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古道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八通關古道的級別名稱是國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一、八通關古道的開鑿為清領時期經營臺灣中部地區政策上一個重要的轉換點,建造該古道的決定,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西元1874年,日軍以琉球宮古島民被臺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為藉口,出兵攻打原住民,加以列強覬覦臺灣,乃使清廷開始體認到臺灣邊防地區之重要性,而有沈葆楨奏請開山撫番之議。其二,揆諸臺灣西岸平原....

#八通關古道的地圖

案件編號19870417000001
個案名稱八通關古道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9
name : 碑碣
歷史沿革八通關古道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至花蓮縣玉里鎮之間,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所開闢的古道,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四月十七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清同治十年(1871年),有琉球宮古島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的八瑤灣,因誤入牡丹社,為社民所殺。日本一向覬覦臺灣並以琉球宗主國自居,故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懲兇為由發兵臺灣。清廷見事態嚴重,派總理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身份來臺,督辦臺灣防務事宜。沈葆楨抵臺後,除一方面從事戰備與對日交涉外,亦同時對原住民展開撫綏工作,防其為日人所利用。至同年十月,經英公使調停,始訂約於北京,日本依約退兵,史稱牡丹社事件。由於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清廷始知如果無法切實掌握「生番」地界的管轄權,就無法杜絕外國對臺灣之窺伺。故牡丹社事件結束之後,沈葆楨即籌劃善後,辦理開山撫番要務,並以此為經營臺灣的第一要務,積極招徠墾民,開闢後山。為使前山與後山之間的交通無所阻礙,亦繼續同治十三年末所開闢之北、南二條橫貫東西的通道,於光緒元年(1875年)加開中路。其中北路先後以臺灣道夏獻綸、提督羅大春督兵十三營,自噶瑪蘭廳的蘇澳開至奇萊,共計二○五里;南路以海防同知袁聞柝督兵三營,分二路進行,一路自鳳山縣赤山至山後卑南,計一七五里,另一路自射寮至卑南,計二一四里;中路方面則以總兵吳光亮督兵三營,由林圯埔(今竹山)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計二六五里,此即為「八通關古道」。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吳光亮率粵勇兩營駐紮集集(今南投縣集集鎮),辦理開山撫番事宜,並遣人入山探路,同年底探路人回報後,於光緒元年(1875年)開始八通關古道開闢工程,同年冬十一月完工。由林圯埔(今竹山)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秀姑巒山,再沿拉庫拉庫溪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沿途橋道、溝壑、木圍、宿站,俱漸興修,分派兵勇配紮各要隘。古道開通後,墾民往來雖稱便利,但因開山撫番政策時有變更,再加上瘴癘及沿途番社無法全面控制,以致人跡罕至,年久日趨荒蕪,遂逐漸湮沒於草莽中。日人治臺後,為行其控制原住民之山地政策,於大正八年(1919年),動用原住民與平地保甲的義務勞役,另闢理蕃道路,稱為「八通關越嶺道路」,並在沿途要隘設置卅四個駐在所。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早已廢棄不用。由於清領時期八通關古道與日治時代所聞之八通關越嶺道路,都是經過南投縣信義鄉之東埔、八通關,橫越中央山脈之大水窟,東下花蓮卓溪鄉,再抵達古道的出口玉里鎮,曾一度引起今人的混淆,但經近年來的探勘,可知兩條路線在細部上甚少重複,故已能釐清兩者不同之處。今日所能通行之古道,為經過整修後之「八通關越嶺古道」。由於八通關古道之興建,沿途遺留多件紀念開山撫番之碑碣,茲列舉現存者如下:一、「萬年亨衢」碣,於中路開闢完成後,沈葆楨奏請獎敘,吳光亮得進陞一級,因而親題「萬年亨衢」於大坪頂鳳凰山麓石壁。二、「開闢鴻荒」碣位於集集鋪草嶺腳濁水溪畔之巨石,似為吳光亮所題。三、「渡臺入番弛禁告示碑」,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其內容為允許內地民人渡臺,准入原住民境域,不再禁止藤條、竹、鐵之開採販賣,為開山撫番之重要物證及古蹟。四、「德遍山陬」碑,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由大坪頂七庄紳民集資建之者,以頌揚吳光亮之功。另有「山通大海」碣,原鐫於金銀山前陳有蘭溪畔石壁,已被洪水沖擊而坍落溪底,被沙石埋沒。而八通關頂之「過化存神」碣則在日治時期已佚失不可見。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4: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5: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八通關古道的開鑿為清領時期經營臺灣中部地區政策上一個重要的轉換點,建造該古道的決定,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西元1874年,日軍以琉球宮古島民被臺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為藉口,出兵攻打原住民,加以列強覬覦臺灣,乃使清廷開始體認到臺灣邊防地區之重要性,而有沈葆楨奏請開山撫番之議。其二,揆諸臺灣西岸平原開墾接近飽和程度,耕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常發生,然東部仍有廣袤未開墾土地,惟因高峻中央山脈阻隔,沈葆楨之議遂為眾所歡迎。 二、及至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大力實行其理蕃政策,乃重新測繪路線,分東、西兩段另闢一條八通關越道路,其主要目的,除聯絡東西部交通外,更主要目的,乃著眼於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治理,並遂行其進行森林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三、綜上,其歷史意義甚為重大,極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驗證了清領、日治時期先人弩馬柴車、胼手胝足墾荒之歷史,民國76年,內政部乃正式將清領時期八通關古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即現代之南投縣境惟一一處之國定古蹟。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南投縣
distName : 竹山鎮
address : 至花蓮縣玉里鎮(清光緒元年所開闢之古道)
經度120.94886795983
緯度23.551986484073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62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604/photo/96b0b3c4-2efd-4817-afeb-67c7479a3efa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604/photo/96b0b3c4-2efd-4817-afeb-67c7479a3efa.jpg

name

96b0b3c4-2efd-4817-afeb-67c7479a3efa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有土地-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南投縣政府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4: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5: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6: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7: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8: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70417000001
外觀特徵位置:西起林圯埔(今南投竹山),東迄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長152.64公里特色 中路東西橫貫道路(八通關古道)於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正月開鑿,至同年十一月完工,吳光亮為紀念此一貫穿中部山脈險要孔道,沿途勒碣題跡,計有「萬年亨衢」、「開闢鴻荒」、「山通大海」(已佚)、「過化存神」(已佚)及「後山保障」(花蓮縣內)等石碣,遺留許多開墾史蹟,至今仍保存者有: 一、「開闢鴻荒」石 「開闢鴻荒」石碣位於集集鎮林尾里濁水溪北岸。清同治十三年,時任中路統領的吳光亮奉命「開山撫番」,募集「飛虎軍」,十月進駐集集埔(今南投縣集集鎮),行經草嶺濁水溪畔,發現兩岸形勢險峻,無法越山而過,乃經由溪底通過,並於岩壁勒「開闢鴻荒」四字,以示入境化外之域,期勉兵士排除萬難達成任務。該碣因位處集集欄河堰工程範圍內,經地方人士呼籲而特別變更設計保存。 二、「化及蠻貊」石碣 此碣位於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東側的巷弄內,地處偏僻的果園圍牆邊。筆力蒼勁且有題名落款,是清領時期拓墾南投的佐證,碣文寫著:「欽命布正使銜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末署:「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 三、「萬年亨衢」石碣 此碣位於鹿谷鄉鳳凰村鳳凰山麓(鳳凰谷鳥園內),刻於距地面高140公分巨石上,邊框高150公分,寬223公分,旁邊還有兩道空框,行書「萬年亨衢」筆力雄渾,氣勢磅礡,意味:「道路開通、商旅往來便捷,世代受惠無窮」。民國九十年桃芝風災土石流肆虐,該碣目前狀況岌岌可危。 四、「山通大海」石碣 位於陳有蘭溪左岸十八重溪吊橋(即今之新中部橫貫公路新建之陳有蘭溪水泥橋)下游約二百公尺處,正書山通大海四字,字徑約十八公分,字距約二十五公分,其文意為寓以山海交易自如之義。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之際,該石碣遭洪水沖失埋沒,雖經二次挖尋,均無所獲;民國七十七年由南投縣政府另覓巨石重刻,不料,民國九十年桃芝風災,筆石溪爆發土石流,大量土石流入陳有蘭溪,重刻石碣也遭土石流吞沒,迄今仍未尋獲。 五、鹿谷新寮「聖蹟亭」 位於鹿谷鄉(舊稱大坪頂)鹿谷村延溪公路新寮段的轉彎處,約十年前遭交通意外而毀損,民國九十年七月至十月間,南投縣政府在內政部的補助下,於原址修復重建完成。因敬聖亭基地狹小,特別以竹編、石頭美化週遭環境,再現古蹟景點。 六、「入山撤禁告示碑」 清領時期原先採取消極漢原隔離政策,不僅禁止私自移民渡臺,並且嚴格限制漢人進入原住民區域,對於鐵器、竹竿、藤條等也嚴加管制。牡丹社事件後治臺政策轉為積極,故光緒元年沈葆楨主張開山撫番,特別奏請撤去平地居民進入山地及鐵器等物資流通管制的律令,而有此告示碑。此碑高133公分,寬60公分,厚20公分,與「德遍山陬」碑並立於鹿谷村新寮土地廟「福安宮」旁。 七、「德遍山陬」碑 八通關古道完成後,清廷隨即開放民眾入山開墾伐竹、抽藤,大大促進地方繁榮,鹿谷鄉士紳感念吳光亮德澤共同豎立「德遍山陬」碑。因此本碑年代恰較八通關古道開通晚一年。 八、根據雲林縣採訪冊紀錄,吳光亮曾於八通關山頂立「過化存神」碑,以示王道所過之處使民受化、心存神妙。該碑失落已久,不見蹤影。
室內特徵非室內建築物
使用情形古蹟本體除鹿谷聖蹟亭已遭破壞無使用現況,其餘為碑碣,使用現況尚稱良好。今日所能通行之古道,為經過整修後之「八通關越嶺古道」,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早已廢棄不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日常管理維護,尤以颱風過後之復建維護。
現狀古蹟區域範圍內的數個碑竭,均維持當初原始風貌,另八通關古道各路段,其中鹿谷段每年委託南投縣鹿谷鄉公所並補助經費辦理本古蹟之日常管理維護定期僱工除草。
網站名稱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網址http://www.nthcc.gov.tw/culture/02excavation/excav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66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臺內民字第484806號
公告日期 : 1987-04-17 16:01:43.0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904/photo/fb10f3bd-73cc-485b-a6e6-8ee608c7b378.pdf
repImgId882

案件編號

19870417000001

個案名稱

八通關古道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9
name : 碑碣

歷史沿革

八通關古道位於南投縣竹山鎮至花蓮縣玉里鎮之間,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所開闢的古道,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四月十七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清同治十年(1871年),有琉球宮古島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的八瑤灣,因誤入牡丹社,為社民所殺。日本一向覬覦臺灣並以琉球宗主國自居,故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懲兇為由發兵臺灣。清廷見事態嚴重,派總理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身份來臺,督辦臺灣防務事宜。沈葆楨抵臺後,除一方面從事戰備與對日交涉外,亦同時對原住民展開撫綏工作,防其為日人所利用。至同年十月,經英公使調停,始訂約於北京,日本依約退兵,史稱牡丹社事件。由於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清廷始知如果無法切實掌握「生番」地界的管轄權,就無法杜絕外國對臺灣之窺伺。故牡丹社事件結束之後,沈葆楨即籌劃善後,辦理開山撫番要務,並以此為經營臺灣的第一要務,積極招徠墾民,開闢後山。為使前山與後山之間的交通無所阻礙,亦繼續同治十三年末所開闢之北、南二條橫貫東西的通道,於光緒元年(1875年)加開中路。其中北路先後以臺灣道夏獻綸、提督羅大春督兵十三營,自噶瑪蘭廳的蘇澳開至奇萊,共計二○五里;南路以海防同知袁聞柝督兵三營,分二路進行,一路自鳳山縣赤山至山後卑南,計一七五里,另一路自射寮至卑南,計二一四里;中路方面則以總兵吳光亮督兵三營,由林圯埔(今竹山)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計二六五里,此即為「八通關古道」。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吳光亮率粵勇兩營駐紮集集(今南投縣集集鎮),辦理開山撫番事宜,並遣人入山探路,同年底探路人回報後,於光緒元年(1875年)開始八通關古道開闢工程,同年冬十一月完工。由林圯埔(今竹山)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秀姑巒山,再沿拉庫拉庫溪向東,到達璞石閣(今玉里)。沿途橋道、溝壑、木圍、宿站,俱漸興修,分派兵勇配紮各要隘。古道開通後,墾民往來雖稱便利,但因開山撫番政策時有變更,再加上瘴癘及沿途番社無法全面控制,以致人跡罕至,年久日趨荒蕪,遂逐漸湮沒於草莽中。日人治臺後,為行其控制原住民之山地政策,於大正八年(1919年),動用原住民與平地保甲的義務勞役,另闢理蕃道路,稱為「八通關越嶺道路」,並在沿途要隘設置卅四個駐在所。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早已廢棄不用。由於清領時期八通關古道與日治時代所聞之八通關越嶺道路,都是經過南投縣信義鄉之東埔、八通關,橫越中央山脈之大水窟,東下花蓮卓溪鄉,再抵達古道的出口玉里鎮,曾一度引起今人的混淆,但經近年來的探勘,可知兩條路線在細部上甚少重複,故已能釐清兩者不同之處。今日所能通行之古道,為經過整修後之「八通關越嶺古道」。由於八通關古道之興建,沿途遺留多件紀念開山撫番之碑碣,茲列舉現存者如下:一、「萬年亨衢」碣,於中路開闢完成後,沈葆楨奏請獎敘,吳光亮得進陞一級,因而親題「萬年亨衢」於大坪頂鳳凰山麓石壁。二、「開闢鴻荒」碣位於集集鋪草嶺腳濁水溪畔之巨石,似為吳光亮所題。三、「渡臺入番弛禁告示碑」,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其內容為允許內地民人渡臺,准入原住民境域,不再禁止藤條、竹、鐵之開採販賣,為開山撫番之重要物證及古蹟。四、「德遍山陬」碑,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由大坪頂七庄紳民集資建之者,以頌揚吳光亮之功。另有「山通大海」碣,原鐫於金銀山前陳有蘭溪畔石壁,已被洪水沖擊而坍落溪底,被沙石埋沒。而八通關頂之「過化存神」碣則在日治時期已佚失不可見。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4: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5: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八通關古道的開鑿為清領時期經營臺灣中部地區政策上一個重要的轉換點,建造該古道的決定,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其一,西元1874年,日軍以琉球宮古島民被臺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為藉口,出兵攻打原住民,加以列強覬覦臺灣,乃使清廷開始體認到臺灣邊防地區之重要性,而有沈葆楨奏請開山撫番之議。其二,揆諸臺灣西岸平原開墾接近飽和程度,耕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常發生,然東部仍有廣袤未開墾土地,惟因高峻中央山脈阻隔,沈葆楨之議遂為眾所歡迎。 二、及至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大力實行其理蕃政策,乃重新測繪路線,分東、西兩段另闢一條八通關越道路,其主要目的,除聯絡東西部交通外,更主要目的,乃著眼於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治理,並遂行其進行森林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三、綜上,其歷史意義甚為重大,極具文化資產保存價值,驗證了清領、日治時期先人弩馬柴車、胼手胝足墾荒之歷史,民國76年,內政部乃正式將清領時期八通關古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即現代之南投縣境惟一一處之國定古蹟。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南投縣
distName : 竹山鎮
address : 至花蓮縣玉里鎮(清光緒元年所開闢之古道)

經度

120.94886795983

緯度

23.551986484073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

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62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604/photo/96b0b3c4-2efd-4817-afeb-67c7479a3efa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7604/photo/96b0b3c4-2efd-4817-afeb-67c7479a3efa.jpg

name

96b0b3c4-2efd-4817-afeb-67c7479a3efa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有土地-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南投縣政府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4: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5: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6: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7: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公有

8: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70417000001

外觀特徵

位置:西起林圯埔(今南投竹山),東迄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長152.64公里特色 中路東西橫貫道路(八通關古道)於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正月開鑿,至同年十一月完工,吳光亮為紀念此一貫穿中部山脈險要孔道,沿途勒碣題跡,計有「萬年亨衢」、「開闢鴻荒」、「山通大海」(已佚)、「過化存神」(已佚)及「後山保障」(花蓮縣內)等石碣,遺留許多開墾史蹟,至今仍保存者有: 一、「開闢鴻荒」石 「開闢鴻荒」石碣位於集集鎮林尾里濁水溪北岸。清同治十三年,時任中路統領的吳光亮奉命「開山撫番」,募集「飛虎軍」,十月進駐集集埔(今南投縣集集鎮),行經草嶺濁水溪畔,發現兩岸形勢險峻,無法越山而過,乃經由溪底通過,並於岩壁勒「開闢鴻荒」四字,以示入境化外之域,期勉兵士排除萬難達成任務。該碣因位處集集欄河堰工程範圍內,經地方人士呼籲而特別變更設計保存。 二、「化及蠻貊」石碣 此碣位於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東側的巷弄內,地處偏僻的果園圍牆邊。筆力蒼勁且有題名落款,是清領時期拓墾南投的佐證,碣文寫著:「欽命布正使銜署台灣兵備道陳方伯撫番開墾處」,末署:「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 三、「萬年亨衢」石碣 此碣位於鹿谷鄉鳳凰村鳳凰山麓(鳳凰谷鳥園內),刻於距地面高140公分巨石上,邊框高150公分,寬223公分,旁邊還有兩道空框,行書「萬年亨衢」筆力雄渾,氣勢磅礡,意味:「道路開通、商旅往來便捷,世代受惠無窮」。民國九十年桃芝風災土石流肆虐,該碣目前狀況岌岌可危。 四、「山通大海」石碣 位於陳有蘭溪左岸十八重溪吊橋(即今之新中部橫貫公路新建之陳有蘭溪水泥橋)下游約二百公尺處,正書山通大海四字,字徑約十八公分,字距約二十五公分,其文意為寓以山海交易自如之義。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之際,該石碣遭洪水沖失埋沒,雖經二次挖尋,均無所獲;民國七十七年由南投縣政府另覓巨石重刻,不料,民國九十年桃芝風災,筆石溪爆發土石流,大量土石流入陳有蘭溪,重刻石碣也遭土石流吞沒,迄今仍未尋獲。 五、鹿谷新寮「聖蹟亭」 位於鹿谷鄉(舊稱大坪頂)鹿谷村延溪公路新寮段的轉彎處,約十年前遭交通意外而毀損,民國九十年七月至十月間,南投縣政府在內政部的補助下,於原址修復重建完成。因敬聖亭基地狹小,特別以竹編、石頭美化週遭環境,再現古蹟景點。 六、「入山撤禁告示碑」 清領時期原先採取消極漢原隔離政策,不僅禁止私自移民渡臺,並且嚴格限制漢人進入原住民區域,對於鐵器、竹竿、藤條等也嚴加管制。牡丹社事件後治臺政策轉為積極,故光緒元年沈葆楨主張開山撫番,特別奏請撤去平地居民進入山地及鐵器等物資流通管制的律令,而有此告示碑。此碑高133公分,寬60公分,厚20公分,與「德遍山陬」碑並立於鹿谷村新寮土地廟「福安宮」旁。 七、「德遍山陬」碑 八通關古道完成後,清廷隨即開放民眾入山開墾伐竹、抽藤,大大促進地方繁榮,鹿谷鄉士紳感念吳光亮德澤共同豎立「德遍山陬」碑。因此本碑年代恰較八通關古道開通晚一年。 八、根據雲林縣採訪冊紀錄,吳光亮曾於八通關山頂立「過化存神」碑,以示王道所過之處使民受化、心存神妙。該碑失落已久,不見蹤影。

室內特徵

非室內建築物

使用情形

古蹟本體除鹿谷聖蹟亭已遭破壞無使用現況,其餘為碑碣,使用現況尚稱良好。今日所能通行之古道,為經過整修後之「八通關越嶺古道」,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早已廢棄不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日常管理維護,尤以颱風過後之復建維護。

現狀

古蹟區域範圍內的數個碑竭,均維持當初原始風貌,另八通關古道各路段,其中鹿谷段每年委託南投縣鹿谷鄉公所並補助經費辦理本古蹟之日常管理維護定期僱工除草。

網站名稱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網址

http://www.nthcc.gov.tw/culture/02excavation/excav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6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臺內民字第484806號
公告日期 : 1987-04-17 16:01:43.0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904/photo/fb10f3bd-73cc-485b-a6e6-8ee608c7b378.pdf

repImgId

882

八通關古道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八通關古道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19870417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19870417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19870417000001 ... ]

根據名稱 八通關古道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八通關古道 ...)

# 八通關古道 於 臺灣原住民族古道簡介資料 - 1

序號8
資料日期20231219
年度100
古道名稱八通關古道
古道簡介八通關古道位於現今位於南投縣信義境內以及花蓮縣卓溪鄉、玉里鎮內,清代所築的「八通關古道」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央山脈以東的部分,從花蓮玉里開始,清代所築的道路在拉庫拉庫溪的北岸,日治時期所築的道路在溪的南岸,兩條道路交會在大水窟山屋附近;中央山脈以西的部分,清代與日治時代的兩條道路,互相交叉數次,最後抵達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
起迄地點東起花蓮玉里,西至南投信義鄉
古道長度_公里約120公里
重要歷史背景_開鑿目的清代八通關東起花蓮玉里,西至南投信義鄉,其里程數因年代久遠以及路程險阻,里程數不易求證。日治所築八通關越嶺道全長則約為120公里。八通關古道西段部分昔日是鄒族、布農族的活動領域,歷史上曾經發了不少次的糾紛,東段部分則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活動的領域。
所經主要民族_含重要部落古道主要通過八通關駐在所、八通關清代營盤址、大水窟池、州廳界遺址、大水窟駐在所、米亞桑駐在所、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戰死之地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部長仁木三十郎戰死之地紀念碑、塔達芬駐在所、土葛駐在所、拉古拉駐在所、大分駐在所、殉職者之碑,???駐在所(華巴諾駐在所),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 故花蓮港廳巡?小山惟精、後藤又五郎、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野尻光一、隘勇????、???、潘阿生、潘阿武、潘納仔戰死之地紀念碑 ????事件(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紀念碑、八通關開鑿紀念碑。
開鑿年代包含重要修建年代及為何重修的故事清代在官方的「開山撫番」政策下,在光緒元年(1875),修築了清八通關道路,因為布農族原住民因素以及官方後續維修與部隊駐紮經費等因素,整條道路真正能安全通行的時間不算久。日治初期,曾經加以初步整修,此條古道依然是東、西兩地重要的交通要道。八通關越嶺道路大正8年(1919)開鑿,大正9年(1920)完工。
開鑿後對鄰近部落影響八通關古道西段部分昔日是鄒族、布農族的活動領域,歷史上曾經發了不少次的糾紛,東段部分則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活動的領域。清代在官方的「開山撫番」政策下,在光緒元年(1875),修築了清八通關道路,因為布農族原住民因素以及官方後續維修與部隊駐紮經費等因素,整條道路真正能安全通行的時間不算久。
古道現況八通關古道位於現今位於南投縣信義境內以及花蓮縣卓溪鄉、玉里鎮內,清代所築的「八通關古道」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央山脈以東的部分,從花蓮玉里開始,清代所築的道路在拉庫拉庫溪的北岸,日治時期所築的道路在溪的南岸,兩條道路交會在大水窟山屋附近;八通關古道西段部分昔日是鄒族、布農族的活動領域,歷史上曾經發了不少次的糾紛,東段部分則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活動的領域。
調查研究現況目前,清八通關古道已呈現破損狀態、且路徑不明,被玉山國家公園列為生態保護區,不開放申請進入;日八通關越嶺古道已由全程修繕完畢,起點於東埔,終點於東部台18線的停車場(離山風駐在所約2公里),一般行程大約7-8天可走完全段,從山風到卓麓的古道,從大仙過後,則位於拉庫拉庫溪的左岸,與現在公路不同,西段部份大致沿著昔日的古道路線。
文化景觀與特殊自然地景1.八通關駐在所、2.八通關清代營盤址、3.大水窟池、4.州廳界遺址、5.大水窟駐在所、6.米亞桑駐在所、7.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8.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戰死之地紀念碑、9.故花蓮港廳巡查部長仁木三十郎戰死之地紀念碑、10.塔達芬駐在所、11.土葛駐在所 12.拉古拉駐在所、13.大分駐在所、14.殉職者之碑???駐在所(華巴諾駐在所)、15.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16.故花蓮港廳巡?小山惟精、後藤又五郎、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17.故花蓮港廳巡查野尻光一、隘勇????、???、潘阿生、潘阿武、潘納仔戰死之地紀念碑、18.????事件(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紀念碑、19.八通關開鑿紀念碑。
保存與再利用建議目前,清八通關古道已呈現破損狀態、且路徑不明,被玉山國家公園列為生態保護區,不開放申請進入;日八通關越嶺古道已由全程修繕完畢,起點於東埔,終點於東部台18線的停車場(離山風駐在所約2公里),一般行程大約7-8天可走完全段
授權(空)
資料來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序號: 8
資料日期: 20231219
年度: 100
古道名稱: 八通關古道
古道簡介: 八通關古道位於現今位於南投縣信義境內以及花蓮縣卓溪鄉、玉里鎮內,清代所築的「八通關古道」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央山脈以東的部分,從花蓮玉里開始,清代所築的道路在拉庫拉庫溪的北岸,日治時期所築的道路在溪的南岸,兩條道路交會在大水窟山屋附近;中央山脈以西的部分,清代與日治時代的兩條道路,互相交叉數次,最後抵達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
起迄地點: 東起花蓮玉里,西至南投信義鄉
古道長度_公里: 約120公里
重要歷史背景_開鑿目的: 清代八通關東起花蓮玉里,西至南投信義鄉,其里程數因年代久遠以及路程險阻,里程數不易求證。日治所築八通關越嶺道全長則約為120公里。八通關古道西段部分昔日是鄒族、布農族的活動領域,歷史上曾經發了不少次的糾紛,東段部分則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活動的領域。
所經主要民族_含重要部落: 古道主要通過八通關駐在所、八通關清代營盤址、大水窟池、州廳界遺址、大水窟駐在所、米亞桑駐在所、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戰死之地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部長仁木三十郎戰死之地紀念碑、塔達芬駐在所、土葛駐在所、拉古拉駐在所、大分駐在所、殉職者之碑,???駐在所(華巴諾駐在所),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 故花蓮港廳巡?小山惟精、後藤又五郎、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野尻光一、隘勇????、???、潘阿生、潘阿武、潘納仔戰死之地紀念碑 ????事件(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紀念碑、八通關開鑿紀念碑。
開鑿年代包含重要修建年代及為何重修的故事: 清代在官方的「開山撫番」政策下,在光緒元年(1875),修築了清八通關道路,因為布農族原住民因素以及官方後續維修與部隊駐紮經費等因素,整條道路真正能安全通行的時間不算久。日治初期,曾經加以初步整修,此條古道依然是東、西兩地重要的交通要道。八通關越嶺道路大正8年(1919)開鑿,大正9年(1920)完工。
開鑿後對鄰近部落影響: 八通關古道西段部分昔日是鄒族、布農族的活動領域,歷史上曾經發了不少次的糾紛,東段部分則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活動的領域。清代在官方的「開山撫番」政策下,在光緒元年(1875),修築了清八通關道路,因為布農族原住民因素以及官方後續維修與部隊駐紮經費等因素,整條道路真正能安全通行的時間不算久。
古道現況: 八通關古道位於現今位於南投縣信義境內以及花蓮縣卓溪鄉、玉里鎮內,清代所築的「八通關古道」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央山脈以東的部分,從花蓮玉里開始,清代所築的道路在拉庫拉庫溪的北岸,日治時期所築的道路在溪的南岸,兩條道路交會在大水窟山屋附近;八通關古道西段部分昔日是鄒族、布農族的活動領域,歷史上曾經發了不少次的糾紛,東段部分則是布農族巒社群與郡社群活動的領域。
調查研究現況: 目前,清八通關古道已呈現破損狀態、且路徑不明,被玉山國家公園列為生態保護區,不開放申請進入;日八通關越嶺古道已由全程修繕完畢,起點於東埔,終點於東部台18線的停車場(離山風駐在所約2公里),一般行程大約7-8天可走完全段,從山風到卓麓的古道,從大仙過後,則位於拉庫拉庫溪的左岸,與現在公路不同,西段部份大致沿著昔日的古道路線。
文化景觀與特殊自然地景: 1.八通關駐在所、2.八通關清代營盤址、3.大水窟池、4.州廳界遺址、5.大水窟駐在所、6.米亞桑駐在所、7.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8.故花蓮港廳巡查宮野七兵衛大島三男、官役人夫????戰死之地紀念碑、9.故花蓮港廳巡查部長仁木三十郎戰死之地紀念碑、10.塔達芬駐在所、11.土葛駐在所 12.拉古拉駐在所、13.大分駐在所、14.殉職者之碑???駐在所(華巴諾駐在所)、15.故花蓮港廳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16.故花蓮港廳巡?小山惟精、後藤又五郎、警手???戰死之地紀念碑、17.故花蓮港廳巡查野尻光一、隘勇????、???、潘阿生、潘阿武、潘納仔戰死之地紀念碑、18.????事件(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紀念碑、19.八通關開鑿紀念碑。
保存與再利用建議: 目前,清八通關古道已呈現破損狀態、且路徑不明,被玉山國家公園列為生態保護區,不開放申請進入;日八通關越嶺古道已由全程修繕完畢,起點於東埔,終點於東部台18線的停車場(離山風駐在所約2公里),一般行程大約7-8天可走完全段
授權: (空)
資料來源: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 八通關古道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2

識別碼C1_376480000A_000096
名稱八通關古道
區域0
簡述八通關古道原本西起南投縣竹山鎮(林杞埔) 經過鹿谷鄉、信義鄉,翻越八通關、秀姑巒山,東至花蓮縣玉里鎮(樸石閣),全長約152公里,建於西元1875年,是台灣清領時期所建橫貫台灣本島東西部的三條道路之一,更是目前僅存的一條,因此被列為國定古蹟,目前還可使用的路段為東埔溫泉到八通關草原約20公里的路程。八通關古道目前可供民眾遊覽的區域為東埔地區,因此民眾來到八通關古道可順道一遊玉山國家公園、父不知子斷崖、東埔溫泉、乙女瀑布、雲龍瀑布、彩虹瀑布、情人谷等等;玉山國家公園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是典型的亞熱帶高山的地質,其地形以高山及河谷為主,塑造最珍貴的資源寶藏和生態環境;東埔斷崖即父不知子斷崖,又名父子斷崖,位於八通關古道步道段,東光上方之峭壁,因其特殊地質驚險、落石不斷,即便如父子兩人同行至此,也無睱照應彼此,而有「父不知子」的傳神名稱。
描述(空)
電話886-49-2791515
地址南投縣信義鄉八通關古道
郵政區碼(Zipcode)556
Region南投縣
Town信義鄉
旅遊資訊國道三號:由名間交流道下,接台16線轉台21線至信義,於同富左轉東埔道路即可到達八通關古道。
開放時間無限制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6480000A
經度座標120.92823
緯度座標23.55612
原分類(空)
分類111
分類201
分類3(空)
Level9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1-03-24T14:45:06+08:00
識別碼: C1_376480000A_000096
名稱: 八通關古道
區域: 0
簡述: 八通關古道原本西起南投縣竹山鎮(林杞埔) 經過鹿谷鄉、信義鄉,翻越八通關、秀姑巒山,東至花蓮縣玉里鎮(樸石閣),全長約152公里,建於西元1875年,是台灣清領時期所建橫貫台灣本島東西部的三條道路之一,更是目前僅存的一條,因此被列為國定古蹟,目前還可使用的路段為東埔溫泉到八通關草原約20公里的路程。八通關古道目前可供民眾遊覽的區域為東埔地區,因此民眾來到八通關古道可順道一遊玉山國家公園、父不知子斷崖、東埔溫泉、乙女瀑布、雲龍瀑布、彩虹瀑布、情人谷等等;玉山國家公園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是典型的亞熱帶高山的地質,其地形以高山及河谷為主,塑造最珍貴的資源寶藏和生態環境;東埔斷崖即父不知子斷崖,又名父子斷崖,位於八通關古道步道段,東光上方之峭壁,因其特殊地質驚險、落石不斷,即便如父子兩人同行至此,也無睱照應彼此,而有「父不知子」的傳神名稱。
描述: (空)
電話: 886-49-2791515
地址: 南投縣信義鄉八通關古道
郵政區碼(Zipcode): 556
Region: 南投縣
Town: 信義鄉
旅遊資訊: 國道三號:由名間交流道下,接台16線轉台21線至信義,於同富左轉東埔道路即可到達八通關古道。
開放時間: 無限制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6480000A
經度座標: 120.92823
緯度座標: 23.55612
原分類: (空)
分類1: 11
分類2: 01
分類3: (空)
Level: 9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1-03-24T14:45:06+08:00

# 八通關古道 於 文資局古蹟 - 3

案件編號20080723000003
個案名稱玉里社殘蹟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玉里社於昭和3年(1928)10月22日舉行鎮座,祭祀天照大神與造化三神。在過去,警察隊征伐附近的布農族人,以及男子受徵召服兵役等出征前,都會到玉里社祈福,祈求出征軍人「武運長久」。玉里社入口設置一座「表忠碑」,以表彰為理蕃或瘴癘之氣犧牲的日本警察。 從玉里社位置可以俯瞰玉里鎮市街,雖本殿、拜殿已遭毀損,但從現存的遺跡看來,當時整個神社的規模應該是相當壯觀。基地範圍內仍完整保存2座鳥居、表忠碑1座、石燈籠17座與參拜道等,為目前花蓮縣境內保有文物最多的神社遺址之ㄧ,且參拜道兩旁的石燈籠多屬大型物件,具有獨特性,加上玉里社就位於日治時期八通關越道上,過去並立有「八通關開鑿紀念碑」為證,足見其歷史地位特殊及重要性。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本社為日治時期鄉街社政策下的建築,主體已圮,僅存二座鳥居、部份燈籠殘構及參道階梯,構造俱為仿石構造,鳥居旁並留有表忠碑。可與八通關古道串連成一個文化系統。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54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6條規定及97年5月16日召開「97年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一類組(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及文化景觀組)委員會」第2次會議決議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花蓮縣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address: : 神社段481-1、482-1、500-1、501地號、(花蓮縣玉里鎮西邊街西側丘陵海拔約150公尺處)
經度121.30821237792
緯度23.334552115087
主管機關名稱花蓮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13/ccd74a7c-3f20-4c4d-8901-3eeaa04ebd3c/20201214_095648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13/ccd74a7c-3f20-4c4d-8901-3eeaa04ebd3c/20201214_095648.jpg
name: : 20201214_095648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80723000003
外觀特徵本殿 神明造、拜殿 入母屋、神明鳥居、石燈籠等奉納字樣,主體已圮,僅存二座鳥居、部份燈籠殘構及參道階梯,構造俱為仿石構造,鳥居旁並留有表忠碑;並立有八通關開鑿紀念碑,可與八通關古道串連成一個文化系統。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就地保存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古蹟遺物、環境維護與防範土石流失。
現狀玉里社殘蹟目前整個神社遺構保存相當完整,計有本殿基座、拜殿遺構、鳥居2座、表忠碑1座、石燈籠17座、遺構與參拜道等。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8227121-318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70105963A號。
公告日期: : 2008-07-23 11:36:1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50031854A號
公告日期: : 2016-02-19 10:52:32.062
3::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50239246A號
公告日期: : 2016-12-20 10:53:18.233
4::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70050054A號
公告日期: : 2018-03-16 10:53:50.477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481-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482-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500-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50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趙守彥攝影提供)
author: : 趙守彥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1-21/2c3d04df-f4fe-4b87-a9ba-d4175e8a2caf/R047 花蓮縣 玉里社殘蹟 (縣市定)01.jpg
2::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趙守彥攝影提供)
author: : 趙守彥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1-21/e5909c7e-811e-4fd6-84bb-117d6435feb8/R047 花蓮縣 玉里社殘蹟 (縣市定)03.jpg
3::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趙守彥攝影提供)
author: : 趙守彥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1-21/777585c7-bbb5-42d8-8bf8-8956abb9050b/R047 花蓮縣 玉里社殘蹟 (縣市定)02.jpg
4::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066b289d-7441-4651-a83d-80bbf4a0375a/20201214 _2_201216_26.jpg
5::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353e95df-14bf-40b4-9857-2103d13abf10/20201214 _2_201216_27.jpg
6::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d1aec70c-3993-4f0c-8136-7449f6e90556/20201214_095853.jpg
7::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059ce880-8e4c-4373-a7ea-17243fb4eb07/20201214_100359.jpg
8::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3c36757b-df06-4b08-a710-6277812ef81f/DSC00042.jpg
9::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1e5d2889-2922-4449-b77a-f8fa3ab84ccd/DSC00047.jpg
10::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49868b9d-d3b8-4ec0-8462-422b27dd1a46/DSC00049.jpg
11::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3fd87e1e-0978-4bbb-9d44-b579cf936a70/DSC01148.jpg
12::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0759f15c-df07-4bdf-9383-5a2698ac1ea7/DSC01150.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0c0563fa-f2c8-4164-aa62-506506d849ba/玉里社殘蹟指定為古蹟公告970723.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cf9b0271-3c93-48ca-8cb6-bf9d8e29411f/玉里社殘蹟更正本體及定著土地範圍地號及面積公告1050219.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d2bf4d87-7c68-4e68-80b3-43493b88dccb/玉里社殘蹟更正本體公告1051220.pdf
4::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2879803a-fbe0-4d4d-bb3a-fa05c4d6a7dd/玉里社殘蹟更正定著土地範圍之地號及面積公告1070316.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4-06/decafa98-10e6-4978-a3a3-ab10cea0c14d/玉里社殘蹟_玉里鎮_神社段481-1、482-1、500-1、501號地籍資料.pdf
repImgId159941
案件編號: 20080723000003
個案名稱: 玉里社殘蹟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玉里社於昭和3年(1928)10月22日舉行鎮座,祭祀天照大神與造化三神。在過去,警察隊征伐附近的布農族人,以及男子受徵召服兵役等出征前,都會到玉里社祈福,祈求出征軍人「武運長久」。玉里社入口設置一座「表忠碑」,以表彰為理蕃或瘴癘之氣犧牲的日本警察。 從玉里社位置可以俯瞰玉里鎮市街,雖本殿、拜殿已遭毀損,但從現存的遺跡看來,當時整個神社的規模應該是相當壯觀。基地範圍內仍完整保存2座鳥居、表忠碑1座、石燈籠17座與參拜道等,為目前花蓮縣境內保有文物最多的神社遺址之ㄧ,且參拜道兩旁的石燈籠多屬大型物件,具有獨特性,加上玉里社就位於日治時期八通關越道上,過去並立有「八通關開鑿紀念碑」為證,足見其歷史地位特殊及重要性。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本社為日治時期鄉街社政策下的建築,主體已圮,僅存二座鳥居、部份燈籠殘構及參道階梯,構造俱為仿石構造,鳥居旁並留有表忠碑。可與八通關古道串連成一個文化系統。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54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6條規定及97年5月16日召開「97年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一類組(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及文化景觀組)委員會」第2次會議決議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address: : 神社段481-1、482-1、500-1、501地號、(花蓮縣玉里鎮西邊街西側丘陵海拔約150公尺處)
經度: 121.30821237792
緯度: 23.334552115087
主管機關名稱: 花蓮縣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13/ccd74a7c-3f20-4c4d-8901-3eeaa04ebd3c/20201214_095648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4-13/ccd74a7c-3f20-4c4d-8901-3eeaa04ebd3c/20201214_095648.jpg
name: : 20201214_095648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80723000003
外觀特徵: 本殿 神明造、拜殿 入母屋、神明鳥居、石燈籠等奉納字樣,主體已圮,僅存二座鳥居、部份燈籠殘構及參道階梯,構造俱為仿石構造,鳥居旁並留有表忠碑;並立有八通關開鑿紀念碑,可與八通關古道串連成一個文化系統。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就地保存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古蹟遺物、環境維護與防範土石流失。
現狀: 玉里社殘蹟目前整個神社遺構保存相當完整,計有本殿基座、拜殿遺構、鳥居2座、表忠碑1座、石燈籠17座、遺構與參拜道等。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8227121-318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70105963A號。
公告日期: : 2008-07-23 11:36:1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50031854A號
公告日期: : 2016-02-19 10:52:32.062
3::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50239246A號
公告日期: : 2016-12-20 10:53:18.233
4::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70050054A號
公告日期: : 2018-03-16 10:53:50.477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481-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482-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500-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花蓮縣
distName: : 玉里鎮
landNo: : 神社段
landSerialNo: : 501
landownership: : 公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趙守彥攝影提供)
author: : 趙守彥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1-21/2c3d04df-f4fe-4b87-a9ba-d4175e8a2caf/R047 花蓮縣 玉里社殘蹟 (縣市定)01.jpg
2::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趙守彥攝影提供)
author: : 趙守彥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1-21/e5909c7e-811e-4fd6-84bb-117d6435feb8/R047 花蓮縣 玉里社殘蹟 (縣市定)03.jpg
3::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趙守彥攝影提供)
author: : 趙守彥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1-21/777585c7-bbb5-42d8-8bf8-8956abb9050b/R047 花蓮縣 玉里社殘蹟 (縣市定)02.jpg
4::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066b289d-7441-4651-a83d-80bbf4a0375a/20201214 _2_201216_26.jpg
5::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353e95df-14bf-40b4-9857-2103d13abf10/20201214 _2_201216_27.jpg
6::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d1aec70c-3993-4f0c-8136-7449f6e90556/20201214_095853.jpg
7::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059ce880-8e4c-4373-a7ea-17243fb4eb07/20201214_100359.jpg
8::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3c36757b-df06-4b08-a710-6277812ef81f/DSC00042.jpg
9::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1e5d2889-2922-4449-b77a-f8fa3ab84ccd/DSC00047.jpg
10::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49868b9d-d3b8-4ec0-8462-422b27dd1a46/DSC00049.jpg
11::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3fd87e1e-0978-4bbb-9d44-b579cf936a70/DSC01148.jpg
12::
mediaName: : 玉里社殘蹟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4-11/0759f15c-df07-4bdf-9383-5a2698ac1ea7/DSC01150.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0c0563fa-f2c8-4164-aa62-506506d849ba/玉里社殘蹟指定為古蹟公告970723.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cf9b0271-3c93-48ca-8cb6-bf9d8e29411f/玉里社殘蹟更正本體及定著土地範圍地號及面積公告1050219.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d2bf4d87-7c68-4e68-80b3-43493b88dccb/玉里社殘蹟更正本體公告1051220.pdf
4::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2-17/2879803a-fbe0-4d4d-bb3a-fa05c4d6a7dd/玉里社殘蹟更正定著土地範圍之地號及面積公告1070316.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4-06/decafa98-10e6-4978-a3a3-ab10cea0c14d/玉里社殘蹟_玉里鎮_神社段481-1、482-1、500-1、501號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159941

# 八通關古道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4

識別碼C1_376480000A_000203
名稱八通關社寮古道
區域0
簡述八通關古道經過山崇里的后溝坑,后溝坑曾是平埔族聚落之地,此地位居平頂小丘,屬易守難攻地點,從考古出土的石刀、石斧、石孔等,證明出土文化曾是生活聚落。此地也是乾隆後期,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變的駐兵地,甘泉井成為定居的定例。甘泉井的故事有二,一是泉水來自農會山終年不涸,水位比周邊的地面高的特例,二是端午節取午時水,作為浴身除災的傳奇。另外,泉井邊的石頭公,原本是陪伴泉井守護之用,後來因位於八通關必經 點,現已成為八通關社寮線路上唯二的石頭公。此地也是早期清治時劃出「土牛紅線」邊界,開山撫「番」入口點。
描述(空)
電話886-49-2657668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山重里頂埔巷
郵政區碼(Zipcode)557
Region南投縣
Town竹山鎮
旅遊資訊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台3→竹山→台16甲→經名竹大橋左轉往社寮,→八通關社寮古道
開放時間無限制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6480000A
經度座標120.72449
緯度座標23.80586
原分類(空)
分類113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9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17-06-19T16:24:12+08:00
識別碼: C1_376480000A_000203
名稱: 八通關社寮古道
區域: 0
簡述: 八通關古道經過山崇里的后溝坑,后溝坑曾是平埔族聚落之地,此地位居平頂小丘,屬易守難攻地點,從考古出土的石刀、石斧、石孔等,證明出土文化曾是生活聚落。此地也是乾隆後期,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變的駐兵地,甘泉井成為定居的定例。甘泉井的故事有二,一是泉水來自農會山終年不涸,水位比周邊的地面高的特例,二是端午節取午時水,作為浴身除災的傳奇。另外,泉井邊的石頭公,原本是陪伴泉井守護之用,後來因位於八通關必經 點,現已成為八通關社寮線路上唯二的石頭公。此地也是早期清治時劃出「土牛紅線」邊界,開山撫「番」入口點。
描述: (空)
電話: 886-49-2657668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山重里頂埔巷
郵政區碼(Zipcode): 557
Region: 南投縣
Town: 竹山鎮
旅遊資訊: 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台3→竹山→台16甲→經名竹大橋左轉往社寮,→八通關社寮古道
開放時間: 無限制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6480000A
經度座標: 120.72449
緯度座標: 23.80586
原分類: (空)
分類1: 13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9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17-06-19T16:24:12+08:00

# 八通關古道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5

識別碼C1_376480000A_000004
名稱雲龍瀑布
區域0
簡述雲龍瀑布位於八通古道口,常是山友們攝影的焦點,這也是全台最高,水流最豐沛的瀑布,由下往上仰然瀑布水流更可以感受到它磅礡的氣勢,是八通關古道上最壯觀的瀑布,為一典型的懸谷瀑布,水量豐沛,終年不竭。瀑布可分三層,總落差達100公尺以上,瀑長水急,溪水以雷霆萬鈞之勢,從近乎垂直的谷壁傾洩而下,呈現一面白簾,因此又有「青山白練」之稱。由東埔往返雲龍瀑布單趟距離約4公里,路線隱藏於陳有蘭溪北向山腰中,沿途風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熱門的健行古道之一。上述文字內容參閱健行筆記,作者黑山羊家族,網址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6789
描述(空)
電話886-49-2791515
地址南投縣信義鄉八通關古道東埔登山口
郵政區碼(Zipcode)556
Region南投縣
Town信義鄉
旅遊資訊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台3線→台16線→台21線→信義→ 往八通關古道路上,須步行往雲龍瀑布
開放時間無限制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01020900G
經度座標120.95381
緯度座標23.55557
原分類(空)
分類111
分類213
分類3(空)
Level9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1-06-23T11:04:04+08:00
識別碼: C1_376480000A_000004
名稱: 雲龍瀑布
區域: 0
簡述: 雲龍瀑布位於八通古道口,常是山友們攝影的焦點,這也是全台最高,水流最豐沛的瀑布,由下往上仰然瀑布水流更可以感受到它磅礡的氣勢,是八通關古道上最壯觀的瀑布,為一典型的懸谷瀑布,水量豐沛,終年不竭。瀑布可分三層,總落差達100公尺以上,瀑長水急,溪水以雷霆萬鈞之勢,從近乎垂直的谷壁傾洩而下,呈現一面白簾,因此又有「青山白練」之稱。由東埔往返雲龍瀑布單趟距離約4公里,路線隱藏於陳有蘭溪北向山腰中,沿途風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熱門的健行古道之一。上述文字內容參閱健行筆記,作者黑山羊家族,網址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6789
描述: (空)
電話: 886-49-2791515
地址: 南投縣信義鄉八通關古道東埔登山口
郵政區碼(Zipcode): 556
Region: 南投縣
Town: 信義鄉
旅遊資訊: 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台3線→台16線→台21線→信義→ 往八通關古道路上,須步行往雲龍瀑布
開放時間: 無限制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01020900G
經度座標: 120.95381
緯度座標: 23.55557
原分類: (空)
分類1: 11
分類2: 13
分類3: (空)
Level: 9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1-06-23T11:04:04+08:00

# 八通關古道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6

識別碼C1_376480000A_000012
名稱前山第一城石碣
區域0
簡述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刻有「雲林縣旌義亭記」,並豎立一塊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意思為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 (原石碣已消失,現今為仿刻)而位於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八通關古道是清朝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由吳光亮總兵率領約兩千名軍勇所開築的道路,當時名叫「中路」,起點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九十九崁這個地方,另一個在本鎮社寮里隆恩圳一帶,兩條道路在鹿谷會合後經信義越過八通關,穿越中央山脈到花蓮的玉里,總長二百六十五里(約一百五十四公里),只花了十一個月便完成,為台灣東西部的交通孔道。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前山路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即現在的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九十九崁石階全數毀壞。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描述(空)
電話886-49-2643406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前山路一段278號 (前300公尺)
郵政區碼(Zipcode)557
Region南投縣
Town竹山鎮
旅遊資訊國道3號(中二高)→竹山交流道→台3→竹山→過名竹大橋走集山路接大明路於前山路轉入直行可達
開放時間無限制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6480000A
經度座標120.67115
緯度座標23.76221
原分類(空)
分類114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9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18-01-03T15:07:01+08:00
識別碼: C1_376480000A_000012
名稱: 前山第一城石碣
區域: 0
簡述: 九十九崁上方建「旌義亭」亭內刻有「雲林縣旌義亭記」,並豎立一塊石碑,刻上「前山第一城」意思為這座縣城是台灣西側最重要的城鎮。 (原石碣已消失,現今為仿刻)而位於前山路一段交叉路口附近山坡處,該處現有九十九崁石階躺臥於山坡,並有乳白色大石頭一塊,上刻「九十九崁」字樣,下面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八通關古道起點」。 八通關古道是清朝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由吳光亮總兵率領約兩千名軍勇所開築的道路,當時名叫「中路」,起點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九十九崁這個地方,另一個在本鎮社寮里隆恩圳一帶,兩條道路在鹿谷會合後經信義越過八通關,穿越中央山脈到花蓮的玉里,總長二百六十五里(約一百五十四公里),只花了十一個月便完成,為台灣東西部的交通孔道。 三百多年來,祖先從林內鄉越過清水溪,由溪邊直通過來,就走前山路這條路,爬上山坡到林屺埔(即現在的竹山),為了使山坡更好攀登,先民在這裡用石塊築了九十九個階梯,叫做九十九崁。後來另闢公路,這裡年久失修,九十九崁石階全數毀壞。現在的九十九崁石階是竹山鎮公所配合全國文藝季之舉辦所重修,不但可供鎮民攀登鍛鍊身體,也可激發竹山人思古之幽情。 九十九崁石階攀登一半就足令人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緬懷祖先全靠雙腳,還要挑著行李或重擔攀登九十九崁斜坡,真是太辛苦了。
描述: (空)
電話: 886-49-2643406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前山路一段278號 (前300公尺)
郵政區碼(Zipcode): 557
Region: 南投縣
Town: 竹山鎮
旅遊資訊: 國道3號(中二高)→竹山交流道→台3→竹山→過名竹大橋走集山路接大明路於前山路轉入直行可達
開放時間: 無限制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6480000A
經度座標: 120.67115
緯度座標: 23.76221
原分類: (空)
分類1: 14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9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18-01-03T15:07:01+08:00

# 八通關古道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7

識別碼C1_376480000A_000329
名稱八通關古道-萬年亨衢碣
區域0
簡述八通古道,在鹿谷鄉占有舉足輕重的一頁,西元1875年,清廷總兵吳光亮修築全長約125公里,橫越中央山脈,通往後山步道,即為八通關古道。起點自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經鹿谷鄉鳳凰山、東埔,越秀姑巒山到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 古道在鹿谷鄉大部分路徑已損毀,在鳳凰山麓大石上刻有「萬年亨衢」,邊框高150公分寬約123公分,筆力蒼勁、雄渾,「萬年亨衢」四個字意謂道路開通商旅往來便利,世代受惠無窮。列為國定古蹟。
描述(空)
電話886-49-2752168
地址鹿谷鄉鳳凰山麓大石上
郵政區碼(Zipcode)558
Region南投縣
Town鹿谷鄉
旅遊資訊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台3線→鹿谷方向→循151線抵達鹿谷→轉(投56)行至國立鳳凰谷鳥園→行(1k)即抵達。
開放時間無限制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6480000A
經度座標120.74815
緯度座標23.75455
原分類(空)
分類103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1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1-03-29T09:59:25+08:00
識別碼: C1_376480000A_000329
名稱: 八通關古道-萬年亨衢碣
區域: 0
簡述: 八通古道,在鹿谷鄉占有舉足輕重的一頁,西元1875年,清廷總兵吳光亮修築全長約125公里,橫越中央山脈,通往後山步道,即為八通關古道。起點自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經鹿谷鄉鳳凰山、東埔,越秀姑巒山到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 古道在鹿谷鄉大部分路徑已損毀,在鳳凰山麓大石上刻有「萬年亨衢」,邊框高150公分寬約123公分,筆力蒼勁、雄渾,「萬年亨衢」四個字意謂道路開通商旅往來便利,世代受惠無窮。列為國定古蹟。
描述: (空)
電話: 886-49-2752168
地址: 鹿谷鄉鳳凰山麓大石上
郵政區碼(Zipcode): 558
Region: 南投縣
Town: 鹿谷鄉
旅遊資訊: 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台3線→鹿谷方向→循151線抵達鹿谷→轉(投56)行至國立鳳凰谷鳥園→行(1k)即抵達。
開放時間: 無限制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6480000A
經度座標: 120.74815
緯度座標: 23.75455
原分類: (空)
分類1: 03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1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1-03-29T09:59:25+08:00

# 八通關古道 於 社區健走步道 - 8

縣市南投縣
步道名稱鹿谷八通關古道-探尋茶園竹林間的古道
健走步道地點鹿谷八通關古道
健走公里數約3公里
健走時間(空)
運動消耗量(空)
環境特色位於鹿谷鄉的八通關古道整條路面街鋪設石板階梯,讓健走時步伐更加平穩,沿路竹林茂密,頗有一種林木森森之感。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廣興國小附近
聯絡電話
開放時間星期一~日白天
停車場
交通方式開車由南投水里方向而來,接仁愛路,在左轉中正路,經過農會鄉公所,約3分鐘後可抵廣興國小。
照片http://www.hpa.gov.tw/Bhpnet/Portal/file/ThemeDocFile/201509010456021708/%E9%B9%BF%E8%B0%B7%E5%85%AB%E9%80%9A%E9%97%9C%E5%8F%A4%E9%81%93.jpg
縣市: 南投縣
步道名稱: 鹿谷八通關古道-探尋茶園竹林間的古道
健走步道地點: 鹿谷八通關古道
健走公里數: 約3公里
健走時間: (空)
運動消耗量: (空)
環境特色: 位於鹿谷鄉的八通關古道整條路面街鋪設石板階梯,讓健走時步伐更加平穩,沿路竹林茂密,頗有一種林木森森之感。
地址: 南投縣鹿谷鄉廣興國小附近
聯絡電話:
開放時間: 星期一~日白天
停車場:
交通方式: 開車由南投水里方向而來,接仁愛路,在左轉中正路,經過農會鄉公所,約3分鐘後可抵廣興國小。
照片: http://www.hpa.gov.tw/Bhpnet/Portal/file/ThemeDocFile/201509010456021708/%E9%B9%BF%E8%B0%B7%E5%85%AB%E9%80%9A%E9%97%9C%E5%8F%A4%E9%81%93.jpg
[ 搜尋所有 八通關古道 ... ]

根據電話 042217-766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042217-7666 資料。

[ 搜尋所有 042217-7666 ... ]

與八通關古道同分類的文資局古蹟

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台灣少見的演武場遺存,頗為珍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寒溪神社遺跡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神社遺跡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教化原住民之重要佐證,尤其留存的兩座石碑,見證日本政府統治原住民部落的歷史,彌足珍貴,使本區域成為最具日本皇民化意涵的歷史空間,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日治時期宜...

北港集雅軒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為清代木造街屋,構造、細部頗具特色。 (二)為北港傳統北管集雅軒之會館,與北港之民藝活動關係密切;連街北港地區重要無形文化資產;重要民間藝術宗教信仰。 (三)再利用之典型成功案例。

原愛國婦人會館(紅十字育幼中心)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棟建築現況保存良好,其磚木混造的形式具有1920年代日治時期特色,雖局部空間經過整建仍無損於此建築之歷史價值與意義,足以指定為市定古蹟。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與花蓮地方開發史密切相關,為該地拓墾與製糖產業發展之重要紀錄實物,亦為花蓮漢人開發史的重要紀念物,具歷史文化價值。 (2)與吳全、賀田金三郎等開發者有密切相關,具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土庫順天宮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增修建雖多,部分建物裝飾仍保有原有特色。 (二)雕刻、剪黏均頗有水準,為著名營建匠師之作品。 (三)營建格局、細部等均具優美之價值。 (四)建物歷史見證皇民化過程。

聚奎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聚奎居」建築,以三合院傳統配置融合洋式建築風格與工法,深具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展現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並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 2.本建物之建築樣式精美,屬本地...

彰化集樂軒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價值:創建於日治昭和9年(西元1934年),為地方開發史有關之育樂文化價值,並具有民俗藝術的保存價值。 2.具建築史價值:內部木構與外觀形式具藝術技術價值及文化設施再利用。 3.具其他古...

大地吳心泉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吳心泉係馬來西亞馬六甲(英文Malacca、馬來文Melaka)金門僑領,為金門下南洋重要人物,其子拿督吳忠信曾擔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三任主席,其孫吳梓新現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五任主席,皆為馬六甲...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以足智多謀聞名,素有「小諸葛」之稱,從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都建立重大戰功,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民國38年白將軍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 2.民國36年...

簡氏宗祠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其建築形式融合中西樣式,工法精美,極具保存價值。 2、本建物與地方之發展關係密切,具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 3、本案呈現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4、具歷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

欽差行臺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原古蹟名稱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後修正名稱為「欽差行臺」,修正理由為:欽差行臺位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由臺灣巡撫於光緒18年興建,為外地高級官員來臺北時之旅館及宴會、會議之用。經查閱相關史料後,為符本...

深坑黃氏興順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黃氏家族於乾隆年間從三芝來到深坑草地頭發展,耕作有成並經營茶廠,土地擴及麻竹寮、老街,對深坑地區的發展貢獻卓著。 二、建築格局為三合院,屋頂為燕尾式,門樓位於合院左方,建物構造以砂岩、紅磚為主,室...

吉利第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春官、吉利兩座宅第原即為鄭氏家族 群建築的一部分,就區位、歷史、文化等角度論之,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應以整體保存之觀點,將春官第、吉利第兩座宅第指定為古蹟。

春官第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春官、吉利兩座宅第原即為鄭氏家族群建築的一部分,就區位、歷史、文化等角度論之,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應以整體保存之觀點,將春官第、吉利第兩座宅第指定為古蹟。

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為台灣少見的演武場遺存,頗為珍貴,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寒溪神社遺跡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神社遺跡為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教化原住民之重要佐證,尤其留存的兩座石碑,見證日本政府統治原住民部落的歷史,彌足珍貴,使本區域成為最具日本皇民化意涵的歷史空間,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日治時期宜...

北港集雅軒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為清代木造街屋,構造、細部頗具特色。 (二)為北港傳統北管集雅軒之會館,與北港之民藝活動關係密切;連街北港地區重要無形文化資產;重要民間藝術宗教信仰。 (三)再利用之典型成功案例。

原愛國婦人會館(紅十字育幼中心)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棟建築現況保存良好,其磚木混造的形式具有1920年代日治時期特色,雖局部空間經過整建仍無損於此建築之歷史價值與意義,足以指定為市定古蹟。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與花蓮地方開發史密切相關,為該地拓墾與製糖產業發展之重要紀錄實物,亦為花蓮漢人開發史的重要紀念物,具歷史文化價值。 (2)與吳全、賀田金三郎等開發者有密切相關,具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土庫順天宮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雲林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增修建雖多,部分建物裝飾仍保有原有特色。 (二)雕刻、剪黏均頗有水準,為著名營建匠師之作品。 (三)營建格局、細部等均具優美之價值。 (四)建物歷史見證皇民化過程。

聚奎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聚奎居」建築,以三合院傳統配置融合洋式建築風格與工法,深具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展現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並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 2.本建物之建築樣式精美,屬本地...

彰化集樂軒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價值:創建於日治昭和9年(西元1934年),為地方開發史有關之育樂文化價值,並具有民俗藝術的保存價值。 2.具建築史價值:內部木構與外觀形式具藝術技術價值及文化設施再利用。 3.具其他古...

大地吳心泉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吳心泉係馬來西亞馬六甲(英文Malacca、馬來文Melaka)金門僑領,為金門下南洋重要人物,其子拿督吳忠信曾擔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三任主席,其孫吳梓新現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五任主席,皆為馬六甲...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以足智多謀聞名,素有「小諸葛」之稱,從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都建立重大戰功,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民國38年白將軍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 2.民國36年...

簡氏宗祠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其建築形式融合中西樣式,工法精美,極具保存價值。 2、本建物與地方之發展關係密切,具歷史、文化及藝術價值。 3、本案呈現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4、具歷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

欽差行臺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原古蹟名稱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後修正名稱為「欽差行臺」,修正理由為:欽差行臺位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由臺灣巡撫於光緒18年興建,為外地高級官員來臺北時之旅館及宴會、會議之用。經查閱相關史料後,為符本...

深坑黃氏興順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黃氏家族於乾隆年間從三芝來到深坑草地頭發展,耕作有成並經營茶廠,土地擴及麻竹寮、老街,對深坑地區的發展貢獻卓著。 二、建築格局為三合院,屋頂為燕尾式,門樓位於合院左方,建物構造以砂岩、紅磚為主,室...

吉利第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春官、吉利兩座宅第原即為鄭氏家族 群建築的一部分,就區位、歷史、文化等角度論之,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應以整體保存之觀點,將春官第、吉利第兩座宅第指定為古蹟。

春官第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春官、吉利兩座宅第原即為鄭氏家族群建築的一部分,就區位、歷史、文化等角度論之,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應以整體保存之觀點,將春官第、吉利第兩座宅第指定為古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