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股份有限公司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廠商中文名稱本來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編號是80494477, 電話號碼是02-87870602, 中文營業地址是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本來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圖

統一編號80494477
原始登記日期20120525
核發日期20221004
廠商中文名稱本來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英文名稱P&F CO., LTD.
中文營業地址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英文營業地址4 F.-6, No. 66, Sec. 2, Nankan Rd., Luzhu Dist., Taoyuan City 338205, Taiwan (R.O.C.)
代表人洪O芬
電話號碼02-87870602
傳真號碼(空)
進口資格
出口資格
同步更新日期2024-04-24

統一編號

80494477

原始登記日期

20120525

核發日期

20221004

廠商中文名稱

本來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英文名稱

P&F CO., LTD.

中文營業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英文營業地址

4 F.-6, No. 66, Sec. 2, Nankan Rd., Luzhu Dist., Taoyuan City 338205, Taiwan (R.O.C.)

代表人

洪O芬

電話號碼

02-87870602

傳真號碼

(空)

進口資格

出口資格

同步更新日期

2024-04-24

本來股份有限公司地圖 [ 導航 ]

本來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址位於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識別碼 80494477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80494477 資料。

[ 搜尋所有 80494477 ... ]

根據名稱 本來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本來 ...)

# 本來 於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 1

名稱台北市大同區圓環社區
代表圖像http://cloud.culture.tw/community_old_file/vcupfiles/c2941/comm11173329977.JPG
簡介圓環歷史介紹 建成區原本是一大片的低窪沼澤,清代時,有人來這裡開墾,也有人將墳墓設於此,於是這個不毛之地開始有了稀少的人煙。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在此建造淡水鐵路,而這條鐵路經過了現今的建成區,造就了日後大稻埕繁榮。 民國前三年(1908),建成圓環的現址只是塊四條道路交會的空地。1908年時,正在流行洋化的日本人便依照「市區改正」計劃,在那塊空地上畫了個大圈圈,沿著圈緣栽種著七里香,中央種上了榕樹,並有草埔和椅子可以休息,形成了供大人們聊天、納涼;孩子們玩耍、遊戲的「圓公園」。「圓公園」擁有輻射式的道路,且是「偏心」(圓環的軸心並非在中央)的圓環,形式很美。後來,人們將一幢幢的樓房沿著圓環周圍的道路蓋了起來。 隨著大稻埕地區的發展,帶動了當時建成區的繁榮,在圓環附近的居民也逐漸多了起來。人潮一多,精明的小販們便想到這個未開發的市場大顯身手。民國十年,攤販們越聚越多,因此帶動了消費人潮的激增。當時圓環附近並無大型建物存在,由於後來人潮的聚集,最先在今延平北路二段有「東薈芳」出現,繼有「江山樓」、「蓬萊閣」等大型旗亭興起,圍繞在圓環,成為酒宴、歌舞銷金窟,圓環自然融入其消費圈。飲食特色如雞捲、魚翅、肉圓、蚵仔麵線等,都具鄉土風味。 1914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夜間不准點燈的禁令下,圓環的生意大受打擊。1943年美國轟炸台灣,日本當局下令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將整個圓環的土地給翻了起來,中央挖個大蓄水池,用以防空救火,四周修築一圈圈的防空壕,來應付戰時需要。圓環夜市被關閉,公園遭到拆除的命運,攤販轉移陣地到日新町的江山樓中庭,此庭形狀矩方,被稱為「角公園」,但仍沿用圓公園的舊名。 台灣光復後,將防空蓄水池填平,防空壕也被打掉,攤販又開始集中在此做生意了,他們除了販賣小吃,並兼賣日據時代留下的物品、古玩、雜貨等,性質與以往大不相同。營業的時間延長到天亮才休市,可見當時經濟活動的熱絡。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圓環附近的建築一幢接一幢蓋,攤販活動的範圍與其並進,迅速蔓延,擴張到現在的寧夏路與重慶北路一帶,圓環的盛況自此而起 1954年,小販們更自行募款規劃,把馬路鋪上柏油,區分個人的攤位,甚至建議在重慶北路上加透明玻璃罩,宛如商店街的型態。此番整頓使得圓環、南京西路、保安街、歸綏街等形成一個當時台北最大的夜市--「圓環商圈」。盛極一時,與龍山寺齊名,有「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之說。   鳥瞰圓環 鳥瞰圓環 圓環外觀 營運情形     圓環歷史介紹(另說) 台北市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的圓環在早期被稱為「圓公園」,而「圓公園」是在今日的建成區內。在以前,建成區原是一大片的低窪沼澤,在清代時,有人來這兒開墾,於是這一個不毛之地開始有了人煙。甲午戰爭之後,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人,於是日本人在此見興建鐵路,而這條鐵路就經過了今天的建成區,並造了日後大稻埕的繁榮。在1908年前,圓環的所在地是指四條道路交會的空地。在當時,日本人學習西化政策,於是照著「市區改正」計劃,在道路交會的空地上畫了個大圈圈,沿著圓圈外緣栽種著七里香,中央種上榕樹,並有草埔和椅子可以休息,行成了供大人們聊天、納涼的「圓公園」 隨著大稻埕區的商業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繁榮。人朝一多,聰明的小販便想要到這個未開發的市場來賺上一筆。也就約在1921年,一個賣「蝦仔麵」的小販,每天傍晚便到公園作生意,其他攤販見他賣的不錯,於是傳了開來,攤販們越聚越多,因此帶動了消費人潮。隨著人潮的聚集,最先在延平北路二段有「東薈芳」,繼有「江山樓」、「篷萊閣」等大型旗亭的興起,圍繞在圓環,成為酒宴、歌舞銷金窟。飲食特色如雞捲、魚翅、肉圓、蚵仔麵線等,都具鄉土風味。 1941年太平洋戰爭暴發,在夜間不准點燈的禁令下,圓環的生意大受打擊。1943年美國轟炸台灣,日本當局下令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將圓環的土地給翻了起來,中央挖個大蓄水池,用以防空救火,四周修築一圈圈的防空壕,來應付戰時需要。後來,戰事越演越烈,除了人要躲空襲之外,圓環也要「跑空襲」。圓環曾經一度跑空襲到圓環東邊日新國校(現在南京西路口)對面設攤,因場地擺設關係,改稱「四角環」。 台灣光復後,防空襲蓄水池給填平了,防空壕也被打掉,攤販又開始集中在此做生意了,他們除了販賣小吃,並兼賣日據時代留下的物品、古玩、雜貨等,性質與以往大不相同。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圓環附近的建築一幢接一幢蓋,攤販活動的範圍與其並進,迅速蔓延,擴張到現在的寧夏路與重慶北路一帶,圓環的盛況自此而起。中日大戰後的五十年代是圓環最風光的時期。小吃風味聞名,是早期最有名的台灣夜市,各地方的江湖好漢知道圓環是很棒的消息市場,都來此賣祖傳秘藥,「農村曲」作曲人蘇桐、「燒肉粽」此曲人張邱東松也曾在此獻藝賣唱,將圓環造就成台北不夜之城。在戰後的臺灣,白業蕭條,唱片行業本來就難生存加上戰時一些唱片公司﹝如古倫美亞﹞被炸毀,光復後台灣的唱片市場也行成停頓。在這樣的唱片環境中,臺灣的音樂創作者,在圓環尋出另外一個發表天地。除蘇桐、張邱東松在圓環邊唱歌邊賣「高家種子丸」外,楊三郎也曾在圓環邊演唱自己的新創作,賣「歌仔簿」維生。臺灣三大作曲家之一周添旺,一度也在圓環印歌仔簿出售,臺灣第一代樂師陳冠華、女歌手鐘瑛及其後郭大誠老師都曾在圓環走唱過。1954年,攤販[們自行募款,將馬路鋪上柏油,區分各人的攤位,並建議在重慶北路加上透明玻璃罩,猶如商店街的形態。這樣地大力整頓使的得圓環、南京西路、保安宮、歸綏街等形成一個台北最大的夜市─「圓環山圈」。圓環,百年它的小吃,餵養了臺灣的胃,圓環的養份也活絡了台灣音樂的創作。
地址重慶北路1段83巷37號
經度座標121.515471
緯度座標25.0529489
網站http://sixstar.moc.gov.tw/blog/circle
來源網站http://sixstar.moc.gov.tw/blog/circle
主類別社區
縣市臺北市
群組類別社區
主分類PK2759
版本1.0
點閱數1416
名稱: 台北市大同區圓環社區
代表圖像: http://cloud.culture.tw/community_old_file/vcupfiles/c2941/comm11173329977.JPG
簡介: 圓環歷史介紹 建成區原本是一大片的低窪沼澤,清代時,有人來這裡開墾,也有人將墳墓設於此,於是這個不毛之地開始有了稀少的人煙。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在此建造淡水鐵路,而這條鐵路經過了現今的建成區,造就了日後大稻埕繁榮。 民國前三年(1908),建成圓環的現址只是塊四條道路交會的空地。1908年時,正在流行洋化的日本人便依照「市區改正」計劃,在那塊空地上畫了個大圈圈,沿著圈緣栽種著七里香,中央種上了榕樹,並有草埔和椅子可以休息,形成了供大人們聊天、納涼;孩子們玩耍、遊戲的「圓公園」。「圓公園」擁有輻射式的道路,且是「偏心」(圓環的軸心並非在中央)的圓環,形式很美。後來,人們將一幢幢的樓房沿著圓環周圍的道路蓋了起來。 隨著大稻埕地區的發展,帶動了當時建成區的繁榮,在圓環附近的居民也逐漸多了起來。人潮一多,精明的小販們便想到這個未開發的市場大顯身手。民國十年,攤販們越聚越多,因此帶動了消費人潮的激增。當時圓環附近並無大型建物存在,由於後來人潮的聚集,最先在今延平北路二段有「東薈芳」出現,繼有「江山樓」、「蓬萊閣」等大型旗亭興起,圍繞在圓環,成為酒宴、歌舞銷金窟,圓環自然融入其消費圈。飲食特色如雞捲、魚翅、肉圓、蚵仔麵線等,都具鄉土風味。 1914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夜間不准點燈的禁令下,圓環的生意大受打擊。1943年美國轟炸台灣,日本當局下令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將整個圓環的土地給翻了起來,中央挖個大蓄水池,用以防空救火,四周修築一圈圈的防空壕,來應付戰時需要。圓環夜市被關閉,公園遭到拆除的命運,攤販轉移陣地到日新町的江山樓中庭,此庭形狀矩方,被稱為「角公園」,但仍沿用圓公園的舊名。 台灣光復後,將防空蓄水池填平,防空壕也被打掉,攤販又開始集中在此做生意了,他們除了販賣小吃,並兼賣日據時代留下的物品、古玩、雜貨等,性質與以往大不相同。營業的時間延長到天亮才休市,可見當時經濟活動的熱絡。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圓環附近的建築一幢接一幢蓋,攤販活動的範圍與其並進,迅速蔓延,擴張到現在的寧夏路與重慶北路一帶,圓環的盛況自此而起 1954年,小販們更自行募款規劃,把馬路鋪上柏油,區分個人的攤位,甚至建議在重慶北路上加透明玻璃罩,宛如商店街的型態。此番整頓使得圓環、南京西路、保安街、歸綏街等形成一個當時台北最大的夜市--「圓環商圈」。盛極一時,與龍山寺齊名,有「北有圓環,南有龍山寺」之說。   鳥瞰圓環 鳥瞰圓環 圓環外觀 營運情形     圓環歷史介紹(另說) 台北市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的圓環在早期被稱為「圓公園」,而「圓公園」是在今日的建成區內。在以前,建成區原是一大片的低窪沼澤,在清代時,有人來這兒開墾,於是這一個不毛之地開始有了人煙。甲午戰爭之後,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人,於是日本人在此見興建鐵路,而這條鐵路就經過了今天的建成區,並造了日後大稻埕的繁榮。在1908年前,圓環的所在地是指四條道路交會的空地。在當時,日本人學習西化政策,於是照著「市區改正」計劃,在道路交會的空地上畫了個大圈圈,沿著圓圈外緣栽種著七里香,中央種上榕樹,並有草埔和椅子可以休息,行成了供大人們聊天、納涼的「圓公園」 隨著大稻埕區的商業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繁榮。人朝一多,聰明的小販便想要到這個未開發的市場來賺上一筆。也就約在1921年,一個賣「蝦仔麵」的小販,每天傍晚便到公園作生意,其他攤販見他賣的不錯,於是傳了開來,攤販們越聚越多,因此帶動了消費人潮。隨著人潮的聚集,最先在延平北路二段有「東薈芳」,繼有「江山樓」、「篷萊閣」等大型旗亭的興起,圍繞在圓環,成為酒宴、歌舞銷金窟。飲食特色如雞捲、魚翅、肉圓、蚵仔麵線等,都具鄉土風味。 1941年太平洋戰爭暴發,在夜間不准點燈的禁令下,圓環的生意大受打擊。1943年美國轟炸台灣,日本當局下令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將圓環的土地給翻了起來,中央挖個大蓄水池,用以防空救火,四周修築一圈圈的防空壕,來應付戰時需要。後來,戰事越演越烈,除了人要躲空襲之外,圓環也要「跑空襲」。圓環曾經一度跑空襲到圓環東邊日新國校(現在南京西路口)對面設攤,因場地擺設關係,改稱「四角環」。 台灣光復後,防空襲蓄水池給填平了,防空壕也被打掉,攤販又開始集中在此做生意了,他們除了販賣小吃,並兼賣日據時代留下的物品、古玩、雜貨等,性質與以往大不相同。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圓環附近的建築一幢接一幢蓋,攤販活動的範圍與其並進,迅速蔓延,擴張到現在的寧夏路與重慶北路一帶,圓環的盛況自此而起。中日大戰後的五十年代是圓環最風光的時期。小吃風味聞名,是早期最有名的台灣夜市,各地方的江湖好漢知道圓環是很棒的消息市場,都來此賣祖傳秘藥,「農村曲」作曲人蘇桐、「燒肉粽」此曲人張邱東松也曾在此獻藝賣唱,將圓環造就成台北不夜之城。在戰後的臺灣,白業蕭條,唱片行業本來就難生存加上戰時一些唱片公司﹝如古倫美亞﹞被炸毀,光復後台灣的唱片市場也行成停頓。在這樣的唱片環境中,臺灣的音樂創作者,在圓環尋出另外一個發表天地。除蘇桐、張邱東松在圓環邊唱歌邊賣「高家種子丸」外,楊三郎也曾在圓環邊演唱自己的新創作,賣「歌仔簿」維生。臺灣三大作曲家之一周添旺,一度也在圓環印歌仔簿出售,臺灣第一代樂師陳冠華、女歌手鐘瑛及其後郭大誠老師都曾在圓環走唱過。1954年,攤販[們自行募款,將馬路鋪上柏油,區分各人的攤位,並建議在重慶北路加上透明玻璃罩,猶如商店街的形態。這樣地大力整頓使的得圓環、南京西路、保安宮、歸綏街等形成一個台北最大的夜市─「圓環山圈」。圓環,百年它的小吃,餵養了臺灣的胃,圓環的養份也活絡了台灣音樂的創作。
地址: 重慶北路1段83巷37號
經度座標: 121.515471
緯度座標: 25.0529489
網站: http://sixstar.moc.gov.tw/blog/circle
來源網站: http://sixstar.moc.gov.tw/blog/circle
主類別: 社區
縣市: 臺北市
群組類別: 社區
主分類PK: 2759
版本: 1.0
點閱數: 1416

# 本來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2

執行單位藝邨精品企業有限公司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保甲路10號
類別名稱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雖然在台灣,竹子的實用價值是被肯定的,然而,竹子與人的情感卻常被忽略,檳榔茶葉利潤高過於竹子時,竹子栽植面積將銳減,甚至消失。也因此,如何讓竹藝品更加生活化、精緻化,提昇其產品藝術觀光價值,已經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竹藝工藝家葉基祥認為,現在竹藝的發展必須在追求美觀、實用、經濟、獨創的原則下,與美術、工業及科學等相配合。利用美術知識來設計工藝品的造型與裝飾,以工業科學知能來研究材料設備及生產技術,方能適應今日社會需求。同時,也需要結合設計師及藝術工作者,由工藝家來掌控材質,設計師設計造型與功能,融合藝術家所設計之圖騰或線條,達成三家一體之功能。也必須因應科技進步,改善工坊生產環境及設備,強化微型產業化之能力,將竹工藝產業帶入新的紀元。

今年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葉基祥和工藝伙伴們,希望能以開發具生活工藝、文化意涵、地方特色之綠工藝為主軸,逐步讓「藝邨」不只是展售平台,而是更具有交流與培訓功能的竹工藝社區發展平台。

【葉基祥】

竹山,地如其名,是台灣最重要的竹產業地區,在「竹山」發展各項竹藝的工藝家,其成長歷程很自然地與竹相生,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繁衍、蘊育、自在,養成自己重要的生命知識體系。在竹海鄉景中向望輝煌的落日,那顆大大的金黃色的太陽逐漸沒入,讓人想起轉化的竹工藝品也總是呈現一股透亮的金黃色光亮,可以互相比擬的是,竹工藝絕對不是將來的「落日產業」,而是希望的金黃色竹產業。

葉基祥在臺灣竹工藝產業中,作品頗富禪意、擅長簡潔優美的雕刻線條表現,也是與多項產業作異業結合的先行者,屬於中生代的雕刻好手,作品深受許多收藏家的喜愛。大約於兩三年前開始,葉基祥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聘任,在工藝研發中心的體驗工坊中開設竹藝研習班,兩三年的教授課程下來,養成一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開枝散葉在台灣各地,遠至台中、桃園、嘉義等地。同時期,葉基祥開設於竹山的「藝邨」工作坊也是一直沒有收取費用,平日就有一天對外開放訓練的教學活動,給有興趣的人士來到竹山學習竹藝。兩三年的傳藝時光下來,竹藝的創作教學與分享,也直接影響了葉基祥反省台灣竹產業要如何提升整體體質的重要一環——即人才培育與長期養成,對於思考一個整體產業如何健全的方式,這是一條漫長且深遠的改善作法。

剛好「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近年也提出了「微型工坊」的概念,希望在思索社區的核心價值中,也提供聚積社區工藝產業的能量,提供在地社區擁有一些小量產的能力,同時工坊(workshop)學員的創作激盪,也時常提供創新產品的開發構想,這是最有趣的一部分,雖然說這些想法的實踐不一定成功,但延伸出很多的方向。例如在此計畫中,有一位原住民學員剛好也有創作底子,他們與學員的討論中時常提出「自己的想法」,會將一些原住民雕刻的「填色」、「彩繪」、「圖騰運用」的技法,用於竹刻作品當中,這些的效果,在以往單純的竹工藝技法表現中比較少見,但新效果卻提供很多可以嘗試的方向,互相提供原本執著慣有的方式,讓學習過程充滿意想不到的效果,葉基祥也在教學中很認同這些互動的「經驗」與「驚豔」。

葉基祥認為此計畫的提出,恰好是一個可以繼續延續這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進階的機會,同時拉入更多外引而來的人才,進到竹山的竹藝產業中,對於竹山社區發展竹藝能量而言,充滿許多活力。過往,台灣以竹工藝聞名,這些工藝品技藝的確細膩、多變,曾外銷生產大量竹藝製品。在時代流動的價值觀中,工藝的自然材料、手感、單一獨特以及多樣性的確很吸引人,我們的問題只在於,如何將這群消費者找出來,並且提供他們消費的管道。葉基祥強調,今年在計畫階段即設定研發出三類竹工藝產品,包括竹的「燈具」開發至少六款、及「茶席文化」有關的相關用器和純裝飾性竹物件。這些必須在社區學業計畫當中,可以完成這些項目的設計研發與製作。這樣的設定, 一方面可以看見葉基祥在連續三年參與臺灣工藝研發中心指導補助的「時尚工藝」計畫中,公部門政策所重視的「新時代工藝精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神」,可以被傳遞與普及到工藝家的文化認同當中,「竹工藝要的不單單是技術的部分,設計與觀念的部分也必須要具備」。在學員作品的表現中,搭配設計、技術、理念所成形的作品一開始並不能算是成功與成熟,例如:燈具的搭配性構造非原始專業,而必須再搭配專業研發,否則失敗率高,或是深入瞭解茶具器皿的世界,發現處處是可以用竹來表現「氣味」的場域。開發與嘗試的品件因為眾人熱烈的興趣,不斷的演進、琢磨的過程,至少每人都完成一件以上完整性的作品,也已經開始在葉基祥所開設的精品工作室中販售。

雖然學員來自各地有興趣的人士,但開放性的社區工藝經營方式,依然成為這個微型工坊平台的重要支柱,當有小量訂單的時候各地的學員依然可以接單支援,站在推廣的角度,更是普及竹工藝於各地新生的機會,並不抵觸當初於在地健全產業的想法。

【找出文化的角度來與竹藝搭配】

葉基祥說,在這次計畫中,看見一些未來可以好好發展的題材與產業切入點,例如「茶事展演」或是「茶席」與竹藝的搭配。這是一種很細膩的文化細節,在茶事展演的過程中,整體已營造出一種「雅文化」的氛圍與空間,而竹的材料特性素緻、清雅也與茶文化很對味,所以竹用於茶席中,可以搭配的方式就有很多變化,而竹的器皿再經過結合當代設計元素來增加其經濟的效益,就很能開拓出市場性。

而且工藝在生活中的記憶不應該是遙遠的,喝茶本來就是常民生活中最棒的享受,我們要在生活文化中,發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

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與入門,在限量開發中,可傾向中低價位取向,而不像單一創作品獨一的高單價,讓市場接受更大,讓微型工藝產業的能量,醞釀出一個「工藝市場」,將工藝的產業帶入社區之中,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很值得期待的竹產業方向,讓人感受到——藝竹靜好。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2.html
執行單位: 藝邨精品企業有限公司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保甲路10號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 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雖然在台灣,竹子的實用價值是被肯定的,然而,竹子與人的情感卻常被忽略,檳榔茶葉利潤高過於竹子時,竹子栽植面積將銳減,甚至消失。也因此,如何讓竹藝品更加生活化、精緻化,提昇其產品藝術觀光價值,已經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竹藝工藝家葉基祥認為,現在竹藝的發展必須在追求美觀、實用、經濟、獨創的原則下,與美術、工業及科學等相配合。利用美術知識來設計工藝品的造型與裝飾,以工業科學知能來研究材料設備及生產技術,方能適應今日社會需求。同時,也需要結合設計師及藝術工作者,由工藝家來掌控材質,設計師設計造型與功能,融合藝術家所設計之圖騰或線條,達成三家一體之功能。也必須因應科技進步,改善工坊生產環境及設備,強化微型產業化之能力,將竹工藝產業帶入新的紀元。

今年在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協助下,葉基祥和工藝伙伴們,希望能以開發具生活工藝、文化意涵、地方特色之綠工藝為主軸,逐步讓「藝邨」不只是展售平台,而是更具有交流與培訓功能的竹工藝社區發展平台。

【葉基祥】

竹山,地如其名,是台灣最重要的竹產業地區,在「竹山」發展各項竹藝的工藝家,其成長歷程很自然地與竹相生,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繁衍、蘊育、自在,養成自己重要的生命知識體系。在竹海鄉景中向望輝煌的落日,那顆大大的金黃色的太陽逐漸沒入,讓人想起轉化的竹工藝品也總是呈現一股透亮的金黃色光亮,可以互相比擬的是,竹工藝絕對不是將來的「落日產業」,而是希望的金黃色竹產業。

葉基祥在臺灣竹工藝產業中,作品頗富禪意、擅長簡潔優美的雕刻線條表現,也是與多項產業作異業結合的先行者,屬於中生代的雕刻好手,作品深受許多收藏家的喜愛。大約於兩三年前開始,葉基祥受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聘任,在工藝研發中心的體驗工坊中開設竹藝研習班,兩三年的教授課程下來,養成一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開枝散葉在台灣各地,遠至台中、桃園、嘉義等地。同時期,葉基祥開設於竹山的「藝邨」工作坊也是一直沒有收取費用,平日就有一天對外開放訓練的教學活動,給有興趣的人士來到竹山學習竹藝。兩三年的傳藝時光下來,竹藝的創作教學與分享,也直接影響了葉基祥反省台灣竹產業要如何提升整體體質的重要一環——即人才培育與長期養成,對於思考一個整體產業如何健全的方式,這是一條漫長且深遠的改善作法。

剛好「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近年也提出了「微型工坊」的概念,希望在思索社區的核心價值中,也提供聚積社區工藝產業的能量,提供在地社區擁有一些小量產的能力,同時工坊(workshop)學員的創作激盪,也時常提供創新產品的開發構想,這是最有趣的一部分,雖然說這些想法的實踐不一定成功,但延伸出很多的方向。例如在此計畫中,有一位原住民學員剛好也有創作底子,他們與學員的討論中時常提出「自己的想法」,會將一些原住民雕刻的「填色」、「彩繪」、「圖騰運用」的技法,用於竹刻作品當中,這些的效果,在以往單純的竹工藝技法表現中比較少見,但新效果卻提供很多可以嘗試的方向,互相提供原本執著慣有的方式,讓學習過程充滿意想不到的效果,葉基祥也在教學中很認同這些互動的「經驗」與「驚豔」。

葉基祥認為此計畫的提出,恰好是一個可以繼續延續這批有基礎訓練的學員進階的機會,同時拉入更多外引而來的人才,進到竹山的竹藝產業中,對於竹山社區發展竹藝能量而言,充滿許多活力。過往,台灣以竹工藝聞名,這些工藝品技藝的確細膩、多變,曾外銷生產大量竹藝製品。在時代流動的價值觀中,工藝的自然材料、手感、單一獨特以及多樣性的確很吸引人,我們的問題只在於,如何將這群消費者找出來,並且提供他們消費的管道。葉基祥強調,今年在計畫階段即設定研發出三類竹工藝產品,包括竹的「燈具」開發至少六款、及「茶席文化」有關的相關用器和純裝飾性竹物件。這些必須在社區學業計畫當中,可以完成這些項目的設計研發與製作。這樣的設定, 一方面可以看見葉基祥在連續三年參與臺灣工藝研發中心指導補助的「時尚工藝」計畫中,公部門政策所重視的「新時代工藝精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神」,可以被傳遞與普及到工藝家的文化認同當中,「竹工藝要的不單單是技術的部分,設計與觀念的部分也必須要具備」。在學員作品的表現中,搭配設計、技術、理念所成形的作品一開始並不能算是成功與成熟,例如:燈具的搭配性構造非原始專業,而必須再搭配專業研發,否則失敗率高,或是深入瞭解茶具器皿的世界,發現處處是可以用竹來表現「氣味」的場域。開發與嘗試的品件因為眾人熱烈的興趣,不斷的演進、琢磨的過程,至少每人都完成一件以上完整性的作品,也已經開始在葉基祥所開設的精品工作室中販售。

雖然學員來自各地有興趣的人士,但開放性的社區工藝經營方式,依然成為這個微型工坊平台的重要支柱,當有小量訂單的時候各地的學員依然可以接單支援,站在推廣的角度,更是普及竹工藝於各地新生的機會,並不抵觸當初於在地健全產業的想法。

【找出文化的角度來與竹藝搭配】

葉基祥說,在這次計畫中,看見一些未來可以好好發展的題材與產業切入點,例如「茶事展演」或是「茶席」與竹藝的搭配。這是一種很細膩的文化細節,在茶事展演的過程中,整體已營造出一種「雅文化」的氛圍與空間,而竹的材料特性素緻、清雅也與茶文化很對味,所以竹用於茶席中,可以搭配的方式就有很多變化,而竹的器皿再經過結合當代設計元素來增加其經濟的效益,就很能開拓出市場性。

而且工藝在生活中的記憶不應該是遙遠的,喝茶本來就是常民生活中最棒的享受,我們要在生活文化中,發掘出屬於台灣特有的味道,「日本的茶道、中國的喝茶傳統,台灣的表現呢?」從這邊開始延伸,發展有別於日本、有別於中國的一般家庭的竹概念茶席。

葉基祥也已為下階段若可再深化的題材開發做了構想:「茶席中,竹經常與陶一起做搭配,還可能開拓不同的材質嗎?」他想到了「還有玉石與貴重寶石與金工可以做材質的豐富變化配合」,如此一來講究度與細緻度讓消費市場自然地分眾,讓市場上有不同等級的需求可以滿足;但是他也同時考量,在將來小量訂單中,如何控制成本,讓產品的價格更加普及與入門,在限量開發中,可傾向中低價位取向,而不像單一創作品獨一的高單價,讓市場接受更大,讓微型工藝產業的能量,醞釀出一個「工藝市場」,將工藝的產業帶入社區之中,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很值得期待的竹產業方向,讓人感受到——藝竹靜好。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2.html

# 本來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3

執行單位台客藍工坊
地址台北市民生西路288號
類別名稱陶瓷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坪林鄉文山包種茶舉世聞名,近年來已成為坪林鄉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目前鄉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為茶農,茶園面積近千公頃,全年收益約五億元。當地茶園景觀秀麗,自然生態豐富優美,坪林鄉的歷史、文化、人文及自然景觀,可說全都與茶葉發展有關,有非常好的環境發展條件,只是當地很少工藝發展,幾乎都以茶業為主。

 

茶與陶是天然的結合,與茶業搭配最好的工藝品就是陶製茶具。但目前在坪林地區並沒有陶藝工坊,茶業商家雖也有兼賣茶具,但幾乎都是中國大陸產製的廉價、通俗款式陶瓷茶具。坪林缺乏有在地特色的工藝產品,十分可惜。若當地能發展陶藝產業,讓文化創意美學替茶業文化加值,再加上自然觀光資源,加乘效果可期。

 

陶藝工作者蕭立應和台客藍工坊的工作伙伴們,希望在茶鄉坪林建立第一個微型陶藝工坊,為社區產業注入新活水。目前工作團隊已在坪林鄉鯉魚崛覓得工坊場址,除設置展售空間提供參觀、展覽、販售外,亦設置微型工廠,提供體驗、教學、生產製作等。

 

工坊目前正積極結合在地資源,加強與周邊產業的跨界合作,並且引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創新育成資源,強化技術和創意設計能力交流,發展茶業與陶藝產業相結合的加乘產值。希望透過陶藝推廣與在地連結,在以茶聞名的坪林茶產業聚落提倡工藝美學,帶動「茶與陶」結合的產品及服務產業,達到「茶鄉」與「陶器」的社區和工藝產業結合,讓坪林洋溢著「茶香」和「陶氣」。

 

除了振興社區產業,提供就業機會之外,也希望把坪林鄉在地的文化特色,藉由工藝設計加值開發出來,開發設計具坪林地方特色的陶工藝品,成為觀光伴手禮。讓坪林不只是產茶之鄉,更是自然與生活工藝美學的代表景點。

 

【蕭立應台客藍工坊創辦人】

台灣陶藝市場近年有一個快速崛起的新品牌,短短幾年內,許多百貨公司、文創產業通路都可以看到台客藍的身影。不管從它的材質、造型或名字,都可以感受到渾身充滿台灣味卻又簡單、雅致的設計風格。他就是「台客藍-Hakka-blue」。

 

其實,不管台客藍或Hakka-blue,都令人有很多的聯想。台客藍官網上有一段這樣的說明,台客藍的名稱最初的構想來自台灣客家藍布衫,象徵簡約、素雅、實用的人文主義精神。在台灣眾多的陶藝工房中,這是很嚴肅的自我期許,那到底有誰能賦與一個陶藝品這樣充滿人文的思惟而不成為商標上的口號?

 

台客藍的主人蕭立應更酷了,他在個人網站上這樣介紹自己:具有特色之作品透過手創方式讓您具有獨一無二之價值!這位充滿自信與自我期許的年輕人,大學唸國立藝專美工科陶瓷組,研究所卻選了和陶藝八竿子打不上的中央大學哲學所,搞過學運並且和朋友創立第三社會黨,但是最終他對台灣土地的關心還是回到最初的陶藝創作路上。

 

蕭立應最初的陶藝路和許多陶藝工作者一樣,曾經三餐不繼,常靠朋友或家人接濟,後來一度因為現實考量,到工地打零工賺取生活費。就在幾乎要放棄陶藝創作時,當時的女朋友將客委會資助年輕人出國遊學的「築夢計畫」報名表寄給他,鼓勵他參加。最後他以客家食器專題的「客氣客器」企劃,從4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20多萬元的補助,前往日本進修陶藝。

 

在客作他鄉的日子,他看到陶藝在日本社會普遍存在,從日常飲食文化到家庭使用器皿的習慣,都和陶藝品有很深的關係,日本人家裡誰沒有一套接近收藏級的茶具或餐具呢?但這些質感很好的東西價格是可以被一般家庭接受,不是在藝廊裡的天價。聰敏的蕭立應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就看到自己往前走的方向,他要做一個深入現代家庭生活的陶藝工作者、一個美學經驗的工藝推廣者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陶藝家。

 

蕭立應總是不放過任何滋養自己的機會,不管是在市集與買家面對面的接觸或是在日本當駐村藝術家的日子裡,他總是不斷思考怎樣讓一個東西好看又好用。他相信,台灣已經不再是買東西「有」就好的時代,台灣社會已經進入可以支撐大部分人買一個「好東西」的時代了。

 

在陶藝市場與陶藝家之間,蕭立應不曾選擇,但做過調適,他決定不做金字塔頂端那個陶藝家,做的東西讓人看得到摸不到。他要做一個能做好東西的陶藝工作者,因為他相信量產也可以有好東西,關鍵是在量產的技術能不能維持品質的穩定,不是為了產能而削弱美感與質感。他認為陶瓷器本來就來自生活器物,絕不能脫離生活範疇,為了實踐生活工藝的理念,蕭立應決心走向品牌之路。

 

透過多媒材的應用,蕭立應的作品總是讓人眼睛一亮。他在作品間暗藏許多人熟悉的生活記憶,經過轉化和巧手捏造再經烈火燒煉,讓這些安靜遙遠的記憶成了蕭立應作品裡最吸引人的元素。即便一個不懂藝術元素的人,都很難不被他那簡單和優雅卻又充滿熟悉感的杯子茶壺吸引。

 

「為什麼日本人能,我們不能?」這個問題一直是蕭立應思索的重心,他在日本陶藝之森文化園區駐村的時間,他發現日本的陶藝產業能夠長久延續創新,除了陶藝工作者不斷精進與累積之外,陶藝與在地文化和社會脈動的緊密關係是重要的關鍵。尤其日本在陶藝推廣過程中都看得到社區居民參與。另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陶藝展中看到許多年輕創作者出來擺攤,行銷陶藝品,他才發現,原來陶藝品也可以這樣推廣!這讓常常在天母市集擺攤的蕭立應頓時坦然許多。

 

「作品要放對地方,找對位置」,為了專心創作,他與昔日社運的伙伴成立工作室,一起打造台客藍品牌,「台客藍」誕生以來沒改變的精神和主軸一直是以客家人「儉樸」、「重文化」、「不過度裝飾」的傳統,做為產品開發的指標。蕭立應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尤其在都會地區工作、生活的人都是客作他鄉,蕭立應希望透過手作的陶藝,讓客作他鄉的人們都能認同客家人打拚拓展的毅力和精神,在艱困的環境裡優雅的展現自我的價值。他堅持相信Hakka-blue 是一個以文化論述為基礎的陶瓷工藝品牌。他的設計者將深厚的人文意涵置入在機能與美感中。蕭立應和他台客藍的伙伴,立志要讓所有人都能以平實的價格享受生活工藝帶來的溫潤手感與細緻深刻的生活感受。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1.html
執行單位: 台客藍工坊
地址: 台北市民生西路288號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坪林鄉文山包種茶舉世聞名,近年來已成為坪林鄉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目前鄉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為茶農,茶園面積近千公頃,全年收益約五億元。當地茶園景觀秀麗,自然生態豐富優美,坪林鄉的歷史、文化、人文及自然景觀,可說全都與茶葉發展有關,有非常好的環境發展條件,只是當地很少工藝發展,幾乎都以茶業為主。

 

茶與陶是天然的結合,與茶業搭配最好的工藝品就是陶製茶具。但目前在坪林地區並沒有陶藝工坊,茶業商家雖也有兼賣茶具,但幾乎都是中國大陸產製的廉價、通俗款式陶瓷茶具。坪林缺乏有在地特色的工藝產品,十分可惜。若當地能發展陶藝產業,讓文化創意美學替茶業文化加值,再加上自然觀光資源,加乘效果可期。

 

陶藝工作者蕭立應和台客藍工坊的工作伙伴們,希望在茶鄉坪林建立第一個微型陶藝工坊,為社區產業注入新活水。目前工作團隊已在坪林鄉鯉魚崛覓得工坊場址,除設置展售空間提供參觀、展覽、販售外,亦設置微型工廠,提供體驗、教學、生產製作等。

 

工坊目前正積極結合在地資源,加強與周邊產業的跨界合作,並且引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創新育成資源,強化技術和創意設計能力交流,發展茶業與陶藝產業相結合的加乘產值。希望透過陶藝推廣與在地連結,在以茶聞名的坪林茶產業聚落提倡工藝美學,帶動「茶與陶」結合的產品及服務產業,達到「茶鄉」與「陶器」的社區和工藝產業結合,讓坪林洋溢著「茶香」和「陶氣」。

 

除了振興社區產業,提供就業機會之外,也希望把坪林鄉在地的文化特色,藉由工藝設計加值開發出來,開發設計具坪林地方特色的陶工藝品,成為觀光伴手禮。讓坪林不只是產茶之鄉,更是自然與生活工藝美學的代表景點。

 

【蕭立應台客藍工坊創辦人】

台灣陶藝市場近年有一個快速崛起的新品牌,短短幾年內,許多百貨公司、文創產業通路都可以看到台客藍的身影。不管從它的材質、造型或名字,都可以感受到渾身充滿台灣味卻又簡單、雅致的設計風格。他就是「台客藍-Hakka-blue」。

 

其實,不管台客藍或Hakka-blue,都令人有很多的聯想。台客藍官網上有一段這樣的說明,台客藍的名稱最初的構想來自台灣客家藍布衫,象徵簡約、素雅、實用的人文主義精神。在台灣眾多的陶藝工房中,這是很嚴肅的自我期許,那到底有誰能賦與一個陶藝品這樣充滿人文的思惟而不成為商標上的口號?

 

台客藍的主人蕭立應更酷了,他在個人網站上這樣介紹自己:具有特色之作品透過手創方式讓您具有獨一無二之價值!這位充滿自信與自我期許的年輕人,大學唸國立藝專美工科陶瓷組,研究所卻選了和陶藝八竿子打不上的中央大學哲學所,搞過學運並且和朋友創立第三社會黨,但是最終他對台灣土地的關心還是回到最初的陶藝創作路上。

 

蕭立應最初的陶藝路和許多陶藝工作者一樣,曾經三餐不繼,常靠朋友或家人接濟,後來一度因為現實考量,到工地打零工賺取生活費。就在幾乎要放棄陶藝創作時,當時的女朋友將客委會資助年輕人出國遊學的「築夢計畫」報名表寄給他,鼓勵他參加。最後他以客家食器專題的「客氣客器」企劃,從4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20多萬元的補助,前往日本進修陶藝。

 

在客作他鄉的日子,他看到陶藝在日本社會普遍存在,從日常飲食文化到家庭使用器皿的習慣,都和陶藝品有很深的關係,日本人家裡誰沒有一套接近收藏級的茶具或餐具呢?但這些質感很好的東西價格是可以被一般家庭接受,不是在藝廊裡的天價。聰敏的蕭立應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就看到自己往前走的方向,他要做一個深入現代家庭生活的陶藝工作者、一個美學經驗的工藝推廣者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陶藝家。

 

蕭立應總是不放過任何滋養自己的機會,不管是在市集與買家面對面的接觸或是在日本當駐村藝術家的日子裡,他總是不斷思考怎樣讓一個東西好看又好用。他相信,台灣已經不再是買東西「有」就好的時代,台灣社會已經進入可以支撐大部分人買一個「好東西」的時代了。

 

在陶藝市場與陶藝家之間,蕭立應不曾選擇,但做過調適,他決定不做金字塔頂端那個陶藝家,做的東西讓人看得到摸不到。他要做一個能做好東西的陶藝工作者,因為他相信量產也可以有好東西,關鍵是在量產的技術能不能維持品質的穩定,不是為了產能而削弱美感與質感。他認為陶瓷器本來就來自生活器物,絕不能脫離生活範疇,為了實踐生活工藝的理念,蕭立應決心走向品牌之路。

 

透過多媒材的應用,蕭立應的作品總是讓人眼睛一亮。他在作品間暗藏許多人熟悉的生活記憶,經過轉化和巧手捏造再經烈火燒煉,讓這些安靜遙遠的記憶成了蕭立應作品裡最吸引人的元素。即便一個不懂藝術元素的人,都很難不被他那簡單和優雅卻又充滿熟悉感的杯子茶壺吸引。

 

「為什麼日本人能,我們不能?」這個問題一直是蕭立應思索的重心,他在日本陶藝之森文化園區駐村的時間,他發現日本的陶藝產業能夠長久延續創新,除了陶藝工作者不斷精進與累積之外,陶藝與在地文化和社會脈動的緊密關係是重要的關鍵。尤其日本在陶藝推廣過程中都看得到社區居民參與。另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陶藝展中看到許多年輕創作者出來擺攤,行銷陶藝品,他才發現,原來陶藝品也可以這樣推廣!這讓常常在天母市集擺攤的蕭立應頓時坦然許多。

 

「作品要放對地方,找對位置」,為了專心創作,他與昔日社運的伙伴成立工作室,一起打造台客藍品牌,「台客藍」誕生以來沒改變的精神和主軸一直是以客家人「儉樸」、「重文化」、「不過度裝飾」的傳統,做為產品開發的指標。蕭立應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尤其在都會地區工作、生活的人都是客作他鄉,蕭立應希望透過手作的陶藝,讓客作他鄉的人們都能認同客家人打拚拓展的毅力和精神,在艱困的環境裡優雅的展現自我的價值。他堅持相信Hakka-blue 是一個以文化論述為基礎的陶瓷工藝品牌。他的設計者將深厚的人文意涵置入在機能與美感中。蕭立應和他台客藍的伙伴,立志要讓所有人都能以平實的價格享受生活工藝帶來的溫潤手感與細緻深刻的生活感受。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1.html

# 本來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4

執行單位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永業路81巷1弄15號5樓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約在150年前,平潭地區開發初期曾於山區種植大量馬藍,部分山區居民祖先即因種植染料而遷至新店,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四池青礐遺址,六十多年前有日本染色專家在山區指導染色技術,山區耆老對天然染色仍懷有濃厚感情。

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在本社區已居住二十多年,平潭地區豐富之染織材料讓他們在此持續研究有成。從2006年起,他們即開始輔導本社區,奠定本社區在染色及編織工藝之良好基礎。目前陳景林老師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從陳老師投入輔導後,對本會工藝技藝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導引及明顯成果。

今(98)年度以伊卡織物為技藝學習之主軸,透過持續性之研習與輔導,參與研習之學員已擁有基本繪圖及伊卡織物、圍巾織物的設計規劃能力,並能在配色、材質認知等方面具有中級設計應用能力。本社區之編織學習者持續進步並陸續開發出兼具天然染織特色和現代生活使用價值的生活工藝產品,如新店溪保護系列環保魚筷組、新店溪保護系列台北樹蛙零錢包、手中的溫暖口金包、書衣、阿姆的布包、筆袋、高級淑女手提包、提袋、透光燈罩、披風、伊卡圍巾……等,且各款均可要求適量的複製生產能力,並開始展開產品行銷工作,以落實社區微型之工藝產業,創造具地方特色之優質編織工藝品為目標。

 

近年來,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協助下,協會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今年亦建立微量生產之能力,未來將致力於協助其他社區工藝有關染織工藝技藝學習與產品開發。明(99)年度協會將著力於品牌設計及行銷工作,並朝向打造「新店溪染織流域」的理想邁進。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天然染織工藝家】

 

在上帝創造的色彩中延續傳統的美麗─陳景林和他的天染工坊夢穿過新店熱鬧的碧潭風景區,從一旁林立的大樓公寓夾雜的永業路往上走,漸出人煙處,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就位在這一排排老舊公寓組成的社區內。

 

在巷弄底端的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一陣陣微帶著醱酵酸味的氣味飄散在空氣裡,在克難簡陋的教室裡,著名的植物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正聚精會神在白紙上教學生染織的設計圖,六七位學員熱絡地呼應著,他們在這裡已和陳老師學了三年的植物染技術,牆上展示的色彩豐富繽紛的作品是他們幾年下來的成果,今天來的人少了些,因為他們到鄰近社區的展覽會場去照顧攤位去了。

 

陳景林和平潭社區其實結緣更早,早在十多年前,他剛一頭栽進植物染的初期,他就住在台北都會近郊這個叫美芝城的平民公寓聚落。這個緊鄰在碧潭旁的社區,因為屬於水源保護區而限制了開發,意外讓這個地區保留了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陳景林花了很長時間在平潭地區進行染色植物的田野調查,發現在被記錄的二百多種染色植物中,這裡就有六十餘種本地種的染色植物,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加上平潭地區的居民對自然生態的自主保護意識,陳景林從2006年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染織工藝教室,把這項傳統工藝在這個都會邊緣的社區播下種子。

 

平潭社區的天然環境對陳景林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十五歲之前的陳景林住在南投縣水里鄉的偏遠山區,他在叢山峻嶺的山川林木間學到大自然的韻律與美的感動,他常說:「大地是一個寶庫,也是我的老師,它給了我很多的材料與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

 

所以,他在平潭社區的染織課教的特別起勁,因為在這裡能將社區附近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轉化成實用的工藝品,進而讓染織工藝深植居民生活。四年下來,社區學員從自然植物採集、染劑特性到染色工法的基礎技藝漸趨純熟,開始進入實用與設計的製作階段,慢慢有一些如筆記本、門簾、燈罩、桌墊等,環保筷套等較為實用,卻也不失裝飾性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有人開始嚐試手工織布的世界,幾個月下來,把難度很高的段染織成顏色繽紛紋路複雜美麗的披肩,看著學員美麗的作品陳景林掩不住內心的開心與得意。

 

但是當學員逐漸走入實作的階段時,陳景林也不斷在重複思考傳統的延續和現實的磨合產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不停思考這個傳承百年的傳統技藝的未來出路在那裡。

 

陳景林對於目前的工藝設計環境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感到沈重,他認為台灣要講走入創意產業時代,首先必需有微型工坊的建置,因為這是後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要有腳踏實地專心從事創作的工坊才能走出創意產業的基礎。他從傳統工藝的民間教學經驗裡,看到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設計的環節。就像台灣從未把染色技藝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它當作一種偶性的過程,這樣的認知自然就限制了染織工藝的進展。這些結果造成很多人一知半解的學了染色技藝的皮毛之後就去當老師,造就許多不專業的人去騙更多不懂或沒有知識的人。

 

很多人對自然染色知識的不足,以致染出的顏色單調又容易褪色,讓人對天然染色的織品很快失去好奇與信心,這都是知識不足所致,殊不知好的天然染色技術不但可以創造美麗的色系與實用的質地,更有現代染技所欠缺的環保功能。

 

陳景林認為,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也是現在發展創意產業的致命傷,對於傳統文化元素大量引用甚至直接挪用,造成錯亂的印象,以致市面上大量充斥傳統紋樣的各式產品,強調那是傳統。這些未被轉化成設計精神的文化元素讓人有大量複製的錯覺與快速失去新鮮感的危機,他們忘記是要用傳統的技法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傳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重點在於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工藝工作者對傳統認知的層次。現代工藝工作者必須瞭解傳統和現代整合的關鍵在於用手工質感做出現代的產品。雖然有些因為現代環境已失去優勢而無法做到與古時候相同質感的細緻產品,但這些技法可以透過現代機器改良而得到過去手工時代一樣的結果。

 

陳景林對傳承歷史文化的層次與認知的技藝上,他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面對的是現在和以後的時代,而不是過去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過去一模一樣的東西。薪傳的意義是傳那根木頭或是那把火?這是現在大家在講傳統時很容易犯錯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木頭而不知火的意義。他認為傳統的價值放在現在的意義是應該被討論的,因為不是用傳統技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優質的,我們應該看到過去的人累積的智慧與表現在色彩上的美感和記憶,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老東西就一定是好的。

 

對於天然染色技藝,陳景林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豐富層次,他也找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中間色調,對於這種現代染色技術無法到達的美麗境界,陳景林讚嘆是上帝賜的顏色,他尊稱這是「天染」。他說這種色彩的美是生命轉化的內在表現,因為生命本來就不是單一物質所構成,而天然染色正符合這種顏色中有顏色的細膩,這絕不是用工業技術可以比擬的產業,也是它最重要的內涵所在。

 

對於如何讓天染技藝在工業化的社會有一席之地,他再次強調,提供一個好的工作流程與環境,讓工匠能安心無虞的專心從事創作才是技藝傳承能否長久延續的重要關鍵,而微型工坊的建立則是讓產業生根的不二之路,因為只有更多的微型工坊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與走更長遠的傳承之路。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0.html
執行單位: 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永業路81巷1弄15號5樓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約在150年前,平潭地區開發初期曾於山區種植大量馬藍,部分山區居民祖先即因種植染料而遷至新店,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四池青礐遺址,六十多年前有日本染色專家在山區指導染色技術,山區耆老對天然染色仍懷有濃厚感情。

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在本社區已居住二十多年,平潭地區豐富之染織材料讓他們在此持續研究有成。從2006年起,他們即開始輔導本社區,奠定本社區在染色及編織工藝之良好基礎。目前陳景林老師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從陳老師投入輔導後,對本會工藝技藝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導引及明顯成果。

今(98)年度以伊卡織物為技藝學習之主軸,透過持續性之研習與輔導,參與研習之學員已擁有基本繪圖及伊卡織物、圍巾織物的設計規劃能力,並能在配色、材質認知等方面具有中級設計應用能力。本社區之編織學習者持續進步並陸續開發出兼具天然染織特色和現代生活使用價值的生活工藝產品,如新店溪保護系列環保魚筷組、新店溪保護系列台北樹蛙零錢包、手中的溫暖口金包、書衣、阿姆的布包、筆袋、高級淑女手提包、提袋、透光燈罩、披風、伊卡圍巾……等,且各款均可要求適量的複製生產能力,並開始展開產品行銷工作,以落實社區微型之工藝產業,創造具地方特色之優質編織工藝品為目標。

 

近年來,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協助下,協會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今年亦建立微量生產之能力,未來將致力於協助其他社區工藝有關染織工藝技藝學習與產品開發。明(99)年度協會將著力於品牌設計及行銷工作,並朝向打造「新店溪染織流域」的理想邁進。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天然染織工藝家】

 

在上帝創造的色彩中延續傳統的美麗─陳景林和他的天染工坊夢穿過新店熱鬧的碧潭風景區,從一旁林立的大樓公寓夾雜的永業路往上走,漸出人煙處,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就位在這一排排老舊公寓組成的社區內。

 

在巷弄底端的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一陣陣微帶著醱酵酸味的氣味飄散在空氣裡,在克難簡陋的教室裡,著名的植物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正聚精會神在白紙上教學生染織的設計圖,六七位學員熱絡地呼應著,他們在這裡已和陳老師學了三年的植物染技術,牆上展示的色彩豐富繽紛的作品是他們幾年下來的成果,今天來的人少了些,因為他們到鄰近社區的展覽會場去照顧攤位去了。

 

陳景林和平潭社區其實結緣更早,早在十多年前,他剛一頭栽進植物染的初期,他就住在台北都會近郊這個叫美芝城的平民公寓聚落。這個緊鄰在碧潭旁的社區,因為屬於水源保護區而限制了開發,意外讓這個地區保留了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陳景林花了很長時間在平潭地區進行染色植物的田野調查,發現在被記錄的二百多種染色植物中,這裡就有六十餘種本地種的染色植物,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加上平潭地區的居民對自然生態的自主保護意識,陳景林從2006年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染織工藝教室,把這項傳統工藝在這個都會邊緣的社區播下種子。

 

平潭社區的天然環境對陳景林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十五歲之前的陳景林住在南投縣水里鄉的偏遠山區,他在叢山峻嶺的山川林木間學到大自然的韻律與美的感動,他常說:「大地是一個寶庫,也是我的老師,它給了我很多的材料與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

 

所以,他在平潭社區的染織課教的特別起勁,因為在這裡能將社區附近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轉化成實用的工藝品,進而讓染織工藝深植居民生活。四年下來,社區學員從自然植物採集、染劑特性到染色工法的基礎技藝漸趨純熟,開始進入實用與設計的製作階段,慢慢有一些如筆記本、門簾、燈罩、桌墊等,環保筷套等較為實用,卻也不失裝飾性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有人開始嚐試手工織布的世界,幾個月下來,把難度很高的段染織成顏色繽紛紋路複雜美麗的披肩,看著學員美麗的作品陳景林掩不住內心的開心與得意。

 

但是當學員逐漸走入實作的階段時,陳景林也不斷在重複思考傳統的延續和現實的磨合產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不停思考這個傳承百年的傳統技藝的未來出路在那裡。

 

陳景林對於目前的工藝設計環境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感到沈重,他認為台灣要講走入創意產業時代,首先必需有微型工坊的建置,因為這是後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要有腳踏實地專心從事創作的工坊才能走出創意產業的基礎。他從傳統工藝的民間教學經驗裡,看到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設計的環節。就像台灣從未把染色技藝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它當作一種偶性的過程,這樣的認知自然就限制了染織工藝的進展。這些結果造成很多人一知半解的學了染色技藝的皮毛之後就去當老師,造就許多不專業的人去騙更多不懂或沒有知識的人。

 

很多人對自然染色知識的不足,以致染出的顏色單調又容易褪色,讓人對天然染色的織品很快失去好奇與信心,這都是知識不足所致,殊不知好的天然染色技術不但可以創造美麗的色系與實用的質地,更有現代染技所欠缺的環保功能。

 

陳景林認為,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也是現在發展創意產業的致命傷,對於傳統文化元素大量引用甚至直接挪用,造成錯亂的印象,以致市面上大量充斥傳統紋樣的各式產品,強調那是傳統。這些未被轉化成設計精神的文化元素讓人有大量複製的錯覺與快速失去新鮮感的危機,他們忘記是要用傳統的技法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傳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重點在於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工藝工作者對傳統認知的層次。現代工藝工作者必須瞭解傳統和現代整合的關鍵在於用手工質感做出現代的產品。雖然有些因為現代環境已失去優勢而無法做到與古時候相同質感的細緻產品,但這些技法可以透過現代機器改良而得到過去手工時代一樣的結果。

 

陳景林對傳承歷史文化的層次與認知的技藝上,他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面對的是現在和以後的時代,而不是過去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過去一模一樣的東西。薪傳的意義是傳那根木頭或是那把火?這是現在大家在講傳統時很容易犯錯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木頭而不知火的意義。他認為傳統的價值放在現在的意義是應該被討論的,因為不是用傳統技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優質的,我們應該看到過去的人累積的智慧與表現在色彩上的美感和記憶,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老東西就一定是好的。

 

對於天然染色技藝,陳景林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豐富層次,他也找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中間色調,對於這種現代染色技術無法到達的美麗境界,陳景林讚嘆是上帝賜的顏色,他尊稱這是「天染」。他說這種色彩的美是生命轉化的內在表現,因為生命本來就不是單一物質所構成,而天然染色正符合這種顏色中有顏色的細膩,這絕不是用工業技術可以比擬的產業,也是它最重要的內涵所在。

 

對於如何讓天染技藝在工業化的社會有一席之地,他再次強調,提供一個好的工作流程與環境,讓工匠能安心無虞的專心從事創作才是技藝傳承能否長久延續的重要關鍵,而微型工坊的建立則是讓產業生根的不二之路,因為只有更多的微型工坊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與走更長遠的傳承之路。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0.html

# 本來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5

案件編號20070209000001
個案名稱國立歷史博物館
種類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歷史沿革創建與開拓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來無一物的文物美術館 本館開館之初,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此後,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註:參閱下方連結),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開拓政府遷台後的博物館事業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外,積極參與國際博物館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內,則全力培育博物館專業人才;並且籌畫恢復全國性的博物館組織,以振興我國博物館事業之發展。民國五十三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其宗旨為「研究博物館學術、促進博物館事業、發揮博物館之教育功能,俾期弘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隨後推選本館第一任館長包遵彭先生為常務理事,其後續任為第二任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則任秘書長,足見本館對台灣博物館事業的推動發展,貢獻恢弘。(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空)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建築為戰後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風格,為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建築產物,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可見證戰後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精神 2.本建築與鄰近之科學教育館、教育資料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構築南海學園內獨特建築群落,具都市景觀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南海路49號
經度121.511227
緯度25.031454
主管機關名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jpg
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0209000001
外觀特徵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
室內特徵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
使用情形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開放參觀。相關資訊詳閱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http://www.nmh.gov.tw/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1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720-8889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630216700號
公告日期: : 2007-02-09 00:00:00.0
note: : 登錄歷史建築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60269111號
公告日期: : 2018-12-16 00:00:00.0
note: : 調整保存範圍:土地390-1地號(4,262平方公尺);建物1484建號(6,997.83平方公尺)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landSerialNo: : 390-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公告建號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itemNo: : 1
buildingSerialNo: : 1484
buildingownership: : 公有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7/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JPG
2::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8/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JPG
3::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9/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JPG
4::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0/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JPG
5::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1/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JPG
6::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2/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JPG
7::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3/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JPG
8::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4/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07a00d18-8343-476d-bae2-8a9149d41969/107年12月6日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78d09d5e-daf5-4d61-9c6c-8a4bb25b391c/96年2月9日公告.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d3a79ef-64ac-41d1-a4e7-c35a2751555b/位置圖.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b1585f21-ee4b-48a3-b58d-6d9f60df99dc/98701304-0195-4e2b-9e46-86d202bdc5b0.gif
repImgId157797
案件編號: 20070209000001
個案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歷史沿革: 創建與開拓 本館籌議於民國四十四年冬,於四十五年春正式開館。館內收藏以中原文物為主,地方文物為輔,大部份係民國四十五年七月至四十六年春接收原河南博物館遷臺及戰後日本歸還古物,其中包括河南新鄭、輝縣及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地區出土的先秦繩紋陶、漢代綠釉陶、六朝舞樂俑與唐三彩…等;隨後在政府機構的撥交及四百餘位私人收藏家的捐贈下,使得館藏的質與量皆日趨可觀。 *本來無一物的文物美術館 本館開館之初,原命名為「文物美術館」,時因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本身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初期多半以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擬代,因而一度有「真空館」之窘稱。 四十五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立博物館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代管之運台三十八箱文物,及歸還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劫奪我國之文物五十一箱,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自此,「文物美術館」始有屬於自己的典藏文物。此後,來自政府機關及社會賢達的捐贈文物絡繹不絕,目前本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文物主要來源除了原河南博物院的銅器唐三彩等為基礎 (註:參閱下方連結),日本戰後歸還之文物陸續由政府單位撥交,每年固定編列購藏預算以及來自公家或私人的捐贈,讓史博館文物範圍涵蓋華夏文物、臺灣文物、原住民文物及國際文物等豐富多面性的色彩;年代則從最遠古的史前、商周、唐宋、元明清、乃至現代及當代藝術。 *開拓政府遷台後的博物館事業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對外,積極參與國際博物館間的文化交流活動,對內,則全力培育博物館專業人才;並且籌畫恢復全國性的博物館組織,以振興我國博物館事業之發展。民國五十三年,「中國博物館學會」成立,其宗旨為「研究博物館學術、促進博物館事業、發揮博物館之教育功能,俾期弘揚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並促進國際文化交流。」,隨後推選本館第一任館長包遵彭先生為常務理事,其後續任為第二任館長的王宇清先生則任秘書長,足見本館對台灣博物館事業的推動發展,貢獻恢弘。(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空)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4::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建築為戰後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風格,為特殊時代背景下的建築產物,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可見證戰後復興中華文化的時代精神 2.本建築與鄰近之科學教育館、教育資料館及台灣藝術教育館構築南海學園內獨特建築群落,具都市景觀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address: : 南海路49號
經度: 121.511227
緯度: 25.031454
主管機關名稱: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e5272d18-942c-45b8-a48d-20d5a5221bd8/國立歷史博物館.jpg
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立歷史博物館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0209000001
外觀特徵: 屋頂為歇山重簷,外觀氣勢雄偉
室內特徵: 入口有仿漢闕之門柱,作工考究
使用情形: 本館為政府遷台後所成立之第一所公共博物館,其在台灣博物館事業中所佔特殊地位自不待言。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努力爭取本館在國際博物館界的活動空間,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生機與發展,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摘錄自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開放參觀。相關資訊詳閱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http://www.nmh.gov.tw/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1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720-8889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化二字第09630216700號
公告日期: : 2007-02-09 00:00:00.0
note: : 登錄歷史建築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760269111號
公告日期: : 2018-12-16 00:00:00.0
note: : 調整保存範圍:土地390-1地號(4,262平方公尺);建物1484建號(6,997.83平方公尺)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landSerialNo: : 390-1
landownership: : 公有
cityLandUseType: : 其他使用區
cityLandUseTypeOther: : 公園用地(公共設施用地)
公告建號: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中正區
landNo: : 南海段五小段
itemNo: : 1
buildingSerialNo: : 1484
buildingownership: : 公有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7/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1.JPG
2::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8/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2.JPG
3::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89/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3.JPG
4::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0/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4.JPG
5::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1/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5.JPG
6::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2/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6.JPG
7::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3/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7.JPG
8::
mediaName: : 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194/photo/B187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歷建)08.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07a00d18-8343-476d-bae2-8a9149d41969/107年12月6日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3-19/78d09d5e-daf5-4d61-9c6c-8a4bb25b391c/96年2月9日公告.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8d3a79ef-64ac-41d1-a4e7-c35a2751555b/位置圖.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sync/b1585f21-ee4b-48a3-b58d-6d9f60df99dc/98701304-0195-4e2b-9e46-86d202bdc5b0.gif
repImgId: 157797

# 本來 於 文資局古蹟 - 6

案件編號19831228000013
個案名稱澎湖天后宮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不但是澎湖的「闔澎」三大公廟之首,也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它的前身極可能是從宋、元以來,福建漳、泉一帶商賈、漁夫路過澎湖或農漁時,在海邊搭建來奉祀「媽祖」的小廟。國內最早的可靠史料是明神宗萬曆32年(1604),都司沈有容曾在這裡諭退荷軍將領韋麻郎,現有石碑保存在天后宮的清風閣為證,顯然當時已有天后宮了。 澎湖天后宮的歷史悠遠,歷代或同一個朝代對天后宮的稱呼多不相同。萬曆年間稱為天妃宮,俗稱媽祖宮,明代也稱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廟名也是地名。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進攻澎湖,打敗鄭氏守軍。施琅認為能取勝全靠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清廷准奏,並且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第二年就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從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將媽宮澳改名為「馬公街」,從此「媽宮」成了「馬公」。 日本大正11年(1922)馬公臺廈郊商戶倡議,聘請潮州大木師藍木負責重建工程,將天后宮改建成現在的巍峨風貌。今日天后宮係由山川殿、正殿與清風閣所組成,其間並以天井分隔,以護龍、廊道做為聯繫,廟勢隨著地形逐進爬昇。在建築外觀上白灰的石牆,其綿延猶如山岳的稜線,搭配屋頂的起翹,豐富了天后宮的天際線;而內部羅列的石柱,搭配細緻的石雕、鑿花與彩繪,更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民國68年(1979)天后宮的歷史價值再度受到重視,並在民國72年(1983)被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由政府主導,依循「殘跡保存」的原則展開修建,媽祖宮才得以恢復舊貌,延續其香火保存迄今。 天后宮目前供奉的媽祖神像都是金面媽祖,頭帶后冠,慈眉善目,雍容和藹。這和施琅因天妃媽祖庇佑而攻佔澎湖,於康熙23年(1684)敕封為天上聖母,賜金面有關。鎮殿的是大媽,分祀左右的稱為二媽、三媽,三尊神像與千里眼、順風耳等一起奉於神龕中。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中央里正義街1號
經度119.563924
緯度23.564832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01/5cf883f4-a40d-4979-acf5-86a9406d3f31/T015 澎湖縣 澎湖天后宮 (一級)0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01/5cf883f4-a40d-4979-acf5-86a9406d3f31/T015 澎湖縣 澎湖天后宮 (一級)02.jpg
name: : T015 澎湖縣 澎湖天后宮 (一級)02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開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13
外觀特徵天后宮係由山川殿、正殿與清風閣所組成,其間並以天井分隔,以護龍、廊道做為聯繫,廟勢隨著地形逐進爬昇。在建築外觀上白灰的(石老)(石古)石牆,其綿延猶如山岳的稜線,搭配屋頂的起翹,豐富了天后宮的天際線;而內部羅列的石柱,搭配細緻的石雕、鑿花與彩繪,更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民國68年(1979)天后宮的歷史價值再度受到重視,並在民國72年(1983)被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由政府主導,依循「殘跡保存」的原則展開修建,媽祖宮才得以恢復舊貌,延續其香火保存迄今。
室內特徵《澎湖天后宮豐盛的文物》 ◎17世紀的見證: 全台灣第一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此碑材質為花崗岩,縱高194公分,橫寬29公分。大正12年(1923)天后宮重修後豎於清風閣外左側牆上,目前移入清風閣左室內。此碑曾經於民國92年初遠赴台北故宮博物院參加「福爾摩沙:17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之後再由台南「王城再現」借展,這是此碑第一次離開澎湖。 ◎ 18-19世紀的見證: 1. 海壇監生劉元成喜助天后宮香油碑記 本碑材質為玄武岩,嵌於第二進西前簷牆近中之處。道光25年(1845)天后宮住持僧人信昭所立,碑文主要是徵信作用,記福建海壇島壇越主(施主)劉元成監生買下萬軍井旁一座瓦店2間,捐給天后宮廟方以為香油錢。 2 開澎進士蔡廷蘭「功庇斯文」匾 本匾為黑底金字陰文,係開澎進士蔡廷蘭於道光24年(1844)進京參加會試(當時44歲),賜進士出身。26年(1846)回鄉祭祖,並在雙頭掛舊宅旁建「進士第」,適逢天后宮於道光25年(1845)重修完成,為感謝媽祖庇佑學子,獻上此匾。該匾於大正12年(1923)原掛於清風閣二樓,今已移至正殿左側通道上,懸掛於第二進前落東次間。 ◎ 20-21世紀的見證: 1. 藝術水準高超的擂金畫 擂金畫或稱「泥金」或「掃金」,是彩繪藝術中的一個創作。它不用色彩描繪是在黑色或咖啡色為地的畫面上,全然以深淺不同的金色來處理。安金箔或以乾毛筆沾金粉在未乾的底漆上,將題材影像的明暗層次做適切的表現,技巧難度較高,視覺效果則更增華麗高貴。這種擂金畫在全臺灣並不多見,在澎湖唯獨天后宮擁有多幅藝高境遠的佳作,成為天后宮彩繪裝飾的重要成就之一。 天后宮的擂金畫施作於正殿的後落,從左右架棟到神龕,有多幅精彩的作品。從大楣的三幅畫作,到神龕左右裙堵四幅小品,構成一個獨立的裝飾領域。大楣的中堵畫的是「富貴長春圖」,兩側以女性的故事畫作來配合主祀神祇(媽祖)的性別。屏門的下堵也有四幅精彩的擂金畫,分別以孟浩然、王羲之、杜甫和蘇軾等四個文人的故事為題材。匠師似乎是刻意的要用層次分明的擂金畫作,來加強主神龕的神聖主體性格。正殿的四幅小品擂金畫由於位置易被遮掩,在重修後加裝玻璃保護,因此廟方近年製作精美燈箱,俾便信眾訪客欣賞。 2. 街庄各大字50圓以上自由寄進芳名碑記 此碑立於大正13年(1924),材質為玄武岩,縱高142公分,橫寬74公分,碑額有題,嵌於第二進左山牆居中之位置。本碑鐫有天后宮改築時捐募金額五十圓以上之澎湖廳所轄一街(馬公)四庄(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下屬大字單位(即今之各村里),除太武、橫礁、港子尾、大倉等因所捐金額五十元以下,列名於另一木質之「芳名錄」,全澎街庄所屬大字單位共有七十個列名本碑,由此更足證天后宮具闔澎宮廟之地位。 此碑鑲嵌在正殿東側牆上,碑上大字單位排序系依捐募金額之多寡,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列出,惟望安花宅村(今望安中社)捐五百円(圓),所刻的字句與其他村莊不一樣,實另有其原由的。本來花宅原已募得一筆金額擬捐給天后宮,然因主事者疏忽而未及繳納。直至昭和19年(1944)有一任職高雄國聲報記者的花宅人顏阿參,入天后宮參拜時目睹該石碑竟無花宅捐款金額,返鄉了解真相後便主動出面積極募款,向同庄17人募得日幣295円,顏氏亦獨籌205円,共湊足500円,於該年5月18日交付澎湖天后宮,這也讓這一段幾乎被湮沒的史實重現。 3.《開台澎湖天后宮志》完成 近年澎湖天后宮善信與執事人等有感於史料文物的遺佚,認為應該編纂宮志,特於民國92年初聘請「澎湖采風文化學會」擔任此一重任,歷時三年完成《開台澎湖天后宮志》創作,內容詳瞻豐富。宮志也搜尋這400年的許多相關文獻,總共條列出大事記達267條,相關文字多達20萬字,照片615張。民國97年該宮志送往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審查小組,經評定為「文獻書刊類」(未使用政府預算)第一名,獲頒獎狀、獎金,為編纂者帶來莫大之鼓勵。
使用情形現為祠廟使用,是民眾信仰中心,平日亦為觀光客必遊的主要觀光據點。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落實古蹟管理維護事項。
現狀民國100-103年修復完畢。
網站名稱(空)
網址(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72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內政部臺民內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14:03:05.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445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446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8-15/f3dbcca0-e9bd-4bb9-b080-72749a92d367/澎湖天后宮 721228 內政部公告為第一級古蹟.jpg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8-15/d611a6e5-ac8e-4e12-92d1-04acfe95c689/澎湖天后宮 721228 內政部公告為第一級古蹟2.jpg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263/photo/0001.jpg
2::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264/photo/0002.jpg
repImgId166672
案件編號: 19831228000013
個案名稱: 澎湖天后宮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不但是澎湖的「闔澎」三大公廟之首,也是全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它的前身極可能是從宋、元以來,福建漳、泉一帶商賈、漁夫路過澎湖或農漁時,在海邊搭建來奉祀「媽祖」的小廟。國內最早的可靠史料是明神宗萬曆32年(1604),都司沈有容曾在這裡諭退荷軍將領韋麻郎,現有石碑保存在天后宮的清風閣為證,顯然當時已有天后宮了。 澎湖天后宮的歷史悠遠,歷代或同一個朝代對天后宮的稱呼多不相同。萬曆年間稱為天妃宮,俗稱媽祖宮,明代也稱為「娘宮」、「媽娘宮」、「娘媽宮」、「媽宮」等,廟名也是地名。 清康熙22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進攻澎湖,打敗鄭氏守軍。施琅認為能取勝全靠媽祖顯靈相助,於是奏請康熙皇帝加封。清廷准奏,並且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第二年就正式加封媽祖為天后。從此媽祖宮又稱為「天后宮」。大正9年(1920)日本政府將媽宮澳改名為「馬公街」,從此「媽宮」成了「馬公」。 日本大正11年(1922)馬公臺廈郊商戶倡議,聘請潮州大木師藍木負責重建工程,將天后宮改建成現在的巍峨風貌。今日天后宮係由山川殿、正殿與清風閣所組成,其間並以天井分隔,以護龍、廊道做為聯繫,廟勢隨著地形逐進爬昇。在建築外觀上白灰的石牆,其綿延猶如山岳的稜線,搭配屋頂的起翹,豐富了天后宮的天際線;而內部羅列的石柱,搭配細緻的石雕、鑿花與彩繪,更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民國68年(1979)天后宮的歷史價值再度受到重視,並在民國72年(1983)被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由政府主導,依循「殘跡保存」的原則展開修建,媽祖宮才得以恢復舊貌,延續其香火保存迄今。 天后宮目前供奉的媽祖神像都是金面媽祖,頭帶后冠,慈眉善目,雍容和藹。這和施琅因天妃媽祖庇佑而攻佔澎湖,於康熙23年(1684)敕封為天上聖母,賜金面有關。鎮殿的是大媽,分祀左右的稱為二媽、三媽,三尊神像與千里眼、順風耳等一起奉於神龕中。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address: : 中央里正義街1號
經度: 119.563924
緯度: 23.564832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01/5cf883f4-a40d-4979-acf5-86a9406d3f31/T015 澎湖縣 澎湖天后宮 (一級)0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6-01/5cf883f4-a40d-4979-acf5-86a9406d3f31/T015 澎湖縣 澎湖天后宮 (一級)02.jpg
name: : T015 澎湖縣 澎湖天后宮 (一級)0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開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13
外觀特徵: 天后宮係由山川殿、正殿與清風閣所組成,其間並以天井分隔,以護龍、廊道做為聯繫,廟勢隨著地形逐進爬昇。在建築外觀上白灰的(石老)(石古)石牆,其綿延猶如山岳的稜線,搭配屋頂的起翹,豐富了天后宮的天際線;而內部羅列的石柱,搭配細緻的石雕、鑿花與彩繪,更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民國68年(1979)天后宮的歷史價值再度受到重視,並在民國72年(1983)被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由政府主導,依循「殘跡保存」的原則展開修建,媽祖宮才得以恢復舊貌,延續其香火保存迄今。
室內特徵: 《澎湖天后宮豐盛的文物》 ◎17世紀的見證: 全台灣第一碑-「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 此碑材質為花崗岩,縱高194公分,橫寬29公分。大正12年(1923)天后宮重修後豎於清風閣外左側牆上,目前移入清風閣左室內。此碑曾經於民國92年初遠赴台北故宮博物院參加「福爾摩沙:17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特展,之後再由台南「王城再現」借展,這是此碑第一次離開澎湖。 ◎ 18-19世紀的見證: 1. 海壇監生劉元成喜助天后宮香油碑記 本碑材質為玄武岩,嵌於第二進西前簷牆近中之處。道光25年(1845)天后宮住持僧人信昭所立,碑文主要是徵信作用,記福建海壇島壇越主(施主)劉元成監生買下萬軍井旁一座瓦店2間,捐給天后宮廟方以為香油錢。 2 開澎進士蔡廷蘭「功庇斯文」匾 本匾為黑底金字陰文,係開澎進士蔡廷蘭於道光24年(1844)進京參加會試(當時44歲),賜進士出身。26年(1846)回鄉祭祖,並在雙頭掛舊宅旁建「進士第」,適逢天后宮於道光25年(1845)重修完成,為感謝媽祖庇佑學子,獻上此匾。該匾於大正12年(1923)原掛於清風閣二樓,今已移至正殿左側通道上,懸掛於第二進前落東次間。 ◎ 20-21世紀的見證: 1. 藝術水準高超的擂金畫 擂金畫或稱「泥金」或「掃金」,是彩繪藝術中的一個創作。它不用色彩描繪是在黑色或咖啡色為地的畫面上,全然以深淺不同的金色來處理。安金箔或以乾毛筆沾金粉在未乾的底漆上,將題材影像的明暗層次做適切的表現,技巧難度較高,視覺效果則更增華麗高貴。這種擂金畫在全臺灣並不多見,在澎湖唯獨天后宮擁有多幅藝高境遠的佳作,成為天后宮彩繪裝飾的重要成就之一。 天后宮的擂金畫施作於正殿的後落,從左右架棟到神龕,有多幅精彩的作品。從大楣的三幅畫作,到神龕左右裙堵四幅小品,構成一個獨立的裝飾領域。大楣的中堵畫的是「富貴長春圖」,兩側以女性的故事畫作來配合主祀神祇(媽祖)的性別。屏門的下堵也有四幅精彩的擂金畫,分別以孟浩然、王羲之、杜甫和蘇軾等四個文人的故事為題材。匠師似乎是刻意的要用層次分明的擂金畫作,來加強主神龕的神聖主體性格。正殿的四幅小品擂金畫由於位置易被遮掩,在重修後加裝玻璃保護,因此廟方近年製作精美燈箱,俾便信眾訪客欣賞。 2. 街庄各大字50圓以上自由寄進芳名碑記 此碑立於大正13年(1924),材質為玄武岩,縱高142公分,橫寬74公分,碑額有題,嵌於第二進左山牆居中之位置。本碑鐫有天后宮改築時捐募金額五十圓以上之澎湖廳所轄一街(馬公)四庄(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下屬大字單位(即今之各村里),除太武、橫礁、港子尾、大倉等因所捐金額五十元以下,列名於另一木質之「芳名錄」,全澎街庄所屬大字單位共有七十個列名本碑,由此更足證天后宮具闔澎宮廟之地位。 此碑鑲嵌在正殿東側牆上,碑上大字單位排序系依捐募金額之多寡,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列出,惟望安花宅村(今望安中社)捐五百円(圓),所刻的字句與其他村莊不一樣,實另有其原由的。本來花宅原已募得一筆金額擬捐給天后宮,然因主事者疏忽而未及繳納。直至昭和19年(1944)有一任職高雄國聲報記者的花宅人顏阿參,入天后宮參拜時目睹該石碑竟無花宅捐款金額,返鄉了解真相後便主動出面積極募款,向同庄17人募得日幣295円,顏氏亦獨籌205円,共湊足500円,於該年5月18日交付澎湖天后宮,這也讓這一段幾乎被湮沒的史實重現。 3.《開台澎湖天后宮志》完成 近年澎湖天后宮善信與執事人等有感於史料文物的遺佚,認為應該編纂宮志,特於民國92年初聘請「澎湖采風文化學會」擔任此一重任,歷時三年完成《開台澎湖天后宮志》創作,內容詳瞻豐富。宮志也搜尋這400年的許多相關文獻,總共條列出大事記達267條,相關文字多達20萬字,照片615張。民國97年該宮志送往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暨推廣文獻研究」審查小組,經評定為「文獻書刊類」(未使用政府預算)第一名,獲頒獎狀、獎金,為編纂者帶來莫大之鼓勵。
使用情形: 現為祠廟使用,是民眾信仰中心,平日亦為觀光客必遊的主要觀光據點。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落實古蹟管理維護事項。
現狀: 民國100-103年修復完畢。
網站名稱: (空)
網址: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72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內政部臺民內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14:03:05.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445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澎湖縣
distName: : 馬公市
landNo: : 馬公段
landSerialNo: : 2446
landownership: : 私有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8-15/f3dbcca0-e9bd-4bb9-b080-72749a92d367/澎湖天后宮 721228 內政部公告為第一級古蹟.jpg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8-15/d611a6e5-ac8e-4e12-92d1-04acfe95c689/澎湖天后宮 721228 內政部公告為第一級古蹟2.jpg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263/photo/0001.jpg
2::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2264/photo/0002.jpg
repImgId: 166672

# 本來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7

執行單位心陶園工作室
地址542南投縣草屯鎮碧山路727巷364弄63號
類別名稱陶瓷類
地區名稱南投縣
內容

南投陶發展至今已經二百多年,以產製生活陶器為大宗,其細工陶器在日治時期曾經以「南投燒」聞名海內外。在當時日本本國窯業製品因生產過剩而滯銷的時候,唯有南投燒能以獨特雅致的風格而銷路不衰。雖然一度如此風光,南投燒卻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轉趨式微。從小在南投鄉下土生土長的陶藝家白木全,在沉浸創作多年之後,投入社區陶藝推廣,企圖找回步入歷史的南投燒工藝,運用其傳統意象和技法,轉化創作具有新時代意義的南投陶。

【以心捏陶傳達恬淡哲思】

白木全從小踩著鄉土的泥巴長大,常常在泥地上畫畫,或者玩泥娃娃,十六歲時到苗栗陶瓷工廠做事,從此與陶瓷產業結下不解之緣。民國六十七年,白木全成立「心陶園」的前身「龍谷陶坊」,以生產花盆為主,曾經開發出三百多種造形的花盆,訂單應接不暇,後來因為市場改變,他才轉入陶藝創作之路。從製作花盆跨入陶藝創作,不僅用的釉藥不同,窯燒的技法也大相逕庭,白木全憑著不斷嘗試練習,摸索出獨特的配方與技巧,也開創出自己的風格。他的創作理念是「以心捏陶,以心觀陶」。在他眼裡,陶藝品不是一個冰冷而孤高的物體,不是一道教人百思不解的謎題,而是理應貼近生活、親近大眾,讓男女老幼士農工商都有所體會、有所感觸。白木全擷取生活的記憶,從具體的形象出發,勾勒出一幅浮世風景,傳達了一種恬淡心情。在渾圓線條及誇張比例的背後,正是要引領眾生,一窺創作者心中的「陶」花源!信手拈來的人物、情景,或誇張、或幽默,總是能令人會心一笑之餘,增添幾分懷想或省思。心陶園還有另外一位陶藝家,那就是白木全的夫人詹秋鳳。她本來任職花器批發公司,經常有機會結識陶藝名家,也因此與白木全締結良緣。對藝術的愛好,加上工作時養成鑑賞的本領,讓詹秋鳳最終也跳下來創作,成為白木全的最佳助手。

【找回昔日陶器那份感動】

 

田園綠意環繞的心陶園,本是白木全夫婦的創作園地,有時也邀約同好前來交流切磋,寒暑假還有學生來此學習陶藝。此外,這裡也是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認證的「台灣工藝之家」,接受一般民眾預約參觀。九十八年起,心陶園多了一項任務,成為草屯鎮復興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執行單位。白木全伉儷因為看到農村有許多閒散人力,希望協助居民藉由「工藝微型產業化」得到就業機會,於九十八年首度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九十九年二度參與,則以「南投陶意象文創商品開發」為主題。傳統的南投陶以生活陶器為主,等,細陶像碗盤、香爐、茶具等日常用品,與民眾生活各個層面息息相關。在日治時期因官方大力扶植,培養技師,南投陶業鼎盛一時。但是由於戰後工業興起,大環境及市場的需求改變,塑膠及五金製品取代陶製品,傳統陶器的那份感動也漸漸被人忘卻。「南投陶意象文創商品開發」計畫的目標,就在燃起南投陶傳承的薪火,萃取原汁原味的成型技法、裝飾技法、陶土特質與燒製效果,轉化為符合現今生活形態的生活用品,同時也考量市場接受度與商品化的可行性,對南投陶的核心價值重新詮釋。計畫開發的新產品將擷取南投陶傳統意象,融合印花技法,以及材質的搭配、釉料的運用,找回步入歷史的傳統工藝,並形塑地方文化、人文特色的新魅力。

 

【賦予傳統意象新穎詮釋】

 

根據日治時期官方資料《南投郡管內概況》指出,南投陶創始於嘉慶元年(1796年),最早是指南投市內牛運堀窯場所生產的生活陶,之後才慢慢擴展到附近地區。現在的南投陶,泛指南投縣境內的陶器產業,涵蓋南投、草屯、集集、水里、魚池等地的陶器。近年來雖然有許多陶藝工作者為南投陶注入新血,但其技法源自現代陶藝,與傳統南投燒已有距離。在早期的南投陶歷史中,先民透過代代傳承下來的深厚手工技藝,加上信手拈來、毫不矯揉的裝飾技法與圖紋線條,為生活用品、建裝置、宗教禮器等,營造出敦厚粗獷、質樸簡約的人文特質。這樣的器物不僅反映當時人心的單純與生活的樸實,也呈現出台灣先人勤儉惜物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手工製作的南投陶傳遞了工業製品欠缺的人文氣息。「南投陶意象文創商品開發」計畫就是要重現這種特質。在商品開發計畫中,取南投陶意象融合白木全陶藝創作風格,開發了對杯、燈、盤系列商品,運用鑲嵌、鏤空、印紋技法以及釉色的調配,將南投陶意象重新詮釋,並加入木材元素,巧妙搭配複合材質,溫潤而不失協調性,提升整體手感與質感。這次主題意象擷取自傳統南投陶常見的「窗花」,經過色彩計畫、設計提案、設計定案、模型打樣、包裝設計的完整開發過程,系列商品終於得以呈現。

 

【開創南投陶新時代榮耀】

 

開發完成的「服氣─ 男女對杯」,是將男女帽子與服飾的差異性轉化為對杯造型,兼具實用價值與美學品味。「日月─薰香燈」,內外燈罩鏤空不同的圖騰,藉由旋轉可以調整透光,讓溫暖的光線布滿整個空間。「鑲花──聚寶盆」,以圓的匯集、聚寶意象,搭配木座增添現代感,鑲嵌的窗花圖騰帶出南投陶意象與美學特色。藉由地方特色工藝產業扶植計畫,心陶園與穆德設計團隊合作,有效的將在地資源整合運用,帶動社區工藝微型產業正向發展。在產品設計與開發上,工藝家創作較偏重於藝術層面,與設計公司相互交流激盪之後,運用雙層隔熱注漿成型技術、釉色的變化搭配,以及複合媒材的結合,重新詮釋了南投陶的核心價值。這次計畫還加入包裝的整體形象規畫,將原本的工藝品轉型為可以量化生產的商品,讓南投陶有機會回到大眾日常生活場域,創造新時代的榮耀。後續將結合行銷規畫,提升地方特色,透過網路和系列推廣活動,讓南投陶以文創工藝商品的姿態展現,成為國人喜愛購買的實用陶藝品、外國觀光客想要收藏的特色紀念品。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21.html
執行單位: 心陶園工作室
地址: 542南投縣草屯鎮碧山路727巷364弄63號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地區名稱: 南投縣
內容:

南投陶發展至今已經二百多年,以產製生活陶器為大宗,其細工陶器在日治時期曾經以「南投燒」聞名海內外。在當時日本本國窯業製品因生產過剩而滯銷的時候,唯有南投燒能以獨特雅致的風格而銷路不衰。雖然一度如此風光,南投燒卻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轉趨式微。從小在南投鄉下土生土長的陶藝家白木全,在沉浸創作多年之後,投入社區陶藝推廣,企圖找回步入歷史的南投燒工藝,運用其傳統意象和技法,轉化創作具有新時代意義的南投陶。

【以心捏陶傳達恬淡哲思】

白木全從小踩著鄉土的泥巴長大,常常在泥地上畫畫,或者玩泥娃娃,十六歲時到苗栗陶瓷工廠做事,從此與陶瓷產業結下不解之緣。民國六十七年,白木全成立「心陶園」的前身「龍谷陶坊」,以生產花盆為主,曾經開發出三百多種造形的花盆,訂單應接不暇,後來因為市場改變,他才轉入陶藝創作之路。從製作花盆跨入陶藝創作,不僅用的釉藥不同,窯燒的技法也大相逕庭,白木全憑著不斷嘗試練習,摸索出獨特的配方與技巧,也開創出自己的風格。他的創作理念是「以心捏陶,以心觀陶」。在他眼裡,陶藝品不是一個冰冷而孤高的物體,不是一道教人百思不解的謎題,而是理應貼近生活、親近大眾,讓男女老幼士農工商都有所體會、有所感觸。白木全擷取生活的記憶,從具體的形象出發,勾勒出一幅浮世風景,傳達了一種恬淡心情。在渾圓線條及誇張比例的背後,正是要引領眾生,一窺創作者心中的「陶」花源!信手拈來的人物、情景,或誇張、或幽默,總是能令人會心一笑之餘,增添幾分懷想或省思。心陶園還有另外一位陶藝家,那就是白木全的夫人詹秋鳳。她本來任職花器批發公司,經常有機會結識陶藝名家,也因此與白木全締結良緣。對藝術的愛好,加上工作時養成鑑賞的本領,讓詹秋鳳最終也跳下來創作,成為白木全的最佳助手。

【找回昔日陶器那份感動】

 

田園綠意環繞的心陶園,本是白木全夫婦的創作園地,有時也邀約同好前來交流切磋,寒暑假還有學生來此學習陶藝。此外,這裡也是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認證的「台灣工藝之家」,接受一般民眾預約參觀。九十八年起,心陶園多了一項任務,成為草屯鎮復興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執行單位。白木全伉儷因為看到農村有許多閒散人力,希望協助居民藉由「工藝微型產業化」得到就業機會,於九十八年首度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九十九年二度參與,則以「南投陶意象文創商品開發」為主題。傳統的南投陶以生活陶器為主,等,細陶像碗盤、香爐、茶具等日常用品,與民眾生活各個層面息息相關。在日治時期因官方大力扶植,培養技師,南投陶業鼎盛一時。但是由於戰後工業興起,大環境及市場的需求改變,塑膠及五金製品取代陶製品,傳統陶器的那份感動也漸漸被人忘卻。「南投陶意象文創商品開發」計畫的目標,就在燃起南投陶傳承的薪火,萃取原汁原味的成型技法、裝飾技法、陶土特質與燒製效果,轉化為符合現今生活形態的生活用品,同時也考量市場接受度與商品化的可行性,對南投陶的核心價值重新詮釋。計畫開發的新產品將擷取南投陶傳統意象,融合印花技法,以及材質的搭配、釉料的運用,找回步入歷史的傳統工藝,並形塑地方文化、人文特色的新魅力。

 

【賦予傳統意象新穎詮釋】

 

根據日治時期官方資料《南投郡管內概況》指出,南投陶創始於嘉慶元年(1796年),最早是指南投市內牛運堀窯場所生產的生活陶,之後才慢慢擴展到附近地區。現在的南投陶,泛指南投縣境內的陶器產業,涵蓋南投、草屯、集集、水里、魚池等地的陶器。近年來雖然有許多陶藝工作者為南投陶注入新血,但其技法源自現代陶藝,與傳統南投燒已有距離。在早期的南投陶歷史中,先民透過代代傳承下來的深厚手工技藝,加上信手拈來、毫不矯揉的裝飾技法與圖紋線條,為生活用品、建裝置、宗教禮器等,營造出敦厚粗獷、質樸簡約的人文特質。這樣的器物不僅反映當時人心的單純與生活的樸實,也呈現出台灣先人勤儉惜物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手工製作的南投陶傳遞了工業製品欠缺的人文氣息。「南投陶意象文創商品開發」計畫就是要重現這種特質。在商品開發計畫中,取南投陶意象融合白木全陶藝創作風格,開發了對杯、燈、盤系列商品,運用鑲嵌、鏤空、印紋技法以及釉色的調配,將南投陶意象重新詮釋,並加入木材元素,巧妙搭配複合材質,溫潤而不失協調性,提升整體手感與質感。這次主題意象擷取自傳統南投陶常見的「窗花」,經過色彩計畫、設計提案、設計定案、模型打樣、包裝設計的完整開發過程,系列商品終於得以呈現。

 

【開創南投陶新時代榮耀】

 

開發完成的「服氣─ 男女對杯」,是將男女帽子與服飾的差異性轉化為對杯造型,兼具實用價值與美學品味。「日月─薰香燈」,內外燈罩鏤空不同的圖騰,藉由旋轉可以調整透光,讓溫暖的光線布滿整個空間。「鑲花──聚寶盆」,以圓的匯集、聚寶意象,搭配木座增添現代感,鑲嵌的窗花圖騰帶出南投陶意象與美學特色。藉由地方特色工藝產業扶植計畫,心陶園與穆德設計團隊合作,有效的將在地資源整合運用,帶動社區工藝微型產業正向發展。在產品設計與開發上,工藝家創作較偏重於藝術層面,與設計公司相互交流激盪之後,運用雙層隔熱注漿成型技術、釉色的變化搭配,以及複合媒材的結合,重新詮釋了南投陶的核心價值。這次計畫還加入包裝的整體形象規畫,將原本的工藝品轉型為可以量化生產的商品,讓南投陶有機會回到大眾日常生活場域,創造新時代的榮耀。後續將結合行銷規畫,提升地方特色,透過網路和系列推廣活動,讓南投陶以文創工藝商品的姿態展現,成為國人喜愛購買的實用陶藝品、外國觀光客想要收藏的特色紀念品。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21.html

# 本來 於 農村小旅行 - 8

遊程編號5585
遊程主題親水行程, 。 農園觀光, 。 鄉村畜牧, 。 食農教育, 。 休閒渡假, 。 民俗文化, 。 生態保育
標題埔漁慕農四季紅
內容半日體驗行程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09:00 延平社區 社區簡報 09:30 體驗活動:A.花生糖示範製作 B.黑糖DIY 10:30 社區導覽:糖鄉巡禮 12:00 風味餐享用 一日體驗行程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09:00 延平社區 社區簡報 09:30 體驗活動:A.花生糖製作 B.黑糖DIY(擇一) 10:30 社區導覽:糖鄉巡禮 12:00 風味餐享用 13:00 體驗活動:A.菜粿DIY B.鴿笭製作DIY(擇一) 14:00 周邊社區串連 串聯鄰近社區景點介紹:(擇一) A.青鯤鯓社區:悠遊特色漁村 B.漳洲社區:童子軍文物館、特色養鹿產業 C.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平埔西拉雅族文化知旅 15:00 周邊社區DIY體驗 串聯鄰近社區DIY體驗:(擇一) A.青鯤鯓社區:漁村三寶DIY B.漳洲社區:木玫瑰裝飾藝品DIY C.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Mayi(米買)DIY 二日體驗行程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08:30 台南兵工廠 台南接駁點集合(兵工廠) 09:30-10:30 延平社區 放鴿笭體驗 10:30-12:00 延平社區: 1.鴿笭文化知趣2.花生糖示範製作3.社區導覽 12:00-13:00 風味餐享用(延平社區) 13:00-14:00 黑糖DIY 14:10-16:30 甘蔗生態導覽、甘蔗採收體驗 16:40-17:40 北頭洋 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導覽 17:40-18:40 風味餐享用(北頭洋) 19:00 米格蘭農莊 遊客進住米格蘭農莊,體驗漁釣休閒活動 第二日 07:00-08:00 米格蘭農莊 民宿早餐享用 08:00-10:00 漳洲社區 1.社區導覽、2.木玫瑰裝飾藝品DIY 10:20-12:30 青鯤鯓社區 1.社區導覽、2.魚鄉三寶DIY 12:30-13:30 風味餐享用(青鯤鯓社區) 13:50-15:30 北頭洋 1.北頭洋阿立祖文三向祭祀文化 2.Mayi(米買)DIY 15:30 賦歸 社區地理環境介紹 延平社區位於臺南市佳里區最西邊之頂廍里,自二百多年前即具規模製糖經濟產業,由地名『頂廍』可追溯得知,亦可知製糖產業於其時之重要並成為地方特色產業。 然而因時代變遷、科技發達、創新原物料的出現等種種因素,在六零年代以前成為台灣農村主要經濟命脈的糖產,終使台灣糖業沒落,各地糖廠紛紛關閉僅剩觀光用途,昔時結草寮製糖之『糖廍』歷史淵源文化,皆流失殆盡,徒呼唏噓。 延平社區為使歷史淵源文化得以恢復、保存、延續、傳承,藉由社區營造計畫,改善社區內原舊保甲地之窳陋閒置空間,搭築竹材草寮,更以製糖產業文化營造打製彷古榨壓糖汁之石硨和煮糖、煉糖、製糖之孔明鼎灶具,使二百多年前『糖廍』得以恢復重現。 除了積極恢復歷史文化方面之建設,對於地方產業的復興社區亦汲汲營營的推廣,近年由於產業環境及人口結構改變,農地休耕、就業人口外流已成為農村常見之景。為恢復利用土地自然資源,配合政府農地休耕政策,除了持續發展本社區糖產,推廣地方產業,亦積極利用各項資源營造社區農村景觀與文化內涵,搭配社區導覽、採甘蔗生態體驗、製糖DIY、在地特有鴿笭文化和菜粿製作等體驗活動,吸引遊客前來並帶動本地產業活動。 而對於土地資源再利用,更是堅持採用無毒友善土地之農法:社區的產業活化的理念在於改善農業本質,走向無毒有機的生態目標。配合社區資源-甘蔗生態園區、乳牛牧場產業,建構農業體驗園區,透過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在推廣糖產產業及農村遊程之際,亦將無毒農業之理念向外推廣。 此外,社區近年亦改變單打獨鬥的推廣方式,藉由串聯周邊社區、文化產業及觀光產業,由一日遊至辦理跨區域二日遊,都期望能透過各社區各景點最珍貴的歷史資源及產業文化打動遊客的內心,並將推廣效益發揮到最大。 自然生態特色與人文 1.社區導覽巡禮: 在開始社區實際走訪導覽之前,以影片或簡報方式,介紹關於延平社區之歷史發展脈絡、產業發展文化等,令遊客能對社區有初步認識。隨後帶領遊客遊覽社區,介紹各景點,並在沿途中更加詳細解說社區各種歷史文化,利用走讀方式,提升遊客對於社區的深度了解。 2.復古糖廍及石硨 3.農村文物館 4.花木銀行 5.狀元宅-徐家古厝 6.鄉情花園 7.陶板彩繪美化 體驗活動 1.炒黑糖DIY(建議季節11月-2月,配合甘蔗採收季節): 延平社區以古法熬煮製成黑糖,過程中不添加催化劑及其他化學物質,純天然熬煮甘蔗原汁3-4小時,並以手工翻炒散熱成形。透過體驗享受DIY樂趣也增進對於黑糖製成的知識。 2.花生糖現場製作: 邀請社區內擁有40多年製糖經驗的徐師傅現場示範及解說花生糖製作,在師傅專業指導下體驗翻炒及將熱騰騰香噴噴的花生糖切塊。 3.菜粿DIY: 菜粿為延平社區傳統佳餚,在冬至時節,家家戶戶會製作菜粿當作拜拜供品。延平社區將此做為DIY活動項目之一,讓遊客能夠親手製作品嘗傳統美味。 4.甘蔗生態園區(導覽/採果) : 延平社區以產黑糖為產業發展特色,其原料甘蔗皆由社區自主栽種,並堅持不噴灑除草劑及農藥,打造無毒農園,不論是『食』或『樂』都能安心。藉由生態導覽解說講述甘蔗生長之知識,並透過採果樂可增加遊客對於農村的喜愛,亦能同時宣導無毒耕作的理念。 5.鴿笭文化解說及體驗: 鴿笭文化是全世界僅存在於台灣的傳統技藝文化,然而在台灣鴿笭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延平社區感嘆傳統技藝之沒落殆盡,因此致力於其重振。盼其能夠重現及受到更多人關注、重視。 社區風味餐 由社區媽媽們的好手藝烹飪出特色風味餐,利用在地的新鮮食材以及南部盛產的吳郭魚,採用自助餐是提供給遊客享用。 鄰近社區串連 1.漳洲社區 漳洲社區特色產業為養鹿,近年因產業結構及行銷方式改變,社區之養鹿產銷班和養鹿場,透過產官學合作,開發多種鹿茸產品及籌備設立觀光鹿場,期望帶來多方面經濟效益。社區內「進穎養鹿場」曾獲台南縣十大伴手禮,101年獲神農獎。106年6月獲農委會邀請參加生技展。其多樣生技鹿茸產品,期待協助社區養鹿產業發展重建以前盛業。 社區木玫瑰文創商品及木玫瑰DIY,野莧製作鹼水代替棚酸,發展社區產業商品如野莧香草甜粽、野莧豆腐DIY、青草園之青草茶,野莧香草甜粽更受邀至臺南南紡夢時代展售,屬於健康食品可預期未來市場潛力。 在文化方面,漳洲社區為使歷史淵源文化得以恢復、保存、延續、傳承,民國103年至105年於文化局「番仔寮─風雲再現」營造計畫建立文物館,陳列童子軍文物、金氏世界紀錄蜈蚣陣文物,透過文物的完整保存吸引遊客來訪。 此外,漳洲社區近年亦努力發展發展有機農作保護美麗家園,漳洲社區居民世代務農,近幾年青年返鄉發展有機農事生產。社區協助導入肥水變綠金政策,提高有機產量並積極建立銷售平台協助行銷通路及開發農事體驗活動。 2.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 北頭洋位於臺南市佳里區市街西北方約2公里的地方,由佳里往青鯤鯓及漚汪兩條道路所形成V字形夾角處。居民多為西拉雅人後裔。 相傳,北頭洋族人是幾千年前從七股番仔塭上岸,落腳於今址;嗣後,再因族群繁衍擴散於大北門區各地,及東山區東河等地。所以,北頭洋開發甚早,又與荷蘭人交涉周旋,本地可說是一部台灣早期開發史及涉外史的好教材。有著這樣顯赫的歷史背景,北頭洋的史蹟傳說特多,舉凡立長宮、慶長宮、望高寮、飛砂崙、荷蘭井及百年粿葉樹等,儘是眾人皆知的著名景點,而引人入勝的飛番程天與傳奇故事,更是令北頭洋族人「走路有風」的歷史傳說。 民國88年北頭洋的阿立祖子民們也重新恢復了中斷數百年之久的平埔祭典-西拉雅夜祭。夜祭的舉辦重新凝聚了族人的自我認同感,長久以來幾乎被自己遺忘的過去,似乎如沈睡許久的睡美人甦醒過來一般。社區居民於92年申請設立【台南縣蕭壠社北頭洋發展協會】,以研究並延續西拉雅平埔文化為主要宗旨,95年12月,正式成立【北頭洋平埔文化村】。 除了珍貴的平埔族文化資產,更有優美的田園景緻與各種農村生活體驗,提倡自然、樂活的生活態度,期盼能讓平日忙碌的遊客們在此享受富有文化氣息的悠閒時光。 3.青鯤鯓社區 青鯤鯓社區位臺南市將軍區濱海地區,青鯤鯓是由鯤鯓村和鯤溟村所組成,「鯤鯓」指的是海中的大魚(似鯨魚),後引申為島之義。 「青鯤鯓」遠望像一尾青色鯤魚的身體,所以顧名思義就知道它本來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孤島。位於臺南市將軍區西南側和七股區交界的靠海聚落,外有青山港汕(俗稱外線)屏障,水域平靜。多數的村民以捕魚或以養殖蚵仔、蛤蠣維生。直到民國二十五年底,青鯤鯓的聯外道路完工後,孤島才消失無蹤。現在青鯤鯓內的青山漁港仍是臺南市僅次於將軍漁港的漁獲拍賣魚區場,亦是特色商業活動景況。 青鯤鯓周圍有許多鹽田,近年來七股鹽場已經廢曬,只留下大片荒蕪的鹽田,也成了鳥類喜愛的棲息地之一,而青鯤鯓的魚塭因為提供了藻類及底棲生物的有利生長環境,也很適合鳥類棲息、覓食。臺南濕地生態三寶的高蹺行鳥、反嘴行鳥與黑面琵鷺,於此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 近年來社區盡力營造改善環境景觀,更期望將社區三寶:蝦乾、烏魚子、牡蠣,達到產、銷、觀光之「一條龍」整合形態。由於這裡是高蹺行鳥等重要野鳥棲地,因此期待未來能在此設立「沿海自然保護區」,提供賞鳥好去處,也將結合社區的力量進行社區的綠美化工作。 4.米格蘭農莊民宿 距離延平社區車程約3分鐘,四面皆被魚塭環繞,讓人很難想像居然有座清幽的休閒農莊就藏身在此處。 農莊腹地廣大,內部設備齊全,園區內設置多樣適合親子同樂的設施、露營、烤肉場地等,更結合魚塭特色,將閒置魚池整頓提供給客人漁釣,享受休閒的度假時光。
圖片http://rural.swcb.gov.tw/images/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0/E5/F585/b44c0120-4f66-4fe1-b153-c9be2e1c9a5d.jpg
更新日期2018/10/11 下午 09:10:02
遊程編號: 5585
遊程主題: 親水行程, 。 農園觀光, 。 鄉村畜牧, 。 食農教育, 。 休閒渡假, 。 民俗文化, 。 生態保育
標題: 埔漁慕農四季紅
內容: 半日體驗行程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09:00 延平社區 社區簡報 09:30 體驗活動:A.花生糖示範製作 B.黑糖DIY 10:30 社區導覽:糖鄉巡禮 12:00 風味餐享用 一日體驗行程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09:00 延平社區 社區簡報 09:30 體驗活動:A.花生糖製作 B.黑糖DIY(擇一) 10:30 社區導覽:糖鄉巡禮 12:00 風味餐享用 13:00 體驗活動:A.菜粿DIY B.鴿笭製作DIY(擇一) 14:00 周邊社區串連 串聯鄰近社區景點介紹:(擇一) A.青鯤鯓社區:悠遊特色漁村 B.漳洲社區:童子軍文物館、特色養鹿產業 C.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平埔西拉雅族文化知旅 15:00 周邊社區DIY體驗 串聯鄰近社區DIY體驗:(擇一) A.青鯤鯓社區:漁村三寶DIY B.漳洲社區:木玫瑰裝飾藝品DIY C.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Mayi(米買)DIY 二日體驗行程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08:30 台南兵工廠 台南接駁點集合(兵工廠) 09:30-10:30 延平社區 放鴿笭體驗 10:30-12:00 延平社區: 1.鴿笭文化知趣2.花生糖示範製作3.社區導覽 12:00-13:00 風味餐享用(延平社區) 13:00-14:00 黑糖DIY 14:10-16:30 甘蔗生態導覽、甘蔗採收體驗 16:40-17:40 北頭洋 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導覽 17:40-18:40 風味餐享用(北頭洋) 19:00 米格蘭農莊 遊客進住米格蘭農莊,體驗漁釣休閒活動 第二日 07:00-08:00 米格蘭農莊 民宿早餐享用 08:00-10:00 漳洲社區 1.社區導覽、2.木玫瑰裝飾藝品DIY 10:20-12:30 青鯤鯓社區 1.社區導覽、2.魚鄉三寶DIY 12:30-13:30 風味餐享用(青鯤鯓社區) 13:50-15:30 北頭洋 1.北頭洋阿立祖文三向祭祀文化 2.Mayi(米買)DIY 15:30 賦歸 社區地理環境介紹 延平社區位於臺南市佳里區最西邊之頂廍里,自二百多年前即具規模製糖經濟產業,由地名『頂廍』可追溯得知,亦可知製糖產業於其時之重要並成為地方特色產業。 然而因時代變遷、科技發達、創新原物料的出現等種種因素,在六零年代以前成為台灣農村主要經濟命脈的糖產,終使台灣糖業沒落,各地糖廠紛紛關閉僅剩觀光用途,昔時結草寮製糖之『糖廍』歷史淵源文化,皆流失殆盡,徒呼唏噓。 延平社區為使歷史淵源文化得以恢復、保存、延續、傳承,藉由社區營造計畫,改善社區內原舊保甲地之窳陋閒置空間,搭築竹材草寮,更以製糖產業文化營造打製彷古榨壓糖汁之石硨和煮糖、煉糖、製糖之孔明鼎灶具,使二百多年前『糖廍』得以恢復重現。 除了積極恢復歷史文化方面之建設,對於地方產業的復興社區亦汲汲營營的推廣,近年由於產業環境及人口結構改變,農地休耕、就業人口外流已成為農村常見之景。為恢復利用土地自然資源,配合政府農地休耕政策,除了持續發展本社區糖產,推廣地方產業,亦積極利用各項資源營造社區農村景觀與文化內涵,搭配社區導覽、採甘蔗生態體驗、製糖DIY、在地特有鴿笭文化和菜粿製作等體驗活動,吸引遊客前來並帶動本地產業活動。 而對於土地資源再利用,更是堅持採用無毒友善土地之農法:社區的產業活化的理念在於改善農業本質,走向無毒有機的生態目標。配合社區資源-甘蔗生態園區、乳牛牧場產業,建構農業體驗園區,透過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在推廣糖產產業及農村遊程之際,亦將無毒農業之理念向外推廣。 此外,社區近年亦改變單打獨鬥的推廣方式,藉由串聯周邊社區、文化產業及觀光產業,由一日遊至辦理跨區域二日遊,都期望能透過各社區各景點最珍貴的歷史資源及產業文化打動遊客的內心,並將推廣效益發揮到最大。 自然生態特色與人文 1.社區導覽巡禮: 在開始社區實際走訪導覽之前,以影片或簡報方式,介紹關於延平社區之歷史發展脈絡、產業發展文化等,令遊客能對社區有初步認識。隨後帶領遊客遊覽社區,介紹各景點,並在沿途中更加詳細解說社區各種歷史文化,利用走讀方式,提升遊客對於社區的深度了解。 2.復古糖廍及石硨 3.農村文物館 4.花木銀行 5.狀元宅-徐家古厝 6.鄉情花園 7.陶板彩繪美化 體驗活動 1.炒黑糖DIY(建議季節11月-2月,配合甘蔗採收季節): 延平社區以古法熬煮製成黑糖,過程中不添加催化劑及其他化學物質,純天然熬煮甘蔗原汁3-4小時,並以手工翻炒散熱成形。透過體驗享受DIY樂趣也增進對於黑糖製成的知識。 2.花生糖現場製作: 邀請社區內擁有40多年製糖經驗的徐師傅現場示範及解說花生糖製作,在師傅專業指導下體驗翻炒及將熱騰騰香噴噴的花生糖切塊。 3.菜粿DIY: 菜粿為延平社區傳統佳餚,在冬至時節,家家戶戶會製作菜粿當作拜拜供品。延平社區將此做為DIY活動項目之一,讓遊客能夠親手製作品嘗傳統美味。 4.甘蔗生態園區(導覽/採果) : 延平社區以產黑糖為產業發展特色,其原料甘蔗皆由社區自主栽種,並堅持不噴灑除草劑及農藥,打造無毒農園,不論是『食』或『樂』都能安心。藉由生態導覽解說講述甘蔗生長之知識,並透過採果樂可增加遊客對於農村的喜愛,亦能同時宣導無毒耕作的理念。 5.鴿笭文化解說及體驗: 鴿笭文化是全世界僅存在於台灣的傳統技藝文化,然而在台灣鴿笭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延平社區感嘆傳統技藝之沒落殆盡,因此致力於其重振。盼其能夠重現及受到更多人關注、重視。 社區風味餐 由社區媽媽們的好手藝烹飪出特色風味餐,利用在地的新鮮食材以及南部盛產的吳郭魚,採用自助餐是提供給遊客享用。 鄰近社區串連 1.漳洲社區 漳洲社區特色產業為養鹿,近年因產業結構及行銷方式改變,社區之養鹿產銷班和養鹿場,透過產官學合作,開發多種鹿茸產品及籌備設立觀光鹿場,期望帶來多方面經濟效益。社區內「進穎養鹿場」曾獲台南縣十大伴手禮,101年獲神農獎。106年6月獲農委會邀請參加生技展。其多樣生技鹿茸產品,期待協助社區養鹿產業發展重建以前盛業。 社區木玫瑰文創商品及木玫瑰DIY,野莧製作鹼水代替棚酸,發展社區產業商品如野莧香草甜粽、野莧豆腐DIY、青草園之青草茶,野莧香草甜粽更受邀至臺南南紡夢時代展售,屬於健康食品可預期未來市場潛力。 在文化方面,漳洲社區為使歷史淵源文化得以恢復、保存、延續、傳承,民國103年至105年於文化局「番仔寮─風雲再現」營造計畫建立文物館,陳列童子軍文物、金氏世界紀錄蜈蚣陣文物,透過文物的完整保存吸引遊客來訪。 此外,漳洲社區近年亦努力發展發展有機農作保護美麗家園,漳洲社區居民世代務農,近幾年青年返鄉發展有機農事生產。社區協助導入肥水變綠金政策,提高有機產量並積極建立銷售平台協助行銷通路及開發農事體驗活動。 2.北頭洋平埔文化園區 北頭洋位於臺南市佳里區市街西北方約2公里的地方,由佳里往青鯤鯓及漚汪兩條道路所形成V字形夾角處。居民多為西拉雅人後裔。 相傳,北頭洋族人是幾千年前從七股番仔塭上岸,落腳於今址;嗣後,再因族群繁衍擴散於大北門區各地,及東山區東河等地。所以,北頭洋開發甚早,又與荷蘭人交涉周旋,本地可說是一部台灣早期開發史及涉外史的好教材。有著這樣顯赫的歷史背景,北頭洋的史蹟傳說特多,舉凡立長宮、慶長宮、望高寮、飛砂崙、荷蘭井及百年粿葉樹等,儘是眾人皆知的著名景點,而引人入勝的飛番程天與傳奇故事,更是令北頭洋族人「走路有風」的歷史傳說。 民國88年北頭洋的阿立祖子民們也重新恢復了中斷數百年之久的平埔祭典-西拉雅夜祭。夜祭的舉辦重新凝聚了族人的自我認同感,長久以來幾乎被自己遺忘的過去,似乎如沈睡許久的睡美人甦醒過來一般。社區居民於92年申請設立【台南縣蕭壠社北頭洋發展協會】,以研究並延續西拉雅平埔文化為主要宗旨,95年12月,正式成立【北頭洋平埔文化村】。 除了珍貴的平埔族文化資產,更有優美的田園景緻與各種農村生活體驗,提倡自然、樂活的生活態度,期盼能讓平日忙碌的遊客們在此享受富有文化氣息的悠閒時光。 3.青鯤鯓社區 青鯤鯓社區位臺南市將軍區濱海地區,青鯤鯓是由鯤鯓村和鯤溟村所組成,「鯤鯓」指的是海中的大魚(似鯨魚),後引申為島之義。 「青鯤鯓」遠望像一尾青色鯤魚的身體,所以顧名思義就知道它本來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孤島。位於臺南市將軍區西南側和七股區交界的靠海聚落,外有青山港汕(俗稱外線)屏障,水域平靜。多數的村民以捕魚或以養殖蚵仔、蛤蠣維生。直到民國二十五年底,青鯤鯓的聯外道路完工後,孤島才消失無蹤。現在青鯤鯓內的青山漁港仍是臺南市僅次於將軍漁港的漁獲拍賣魚區場,亦是特色商業活動景況。 青鯤鯓周圍有許多鹽田,近年來七股鹽場已經廢曬,只留下大片荒蕪的鹽田,也成了鳥類喜愛的棲息地之一,而青鯤鯓的魚塭因為提供了藻類及底棲生物的有利生長環境,也很適合鳥類棲息、覓食。臺南濕地生態三寶的高蹺行鳥、反嘴行鳥與黑面琵鷺,於此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蹤影。 近年來社區盡力營造改善環境景觀,更期望將社區三寶:蝦乾、烏魚子、牡蠣,達到產、銷、觀光之「一條龍」整合形態。由於這裡是高蹺行鳥等重要野鳥棲地,因此期待未來能在此設立「沿海自然保護區」,提供賞鳥好去處,也將結合社區的力量進行社區的綠美化工作。 4.米格蘭農莊民宿 距離延平社區車程約3分鐘,四面皆被魚塭環繞,讓人很難想像居然有座清幽的休閒農莊就藏身在此處。 農莊腹地廣大,內部設備齊全,園區內設置多樣適合親子同樂的設施、露營、烤肉場地等,更結合魚塭特色,將閒置魚池整頓提供給客人漁釣,享受休閒的度假時光。
圖片: http://rural.swcb.gov.tw/images/d_upload_rural/cms/image/A0/B0/C0/D0/E5/F585/b44c0120-4f66-4fe1-b153-c9be2e1c9a5d.jpg
更新日期: 2018/10/11 下午 09:10:02
[ 搜尋所有 本來 ... ]

根據姓名 洪O芬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洪O芬 ...)

洪合剩、洪合達宅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1.建築因年久失修,前廳屋頂出現破損及裂隙,且有木構造遭白蟻蛀蝕問題,尤以前落捧簷、楹仔、右巷頭半樓最為嚴重,可見明顯蟻路。 2.左大規壁牆面灰壁剝落嚴重。 3.右側疊樓牆體遭榕樹攀附,且受根系擠壓導... | 歷史沿革: 洪合淵、洪合剩、洪合達兄弟,於民國10年代(1920)至印尼營土產生意,返鄉於後浦興建兩幢連棟二落大厝,即本歷史建築洪合剩、洪合達宅及左側歷史建築洪合淵宅,於民國19年(1930)完竣。而洪合剩家族兄...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洪合淵宅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1.建築因年久失修,屋頂出現局部破損及裂隙,導致前落左房及大廳於雨天出現漏水問題。 2.左大規壁、後寮牆因灰壁剝落,牆體較易受濕氣影響,使霧季、雨季房內濕氣重,甚至出現滲水情形。 3.後落巷頭半樓木構... | 歷史沿革: 洪合淵、洪合剩、洪合達兄弟,於民國10年代(1920)至印尼營土產生意,返鄉於後浦興建兩幢連棟二落大厝,即本歷史建築洪合淵宅及右側歷史建築洪合剩、洪合達宅,於民國19年(1930)完竣,大廳彩繪仍留有...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洪智芬地政士事務所

姓名: 洪智芬 | 開業原因: 自行開業 | 傳真電話: | 臺中市沙鹿區大新街2號

@ 地政士開業資料

洪智芬地政士事務所

電話: 04-26621091 | 執照有效期限: 1150423 | 姓名: 洪O芬 | 事務所地址: 沙鹿區大新街2號

@ 臺中市合法地政士開業名冊

洪啟芬診所

特約服務項目: 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服務 | 特約起日: 20210429 | 特約迄日: 20211231 | 機構電話: 049-2333359 | 機構負責人姓名: 洪啟芬 | 機構代碼: B21000087 | 機構種類: B2 | 地址全址: 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中正路1222號

@ 長照ABC據點

社會工作與法律

作者: 林瓊嘉, 翁慧圓, 何振宇, 溫世合, 蔡雯瑾, 周大堯, 游麗裡, 梁美榮, 馬梅芬, 黃瑞杉, 蔡教仁, 蕭伊珊, 陳佳妤, 李錦松, 岳瑞霞, 劉貞芳, 林美妙, 周慧香, 林揚崇, 洪淑芬, ... | 出版單位: 洪葉文化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11/12 | 適讀對象: 成人(學術) | 頁數: 416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95895-8-6 (平裝, NT$500, 416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洪啟芬診所

特約服務項目: 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服務 | 特約起日: 20230101 | 特約迄日: 20231231 | 機構電話: 049-2333359 | 機構負責人姓名: 洪啟芬 | 機構代碼: B21000087 | 機構種類: B2 | 地址全址: 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中正路1222號

@ 長照ABC據點

洪啟芬診所

特約服務項目: 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服務 | 特約起日: 20240101 | 特約迄日: 20251231 | 機構電話: 049-2333359 | 機構負責人姓名: 洪啟芬 | 機構代碼: B21000087 | 機構種類: B2 | 地址全址: 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中正路1222號

@ 長照ABC據點

洪合剩、洪合達宅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1.建築因年久失修,前廳屋頂出現破損及裂隙,且有木構造遭白蟻蛀蝕問題,尤以前落捧簷、楹仔、右巷頭半樓最為嚴重,可見明顯蟻路。 2.左大規壁牆面灰壁剝落嚴重。 3.右側疊樓牆體遭榕樹攀附,且受根系擠壓導... | 歷史沿革: 洪合淵、洪合剩、洪合達兄弟,於民國10年代(1920)至印尼營土產生意,返鄉於後浦興建兩幢連棟二落大厝,即本歷史建築洪合剩、洪合達宅及左側歷史建築洪合淵宅,於民國19年(1930)完竣。而洪合剩家族兄...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洪合淵宅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1.建築因年久失修,屋頂出現局部破損及裂隙,導致前落左房及大廳於雨天出現漏水問題。 2.左大規壁、後寮牆因灰壁剝落,牆體較易受濕氣影響,使霧季、雨季房內濕氣重,甚至出現滲水情形。 3.後落巷頭半樓木構... | 歷史沿革: 洪合淵、洪合剩、洪合達兄弟,於民國10年代(1920)至印尼營土產生意,返鄉於後浦興建兩幢連棟二落大厝,即本歷史建築洪合淵宅及右側歷史建築洪合剩、洪合達宅,於民國19年(1930)完竣,大廳彩繪仍留有...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洪智芬地政士事務所

姓名: 洪智芬 | 開業原因: 自行開業 | 傳真電話: | 臺中市沙鹿區大新街2號

@ 地政士開業資料

洪智芬地政士事務所

電話: 04-26621091 | 執照有效期限: 1150423 | 姓名: 洪O芬 | 事務所地址: 沙鹿區大新街2號

@ 臺中市合法地政士開業名冊

洪啟芬診所

特約服務項目: 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服務 | 特約起日: 20210429 | 特約迄日: 20211231 | 機構電話: 049-2333359 | 機構負責人姓名: 洪啟芬 | 機構代碼: B21000087 | 機構種類: B2 | 地址全址: 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中正路1222號

@ 長照ABC據點

社會工作與法律

作者: 林瓊嘉, 翁慧圓, 何振宇, 溫世合, 蔡雯瑾, 周大堯, 游麗裡, 梁美榮, 馬梅芬, 黃瑞杉, 蔡教仁, 蕭伊珊, 陳佳妤, 李錦松, 岳瑞霞, 劉貞芳, 林美妙, 周慧香, 林揚崇, 洪淑芬, ... | 出版單位: 洪葉文化 | 版次: 初版 | 出版年月: 111/12 | 適讀對象: 成人(學術) | 頁數: 416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95895-8-6 (平裝, NT$500, 416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洪啟芬診所

特約服務項目: 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服務 | 特約起日: 20230101 | 特約迄日: 20231231 | 機構電話: 049-2333359 | 機構負責人姓名: 洪啟芬 | 機構代碼: B21000087 | 機構種類: B2 | 地址全址: 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中正路1222號

@ 長照ABC據點

洪啟芬診所

特約服務項目: 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服務 | 特約起日: 20240101 | 特約迄日: 20251231 | 機構電話: 049-2333359 | 機構負責人姓名: 洪啟芬 | 機構代碼: B21000087 | 機構種類: B2 | 地址全址: 南投縣草屯鎮御史里中正路1222號

@ 長照ABC據點
[ 搜尋所有 洪O芬 ... ]

根據電話 02-878706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02-87870602 資料。

[ 搜尋所有 02-87870602 ... ]

根據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

麗柏國際有限公司

電話: 03-3111000 | 登記級別: 甲級 | 所聘雇專業人員數量: 4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1

@ 經濟部能源署_合格電器承裝業資料

鈁舟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535608 | 電話號碼: 03-3521608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3樓之1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矽橋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69761715 | 電話號碼: 03-3521608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3樓之1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康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6994709 | 電話號碼: 03-3113532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5樓之6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聯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4450177 | 電話號碼: 03-3528300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7樓之4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卓玥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42598281 | 電話號碼: 03-3312188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三樓之4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佰世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28718497 | 電話號碼: 03-321-8989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泰明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8462 | 電話號碼: 03-3122752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2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麗柏國際有限公司

電話: 03-3111000 | 登記級別: 甲級 | 所聘雇專業人員數量: 4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1

@ 經濟部能源署_合格電器承裝業資料

鈁舟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535608 | 電話號碼: 03-3521608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3樓之1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矽橋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69761715 | 電話號碼: 03-3521608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3樓之1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康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6994709 | 電話號碼: 03-3113532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5樓之6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聯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4450177 | 電話號碼: 03-3528300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7樓之4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卓玥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42598281 | 電話號碼: 03-3312188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三樓之4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佰世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28718497 | 電話號碼: 03-321-8989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泰明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8462 | 電話號碼: 03-3122752 |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2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 搜尋所有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 ]

本來的黃頁資料

(以下顯示 1 筆)

本來車業行 | 地址: 新北市五股區成泰路三段23號 | 電話: 02-2291-9234

名稱 本來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本來)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05巷8號1及2樓
郭柄賢12625515核准設立

桃園市觀音區富源里公園三街13巷22號1樓
王南施30365717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9016530)

臺南市中西區元安里海安路1段20號1樓
邱靜琳36681971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40182045)

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1段259號8樓之1
林家興42428723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64202145)

臺中市烏日區民權街26號1樓
簡玲雅54242808核准設立

臺南市南區南都里中華南路二段315巷12弄14號5樓
藍志明64881563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謝乃文80494477核准設立

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76巷6號1樓
林衍慶82887499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05巷8號1及2樓 | 負責人: 郭柄賢 | 統編: 1262551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富源里公園三街13巷22號1樓 | 負責人: 王南施 | 統編: 30365717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9016530)

登記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元安里海安路1段20號1樓 | 負責人: 邱靜琳 | 統編: 36681971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40182045)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1段259號8樓之1 | 負責人: 林家興 | 統編: 42428723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64202145)

登記地址: 臺中市烏日區民權街26號1樓 | 負責人: 簡玲雅 | 統編: 54242808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南市南區南都里中華南路二段315巷12弄14號5樓 | 負責人: 藍志明 | 統編: 64881563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 負責人: 謝乃文 | 統編: 80494477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76巷6號1樓 | 負責人: 林衍慶 | 統編: 82887499 | 核准設立

姓名 洪O芬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洪O芬)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屏東縣長治鄉繁隆村繁隆街3-1號
洪櫻芬17503982核准設立 - 獨資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390巷11號1樓
洪麗芬09410737歇業 - 獨資

新北市淡水區水源街1段71巷24號地下層
洪薇芬83175883核准設立

新北市板橋區合宜路145號11樓之1
洪淑芬92719681核准設立 - 獨資

臺東縣臺東市自強里開封街543號1樓
洪淑芬27275608核准設立

屏東縣里港鄉玉田村精華街四一號一樓
洪瓊芬67828346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314290900)

新北市板橋區僑中1街138號1樓
洪麗芬78317546歇業 - 獨資

臺中市潭子區東寶里雅潭路2段224號1樓
洪杏芬05785698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屏東縣長治鄉繁隆村繁隆街3-1號 | 負責人: 洪櫻芬 | 統編: 17503982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390巷11號1樓 | 負責人: 洪麗芬 | 統編: 09410737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水源街1段71巷24號地下層 | 負責人: 洪薇芬 | 統編: 83175883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合宜路145號11樓之1 | 負責人: 洪淑芬 | 統編: 92719681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自強里開封街543號1樓 | 負責人: 洪淑芬 | 統編: 27275608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屏東縣里港鄉玉田村精華街四一號一樓 | 負責人: 洪瓊芬 | 統編: 67828346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314290900)

登記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僑中1街138號1樓 | 負責人: 洪麗芬 | 統編: 78317546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中市潭子區東寶里雅潭路2段224號1樓 | 負責人: 洪杏芬 | 統編: 05785698 | 核准設立 - 獨資

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1
朱敬舜90043156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2
林家瑜42606085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1
黃瀧德53761274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洪潄芬28718497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三樓之4
陳清裕42598281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2
李育燃54308462核准設立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3樓之1
黃國欽69761715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1 | 負責人: 朱敬舜 | 統編: 90043156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2 | 負責人: 林家瑜 | 統編: 4260608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1 | 負責人: 黃瀧德 | 統編: 53761274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4樓之6 | 負責人: 洪潄芬 | 統編: 28718497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三樓之4 | 負責人: 陳清裕 | 統編: 42598281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8樓之2 | 負責人: 李育燃 | 統編: 54308462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二段66號3樓之1 | 負責人: 黃國欽 | 統編: 69761715 | 核准設立

與本來股份有限公司同分類的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巨鎧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

統一編號: 54300187 | 電話號碼: 06-2655599 | 臺南市南區彰南里新平路7號

東鉅能源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3065 | 電話號碼: 03-6662991 | 新竹市東區關新路27號14樓之5

光威資訊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9096 | 電話號碼: 02-8665-4976 |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3段26號7樓

榮承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7718 | 電話號碼: 02-86923334 |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1段183號25樓

潤泰全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10684 | 電話號碼: 0910449799 | 新北市泰山區信華二街6號(1樓)

聯誠寵物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7870 | 電話號碼: 02-22933501 | 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228之11號9樓

晟侑紡織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299724 | 電話號碼: 02-22548500 |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2段124巷6號5樓

康紹特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3001 | 電話號碼: 02-26988214 |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1段77號16樓之2

允懋實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1587 | 電話號碼: 02-2925-7855 | 金門縣金城鎮伯玉路1段80巷5號

亞士曼企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4775 | 電話號碼: 02-29111768 |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21號2樓

浩禾貿易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299055 | 電話號碼: 02-88092918 | 新北市淡水區八勢里八勢路50巷5弄8之7號6樓

這方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2864806 | 電話號碼: 02-85112109 | 新北市三重區光復路1段83巷14號

佑鑫鞋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4037 | 電話號碼: 02-26921353 |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69號

岠釩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11213 | 電話號碼: 02-22534059 | 新北市板橋區雨農路58號6樓

米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8651 | 電話號碼: 0915658950 | 新北市汐止區大安街52巷35號(1樓)

巨鎧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

統一編號: 54300187 | 電話號碼: 06-2655599 | 臺南市南區彰南里新平路7號

東鉅能源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3065 | 電話號碼: 03-6662991 | 新竹市東區關新路27號14樓之5

光威資訊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9096 | 電話號碼: 02-8665-4976 |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3段26號7樓

榮承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7718 | 電話號碼: 02-86923334 |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1段183號25樓

潤泰全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10684 | 電話號碼: 0910449799 | 新北市泰山區信華二街6號(1樓)

聯誠寵物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7870 | 電話號碼: 02-22933501 | 新北市八里區龍米路2段228之11號9樓

晟侑紡織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299724 | 電話號碼: 02-22548500 |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2段124巷6號5樓

康紹特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3001 | 電話號碼: 02-26988214 | 新北市汐止區新台五路1段77號16樓之2

允懋實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1587 | 電話號碼: 02-2925-7855 | 金門縣金城鎮伯玉路1段80巷5號

亞士曼企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4775 | 電話號碼: 02-29111768 |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21號2樓

浩禾貿易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299055 | 電話號碼: 02-88092918 | 新北市淡水區八勢里八勢路50巷5弄8之7號6樓

這方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2864806 | 電話號碼: 02-85112109 | 新北市三重區光復路1段83巷14號

佑鑫鞋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4037 | 電話號碼: 02-26921353 |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一路86巷69號

岠釩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11213 | 電話號碼: 02-22534059 | 新北市板橋區雨農路58號6樓

米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54308651 | 電話號碼: 0915658950 | 新北市汐止區大安街52巷35號(1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