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
- 文資局民俗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的級別名稱是民俗, 所屬主管機關是嘉義市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一、 嘉義市什家將從城隍廟吉勝堂發展開始,首先即於日本時代拓展出共義堂,隍義堂則是在戰後因應地方社會發展需求,而自地藏庵共義堂什家將系統分衍誕生之子堂;其背後組成皆為北社尾地方居民,並有三代傳承系統網絡,即便是處在缺乏陣頭生員的今日社會,成員也以北社尾地方居民為核心,顯見具有民間高度認同特徵,且採行...,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是堂內供奉九天千眼帝為祖師爺,保留導師、法師、面師三師的傳統承襲,隍義堂傳承之法師為女性,是台灣罕見女性法師之傳承,可見其開放性與積極進行傳承維護的可能性;在宗教儀式上保留有「法師安堂」、「面師開臉」、「領令」、「繳令」、「淨宅」、「收驚」等儀式,出軍的裝扮與臉譜、頭盔、服飾、法器以及在腳步陣式上皆獨....

案件編號20240522000001
個案名稱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
級別代碼5.1.1
級別名稱民俗
種類

1:

code : F5
name : 儀式、祭典、節慶
所屬族群

1:

type : 漢民族
評定基準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指定/登錄理由一、 嘉義市什家將從城隍廟吉勝堂發展開始,首先即於日本時代拓展出共義堂,隍義堂則是在戰後因應地方社會發展需求,而自地藏庵共義堂什家將系統分衍誕生之子堂;其背後組成皆為北社尾地方居民,並有三代傳承系統網絡,即便是處在缺乏陣頭生員的今日社會,成員也以北社尾地方居民為核心,顯見具有民間高度認同特徵,且採行神明會過爐模式,經營其內部社群信仰,再加上地方信仰中心鎮北宮有高度認同,形成隍義堂每年能有自主自發籌組家將參與地方公共節慶活動之穩定基礎。 二、 隍義堂為共義堂於戰後初期(1960 年代)誕生之子堂,經營模式與 1970 年以降,嘉義市大量出現各種職業性質團體大為不同,隍義堂採行地方社會社群組織經營模式,以城隍爺與隍義堂家將神為信仰對象,並籌組成地方什家將社群,成為北社尾鎮北宮年度節慶活動之代表。另方面,隍義堂自主經營的過程中,也使其凝聚出新的傳承網絡,展現在腳步、陣式與臉譜等細節;而能稱之為隍義堂什家將。 三、隍義堂什家將之陣式,與共義堂什家將相近,因而呈現義字系統什家將傳承的特徵,另因其屬於地方陣頭而非職業團體,故而在步伐、手式方面,較少像職業陣頭團體那樣,出現衍伸變化的個人風格;另在臉譜彩繪部分,也都遵循以往傳承圖式,以土法煉鋼方式模擬練習,從其出軍前,面師耗費大量時間不斷比對過往照片,才能確認線條與圖繪是否正確的行為可知,其傳承形式不像職業面師那樣追求「效率」或「速度」,也不會在臉譜上追求創意變化,保有其一脈相承之傳統規制。
法令依據第2條及第4條
所屬主管機關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5-07/9ff514ff-f54f-4c85-b7d1-e377cb61111d/合照3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5-07/9ff514ff-f54f-4c85-b7d1-e377cb61111d/合照3.jpg

name

合照3
代表圖像來源自行拍攝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嘉義市什家將從城隍廟吉勝堂發展開始,首先即於日本時代拓展出共義堂,隍義堂則是在二戰後因應地方社會發展需求,而自地藏庵共義堂什家將系統分衍誕生之子堂;其背後組成皆為北社尾地方居民,並有三代傳承系統網絡,即便是處在缺乏陣頭生員的今日社會,成員也以北社尾地方居民為核心,顯見具有民間高度認同特徵,且採行神明會過爐模式,經營其內部社群信仰,再加上地方信仰中心鎮北宮有高度認同,形成隍義堂每年能有自主自發籌組家將參與地方公共節慶活動之穩定基礎。
舉行時間類別-國曆/農曆其他
辦理週期每年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堂內供奉九天千眼帝為祖師爺,保留導師、法師、面師三師的傳統承襲,隍義堂傳承之法師為女性,是台灣罕見女性法師之傳承,可見其開放性與積極進行傳承維護的可能性;在宗教儀式上保留有「法師安堂」、「面師開臉」、「領令」、「繳令」、「淨宅」、「收驚」等儀式,出軍的裝扮與臉譜、頭盔、服飾、法器以及在腳步陣式上皆獨具有「義」字流派傳承之特色。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135101694號
registerDate : 2024-04-26 09:31:57.942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folklore/20240522000001
保存者/保存團體隍義堂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5-07/5ffae211-7ded-44cd-aa41-c7dfc0391462/公告公文.pdf
主管機關名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5-2788225#511
repImgId256396

案件編號

20240522000001

個案名稱

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

級別代碼

5.1.1

級別名稱

民俗

種類

1:

code : F5
name : 儀式、祭典、節慶

所屬族群

1:

type : 漢民族

評定基準

1:

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

2:

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3:

其表現形式與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指定/登錄理由

一、 嘉義市什家將從城隍廟吉勝堂發展開始,首先即於日本時代拓展出共義堂,隍義堂則是在戰後因應地方社會發展需求,而自地藏庵共義堂什家將系統分衍誕生之子堂;其背後組成皆為北社尾地方居民,並有三代傳承系統網絡,即便是處在缺乏陣頭生員的今日社會,成員也以北社尾地方居民為核心,顯見具有民間高度認同特徵,且採行神明會過爐模式,經營其內部社群信仰,再加上地方信仰中心鎮北宮有高度認同,形成隍義堂每年能有自主自發籌組家將參與地方公共節慶活動之穩定基礎。 二、 隍義堂為共義堂於戰後初期(1960 年代)誕生之子堂,經營模式與 1970 年以降,嘉義市大量出現各種職業性質團體大為不同,隍義堂採行地方社會社群組織經營模式,以城隍爺與隍義堂家將神為信仰對象,並籌組成地方什家將社群,成為北社尾鎮北宮年度節慶活動之代表。另方面,隍義堂自主經營的過程中,也使其凝聚出新的傳承網絡,展現在腳步、陣式與臉譜等細節;而能稱之為隍義堂什家將。 三、隍義堂什家將之陣式,與共義堂什家將相近,因而呈現義字系統什家將傳承的特徵,另因其屬於地方陣頭而非職業團體,故而在步伐、手式方面,較少像職業陣頭團體那樣,出現衍伸變化的個人風格;另在臉譜彩繪部分,也都遵循以往傳承圖式,以土法煉鋼方式模擬練習,從其出軍前,面師耗費大量時間不斷比對過往照片,才能確認線條與圖繪是否正確的行為可知,其傳承形式不像職業面師那樣追求「效率」或「速度」,也不會在臉譜上追求創意變化,保有其一脈相承之傳統規制。

法令依據

第2條及第4條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嘉義市
distName : 西區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5-07/9ff514ff-f54f-4c85-b7d1-e377cb61111d/合照3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5-07/9ff514ff-f54f-4c85-b7d1-e377cb61111d/合照3.jpg

name

合照3

代表圖像來源

自行拍攝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嘉義市什家將從城隍廟吉勝堂發展開始,首先即於日本時代拓展出共義堂,隍義堂則是在二戰後因應地方社會發展需求,而自地藏庵共義堂什家將系統分衍誕生之子堂;其背後組成皆為北社尾地方居民,並有三代傳承系統網絡,即便是處在缺乏陣頭生員的今日社會,成員也以北社尾地方居民為核心,顯見具有民間高度認同特徵,且採行神明會過爐模式,經營其內部社群信仰,再加上地方信仰中心鎮北宮有高度認同,形成隍義堂每年能有自主自發籌組家將參與地方公共節慶活動之穩定基礎。

舉行時間類別-國曆/農曆

其他

辦理週期

每年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堂內供奉九天千眼帝為祖師爺,保留導師、法師、面師三師的傳統承襲,隍義堂傳承之法師為女性,是台灣罕見女性法師之傳承,可見其開放性與積極進行傳承維護的可能性;在宗教儀式上保留有「法師安堂」、「面師開臉」、「領令」、「繳令」、「淨宅」、「收驚」等儀式,出軍的裝扮與臉譜、頭盔、服飾、法器以及在腳步陣式上皆獨具有「義」字流派傳承之特色。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officialDocNo : 府授文資字第1135101694號
registerDate : 2024-04-26 09:31:57.942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folklore/20240522000001

保存者/保存團體

隍義堂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5-07/5ffae211-7ded-44cd-aa41-c7dfc0391462/公告公文.pdf

主管機關名稱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5-2788225#511

repImgId

256396

根據識別碼 20240522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40522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40522000001 ... ]

根據名稱 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 資料。

[ 搜尋所有 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 ... ]

在『文資局民俗』資料集內搜尋:


與鎮北宮駕前隍義堂什家將同分類的文資局民俗

大庄西拉雅族夜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傳承自祖先原鄉的祭儀,並見證祖先遷移的艱辛,具歷史性,並繼承傳統,以大武壠系統為主要祭儀形式的夜祭文化。 2.大致仍保有舊的傳統,與傳統的漢式信仰有很大的差異,具文化性。 3.已發展...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大武壠(Taivoan)亞族的祀壺文化最主要特徵是: (1)設公廨為祭拜場所。 (2)公廨為祖神(阿立祖、太祖)之所在,但公廨內不拜祀壺,只設向神座。 (3)每年9月15日祭祖,舉行夜祭跳戲(牽戲...

聖地慈惠堂總堂開堂紀念日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以花蓮為發祥地,再傳布至其他縣市,乃是從臺灣東部傳往西部的宗教特例,具地方性。 2.保有傳統祭儀,儀式相當莊嚴繁複,具文化性與特殊性。 3.金母信仰非歷史事件所造成,而是經金...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金母聖誕(農曆7月18日)由各分堂自行舉辦祝壽儀典。 2.總堂堂慶(農曆2月18日)乃各地分堂、及宮、寺、廟、壇回總堂朝聖之日,熱鬧隆重,行禮如儀,慶典連綿兩個月,由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日起,即有各堂...

花蓮勝安宮王母娘娘遶境活動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第一宗以東部(花蓮)地區為發源地之道教信仰,具歷史性之意義。 2.信仰發源的文化性並非歷史事件所造成,而是經王母娘娘下凡顯靈而成為重要的信仰源流。 3.王母娘娘遶境之儀式具特殊性。 4.為王母...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一般認為神明出巡(遶境)可以驅邪壓煞、綏靖地方,進而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勝安宮王母娘娘遶境目的在於淨化轄區並帶給轄區內信徒福祉。 2.遶境的隊伍以勝安宮的車隊在前,依序為順天聖母(陳靖姑娘娘)...

紋面傳統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紋面文化著重於人格、精神文化的保存和發揚,對泛泰雅族人(太魯閣族、賽德克族、 泰雅族)而言,為重要的傳統表徵,具傳統性、文化性與典範性。 2.柏達散學會十多年來與紋面老人交流,給予精神性支持,並留...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紋面工具包括刺刷、刮血工具與木槌。刺刷狀如牙刷,以桐木製成;刮血工具狀如桃子,以藤條做成;木垂則用於拍打。紋面方法依性別而有顯著差異。男子在前額及下巴施術,女子則在前額及臉頰施術。紋面師先將刺針或刺刷...

金門風獅爺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金門縣獨具規模眾多之風獅爺,形塑出島上特殊的人文景觀,為各聚落特色景觀與重要民俗活動,代表金門先民堅持的信仰。 2.活動具有消災解厄,祈福安民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的地方特色,影響民眾生活。 3.活...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金門各村落風獅爺的形像各異,有的素身,有些加上彩繪;或直立,或蹲距。大至數公尺高度,小至雙手可握,有些表情威猛,有些卻逗趣可愛。雖然每尊風獅爺都有著不同的設置背景以及不同的神蹟故事。然而不管風有多大,...

普渡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金門每年七月初一日起,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一盞普渡燈,是島上特殊的民間俗信,為聚落家戶特色景觀與重要民俗活動,也是代表對好兄弟的關懷與人間溫情。 2.活動具有消災解厄,祈福安民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早期金門人口中的所謂「路燈」,是指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日至月底,家家戶戶門前所懸掛的那一盞夜間點燃的夜燈。 那時金門民間普渡燈是什麼式樣如今已見不到了,只約略記得在這盞燈具內放置一個碗形的瓷質小圓盤,盤內...

中秋搏餅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金門每年八月十五日起,各聚落興起家家戶戶搏餅活動,期以求得好兆頭,是島上特殊的民間節慶,為聚落特色重要民俗活動。 2.活動具有寓教於樂,祈求好福運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的地方特色,影響民眾生活。 3...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王步蟾《鷺門雜詠》中「月餅團圓新買得,拈骰奪取狀元籌」的詩句,充分說明了清末廈門一帶也有搏狀元籌的習俗。而彭一萬先生找到清末舉人黃翰《禾山詩鈔》中的《賭月餅》詩:「六子齊投任變翻,街頭巷尾笑言喧。科名...

馬祖擺暝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連江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各島的擺暝活動具有原鄉源頭和在地發展的脈絡。 2.民俗活動,各島參與,都具有文化教育性。 3.祭典中送喜的習俗,具有濃厚人文特色。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農曆正月或初五、六,或初七、八以後,各村視習慣陸續開始「上節暝」,上節暝當晚各家戶在門楣上掛上紅燈籠,標誌著元宵節的開始,也就是進入擺暝緊鑼密鼓的準備。輪到作頭的家戶(約四五戶)各派出一人組成一隊向各...

台北靈安社神將陣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台北靈安社成立於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為臺北大稻埕八大軒社中最早成立之軒社,迄今已有141年之歷史。 2.神將陣頭包括謝、范二將軍與文、武二判官,不僅造型獨特、且其出陣儀式、配帶物件與...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壹、謝范二將軍 靈安社謝將軍頭部較細長,臉有長眉、吊眼、吐舌,帽子則有牛皮帽及白鐵帽兩種,身穿白色、藍色或是青色神衣,肩披有「台北靈安社」五字扮帶,腰掛有「謝將軍」三字扮帶,胸與腰間亦開一洞口,作為神...

跳鍾馗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民間藉鍾馗之身份與形象,用來驅邪、逐疫、祈福與求安等之跳鍾馗儀式,是常見的傳統宗教習俗。 2.此懸絲傀儡之技藝,為北臺灣目前惟一之傳承,將驅邪避煞之法事結合傀儡戲演出,富有生活文化之意義與價值。...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鍾馗是中國民間信仰、驅邪、逐疫、祈福之神,因此在民間習俗,凡是破土上樑、新廟落成、新戲臺啟用、公司開幕等,都要先用「跳鍾馗」儀式,軀邪除煞、淨臺祈福後,神明才可入廟安座、戲臺才能啟用。 二、景春...

台北霞海城隍廟五月十三迎城隍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霞海城隍祭典可追溯至光緒五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除日據時代曾中斷外,現仍每年如期舉行。 2.可以見證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移民臺北、經歷歷史事件(頂下郊拼械鬥)、遷居大稻埕及早期開發臺北之歷史。 ...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 暗訪: (一)暗訪指神明夜間出巡,以探究人間的善惡是非,具有趨除邪惡的作用。台北霞海城隍廟依例在遶境前兩日(農曆5月11、12日)進行暗訪,出巡時只有令牌出巡,城隍爺在廟內坐鎮,出巡特有的排場...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咸豐九年建廟,有廟會活動至今亦有一百多年,雖曾中斷,現仍每年如期舉行。 2.廟居「艋舺第一街」,可以見證福建泉州府惠安縣居民,移居臺北艋舺、將原鄉之保護神分靈建廟的移民地方發展史;又因臺灣其他地...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暗訪 (一)暗訪是青山王率領各部將(七爺、八爺、文判、武判、枷鎖將軍、八將團等),於祭典的第一、二天,即農曆10月20、21,巡行艋舺地區的大街小巷,主要目的在探視民間疾苦,並明察轄區善惡,緝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艋舺龍山寺傳承傳統習俗,中元普渡已逾一百五十年,儀典豐盛(期程達一個月),但力求隆重簡化,並能順應時代變遷需要。 2.該寺為著名之主祀觀音古剎,其盂蘭盆勝會,融合傳統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之...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行事隨時代變遷而有若干更易,然其普施救度的主要精神則仍被保留,主要儀軌行事中,清末光緒年間的舉辦時間為農曆七月十三、十四日兩天,至民初擴大為七月十一、十二、十三日三天,...

請關渡媽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各地區以年例或輪庄請「關渡媽」(複製分身60多尊,具黑面、軟身之特徵,並每年換外裝),持續百年以上,已形成北臺灣「關渡媽」之信仰圈。 2.請「關渡媽」習俗與日據時代大稻埕鼠疫有關,其後擴及除蟲、...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刈單: (一)是迎請關渡媽祖的第一道手續,各聚落要到關渡宮迎請媽祖時,都要事先與關渡宮登記,稱之為「刈單」。現因擁有六十多尊的媽祖神像,有的聚落會要求迎請特定某尊媽祖,若無撞期則允以登記;如有重...

野柳神明淨港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合乎文化資產保存法「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2款,民俗之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典範性。 二、另亦含有親海性、宗教性、地方性等特色。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神明淨港活動」,在當地又稱作「進水」或「落海」,也有人稱「過水」,從元宵節當日上午約8點半,廟方執事人員在爐主的指揮下,將主神開漳聖王和陪祀神明請出,並卸下神衣,依序「過爐」後,安座在神轎內,齊聚於...

大庄西拉雅族夜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傳承自祖先原鄉的祭儀,並見證祖先遷移的艱辛,具歷史性,並繼承傳統,以大武壠系統為主要祭儀形式的夜祭文化。 2.大致仍保有舊的傳統,與傳統的漢式信仰有很大的差異,具文化性。 3.已發展...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大武壠(Taivoan)亞族的祀壺文化最主要特徵是: (1)設公廨為祭拜場所。 (2)公廨為祖神(阿立祖、太祖)之所在,但公廨內不拜祀壺,只設向神座。 (3)每年9月15日祭祖,舉行夜祭跳戲(牽戲...

聖地慈惠堂總堂開堂紀念日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以花蓮為發祥地,再傳布至其他縣市,乃是從臺灣東部傳往西部的宗教特例,具地方性。 2.保有傳統祭儀,儀式相當莊嚴繁複,具文化性與特殊性。 3.金母信仰非歷史事件所造成,而是經金...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金母聖誕(農曆7月18日)由各分堂自行舉辦祝壽儀典。 2.總堂堂慶(農曆2月18日)乃各地分堂、及宮、寺、廟、壇回總堂朝聖之日,熱鬧隆重,行禮如儀,慶典連綿兩個月,由每年農曆正月初三日起,即有各堂...

花蓮勝安宮王母娘娘遶境活動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第一宗以東部(花蓮)地區為發源地之道教信仰,具歷史性之意義。 2.信仰發源的文化性並非歷史事件所造成,而是經王母娘娘下凡顯靈而成為重要的信仰源流。 3.王母娘娘遶境之儀式具特殊性。 4.為王母...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1.一般認為神明出巡(遶境)可以驅邪壓煞、綏靖地方,進而祈求合境平安、風調雨順,勝安宮王母娘娘遶境目的在於淨化轄區並帶給轄區內信徒福祉。 2.遶境的隊伍以勝安宮的車隊在前,依序為順天聖母(陳靖姑娘娘)...

紋面傳統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紋面文化著重於人格、精神文化的保存和發揚,對泛泰雅族人(太魯閣族、賽德克族、 泰雅族)而言,為重要的傳統表徵,具傳統性、文化性與典範性。 2.柏達散學會十多年來與紋面老人交流,給予精神性支持,並留...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紋面工具包括刺刷、刮血工具與木槌。刺刷狀如牙刷,以桐木製成;刮血工具狀如桃子,以藤條做成;木垂則用於拍打。紋面方法依性別而有顯著差異。男子在前額及下巴施術,女子則在前額及臉頰施術。紋面師先將刺針或刺刷...

金門風獅爺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金門縣獨具規模眾多之風獅爺,形塑出島上特殊的人文景觀,為各聚落特色景觀與重要民俗活動,代表金門先民堅持的信仰。 2.活動具有消災解厄,祈福安民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的地方特色,影響民眾生活。 3.活...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金門各村落風獅爺的形像各異,有的素身,有些加上彩繪;或直立,或蹲距。大至數公尺高度,小至雙手可握,有些表情威猛,有些卻逗趣可愛。雖然每尊風獅爺都有著不同的設置背景以及不同的神蹟故事。然而不管風有多大,...

普渡燈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金門每年七月初一日起,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掛一盞普渡燈,是島上特殊的民間俗信,為聚落家戶特色景觀與重要民俗活動,也是代表對好兄弟的關懷與人間溫情。 2.活動具有消災解厄,祈福安民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早期金門人口中的所謂「路燈」,是指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日至月底,家家戶戶門前所懸掛的那一盞夜間點燃的夜燈。 那時金門民間普渡燈是什麼式樣如今已見不到了,只約略記得在這盞燈具內放置一個碗形的瓷質小圓盤,盤內...

中秋搏餅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金門每年八月十五日起,各聚落興起家家戶戶搏餅活動,期以求得好兆頭,是島上特殊的民間節慶,為聚落特色重要民俗活動。 2.活動具有寓教於樂,祈求好福運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的地方特色,影響民眾生活。 3...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王步蟾《鷺門雜詠》中「月餅團圓新買得,拈骰奪取狀元籌」的詩句,充分說明了清末廈門一帶也有搏狀元籌的習俗。而彭一萬先生找到清末舉人黃翰《禾山詩鈔》中的《賭月餅》詩:「六子齊投任變翻,街頭巷尾笑言喧。科名...

馬祖擺暝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連江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各島的擺暝活動具有原鄉源頭和在地發展的脈絡。 2.民俗活動,各島參與,都具有文化教育性。 3.祭典中送喜的習俗,具有濃厚人文特色。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農曆正月或初五、六,或初七、八以後,各村視習慣陸續開始「上節暝」,上節暝當晚各家戶在門楣上掛上紅燈籠,標誌著元宵節的開始,也就是進入擺暝緊鑼密鼓的準備。輪到作頭的家戶(約四五戶)各派出一人組成一隊向各...

台北靈安社神將陣頭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台北靈安社成立於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為臺北大稻埕八大軒社中最早成立之軒社,迄今已有141年之歷史。 2.神將陣頭包括謝、范二將軍與文、武二判官,不僅造型獨特、且其出陣儀式、配帶物件與...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壹、謝范二將軍 靈安社謝將軍頭部較細長,臉有長眉、吊眼、吐舌,帽子則有牛皮帽及白鐵帽兩種,身穿白色、藍色或是青色神衣,肩披有「台北靈安社」五字扮帶,腰掛有「謝將軍」三字扮帶,胸與腰間亦開一洞口,作為神...

跳鍾馗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民間藉鍾馗之身份與形象,用來驅邪、逐疫、祈福與求安等之跳鍾馗儀式,是常見的傳統宗教習俗。 2.此懸絲傀儡之技藝,為北臺灣目前惟一之傳承,將驅邪避煞之法事結合傀儡戲演出,富有生活文化之意義與價值。...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鍾馗是中國民間信仰、驅邪、逐疫、祈福之神,因此在民間習俗,凡是破土上樑、新廟落成、新戲臺啟用、公司開幕等,都要先用「跳鍾馗」儀式,軀邪除煞、淨臺祈福後,神明才可入廟安座、戲臺才能啟用。 二、景春...

台北霞海城隍廟五月十三迎城隍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霞海城隍祭典可追溯至光緒五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除日據時代曾中斷外,現仍每年如期舉行。 2.可以見證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移民臺北、經歷歷史事件(頂下郊拼械鬥)、遷居大稻埕及早期開發臺北之歷史。 ...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 暗訪: (一)暗訪指神明夜間出巡,以探究人間的善惡是非,具有趨除邪惡的作用。台北霞海城隍廟依例在遶境前兩日(農曆5月11、12日)進行暗訪,出巡時只有令牌出巡,城隍爺在廟內坐鎮,出巡特有的排場...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咸豐九年建廟,有廟會活動至今亦有一百多年,雖曾中斷,現仍每年如期舉行。 2.廟居「艋舺第一街」,可以見證福建泉州府惠安縣居民,移居臺北艋舺、將原鄉之保護神分靈建廟的移民地方發展史;又因臺灣其他地...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暗訪 (一)暗訪是青山王率領各部將(七爺、八爺、文判、武判、枷鎖將軍、八將團等),於祭典的第一、二天,即農曆10月20、21,巡行艋舺地區的大街小巷,主要目的在探視民間疾苦,並明察轄區善惡,緝捕...

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艋舺龍山寺傳承傳統習俗,中元普渡已逾一百五十年,儀典豐盛(期程達一個月),但力求隆重簡化,並能順應時代變遷需要。 2.該寺為著名之主祀觀音古剎,其盂蘭盆勝會,融合傳統儒、釋、道思想,並依佛教之...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艋舺龍山寺「中元盂蘭盆勝會」行事隨時代變遷而有若干更易,然其普施救度的主要精神則仍被保留,主要儀軌行事中,清末光緒年間的舉辦時間為農曆七月十三、十四日兩天,至民初擴大為七月十一、十二、十三日三天,...

請關渡媽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各地區以年例或輪庄請「關渡媽」(複製分身60多尊,具黑面、軟身之特徵,並每年換外裝),持續百年以上,已形成北臺灣「關渡媽」之信仰圈。 2.請「關渡媽」習俗與日據時代大稻埕鼠疫有關,其後擴及除蟲、...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一、刈單: (一)是迎請關渡媽祖的第一道手續,各聚落要到關渡宮迎請媽祖時,都要事先與關渡宮登記,稱之為「刈單」。現因擁有六十多尊的媽祖神像,有的聚落會要求迎請特定某尊媽祖,若無撞期則允以登記;如有重...

野柳神明淨港

級別名稱: 民俗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合乎文化資產保存法「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2款,民俗之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典範性。 二、另亦含有親海性、宗教性、地方性等特色。 |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神明淨港活動」,在當地又稱作「進水」或「落海」,也有人稱「過水」,從元宵節當日上午約8點半,廟方執事人員在爐主的指揮下,將主神開漳聖王和陪祀神明請出,並卸下神衣,依序「過爐」後,安座在神轎內,齊聚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