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與保育:東北角珊瑚礁的現況與復育策略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海洋環境與保育:東北角珊瑚礁的現況與復育策略的作者是蔡雅如, 發布日期是2015/12/3, 服務機構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 摘要是珊瑚礁有最高的海洋單位面積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被喻為「海洋的熱帶雨林」。但隨著工業發展與海域遊憩活動增加,珊瑚礁生長棲地環境遭受破壞。現行復育珊瑚方法包含種苗培育與分株移植,即是在珊瑚母株上採取4~5公分的分株移植固定在附著板上,以仿海底環境的培育槽作陸上培育。等到新株傷口痊癒且共生藻重新附著後,再....
標題 | 海洋環境與保育:東北角珊瑚礁的現況與復育策略 |
摘要 | 珊瑚礁有最高的海洋單位面積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被喻為「海洋的熱帶雨林」。但隨著工業發展與海域遊憩活動增加,珊瑚礁生長棲地環境遭受破壞。現行復育珊瑚方法包含種苗培育與分株移植,即是在珊瑚母株上採取4~5公分的分株移植固定在附著板上,以仿海底環境的培育槽作陸上培育。等到新株傷口痊癒且共生藻重新附著後,再進行海灣移植。此外,汙染防治、立法以及保育觀念的大眾推廣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徑。 |
連結網址 |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af7c625-93c4-49e8-84d6-bc689ace43e6 |
作者 | 蔡雅如 |
服務機構 |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 |
發布日期 | 2015/12/3 |
標題海洋環境與保育:東北角珊瑚礁的現況與復育策略 |
摘要珊瑚礁有最高的海洋單位面積生產力與生物多樣性,被喻為「海洋的熱帶雨林」。但隨著工業發展與海域遊憩活動增加,珊瑚礁生長棲地環境遭受破壞。現行復育珊瑚方法包含種苗培育與分株移植,即是在珊瑚母株上採取4~5公分的分株移植固定在附著板上,以仿海底環境的培育槽作陸上培育。等到新株傷口痊癒且共生藻重新附著後,再進行海灣移植。此外,汙染防治、立法以及保育觀念的大眾推廣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徑。 |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af7c625-93c4-49e8-84d6-bc689ace43e6 |
作者蔡雅如 |
服務機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 |
發布日期2015/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