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祠及萬軍井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

個案名稱施公祠及萬軍井的級別名稱是縣(市)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澎湖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具有保存價值.

#施公祠及萬軍井的地圖

案件編號19851127000092
個案名稱施公祠及萬軍井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靖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1832)年後,因入祀海壇殉職官兵木主,乃易名為施公祠。道光23 (1843)年由海壇右營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並立碑記載。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戎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海壇各伙房長仝公立」日治大正3 (1914)年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與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曾為南明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部將,後來因隙恨轉向降清。清康熙元年 (1662)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康熙22 (1683)年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鄭氏守軍於澎湖海戰,鄭軍守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施琅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施琅派兵進駐澎湖後,清廷准予施琅於澎湖收取澎民之船等規費每年1200兩,做為私人經費。至乾隆2 (1737)年4月25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其年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二○○兩。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果。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自此澎湖島居民使脫離施琅的苛捐之苦。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民國74 (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 (2002)年1月25日修復至民國93 (2004)年5月21日竣工。 但清康熙21(1682)年施琅率軍駐紮福建莆田的平海準備攻擊澎湖之際,即教播媽祖庇佑,湧泉濟師之語來振奮軍心。雍正13 (1735)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將平海的神跡傳說附會到澎湖之上:「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信,戰艦得徑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昭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雍正十二年,余請於上憲,與關帝廟春秋祭祀,俱取之正供云」。固此民間就此位於澎湖天后宮東側的井稱為「大井」又稱之為「萬軍井」、「師泉井」迄今。 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施公祠斜對面巷內,依1622年荷蘭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記載,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媽祖宮、天后宮)水井取水。文中提到的廟旁水井應是萬軍井。依此記載此井開鑿年代與天后宮應屬同一時期。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款
所屬主管機關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中央里中央街1巷(施公祠10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中央里中央街1巷(萬軍井11號旁)
經度119.56427
緯度23.564605
主管機關名稱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17/photo/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17/photo/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jpg

name

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國有財產署(萬軍井)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施O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92
外觀特徵因為澎湖海濱堆積的珊瑚石灰石破片、孔蟲遺體、介殼等,是可以燒製成石灰,故早期灰窯隨處可見,灰漿製造業甚為發達,澎湖地區大多以此灰漿為建築填縫或粉刷牆壁之材料。現在施公祠左廂房的後牆身是以灰漿粉飾。
室內特徵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使用情形施公祠作為寺廟供信徒參拜,萬軍井為本縣重要觀光景點。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落實古蹟管理維護事項。
現狀目前萬軍井整體狀況良好,施公祠牆面部份有壁癌產生。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6-9261141#1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 : 1985-11-27 15:11:12.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389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寺廟專用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387-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06/fc85368b-5a15-4c63-ac63-77765ab79f24/公告公文.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18/dd98d0b5-25b1-4b40-a201-3d86980e32c5/地籍資料(施公祠).jpg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18/6248e5e2-ea1f-45a8-9349-c97d32cc8c0b/地籍資料(萬軍井).jpg
repImgId1386

案件編號

19851127000092

個案名稱

施公祠及萬軍井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施公祠及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中央街,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本祠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東側急診大樓處)。原創建於清康熙23 (1684)年,施琅受封靖海侯後所建的生祠。道光12 (1832)年後,因入祀海壇殉職官兵木主,乃易名為施公祠。道光23 (1843)年由海壇右營戎澎兵丁捐餉銀重修,並立碑記載。 「道光癸卯年花月 施公祠重修海壇右營戎澎各隊目兵丁等四百二十八名共捐餉銀壹百二十八兩四錢正董事海壇劉印元成另捐餉銀貳拾兩正海壇各伙房長仝公立」日治大正3 (1914)年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與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曾為南明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的部將,後來因隙恨轉向降清。清康熙元年 (1662)擢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康熙22 (1683)年施琅率水師攻打澎湖,與鄭氏守軍於澎湖海戰,鄭軍守將劉國軒戰敗後由吼門遁逃。鄭成功孫鄭克塽隨即降清,並被封為漢軍公。施琅因征台有功清廷封為靖海侯,施琅派兵進駐澎湖後,清廷准予施琅於澎湖收取澎民之船等規費每年1200兩,做為私人經費。至乾隆2 (1737)年4月25日,內閣奉上諭:「朕查閩省澎湖地係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其年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二○○兩。行家任意苛求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果。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自此澎湖島居民使脫離施琅的苛捐之苦。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民國74 (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縣定古蹟,民國91 (2002)年1月25日修復至民國93 (2004)年5月21日竣工。 但清康熙21(1682)年施琅率軍駐紮福建莆田的平海準備攻擊澎湖之際,即教播媽祖庇佑,湧泉濟師之語來振奮軍心。雍正13 (1735)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將平海的神跡傳說附會到澎湖之上:「按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及行,恍見神兵導引;至鹿耳門,水漲數信,戰艦得徑入,賊驚奔潰。琅上其事,奉昭加封天后。雍正四年,奉旨賜「神昭海表」匾額。雍正十二年,余請於上憲,與關帝廟春秋祭祀,俱取之正供云」。固此民間就此位於澎湖天后宮東側的井稱為「大井」又稱之為「萬軍井」、「師泉井」迄今。 萬軍井位於天后宮東側,施公祠斜對面巷內,依1622年荷蘭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記載,荷人抵澎後於小廟旁(媽祖宮、天后宮)水井取水。文中提到的廟旁水井應是萬軍井。依此記載此井開鑿年代與天后宮應屬同一時期。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1款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中央里中央街1巷(施公祠10號)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中央里中央街1巷(萬軍井11號旁)

經度

119.56427

緯度

23.564605

主管機關名稱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17/photo/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317/photo/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jpg

name

2e399834-ff14-46ab-81c5-8813808c76c0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國有財產署(萬軍井)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施O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92

外觀特徵

因為澎湖海濱堆積的珊瑚石灰石破片、孔蟲遺體、介殼等,是可以燒製成石灰,故早期灰窯隨處可見,灰漿製造業甚為發達,澎湖地區大多以此灰漿為建築填縫或粉刷牆壁之材料。現在施公祠左廂房的後牆身是以灰漿粉飾。

室內特徵

施公祠由高聳的院墻與左右間仔和正廳所構成,進入院門後即為中庭,左右兩房為間仔,正廳前有一開敞的拜庭。正廳屋頂為燕尾式屋脊,兩旁間仔是單脊硬山式馬背,整體建築形式屬澎湖傳統的合院格局。祠院除了前排中間紅臉的神像是施琅外,後排中供奉媽祖,左邊為玉帝爺,右邊為海山城隍爺及范、謝將軍。西邊案桌供奉道光12 (1832)年赴台平定「張丙之亂」殉職的海壇鎮鏢楊高陞及澎湖水師高清河等官兵的神位,祠內有「寰海皆春」古匾,由道光15 (1835)年澎湖水師副將詹功顯所題。天井西側牆上嵌有兩塊古碑,一是道光22 (1842)年間的兩任澎湖通判玉庚及王廷幹仝立的「大媽宮天后娘娘香油公□碑」,另一是道光23 (1843)年「施公祠重修」古碑。

使用情形

施公祠作為寺廟供信徒參拜,萬軍井為本縣重要觀光景點。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落實古蹟管理維護事項。

現狀

目前萬軍井整體狀況良好,施公祠牆面部份有壁癌產生。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9261141#1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公告日期 : 1985-11-27 15:11:12.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389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寺廟專用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387-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06/fc85368b-5a15-4c63-ac63-77765ab79f24/公告公文.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18/dd98d0b5-25b1-4b40-a201-3d86980e32c5/地籍資料(施公祠).jpg

2: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18/6248e5e2-ea1f-45a8-9349-c97d32cc8c0b/地籍資料(萬軍井).jpg

repImgId

1386

施公祠及萬軍井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施公祠及萬軍井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1985112700009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19851127000092 資料。

[ 搜尋所有 19851127000092 ... ]

根據名稱 施公祠及萬軍井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施公祠及萬軍井 ...)

施公祠及萬軍井

開放時間: 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 | 電話: 886-6-9216521 |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1巷10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寺廟與台灣開發史

出版日期: 2006-03 | 出版單位: 國立編譯館 | 作者資訊: 卓克華 | ISBN: 9578187807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本書紀錄台灣寺廟與古蹟之開發史,包括鹿港金門館,鳳山寺,三山國王廟,彰化南瑤宮,梧棲真武宮,澎湖施公祠及萬軍井,媽宮觀音亭,新竹長和宮,台北景美集應廟,花蓮吉安慶修院,金門朱子祠. | 授權資訊: 聯絡人:李素君聯絡電話:33225558轉638聯絡地址:台北市10644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 出版書目資料

澎湖縣第三級古蹟施公祠及萬軍井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

出版日期: 2006-01 | 出版單位: 澎湖縣政府 | 作者資訊: 澎湖縣政府 | ISBN: 986004387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工程工作報告書 | 授權資訊: 聯絡人:邱昱彰聯絡電話:06-9274400-320聯絡地址:馬公市治平路32號

@ 出版書目資料

施公祠及萬軍井

開放時間: 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 | 電話: 886-6-9216521 |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1巷10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寺廟與台灣開發史

出版日期: 2006-03 | 出版單位: 國立編譯館 | 作者資訊: 卓克華 | ISBN: 9578187807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本書紀錄台灣寺廟與古蹟之開發史,包括鹿港金門館,鳳山寺,三山國王廟,彰化南瑤宮,梧棲真武宮,澎湖施公祠及萬軍井,媽宮觀音亭,新竹長和宮,台北景美集應廟,花蓮吉安慶修院,金門朱子祠. | 授權資訊: 聯絡人:李素君聯絡電話:33225558轉638聯絡地址:台北市10644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 出版書目資料

澎湖縣第三級古蹟施公祠及萬軍井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

出版日期: 2006-01 | 出版單位: 澎湖縣政府 | 作者資訊: 澎湖縣政府 | ISBN: 986004387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工程工作報告書 | 授權資訊: 聯絡人:邱昱彰聯絡電話:06-9274400-320聯絡地址:馬公市治平路32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搜尋所有 施公祠及萬軍井 ... ]

根據電話 06-9261141 134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6-9261141 134 ...)

蔡廷蘭進士第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西嶼內垵塔公塔婆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者:本棟建築無論在外觀或作為監視署的用途皆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者:本棟建築為日治初期對於往來中國與台灣澎湖的船隻檢查、徵稅、監視需求所建,見...

@ 文資局古蹟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 文資局古蹟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見證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在戰略上的因應,以及是日治時代的稀有建築,見證日治時期重要歷史事件,具歷史價值、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 文資局古蹟

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文澳城隍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蔡廷蘭進士第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西嶼內垵塔公塔婆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漁翁島稅關監視署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者:本棟建築無論在外觀或作為監視署的用途皆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者:本棟建築為日治初期對於往來中國與台灣澎湖的船隻檢查、徵稅、監視需求所建,見...

@ 文資局古蹟

馬公大山堡壘砲臺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現況保存完整,角石築砌精緻,見證日治時期營造技術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 文資局古蹟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見證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在戰略上的因應,以及是日治時代的稀有建築,見證日治時期重要歷史事件,具歷史價值、稀少性、不易再現及建築史之意義,富再利用價值及潛力。

@ 文資局古蹟

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龍門裡正角日軍上陸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文澳城隍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澎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搜尋所有 06-9261141 134 ... ]

在『文資局古蹟』資料集內搜尋:


與施公祠及萬軍井同分類的文資局古蹟

旗山農會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備註:1998年5月14以後由原縣政府公告,未明述指定理由)

旗山國小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備註:1998年5月14日以後由原縣政府公告,未明述指定理由)

竹仔門電廠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備註:民國81年(1992)5月22日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民國92年(2003)10月28日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未明述指定理由)

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伯公及菸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就其興建歷史及當時代營建技術所呈現之材料與工法來看,其足以做為大崎下「夥房屋」加上菸樓之典型,而更特殊者乃其家族自己設置「伯公」。 2.具歷史文化價值。 (1)為蕉嶺客家移民歷史之具體証物。...

建功庄東柵門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澎湖天后宮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風櫃尾荷蘭城堡屬於荷蘭殖民時期制式的砲台及城堡合一的建築物,其形制與荷蘭人佔領台灣島之後陸續興建的安平熱蘭遮城、基隆北荷蘭城相當類似,可以說是台灣所擁有的最早砲台類似,也是台灣自部落社會邁入集權社...

西嶼東臺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較具重要性:清法戰爭(1883-1885)後,由劉銘傳派吳宏洛興建(1887-1889 完工),除為劉銘傳積極治臺的「構礮築臺」防務政績之一,更見證澎湖作為臺海軍事要地的歷史。採用洋式礮臺,以...

大地吳心泉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吳心泉係馬來西亞馬六甲(英文Malacca、馬來文Melaka)金門僑領,為金門下南洋重要人物,其子拿督吳忠信曾擔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三任主席,其孫吳梓新現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五任主席,皆為馬六甲...

龍井林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本宅建物落於龍井區山腳里,又稱「林大厝」,主人林永尚為福建水陸提督,為林文察麾下部將的十八大老之一,因在閩浙各地戰功彪炳,受封昭武將軍,該宅於光緒二年(1878)興建,...

陳世興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陳世興古宅」傳創建於清嘉慶12年(西元1807年),至今約200年,為臺南市區年代悠久之閩式傳統合院,具稀少性,且不易再現。又山牆上所見壁鎖(鐵剪刀)型式多樣,有X、S、T形,數量亦多,可稱建築史之...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 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本建築是日治時期五大廣播設施之一,強化台北放送局之無線電波遠送至民雄,逹成全台廣播之功能。戰後本建物從日治「無線電放送局」,演變為「中廣板橋發射站」,具廣播史價值。 二、建築完工於1930年,為日...

嘉義城隍廟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為清代一府三縣的縣級城隍廟,現地保存良好,見證臺灣城市發展與地方宗教信仰。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諸羅知縣周鍾瑄造像。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有客家文化特點,布局亦保留客家聚落面貌,整體群落保有完整,具備客家圍屋建築之歷史文化價值,目前已補充軟文化相關事證,提出和原鄉聯繫及遷臺分枝繁衍之事證,充分呈現該建築群在移民...

旗山農會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備註:1998年5月14以後由原縣政府公告,未明述指定理由)

旗山國小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備註:1998年5月14日以後由原縣政府公告,未明述指定理由)

竹仔門電廠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備註:民國81年(1992)5月22日公告為第三級古蹟。 民國92年(2003)10月28日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未明述指定理由)

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伯公及菸樓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就其興建歷史及當時代營建技術所呈現之材料與工法來看,其足以做為大崎下「夥房屋」加上菸樓之典型,而更特殊者乃其家族自己設置「伯公」。 2.具歷史文化價值。 (1)為蕉嶺客家移民歷史之具體証物。...

建功庄東柵門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澎湖天后宮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風櫃尾荷蘭城堡屬於荷蘭殖民時期制式的砲台及城堡合一的建築物,其形制與荷蘭人佔領台灣島之後陸續興建的安平熱蘭遮城、基隆北荷蘭城相當類似,可以說是台灣所擁有的最早砲台類似,也是台灣自部落社會邁入集權社...

西嶼東臺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較具重要性:清法戰爭(1883-1885)後,由劉銘傳派吳宏洛興建(1887-1889 完工),除為劉銘傳積極治臺的「構礮築臺」防務政績之一,更見證澎湖作為臺海軍事要地的歷史。採用洋式礮臺,以...

大地吳心泉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 吳心泉係馬來西亞馬六甲(英文Malacca、馬來文Melaka)金門僑領,為金門下南洋重要人物,其子拿督吳忠信曾擔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三任主席,其孫吳梓新現任馬六甲金門會館第五任主席,皆為馬六甲...

龍井林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本宅建物落於龍井區山腳里,又稱「林大厝」,主人林永尚為福建水陸提督,為林文察麾下部將的十八大老之一,因在閩浙各地戰功彪炳,受封昭武將軍,該宅於光緒二年(1878)興建,...

陳世興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陳世興古宅」傳創建於清嘉慶12年(西元1807年),至今約200年,為臺南市區年代悠久之閩式傳統合院,具稀少性,且不易再現。又山牆上所見壁鎖(鐵剪刀)型式多樣,有X、S、T形,數量亦多,可稱建築史之...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二層行溪舊鐵橋創建於昭和 6年(西元1931年),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見證鐵路發展史,為研究臺灣鐵路之重要證物。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為現存複線鐵路橋樑...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本建築是日治時期五大廣播設施之一,強化台北放送局之無線電波遠送至民雄,逹成全台廣播之功能。戰後本建物從日治「無線電放送局」,演變為「中廣板橋發射站」,具廣播史價值。 二、建築完工於1930年,為日...

嘉義城隍廟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為清代一府三縣的縣級城隍廟,現地保存良好,見證臺灣城市發展與地方宗教信仰。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諸羅知縣周鍾瑄造像。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員林江九合濟陽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具有客家文化特點,布局亦保留客家聚落面貌,整體群落保有完整,具備客家圍屋建築之歷史文化價值,目前已補充軟文化相關事證,提出和原鄉聯繫及遷臺分枝繁衍之事證,充分呈現該建築群在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