼 | 1.1.3 |
級別名稱 | 縣(市)定古蹟 |
種類 | 1:code : A2name : 寺廟 |
歷史沿革 | 「彰化懷忠祠」,興建於雍正10年(西元1732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彰化懷忠祠的修建,與雍正9年(西元1731年)12月所爆發的「大甲西社之役」相關,此役之爆發為淡水同知張弘章欲蓋衙門,於是要求大甲西社之原住民提供勞力,但工程中勞役過重,導致大甲西社起事反抗,直至雍正10年(西元1732年)才平息,為紀念在此役中以黃仕遠為首等戰死之民眾,共十八人,鄉人將屍首葬在縣城西門外,提其塚名為「十八義民之墓」。事件既平,長官上奏朝廷,雍正帝深予嘉許,賜祭予卹,後由當時的粵籍監生李安善(字喬基)主其事,因而建立此「懷忠祠」。 懷忠祠曾於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的林爽文之役中遭受破壞,道光16年(西元1963年)左右祠宇更是荒廢,僅存塚墓,直至道光25年(西元1845年)發起重建,另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因戴潮春之役而再次毀損,直至光緒5年(西元1879年)重建。光緒10年(西元1884年)可能有重修,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廣東嘉應州監生李嘉棠擔任彰化縣知縣時,一度以同鄉情誼,號召附近舉人、秀才捐金維持。不料後因清丈不公,引起光緒14年(西元1888年)施九緞之變亂,懷忠祠可能遭受到破壞。日治初期,改隸之初,曾為憲兵隊駐在所。明治末年作為臺中醫院彰化分院用,僅有一祠廟建物,廣約九十七坪大,佔地約一百四十二坪。至大正年間廟宇建築形制為瓦葺土埆所造成的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平屋,廟前有魚池,以其收入作為祠宇香火祭祀開支。昭和年代,祠宇傾頹,徒存孤塚淒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彰化崇文社同仁徵募詩文弔念且編輯成書,並呼籲日本當局與臺島富豪,要妥善保存,或建築新祠,或重修故塚。 後在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執行重修,正殿與後院為數戶人家鳩佔,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懷忠祠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並且於民國82年(西元1993年)進行重修,民國86年(西元1997年)修訂後調整為縣定古蹟。 懷忠祠至今已有200餘年之歷史,為見證「大甲西社之役」的重要歷史古蹟,內存之「舍生取義」、「榮邁登瀛」匾額,更是重要之歷史文物。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指定登錄理由 | 1.《彰化縣志》〈十八義民傳〉載,題為「十八義民之墓」見證重要歷史事件,極具保存古蹟價值及必要。 2.斗拱型成古拙少見,前有廣埕,內懸有兩匾,題為「舍生取義」、「榮邁登瀛」古匾,顯示其地方史之特殊價值。 |
法令依據 | (空) |
所屬主管機關 | 彰化縣政府 |
現況地址 | 1:itemNo : 1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address : 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
經度 | 120.53852899414 |
緯度 | 24.076202451625 |
主管機關名稱 | 彰化縣政府 |
主管機關單位 | 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6a10f99d-6252-4834-aa98-55df054e6bd6/彰化懷忠祠01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6a10f99d-6252-4834-aa98-55df054e6bd6/彰化懷忠祠01.jpgname彰化懷忠祠01 |
所有權屬 | 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ownerName : 懷忠祠 2: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ownerName : 懷忠祠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17 |
外觀特徵 | 懷忠祠坐西朝東,原為一座三開間兩進兩廊,左右護龍之廟祠建築,因歷經侵占或改建與損毀,目前僅存拜殿及正殿之三開間單進建築有前廣場之平面格局。 懷忠祠建築依傳統營建法則與興築,屬磚石木混和構造。就懷忠祠之建築年代,因經歷多次整建,最後呈現之面貌。從建築所使用之建築材料多屬不完整及施工方法比較簡陋,不似臺灣傳統寺廟建築之華麗,顯現當初興建經費之不充裕。整體裝飾性部材極少,亦不見任何彩繪痕跡。 懷忠祠現存構造,其使用建築材料,仍以地方生產及容易取得者為主,在牆之構造方式,以磚砌為主,拜殿屋面連結正殿形成雙連馬背型。基礎夯實後疊砌高約三十公分之卵石度,上接磚牆磚厚約四公分,以亂砌砌築方式施作,兩側表面再施以白灰粉刷,在門洞、門框、鳥踏、墀頭部為可視其清水磚面。墀頭上身部分之磚面以二皮半顏只磚砌作,下鹼部位以粉刷處理,屋面以傳統紅瓦鋪設,拜殿覆以不上釉之筒板瓦,外埕鋪設花崗岩。 |
室內特徵 | 拜殿為捲棚頂之大木結構,為四架二柱前出挑簷栱共三挑,兩柱間以大通做為橫樑,形成穩定之框架,通下為通隨(員光、彎弓)。通上童柱疊以三斗,並用瓜筒與大通結合。柱與疊斗間置束仔以現況構造束仔下置束隨,其束隨也以束仔形式出現,看似雙層束,並沒有作成一般束隨之華麗雕刻,除瓜筒作成南瓜狀略微雕刻外,所有構件並無其他彩繪等。拜殿與正殿之間以簡單橫枋及通隨(員光)劄牽,中間屋面銜接處立一童柱,柱上承桁,桁接兩屋面之交點。 正殿共用五柱十二架,正殿金柱間構架三通二童柱,柱間並無裝飾之束隨或彩繪雕刻。大通上二尖尾圓童柱,童柱間置二通,二通上再立一童柱,左右八字束仔,與中脊桁以頭巾作收。前步口置二通二童柱,每一通上各立一童柱並直接承桁,桁條下從左側出一束仔及束尾,同樣不作束隨之構材。後步口以一通一童柱構架方式,並自桁條處出一束仔。 神龕架之構架亦以一橫枋上立一方童柱之構造方式,也是自桁條下方出一束仔,九架及十一架桁間束仔下方作一方形束隨,於構架間不作任何構材。建築物內部鋪設地坪則遵循傳統作法以尺磚丁鋪。祠內柱珠造型共五種,有最為古老之鼓狀及年代較近之束腰狀,可視其為多次整建證物。 懷忠祠建築之裝飾在祠廟建築中,為一個特例。在裝飾上並不顯眼也不華麗,外觀未見傳統寺廟建築之剪黏泥塑,內部棟架也無精緻之彩繪,在傳統建築中木棟架構為主體,除主體結構材盡量不作雕刻外,其他構材,幾乎無處不施雕。懷忠祠之建築主體之木構架,通材皆作魚尾叉。拜殿捲棚架疊斗瓜柱瓜筒,瓜瓣較短,此處可見刀斧之跡。真正具備雕刻題材者僅在簷柱旁之花草雀替(托木)、神龕隔屏上花草花罩,隔扇窗櫺之雕刻則屬複雜之雙交毬文菱花紋,橫披上書條紋窗,就懷忠祠建築之木雕簡單樸實,與傳統所見之華麗建築無法比擬。 |
使用情形 | 經整修完成後,維持信徒參拜及祭祀活動,及每年舉辦春、秋兩季和中元普渡活動。全區除儲藏空間外皆供民眾參觀。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1.木構具些微開裂情況,建議定期檢視有無惡化情勢。 2.室內明火祭祀,周邊為市場用地,需留意日常用火用電行為,並於日常排水檢視是否順暢。 |
現狀 | 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內政部將其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經民國82年(西元1993年)整修後,其風貌以原樣保存,並開放民眾祭祀、中元普渡使用。 |
網站名稱 | 彰化旅遊資訊網-懷忠祠 |
網址 | https://tourism.chcg.gov.tw/AttractionsContent.aspx?id=101&chk=2f89dd72-4bf7-48e5-adfd-44d5b46a42ac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7292201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公告文號 :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 : 1985-11-27 17:07:34.0 |
landlotList | 1:itemNo : 1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民族段 landSerialNo : 39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
影音多媒體圖片 | 1: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1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35ed0c75-cba6-403a-be02-34c22876b978/彰化懷忠祠01.jpg 2: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2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922f9e63-304c-406e-a85a-6d8aa7a8bb24/彰化懷忠祠02.jpg 3: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3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6bb6a7c5-8d03-47ca-b012-88894e7cee54/彰化懷忠祠03.jpg 4: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4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d12726f6-83f5-4a18-a380-763bf9ca6222/彰化懷忠祠04.jpg 5: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5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b99604e5-fd3d-4864-a17a-7298e085c0b7/彰化懷忠祠05.jpg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4-28/17487edc-3838-4c1b-89c5-fa3e05a234c7/彰化懷忠祠741127.pdf |
地籍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3-11/48c4d5cf-afb9-4b52-84ff-5b396076bdde/懷忠祠-地籍圖(110).pdf |
repImgId | 144366 |
案件編號19851127000017 |
個案名稱彰化懷忠祠 |
級別代碼1.1.3 |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
種類1:code : A2name : 寺廟 |
歷史沿革「彰化懷忠祠」,興建於雍正10年(西元1732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彰化懷忠祠的修建,與雍正9年(西元1731年)12月所爆發的「大甲西社之役」相關,此役之爆發為淡水同知張弘章欲蓋衙門,於是要求大甲西社之原住民提供勞力,但工程中勞役過重,導致大甲西社起事反抗,直至雍正10年(西元1732年)才平息,為紀念在此役中以黃仕遠為首等戰死之民眾,共十八人,鄉人將屍首葬在縣城西門外,提其塚名為「十八義民之墓」。事件既平,長官上奏朝廷,雍正帝深予嘉許,賜祭予卹,後由當時的粵籍監生李安善(字喬基)主其事,因而建立此「懷忠祠」。 懷忠祠曾於乾隆51年(西元1786年)的林爽文之役中遭受破壞,道光16年(西元1963年)左右祠宇更是荒廢,僅存塚墓,直至道光25年(西元1845年)發起重建,另於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因戴潮春之役而再次毀損,直至光緒5年(西元1879年)重建。光緒10年(西元1884年)可能有重修,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廣東嘉應州監生李嘉棠擔任彰化縣知縣時,一度以同鄉情誼,號召附近舉人、秀才捐金維持。不料後因清丈不公,引起光緒14年(西元1888年)施九緞之變亂,懷忠祠可能遭受到破壞。日治初期,改隸之初,曾為憲兵隊駐在所。明治末年作為臺中醫院彰化分院用,僅有一祠廟建物,廣約九十七坪大,佔地約一百四十二坪。至大正年間廟宇建築形制為瓦葺土埆所造成的三開間兩進兩廊帶左右護龍平屋,廟前有魚池,以其收入作為祠宇香火祭祀開支。昭和年代,祠宇傾頹,徒存孤塚淒涼,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彰化崇文社同仁徵募詩文弔念且編輯成書,並呼籲日本當局與臺島富豪,要妥善保存,或建築新祠,或重修故塚。 後在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執行重修,正殿與後院為數戶人家鳩佔,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懷忠祠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並且於民國82年(西元1993年)進行重修,民國86年(西元1997年)修訂後調整為縣定古蹟。 懷忠祠至今已有200餘年之歷史,為見證「大甲西社之役」的重要歷史古蹟,內存之「舍生取義」、「榮邁登瀛」匾額,更是重要之歷史文物。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指定登錄理由1.《彰化縣志》〈十八義民傳〉載,題為「十八義民之墓」見證重要歷史事件,極具保存古蹟價值及必要。 2.斗拱型成古拙少見,前有廣埕,內懸有兩匾,題為「舍生取義」、「榮邁登瀛」古匾,顯示其地方史之特殊價值。 |
法令依據(空) |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
現況地址1:itemNo : 1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address : 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
經度120.53852899414 |
緯度24.076202451625 |
主管機關名稱彰化縣政府 |
主管機關單位彰化縣文化局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6a10f99d-6252-4834-aa98-55df054e6bd6/彰化懷忠祠01_c.jpg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6a10f99d-6252-4834-aa98-55df054e6bd6/彰化懷忠祠01.jpgname彰化懷忠祠01 |
所有權屬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ownerName : 懷忠祠 2: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ownerName : 懷忠祠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17 |
外觀特徵懷忠祠坐西朝東,原為一座三開間兩進兩廊,左右護龍之廟祠建築,因歷經侵占或改建與損毀,目前僅存拜殿及正殿之三開間單進建築有前廣場之平面格局。 懷忠祠建築依傳統營建法則與興築,屬磚石木混和構造。就懷忠祠之建築年代,因經歷多次整建,最後呈現之面貌。從建築所使用之建築材料多屬不完整及施工方法比較簡陋,不似臺灣傳統寺廟建築之華麗,顯現當初興建經費之不充裕。整體裝飾性部材極少,亦不見任何彩繪痕跡。 懷忠祠現存構造,其使用建築材料,仍以地方生產及容易取得者為主,在牆之構造方式,以磚砌為主,拜殿屋面連結正殿形成雙連馬背型。基礎夯實後疊砌高約三十公分之卵石度,上接磚牆磚厚約四公分,以亂砌砌築方式施作,兩側表面再施以白灰粉刷,在門洞、門框、鳥踏、墀頭部為可視其清水磚面。墀頭上身部分之磚面以二皮半顏只磚砌作,下鹼部位以粉刷處理,屋面以傳統紅瓦鋪設,拜殿覆以不上釉之筒板瓦,外埕鋪設花崗岩。 |
室內特徵拜殿為捲棚頂之大木結構,為四架二柱前出挑簷栱共三挑,兩柱間以大通做為橫樑,形成穩定之框架,通下為通隨(員光、彎弓)。通上童柱疊以三斗,並用瓜筒與大通結合。柱與疊斗間置束仔以現況構造束仔下置束隨,其束隨也以束仔形式出現,看似雙層束,並沒有作成一般束隨之華麗雕刻,除瓜筒作成南瓜狀略微雕刻外,所有構件並無其他彩繪等。拜殿與正殿之間以簡單橫枋及通隨(員光)劄牽,中間屋面銜接處立一童柱,柱上承桁,桁接兩屋面之交點。 正殿共用五柱十二架,正殿金柱間構架三通二童柱,柱間並無裝飾之束隨或彩繪雕刻。大通上二尖尾圓童柱,童柱間置二通,二通上再立一童柱,左右八字束仔,與中脊桁以頭巾作收。前步口置二通二童柱,每一通上各立一童柱並直接承桁,桁條下從左側出一束仔及束尾,同樣不作束隨之構材。後步口以一通一童柱構架方式,並自桁條處出一束仔。 神龕架之構架亦以一橫枋上立一方童柱之構造方式,也是自桁條下方出一束仔,九架及十一架桁間束仔下方作一方形束隨,於構架間不作任何構材。建築物內部鋪設地坪則遵循傳統作法以尺磚丁鋪。祠內柱珠造型共五種,有最為古老之鼓狀及年代較近之束腰狀,可視其為多次整建證物。 懷忠祠建築之裝飾在祠廟建築中,為一個特例。在裝飾上並不顯眼也不華麗,外觀未見傳統寺廟建築之剪黏泥塑,內部棟架也無精緻之彩繪,在傳統建築中木棟架構為主體,除主體結構材盡量不作雕刻外,其他構材,幾乎無處不施雕。懷忠祠之建築主體之木構架,通材皆作魚尾叉。拜殿捲棚架疊斗瓜柱瓜筒,瓜瓣較短,此處可見刀斧之跡。真正具備雕刻題材者僅在簷柱旁之花草雀替(托木)、神龕隔屏上花草花罩,隔扇窗櫺之雕刻則屬複雜之雙交毬文菱花紋,橫披上書條紋窗,就懷忠祠建築之木雕簡單樸實,與傳統所見之華麗建築無法比擬。 |
使用情形經整修完成後,維持信徒參拜及祭祀活動,及每年舉辦春、秋兩季和中元普渡活動。全區除儲藏空間外皆供民眾參觀。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1.木構具些微開裂情況,建議定期檢視有無惡化情勢。 2.室內明火祭祀,周邊為市場用地,需留意日常用火用電行為,並於日常排水檢視是否順暢。 |
現狀民國74年(西元1985年)內政部將其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經民國82年(西元1993年)整修後,其風貌以原樣保存,並開放民眾祭祀、中元普渡使用。 |
網站名稱彰化旅遊資訊網-懷忠祠 |
網址https://tourism.chcg.gov.tw/AttractionsContent.aspx?id=101&chk=2f89dd72-4bf7-48e5-adfd-44d5b46a42ac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7292201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公告文號 :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 : 1985-11-27 17:07:34.0 |
landlotList1:itemNo : 1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民族段 landSerialNo : 395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
影音多媒體圖片1: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1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35ed0c75-cba6-403a-be02-34c22876b978/彰化懷忠祠01.jpg 2: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2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922f9e63-304c-406e-a85a-6d8aa7a8bb24/彰化懷忠祠02.jpg 3: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3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6bb6a7c5-8d03-47ca-b012-88894e7cee54/彰化懷忠祠03.jpg 4: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4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d12726f6-83f5-4a18-a380-763bf9ca6222/彰化懷忠祠04.jpg 5:mediaName : 彰化懷忠祠05author : 趙守彥 takePhotoDate : 約於2011年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8/b99604e5-fd3d-4864-a17a-7298e085c0b7/彰化懷忠祠05.jpg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4-28/17487edc-3838-4c1b-89c5-fa3e05a234c7/彰化懷忠祠741127.pdf |
地籍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3-11/48c4d5cf-afb9-4b52-84ff-5b396076bdde/懷忠祠-地籍圖(110).pdf |
repImgId1443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