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天后宮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

個案名稱六堆天后宮的級別名稱是縣(市)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屏東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具有保存價值.

#六堆天后宮的地圖

案件編號19851127000083
個案名稱六堆天后宮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年代:清嘉慶年間(1795-1821)至今 用途: 內埔地處六堆中樞,為南路臺灣往來必經之地,人口聚集而形成內埔莊街,地方民眾有感於六堆地區沒有媽祖廟,六堆總理鍾麟江乃發起倡建媽祖廟,六堆六十餘客莊民眾共襄盛舉,募得銀圓四千四百壹十一元,清嘉慶8年(1803)乃於今址動工興建天后宮,歷時二年,至清嘉慶10年(1805)竣工,計有屋五間(1803<建造天后宮碑記>;1805「恩庇水陸」匾)。光緒年間《鳳山縣采訪冊》載,天后宮位於「內埔街縣東四十里,屋五間」。天后宮興建後,歷五次修建。內埔天后宮不僅為六堆人士信奉媽祖之所,亦為當年六堆組織商議軍計的主要場所。係六堆地區最早興建的媽祖廟。六堆天后宮自創建歷經四十七載後,廟宇已傾斜頹圯,信眾認為不足以彰顯莊嚴廟貌及神靈威儀,清道光28年(1848)由六堆總理鍾桂齡倡議募捐重修,清道光29年(1849)10月動工,至清咸豐元年(1851)12月落成,花費銀三千二百五十餘元,廟貌維持原有格局(1852<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 道光之後直到日治初期,六堆天后宮並未留下相關的修建紀錄,及至日大正2年(1913)鄉紳李石華、劉金安等人發起重修並建觀音廳。六堆天后宮在日治末期曾遭破壞,所以二戰後,鄉民在民國36年興工修復(劉正一,2002:25~26)。 六堆天后宮的主祀神為紅面媽祖,共有大、中、小三座。其中,中型媽祖神像為乾隆年間,客家移民於渡臺途次,經湄州嶼媽祖聖地分香,求為護航神,後至內埔安置。媽祖神像兩側為持扇妃婢各一尊,左次間祀註生娘娘,右次間祀福德正神,供桌旁站立媽祖收伏的侍神──千里眼、順風耳,媽祖神像前為站立的哪吒神像。 天后宮之外牆由土埆做成,外加以粉刷,現況牆厚達68公分。清道光年間的整修「以石易木」,至今一百四十餘年。其石柱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泉州白、花崗石、砂岩等不同材質。石柱除屬砂岩之方柱風化情形較明顯外,大致保存完整。前殿、正殿的龍柱,都是單龍雕刻,已有百年歷史。前殿龍虎門的石枕,為樸實的長方形,正殿中央神桌間的三角石香爐,為客家特有的文物。天后宮的古匾有清嘉慶10年(1805)的「恩庇水陸」、清咸豐8年(1858)的「慈航普濟」、及清光緒年間的「與天同功」。宮的左右側牆內面嵌有「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建造天后宮碑」,為記載天后宮建造整修的重要資料,然碑文已多模糊,無法辨識。另外,左廊牆嵌有「奉憲封禁古令埔碑」。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內埔鄉
address : 內田村廣濟路164號
經度120.56635679012
緯度22.615253089492
主管機關名稱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15/f0fdb74f-2cb7-4ceb-aecd-76f17a3a9c28/六堆天后宮照片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15/f0fdb74f-2cb7-4ceb-aecd-76f17a3a9c28/六堆天后宮照片.jpg

name

六堆天后宮照片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屏OO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名OOOOO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83
外觀特徵三川殿建築為天后宮首要視覺焦點,也是裝飾華麗,匠師發揮才藝的場所。三川殿立面高、寬比例五比九,屋面高與簷口高比例為二比三。屬於底寬厚、沉穩之比例。自簷口下計算,明間、次間高寬比皆屬三乘四之黃金比矩形和平面相對應,三川殿在此優美比例單元組合下,突顯其穩健恢弘氣勢。側向立面,為傳統建築中最突顯的標的,高矮變化多端的天際線,往往在現代建築上難得一見的景觀,從三川殿至正殿,清楚的顯示前簷口高於後簷口,陽坡小於陰坡的傳統營建法則。三川殿、正間為拜亭,其比例、外觀稍顯局促,幸而在側面建一金爐。視覺上略可改善。
室內特徵六堆天后宮之平面格局為前、後殿間夾拜亭,分龍處井,呈「工」字形縱深平面,其面闊三開間。 六堆天后宮之木構架體系為抬樑式與硬山擱檁式混合法作,風格多樣,在臺灣建築中屬少見,三川殿為九架桁屋架,前附壁步架類似漳北匠師作法,後步架則類似漳南匠師手法。拜亭構架為六架桁捲棚形式,用二通二瓜以束承桁,疊斗為方形、斗身、上腰皆有收分,構成嚴謹,其風格類似於漳北地區手法。正殿共用五柱十三架桁,檐柱為木、石複合構造,束材通皆為枋材;童柱為枋材直接承桁,並立於通上;束隨不緊隨束仔,並以長方形木料施以雕刻而成,屬於潮州地區建築風格。天后宮之外牆使用當地材料土埆做成,外表再加粉刷。
使用情形為寺廟參拜場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古蹟本體維護應注意古蹟本體維護。
現狀六堆天后宮為內埔聚落中相關祭祀活動如新年祈福、完太平福、七月半普渡也都選在天后宮廣場前舉行。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8-722700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 : 1985-11-27 15:47:08.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15/a2241f92-cf82-4d82-9f20-203ed214a3ee/公告函-台74內民字第357272號(臺灣省政府公報七十四年冬季第六十期版).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3-15/6a8b1a4a-378c-450f-b070-0c4f622602c4/六堆天后宮地籍圖.pdf
repImgId154959

案件編號

19851127000083

個案名稱

六堆天后宮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年代:清嘉慶年間(1795-1821)至今 用途: 內埔地處六堆中樞,為南路臺灣往來必經之地,人口聚集而形成內埔莊街,地方民眾有感於六堆地區沒有媽祖廟,六堆總理鍾麟江乃發起倡建媽祖廟,六堆六十餘客莊民眾共襄盛舉,募得銀圓四千四百壹十一元,清嘉慶8年(1803)乃於今址動工興建天后宮,歷時二年,至清嘉慶10年(1805)竣工,計有屋五間(1803<建造天后宮碑記>;1805「恩庇水陸」匾)。光緒年間《鳳山縣采訪冊》載,天后宮位於「內埔街縣東四十里,屋五間」。天后宮興建後,歷五次修建。內埔天后宮不僅為六堆人士信奉媽祖之所,亦為當年六堆組織商議軍計的主要場所。係六堆地區最早興建的媽祖廟。六堆天后宮自創建歷經四十七載後,廟宇已傾斜頹圯,信眾認為不足以彰顯莊嚴廟貌及神靈威儀,清道光28年(1848)由六堆總理鍾桂齡倡議募捐重修,清道光29年(1849)10月動工,至清咸豐元年(1851)12月落成,花費銀三千二百五十餘元,廟貌維持原有格局(1852<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 道光之後直到日治初期,六堆天后宮並未留下相關的修建紀錄,及至日大正2年(1913)鄉紳李石華、劉金安等人發起重修並建觀音廳。六堆天后宮在日治末期曾遭破壞,所以二戰後,鄉民在民國36年興工修復(劉正一,2002:25~26)。 六堆天后宮的主祀神為紅面媽祖,共有大、中、小三座。其中,中型媽祖神像為乾隆年間,客家移民於渡臺途次,經湄州嶼媽祖聖地分香,求為護航神,後至內埔安置。媽祖神像兩側為持扇妃婢各一尊,左次間祀註生娘娘,右次間祀福德正神,供桌旁站立媽祖收伏的侍神──千里眼、順風耳,媽祖神像前為站立的哪吒神像。 天后宮之外牆由土埆做成,外加以粉刷,現況牆厚達68公分。清道光年間的整修「以石易木」,至今一百四十餘年。其石柱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泉州白、花崗石、砂岩等不同材質。石柱除屬砂岩之方柱風化情形較明顯外,大致保存完整。前殿、正殿的龍柱,都是單龍雕刻,已有百年歷史。前殿龍虎門的石枕,為樸實的長方形,正殿中央神桌間的三角石香爐,為客家特有的文物。天后宮的古匾有清嘉慶10年(1805)的「恩庇水陸」、清咸豐8年(1858)的「慈航普濟」、及清光緒年間的「與天同功」。宮的左右側牆內面嵌有「捐修天后宮芳名碑記」、「建造天后宮碑」,為記載天后宮建造整修的重要資料,然碑文已多模糊,無法辨識。另外,左廊牆嵌有「奉憲封禁古令埔碑」。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內埔鄉
address : 內田村廣濟路164號

經度

120.56635679012

緯度

22.615253089492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15/f0fdb74f-2cb7-4ceb-aecd-76f17a3a9c28/六堆天后宮照片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15/f0fdb74f-2cb7-4ceb-aecd-76f17a3a9c28/六堆天后宮照片.jpg

name

六堆天后宮照片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屏OO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名OOOOO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83

外觀特徵

三川殿建築為天后宮首要視覺焦點,也是裝飾華麗,匠師發揮才藝的場所。三川殿立面高、寬比例五比九,屋面高與簷口高比例為二比三。屬於底寬厚、沉穩之比例。自簷口下計算,明間、次間高寬比皆屬三乘四之黃金比矩形和平面相對應,三川殿在此優美比例單元組合下,突顯其穩健恢弘氣勢。側向立面,為傳統建築中最突顯的標的,高矮變化多端的天際線,往往在現代建築上難得一見的景觀,從三川殿至正殿,清楚的顯示前簷口高於後簷口,陽坡小於陰坡的傳統營建法則。三川殿、正間為拜亭,其比例、外觀稍顯局促,幸而在側面建一金爐。視覺上略可改善。

室內特徵

六堆天后宮之平面格局為前、後殿間夾拜亭,分龍處井,呈「工」字形縱深平面,其面闊三開間。 六堆天后宮之木構架體系為抬樑式與硬山擱檁式混合法作,風格多樣,在臺灣建築中屬少見,三川殿為九架桁屋架,前附壁步架類似漳北匠師作法,後步架則類似漳南匠師手法。拜亭構架為六架桁捲棚形式,用二通二瓜以束承桁,疊斗為方形、斗身、上腰皆有收分,構成嚴謹,其風格類似於漳北地區手法。正殿共用五柱十三架桁,檐柱為木、石複合構造,束材通皆為枋材;童柱為枋材直接承桁,並立於通上;束隨不緊隨束仔,並以長方形木料施以雕刻而成,屬於潮州地區建築風格。天后宮之外牆使用當地材料土埆做成,外表再加粉刷。

使用情形

為寺廟參拜場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古蹟本體維護應注意古蹟本體維護。

現狀

六堆天后宮為內埔聚落中相關祭祀活動如新年祈福、完太平福、七月半普渡也都選在天后宮廣場前舉行。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2700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 : 1985-11-27 15:47:08.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15/a2241f92-cf82-4d82-9f20-203ed214a3ee/公告函-台74內民字第357272號(臺灣省政府公報七十四年冬季第六十期版).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3-15/6a8b1a4a-378c-450f-b070-0c4f622602c4/六堆天后宮地籍圖.pdf

repImgId

154959

六堆天后宮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六堆天后宮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19851127000083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19851127000083 資料。

[ 搜尋所有 19851127000083 ... ]

根據名稱 六堆天后宮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六堆天后宮 資料。

[ 搜尋所有 六堆天后宮 ... ]

根據電話 08-7227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8-7227001 ...)

排灣族古樓社maljeveq(迎祖靈)及pusau(送祖靈)祭典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maljeveq(迎祖靈)及pusau(送祖靈)祭典是排灣族對祖靈追思、謝恩的祭祀,對象是祖靈和創世神,儀式上相當莊嚴、隆重,有慎終追遠之意。 2.祭典儀式保存良好,排灣族最具代表性之祭典。 3....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maljeveq祭儀可分為前祭、正祭和後祭3個階段,前後約15天。前祭開始前的2至6個月為事前準備時間。在事前準備期間,...

@ 文資局民俗

海豐迓男孫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迎男孫燈自清朝時期即有,已有二百餘年歷史。 2. 地方性:全國少見「燈首」、分「點心擔」、「走轎入廟」等祭儀,別具地方特色。 3. 文化性:在地陣頭繞境、科儀具信仰文化。 4. 典範性:...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海豐迓男孫燈」於每年農曆正月15日舉行。每年農曆12月31日後庄中第一個男丁出生,男丁的父親會至海豐三山國王廟擂鼓報喜...

@ 文資局民俗

來義望嘉pusau(送祖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傳統性:望嘉部落仍存有完整頭目家族傳統以及口傳文化及空間系統。2.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3.歷史性:部落傳統與歷史口傳文化皆豐富。4.文化性:具有中排灣族傳統祭儀...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來義高見maljeveq(祖靈祭)」主要是透過祭司pulingav(女性則稱為靈媒)舉行各種祭典儀式,迎來祖靈及神靈,...

@ 文資局民俗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機關電話: 08-7227001- | 機關代碼: 376532600E | 機關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 機關層級: 4 | 機關英文名稱: Cultural Heritage Of Pingtung Country Cultural Center

@ 行政院所屬中央及地方機關代碼

屏東演武場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3:00-21:00;週一休館 | 現狀: 保存良好,光復後由軍方接收並改變作為軍人服務站,民國104年7月1日由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移交與屏東縣政府。目前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管理之藝文館所。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屏東演武場」位於現今屏東縣屏東市公園路28號,興建於1930年(昭和5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武德殿」建築,係指演武場、弓道場與其他附屬建築物所組成的建築組群,其中的演...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屏東大武營區

1 | 現狀: 大武營營區土地現已非軍用地,而是分為機關用地為住宅區、樂齡產業專用區、運動休閒健康專用區、公園用地及道路用地。2019年部分土地變更為醫療專用區,高雄榮總屏東分院醫療大樓及宿舍大樓決定落址於大武營,並...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屏東大武營區」位於現今屏東縣屏東市建國路151號,興建於昭和年間。 2.相關事件背景 「屏東市大武營區」前身為1937年(昭和12年)編成之「日本陸軍高射砲第八連隊」所在地...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屏東市海豐鄭家古厝

1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屏東市海豐鄭家古厝」位於屏東縣屏東市三山里三山41號、40號,興建於1914年(大正3年)。 2.相關事件背景 鄭家古厝先祖來自大陸惠州府海豐縣。據族人口述來臺祖鄭媽求,可...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麟洛庄尾伯公

1 | 現狀: 保存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麟洛庄尾伯公」位於麟洛庄麟趾村的下頭(庄尾)。麟洛庄早期分三個庄頭有麟頂、麟蹄、麟趾三村,麟頂村在上頭(庄頭),麟趾村在下頭(庄尾),庄尾伯公又稱柵背伯公,伯公坐落在屏東縣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排灣族古樓社maljeveq(迎祖靈)及pusau(送祖靈)祭典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maljeveq(迎祖靈)及pusau(送祖靈)祭典是排灣族對祖靈追思、謝恩的祭祀,對象是祖靈和創世神,儀式上相當莊嚴、隆重,有慎終追遠之意。 2.祭典儀式保存良好,排灣族最具代表性之祭典。 3....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maljeveq祭儀可分為前祭、正祭和後祭3個階段,前後約15天。前祭開始前的2至6個月為事前準備時間。在事前準備期間,...

@ 文資局民俗

海豐迓男孫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迎男孫燈自清朝時期即有,已有二百餘年歷史。 2. 地方性:全國少見「燈首」、分「點心擔」、「走轎入廟」等祭儀,別具地方特色。 3. 文化性:在地陣頭繞境、科儀具信仰文化。 4. 典範性:...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海豐迓男孫燈」於每年農曆正月15日舉行。每年農曆12月31日後庄中第一個男丁出生,男丁的父親會至海豐三山國王廟擂鼓報喜...

@ 文資局民俗

來義望嘉pusau(送祖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傳統性:望嘉部落仍存有完整頭目家族傳統以及口傳文化及空間系統。2.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3.歷史性:部落傳統與歷史口傳文化皆豐富。4.文化性:具有中排灣族傳統祭儀...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來義高見maljeveq(祖靈祭)」主要是透過祭司pulingav(女性則稱為靈媒)舉行各種祭典儀式,迎來祖靈及神靈,...

@ 文資局民俗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機關電話: 08-7227001- | 機關代碼: 376532600E | 機關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瑞中街15號 | 機關層級: 4 | 機關英文名稱: Cultural Heritage Of Pingtung Country Cultural Center

@ 行政院所屬中央及地方機關代碼

屏東演武場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3:00-21:00;週一休館 | 現狀: 保存良好,光復後由軍方接收並改變作為軍人服務站,民國104年7月1日由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移交與屏東縣政府。目前為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管理之藝文館所。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屏東演武場」位於現今屏東縣屏東市公園路28號,興建於1930年(昭和5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武德殿」建築,係指演武場、弓道場與其他附屬建築物所組成的建築組群,其中的演...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屏東大武營區

1 | 現狀: 大武營營區土地現已非軍用地,而是分為機關用地為住宅區、樂齡產業專用區、運動休閒健康專用區、公園用地及道路用地。2019年部分土地變更為醫療專用區,高雄榮總屏東分院醫療大樓及宿舍大樓決定落址於大武營,並...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屏東大武營區」位於現今屏東縣屏東市建國路151號,興建於昭和年間。 2.相關事件背景 「屏東市大武營區」前身為1937年(昭和12年)編成之「日本陸軍高射砲第八連隊」所在地...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屏東市海豐鄭家古厝

1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屏東市海豐鄭家古厝」位於屏東縣屏東市三山里三山41號、40號,興建於1914年(大正3年)。 2.相關事件背景 鄭家古厝先祖來自大陸惠州府海豐縣。據族人口述來臺祖鄭媽求,可...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麟洛庄尾伯公

1 | 現狀: 保存狀況良好。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麟洛庄尾伯公」位於麟洛庄麟趾村的下頭(庄尾)。麟洛庄早期分三個庄頭有麟頂、麟蹄、麟趾三村,麟頂村在上頭(庄頭),麟趾村在下頭(庄尾),庄尾伯公又稱柵背伯公,伯公坐落在屏東縣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08-7227001 ... ]

在『文資局古蹟』資料集內搜尋:


與六堆天后宮同分類的文資局古蹟

全臺吳氏大宗祠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臺灣府城大南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接官亭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2條綜合評定之

蕭氏節孝坊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3條綜合評定之

原台南公會堂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1911年建,馬薩頂與愛奧尼克柱之外貌、內木構造牆內有繁複的裝飾浮雕紋樣,為臺灣並不多見建築型態

原臺南測候所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南測候所建於1898年,為臺灣日治時期最早設立五個測候所中僅存之一座氣象設施。 2.建築形式特殊,以三個同心圓組成,十八角型的幾何圖案相當罕見。

原台南合同廳舍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建於1938年,具30年代主要建物風貌,中央高塔瞭望台,在本市消防史上有特別意義,為目前臺灣少數保存下來原日據時期消防設施。

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原林百貨店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932年建,為南台灣第一棟百貨公司,亦為第一棟有商用電梯之建築,對本市商業發展歷史有莫大意義。

原台南武德殿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936年建,為日本傳統社殿風格建築,垂脊以瓦作之切據、鬼屋紋樣尤為特別,為本市僅存之日式社殿風

原臺南州廳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一九一六年建,屬西方歷史式樣建築。其十分強調對稱性,加上馬薩式屋頂,格外具有紀念性。 2.該建築為日治時期三個重要州府建築之一(另兩個為臺北、臺中),亦為當時市政建築之代表性作品。 3.歷經臺...

原台南警察署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九三一年建,藝術裝飾式樣。中央主體有突出於二樓平屋頂之山牆有層層退縮之階狀階。一樓以方窗為主,二樓為圓拱型頗有特色。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創建於一九二0年,日本愛國婦女會台南支部及屬日式洋風住宅,乃為台南現存的日治時期建築中屬於較為特殊者。 2.該建築物內長型及特殊圓形八角窗,入口之木柱與牆面與庇在中央入口門廊,極為別緻。二樓木結...

全臺吳氏大宗祠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臺灣府城大南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接官亭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2條綜合評定之

蕭氏節孝坊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83條綜合評定之

原台南公會堂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1911年建,馬薩頂與愛奧尼克柱之外貌、內木構造牆內有繁複的裝飾浮雕紋樣,為臺灣並不多見建築型態

原臺南測候所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南測候所建於1898年,為臺灣日治時期最早設立五個測候所中僅存之一座氣象設施。 2.建築形式特殊,以三個同心圓組成,十八角型的幾何圖案相當罕見。

原台南合同廳舍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建於1938年,具30年代主要建物風貌,中央高塔瞭望台,在本市消防史上有特別意義,為目前臺灣少數保存下來原日據時期消防設施。

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原林百貨店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932年建,為南台灣第一棟百貨公司,亦為第一棟有商用電梯之建築,對本市商業發展歷史有莫大意義。

原台南武德殿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936年建,為日本傳統社殿風格建築,垂脊以瓦作之切據、鬼屋紋樣尤為特別,為本市僅存之日式社殿風

原臺南州廳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一九一六年建,屬西方歷史式樣建築。其十分強調對稱性,加上馬薩式屋頂,格外具有紀念性。 2.該建築為日治時期三個重要州府建築之一(另兩個為臺北、臺中),亦為當時市政建築之代表性作品。 3.歷經臺...

原台南警察署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九三一年建,藝術裝飾式樣。中央主體有突出於二樓平屋頂之山牆有層層退縮之階狀階。一樓以方窗為主,二樓為圓拱型頗有特色。

原嘉南大圳組合事務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公告無資料

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創建於一九二0年,日本愛國婦女會台南支部及屬日式洋風住宅,乃為台南現存的日治時期建築中屬於較為特殊者。 2.該建築物內長型及特殊圓形八角窗,入口之木柱與牆面與庇在中央入口門廊,極為別緻。二樓木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