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銀葉粉蝨傳播之洋香瓜新病毒病害發生猖獗,請農友加強苗期防治的發布日期是2008/12/3 上午 12:00:00.
主旨 | 銀葉粉蝨傳播之洋香瓜新病毒病害發生猖獗,請農友加強苗期防治 |
發布日期 | 2008/12/3 上午 12:00:00 |
預警內容 | 本年10月底起台南地區顯少降雨,且持續維持高溫,銀葉粉蝨及薊馬之蟲口密度持續升高,導致洋香瓜病毒病害發生逐漸增加。調查顯示以安南區、七股、佳里及西港較為嚴重,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民加強防治,以降低其危害。, 本次感染之罹病毒洋香瓜植株中,發現南瓜捲葉病毒(Squash leaf curl virus)所佔比例相當高,此病毒為一新病毒由銀葉粉蝨所傳播,母蟲產卵時病毒可經卵傳播到子代,一齡幼蟲一孵化即具傳毒能力,經卵傳毒僅限一代,卻大大提高田間病毒病發生的風險。銀葉粉蝨取食傳毒後,約10~14天即可看到病徵。該病毒亦可經機械傳播。, 銀葉粉蝨全年皆可發生、雜食性,危害作物達500種以上,以初秋至春末之旱季為高峰期,溫度太高或太低及長期降雨濕度高較不利其生長,以3~6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26~28℃為最適發育溫度,如遇暖冬或是設施內環境均有利其生長繁衍。卵期約5日,幼蟲期約15日,成蟲期壽命可達1~2月,完成一世代夏季僅需19~27日,冬季約30~60日。雌蟲經交尾後喜在葉背陰暗處、陽光照射不足,較不通風的地方產卵,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5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二齡以後足退化並固著於中老葉葉背,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新梢葉背產卵。成蟲多群棲於新葉之葉背,不擅長距離飛翔,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 台南地區正值洋香瓜進入栽培盛期,農友務必做好以下防範工作:1.洋香瓜育苗時必須在設施內進行,最好由管理良好育苗場代育。2.定植時,先於育苗盤內瓜苗施用藥劑,且育苗盤放置在畦上須以32目紗網覆蓋,避免銀葉粉蝨有取食、傳毒機會。3.定植後4週內要加強防治,每片葉的蟲數要在一隻以下,以免苗期感染病毒。藥劑防治時為避免抗藥性產生,新尼古丁類藥劑,如達特南需與非新尼古丁類藥劑:派滅淨、布芬淨、第滅寧、阿巴汀、畢芬寧及克凡派,輪替使用,切記藥液需噴及葉背銀葉粉蝨棲息處,且水量要夠,以提升防治效果,噴藥完成立即將塑膠布蓋密,提高藥效。4.鄰近田區必須要共同防治,避免銀葉粉蝨飛去鄰區躲避,達不到防治效果。5.清除栽種區附近雜草、殘株及廢棄物等。作物收成後,銀葉粉蝨會存活於田埂雜草上,成為次期作之蟲源,因此勤加除草可以減少銀葉粉蝨之中間宿主或越冬場所。此外,尚須及早清除被害老株及廢耕園,避免粉蝨大量繁殖,繼續延及感染新植之幼株,新植田區附近若有種植銀葉粉蝨寄主植物,如番茄、甘藷或其他瓜類於定植起即要加強施藥。6.在田間設置黃色黏板,可誘集及減少成蟲之數量,黏板盡量靠近植株。7.適時拔除罹病植株,並帶離田區,亦可降低田間傳播機率。 |
防治建議 | (空) |
主旨銀葉粉蝨傳播之洋香瓜新病毒病害發生猖獗,請農友加強苗期防治 |
發布日期2008/12/3 上午 12:00:00 |
預警內容本年10月底起台南地區顯少降雨,且持續維持高溫,銀葉粉蝨及薊馬之蟲口密度持續升高,導致洋香瓜病毒病害發生逐漸增加。調查顯示以安南區、七股、佳里及西港較為嚴重,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民加強防治,以降低其危害。, 本次感染之罹病毒洋香瓜植株中,發現南瓜捲葉病毒(Squash leaf curl virus)所佔比例相當高,此病毒為一新病毒由銀葉粉蝨所傳播,母蟲產卵時病毒可經卵傳播到子代,一齡幼蟲一孵化即具傳毒能力,經卵傳毒僅限一代,卻大大提高田間病毒病發生的風險。銀葉粉蝨取食傳毒後,約10~14天即可看到病徵。該病毒亦可經機械傳播。, 銀葉粉蝨全年皆可發生、雜食性,危害作物達500種以上,以初秋至春末之旱季為高峰期,溫度太高或太低及長期降雨濕度高較不利其生長,以3~6月及9~11月為發生盛期,26~28℃為最適發育溫度,如遇暖冬或是設施內環境均有利其生長繁衍。卵期約5日,幼蟲期約15日,成蟲期壽命可達1~2月,完成一世代夏季僅需19~27日,冬季約30~60日。雌蟲經交尾後喜在葉背陰暗處、陽光照射不足,較不通風的地方產卵,母蟲一生產卵達200~350粒卵。孵化後之若蟲有四齡,一齡有足,二齡以後足退化並固著於中老葉葉背,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養液。羽化後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新梢葉背產卵。成蟲多群棲於新葉之葉背,不擅長距離飛翔,受干擾時在植株上端或周圍稍作盤旋後仍回原作物棲息危害。, 台南地區正值洋香瓜進入栽培盛期,農友務必做好以下防範工作:1.洋香瓜育苗時必須在設施內進行,最好由管理良好育苗場代育。2.定植時,先於育苗盤內瓜苗施用藥劑,且育苗盤放置在畦上須以32目紗網覆蓋,避免銀葉粉蝨有取食、傳毒機會。3.定植後4週內要加強防治,每片葉的蟲數要在一隻以下,以免苗期感染病毒。藥劑防治時為避免抗藥性產生,新尼古丁類藥劑,如達特南需與非新尼古丁類藥劑:派滅淨、布芬淨、第滅寧、阿巴汀、畢芬寧及克凡派,輪替使用,切記藥液需噴及葉背銀葉粉蝨棲息處,且水量要夠,以提升防治效果,噴藥完成立即將塑膠布蓋密,提高藥效。4.鄰近田區必須要共同防治,避免銀葉粉蝨飛去鄰區躲避,達不到防治效果。5.清除栽種區附近雜草、殘株及廢棄物等。作物收成後,銀葉粉蝨會存活於田埂雜草上,成為次期作之蟲源,因此勤加除草可以減少銀葉粉蝨之中間宿主或越冬場所。此外,尚須及早清除被害老株及廢耕園,避免粉蝨大量繁殖,繼續延及感染新植之幼株,新植田區附近若有種植銀葉粉蝨寄主植物,如番茄、甘藷或其他瓜類於定植起即要加強施藥。6.在田間設置黃色黏板,可誘集及減少成蟲之數量,黏板盡量靠近植株。7.適時拔除罹病植株,並帶離田區,亦可降低田間傳播機率。 |
防治建議(空) |
根據名稱 銀葉粉蝨傳播之洋香瓜新病毒病害發生猖獗 請農友加強苗期防治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植物疫情預警』資料集內搜尋:
與銀葉粉蝨傳播之洋香瓜新病毒病害發生猖獗,請農友加強苗期防治同分類的植物疫情預警
| 發布日期: 2023/11/13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13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8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7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6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3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3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1/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0/3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0/3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0/31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0/30 上午 12:00:00 |
| 發布日期: 2023/10/26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13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13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8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7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6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3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3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1/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0/3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0/3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0/31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0/30 上午 12:00:00 |
發布日期: 2023/10/26 上午 12: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