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 建築師開業登記資訊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事務所名稱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的事務所所在地是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建築師姓名是曾國恩, 開業證號是高建開證字第C000116號.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的地圖

開業證號高建開證字第C000116號
事務所名稱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建築師姓名曾國恩
同步更新日期2024-04-27

開業證號

高建開證字第C000116號

事務所名稱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建築師姓名

曾國恩

同步更新日期

2024-04-27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地圖 [ 導航 ]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的地址位於

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識別碼 高建開證字第C000116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高建開證字第C000116號 資料。

[ 搜尋所有 高建開證字第C000116號 ... ]

根據名稱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

#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1

識別碼C1_395000000A_000729
名稱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內牆)
區域(空)
簡述1622年荷蘭建「奧倫治」城,於1640年竣工完工並改稱為「熱蘭遮城」,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形方,共築三層,下層位於地面下,作為倉庫,地上有兩層,上層四角有稜堡,兩角之中間有北、東、南三門,北門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4(熱蘭遮城建於1634年)字樣。下層四角亦有稜堡,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北側有小門及樓梯,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上下兩層富有雉堞,突出的稜堡附設有瞭望塔,稜堡作為砲塔之用,各有大砲五門。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現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西方勢力逐漸東移。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接著西班牙人跟進,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使得早想與明帝國通商的荷蘭人倍受經濟壓力。十七世紀末葉,荷蘭人兩度進佔澎湖,都被明帝國打退。西元一六二三年九月,提督雷爾生率兵,在安平港口建築竹岩,後來因明帝國攻澎湖,荷蘭軍情吃緊,而撤守軍、拆竹岩。西元一六二四年七月,又轉佔臺灣,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由於磚石奇缺,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稱為奧倫尼亞城。西元一六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並就城垣材料,逐步改為磚石構造。全部工程於西元一六三三年元月一日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臺灣城又稱王城、赤嵌城、安平城)。又因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日治時期改建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和11年(1936)栗山俊一繪製之復原圖推測,角(外)城似有內、外城壁,此外,除已經指定者外,當時外城尚有五段殘蹟。位於古堡街、國勝路、安平路85巷及安北路圍塑概成「L」形街廓內,分佈六段疑似台灣城殘蹟。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5、77、79號後民宅間,概與國勝路平行,推測應為角(外)城北側城牆殘蹟,約高2公尺,長38.7公尺,2公尺厚,牆上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門洞(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1993:100頁);二、三段分別藏身於國勝路67號及與其相連之棺材店間圍牆,二者總長約1.5公尺,皆約高2.7公尺,前者厚約0.5公尺,其分段長度不詳;其四位於西龍殿後,初步推斷,疑似角(外)城西南側稜堡殘蹟,約長15.15公尺,高5.4公尺,側立面呈梯形,下寬上窄,城厚不詳;另五、六兩段,前者是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為界,約長7.63公尺,高1.81公尺,城厚不詳,牆上開有葫蘆形門洞,觀構造用磚之尺寸、灰漿推測似非台灣城殘蹟;後者乃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約長3.18公尺,高2公尺,厚0.32公尺,多為花台所掩,難以窺其全貌。綜上所述,城殘蹟受限其夾於二宅間,縫隙狹小,無法容身測度其長、厚,未盡之處尚待進一步調查。民國九十年九月,台南市政府推動「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曾以非破壞性的透地雷達探測,獲知多處內城牆基遺址;並結合建築、土木與考古的科技整合,進行學術性的歷史考古頗有斬獲。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台南市政府將相關外城遺蹟列為「市定古蹟」,名曰「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加以保存維護。館畔暸望塔為近代所建,登塔極目遠眺,依稀可以凝視海岸,遙想鹿耳門明軍登陸、北線尾荷蘭熱堡,或作「海堡」兩軍交戰,鄭氏功業已成永恆。 安平小砲臺位在台灣城殘蹟西側,砲台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 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六個磚造雉堞,其下有地下彈藥庫的設置,砲台地面為油面磚,台上原為英式B.P.九磅彈前膛鐵砲,現在所見的砲已非原物;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堆砌,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射口設有柵門擋水,石堤前半部深入民宅與王城西社區活動 中心空地而緊鄰民宅;後半部則是以舊砲台為主的石堤,隔道路臨廣場、低矮的民宅、與幼稚園、天主堂,西側為魚塭,形成線形防禦系統。
描述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
電話886-6-2267348
地址臺南市708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郵政區碼(Zipcode)708
Region臺南市
Town安平區
旅遊資訊(空)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四 8:30-17:30週五到週日(及國定假日) 8:30-20:00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95000000A
經度座標120.1607
緯度座標23.0019
原分類(空)
分類13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空)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全票50元,半票25元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2-02-02T12:00:59+08:00
識別碼: C1_395000000A_000729
名稱: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內牆)
區域: (空)
簡述: 1622年荷蘭建「奧倫治」城,於1640年竣工完工並改稱為「熱蘭遮城」,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形方,共築三層,下層位於地面下,作為倉庫,地上有兩層,上層四角有稜堡,兩角之中間有北、東、南三門,北門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4(熱蘭遮城建於1634年)字樣。下層四角亦有稜堡,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北側有小門及樓梯,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上下兩層富有雉堞,突出的稜堡附設有瞭望塔,稜堡作為砲塔之用,各有大砲五門。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現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西方勢力逐漸東移。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接著西班牙人跟進,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使得早想與明帝國通商的荷蘭人倍受經濟壓力。十七世紀末葉,荷蘭人兩度進佔澎湖,都被明帝國打退。西元一六二三年九月,提督雷爾生率兵,在安平港口建築竹岩,後來因明帝國攻澎湖,荷蘭軍情吃緊,而撤守軍、拆竹岩。西元一六二四年七月,又轉佔臺灣,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由於磚石奇缺,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稱為奧倫尼亞城。西元一六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並就城垣材料,逐步改為磚石構造。全部工程於西元一六三三年元月一日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臺灣城又稱王城、赤嵌城、安平城)。又因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日治時期改建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和11年(1936)栗山俊一繪製之復原圖推測,角(外)城似有內、外城壁,此外,除已經指定者外,當時外城尚有五段殘蹟。位於古堡街、國勝路、安平路85巷及安北路圍塑概成「L」形街廓內,分佈六段疑似台灣城殘蹟。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5、77、79號後民宅間,概與國勝路平行,推測應為角(外)城北側城牆殘蹟,約高2公尺,長38.7公尺,2公尺厚,牆上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門洞(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1993:100頁);二、三段分別藏身於國勝路67號及與其相連之棺材店間圍牆,二者總長約1.5公尺,皆約高2.7公尺,前者厚約0.5公尺,其分段長度不詳;其四位於西龍殿後,初步推斷,疑似角(外)城西南側稜堡殘蹟,約長15.15公尺,高5.4公尺,側立面呈梯形,下寬上窄,城厚不詳;另五、六兩段,前者是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為界,約長7.63公尺,高1.81公尺,城厚不詳,牆上開有葫蘆形門洞,觀構造用磚之尺寸、灰漿推測似非台灣城殘蹟;後者乃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約長3.18公尺,高2公尺,厚0.32公尺,多為花台所掩,難以窺其全貌。綜上所述,城殘蹟受限其夾於二宅間,縫隙狹小,無法容身測度其長、厚,未盡之處尚待進一步調查。民國九十年九月,台南市政府推動「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曾以非破壞性的透地雷達探測,獲知多處內城牆基遺址;並結合建築、土木與考古的科技整合,進行學術性的歷史考古頗有斬獲。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台南市政府將相關外城遺蹟列為「市定古蹟」,名曰「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加以保存維護。館畔暸望塔為近代所建,登塔極目遠眺,依稀可以凝視海岸,遙想鹿耳門明軍登陸、北線尾荷蘭熱堡,或作「海堡」兩軍交戰,鄭氏功業已成永恆。 安平小砲臺位在台灣城殘蹟西側,砲台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 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六個磚造雉堞,其下有地下彈藥庫的設置,砲台地面為油面磚,台上原為英式B.P.九磅彈前膛鐵砲,現在所見的砲已非原物;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堆砌,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射口設有柵門擋水,石堤前半部深入民宅與王城西社區活動 中心空地而緊鄰民宅;後半部則是以舊砲台為主的石堤,隔道路臨廣場、低矮的民宅、與幼稚園、天主堂,西側為魚塭,形成線形防禦系統。
描述: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
電話: 886-6-2267348
地址: 臺南市708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郵政區碼(Zipcode): 708
Region: 臺南市
Town: 安平區
旅遊資訊: (空)
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四 8:30-17:30週五到週日(及國定假日) 8:30-20:00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95000000A
經度座標: 120.1607
緯度座標: 23.0019
原分類: (空)
分類1: 3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空)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全票50元,半票25元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2-02-02T12:00:59+08:00

#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於 臺南景點 - 2

景點ID729
語系zh-tw
名稱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內牆)
簡介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
介紹1622年荷蘭建「奧倫治」城,於1640年竣工完工並改稱為「熱蘭遮城」,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形方,共築三層,下層位於地面下,作為倉庫,地上有兩層,上層四角有稜堡,兩角之中間有北、東、南三門,北門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4(熱蘭遮城建於1634年)字樣。下層四角亦有稜堡,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 北側有小門及樓梯,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上下兩層富有雉堞,突出的稜堡附設有瞭望塔,稜堡作為砲塔之用,各有大砲五門。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現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 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西方勢力逐漸東移。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接著西班牙人跟進,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使得早想與明帝國通商的荷蘭人倍受經濟壓力。 十七世紀末葉,荷蘭人兩度進佔澎湖,都被明帝國打退。西元一六二三年九月,提督雷爾生率兵,在安平港口建築竹岩,後來因明帝國攻澎湖,荷蘭軍情吃緊,而撤守軍、拆竹岩。西元一六二四年七月,又轉佔臺灣,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由於磚石奇缺,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稱為奧倫尼亞城。西元一六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並就城垣材料,逐步改為磚石構造。全部工程於西元一六三三年元月一日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臺灣城又稱王城、赤嵌城、安平城)。又因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日治時期改建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和11年(1936)栗山俊一繪製之復原圖推測,角(外)城似有內、外城壁,此外,除已經指定者外,當時外城尚有五段殘蹟。 位於古堡街、國勝路、安平路85巷及安北路圍塑概成「L」形街廓內,分佈六段疑似台灣城殘蹟。 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5、77、79號後民宅間,概與國勝路平行,推測應為角(外)城北側城牆殘蹟,約高2公尺,長38.7公尺,2公尺厚,牆上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門洞(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1993:100頁);二、三段分別藏身於國勝路67號及與其相連之棺材店間圍牆,二者總長約1.5公尺,皆約高2.7公尺,前者厚約0.5公尺,其分段長度不詳;其四位於西龍殿後,初步推斷,疑似角(外)城西南側稜堡殘蹟,約長15.15公尺,高5.4公尺,側立面呈梯形,下寬上窄,城厚不詳;另五、六兩段,前者是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為界,約長7.63公尺,高1.81公尺,城厚不詳,牆上開有葫蘆形門洞,觀構造用磚之尺寸、灰漿推測似非台灣城殘蹟;後者乃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約長3.18公尺,高2公尺,厚0.32公尺,多為花台所掩,難以窺其全貌。綜上所述,城殘蹟受限其夾於二宅間,縫隙狹小,無法容身測度其長、厚,未盡之處尚待進一步調查。 民國九十年九月,台南市政府推動「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曾以非破壞性的透地雷達探測,獲知多處內城牆基遺址;並結合建築、土木與考古的科技整合,進行學術性的歷史考古頗有斬獲。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台南市政府將相關外城遺蹟列為「市定古蹟」,名曰「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加以保存維護。館畔暸望塔為近代所建,登塔極目遠眺,依稀可以凝視海岸,遙想鹿耳門明軍登陸、北線尾荷蘭熱堡,或作「海堡」兩軍交戰,鄭氏功業已成永恆。   安平小砲臺 位在台灣城殘蹟西側,砲台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 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六個磚造雉堞,其下有地下彈藥庫的設置,砲台地面為油面磚,台上原為英式B.P.九磅彈前膛鐵砲,現在所見的砲已非原物;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堆砌,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射口設有柵門擋水,石堤前半部深入民宅與王城西社區活動 中心空地而緊鄰民宅;後半部則是以舊砲台為主的石堤,隔道路臨廣場、低矮的民宅、與幼稚園、天主堂,西側為魚塭,形成線形防禦系統。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四 8:30-17:30 週五到週日(及國定假日) 8:30-20:00
所在鄉鎮安平區
地址708 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電話+886-6-2267348
傳真(空)
緯度23.0019
經度120.1607
服務(空)
分類在地藝文
更新時間2024-01-09 16:06:59
景點ID: 729
語系: zh-tw
名稱: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內牆)
簡介: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
介紹: 1622年荷蘭建「奧倫治」城,於1640年竣工完工並改稱為「熱蘭遮城」,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形方,共築三層,下層位於地面下,作為倉庫,地上有兩層,上層四角有稜堡,兩角之中間有北、東、南三門,北門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4(熱蘭遮城建於1634年)字樣。下層四角亦有稜堡,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 北側有小門及樓梯,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上下兩層富有雉堞,突出的稜堡附設有瞭望塔,稜堡作為砲塔之用,各有大砲五門。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糖漿、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現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 十五世紀末葉,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西方勢力逐漸東移。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接著西班牙人跟進,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使得早想與明帝國通商的荷蘭人倍受經濟壓力。 十七世紀末葉,荷蘭人兩度進佔澎湖,都被明帝國打退。西元一六二三年九月,提督雷爾生率兵,在安平港口建築竹岩,後來因明帝國攻澎湖,荷蘭軍情吃緊,而撤守軍、拆竹岩。西元一六二四年七月,又轉佔臺灣,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由於磚石奇缺,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稱為奧倫尼亞城。西元一六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並就城垣材料,逐步改為磚石構造。全部工程於西元一六三三年元月一日完成,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臺灣城又稱王城、赤嵌城、安平城)。又因原為荷蘭人所建,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日治時期改建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 明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十年 (1871)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十三(1874)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三十年(1897),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台,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台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和11年(1936)栗山俊一繪製之復原圖推測,角(外)城似有內、外城壁,此外,除已經指定者外,當時外城尚有五段殘蹟。 位於古堡街、國勝路、安平路85巷及安北路圍塑概成「L」形街廓內,分佈六段疑似台灣城殘蹟。 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5、77、79號後民宅間,概與國勝路平行,推測應為角(外)城北側城牆殘蹟,約高2公尺,長38.7公尺,2公尺厚,牆上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門洞(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1993:100頁);二、三段分別藏身於國勝路67號及與其相連之棺材店間圍牆,二者總長約1.5公尺,皆約高2.7公尺,前者厚約0.5公尺,其分段長度不詳;其四位於西龍殿後,初步推斷,疑似角(外)城西南側稜堡殘蹟,約長15.15公尺,高5.4公尺,側立面呈梯形,下寬上窄,城厚不詳;另五、六兩段,前者是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為界,約長7.63公尺,高1.81公尺,城厚不詳,牆上開有葫蘆形門洞,觀構造用磚之尺寸、灰漿推測似非台灣城殘蹟;後者乃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約長3.18公尺,高2公尺,厚0.32公尺,多為花台所掩,難以窺其全貌。綜上所述,城殘蹟受限其夾於二宅間,縫隙狹小,無法容身測度其長、厚,未盡之處尚待進一步調查。 民國九十年九月,台南市政府推動「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計畫,曾以非破壞性的透地雷達探測,獲知多處內城牆基遺址;並結合建築、土木與考古的科技整合,進行學術性的歷史考古頗有斬獲。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台南市政府將相關外城遺蹟列為「市定古蹟」,名曰「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加以保存維護。館畔暸望塔為近代所建,登塔極目遠眺,依稀可以凝視海岸,遙想鹿耳門明軍登陸、北線尾荷蘭熱堡,或作「海堡」兩軍交戰,鄭氏功業已成永恆。   安平小砲臺 位在台灣城殘蹟西側,砲台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 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六個磚造雉堞,其下有地下彈藥庫的設置,砲台地面為油面磚,台上原為英式B.P.九磅彈前膛鐵砲,現在所見的砲已非原物;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堆砌,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射口設有柵門擋水,石堤前半部深入民宅與王城西社區活動 中心空地而緊鄰民宅;後半部則是以舊砲台為主的石堤,隔道路臨廣場、低矮的民宅、與幼稚園、天主堂,西側為魚塭,形成線形防禦系統。
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四 8:30-17:30 週五到週日(及國定假日) 8:30-20:00
所在鄉鎮: 安平區
地址: 708 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電話: +886-6-2267348
傳真: (空)
緯度: 23.0019
經度: 120.1607
服務: (空)
分類: 在地藝文
更新時間: 2024-01-09 16:06:59

#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於 文資局古蹟 - 3

案件編號20041007000003
個案名稱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4
name: : 城郭
歷史沿革西元1624年福建巡府南居易奏准攻打為了與明帝國通商貿易而占據澎湖之荷蘭人,荷軍戰敗退走,旋佔領臺灣(今安平古堡)駐地築城,作為貿易及施政中心。在此前兩年(西元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即為踏查良好港灣而派遣艦隊抵臺,翌年(西元1623年)率荷蘭士兵及班達島土人於安平建城堡,時至西元1624年該城已毀,乃就原址再行築城,稱奧倫治城(今安平古堡),以紀念領導荷蘭北方七州同盟脫離西班牙統治的奧倫治公爵之豐功偉業。 明永曆15年(西元1661 年),鄭成功來臺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攻臺,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10年(西元1871年)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臺,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臺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和11年(1936)栗山俊一繪製之復原圖推測,角(外)城似有內、外城壁,此外,除已經指定者外,當時外城尚有五段殘蹟。 隨時代變遷,主權更替隨荷蘭時期至二戰後多次易名,前後依序為熱蘭遮城、臺灣城、王城、安平鎮城-安平城、紅毛城、磚城、赤崁城、和蘭城-荷蘭城、安平古堡等共十個之多。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本九處城郭,其中有確定為熱蘭遮城原構造物之一部分,為原熱蘭遮城三個城門之西城門及西北城門;另有為原角城西南角之黑得爾蘭稜堡遺蹟,可檢視原稜堡之規模與形狀,牆上並可能存有鄭荷砲戰之遺蹟,至為珍貴。
法令依據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布)第二十七條暨本市第二屆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第十四次定期會議決議為市定古蹟。 依據文資資產保存法第14條(94年10月31日行政院院臺文字第0940051650號令)、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指定為國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安平區
address: : 古堡段678、679、756、769、771、821、777-1、981、982、984、858、860、849、754、752、748、865等地號內
經度120.16070307454
緯度23.001903666157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208/photo/pic008_c.pn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208/photo/pic008.png
name: : ic008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南市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陳OO
4::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戴OO
5::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戴OOO
6::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蔣OO
7::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謝OOOOOOOOOO
8::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西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41007000003
外觀特徵分述如後: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5、77、79號後民宅間,概與國勝路平行,推測應為角(外)城北側城牆殘蹟,約高2公尺,長38.7公尺,2公尺厚,牆上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門洞(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1993:100頁);二、三段分別藏身於國勝路67號及與其相連之棺材店間圍牆,二者總長約1.5公尺,皆約高2.7公尺,前者厚約0.5公尺,其分段長度不詳;其四位於西龍殿後,初步推斷,疑似角(外)城西南側稜堡殘蹟,約長15.15公尺,高5.4公尺,側立面呈梯形,下寬上窄,城厚不詳;另五、六兩段,前者是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為界,約長7.63公尺,高1.81公尺,城厚不詳,牆上開有葫蘆形門洞,觀構造用磚之尺寸、灰漿推測似非臺灣城殘蹟;後者乃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約長3.18公尺,高2公尺,厚0.32公尺,多為花臺所掩,難以窺其全貌。綜上所述,城殘蹟受限其夾於二宅間,縫隙狹小,無法容身測度其長、厚,未盡之處尚待進一步調查。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自外部觀察,角(外)城內、外城壁磚面多處風化、髒污,牆身規模亦大小不一,舊貌皆已不復見。另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7、79號後民宅間殘蹟,表面多處野草攀升牆上,門洞也為居民以現代磚封閉;二、三段自外部觀察,保存情況大致良好,僅表面粉刷局部脫落;其四於西龍殿後外城壁殘蹟,其上蓋有違建,表面粉刷大多脫落,且遭附近居民破壞,除鑿有多處孔洞,尚附著有曬衣用之三角形鐵架。於五、六兩段前者保存大致良好,後者則多為花台所掩,難以窺其全貌。 另位於今位於安平古堡內二處試掘坑其上設有棚架以為遮掩,沿試掘坑周邊則設置圍籬,避免民眾跌落,並設有解說牌以利教育宣導。內城北側半圓形稜堡基座、圓形基址及內城東北面殘蹟外圍則以綠籬供作屏障。其餘遺構則以殘蹟保存。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磚牆裂縫、磚牆風化
現狀城郭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295848#162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南市文維第09318519150號
公告日期: : 2004-10-07 16:07:23.0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21/cd8c3085-3961-449b-91bd-9b54900e0466/熱蘭遮城公告公文.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149/photo/d4541193-e675-43ad-aa1c-185aceb32e39.jpg
repImgId1213
案件編號: 20041007000003
個案名稱: 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4
name: : 城郭
歷史沿革: 西元1624年福建巡府南居易奏准攻打為了與明帝國通商貿易而占據澎湖之荷蘭人,荷軍戰敗退走,旋佔領臺灣(今安平古堡)駐地築城,作為貿易及施政中心。在此前兩年(西元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即為踏查良好港灣而派遣艦隊抵臺,翌年(西元1623年)率荷蘭士兵及班達島土人於安平建城堡,時至西元1624年該城已毀,乃就原址再行築城,稱奧倫治城(今安平古堡),以紀念領導荷蘭北方七州同盟脫離西班牙統治的奧倫治公爵之豐功偉業。 明永曆15年(西元1661 年),鄭成功來臺驅荷,並遷居熱蘭遮城,故名王城。清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攻臺,翌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王城喪失其地位,設軍裝局。同治10年(西元1871年)軍火庫爆炸,城垣傾圮,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沈葆楨有鑑於淪為殘蹟的臺灣城軍事價值已失,遂大量拆除臺灣城磚石為興築二鯤鯓砲臺(今億載金城)所需建材,至此臺灣城僅餘斷垣殘壁。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為建造安平海關宿舍,就殘蹟之上另築高臺,其上在建西式洋樓,改稱安平古堡,此時臺灣城原貌盡失,空留一堵殘牆為歷史見證。(施添福,1999:48頁)然依日昭和11年(1936)栗山俊一繪製之復原圖推測,角(外)城似有內、外城壁,此外,除已經指定者外,當時外城尚有五段殘蹟。 隨時代變遷,主權更替隨荷蘭時期至二戰後多次易名,前後依序為熱蘭遮城、臺灣城、王城、安平鎮城-安平城、紅毛城、磚城、赤崁城、和蘭城-荷蘭城、安平古堡等共十個之多。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本九處城郭,其中有確定為熱蘭遮城原構造物之一部分,為原熱蘭遮城三個城門之西城門及西北城門;另有為原角城西南角之黑得爾蘭稜堡遺蹟,可檢視原稜堡之規模與形狀,牆上並可能存有鄭荷砲戰之遺蹟,至為珍貴。
法令依據: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布)第二十七條暨本市第二屆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第十四次定期會議決議為市定古蹟。 依據文資資產保存法第14條(94年10月31日行政院院臺文字第0940051650號令)、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指定為國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安平區
address: : 古堡段678、679、756、769、771、821、777-1、981、982、984、858、860、849、754、752、748、865等地號內
經度: 120.16070307454
緯度: 23.001903666157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208/photo/pic008_c.pn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39208/photo/pic008.png
name: : ic008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台南市
3::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陳OO
4::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戴OO
5::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戴OOO
6::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蔣OO
7::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謝OOOOOOOOOO
8::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西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41007000003
外觀特徵: 分述如後: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5、77、79號後民宅間,概與國勝路平行,推測應為角(外)城北側城牆殘蹟,約高2公尺,長38.7公尺,2公尺厚,牆上有一寬約2公尺,1.5公尺高門洞(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1993:100頁);二、三段分別藏身於國勝路67號及與其相連之棺材店間圍牆,二者總長約1.5公尺,皆約高2.7公尺,前者厚約0.5公尺,其分段長度不詳;其四位於西龍殿後,初步推斷,疑似角(外)城西南側稜堡殘蹟,約長15.15公尺,高5.4公尺,側立面呈梯形,下寬上窄,城厚不詳;另五、六兩段,前者是安龍壇東北面圍牆與國勝路67號為界,約長7.63公尺,高1.81公尺,城厚不詳,牆上開有葫蘆形門洞,觀構造用磚之尺寸、灰漿推測似非臺灣城殘蹟;後者乃國勝路75號前之外圍牆,約長3.18公尺,高2公尺,厚0.32公尺,多為花臺所掩,難以窺其全貌。綜上所述,城殘蹟受限其夾於二宅間,縫隙狹小,無法容身測度其長、厚,未盡之處尚待進一步調查。
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自外部觀察,角(外)城內、外城壁磚面多處風化、髒污,牆身規模亦大小不一,舊貌皆已不復見。另其一隱於國勝路71、73、77、79號後民宅間殘蹟,表面多處野草攀升牆上,門洞也為居民以現代磚封閉;二、三段自外部觀察,保存情況大致良好,僅表面粉刷局部脫落;其四於西龍殿後外城壁殘蹟,其上蓋有違建,表面粉刷大多脫落,且遭附近居民破壞,除鑿有多處孔洞,尚附著有曬衣用之三角形鐵架。於五、六兩段前者保存大致良好,後者則多為花台所掩,難以窺其全貌。 另位於今位於安平古堡內二處試掘坑其上設有棚架以為遮掩,沿試掘坑周邊則設置圍籬,避免民眾跌落,並設有解說牌以利教育宣導。內城北側半圓形稜堡基座、圓形基址及內城東北面殘蹟外圍則以綠籬供作屏障。其餘遺構則以殘蹟保存。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磚牆裂縫、磚牆風化
現狀: 城郭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5848#162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南市文維第09318519150號
公告日期: : 2004-10-07 16:07:23.0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2-21/cd8c3085-3961-449b-91bd-9b54900e0466/熱蘭遮城公告公文.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149/photo/d4541193-e675-43ad-aa1c-185aceb32e39.jpg
repImgId: 1213
[ 搜尋所有 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 ... ]

根據姓名 曾國恩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曾國恩 ...)

飛樂山海 Fly over Moutain and Sea

戴威利 Willie Tai | 屏東縣 | 場域: 其他 | 900屏東市中山路61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臺灣十大古宅--佳冬蕭宅

作者: 曾國恩 作者 | 類型: 單篇文章 | 版本: | 出版項: 2007/7/1;臺北市 : 國家文化總會 | ISBN:

@ 臺灣民間傳說文獻資料書目

飛樂山海 Fly over Moutain and Sea

戴威利 Willie Tai | 屏東縣 | 場域: 其他 | 900屏東市中山路61號

@ 文化部公共藝術

臺灣十大古宅--佳冬蕭宅

作者: 曾國恩 作者 | 類型: 單篇文章 | 版本: | 出版項: 2007/7/1;臺北市 : 國家文化總會 | ISBN:

@ 臺灣民間傳說文獻資料書目
[ 搜尋所有 曾國恩 ... ]

根據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資料。

[ 搜尋所有 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175號15樓之3 ... ]

姓名 曾國恩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曾國恩)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南市善化區文昌里中華路72巷4號1樓
曾國恩08961374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034723)

臺南市善化區坐駕里中正路440號1樓
曾國恩17837756歇業 - 獨資

新竹縣新豐鄉松林村新興路61號
曾國恩50688525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0301681)

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久富12號1樓
曾國恩50748827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0075190)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50號10樓
曾國恩83468585核准設立

新竹縣竹北市長青路1段227號
曾國恩91374962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301808)

登記地址: 臺南市善化區文昌里中華路72巷4號1樓 | 負責人: 曾國恩 | 統編: 08961374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034723)

登記地址: 臺南市善化區坐駕里中正路440號1樓 | 負責人: 曾國恩 | 統編: 17837756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竹縣新豐鄉松林村新興路61號 | 負責人: 曾國恩 | 統編: 50688525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0301681)

登記地址: 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久富12號1樓 | 負責人: 曾國恩 | 統編: 50748827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0075190)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50號10樓 | 負責人: 曾國恩 | 統編: 8346858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長青路1段227號 | 負責人: 曾國恩 | 統編: 91374962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301808)

與曾國恩建築師事務所同分類的建築師開業登記資訊

廖益謙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2段189號10樓之2 | 建築師姓名: 廖益謙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17號

蔡達寬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2段43號5樓 | 建築師姓名: 蔡達寬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18號

蘇哲學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2段179巷75弄4號1樓 | 建築師姓名: 蘇哲學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19號

周民勝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25號3樓 | 建築師姓名: 周民勝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0號

通用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3號6樓 | 建築師姓名: 林言志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1號

鹿鳴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322巷2號7樓 | 建築師姓名: 姚鹿鳴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3號

陳永富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89巷16弄9號2樓 | 建築師姓名: 陳永富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4號

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629巷33弄7號之2F | 建築師姓名: 吳明杰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5號

李天鐸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2段56號4樓 | 建築師姓名: 李天鐸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7號

莊國材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5段508號25樓之2 | 建築師姓名: 莊國材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8號

劉鳴驥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40號12樓之2 | 建築師姓名: 劉鳴驥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2號

董雲樵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3段79巷12號 | 建築師姓名: 董雲樵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6號

陳志靖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96號15樓 | 建築師姓名: 陳志靖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7號

周有民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149巷1號3樓 | 建築師姓名: 周有民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8號

羅明峰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37巷4號2樓 | 建築師姓名: 羅明峰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9號

廖益謙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2段189號10樓之2 | 建築師姓名: 廖益謙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17號

蔡達寬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2段43號5樓 | 建築師姓名: 蔡達寬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18號

蘇哲學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2段179巷75弄4號1樓 | 建築師姓名: 蘇哲學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19號

周民勝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25號3樓 | 建築師姓名: 周民勝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0號

通用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3號6樓 | 建築師姓名: 林言志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1號

鹿鳴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322巷2號7樓 | 建築師姓名: 姚鹿鳴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3號

陳永富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89巷16弄9號2樓 | 建築師姓名: 陳永富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4號

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629巷33弄7號之2F | 建築師姓名: 吳明杰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5號

李天鐸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士林區忠誠路2段56號4樓 | 建築師姓名: 李天鐸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7號

莊國材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5段508號25樓之2 | 建築師姓名: 莊國材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28號

劉鳴驥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40號12樓之2 | 建築師姓名: 劉鳴驥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2號

董雲樵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3段79巷12號 | 建築師姓名: 董雲樵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6號

陳志靖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96號15樓 | 建築師姓名: 陳志靖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7號

周有民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149巷1號3樓 | 建築師姓名: 周有民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8號

羅明峰建築師事務所

事務所所在地: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37巷4號2樓 | 建築師姓名: 羅明峰 | 開業證號: 工師業字第B00123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