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港蔡家古厝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文化部

個案名稱里港蔡家古厝的現狀是「里港蔡家古厝」目前僅存正身,尚待修復。, 歷史沿革是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里港蔡家古厝」位於屏東縣里港鄉中山路27號,興建於1903年(光緒29年,明治36年),完工於1906年(光緒32年,明治39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根據〈蔡家世普〉的紀載,「里港蔡家古厝」建造者蔡糞曾擔任里港第二保保正長。與同時期玉田村(第一保)藍家、大平村(第二保)....

#里港蔡家古厝的地圖

案件編號20220308000004
個案名稱里港蔡家古厝
種類

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里港蔡家古厝」位於屏東縣里港鄉中山路27號,興建於1903年(光緒29年,明治36年),完工於1906年(光緒32年,明治39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根據〈蔡家世普〉的紀載,「里港蔡家古厝」建造者蔡糞曾擔任里港第二保保正長。與同時期玉田村(第一保)藍家、大平村(第二保)韓家、過江村(第四保)陳家同為里港享有盛名的家族,蔡家古厝、里港郵便局與其他眾多官廳建築均位於中山路,是日治時期政治與經濟重區,見證里港發展的歷史,具歷史價值。據蔡杏大兒子蔡有成與三兒子林純安回憶,當時蔡糞在興建蔡家古厝時,賣掉了20甲土地,從福建運了許多木頭到臺灣,並聘請福建師傅施做蔡家古厝。1907年(明治40年)蔡糞向當時的阿里港支廳申請建物登記,此筆土地所登記的地址為「港西上里阿里港街九百七十六番地」後改為「港西上里阿里港街九百六十五番地」,也與戶籍謄本上「蔡六訂正阿緱聽港西上里阿里港街九百七十六番地大正七年七月十九日轉居」可相互對照。此外,可以看見當時土地的大小為「一畑參分四厘貳毫」約等於228平方公尺。與現今蔡家古厝坐落土地面積有落差,推測應是後期有陸續買地並增建。蔡家古厝內外埕圍牆、左、右護龍在2016年建築物產權因變賣轉移,蔡家後代於2018年7月24日提報指定古蹟,在審議過程中遭人破壞左、右護龍、內外埕圍牆及院門,目前僅存正身。 3.登錄時間 「里港蔡家古厝」於2020年10月6日經屏東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國立屏東大學(2023)。《屏東縣歷史建築里港蔡家古厝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成果報告書》。屏東: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評定基準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1.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2.蔡家古厝為1903年興建,建造者蔡糞為阿里港庄第二保正,並與同時期玉田村(第一保)藍家、大平村(第二保)韓家、過江村(第四保)陳家同為里港當時享有盛名的家族;蔡家古厝同里港郵便局與其他眾多官廳建築均位於中山路,為日治時期政治與經濟重區,見證里港發展的歷史意義。 3.蔡家第一代先祖為客家人,古厝正身牆身採白牆轉角飾紅磚及窗戶上方冊頁匾裝飾,呈現臺灣客家建築的特徵,其營建手法為客家人從大陸移民至里港重要的歷史證據,正身次間室內裝修混合了日本文化,整體展現客家建築在閩南文化與日本殖民影響下的技術風貌,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4.蔡家古厝正身交趾陶、木雕壁畫、泥塑等裝飾精美,屋架為疊斗式大木架構,雕工精緻,正身兩側山牆懸魚泥塑精美,其工藝裝飾代表該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藝術價值。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里港鄉
address : 中山路27號
經度120.494222
緯度22.776278
主管機關名稱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08/5bfe087e-219b-4f87-af8e-c5f7e6a52c2c/里港蔡家古厝照片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08/5bfe087e-219b-4f87-af8e-c5f7e6a52c2c/里港蔡家古厝照片.jpg

name

里港蔡家古厝照片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蔡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蔡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08000004
外觀特徵1.建築本體構造、座向、空間、樓層數 「里港蔡家古厝」為磚木混和構造形式建築,採坐北朝南向。古厝正身屋身面寬三開間,空間包含正廳、左次間與右次間。樓層數為單層樓。 2.建築構造與外部裝飾(由下至上描述) 「里港蔡家古厝」正身前檐牆為版築砌,疑似有水泥砂漿塗層。身堵構造方式為白色水泥漆粉刷,裙堵構造方式則為青色水泥漆粉刷。左、右立面大規壁的山尖為斗砌磚牆構造,中間填以土埆、卵石及碎磚。步口採出廍起作法,出檐採用雙挑出檐,步口棟架型式特別。步口兩側瓜筒的刻法有些微的不同,面對正身中間的瓜腳有螺旋紋,面對左、右兩面廊牆的瓜筒則無螺旋紋。正身屋頂為硬山式,屋瓦為紅瓦,採用仰合瓦的方式鋪設。 正身左右廊牆各有一彎拱門,牆體為磚造。左、右側彎拱門上各飾有白兔泥塑。正身主入口為三扇木製格扇組成,格扇與檐牆銜接處有紅磚柱,柱子下半部為洗石子材質。正身正立面左邊水車堵飾有三國演義《曹操大宴於銅雀臺》的交趾陶,右邊水車堵則為封神榜《姜子牙大破九曲黃河陣》的交趾陶。正身左、右側各有一爪窗,上方繪有冊頁匾裝飾。左、右棟頭皆有剪黏裝飾,左側棟頭有「獅子」剪黏式樣;右側棟頭則有鳳凰的剪黏裝飾。
室內特徵1.建築空間格局 「里港蔡家古厝」正身室內空間包含正廳、左次間與右次間。正廳原為祭祀空間;左、右次間原為寢室。 2.內部裝修與內部裝飾(由下至上描述) 「里港蔡家古厝」正身明間與壽屏的牆體為木板牆,壽屏左、右柱頭刻有兩尊飛仙,明間左側楹聯寫有「心同苟美原無俗」;右側楹聯寫有「德賢不孤必有鄰」。明間木構架為穿斗式,其短柱設計為瓜柱,每根瓜柱上方有柱頭斗,再以斗、栱與雞舌支撐檁子,較一般穿斗式華麗。 左次間內部的隔斷使用板壁,上有青色顏料,內部保留日式木作裝修,且開有2扇氣窗,氣窗窗框以紅磚疊砌。另設有1扇爪窗、1扇磚組砌窗、2扇拱窗;右次間內部的隔斷使用板壁,上有青色顏料,內部皆留日式木作裝修與一座木櫃,且開有2扇氣窗,氣窗窗框以紅磚疊砌。另設有1扇爪窗、1扇磚組砌窗、2扇拱窗。
使用情形無人居住。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目前正身已搭鋼棚架保護。
現狀「里港蔡家古厝」目前僅存正身,尚待修復。
是否開放(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8-72102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保字第10930517000號
公告日期 : 2020-10-06 00:00:00.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08/611adcbe-59a0-4cf7-8892-f0385cd45f8d/公告函-屏府文保字第10930517000號.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3-08/3448a5c9-3cc9-44e3-a694-9885db077661/里港蔡家古厝地籍圖.pdf
repImgId154339

案件編號

20220308000004

個案名稱

里港蔡家古厝

種類

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里港蔡家古厝」位於屏東縣里港鄉中山路27號,興建於1903年(光緒29年,明治36年),完工於1906年(光緒32年,明治39年)。 2.相關事件背景 根據〈蔡家世普〉的紀載,「里港蔡家古厝」建造者蔡糞曾擔任里港第二保保正長。與同時期玉田村(第一保)藍家、大平村(第二保)韓家、過江村(第四保)陳家同為里港享有盛名的家族,蔡家古厝、里港郵便局與其他眾多官廳建築均位於中山路,是日治時期政治與經濟重區,見證里港發展的歷史,具歷史價值。據蔡杏大兒子蔡有成與三兒子林純安回憶,當時蔡糞在興建蔡家古厝時,賣掉了20甲土地,從福建運了許多木頭到臺灣,並聘請福建師傅施做蔡家古厝。1907年(明治40年)蔡糞向當時的阿里港支廳申請建物登記,此筆土地所登記的地址為「港西上里阿里港街九百七十六番地」後改為「港西上里阿里港街九百六十五番地」,也與戶籍謄本上「蔡六訂正阿緱聽港西上里阿里港街九百七十六番地大正七年七月十九日轉居」可相互對照。此外,可以看見當時土地的大小為「一畑參分四厘貳毫」約等於228平方公尺。與現今蔡家古厝坐落土地面積有落差,推測應是後期有陸續買地並增建。蔡家古厝內外埕圍牆、左、右護龍在2016年建築物產權因變賣轉移,蔡家後代於2018年7月24日提報指定古蹟,在審議過程中遭人破壞左、右護龍、內外埕圍牆及院門,目前僅存正身。 3.登錄時間 「里港蔡家古厝」於2020年10月6日經屏東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國立屏東大學(2023)。《屏東縣歷史建築里港蔡家古厝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成果報告書》。屏東: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評定基準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者。 2.蔡家古厝為1903年興建,建造者蔡糞為阿里港庄第二保正,並與同時期玉田村(第一保)藍家、大平村(第二保)韓家、過江村(第四保)陳家同為里港當時享有盛名的家族;蔡家古厝同里港郵便局與其他眾多官廳建築均位於中山路,為日治時期政治與經濟重區,見證里港發展的歷史意義。 3.蔡家第一代先祖為客家人,古厝正身牆身採白牆轉角飾紅磚及窗戶上方冊頁匾裝飾,呈現臺灣客家建築的特徵,其營建手法為客家人從大陸移民至里港重要的歷史證據,正身次間室內裝修混合了日本文化,整體展現客家建築在閩南文化與日本殖民影響下的技術風貌,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4.蔡家古厝正身交趾陶、木雕壁畫、泥塑等裝飾精美,屋架為疊斗式大木架構,雕工精緻,正身兩側山牆懸魚泥塑精美,其工藝裝飾代表該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藝術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屏東縣
distName : 里港鄉
address : 中山路27號

經度

120.494222

緯度

22.776278

主管機關名稱

屏東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08/5bfe087e-219b-4f87-af8e-c5f7e6a52c2c/里港蔡家古厝照片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3-08/5bfe087e-219b-4f87-af8e-c5f7e6a52c2c/里港蔡家古厝照片.jpg

name

里港蔡家古厝照片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蔡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蔡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220308000004

外觀特徵

1.建築本體構造、座向、空間、樓層數 「里港蔡家古厝」為磚木混和構造形式建築,採坐北朝南向。古厝正身屋身面寬三開間,空間包含正廳、左次間與右次間。樓層數為單層樓。 2.建築構造與外部裝飾(由下至上描述) 「里港蔡家古厝」正身前檐牆為版築砌,疑似有水泥砂漿塗層。身堵構造方式為白色水泥漆粉刷,裙堵構造方式則為青色水泥漆粉刷。左、右立面大規壁的山尖為斗砌磚牆構造,中間填以土埆、卵石及碎磚。步口採出廍起作法,出檐採用雙挑出檐,步口棟架型式特別。步口兩側瓜筒的刻法有些微的不同,面對正身中間的瓜腳有螺旋紋,面對左、右兩面廊牆的瓜筒則無螺旋紋。正身屋頂為硬山式,屋瓦為紅瓦,採用仰合瓦的方式鋪設。 正身左右廊牆各有一彎拱門,牆體為磚造。左、右側彎拱門上各飾有白兔泥塑。正身主入口為三扇木製格扇組成,格扇與檐牆銜接處有紅磚柱,柱子下半部為洗石子材質。正身正立面左邊水車堵飾有三國演義《曹操大宴於銅雀臺》的交趾陶,右邊水車堵則為封神榜《姜子牙大破九曲黃河陣》的交趾陶。正身左、右側各有一爪窗,上方繪有冊頁匾裝飾。左、右棟頭皆有剪黏裝飾,左側棟頭有「獅子」剪黏式樣;右側棟頭則有鳳凰的剪黏裝飾。

室內特徵

1.建築空間格局 「里港蔡家古厝」正身室內空間包含正廳、左次間與右次間。正廳原為祭祀空間;左、右次間原為寢室。 2.內部裝修與內部裝飾(由下至上描述) 「里港蔡家古厝」正身明間與壽屏的牆體為木板牆,壽屏左、右柱頭刻有兩尊飛仙,明間左側楹聯寫有「心同苟美原無俗」;右側楹聯寫有「德賢不孤必有鄰」。明間木構架為穿斗式,其短柱設計為瓜柱,每根瓜柱上方有柱頭斗,再以斗、栱與雞舌支撐檁子,較一般穿斗式華麗。 左次間內部的隔斷使用板壁,上有青色顏料,內部保留日式木作裝修,且開有2扇氣窗,氣窗窗框以紅磚疊砌。另設有1扇爪窗、1扇磚組砌窗、2扇拱窗;右次間內部的隔斷使用板壁,上有青色顏料,內部皆留日式木作裝修與一座木櫃,且開有2扇氣窗,氣窗窗框以紅磚疊砌。另設有1扇爪窗、1扇磚組砌窗、2扇拱窗。

使用情形

無人居住。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目前正身已搭鋼棚架保護。

現狀

「里港蔡家古厝」目前僅存正身,尚待修復。

是否開放

(空)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721023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屏府文保字第10930517000號
公告日期 : 2020-10-06 00:00:00.0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08/611adcbe-59a0-4cf7-8892-f0385cd45f8d/公告函-屏府文保字第10930517000號.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3-08/3448a5c9-3cc9-44e3-a694-9885db077661/里港蔡家古厝地籍圖.pdf

repImgId

154339

里港蔡家古厝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里港蔡家古厝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22030800000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20308000004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20308000004 ... ]

根據名稱 里港蔡家古厝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里港蔡家古厝 資料。

[ 搜尋所有 里港蔡家古厝 ... ]

根據電話 08-7210234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8-7210234 ...)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文資局古蹟

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符合古蹟指定基準第一款)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符合古蹟指定...

@ 文資局古蹟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

1 | 開放時間: 每日8:00-17:00 | 現狀: 2017年「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孫立人將軍行館」,目前一樓為「南國青鳥」書店,二樓為孫立人將軍常設展。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主要提供給駐防於屏東市的「陸軍第三飛行團」的團長所居住。1945年以後由國民政府...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萬泉寺

1 | 開放時間: 每日05:00-21:00(廟宇參拜時間) | 現狀: 萬全寺漏水的成因主要在於瓦片可能因為長時間振動而導致錯位,或瓦片間的填縫材因為年久而產生細縫而導致的漏水。 | 歷史沿革: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本水塔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遲池與3座10 池漫濾池仍使用中。 | 歷史沿革: 水塔創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池與3座10池慢濾池仍使用中。日治時期此座水塔稱之為配水塔,利用重力供水方式送水至用戶端,屬於東港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潮州辦務署日式宿舍群

1 |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7:00 | 現狀: 原有20棟日式建築,現僅存16棟,民國84年眷舍住戶陸續搬離,多數宿舍的樑柱、屋瓦已破損,目前5棟木造日式宿舍已完成整修。 | 歷史沿革: 應為日治時期工程職務系統官舍,戰後為公路總局第三工程處所接收,作為公路總局員工眷舍,稱為公路新村。這一批官舍在日昭和20年(1945)的台灣地形圖已有明確標示,在日昭和9年(1934)的潮州街庄圖官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鵝鑾鼻燈塔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2.舊名南岬燈塔,1881年(清光緒7年)建...

@ 文資局古蹟

九如鄉耆老村龔家古厝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除前廳左右兩側壁體有明顯破壞,建築構造維護良好,合院格局完整且裝飾精緻,具有特殊性。 | 歷史沿革: 龔家古厝為閩南式前後落雙護龍格局(類似客家之雙堂屋格局),前落為三開間以騎馬廊銜接護龍,後落為七開間兩端與護龍相接,合院格局完整、裝飾精緻且有客家圍籠屋之樣式,前落大歸壁上還有抗震的鐵剪刀構造,在屏東...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排灣族望嘉舊社-人頭骨架、頭骨塚紀念碑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文資局古蹟

排灣族望嘉舊社- 人面浮雕祭屋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見證排灣族望嘉部落的發展及原住民出草、戰鬥文化暨見證日治時期的歷史性變遷,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符合古蹟指定基準第一款) 2.排灣族現存之最大且最完整的人頭骨架,具稀少性,不易再現。(符合古蹟指定...

@ 文資局古蹟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

1 | 開放時間: 每日8:00-17:00 | 現狀: 2017年「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孫立人將軍行館」,目前一樓為「南國青鳥」書店,二樓為孫立人將軍常設展。 | 歷史沿革: 1.所在位置與建造年代 「原日本第八飛行聯隊隊長官舍」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61號。興建於日治時期1937年(昭和12年),主要提供給駐防於屏東市的「陸軍第三飛行團」的團長所居住。1945年以後由國民政府...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萬泉寺

1 | 開放時間: 每日05:00-21:00(廟宇參拜時間) | 現狀: 萬全寺漏水的成因主要在於瓦片可能因為長時間振動而導致錯位,或瓦片間的填縫材因為年久而產生細縫而導致的漏水。 | 歷史沿革: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管理處林邊水源地高壓水塔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本水塔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遲池與3座10 池漫濾池仍使用中。 | 歷史沿革: 水塔創建於日昭和13年(1938),至今保存完好,目前一座高壓水塔和二棟機房已停止使用,另外一座氣曝池與3座10池慢濾池仍使用中。日治時期此座水塔稱之為配水塔,利用重力供水方式送水至用戶端,屬於東港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原潮州辦務署日式宿舍群

1 | 開放時間: 每日09:00-17:00 | 現狀: 原有20棟日式建築,現僅存16棟,民國84年眷舍住戶陸續搬離,多數宿舍的樑柱、屋瓦已破損,目前5棟木造日式宿舍已完成整修。 | 歷史沿革: 應為日治時期工程職務系統官舍,戰後為公路總局第三工程處所接收,作為公路總局員工眷舍,稱為公路新村。這一批官舍在日昭和20年(1945)的台灣地形圖已有明確標示,在日昭和9年(1934)的潮州街庄圖官舍...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鵝鑾鼻燈塔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之登錄基準: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2.舊名南岬燈塔,1881年(清光緒7年)建...

@ 文資局古蹟

九如鄉耆老村龔家古厝

1 |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 現狀: 除前廳左右兩側壁體有明顯破壞,建築構造維護良好,合院格局完整且裝飾精緻,具有特殊性。 | 歷史沿革: 龔家古厝為閩南式前後落雙護龍格局(類似客家之雙堂屋格局),前落為三開間以騎馬廊銜接護龍,後落為七開間兩端與護龍相接,合院格局完整、裝飾精緻且有客家圍籠屋之樣式,前落大歸壁上還有抗震的鐵剪刀構造,在屏東...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08-7210234 ... ]

在『文資局歷史建築』資料集內搜尋:


與里港蔡家古厝同分類的文資局歷史建築

三峽善德橋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樹林柑園國小育英堂〔本體:育英堂建築物及原日治時期神社碑座(今蔣公嘉言碑)〕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樹林聖蹟亭

1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現狀: 進行修復工程前建築本體現況因地震導致傾斜,亭體磚材表面破損嚴重;泥作部分風化;石砌圍牆表面苔蘚附生。 經民國九十九年(2010)修復工程後本體已修復完畢,並進行環境美化。 | 歷史沿革: 敬字惜紙的習俗源自漢人士子景仰倉頡創造文字之功績,故撿拾寫過文字後廢棄的紙張,匯集於爐亭焚化,餘下之灰燼稱為「聖蹟」,因此爐亭被稱作「聖蹟亭」,每年舉行祭典,將爐內灰燼納於河海中。 樹林潭底聖蹟亭建於...

樹林石灰坑拱橋

1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現狀: 目前觀測現場石拱橋整體結構狀況,除了⼀些植生所產生的破壞,及部分拱圈的砂漿剝落,其餘並無明顯的破壞痕跡。 | 歷史沿革: 石灰坑所在的山佳地區於清代光緒年間開墾,山佳⼀帶最早在清代便已開始挖掘煤,其煤礦活動範圍包含了石灰坑等地,明治三十七(1904)年,開始有最早的礦場,日後才出現較大規模的礦場。石灰坑栱橋創建說法之一即...

鶯歌成發居

1 | 開放時間: 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空軍三重一村

1 | 開放時間: 自112年4月份起,部分園區由「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進駐經營,參觀資訊請以空軍三重一村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avillage/)公告為主,... | 現狀: 108年1月完成修復工程,自112年4月份起,部分園區由委外經營權的「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駐經營,開放參觀。 | 歷史沿革: 日治末期,為了防禦盟軍的空襲,日本軍方在三重興建防砲陣地,其中的一個距離臺灣總督府的防砲陣地便在今日三重一村的位置。二戰後,三重地區的日軍的軍事陣地由二○五師青年軍所接收。 空軍三重一村位於新北市三重...

新莊樂生療養院

1 | 現狀: 現況保存之建築物過去進行少部分修繕,目前進行修復工程。 | 歷史沿革: 臺灣對於漢生病(痲瘋病)患者的安置與收容自清領時期便已開始。由於受限於醫療科技,以及對漢生病的不瞭解,歷經日治時期至戰後國民政府遷臺,政府對於漢生病患之安置皆採取隔離安置之方式。院區創建於昭和五年(1...

新莊武德殿

1 | 現狀: 目前已完成建物拆解,將進行重組修復工程。 | 歷史沿革: 明治三十九(1906)年「大日本武德會」正式在臺成立「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並在各地成立支部、支會等組織,明治四十二(1909)年組織改組為財團法人。成員也從警務系統擴及各界,諸如學校、軍隊均有武...

新莊潮江寺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歷經多年的自然環境的危害衝擊及建築構造的材料老化,新莊潮江寺在新北市政府及管理單位的戮力執行保存維護任務之下,在民國一百一十(2021)年進行的修復工程讓潮江寺建築的構造獲得完善的修復成果,包含本體的... |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為解決人口壓力開放攜眷徙臺,因此墾戶大量湧入,後經康熙至嘉慶等朝代,興直堡(今新北市的三重區、新莊區東部及五股區東南部)平原已是水田遍野、米穀豐登之地,引起鄰近土匪入侵搶掠,致人民生活不安,眾...

明志書院

1 | 開放時間: 09:00 ∼ 17:00 | 現狀: 明志書院現址為磚瓦房構造,不僅有正屋三間,而且尚有左右落屋間。大廳供俸「紫陽朱夫子神位」、「貢生胡焯猷祿位」及「監生郭宗嘏祿位」,開放信徒參拜,兩側落屋間則能看到書院沿革和建築修復過程的介紹。 | 歷史沿革: 胡焯猷於康熙末年、雍正年間渡海來臺,乾隆十三年(1748年)與林作哲、胡習隆合組「胡林隆」墾號,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將自己位於泰山的竹圍、房屋、魚池等項充作義學,又年收租陸百餘石永作膳脩膏火之資...

蘆洲八角樓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蘆洲八角樓位於東洲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基地內之南廁,坐東南朝西北,目前所座落之基地以中山二路195巷與中山二路相連,西北側與東北側留有庭院,西南側與東南側有相連之廠房。 | 歷史沿革: 蘆洲地區由於鄰近淡水河口,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即有來自福建省同安縣的移民來此開墾,先民便在此定居並形成幾個聚落,八角樓即位於溪墘聚落。 日治時期成立了「後村水利組合」,由官方統籌管理,蘆洲在農業發展上有...

五股守讓堂

1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 9:00-17:00,經政府公告之國定假日為休假日、每月最後一週週四清館日,均不開放。其中藏藝閣開放參觀時間為平日上午 9:30-10:30、下午 13:00-14:00,週末假日則全日開... | 現狀: 修復前因竊盜事件發生而將門洞以紅磚封死,建物室內木料腐朽,木隔屏、神龕、木圓桁等材料受潮腐朽,並受腐朽菌及白蟻侵蝕,正身遭拆除後大廳梁柱、圓拱門及屋內石雕多處嚴重破損。 經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 | 歷史沿革: 乾隆時代臺北盆地墾務進入鼎盛時期,由於移民日眾,市街繁榮,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里岔巡檢移駐新莊,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身為縣丞,可見新莊在此時期已開發為臺北盆地最重要的街市以及政治經濟...

八里大眾廟

1 |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07:00~18:00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八里國民小學紅磚教室

1 | 開放時間: 限八里國小師生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1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30—17:00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 09:30—18:00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 | 現狀: 2022年已進行修復工程 | 歷史沿革: 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福佑宮後方的「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其地址為中正路 12 巷 5 號,興建於日治初期,基地位在淡水的三層厝上,現存最早的土地登記情況是在日治大正三年(1914)。淡水警官宿舍主要作為淡水...

三峽善德橋

1 |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樹林柑園國小育英堂〔本體:育英堂建築物及原日治時期神社碑座(今蔣公嘉言碑)〕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樹林聖蹟亭

1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現狀: 進行修復工程前建築本體現況因地震導致傾斜,亭體磚材表面破損嚴重;泥作部分風化;石砌圍牆表面苔蘚附生。 經民國九十九年(2010)修復工程後本體已修復完畢,並進行環境美化。 | 歷史沿革: 敬字惜紙的習俗源自漢人士子景仰倉頡創造文字之功績,故撿拾寫過文字後廢棄的紙張,匯集於爐亭焚化,餘下之灰燼稱為「聖蹟」,因此爐亭被稱作「聖蹟亭」,每年舉行祭典,將爐內灰燼納於河海中。 樹林潭底聖蹟亭建於...

樹林石灰坑拱橋

1 |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 現狀: 目前觀測現場石拱橋整體結構狀況,除了⼀些植生所產生的破壞,及部分拱圈的砂漿剝落,其餘並無明顯的破壞痕跡。 | 歷史沿革: 石灰坑所在的山佳地區於清代光緒年間開墾,山佳⼀帶最早在清代便已開始挖掘煤,其煤礦活動範圍包含了石灰坑等地,明治三十七(1904)年,開始有最早的礦場,日後才出現較大規模的礦場。石灰坑栱橋創建說法之一即...

鶯歌成發居

1 | 開放時間: 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空軍三重一村

1 | 開放時間: 自112年4月份起,部分園區由「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進駐經營,參觀資訊請以空軍三重一村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avillage/)公告為主,... | 現狀: 108年1月完成修復工程,自112年4月份起,部分園區由委外經營權的「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進駐經營,開放參觀。 | 歷史沿革: 日治末期,為了防禦盟軍的空襲,日本軍方在三重興建防砲陣地,其中的一個距離臺灣總督府的防砲陣地便在今日三重一村的位置。二戰後,三重地區的日軍的軍事陣地由二○五師青年軍所接收。 空軍三重一村位於新北市三重...

新莊樂生療養院

1 | 現狀: 現況保存之建築物過去進行少部分修繕,目前進行修復工程。 | 歷史沿革: 臺灣對於漢生病(痲瘋病)患者的安置與收容自清領時期便已開始。由於受限於醫療科技,以及對漢生病的不瞭解,歷經日治時期至戰後國民政府遷臺,政府對於漢生病患之安置皆採取隔離安置之方式。院區創建於昭和五年(1...

新莊武德殿

1 | 現狀: 目前已完成建物拆解,將進行重組修復工程。 | 歷史沿革: 明治三十九(1906)年「大日本武德會」正式在臺成立「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並在各地成立支部、支會等組織,明治四十二(1909)年組織改組為財團法人。成員也從警務系統擴及各界,諸如學校、軍隊均有武...

新莊潮江寺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歷經多年的自然環境的危害衝擊及建築構造的材料老化,新莊潮江寺在新北市政府及管理單位的戮力執行保存維護任務之下,在民國一百一十(2021)年進行的修復工程讓潮江寺建築的構造獲得完善的修復成果,包含本體的... |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為解決人口壓力開放攜眷徙臺,因此墾戶大量湧入,後經康熙至嘉慶等朝代,興直堡(今新北市的三重區、新莊區東部及五股區東南部)平原已是水田遍野、米穀豐登之地,引起鄰近土匪入侵搶掠,致人民生活不安,眾...

明志書院

1 | 開放時間: 09:00 ∼ 17:00 | 現狀: 明志書院現址為磚瓦房構造,不僅有正屋三間,而且尚有左右落屋間。大廳供俸「紫陽朱夫子神位」、「貢生胡焯猷祿位」及「監生郭宗嘏祿位」,開放信徒參拜,兩側落屋間則能看到書院沿革和建築修復過程的介紹。 | 歷史沿革: 胡焯猷於康熙末年、雍正年間渡海來臺,乾隆十三年(1748年)與林作哲、胡習隆合組「胡林隆」墾號,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將自己位於泰山的竹圍、房屋、魚池等項充作義學,又年收租陸百餘石永作膳脩膏火之資...

蘆洲八角樓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蘆洲八角樓位於東洲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基地內之南廁,坐東南朝西北,目前所座落之基地以中山二路195巷與中山二路相連,西北側與東北側留有庭院,西南側與東南側有相連之廠房。 | 歷史沿革: 蘆洲地區由於鄰近淡水河口,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即有來自福建省同安縣的移民來此開墾,先民便在此定居並形成幾個聚落,八角樓即位於溪墘聚落。 日治時期成立了「後村水利組合」,由官方統籌管理,蘆洲在農業發展上有...

五股守讓堂

1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 9:00-17:00,經政府公告之國定假日為休假日、每月最後一週週四清館日,均不開放。其中藏藝閣開放參觀時間為平日上午 9:30-10:30、下午 13:00-14:00,週末假日則全日開... | 現狀: 修復前因竊盜事件發生而將門洞以紅磚封死,建物室內木料腐朽,木隔屏、神龕、木圓桁等材料受潮腐朽,並受腐朽菌及白蟻侵蝕,正身遭拆除後大廳梁柱、圓拱門及屋內石雕多處嚴重破損。 經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年)... | 歷史沿革: 乾隆時代臺北盆地墾務進入鼎盛時期,由於移民日眾,市街繁榮,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八里岔巡檢移駐新莊,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身為縣丞,可見新莊在此時期已開發為臺北盆地最重要的街市以及政治經濟...

八里大眾廟

1 |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07:00~18:00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八里國民小學紅磚教室

1 | 開放時間: 限八里國小師生 | 現狀: | 歷史沿革: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

1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30—17:00 週六、週日、國定假日 09:30—18:00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 | 現狀: 2022年已進行修復工程 | 歷史沿革: 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福佑宮後方的「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其地址為中正路 12 巷 5 號,興建於日治初期,基地位在淡水的三層厝上,現存最早的土地登記情況是在日治大正三年(1914)。淡水警官宿舍主要作為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