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的作者是柯永澤, 發布日期是20160711, 服務機構是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摘要是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標題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摘要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6240ca3e-0108-4b9c-a8f9-fde4c94745dd
作者柯永澤
服務機構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發布日期20160711

標題

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摘要

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6240ca3e-0108-4b9c-a8f9-fde4c94745dd

作者

柯永澤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發布日期

20160711

根據名稱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船的形形色色:產生推力的巨輪–螺旋槳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06080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當您驚訝於重達10萬噸級的貨櫃船,還能以每小時超過50公里的速度在大海中航行時,可知它的推手是螺旋槳?因此稱螺旋槳為產生推力的巨輪,並不為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船的形形色色:產生推力的巨輪–螺旋槳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06/8/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當您驚訝於重達10萬噸級的貨櫃船,還能以每小時超過50公里的速度在大海中航行時,可知它的推手是螺旋槳?因此稱螺旋槳為產生推力的巨輪,並不為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16/7/1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船的形形色色:產生推力的巨輪–螺旋槳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06080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當您驚訝於重達10萬噸級的貨櫃船,還能以每小時超過50公里的速度在大海中航行時,可知它的推手是螺旋槳?因此稱螺旋槳為產生推力的巨輪,並不為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船的形形色色:產生推力的巨輪–螺旋槳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06/8/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當您驚訝於重達10萬噸級的貨櫃船,還能以每小時超過50公里的速度在大海中航行時,可知它的推手是螺旋槳?因此稱螺旋槳為產生推力的巨輪,並不為過。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16/7/1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

根據姓名 柯永澤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柯永澤 ...)

繽紛‧海洋 公共藝術季

張惠蘭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作品推廣活動計畫)

@ 文化部公共藝術

藝術發電廠

張惠蘭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公共藝術計畫二:社區環境美學計畫)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城中城

張力山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主題館入口大廳)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泡泡遇

陳怡潔、何采柔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碧水巷廣場水池)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洄域之境

劉和讓/山墨文創有限公司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遺址廣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時間極光

陳敬元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主題館歷史記憶廊道)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海洋傳說之過去‧現在‧未來

連建興/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主題館三樓C棟簡報室外牆)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海大歲月~口述歷史第二卷

出版日期: 2011-10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作者資訊: 李國添 | ISBN: 9789860272680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利用訪談歷任校長、資深教師和退休行政人員等的方式,來還原學校歷史的變遷。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秘書室;姓名:蔡懷德;電話:(02)24622192轉1003;地址: 202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 出版書目資料

繽紛‧海洋 公共藝術季

張惠蘭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作品推廣活動計畫)

@ 文化部公共藝術

藝術發電廠

張惠蘭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公共藝術計畫二:社區環境美學計畫)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城中城

張力山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主題館入口大廳)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泡泡遇

陳怡潔、何采柔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碧水巷廣場水池)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洄域之境

劉和讓/山墨文創有限公司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遺址廣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時間極光

陳敬元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主題館歷史記憶廊道)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海洋傳說之過去‧現在‧未來

連建興/誠品股份有限公司 | 基隆市 | 場域: 政府機構 | 20248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主題館三樓C棟簡報室外牆)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海大歲月~口述歷史第二卷

出版日期: 2011-10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作者資訊: 李國添 | ISBN: 9789860272680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利用訪談歷任校長、資深教師和退休行政人員等的方式,來還原學校歷史的變遷。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秘書室;姓名:蔡懷德;電話:(02)24622192轉1003;地址: 202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搜尋所有 柯永澤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時空的奧祕–再談相對論

作者: 欒丕綱 | 發布日期: 20170302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 摘要: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由其引出的時空觀念是科幻與科普的熱門題材。本文從失重現象的觀察開始,藉著幾個「想像實驗」,逐步理解廣義相對論的概念。

物理固自然:愛因斯坦的時空觀

作者: 施華強 | 發布日期: 200511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澈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念。本文從幾何觀點,分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以及其內涵。

與時空行者徜徉天際— 愛因斯坦與霍金的宇宙

作者: 郭政育 | 發布日期: 2019031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 | 摘要: 20世紀初,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掀起巨大波瀾,顛覆人們對時空和重力的理解;1974年,霍金(Stephen Hawking)發表《黑洞在爆炸嗎?》(Black ...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6 | 服務機構: | 摘要:

返老還童,真的會成真?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2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小鼠的造血幹細胞會老化,老年鼠的血液細胞組成因而發生變化。造血幹細胞的老化是外因造成的,而不是內因,血漿中的一種趨化素似乎與老化過程有關。

廚房的科學:生食魅力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味覺的魔法---味覺的機制與變味劑

作者: 李讃虔 | 發布日期: 20180621 | 服務機構: 自由投稿者 | 摘要:

廚房裡的科學:在發酵乳坐進超市冷藏櫃前

作者: 詹佳和 | 發布日期: 2018060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廚房裡的科學:鹽巴要先加還是後加?

作者: 夏寧 | 發布日期: 20180530 | 服務機構: 台灣食育協會 | 摘要: 本文介紹了鹽加入料理時造成的脫水現象,並討論各種食材料理時鹽巴的加入時機,以科學角度來解釋做菜之藝術。

廚房裡的科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烹煮創意─專訪科學料理達人史達魯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從鍋內到鍋外,看見電鍋與臺灣的羈絆

作者: 秦先玉 | 發布日期: 20130409 | 服務機構: 振興醫院教學研究部 | 摘要: 既然電鍋的製造始於日本,終於在臺灣高度使用,那麼,我們應該換上「技術傳播」這副新眼鏡,才有機會看見使用國的工程師與使用者對於電鍋在地化的貢獻。

我的「胖」來自三十年前餓肚子的媽媽?談二戰荷蘭大饑荒對胎兒的影響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44年6月,荷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飢荒,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饑荒期間受孕成胎然後出生的人,到了中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較高;肥胖、糖尿病、精神分裂的比率也較高。從動物實驗中發現,...

從達爾文到拉馬克: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嗎?

作者: 周成功 | 發布日期: 20170123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演講人) | 摘要: 達爾文的演化論背後有一個假設:群體中個別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經過環境的天擇之後才脫穎而出。1943年Luria 和Dulbruck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証實了這一點。個體對環境的應對經驗真的不能遺傳給後代...

摩根與他的學生們

作者: 丁照棣 | 發布日期: 20161128 | 服務機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摩根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應該和孟德爾不相上下。他以果蠅為模式生物,創立了染色體學說,開啟了現代遺傳學。但摩根的成就其實並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還有一群傑出的學生作為他的左右...

左撇子只有被集體霸凌的份?不!我們有隱藏的天生優勢

作者: 魏妤亘 | 發布日期: 20190813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 摘要: 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是用右手還是左手在操控滑鼠呢?從古至今,我們的生活體驗幾乎都是為了右撇子來設計,為了因應這個對左撇子極度不友善的環境,讓世界看見左撇子生活中的不方便,1976年美國的國際左撇子聯盟將...

時空的奧祕–再談相對論

作者: 欒丕綱 | 發布日期: 20170302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 摘要: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礎,由其引出的時空觀念是科幻與科普的熱門題材。本文從失重現象的觀察開始,藉著幾個「想像實驗」,逐步理解廣義相對論的概念。

物理固自然:愛因斯坦的時空觀

作者: 施華強 | 發布日期: 200511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澈底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念。本文從幾何觀點,分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以及其內涵。

與時空行者徜徉天際— 愛因斯坦與霍金的宇宙

作者: 郭政育 | 發布日期: 20190314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 | 摘要: 20世紀初,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在物理學界掀起巨大波瀾,顛覆人們對時空和重力的理解;1974年,霍金(Stephen Hawking)發表《黑洞在爆炸嗎?》(Black ...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6 | 服務機構: | 摘要:

返老還童,真的會成真?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2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小鼠的造血幹細胞會老化,老年鼠的血液細胞組成因而發生變化。造血幹細胞的老化是外因造成的,而不是內因,血漿中的一種趨化素似乎與老化過程有關。

廚房的科學:生食魅力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味覺的魔法---味覺的機制與變味劑

作者: 李讃虔 | 發布日期: 20180621 | 服務機構: 自由投稿者 | 摘要:

廚房裡的科學:在發酵乳坐進超市冷藏櫃前

作者: 詹佳和 | 發布日期: 2018060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廚房裡的科學:鹽巴要先加還是後加?

作者: 夏寧 | 發布日期: 20180530 | 服務機構: 台灣食育協會 | 摘要: 本文介紹了鹽加入料理時造成的脫水現象,並討論各種食材料理時鹽巴的加入時機,以科學角度來解釋做菜之藝術。

廚房裡的科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烹煮創意─專訪科學料理達人史達魯

作者: 謝沛妤 | 發布日期: 201807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從鍋內到鍋外,看見電鍋與臺灣的羈絆

作者: 秦先玉 | 發布日期: 20130409 | 服務機構: 振興醫院教學研究部 | 摘要: 既然電鍋的製造始於日本,終於在臺灣高度使用,那麼,我們應該換上「技術傳播」這副新眼鏡,才有機會看見使用國的工程師與使用者對於電鍋在地化的貢獻。

我的「胖」來自三十年前餓肚子的媽媽?談二戰荷蘭大饑荒對胎兒的影響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44年6月,荷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飢荒,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在饑荒期間受孕成胎然後出生的人,到了中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膽固醇較高;肥胖、糖尿病、精神分裂的比率也較高。從動物實驗中發現,...

從達爾文到拉馬克: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嗎?

作者: 周成功 | 發布日期: 20170123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演講人) | 摘要: 達爾文的演化論背後有一個假設:群體中個別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經過環境的天擇之後才脫穎而出。1943年Luria 和Dulbruck共同設計了一個實驗証實了這一點。個體對環境的應對經驗真的不能遺傳給後代...

摩根與他的學生們

作者: 丁照棣 | 發布日期: 20161128 | 服務機構: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孟德爾是遺傳學之父,摩根在遺傳學上的重要性,應該和孟德爾不相上下。他以果蠅為模式生物,創立了染色體學說,開啟了現代遺傳學。但摩根的成就其實並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還有一群傑出的學生作為他的左右...

左撇子只有被集體霸凌的份?不!我們有隱藏的天生優勢

作者: 魏妤亘 | 發布日期: 20190813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 摘要: 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是用右手還是左手在操控滑鼠呢?從古至今,我們的生活體驗幾乎都是為了右撇子來設計,為了因應這個對左撇子極度不友善的環境,讓世界看見左撇子生活中的不方便,1976年美國的國際左撇子聯盟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