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 文資局民俗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的級別名稱是民俗, 所屬主管機關是高雄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1.在農業社會,宣講仍具有娛樂及人際關係維持的成分,但50-60年代以後的無線電視開播,對宣講產生衝擊,但本項民俗能維持辦理,充分表現其社群的自主與自發動能,亦可見地方上的認同感並不低落。同時從該廟宣講時的實際狀況而言,每次皆有一定數量的群眾參與,近來並透過線上宣講方式,影響更為廣泛,受到一定程度的...,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是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始宣講,至農曆10月20日舉行繳旨大典。由主講1名、副主講2名,分工合作完成當年宣講任務。宣講規制分成內、外部宣講,內部宣講於該廟前廣場設置宣講臺,其內容為宣講案證、經典義理、因果報應等真理鸞訓;外部宣講主要在高雄市各大寺廟舉行,並擴及臨近縣市鄉鎮,更遠赴澎湖縣各....

案件編號20240116000001
個案名稱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級別代碼5.1.1
級別名稱民俗
種類

1:

code : F5
name : 儀式、祭典、節慶
所屬族群

1:

type : 漢民族
評定基準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指定/登錄理由1.在農業社會,宣講仍具有娛樂及人際關係維持的成分,但50-60年代以後的無線電視開播,對宣講產生衝擊,但本項民俗能維持辦理,充分表現其社群的自主與自發動能,亦可見地方上的認同感並不低落。同時從該廟宣講時的實際狀況而言,每次皆有一定數量的群眾參與,近來並透過線上宣講方式,影響更為廣泛,受到一定程度的社會群眾的認同與參與。 2.高雄地區的移民,與澎湖關係密切,而文武聖殿的祀神與宣講,又來自澎湖,相當程度反映了澎湖移民進入高雄市之後的社會生活與文化情況。日治時期高雄的宣講風氣興盛,各講社人員互有聯繫與流動,形成互動與相互宣講,對高雄戰後鸞堂的巡迴宣講奠定基礎。文武聖殿勵善聖諭宣講部由「鼓善社修德宣講堂」之組織所改制而來,並發展外部宣講,巡迴於各宮廟、鸞堂之間,充分反映該廟的宣講活動與地方社會間的關聯。 3.文武聖殿聖諭宣講,於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臺宣講,每次宣講將布置神案,恭請該廟文衡聖帝神位於案檯中,直至農曆10月20日,宣講結束,進行繳旨。在整體儀式之進行,如恭請三教祖師登香案、恭送三教祖師回座,仍有其實踐傳統。文武聖殿的宣講,應用了善書等資料,與傳統的鄉約宣講及鸞堂宣講都有關係,其實踐保留了一定的傳統方式。
法令依據第2條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高雄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鹽埕區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1-16/565a57d1-ba4a-4bab-9340-6ca15f370f8f/宣講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1-16/565a57d1-ba4a-4bab-9340-6ca15f370f8f/宣講1.jpg

name

宣講1
代表圖像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宣講是明清時期以來的一套教化制度,是透過地方官員或仕紳文人宣頌政令,以達到社會安定的目的。其內容分別涉及了社會關係、教育、生計和安寧及秩序等,是穩定社會的重要機制。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緣起,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始於大正15年(1926年);但若依據民國50年建立的「興建文武聖殿祀聖之緣起」碑記載,則可追溯至大正14年(1925年)。當時信徒組織「鼓善社修德宣講堂」,佈道行善;至民國45年(1956年)擴大為「勵善聖諭宣講部」,其發展與澎湖的宣講與扶鸞勸善有關,從澎湖傳入高雄,也與高雄和澎湖移民間的密切發展,關係匪淺,有其地方社會性格。 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始宣講,至農曆10月20日舉行繳旨大典。由主講1名、副主講2名,分工合作完成當年宣講任務。宣講規制分成內、外部宣講,內部宣講於該廟前廣場設置宣講臺,其內容為宣講案證、經典義理、因果報應等真理鸞訓;外部宣講主要在高雄市各大寺廟舉行,並擴及臨近縣市鄉鎮,更遠赴澎湖縣各寺廟。其宣講活動已有百年左右,歷史悠久,成為該廟重要的特色之一。
舉行時間類別-國曆/農曆農曆
辦理週期每年
主辦單位-名稱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
主辦單位-聯絡人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07-551-4717
主辦單位-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富野路170號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始宣講,至農曆10月20日舉行繳旨大典。由主講1名、副主講2名,分工合作完成當年宣講任務。宣講規制分成內、外部宣講,內部宣講於該廟前廣場設置宣講臺,其內容為宣講案證、經典義理、因果報應等真理鸞訓;外部宣講主要在高雄市各大寺廟舉行,並擴及臨近縣市鄉鎮,更遠赴澎湖縣各寺廟。其宣講活動已有百年左右,歷史悠久,成為該廟重要的特色之一。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高市府文資字第11330033901號
registerDate : 2024-01-04 18:18:04.678
note : 登錄及認定保存者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folklore/20240116000001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4-19/d11d9b97-d798-4fec-96b1-1fadea30bb58/DSC_0071.jpg

2:

mediaName :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4-19/e8e15546-df53-4011-9448-3876e35ead2c/DSC_0151.jpg

3:

mediaName :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4-19/8c6e7867-fb80-4524-88b0-6afa63b688a1/DSC_0081.jpg
保存者/保存團體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1-16/490725e5-e7fa-48c8-b912-4af5c2b0c27d/1130104_高市府文資字第11330033901號_登錄「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為本市民俗及認定「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為保存者。.pdf
主管機關名稱高雄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文化資產小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7-531-2560#317
repImgId240850

案件編號

20240116000001

個案名稱

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級別代碼

5.1.1

級別名稱

民俗

種類

1:

code : F5
name : 儀式、祭典、節慶

所屬族群

1:

type : 漢民族

評定基準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指定/登錄理由

1.在農業社會,宣講仍具有娛樂及人際關係維持的成分,但50-60年代以後的無線電視開播,對宣講產生衝擊,但本項民俗能維持辦理,充分表現其社群的自主與自發動能,亦可見地方上的認同感並不低落。同時從該廟宣講時的實際狀況而言,每次皆有一定數量的群眾參與,近來並透過線上宣講方式,影響更為廣泛,受到一定程度的社會群眾的認同與參與。 2.高雄地區的移民,與澎湖關係密切,而文武聖殿的祀神與宣講,又來自澎湖,相當程度反映了澎湖移民進入高雄市之後的社會生活與文化情況。日治時期高雄的宣講風氣興盛,各講社人員互有聯繫與流動,形成互動與相互宣講,對高雄戰後鸞堂的巡迴宣講奠定基礎。文武聖殿勵善聖諭宣講部由「鼓善社修德宣講堂」之組織所改制而來,並發展外部宣講,巡迴於各宮廟、鸞堂之間,充分反映該廟的宣講活動與地方社會間的關聯。 3.文武聖殿聖諭宣講,於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臺宣講,每次宣講將布置神案,恭請該廟文衡聖帝神位於案檯中,直至農曆10月20日,宣講結束,進行繳旨。在整體儀式之進行,如恭請三教祖師登香案、恭送三教祖師回座,仍有其實踐傳統。文武聖殿的宣講,應用了善書等資料,與傳統的鄉約宣講及鸞堂宣講都有關係,其實踐保留了一定的傳統方式。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2、3款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鹽埕區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1-16/565a57d1-ba4a-4bab-9340-6ca15f370f8f/宣講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1-16/565a57d1-ba4a-4bab-9340-6ca15f370f8f/宣講1.jpg

name

宣講1

代表圖像來源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宣講是明清時期以來的一套教化制度,是透過地方官員或仕紳文人宣頌政令,以達到社會安定的目的。其內容分別涉及了社會關係、教育、生計和安寧及秩序等,是穩定社會的重要機制。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緣起,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始於大正15年(1926年);但若依據民國50年建立的「興建文武聖殿祀聖之緣起」碑記載,則可追溯至大正14年(1925年)。當時信徒組織「鼓善社修德宣講堂」,佈道行善;至民國45年(1956年)擴大為「勵善聖諭宣講部」,其發展與澎湖的宣講與扶鸞勸善有關,從澎湖傳入高雄,也與高雄和澎湖移民間的密切發展,關係匪淺,有其地方社會性格。 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始宣講,至農曆10月20日舉行繳旨大典。由主講1名、副主講2名,分工合作完成當年宣講任務。宣講規制分成內、外部宣講,內部宣講於該廟前廣場設置宣講臺,其內容為宣講案證、經典義理、因果報應等真理鸞訓;外部宣講主要在高雄市各大寺廟舉行,並擴及臨近縣市鄉鎮,更遠赴澎湖縣各寺廟。其宣講活動已有百年左右,歷史悠久,成為該廟重要的特色之一。

舉行時間類別-國曆/農曆

農曆

辦理週期

每年

主辦單位-名稱

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

主辦單位-聯絡人

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

主辦單位-聯絡電話

07-551-4717

主辦單位-地址

高雄市鹽埕區富野路170號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每年農曆3月6日舉行請旨大典,隨即開始宣講,至農曆10月20日舉行繳旨大典。由主講1名、副主講2名,分工合作完成當年宣講任務。宣講規制分成內、外部宣講,內部宣講於該廟前廣場設置宣講臺,其內容為宣講案證、經典義理、因果報應等真理鸞訓;外部宣講主要在高雄市各大寺廟舉行,並擴及臨近縣市鄉鎮,更遠赴澎湖縣各寺廟。其宣講活動已有百年左右,歷史悠久,成為該廟重要的特色之一。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高市府文資字第11330033901號
registerDate : 2024-01-04 18:18:04.678
note : 登錄及認定保存者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folklore/20240116000001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4-19/d11d9b97-d798-4fec-96b1-1fadea30bb58/DSC_0071.jpg

2:

mediaName :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4-19/e8e15546-df53-4011-9448-3876e35ead2c/DSC_0151.jpg

3:

mediaName : 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4-19/8c6e7867-fb80-4524-88b0-6afa63b688a1/DSC_0081.jpg

保存者/保存團體

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1-16/490725e5-e7fa-48c8-b912-4af5c2b0c27d/1130104_高市府文資字第11330033901號_登錄「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為本市民俗及認定「財團法人高雄市文武聖殿」為保存者。.pdf

主管機關名稱

高雄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文化資產小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7-531-2560#317

repImgId

240850

根據識別碼 20240116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40116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40116000001 ... ]

根據名稱 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資料。

[ 搜尋所有 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 ... ]

在『文資局民俗』資料集內搜尋:


與鹽埕埔文武聖殿聖諭宣講同分類的文資局民俗

港口宮十一角頭中元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登錄民俗: (1)道光25年(1845)的水災及移民遷移至笨港溪南後,六庄十一角頭持續自發性輪值舉辦普渡,成為東石鄉港口村每年中元普渡特色。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為感念水災罹難的民眾及祈求往後生活能夠安穩,持續每年農曆7月持續由六庄十一角頭輪流主辦,以港口宮為中心,舉辦露天夜普、搭建孤棚。

鄒族yoifo(巫師)文化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項第1、2、3、4款登錄基準: (1)第1款「表現原住民族歷史重要或具代表性之文化意義」:鄒族yoifo(巫師)文化自古代代相傳,為鄒族所獨有,且被...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儀式進行步驟: 1、預備(準備法器):法器之準備,隨求助者問題與輕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基本法器為「生水」(chumu,意涵「清淨」)、「生米」(fxesx,意涵「力量」)、「小舌菊」(tapaniou,...

萬巒五溝水殲炮城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傳統客家堅炮習俗具古早生活傳承。 2. 地方性:屏東少見之「炮城文化」具地方性。 3. 歷史性:因與平埔族摩擦而衍生之習俗、具歷史性。 4. 登錄保存團體理由:適任,具保存熱忱與能力。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萬巒五溝水殲炮城」於每年農曆正月15日舉辦。農曆春節前夕村民會在東柵伯公祠附近,布置「五溝村東興伯公祈福文化祭」活動旗...

來義白鷺maljeveq(祖靈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具有排灣族人之生活傳承及風俗形成與發展。 2. 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 3. 歷史性:具有歷史事件形成,頗具紀念性意義。 4. 文化性:具有特殊生活文化...

來義高見maljeveq(祖靈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延續數百年的祭儀傳統,值得保存。 2. 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 3. 歷史性:具有歷史事件形成,頗具紀念性意義。 4. 文化性:是排灣族古樓系統最重要的...

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maljeveq除了迎送祖靈外,刺球儀式更是重點,但因涉及統治危險性,遭日人禁止。 2. 地方性:係排灣族,特別是中排灣特有民俗祭儀。 3. 歷史性:maljeveq考據前清時期就有,為...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人神盟約祭」舉辦日期以往多在農作物收穫之後才舉行,大約是在每年的10月左右。而2018年的「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則經由部落...

枋寮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由保生大帝騎白鶴羽化飛昇傳說而起之俗,已有百年歷史。 2. 地方性:全國少見之送白鶴之俗,與枋寮在地社造結合。 3. 文化性:祭儀活動之繞境、法師、科儀具信仰文化。 4. 典範性:信仰圈...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枋寮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每年農曆正月5日過後召集討論會以展開籌備。 2.儀式過程2或第二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

新園鄉五房洲庄澄瀛宮宋江陣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方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出陣時機 「新園鄉五房洲庄澄瀛宮宋江陣」出陣時機為3年一科五房村全境遶境、新園新惠宮遶境、東港迎王祭典等。 2.列陣準備與陣形進行過程 在每次列陣前,隊員們會跟隨頭旗手進行拜禮,旗手踩三進三退的宮...

海豐迓男孫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迎男孫燈自清朝時期即有,已有二百餘年歷史。 2. 地方性:全國少見「燈首」、分「點心擔」、「走轎入廟」等祭儀,別具地方特色。 3. 文化性:在地陣頭繞境、科儀具信仰文化。 4. 典範性:...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海豐迓男孫燈」於每年農曆正月15日舉行。每年農曆12月31日後庄中第一個男丁出生,男丁的父親會至海豐三山國王廟擂鼓報喜...

屏東林仔內紙炮篙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是見證整個臺灣所有三山國王廟,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代表,更是臺灣三山國王廟少數直接在戰後而且是從河婆這邊移民過來的河婆客家所進行的習俗。河婆客家人在屏東,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節慶習俗非常特殊,...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屏東林仔內紙炮篙」於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舉行,若當天不是假日,則會選於元宵節前後的假日舉行。進行紙炮篙前,先準備全新的...

來義望嘉pusau(送祖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傳統性:望嘉部落仍存有完整頭目家族傳統以及口傳文化及空間系統。2.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3.歷史性:部落傳統與歷史口傳文化皆豐富。4.文化性:具有中排灣族傳統祭儀...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來義高見maljeveq(祖靈祭)」主要是透過祭司pulingav(女性則稱為靈媒)舉行各種祭典儀式,迎來祖靈及神靈,...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美濃永安庄地區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儀式特色有敬天公、夜間三獻禮、穿著禮服、登席制度、跨庄信仰圈、以「竹牌」象徵伯公等等,且迎伯公、滿年福、奉祀福神、新年福和送伯公等階段有著完整的祭儀。祭典雖簡單,場面亦不大,但溫馨敦厚樸實,保留客家習...

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並自發參與: (1)振祐堂於西元1963年(民國52年)由震安宮為玄天上帝廟自發組成,並持續獨立運作超過半百寒暑。 (2)為振裕堂第一分堂館,穩定性高且分堂眾多,傳承能力強...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振祐堂出陣時的表演動作包含排班、踏三粒、落路、切籤、開四門。其中落路是振佑堂八家將團套式表演的基礎步法,其他步法還包含龍虎包、鈴弄走 。 此外,振祐堂的出陣儀式包含安堂、開面、起馬、報番 、押香擔、收...

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觀音媽過頭」歷年由信仰區域居民自主傳承運作,久已成俗且參與者甚眾,成為北臺灣極具特色之宗教信仰文化。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巡迴觀音媽過頭年度慶典暨各項活動包含 1.籌組慶典委員會 2.筊選爐主 3.召開各項過爐及正戲慶典籌備會議 4.搬運巡迴媽神龕及各項傢俱 5.過爐慶典 6.安座爐主厝暨演落馬戲 7.筊選正戲(酬神謝願...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有其歷史性、傳奇性,且民間對媽祖信仰一向極為虔誠、自主,每年農曆四月舉辦此祭典,已形成金山萬里區重要的民俗活動。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 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每年「二媽回娘家作客」,更是金山、萬里地區「迎媽祖」的大好日子,家家戶戶都準備鮮花水菓來迎接媽祖。迎神的隊伍包括各地樂團、震天鼓、舞獅、舞龍、大面鼓、藝閣車、雜技團、神將會、神轎隊等,陣容浩大,熱鬧非...

港口宮十一角頭中元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登錄民俗: (1)道光25年(1845)的水災及移民遷移至笨港溪南後,六庄十一角頭持續自發性輪值舉辦普渡,成為東石鄉港口村每年中元普渡特色。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為感念水災罹難的民眾及祈求往後生活能夠安穩,持續每年農曆7月持續由六庄十一角頭輪流主辦,以港口宮為中心,舉辦露天夜普、搭建孤棚。

鄒族yoifo(巫師)文化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第10條第1項第1、2、3、4款登錄基準: (1)第1款「表現原住民族歷史重要或具代表性之文化意義」:鄒族yoifo(巫師)文化自古代代相傳,為鄒族所獨有,且被...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儀式進行步驟: 1、預備(準備法器):法器之準備,隨求助者問題與輕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基本法器為「生水」(chumu,意涵「清淨」)、「生米」(fxesx,意涵「力量」)、「小舌菊」(tapaniou,...

萬巒五溝水殲炮城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傳統客家堅炮習俗具古早生活傳承。 2. 地方性:屏東少見之「炮城文化」具地方性。 3. 歷史性:因與平埔族摩擦而衍生之習俗、具歷史性。 4. 登錄保存團體理由:適任,具保存熱忱與能力。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萬巒五溝水殲炮城」於每年農曆正月15日舉辦。農曆春節前夕村民會在東柵伯公祠附近,布置「五溝村東興伯公祈福文化祭」活動旗...

來義白鷺maljeveq(祖靈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具有排灣族人之生活傳承及風俗形成與發展。 2. 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 3. 歷史性:具有歷史事件形成,頗具紀念性意義。 4. 文化性:具有特殊生活文化...

來義高見maljeveq(祖靈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延續數百年的祭儀傳統,值得保存。 2. 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 3. 歷史性:具有歷史事件形成,頗具紀念性意義。 4. 文化性:是排灣族古樓系統最重要的...

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maljeveq除了迎送祖靈外,刺球儀式更是重點,但因涉及統治危險性,遭日人禁止。 2. 地方性:係排灣族,特別是中排灣特有民俗祭儀。 3. 歷史性:maljeveq考據前清時期就有,為...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人神盟約祭」舉辦日期以往多在農作物收穫之後才舉行,大約是在每年的10月左右。而2018年的「排灣族Vunglid-maljeveq望嘉神人盟約祭」則經由部落...

枋寮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由保生大帝騎白鶴羽化飛昇傳說而起之俗,已有百年歷史。 2. 地方性:全國少見之送白鶴之俗,與枋寮在地社造結合。 3. 文化性:祭儀活動之繞境、法師、科儀具信仰文化。 4. 典範性:信仰圈...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枋寮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每年農曆正月5日過後召集討論會以展開籌備。 2.儀式過程2或第二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

新園鄉五房洲庄澄瀛宮宋江陣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方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出陣時機 「新園鄉五房洲庄澄瀛宮宋江陣」出陣時機為3年一科五房村全境遶境、新園新惠宮遶境、東港迎王祭典等。 2.列陣準備與陣形進行過程 在每次列陣前,隊員們會跟隨頭旗手進行拜禮,旗手踩三進三退的宮...

海豐迓男孫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迎男孫燈自清朝時期即有,已有二百餘年歷史。 2. 地方性:全國少見「燈首」、分「點心擔」、「走轎入廟」等祭儀,別具地方特色。 3. 文化性:在地陣頭繞境、科儀具信仰文化。 4. 典範性:...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海豐迓男孫燈」於每年農曆正月15日舉行。每年農曆12月31日後庄中第一個男丁出生,男丁的父親會至海豐三山國王廟擂鼓報喜...

屏東林仔內紙炮篙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傳統性:是見證整個臺灣所有三山國王廟,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代表,更是臺灣三山國王廟少數直接在戰後而且是從河婆這邊移民過來的河婆客家所進行的習俗。河婆客家人在屏東,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節慶習俗非常特殊,...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屏東林仔內紙炮篙」於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舉行,若當天不是假日,則會選於元宵節前後的假日舉行。進行紙炮篙前,先準備全新的...

來義望嘉pusau(送祖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屏東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傳統性:望嘉部落仍存有完整頭目家族傳統以及口傳文化及空間系統。2.地方性:民俗之形成與發展深具地方特色並與其他部落有差異。3.歷史性:部落傳統與歷史口傳文化皆豐富。4.文化性:具有中排灣族傳統祭儀...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儀式過程1或第一天(如何籌備與籌備所使用的器物或材料、儀式過程、儀式特色) 「來義高見maljeveq(祖靈祭)」主要是透過祭司pulingav(女性則稱為靈媒)舉行各種祭典儀式,迎來祖靈及神靈,...

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高雄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美濃永安庄地區每年逢農曆12月25日,由地區居民自主搭設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根據二戰後傳抄至今的《新年福彙》紀錄顯示,祭典行事代代被完成...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儀式特色有敬天公、夜間三獻禮、穿著禮服、登席制度、跨庄信仰圈、以「竹牌」象徵伯公等等,且迎伯公、滿年福、奉祀福神、新年福和送伯公等階段有著完整的祭儀。祭典雖簡單,場面亦不大,但溫馨敦厚樸實,保留客家習...

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並自發參與: (1)振祐堂於西元1963年(民國52年)由震安宮為玄天上帝廟自發組成,並持續獨立運作超過半百寒暑。 (2)為振裕堂第一分堂館,穩定性高且分堂眾多,傳承能力強...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振祐堂出陣時的表演動作包含排班、踏三粒、落路、切籤、開四門。其中落路是振佑堂八家將團套式表演的基礎步法,其他步法還包含龍虎包、鈴弄走 。 此外,振祐堂的出陣儀式包含安堂、開面、起馬、報番 、押香擔、收...

竹林山寺巡迴觀音媽過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觀音媽過頭」歷年由信仰區域居民自主傳承運作,久已成俗且參與者甚眾,成為北臺灣極具特色之宗教信仰文化。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巡迴觀音媽過頭年度慶典暨各項活動包含 1.籌組慶典委員會 2.筊選爐主 3.召開各項過爐及正戲慶典籌備會議 4.搬運巡迴媽神龕及各項傢俱 5.過爐慶典 6.安座爐主厝暨演落馬戲 7.筊選正戲(酬神謝願...

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金包里二媽回野柳媽祖洞祭典有其歷史性、傳奇性,且民間對媽祖信仰一向極為虔誠、自主,每年農曆四月舉辦此祭典,已形成金山萬里區重要的民俗活動。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 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每年「二媽回娘家作客」,更是金山、萬里地區「迎媽祖」的大好日子,家家戶戶都準備鮮花水菓來迎接媽祖。迎神的隊伍包括各地樂團、震天鼓、舞獅、舞龍、大面鼓、藝閣車、雜技團、神將會、神轎隊等,陣容浩大,熱鬧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