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路
- 平交道公開資料 @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名稱復興路的所在縣市是彰化縣, 平交道種類是第三種甲平交道, 線別是縱貫線.

#復興路的地圖

名稱復興路
線別縱貫線
平交道種類第三種甲平交道
所在縣市彰化縣
座標23.86174220785917, 120.59019148349762

名稱

復興路

線別

縱貫線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所在縣市

彰化縣

座標

23.86174220785917, 120.59019148349762

復興路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復興路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復興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復興路 ...)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古蹟 - 1

案件編號20050406000001
個案名稱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
name: : 祠堂
歷史沿革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一般稱「六結追遠堂」或「壯六追遠堂」,屬「王游」(才游)派下,是宜蘭河流域下最具代表性之游氏家族。開臺祖游士怕1760(清乾隆25)年自詔安渡海來臺,先墾於桃園之南勢角,再移墾於龜崙新路坑,廣置庭園,成為地方守望。游士怕逝後,其妣李氏在1803(清嘉慶8)年率子孫入墾噶瑪蘭六結庄,並逐漸在該地形成姓游仔底聚落。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座北北東向南南西,為一殿二廊二護龍(一堂屋二廊二橫屋)之建築型態。堂屋面寬三間,步口採出屐起,進深十二架五柱,抬樑式木構架。外牆洗石子與手繪彩磁,窗戶採上下推拉窗。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修建沿革: 1.清道光末年,游士怕派下九大房子孫鬮分家業時,合議於壯六居地創建祖祠草寮一座。 2.清光緒年間,祖厝草寮因被火燒毀,重建為木造祖祠。 3.1923(日大正11)年由游貽廷、游火旺、游木清三人在重修祖祠為磚木造建築,其座向分金為座癸向丁兼子午分金丙子,穿山分金壬子,透地分金乙丑;並以「追崇德遠」之意取堂號為「追遠堂」。 4.1935(日昭和10)年12月,正立面裝修,飾以景陽號顏金鐘所繪燒手繪彩磁。 5.1979年更換屋頂改鋪琉璃瓦,更新屋面板與桁楹,地面磨石子,內牆貼以磁磚,並由宜蘭彩繪匠師曾金松、曾永裕重繪木構件彩繪。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其興建顯現其宗教族拓荒精神,雖經修建,不失其歷史傳承意養,建築本體雕、畫工精美,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之。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四條暨古蹟指定審查處理要點第八點
所屬主管機關宜蘭縣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address: : 壯六路39號
經度121.80118629099
緯度24.747187051504
主管機關名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復興路二段101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04/f3d30407-a859-49df-bcfb-c8d49c83c369/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8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04/f3d30407-a859-49df-bcfb-c8d49c83c369/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8.jpg
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8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游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游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50406000001
外觀特徵祠廟外牆為磚造洗石子,內壁貼磁磚,桁架保存完整且雕(畫)工精美,其勾簷畫角,正身護龍,皆假名師之手,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家廟之一。
室內特徵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座北北東向南南西,為一殿二廊二護龍之建築型態。
使用情形(空)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1.古蹟未來經營方向,正廳維持家廟功能,並輔以游氏家族史為基礎之宜蘭漢人移民拓墾史料館。 2.鼓勵保存區內之現住居民成立社團組織,協助其參與祭祀公業之古蹟保存相關事務,輔導社區營造工作。
現狀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家廟之一,現依舊為家廟追遠堂使用。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9322440#604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40001630號
公告日期: : 2005-04-06 10:10:26.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2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甲種建築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0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4::
itemNo: : 4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3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5::
itemNo: : 5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6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6::
itemNo: : 6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6-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水利用地
7::
itemNo: : 7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7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8::
itemNo: : 8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7-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水利用地
9::
itemNo: : 9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8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8-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水利用地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9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4/69ba5b38-f332-483c-8f1b-fdd14fa55f3c/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13.jpg
2::
media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4/ade6516b-3219-4df2-ba2c-f882d095f8b5/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7.jpg
3::
media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4/2eccf01e-9cf9-44f2-97c5-f2360a9921ab/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05.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9-30/a7dfb216-36fc-49ca-aa5e-32d32d17e485/利生醫院及游氏家廟.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5-12/96848223-353f-404f-98d2-355af8688d10/M17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地籍圖.jpg
repImgId142853
案件編號: 20050406000001
個案名稱: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
name: : 祠堂
歷史沿革: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一般稱「六結追遠堂」或「壯六追遠堂」,屬「王游」(才游)派下,是宜蘭河流域下最具代表性之游氏家族。開臺祖游士怕1760(清乾隆25)年自詔安渡海來臺,先墾於桃園之南勢角,再移墾於龜崙新路坑,廣置庭園,成為地方守望。游士怕逝後,其妣李氏在1803(清嘉慶8)年率子孫入墾噶瑪蘭六結庄,並逐漸在該地形成姓游仔底聚落。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座北北東向南南西,為一殿二廊二護龍(一堂屋二廊二橫屋)之建築型態。堂屋面寬三間,步口採出屐起,進深十二架五柱,抬樑式木構架。外牆洗石子與手繪彩磁,窗戶採上下推拉窗。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修建沿革: 1.清道光末年,游士怕派下九大房子孫鬮分家業時,合議於壯六居地創建祖祠草寮一座。 2.清光緒年間,祖厝草寮因被火燒毀,重建為木造祖祠。 3.1923(日大正11)年由游貽廷、游火旺、游木清三人在重修祖祠為磚木造建築,其座向分金為座癸向丁兼子午分金丙子,穿山分金壬子,透地分金乙丑;並以「追崇德遠」之意取堂號為「追遠堂」。 4.1935(日昭和10)年12月,正立面裝修,飾以景陽號顏金鐘所繪燒手繪彩磁。 5.1979年更換屋頂改鋪琉璃瓦,更新屋面板與桁楹,地面磨石子,內牆貼以磁磚,並由宜蘭彩繪匠師曾金松、曾永裕重繪木構件彩繪。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 其興建顯現其宗教族拓荒精神,雖經修建,不失其歷史傳承意養,建築本體雕、畫工精美,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之。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十四條暨古蹟指定審查處理要點第八點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address: : 壯六路39號
經度: 121.80118629099
緯度: 24.747187051504
主管機關名稱: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復興路二段101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04/f3d30407-a859-49df-bcfb-c8d49c83c369/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8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04/f3d30407-a859-49df-bcfb-c8d49c83c369/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8.jpg
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8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游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游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50406000001
外觀特徵: 祠廟外牆為磚造洗石子,內壁貼磁磚,桁架保存完整且雕(畫)工精美,其勾簷畫角,正身護龍,皆假名師之手,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家廟之一。
室內特徵: 壯圍游氏家廟追遠堂座北北東向南南西,為一殿二廊二護龍之建築型態。
使用情形: (空)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古蹟未來經營方向,正廳維持家廟功能,並輔以游氏家族史為基礎之宜蘭漢人移民拓墾史料館。 2.鼓勵保存區內之現住居民成立社團組織,協助其參與祭祀公業之古蹟保存相關事務,輔導社區營造工作。
現狀: 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家廟之一,現依舊為家廟追遠堂使用。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9322440#60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0940001630號
公告日期: : 2005-04-06 10:10:26.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2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甲種建築用地
2::
itemNo: : 2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0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3::
itemNo: : 3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4::
itemNo: : 4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193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5::
itemNo: : 5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6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6::
itemNo: : 6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6-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水利用地
7::
itemNo: : 7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7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8::
itemNo: : 8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7-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水利用地
9::
itemNo: : 9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8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8-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水利用地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壯圍鄉
landNo: : 復興段
landSerialNo: : 1099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 : 特定農業區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農牧用地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4/69ba5b38-f332-483c-8f1b-fdd14fa55f3c/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13.jpg
2::
media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4/ade6516b-3219-4df2-ba2c-f882d095f8b5/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567.jpg
3::
mediaName: : 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0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11-04/2eccf01e-9cf9-44f2-97c5-f2360a9921ab/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_A990605.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9-30/a7dfb216-36fc-49ca-aa5e-32d32d17e485/利生醫院及游氏家廟.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5-12/96848223-353f-404f-98d2-355af8688d10/M17壯圍鄉游氏家廟追遠堂地籍圖.jpg
repImgId: 142853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2

案件編號20190712000001
個案名稱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
種類1::
code: : A10
name: : 教堂
歷史沿革根據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的紀錄,1951年時,原在中國大陸傳教的荷蘭籍遣使會士包括高德貴、白永恩、和振華等十餘位神父先後抵台,在三張犁一帶開教牧靈,1954年成立堂區,設立延吉街聖母顯靈聖牌堂。 1954年3月,高德貴神父來到頭城開教設立堂區,先購得青雲路30號民房一棟做為聖堂。1958年6月,高德貴神父返回荷蘭募款,返台後購地新築聖伯多祿堂,於1960年7月祝聖落成。其後陸續在下埔與大溪兩地設立分堂,分別在1962年5月與1963年12月祝聖落成。其後又有包宜航、衛宗賢兩位神父在頭城聖保祿堂福傳。 1955年時,和振華神父來到礁溪設立堂區,先在礁溪舊街購置3間民房做為聖堂。在和神父傳播福音的努力下,教眾日增,即在現址購置約1千坪土地興建聖若瑟天主堂。天主堂在1961年開工,1963年5月祝聖落成。羅文思神父1936年出生於荷蘭,1949年進小修道院,1956 進初學院(初學一年、哲學二年、神學四年),1963年於荷蘭天主教神學院畢業並成為神父,同年9月12日來到台灣,先到新竹並展開為期一年的閩南語學習。1964年來到礁溪天主堂擔任副本堂。1966年羅文思神父擔任礁溪天主堂本堂神父。羅文思神父在與遣使會省會長白永恩神父的討論下,開始與頭城包宜航神父開始在礁溪、頭城等地,挨家挨戶尋覓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在與家長溝通後開始帶著(或揹)患小兒痲痺的孩子,平均每週一次搭清晨4時50分頭班火車北上,到台大醫院、振興醫院等看診。在1971年文聲復健院新建啟用前,羅文思神父利用礁溪天主堂內施作簡易木作隔間作為病童手術後之定期復建場所。 1968年頭城仁愛修女會修女們,在礁溪天主堂東南側設立興建「慈惠幼稚園」,有教室三間,使礁溪的年輕媽媽們,在幼童獲得照顧下得以出外安心上班。直至1993年神父及修女們有感於幼稚教育已蓬勃發展,方結束「慈惠幼稚園」25 年的時代任務。 1970年神父們有感於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除了接受開刀等治療外,更需要長期復健照顧,並讓他們能正常受教育及與人群相處,故羅文思神父在國內外人士的捐款及發起愛心券等行動下共募得120 萬元籌建文聲復建院。1971年「文聲療養院」興建完成,作為小兒痲痺症孩童居住生活、復健、定期複診治療的地方;院童並在慈惠幼稚園、礁溪國小、礁溪國中就學。文聲復健院直至1995年方因建築不符新建築法令下方功成身退。文聲復健院在近30年期間曾幫助過1000 餘位宜蘭縣患有小兒痲痺症的孩子,使其接受治療、開刀、復健等、穿起鐵鞋踏出新的人生。此外,更有300餘位患小兒痲痺症的孩子,曾居住在「文聲復健院」接受長期復建、生活、受教育等;有孩子曾在文聲復建院度過12個寒暑。 隨著政府在1993年起開始引進外籍勞工,不少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籍(以菲律賓籍居多)勞工,也需要宗教信仰對於思鄉心靈的撫慰,礁溪聖若瑟堂也開始提供外籍勞工英文彌撒,大部分是礁溪遠東紡織廠的菲籍勞工。聖若瑟堂在設立早期即設有2名菲律賓籍服務人員協助文聲復健院照護院童的工作,後期擔任外籍勞工生活輔導的諮詢。 2017年10月羅文思神父返回荷蘭後,遣使會中華省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權移交給台北教區;2018年2月20日,由遣使會費克強神父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正式移交給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主任司鐸鄒正義神父。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礁溪天主堂(含礁溪天主堂、辦公室及宿舍、慈惠幼稚園、文聲復健院等)」文化資產先期調查評估報告/蔡明志/2018.11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及文聲復健院採用當時在宜蘭地區技術甚佳之洗石子與磨石子工法,文聲復健院之水療池則採馬賽克敷設;三種工法作工均相當細膩,具民間藝術之特色。 2.礁溪聖若瑟天主堂為永寧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造型獨特,以圓弧做為貫串整座聖堂的設計概念,平面呈扇形,高度則由入口往聖壇處逐漸升高,具強烈透視效果,聖壇上方並突起塔樓,相當能夠體現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之精神與特色,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3.礁溪聖若瑟天主堂之建造物類型為天主教堂,為宜蘭地區早期具有現代建築精神之建造物,而文聲復健院則利用礁溪天然溫泉做為小兒麻痺孩童之復健場所,均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 4.天主教遣使會自1950年代開始,以頭城與礁溪為責任區域進行傳教。在礁溪堂區,亦協助小兒麻痺孩童醫療、復健與教育的工作,見證天主教在戰後宜蘭地區對於弱勢族群的醫療照護及教育之重要貢獻,體現天主教之社會服務意涵,具歷史文化價值。
法令依據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 1、2、3 款規定之登錄基準。第2條第1項第1、3、4款
所屬主管機關宜蘭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address: : 礁溪路五段42號
經度121.771434
緯度24.8258259
主管機關名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復興路二段101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jpg
name: : 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90712000001
外觀特徵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聖若瑟天主堂由東往西分別由教友席扇形平弧頂量體、聖壇高塔以及神父準備室等三個量體所組成。入口門廊前緣突出於扇形量體,後緣則內凹於教友席牆面,形成一處稍具深邃感的入口空間。 在南北側牆部分,其高度由入口處(東側)逐漸往聖壇方向(西側)逐漸升高,開上下兩排圓拱形窗戶,下排窗戶大小相同,上下兩側半圓形採固定窗,中間縱長矩形開兩扇上下旋轉窗;上排窗戶由東側往西側逐漸增高,開窗方式與下排相同。牆面為洗石子,垂直分割線配置在窗戶縱向中軸上。此外,立面亦可見屋頂落水管,其位置依循教友席量體柱位,且柱間寬度由東側往西側漸窄。 聖堂塔樓高度約比入口處側牆高約一倍,面向東南東方之牆面略往內凹,牆面並開有五扇頂端與底端為半圓形之細縱長條形窗,東昇旭日的陽光可由此5扇窗戶進入聖壇背牆上方再反射下來,形塑聖若瑟堂最具神聖性的空間氛圍。在聖壇背面則設有一座矩形鋼筋混凝土框,且高度較塔樓更高,並架設一座聖堂最重要之宗教象徵元素-鋼筋混凝土造的十字架。 文聲復健院: 文聲復健院樓中央主要量體樓高三層,兩側量體樓高兩層。主結構框架採鋼筋混凝土,外牆為砌磚後以洗石子粉刷。 文聲復健院之正面,在中央量體部分三層樓皆採1:2:2:1的開窗韻律,僅在一層中央入口部分開兩道雙開門,且稍向內凹搭配懸挑RC版形成文聲復健院之主要入口。 兩側次要量體為兩層樓高,三樓部分以高約2公尺之透空水泥花磚圍塑。一樓外牆較中央量體外牆突出約2公尺,各開2扇與中央量體相同尺寸之窗戶。北側量體因基地尚有餘裕,因此在一樓部分的量體往後延伸,提供做為水療池之主要復健空間。 文聲復健院背立面最為特別之處,即是在後方出入口之南側突出一塊高逾二層之牆版,表面以洗石子為主體,並以咖啡色之馬賽克拼貼出十字架形狀,再以灰泥塑出「文聲復健院」五字,形成在新開闢之礁溪路側最顯眼的視覺焦點。但此高牆極有可能在創建之初並未設置,應是在礁溪路開闢後方新設。
室內特徵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教友席與聖壇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宗教儀式空間。教友席空間為扇形平面,寬度從入口進入處最寬,逐漸往聖壇位置縮窄,讓教友進入教友席的空間後能將視覺的焦點集中在中軸線上另一端的聖壇;再者,平弧狀的屋頂之高度也往聖壇逐漸抬高,同樣聚焦在聖壇背牆及往上延伸的聖壇塔樓上方較為明亮的空間。 由於教友席最近入口處之柱間在聖堂後落成祝聖啟用後不到幾年,即增設木作隔間做為小兒麻痺病童的臨時治療與復健場所。 在北側最接近入口的隔間中,可見到在轉角處設有告解亭。 教友席與聖壇間,除以結構柱樑框架做為區隔外,也透過地面高度的變化來區隔。在聖壇前緣兩側,則設置了兩道矮欄,是由3個半圓與2個四分圓為支撐結構,上方置一水平水泥橫樑,做為聖壇與教友席間最主要的區隔,也可能是聖堂在1963年落成時尚未有梵二會議結論前之作法的見證。 聖若瑟堂之祭衣室位於聖壇後方,可自聖壇兩邊側牆拱門進入,亦可由戶外自北側外牆圓拱門進入。 文聲復健院: 從東向主入口進入,是文聲復健院之客廳,內部自早期即擺放沙發,神父、修女、院童經常在客廳活動。由客廳後半部設有樓梯上到二樓。目前樓梯是由客廳後半南側牆面拾級而上,經兩次轉折後可上至二樓。外側扶手為鑄鐵構成,以兩個S形間菱形框架組構,靠牆面則皆設有扶手,以方便小兒麻痺病童上下樓。但從舊照片觀察,一樓往二樓的樓梯,應非原始創建時的樓梯;原來的樓梯可能是貼著北側牆面上四階後,再沿著西側往上爬升。復健院客廳後方原本似開一扇窗戶(北側)與一道雙開門扇(門扇)。今所見二樓往三樓的樓梯位置與轉折方式,極有可能才是一樓往二樓在創建時的位置與轉折方式。 溫泉水療池,則設置在一樓北側後半突出的量體,牆面貼以白色磁磚,水療池則貼以小口馬賽克磁磚,更衣室或淋浴間則在旁邊的房間,可能為了因應院童需有輔具,每個小隔間的寬度較寬。據菲籍物理治療師陸阿姨表示每週三、週五各一次,每次半小時讓院童透過溫水活動四肢復健。
使用情形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原是天主教遣使會教堂。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文聲復健院:原做為小兒麻痺病童復健療養之用。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狀目前閒置,107年6月發現被局部拆毀。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不開放參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9322440#604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80003828B號
公告日期: : 2019-05-22 00:00:0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landNo: : 義結段
landSerialNo: : 69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7-12/326c3a40-4d3e-44b8-9e67-4edaeb35a014/公告文.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8-03/da2eff2b-17d9-47ec-b463-a5de15794af5/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地籍圖.jpg
repImgId59914
案件編號: 20190712000001
個案名稱: 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
種類: 1::
code: : A10
name: : 教堂
歷史沿革: 根據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的紀錄,1951年時,原在中國大陸傳教的荷蘭籍遣使會士包括高德貴、白永恩、和振華等十餘位神父先後抵台,在三張犁一帶開教牧靈,1954年成立堂區,設立延吉街聖母顯靈聖牌堂。 1954年3月,高德貴神父來到頭城開教設立堂區,先購得青雲路30號民房一棟做為聖堂。1958年6月,高德貴神父返回荷蘭募款,返台後購地新築聖伯多祿堂,於1960年7月祝聖落成。其後陸續在下埔與大溪兩地設立分堂,分別在1962年5月與1963年12月祝聖落成。其後又有包宜航、衛宗賢兩位神父在頭城聖保祿堂福傳。 1955年時,和振華神父來到礁溪設立堂區,先在礁溪舊街購置3間民房做為聖堂。在和神父傳播福音的努力下,教眾日增,即在現址購置約1千坪土地興建聖若瑟天主堂。天主堂在1961年開工,1963年5月祝聖落成。羅文思神父1936年出生於荷蘭,1949年進小修道院,1956 進初學院(初學一年、哲學二年、神學四年),1963年於荷蘭天主教神學院畢業並成為神父,同年9月12日來到台灣,先到新竹並展開為期一年的閩南語學習。1964年來到礁溪天主堂擔任副本堂。1966年羅文思神父擔任礁溪天主堂本堂神父。羅文思神父在與遣使會省會長白永恩神父的討論下,開始與頭城包宜航神父開始在礁溪、頭城等地,挨家挨戶尋覓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在與家長溝通後開始帶著(或揹)患小兒痲痺的孩子,平均每週一次搭清晨4時50分頭班火車北上,到台大醫院、振興醫院等看診。在1971年文聲復健院新建啟用前,羅文思神父利用礁溪天主堂內施作簡易木作隔間作為病童手術後之定期復建場所。 1968年頭城仁愛修女會修女們,在礁溪天主堂東南側設立興建「慈惠幼稚園」,有教室三間,使礁溪的年輕媽媽們,在幼童獲得照顧下得以出外安心上班。直至1993年神父及修女們有感於幼稚教育已蓬勃發展,方結束「慈惠幼稚園」25 年的時代任務。 1970年神父們有感於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除了接受開刀等治療外,更需要長期復健照顧,並讓他們能正常受教育及與人群相處,故羅文思神父在國內外人士的捐款及發起愛心券等行動下共募得120 萬元籌建文聲復建院。1971年「文聲療養院」興建完成,作為小兒痲痺症孩童居住生活、復健、定期複診治療的地方;院童並在慈惠幼稚園、礁溪國小、礁溪國中就學。文聲復健院直至1995年方因建築不符新建築法令下方功成身退。文聲復健院在近30年期間曾幫助過1000 餘位宜蘭縣患有小兒痲痺症的孩子,使其接受治療、開刀、復健等、穿起鐵鞋踏出新的人生。此外,更有300餘位患小兒痲痺症的孩子,曾居住在「文聲復健院」接受長期復建、生活、受教育等;有孩子曾在文聲復建院度過12個寒暑。 隨著政府在1993年起開始引進外籍勞工,不少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籍(以菲律賓籍居多)勞工,也需要宗教信仰對於思鄉心靈的撫慰,礁溪聖若瑟堂也開始提供外籍勞工英文彌撒,大部分是礁溪遠東紡織廠的菲籍勞工。聖若瑟堂在設立早期即設有2名菲律賓籍服務人員協助文聲復健院照護院童的工作,後期擔任外籍勞工生活輔導的諮詢。 2017年10月羅文思神父返回荷蘭後,遣使會中華省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權移交給台北教區;2018年2月20日,由遣使會費克強神父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正式移交給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主任司鐸鄒正義神父。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礁溪天主堂(含礁溪天主堂、辦公室及宿舍、慈惠幼稚園、文聲復健院等)」文化資產先期調查評估報告/蔡明志/2018.11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及文聲復健院採用當時在宜蘭地區技術甚佳之洗石子與磨石子工法,文聲復健院之水療池則採馬賽克敷設;三種工法作工均相當細膩,具民間藝術之特色。 2.礁溪聖若瑟天主堂為永寧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造型獨特,以圓弧做為貫串整座聖堂的設計概念,平面呈扇形,高度則由入口往聖壇處逐漸升高,具強烈透視效果,聖壇上方並突起塔樓,相當能夠體現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之精神與特色,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3.礁溪聖若瑟天主堂之建造物類型為天主教堂,為宜蘭地區早期具有現代建築精神之建造物,而文聲復健院則利用礁溪天然溫泉做為小兒麻痺孩童之復健場所,均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 4.天主教遣使會自1950年代開始,以頭城與礁溪為責任區域進行傳教。在礁溪堂區,亦協助小兒麻痺孩童醫療、復健與教育的工作,見證天主教在戰後宜蘭地區對於弱勢族群的醫療照護及教育之重要貢獻,體現天主教之社會服務意涵,具歷史文化價值。
法令依據: 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 1、2、3 款規定之登錄基準。第2條第1項第1、3、4款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address: : 礁溪路五段42號
經度: 121.771434
緯度: 24.8258259
主管機關名稱: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復興路二段101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jpg
name: : 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90712000001
外觀特徵: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聖若瑟天主堂由東往西分別由教友席扇形平弧頂量體、聖壇高塔以及神父準備室等三個量體所組成。入口門廊前緣突出於扇形量體,後緣則內凹於教友席牆面,形成一處稍具深邃感的入口空間。 在南北側牆部分,其高度由入口處(東側)逐漸往聖壇方向(西側)逐漸升高,開上下兩排圓拱形窗戶,下排窗戶大小相同,上下兩側半圓形採固定窗,中間縱長矩形開兩扇上下旋轉窗;上排窗戶由東側往西側逐漸增高,開窗方式與下排相同。牆面為洗石子,垂直分割線配置在窗戶縱向中軸上。此外,立面亦可見屋頂落水管,其位置依循教友席量體柱位,且柱間寬度由東側往西側漸窄。 聖堂塔樓高度約比入口處側牆高約一倍,面向東南東方之牆面略往內凹,牆面並開有五扇頂端與底端為半圓形之細縱長條形窗,東昇旭日的陽光可由此5扇窗戶進入聖壇背牆上方再反射下來,形塑聖若瑟堂最具神聖性的空間氛圍。在聖壇背面則設有一座矩形鋼筋混凝土框,且高度較塔樓更高,並架設一座聖堂最重要之宗教象徵元素-鋼筋混凝土造的十字架。 文聲復健院: 文聲復健院樓中央主要量體樓高三層,兩側量體樓高兩層。主結構框架採鋼筋混凝土,外牆為砌磚後以洗石子粉刷。 文聲復健院之正面,在中央量體部分三層樓皆採1:2:2:1的開窗韻律,僅在一層中央入口部分開兩道雙開門,且稍向內凹搭配懸挑RC版形成文聲復健院之主要入口。 兩側次要量體為兩層樓高,三樓部分以高約2公尺之透空水泥花磚圍塑。一樓外牆較中央量體外牆突出約2公尺,各開2扇與中央量體相同尺寸之窗戶。北側量體因基地尚有餘裕,因此在一樓部分的量體往後延伸,提供做為水療池之主要復健空間。 文聲復健院背立面最為特別之處,即是在後方出入口之南側突出一塊高逾二層之牆版,表面以洗石子為主體,並以咖啡色之馬賽克拼貼出十字架形狀,再以灰泥塑出「文聲復健院」五字,形成在新開闢之礁溪路側最顯眼的視覺焦點。但此高牆極有可能在創建之初並未設置,應是在礁溪路開闢後方新設。
室內特徵: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教友席與聖壇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宗教儀式空間。教友席空間為扇形平面,寬度從入口進入處最寬,逐漸往聖壇位置縮窄,讓教友進入教友席的空間後能將視覺的焦點集中在中軸線上另一端的聖壇;再者,平弧狀的屋頂之高度也往聖壇逐漸抬高,同樣聚焦在聖壇背牆及往上延伸的聖壇塔樓上方較為明亮的空間。 由於教友席最近入口處之柱間在聖堂後落成祝聖啟用後不到幾年,即增設木作隔間做為小兒麻痺病童的臨時治療與復健場所。 在北側最接近入口的隔間中,可見到在轉角處設有告解亭。 教友席與聖壇間,除以結構柱樑框架做為區隔外,也透過地面高度的變化來區隔。在聖壇前緣兩側,則設置了兩道矮欄,是由3個半圓與2個四分圓為支撐結構,上方置一水平水泥橫樑,做為聖壇與教友席間最主要的區隔,也可能是聖堂在1963年落成時尚未有梵二會議結論前之作法的見證。 聖若瑟堂之祭衣室位於聖壇後方,可自聖壇兩邊側牆拱門進入,亦可由戶外自北側外牆圓拱門進入。 文聲復健院: 從東向主入口進入,是文聲復健院之客廳,內部自早期即擺放沙發,神父、修女、院童經常在客廳活動。由客廳後半部設有樓梯上到二樓。目前樓梯是由客廳後半南側牆面拾級而上,經兩次轉折後可上至二樓。外側扶手為鑄鐵構成,以兩個S形間菱形框架組構,靠牆面則皆設有扶手,以方便小兒麻痺病童上下樓。但從舊照片觀察,一樓往二樓的樓梯,應非原始創建時的樓梯;原來的樓梯可能是貼著北側牆面上四階後,再沿著西側往上爬升。復健院客廳後方原本似開一扇窗戶(北側)與一道雙開門扇(門扇)。今所見二樓往三樓的樓梯位置與轉折方式,極有可能才是一樓往二樓在創建時的位置與轉折方式。 溫泉水療池,則設置在一樓北側後半突出的量體,牆面貼以白色磁磚,水療池則貼以小口馬賽克磁磚,更衣室或淋浴間則在旁邊的房間,可能為了因應院童需有輔具,每個小隔間的寬度較寬。據菲籍物理治療師陸阿姨表示每週三、週五各一次,每次半小時讓院童透過溫水活動四肢復健。
使用情形: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原是天主教遣使會教堂。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文聲復健院:原做為小兒麻痺病童復健療養之用。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狀: 目前閒置,107年6月發現被局部拆毀。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不開放參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9322440#60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80003828B號
公告日期: : 2019-05-22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landNo: : 義結段
landSerialNo: : 69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7-12/326c3a40-4d3e-44b8-9e67-4edaeb35a014/公告文.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8-03/da2eff2b-17d9-47ec-b463-a5de15794af5/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地籍圖.jpg
repImgId: 59914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古蹟 - 3

案件編號19980623000001
個案名稱新竹火車站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7
name: : 車站
歷史沿革基隆新竹間的鐵路,在1887(光緒13)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時即開始鋪設,1893(光緒19)年11月基隆至新竹全段通車,總長106.7公里,臺北新竹間則有78.1公里。之後,繼任巡撫的邵友濂,採取緊縮政策,以籌款困難、工程艱鉅為由,奏請停止繼續興建,使劉銘傳的縱貫鐵路計畫中斷。1895(光緒21)年臺灣割讓日本,同年5月29日日軍自澳底登陸,隨即進行軍事行動,6月22日由東門城樓進入新竹城。在這段期間,日軍往南挺進時,陸續搶修因戰事而受損、停頓的鐵路系統,以供軍事運輸之用。臺北新竹間的鐵路,也在7月2日恢復運轉。日治初期之臺灣總督府,認為清光緒年間所築造的基隆新竹間鐵路的工程品質有問題,所以計畫進行該路段的改良工程,更計畫往南陸續興建。總督府根據劉銘傳時期的計畫路線進行調查,結果因為新竹香山間的工程艱鉅,困難重重,不久即被擱置。1898(明治31)年總督府為求全盤開發臺灣,以吸引日本官商資本進入,除基隆新竹段的整建工程外,再度計畫並籌款興建新竹至打狗(高雄)的縱貫鐵路工程,次年(1899)更成立「臨時臺灣鐵道鋪設部」,陸續整建並往南新建縱貫鐵路。1901(明治34)年完成臺北經艋舺、樹林、鶯歌到桃園的新線,取代由大稻埕過淡水河,經龜崙嶺到桃園的舊線。1902(明治35)年新竹中港段完成,次年5月25日中港苗栗段完工。再採南北兩端同時施工的方式進行,經過十年建設,在1908(明治41)年4月20日,基隆到打狗全線通車,堪稱是臺灣近代交通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工程。初建的新竹火車站(1893),設於枕頭山下(今玻璃工藝博物館一帶),當時稱「新竹票房」,為土埆造建築。臺灣割日後(1895,明治28),經日本軍方搶通,臺北新竹段在同年7月2日恢復運轉,但僅作為軍事運輸之用。之後,該車站遭抗日軍焚毀,1896(明治29)年7月5日方恢復客貨運輸,但也另建新車站於今新竹火車站站址,日治時期稱「新竹驛」,新建的站房建坪僅44坪。今日新竹火車站建築本體,包括以鐘塔為主的候車大廳及連接售票大廳之側體,完成於1913(大正2)年3月31日,屬加強磚造建築,由日人松ケ崎萬長設計建造,總工程費22,500元。1928(昭和3)年3月25日右側增建事務室(即辦公室),但1945(昭和20)年5月15日遭盟軍轟炸,事務室部份毀損,1947(民國36)年經臺灣省政府撥款整修,1948(民國38)年初整建完成,包括右側延伸之辦公室、會議室,也增建左側列車車班站房等空間。1966(民國55)年因應本線、支線(內灣線,1951年9月通車)激增的貨運量與繁忙的調車業務,更配合臺灣肥料公司新竹廠擴建後之運輸需要,擴建貨運站,即今最右側之行李房。1969(民國58)年6月完成啟用,客貨業務正式分開。新竹火車站,屬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歌德風,是縱貫鐵路上長老級火車站,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1998(民國87)年6月23日經臺灣省政府核定為省定古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一)具重要性: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1890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基隆至新竹鐡路,當時在新竹建有簡陋車站。日治時期曾改建,到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後,再於1913年重建成為當今規模,成為當年鐵路大型車站之一,具有高度現代交通設施啓蒙歷史之重要見證。 (2)新竹火車站建築採用20世紀初期近代歐風建築樣式,設計者松崎ヶ萬長曾留學德國柏林工科大學,在臺首度引入德國近代樣式建築風格,新竹車站成為臺灣近代建築及藝術史上之重要史證。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1)1890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基隆至新竹鐡路,當時在新竹建有簡陋車站,新竹火車站建築立面及車寄上採用德式的梯型山牆、牆上有牛眼窗和半圓形拱窗,中央有高聳的計時塔以及銅飾尖頂,是為20世紀初期近代德國建築常用的手法。 (2)鋼構材料結構技術的運用是19世紀末出現的現代建築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竹火車站主體建築的屋頂及月台的棚架主要結構均採用鋼料及鉚接等當代先進材料與結構技術。在鋼構組件及建築立面上設計的簡約裝飾圖案,皆可反映當年德國新藝術運動青年風(Jugendstill)流派的裝飾藝術特色。 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在當今臺灣都市快速發展的狀況之下,鐵路自清領末期創建百餘年來,沿線車站建築迭經改建或易地重建,得以原貌保留者已不多;復以新竹火車站非但原貌大體完整保存,且仍維持其原來使用方式與功能者誠屬不易,具有高度的稀少性。在現今建築材料及營建技術不斷更新之際,20世紀當代的工法與技術已不易再現。 (二)保存完整:新竹火車站保存的範圍包括主要站體建築,以及原本的第一、第二月台,而這些站體基本上仍維持其原有的功能,保存具有傑出的文化資產真實性及完整性。 (三)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1、臺灣鐵路沿線的火車站共有27處具有文化資產身分,其中4個特等站中,除已拆除改建的臺北火車站外,臺中火車站指定為國定古蹟,高雄、花蓮火車站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此3座車站均因路軌高架或改線而不再作為車站之用。 2、其次在28座一等站中,僅新竹、嘉義、臺南等火車站擁有古蹟身分,惟嘉義、臺南火車站亦因實施路軌改變而減損其原有功能。獨新竹火車站是罕見保存良好的特例,堪稱20世紀以來臺灣鐵路工業文化資產中保存之典範。
法令依據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榮光里6鄰中華路2段445號
經度120.97183236126
緯度24.801706492257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26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3/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3/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1).JPG
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80623000001
外觀特徵屬於後期文藝復興樣式建築的新竹火車站係為松ケ崎萬長囑託作品,其為日人於明治時期少數留學德國者。 此風伴隨著十九世紀末國家主義興起而快速發展,殖民母國積極地移植歷史建築形貌至殖民地以展現統治威權的空間表徵。哥德式鋸齒狀山牆、誇張的拱心石、矮柱極不完整的窗拱處理,凸顯日人企圖透過建造雄偉的辦公建築,作為日本權威象徵及永久統治台灣的意象。 相較於台灣近代建築常見之英國古典式樣風格之公共建築,如總督府、台中火車站等,獨特德國哥德風的「新竹驛」更發顯於台灣近代建築之保存價值。
室內特徵在車站的裝飾上,入口處以突出的山牆及拱門,塑造入口門廊的氣派感,拱門為雙柱式,內側為圓形短柱、繁複的簷飾帶,配合半圓形拱,再加上誇張的拱心石,外側搭以穩固的方柱,形成新竹車站具巴洛克風格的獨特入口。正立面的水平簷帶,越往中央越高,以襯托中央盔頂形鐘塔的高聳,建築師將原本在屋坡上的老虎窗,誇大地變成山牆上鋸齒狀的裝飾,雖顯華麗,但也讓整體感覺更平穩。
使用情形(1899)更成立「臨時臺灣鐵道鋪設部」,陸續整建並往南新建縱貫鐵路。 1901(明治34)年完成臺北經艋舺、樹林、鶯歌到桃園的新線,取代由大稻埕過淡水河,經龜崙嶺到桃園的舊線。 1902(明治35)年新竹中港段完成,次年5月25日中港苗栗段完工。再採南北兩端同時施工的方式進行,經過十年建設,在 1908(明治41)年4月20日,基隆到打狗全線通車,堪稱是臺灣近代交通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工程。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因其為公共空間,故應加強空間使用管理與宣導,培養民眾共同保存維護古蹟之觀念。
現狀新竹火車站,屬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歌德風,是縱貫鐵路上長老級火車站,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八七府民一字第151359號、文授資局蹟字第1093008791號
公告日期: : 1998-06-23 14:27:07.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130109511號
公告日期: : 2022-10-31 14:16:05.526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4/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2).JPG
2::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5/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3).JPG
3::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6/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4).JPG
4::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7/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5).JPG
5::
mediaName: : 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95751/photo/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jpg
6::
mediaName: : 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580/photo/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8-21/3b421fa7-ac30-42e1-b5e3-8d24a624a96a/公告用印後PDF.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2-21/a5e9b0bf-52ef-4f6b-83a4-a58ac534ead3/八七府民一字第151359號、台(87)內民字第8704710號.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11-01/a7c1d1fe-b0c9-4c06-8bc2-eb0453ac9f42/111年10月31日文授資局蹟字第11130109511號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11-01/bed99eda-4f45-49e8-85f4-2ca76d751ec5/竹蓮47-7,47-8及47-11地籍圖.pdf
repImgId605
案件編號: 19980623000001
個案名稱: 新竹火車站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7
name: : 車站
歷史沿革: 基隆新竹間的鐵路,在1887(光緒13)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時即開始鋪設,1893(光緒19)年11月基隆至新竹全段通車,總長106.7公里,臺北新竹間則有78.1公里。之後,繼任巡撫的邵友濂,採取緊縮政策,以籌款困難、工程艱鉅為由,奏請停止繼續興建,使劉銘傳的縱貫鐵路計畫中斷。1895(光緒21)年臺灣割讓日本,同年5月29日日軍自澳底登陸,隨即進行軍事行動,6月22日由東門城樓進入新竹城。在這段期間,日軍往南挺進時,陸續搶修因戰事而受損、停頓的鐵路系統,以供軍事運輸之用。臺北新竹間的鐵路,也在7月2日恢復運轉。日治初期之臺灣總督府,認為清光緒年間所築造的基隆新竹間鐵路的工程品質有問題,所以計畫進行該路段的改良工程,更計畫往南陸續興建。總督府根據劉銘傳時期的計畫路線進行調查,結果因為新竹香山間的工程艱鉅,困難重重,不久即被擱置。1898(明治31)年總督府為求全盤開發臺灣,以吸引日本官商資本進入,除基隆新竹段的整建工程外,再度計畫並籌款興建新竹至打狗(高雄)的縱貫鐵路工程,次年(1899)更成立「臨時臺灣鐵道鋪設部」,陸續整建並往南新建縱貫鐵路。1901(明治34)年完成臺北經艋舺、樹林、鶯歌到桃園的新線,取代由大稻埕過淡水河,經龜崙嶺到桃園的舊線。1902(明治35)年新竹中港段完成,次年5月25日中港苗栗段完工。再採南北兩端同時施工的方式進行,經過十年建設,在1908(明治41)年4月20日,基隆到打狗全線通車,堪稱是臺灣近代交通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工程。初建的新竹火車站(1893),設於枕頭山下(今玻璃工藝博物館一帶),當時稱「新竹票房」,為土埆造建築。臺灣割日後(1895,明治28),經日本軍方搶通,臺北新竹段在同年7月2日恢復運轉,但僅作為軍事運輸之用。之後,該車站遭抗日軍焚毀,1896(明治29)年7月5日方恢復客貨運輸,但也另建新車站於今新竹火車站站址,日治時期稱「新竹驛」,新建的站房建坪僅44坪。今日新竹火車站建築本體,包括以鐘塔為主的候車大廳及連接售票大廳之側體,完成於1913(大正2)年3月31日,屬加強磚造建築,由日人松ケ崎萬長設計建造,總工程費22,500元。1928(昭和3)年3月25日右側增建事務室(即辦公室),但1945(昭和20)年5月15日遭盟軍轟炸,事務室部份毀損,1947(民國36)年經臺灣省政府撥款整修,1948(民國38)年初整建完成,包括右側延伸之辦公室、會議室,也增建左側列車車班站房等空間。1966(民國55)年因應本線、支線(內灣線,1951年9月通車)激增的貨運量與繁忙的調車業務,更配合臺灣肥料公司新竹廠擴建後之運輸需要,擴建貨運站,即今最右側之行李房。1969(民國58)年6月完成啟用,客貨業務正式分開。新竹火車站,屬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歌德風,是縱貫鐵路上長老級火車站,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1998(民國87)年6月23日經臺灣省政府核定為省定古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重要性: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1)1890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基隆至新竹鐡路,當時在新竹建有簡陋車站。日治時期曾改建,到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後,再於1913年重建成為當今規模,成為當年鐵路大型車站之一,具有高度現代交通設施啓蒙歷史之重要見證。 (2)新竹火車站建築採用20世紀初期近代歐風建築樣式,設計者松崎ヶ萬長曾留學德國柏林工科大學,在臺首度引入德國近代樣式建築風格,新竹車站成為臺灣近代建築及藝術史上之重要史證。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1)1890年臺灣巡撫劉銘傳籌建基隆至新竹鐡路,當時在新竹建有簡陋車站,新竹火車站建築立面及車寄上採用德式的梯型山牆、牆上有牛眼窗和半圓形拱窗,中央有高聳的計時塔以及銅飾尖頂,是為20世紀初期近代德國建築常用的手法。 (2)鋼構材料結構技術的運用是19世紀末出現的現代建築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竹火車站主體建築的屋頂及月台的棚架主要結構均採用鋼料及鉚接等當代先進材料與結構技術。在鋼構組件及建築立面上設計的簡約裝飾圖案,皆可反映當年德國新藝術運動青年風(Jugendstill)流派的裝飾藝術特色。 3.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在當今臺灣都市快速發展的狀況之下,鐵路自清領末期創建百餘年來,沿線車站建築迭經改建或易地重建,得以原貌保留者已不多;復以新竹火車站非但原貌大體完整保存,且仍維持其原來使用方式與功能者誠屬不易,具有高度的稀少性。在現今建築材料及營建技術不斷更新之際,20世紀當代的工法與技術已不易再現。 (二)保存完整:新竹火車站保存的範圍包括主要站體建築,以及原本的第一、第二月台,而這些站體基本上仍維持其原有的功能,保存具有傑出的文化資產真實性及完整性。 (三)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1、臺灣鐵路沿線的火車站共有27處具有文化資產身分,其中4個特等站中,除已拆除改建的臺北火車站外,臺中火車站指定為國定古蹟,高雄、花蓮火車站登錄為歷史建築,但此3座車站均因路軌高架或改線而不再作為車站之用。 2、其次在28座一等站中,僅新竹、嘉義、臺南等火車站擁有古蹟身分,惟嘉義、臺南火車站亦因實施路軌改變而減損其原有功能。獨新竹火車站是罕見保存良好的特例,堪稱20世紀以來臺灣鐵路工業文化資產中保存之典範。
法令依據: 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榮光里6鄰中華路2段445號
經度: 120.97183236126
緯度: 24.801706492257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26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3/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3/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1).JPG
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80623000001
外觀特徵: 屬於後期文藝復興樣式建築的新竹火車站係為松ケ崎萬長囑託作品,其為日人於明治時期少數留學德國者。 此風伴隨著十九世紀末國家主義興起而快速發展,殖民母國積極地移植歷史建築形貌至殖民地以展現統治威權的空間表徵。哥德式鋸齒狀山牆、誇張的拱心石、矮柱極不完整的窗拱處理,凸顯日人企圖透過建造雄偉的辦公建築,作為日本權威象徵及永久統治台灣的意象。 相較於台灣近代建築常見之英國古典式樣風格之公共建築,如總督府、台中火車站等,獨特德國哥德風的「新竹驛」更發顯於台灣近代建築之保存價值。
室內特徵: 在車站的裝飾上,入口處以突出的山牆及拱門,塑造入口門廊的氣派感,拱門為雙柱式,內側為圓形短柱、繁複的簷飾帶,配合半圓形拱,再加上誇張的拱心石,外側搭以穩固的方柱,形成新竹車站具巴洛克風格的獨特入口。正立面的水平簷帶,越往中央越高,以襯托中央盔頂形鐘塔的高聳,建築師將原本在屋坡上的老虎窗,誇大地變成山牆上鋸齒狀的裝飾,雖顯華麗,但也讓整體感覺更平穩。
使用情形: (1899)更成立「臨時臺灣鐵道鋪設部」,陸續整建並往南新建縱貫鐵路。 1901(明治34)年完成臺北經艋舺、樹林、鶯歌到桃園的新線,取代由大稻埕過淡水河,經龜崙嶺到桃園的舊線。 1902(明治35)年新竹中港段完成,次年5月25日中港苗栗段完工。再採南北兩端同時施工的方式進行,經過十年建設,在 1908(明治41)年4月20日,基隆到打狗全線通車,堪稱是臺灣近代交通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工程。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因其為公共空間,故應加強空間使用管理與宣導,培養民眾共同保存維護古蹟之觀念。
現狀: 新竹火車站,屬後期文藝復興建築,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歌德風,是縱貫鐵路上長老級火車站,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八七府民一字第151359號、文授資局蹟字第1093008791號
公告日期: : 1998-06-23 14:27:07.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130109511號
公告日期: : 2022-10-31 14:16:05.526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4/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2).JPG
2::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5/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3).JPG
3::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6/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4).JPG
4::
mediaName: : 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567/photo/F004新竹市新竹火車站(三級)(5).JPG
5::
mediaName: : 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95751/photo/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jpg
6::
mediaName: : 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580/photo/2e4a8727-e899-4903-91c8-1e1284da0a12.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08-21/3b421fa7-ac30-42e1-b5e3-8d24a624a96a/公告用印後PDF.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0-12-21/a5e9b0bf-52ef-4f6b-83a4-a58ac534ead3/八七府民一字第151359號、台(87)內民字第8704710號.pdf
3::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11-01/a7c1d1fe-b0c9-4c06-8bc2-eb0453ac9f42/111年10月31日文授資局蹟字第11130109511號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11-01/bed99eda-4f45-49e8-85f4-2ca76d751ec5/竹蓮47-7,47-8及47-11地籍圖.pdf
repImgId: 605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4

案件編號20191127000005
個案名稱臺中火車站附屬設施建築群27號倉庫
種類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倉庫
歷史沿革27號倉庫位於歷史建築「臺中驛第二貨物倉庫群(20號倉庫群)」鄰近,同屬日治時期臺中驛周邊之倉儲設施,但27號倉庫為獨立棟之建築。民國105年(2016)首次公告時未列文化資產保存,待經調查研究後,以其建築歷經不同時代之增改建,木屋架則屬原構,深具技術與時代之意義,且鄰近歷史建築20號倉庫群及綠空鐵道,再利用潛力高,亦見證區域及鐵道發展的歷史,值得保存並加以利用。於民國108年(2019)正式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本棟建物係屬臺鐵倉庫群之一,建築物為鋼筋混凝土柱,上加設木構大跨距桁架,據推測為不同時代之增改建所形成,雖歷經修、改建,但其屋架應為原構,深具技術與時代之意義。本案建物鄰近歷史建築20號倉庫群及綠空鐵道,再利用潛力高。倉庫的存在見證了臺中火車站周邊的發展,亦見證區域及鐵道發展的歷史,值得保存並加以利用,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款基準。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第5條暨本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108年第1次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臺中市東區復興路四段37巷11號
經度120.6837099
緯度24.1355999
主管機關名稱臺中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403420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3-25/107ac5fd-b702-4c72-94bb-0ec8d356b6b3/b67c8b9d-73f6-45fd-8c97-0c45d9d8dbb0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3-25/107ac5fd-b702-4c72-94bb-0ec8d356b6b3/b67c8b9d-73f6-45fd-8c97-0c45d9d8dbb0.jpg
name: : 67c8b9d-73f6-45fd-8c97-0c45d9d8dbb0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貨運服務總所臺中貨運服務所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91127000005
外觀特徵瓦頂,磚造壁體,特別是在山牆屋架外側釘著垂直牆骨後覆蓋雨淋板,最下緣雨淋板則增加傾斜度以覆蓋下半段磚牆,使雨水不致流滯於山牆基部,造成屋架構件潮濕腐朽。
室內特徵屋架為偶柱式桁架,材質為紅檜。
現狀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暫不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290280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古字第10801039471號
公告日期: : 2019-05-23 18:11:36.06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2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2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1/bc3b03e9-52a3-4a85-9e9b-2c591216751c/1.jpg
2::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1/dc93def5-4f4c-4095-9122-5ea39183294c/2.jpg
3::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1/6881e6b7-4f38-4cc1-aab1-4f6d7e1ce344/3.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18/4aea5e4a-d4cc-46ad-83af-8f6651d38588/1080523_臺中火車站附屬設施建築群27號倉庫_登錄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18/53bfd4a1-efc8-4ca3-ad99-806b5c6e8445/1080523_臺中火車站附屬設施建築群27號倉庫_地籍套繪圖.pdf
repImgId67712
案件編號: 20191127000005
個案名稱: 臺中火車站附屬設施建築群27號倉庫
種類: 1::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倉庫
歷史沿革: 27號倉庫位於歷史建築「臺中驛第二貨物倉庫群(20號倉庫群)」鄰近,同屬日治時期臺中驛周邊之倉儲設施,但27號倉庫為獨立棟之建築。民國105年(2016)首次公告時未列文化資產保存,待經調查研究後,以其建築歷經不同時代之增改建,木屋架則屬原構,深具技術與時代之意義,且鄰近歷史建築20號倉庫群及綠空鐵道,再利用潛力高,亦見證區域及鐵道發展的歷史,值得保存並加以利用。於民國108年(2019)正式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本棟建物係屬臺鐵倉庫群之一,建築物為鋼筋混凝土柱,上加設木構大跨距桁架,據推測為不同時代之增改建所形成,雖歷經修、改建,但其屋架應為原構,深具技術與時代之意義。本案建物鄰近歷史建築20號倉庫群及綠空鐵道,再利用潛力高。倉庫的存在見證了臺中火車站周邊的發展,亦見證區域及鐵道發展的歷史,值得保存並加以利用,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款基準。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第5條暨本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108年第1次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臺中市東區復興路四段37巷11號
經度: 120.6837099
緯度: 24.1355999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403420 臺中市西區市府路41巷19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3-25/107ac5fd-b702-4c72-94bb-0ec8d356b6b3/b67c8b9d-73f6-45fd-8c97-0c45d9d8dbb0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0-03-25/107ac5fd-b702-4c72-94bb-0ec8d356b6b3/b67c8b9d-73f6-45fd-8c97-0c45d9d8dbb0.jpg
name: : 67c8b9d-73f6-45fd-8c97-0c45d9d8dbb0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貨運服務總所臺中貨運服務所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91127000005
外觀特徵: 瓦頂,磚造壁體,特別是在山牆屋架外側釘著垂直牆骨後覆蓋雨淋板,最下緣雨淋板則增加傾斜度以覆蓋下半段磚牆,使雨水不致流滯於山牆基部,造成屋架構件潮濕腐朽。
室內特徵: 屋架為偶柱式桁架,材質為紅檜。
現狀: 民國106(2017)年完成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90280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古字第10801039471號
公告日期: : 2019-05-23 18:11:36.06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2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2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7-1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1/bc3b03e9-52a3-4a85-9e9b-2c591216751c/1.jpg
2::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1/dc93def5-4f4c-4095-9122-5ea39183294c/2.jpg
3::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1/6881e6b7-4f38-4cc1-aab1-4f6d7e1ce344/3.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8-18/4aea5e4a-d4cc-46ad-83af-8f6651d38588/1080523_臺中火車站附屬設施建築群27號倉庫_登錄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18/53bfd4a1-efc8-4ca3-ad99-806b5c6e8445/1080523_臺中火車站附屬設施建築群27號倉庫_地籍套繪圖.pdf
repImgId: 67712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古蹟 - 5

案件編號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118.2384
緯度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254038
案件編號: 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 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 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 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 118.2384
緯度: 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 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 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 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 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 254038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6

案件編號20071212000001
個案名稱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
種類1::
code: : A6
name: : 衙署
歷史沿革臺灣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20日起實施戒嚴,直到民國八十年(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在這白色恐怖瀰漫的日子中,發生了許多傷害自由、民主、人權等相關事件。 白色恐怖時期,非現役軍人但受軍法審判之事件(基本上均是政治性案件)多由警備總部主導;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警備總部軍法處搬遷至「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所在地,一直民國八十年(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終止、警備總部於隔年裁撤,這段期間內政治犯被逮捕經各地警總單位初步審訊後,多會被送至該基地關押、審判,因此,以警備總部為主導的「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內相關設施,在臺灣人權發展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在最初並非是專為關押、審判受刑人而規劃,其空間雛形最早可追溯至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軍法學校設置。而在警備總部主導期間,「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同時間也有國防部其他單位共同進駐,形塑出特殊時空氛圍。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警備總部裁撤後,景美園區空間則繼續被其他國防軍事單位所使用,一直到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決議,保存「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作為見證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暴力侵害人權的重要歷史遺址,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接續管理經營後,使得「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邁入另一個發展階段。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本建築物群,歷經國防部軍法學校、軍法處及警備總部等各時期軍事單位,相關的軍事法制過程具有歷史保存價值。 2.近代臺灣若干重大、反抗威權統治之民主運動相關事件之審判都在此地,具政治史學之意義。 3.本園區廣闊,建築物具特殊之型式與意義,每階段之建築都有所存留,其空間布局,建物建材大多仍舊,保存相當完整,可窺其早年軍監全貌。
法令依據第2條第1項第1、3、4款
所屬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address: : 復興路131號
經度121.53336913709
緯度24.987930369446
主管機關名稱新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2/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2/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1).JPG
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家人權博物館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國家人權博物館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1212000001
外觀特徵1.禮堂:為單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外牆塗佈黃綠色漆料,以水平切割縫形成立面分割,多保留原有構體,再以批土、水泥粉光或其他裝潢材料包覆其上。屋頂為「兩坡水」形式,以金屬瓦舖設,屋脊處有棟瓦,兩端也有造型鬼瓦,天溝及封簷板為鍍鋅鋁板彎折包覆。 2.原軍法學校閱覽樓(現圖書館):位於中正堂北側,共有兩幢,呈T字型配置,其中二層建築原為閱覽樓,現為「圖書室」使用。原軍法學校閱覽樓為二層加強磚造搭配木造屋架、雙坡斜屋頂建築,平面為矩形東西長向。東、南、北向立面外牆皆則塗佈水泥漆無水平分割線,西向立面為洗石子材質,並施作水平分割線。 3.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位於中正堂北側,共有兩幢,呈T字型,為單層磚造搭配木造屋架雙坡斜屋頂建築,平面為矩形南北長向。一層建築修復後改為「公共廁所」使用。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位於原軍法學校閱覽樓正後方,入口為雙向穿廊,而正立面設有出簷通廊。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為「兩坡水」屋頂,外牆材質為洗石子,以淺灰調洗石子為主牆面、深灰調施作踢腳部分收邊,一直延伸至內部穿廊壁面。 4.軍法局法院2(現人權學習中心):位於側門入口右側,鄰近圍牆,並與右側新建公廁、左側軍法局法院1(現典藏檔案室)形成三合院「埕」的廣場形式,且中央設有圓形花台並種植龍柏。軍法局法院2為平頂混凝土建築,外牆塗佈淺灰色系水泥漆,主要出入口維持雙開玻璃門。 5.軍法局法院 1(現典藏檔案室):位於中正堂後方道路對側位置。建築共有三座戶外樓梯,其中二座設於左右二側短向位置,並與前方道路連接,另一座設於建築正後方,周邊無綠帶。軍法局法院1為二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外牆貼附米黃色長條丁掛磚,壁面鑲崁標示建築編號及竣工日期之水泥碑。 6.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位於基地西側區域,共有6棟兵舍建築,分別為軍法處軍官寢室1、2、憲兵連營舍1、2、3、4,其中5棟為一字型雙斜屋頂建築;另1棟為L型雙斜屋頂建築。配置共三排、兩兩並列,兩排建物中央設4.5米寬道路,各排建築相距約2.2米。除出入口地坪外,建物周邊設置綠帶空間種植喬木,並以混凝土緣石收邊,戶外地坪為洗露骨材鋪面及與綠帶順接的無收邊步道。各棟建物短向山牆面皆有編碼圖樣。 7.軍事法庭:位於審判之路西側、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北側,為獨立的單層平頂建築。該建物正面設有左右對稱的雙入口,背面則設有二小門,兩側約有2米的綠帶空間。外牆壁面為洗石子材質,並施作水平分割線。 8.軍法處辦公大樓(現入口意象):位於基地西北側、右側鄰近第一法庭及軍事法庭,建物方位皆垂直前兩者。目前建物正面朝南且背對秀朗橋,前方設置水池、廣場及人權紀念碑,一樓牆面已拆除,故無明顯出入口,為穿越性強的通廊形式。建築左側設有停車場,綠帶空間也多以樹穴方式呈現。軍法處辦公大樓為二層平頂加強磚造建築。 9.覆判局辦公大樓(現遊客服務中心):位於基地北側、鄰近秀朗橋,建物垂直第一法庭,呈L型配置。為二層加強磚造平頂建築,由前後草坪空間所圍塑,為園區內為數不多的綠帶空間。出入口處留設混凝土步道連接外部道路,北側設約2米騎樓。覆判局辦公大樓為平頂的混凝土建築,外牆以洗石子鋪面塗佈,並施作水平分割線。 10.軍法處看守所(仁愛樓):位於基地最南側,為軍法學校操場舊址,正門前方設有獬豸水池。整體建物只有正面一處出入口,其餘僅留設洗衣房側門及探親之路出入口。建築為日字型之二層混凝土建築,既有外牆為水泥粉光,南側壁體與軍法局看守所共構,僅有高出軍法局看守所的二樓立面可見窗戶開口,與另三向立面開窗型式相同,均為橫向帶狀出窗,突出外牆約30公分,外部使用花磚疊砌填滿。 11.軍法局看守所(現勤務宿舍):位於基地東南側,面向探親之路與軍法局法院(現人權學習中心)廣場相對。其為一層樓口字型建築,僅正面一處出入口,中庭以造型圍牆分為前後二區,前半段為庭園空間,後半段設置籃球場及羽球場。軍法局看守所外牆壁面分為兩種,正立面及中庭側簷廊、立面壁體貼附米黃色長條壁磚,背面及兩側牆面為水泥粉光原色塗裝,且出窗形式為外凸35公分的水泥窗框。 12.第一法庭:位於基地北側、鄰近秀朗橋,與覆判局辦公大樓垂直,呈L型配置。第一法庭為單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室外地坪以大理石地磚為主。外牆分為瓷磚及洗石子兩種飾材,瓷磚設於西向簷廊空間,包含簷廊的牆面、窗框、圓拱牆面、落柱壁面等,均貼附不同尺寸的壁磚。簷廊外牆為水藍雲紋矩形瓷磚,外牆窗框使用白色立體小口磚,舖設於窗框立面及凹陷處。圓拱外牆貼附咖啡色小口磚,落柱及圓拱樑身收邊使用與窗框相同的白色立體小口磚。東、北、南向外牆為洗石材質,可見水平分割線。 13.小型看守所(現軍情局看守所):位於基地西南側角落,與圍牆共構。建物為二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外牆為洗石子材質,並設有水平分割線。 14.汪希苓特區:位於基地西北側,緊鄰北側停車場,與外部圍牆共構,四周皆為高聳圍牆。特區四周圍牆壁面材質為水泥粉光牆面。特區內有二棟單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戶外地坪為混凝土地坪粉光,為水泥粉光外牆,出簷下方天花板塗佈白漆。 15.行政大樓(現園區行政中心):位於園區近中央位置。建物面朝北方,面對前方綠地空間及覆判局辦公大樓(現遊客中心)。行政大樓為三層建築,一、二層為加強磚造,三層為鋼骨搭配磚砌牆面。外牆分為兩種,包括正立面以垂直直貼方式貼附的紅磚色長條壁磚,兩側短向及背立面為洗石子材質,設有水平分割線。 16.入口、圍牆與崗哨設施:入口位於基地東北角落、中正路及復興路交叉路口處,並連接外部人行步道。園區圍牆位於基地東、西、南側之邊界,北側邊界圍牆拆除後設置人行步道,並留設部分圍牆設施,而軍法處辦公大樓(現入口意象)改建後新增數道清水混凝土牆面。崗哨共6座,分別設置於側門旁、軍法局法院(現典藏檔案室)旁、基地各角落及兵舍後方等。 17.外觀路徑: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外觀路徑可分為五區,分別為審判之路兩側、探親之路兩側、園區西側建物群周邊、園區東側入口周邊及園區南側看守所建物周邊。審判之路始於景美園區復興路入口,經軍法處辦公大樓及第一法庭間,終點落在軍法局看守所(仁愛樓)正門口;探親之路始於民生路側門,並設有崗哨B為管制點,道路介於軍法局看守所和軍法局法院 2 間,終點為軍法局看守所(仁愛樓)藍色側門;園區西側有軍法處辦公大樓、汪希苓特區、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等三大空間分區;園區東側入口處南北向通道平行於審判之路,起點始於復興路、終點於禮堂後方與探親之路銜接;園區南側為軍法處看守所、軍法局看守所及後續新建的軍情局看守所構成。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室內特徵1.禮堂:禮堂內部觀眾席區的地坪為淺色地板,另二樓觀眾席區樓板為斜面混凝土板。室內牆面以白色、藍色漆料塗裝,屋架為鋼構,並以白漆塗佈,目前未施作天花板。 2.原軍法學校閱覽樓(現圖書館):室內鋪面皆為磨石子地板。屋架為洋小屋組,目前未施作天花板。 3.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為陶地磚舖設。壁面材質於約120公分以下高度舖設了與地磚同色的壁磚,並以深色條磚收邊,120公分以上牆面以白色油漆塗佈。屋架為中柱式屋架單元之木造屋架,目前未施作天花板,以實木槽燈盒作為照明設備,外觀與木構架相似,內牆未設其他燈具。 4.軍法局法院2(現人權學習中心):正面之右側設有一座混凝土樓梯連接至二樓出入口,左側另有一座混凝土樓梯,可進入二樓出入口,樓梯平台與軍法局法院1(現典藏檔案室)的鋼構樓梯平台在二樓交會。室內二樓作為天井使用,樓板拆除部分增設鋼樑支撐,另在天井左側增設電梯和樓梯各一座,樓梯旁混凝土壁體可見樓板切割後的鋼筋混凝土斷面。地坪為亞麻仁油地板,室內牆面以米白色漆料塗裝,主要牆面以無上漆的混凝土牆面為主視覺。屋頂以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 5.軍法局法院1(現典藏檔案室):一、二層室內地坪為各式不同顏色的地磚,部分空間設有木造地板、木欄杆及木造講桌等法庭設備。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天花板、舖設矽酸鈣板及鑲嵌燈具,因室內多個空間供檔案室使用,故空調系統隱藏於天花板中或吊於天花板上方。 6.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屋架為人字型鋼構屋架,屋面使用四分木夾板覆蓋鋪設水泥瓦。軍法處軍官寢室 1、2 及憲兵連營舍 1、2、4 整組屋架均噴塗黑漆,並架設黑色鐵絲網形成穿透性天花板,以便架設展示燈具或展板,憲兵連營舍3為平頂屋頂,無天花、以混凝土樓板呈現。 7.軍事法庭:辦公大樓為平頂的混凝土建築,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天花板,以明管形式的吸頂日光燈、分離式冷氣等為主,展示空間並設有軌道燈具。 8.軍法處辦公大樓(現入口意象):為平頂的混凝土建築,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無天花板,燈具多使用吸頂燈。 9.覆判局辦公大樓(現遊客服務中心):一、二層室內鋪面與主要活動空間皆採磨石子鋪面,廁所空間使用陶磚。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而無屋架系統。建築修建後新增輕鋼架天花板,因應不同空間需求而有不同高度,一、二層空間的燈具多使用崁燈、軌道燈,並將吊隱式空調藏於天花板中。 10.軍法處看守所(仁愛樓):中庭分為外役區活動及監獄內部活動使用,除部分綠帶外,設有一座涼亭(介壽亭)、籃球場與中庭水池。空間格局依據押房配置來看,屬於近代西方的「電桿式」監獄形式,為一接近「日」字型的封閉式監所。一、 二樓地坪材質為磨石子,樓梯間局部舖設綠色地磚。屋頂板以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辦公空間、外役區梯廳、走廊等處天花板塗布白漆,走廊天花板並設置管線走線盒,天花現況良好、尚無漏水之虞;辦公空間部分則設木骨架天花板,部分天花板有破損、受潮的痕跡。押房區走廊天花板塗布白漆;二樓天花板亦塗布白漆並設置天井。押房內設置輕鋼架天花板及旋轉吊扇。 11.軍法局看守所(現勤務宿舍):室內磚牆疊砌之分間牆以白漆塗佈。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天花板有兩類,一為輕鋼架天花板,以格狀矽酸鈣板內崁燈具,設置於室內空間;另一則無施作天花板、以白漆塗布,設置軌道燈、崁燈等作為室內照明。 12.第一法庭:空間包含一大型法庭空間、候訊室、評議室等。室內外地坪均以大理石地磚為主。圓拱牆面內貼附咖啡色小口磚。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室內天花板為矽酸鈣板材質之輕鋼架天花,天花內崁輕鋼架燈、吊隱式空等。 13.小型看守所(現軍情局看守所):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建築修繕後將損壞的天花板刮除、重新批土粉刷、設置滴水線,現暫作為儲藏空間。 14.汪希苓特區:主建物室內舖設橘黃色地磚。室內壁面因對外展示需求已全面重新塗佈白漆。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天花板使用與牆面同色材的白漆塗佈。 15.行政大樓(現園區行政中心):室內舖設墨綠色地毯,一樓門廳將地毯延伸至半圓屋簷下方,與水泥粉光地坪銜接;辦公空間則為磨石子地板。內牆以白色水泥漆塗裝,並裝設深色踢腳。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建築室內增設輕鋼架天花板,鋪設矽酸鈣板及輕鋼架崁燈。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使用情形景美園區自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逐步完成區內歷史建築修復後,即開放大眾參觀。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日常保養著重歷史建築及周圍環境清潔、建築與附屬設施設備功能運作正常等,因此主要工作包括所管建物巡察、構件及建築外貌檢視、歷史建築內外環境清潔、設施設備運轉檢查保養、保持通風及排水順暢等。此外亦須定期更換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過程中新增的材料、構件設施設備,或清除會侵害建物的動植物等。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現狀景美園區歷史建築定著範圍內現有建物21棟、崗哨6處,多數建築分別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第一、二期修復工程,及民國一百一十一年(2022年)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中完成基本修繕。 其定著土地範圍內各建築均已完成初步之修復、修繕工程。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是否開放1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四 09:00~17:00(中午不休息),每周一為固定休園日。
網站名稱國家人權博物館
網址https://www.nhrm.gov.tw/w/nhrm/JM_History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9603456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北府文資字第0960011931號
公告日期: : 2007-12-12 18:07:05.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新北府文資字第1112360730號
公告日期: : 2022-12-15 00:00:0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47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475-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48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2::
itemNo: : 1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1-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3::
itemNo: : 13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2-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4::
itemNo: : 14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5::
itemNo: : 15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3-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6::
itemNo: : 16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7::
itemNo: : 17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8::
itemNo: : 18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5-2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9::
itemNo: : 19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5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0::
itemNo: : 20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51-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1::
itemNo: : 2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5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2::
itemNo: : 2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8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3/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2).JPG
2::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4/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3).JPG
3::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5/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4).JPG
4::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6/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5).JPG
5::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7/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6).JPG
6::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8/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7).JPG
7::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9/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8).JPG
8::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bd014000-3166-4f25-902c-85d30ac164c0/玩味_內部-1.jpg
9::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a5546781-02ae-4025-9eb0-51a10884094f/玩味_內部-2.jpg
10::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bf6b0c70-3886-484c-bb0e-42b2f43895a6/玩味_內部-3.jpg
11::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ddf2440a-0985-4ab1-8749-c45951c8a2cf/玩味_內部-4.jpg
12::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69f8a8c3-fcb2-4212-a81b-fd3e124078e6/玩味_外部全貌-1.jpg
13::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feb67411-6b09-44d7-9e5b-85ad3fa84fc5/玩味_外部全貌-2.jpg
14::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995aeded-4a73-4acc-bc5f-be90077ec7b4/玩味_外部非全貌-4.jpg
15::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26acb7bd-82f4-4f64-a0ae-fa5c466415d9/玩味_細節-2.jpg
16::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3afd99ef-1f1d-4794-b2aa-bef1a2539538/玩味_細節-3.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5-17/d325d144-2a0b-4b6d-8f92-53ef7adb9913/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公告-96.12.12.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8-08/97f13425-7d16-4703-91a7-c41632e0c05c/修正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9-16/df7e281f-df6d-43fe-8b03-73685d3edccd/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地籍圖.pdf
repImgId2287
案件編號: 20071212000001
個案名稱: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
種類: 1::
code: : A6
name: : 衙署
歷史沿革: 臺灣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20日起實施戒嚴,直到民國八十年(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在這白色恐怖瀰漫的日子中,發生了許多傷害自由、民主、人權等相關事件。 白色恐怖時期,非現役軍人但受軍法審判之事件(基本上均是政治性案件)多由警備總部主導;民國五十六年(1967年)警備總部軍法處搬遷至「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所在地,一直民國八十年(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終止、警備總部於隔年裁撤,這段期間內政治犯被逮捕經各地警總單位初步審訊後,多會被送至該基地關押、審判,因此,以警備總部為主導的「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內相關設施,在臺灣人權發展歷程中,具有特殊意義。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在最初並非是專為關押、審判受刑人而規劃,其空間雛形最早可追溯至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軍法學校設置。而在警備總部主導期間,「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同時間也有國防部其他單位共同進駐,形塑出特殊時空氛圍。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警備總部裁撤後,景美園區空間則繼續被其他國防軍事單位所使用,一直到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決議,保存「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作為見證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暴力侵害人權的重要歷史遺址,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接續管理經營後,使得「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邁入另一個發展階段。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本建築物群,歷經國防部軍法學校、軍法處及警備總部等各時期軍事單位,相關的軍事法制過程具有歷史保存價值。 2.近代臺灣若干重大、反抗威權統治之民主運動相關事件之審判都在此地,具政治史學之意義。 3.本園區廣闊,建築物具特殊之型式與意義,每階段之建築都有所存留,其空間布局,建物建材大多仍舊,保存相當完整,可窺其早年軍監全貌。
法令依據: 第2條第1項第1、3、4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address: : 復興路131號
經度: 121.53336913709
緯度: 24.987930369446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2/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2/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1).JPG
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國家人權博物館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國家人權博物館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71212000001
外觀特徵: 1.禮堂:為單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外牆塗佈黃綠色漆料,以水平切割縫形成立面分割,多保留原有構體,再以批土、水泥粉光或其他裝潢材料包覆其上。屋頂為「兩坡水」形式,以金屬瓦舖設,屋脊處有棟瓦,兩端也有造型鬼瓦,天溝及封簷板為鍍鋅鋁板彎折包覆。 2.原軍法學校閱覽樓(現圖書館):位於中正堂北側,共有兩幢,呈T字型配置,其中二層建築原為閱覽樓,現為「圖書室」使用。原軍法學校閱覽樓為二層加強磚造搭配木造屋架、雙坡斜屋頂建築,平面為矩形東西長向。東、南、北向立面外牆皆則塗佈水泥漆無水平分割線,西向立面為洗石子材質,並施作水平分割線。 3.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位於中正堂北側,共有兩幢,呈T字型,為單層磚造搭配木造屋架雙坡斜屋頂建築,平面為矩形南北長向。一層建築修復後改為「公共廁所」使用。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位於原軍法學校閱覽樓正後方,入口為雙向穿廊,而正立面設有出簷通廊。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為「兩坡水」屋頂,外牆材質為洗石子,以淺灰調洗石子為主牆面、深灰調施作踢腳部分收邊,一直延伸至內部穿廊壁面。 4.軍法局法院2(現人權學習中心):位於側門入口右側,鄰近圍牆,並與右側新建公廁、左側軍法局法院1(現典藏檔案室)形成三合院「埕」的廣場形式,且中央設有圓形花台並種植龍柏。軍法局法院2為平頂混凝土建築,外牆塗佈淺灰色系水泥漆,主要出入口維持雙開玻璃門。 5.軍法局法院 1(現典藏檔案室):位於中正堂後方道路對側位置。建築共有三座戶外樓梯,其中二座設於左右二側短向位置,並與前方道路連接,另一座設於建築正後方,周邊無綠帶。軍法局法院1為二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外牆貼附米黃色長條丁掛磚,壁面鑲崁標示建築編號及竣工日期之水泥碑。 6.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位於基地西側區域,共有6棟兵舍建築,分別為軍法處軍官寢室1、2、憲兵連營舍1、2、3、4,其中5棟為一字型雙斜屋頂建築;另1棟為L型雙斜屋頂建築。配置共三排、兩兩並列,兩排建物中央設4.5米寬道路,各排建築相距約2.2米。除出入口地坪外,建物周邊設置綠帶空間種植喬木,並以混凝土緣石收邊,戶外地坪為洗露骨材鋪面及與綠帶順接的無收邊步道。各棟建物短向山牆面皆有編碼圖樣。 7.軍事法庭:位於審判之路西側、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北側,為獨立的單層平頂建築。該建物正面設有左右對稱的雙入口,背面則設有二小門,兩側約有2米的綠帶空間。外牆壁面為洗石子材質,並施作水平分割線。 8.軍法處辦公大樓(現入口意象):位於基地西北側、右側鄰近第一法庭及軍事法庭,建物方位皆垂直前兩者。目前建物正面朝南且背對秀朗橋,前方設置水池、廣場及人權紀念碑,一樓牆面已拆除,故無明顯出入口,為穿越性強的通廊形式。建築左側設有停車場,綠帶空間也多以樹穴方式呈現。軍法處辦公大樓為二層平頂加強磚造建築。 9.覆判局辦公大樓(現遊客服務中心):位於基地北側、鄰近秀朗橋,建物垂直第一法庭,呈L型配置。為二層加強磚造平頂建築,由前後草坪空間所圍塑,為園區內為數不多的綠帶空間。出入口處留設混凝土步道連接外部道路,北側設約2米騎樓。覆判局辦公大樓為平頂的混凝土建築,外牆以洗石子鋪面塗佈,並施作水平分割線。 10.軍法處看守所(仁愛樓):位於基地最南側,為軍法學校操場舊址,正門前方設有獬豸水池。整體建物只有正面一處出入口,其餘僅留設洗衣房側門及探親之路出入口。建築為日字型之二層混凝土建築,既有外牆為水泥粉光,南側壁體與軍法局看守所共構,僅有高出軍法局看守所的二樓立面可見窗戶開口,與另三向立面開窗型式相同,均為橫向帶狀出窗,突出外牆約30公分,外部使用花磚疊砌填滿。 11.軍法局看守所(現勤務宿舍):位於基地東南側,面向探親之路與軍法局法院(現人權學習中心)廣場相對。其為一層樓口字型建築,僅正面一處出入口,中庭以造型圍牆分為前後二區,前半段為庭園空間,後半段設置籃球場及羽球場。軍法局看守所外牆壁面分為兩種,正立面及中庭側簷廊、立面壁體貼附米黃色長條壁磚,背面及兩側牆面為水泥粉光原色塗裝,且出窗形式為外凸35公分的水泥窗框。 12.第一法庭:位於基地北側、鄰近秀朗橋,與覆判局辦公大樓垂直,呈L型配置。第一法庭為單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室外地坪以大理石地磚為主。外牆分為瓷磚及洗石子兩種飾材,瓷磚設於西向簷廊空間,包含簷廊的牆面、窗框、圓拱牆面、落柱壁面等,均貼附不同尺寸的壁磚。簷廊外牆為水藍雲紋矩形瓷磚,外牆窗框使用白色立體小口磚,舖設於窗框立面及凹陷處。圓拱外牆貼附咖啡色小口磚,落柱及圓拱樑身收邊使用與窗框相同的白色立體小口磚。東、北、南向外牆為洗石材質,可見水平分割線。 13.小型看守所(現軍情局看守所):位於基地西南側角落,與圍牆共構。建物為二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外牆為洗石子材質,並設有水平分割線。 14.汪希苓特區:位於基地西北側,緊鄰北側停車場,與外部圍牆共構,四周皆為高聳圍牆。特區四周圍牆壁面材質為水泥粉光牆面。特區內有二棟單層加強磚造平屋頂建築,戶外地坪為混凝土地坪粉光,為水泥粉光外牆,出簷下方天花板塗佈白漆。 15.行政大樓(現園區行政中心):位於園區近中央位置。建物面朝北方,面對前方綠地空間及覆判局辦公大樓(現遊客中心)。行政大樓為三層建築,一、二層為加強磚造,三層為鋼骨搭配磚砌牆面。外牆分為兩種,包括正立面以垂直直貼方式貼附的紅磚色長條壁磚,兩側短向及背立面為洗石子材質,設有水平分割線。 16.入口、圍牆與崗哨設施:入口位於基地東北角落、中正路及復興路交叉路口處,並連接外部人行步道。園區圍牆位於基地東、西、南側之邊界,北側邊界圍牆拆除後設置人行步道,並留設部分圍牆設施,而軍法處辦公大樓(現入口意象)改建後新增數道清水混凝土牆面。崗哨共6座,分別設置於側門旁、軍法局法院(現典藏檔案室)旁、基地各角落及兵舍後方等。 17.外觀路徑: 「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外觀路徑可分為五區,分別為審判之路兩側、探親之路兩側、園區西側建物群周邊、園區東側入口周邊及園區南側看守所建物周邊。審判之路始於景美園區復興路入口,經軍法處辦公大樓及第一法庭間,終點落在軍法局看守所(仁愛樓)正門口;探親之路始於民生路側門,並設有崗哨B為管制點,道路介於軍法局看守所和軍法局法院 2 間,終點為軍法局看守所(仁愛樓)藍色側門;園區西側有軍法處辦公大樓、汪希苓特區、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等三大空間分區;園區東側入口處南北向通道平行於審判之路,起點始於復興路、終點於禮堂後方與探親之路銜接;園區南側為軍法處看守所、軍法局看守所及後續新建的軍情局看守所構成。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室內特徵: 1.禮堂:禮堂內部觀眾席區的地坪為淺色地板,另二樓觀眾席區樓板為斜面混凝土板。室內牆面以白色、藍色漆料塗裝,屋架為鋼構,並以白漆塗佈,目前未施作天花板。 2.原軍法學校閱覽樓(現圖書館):室內鋪面皆為磨石子地板。屋架為洋小屋組,目前未施作天花板。 3.原軍法學校圖書館(現廁所):為陶地磚舖設。壁面材質於約120公分以下高度舖設了與地磚同色的壁磚,並以深色條磚收邊,120公分以上牆面以白色油漆塗佈。屋架為中柱式屋架單元之木造屋架,目前未施作天花板,以實木槽燈盒作為照明設備,外觀與木構架相似,內牆未設其他燈具。 4.軍法局法院2(現人權學習中心):正面之右側設有一座混凝土樓梯連接至二樓出入口,左側另有一座混凝土樓梯,可進入二樓出入口,樓梯平台與軍法局法院1(現典藏檔案室)的鋼構樓梯平台在二樓交會。室內二樓作為天井使用,樓板拆除部分增設鋼樑支撐,另在天井左側增設電梯和樓梯各一座,樓梯旁混凝土壁體可見樓板切割後的鋼筋混凝土斷面。地坪為亞麻仁油地板,室內牆面以米白色漆料塗裝,主要牆面以無上漆的混凝土牆面為主視覺。屋頂以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 5.軍法局法院1(現典藏檔案室):一、二層室內地坪為各式不同顏色的地磚,部分空間設有木造地板、木欄杆及木造講桌等法庭設備。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天花板、舖設矽酸鈣板及鑲嵌燈具,因室內多個空間供檔案室使用,故空調系統隱藏於天花板中或吊於天花板上方。 6.憲兵連營舍及軍法處軍官寢室:屋架為人字型鋼構屋架,屋面使用四分木夾板覆蓋鋪設水泥瓦。軍法處軍官寢室 1、2 及憲兵連營舍 1、2、4 整組屋架均噴塗黑漆,並架設黑色鐵絲網形成穿透性天花板,以便架設展示燈具或展板,憲兵連營舍3為平頂屋頂,無天花、以混凝土樓板呈現。 7.軍事法庭:辦公大樓為平頂的混凝土建築,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天花板,以明管形式的吸頂日光燈、分離式冷氣等為主,展示空間並設有軌道燈具。 8.軍法處辦公大樓(現入口意象):為平頂的混凝土建築,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無天花板,燈具多使用吸頂燈。 9.覆判局辦公大樓(現遊客服務中心):一、二層室內鋪面與主要活動空間皆採磨石子鋪面,廁所空間使用陶磚。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而無屋架系統。建築修建後新增輕鋼架天花板,因應不同空間需求而有不同高度,一、二層空間的燈具多使用崁燈、軌道燈,並將吊隱式空調藏於天花板中。 10.軍法處看守所(仁愛樓):中庭分為外役區活動及監獄內部活動使用,除部分綠帶外,設有一座涼亭(介壽亭)、籃球場與中庭水池。空間格局依據押房配置來看,屬於近代西方的「電桿式」監獄形式,為一接近「日」字型的封閉式監所。一、 二樓地坪材質為磨石子,樓梯間局部舖設綠色地磚。屋頂板以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辦公空間、外役區梯廳、走廊等處天花板塗布白漆,走廊天花板並設置管線走線盒,天花現況良好、尚無漏水之虞;辦公空間部分則設木骨架天花板,部分天花板有破損、受潮的痕跡。押房區走廊天花板塗布白漆;二樓天花板亦塗布白漆並設置天井。押房內設置輕鋼架天花板及旋轉吊扇。 11.軍法局看守所(現勤務宿舍):室內磚牆疊砌之分間牆以白漆塗佈。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天花板有兩類,一為輕鋼架天花板,以格狀矽酸鈣板內崁燈具,設置於室內空間;另一則無施作天花板、以白漆塗布,設置軌道燈、崁燈等作為室內照明。 12.第一法庭:空間包含一大型法庭空間、候訊室、評議室等。室內外地坪均以大理石地磚為主。圓拱牆面內貼附咖啡色小口磚。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室內天花板為矽酸鈣板材質之輕鋼架天花,天花內崁輕鋼架燈、吊隱式空等。 13.小型看守所(現軍情局看守所):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建築修繕後將損壞的天花板刮除、重新批土粉刷、設置滴水線,現暫作為儲藏空間。 14.汪希苓特區:主建物室內舖設橘黃色地磚。室內壁面因對外展示需求已全面重新塗佈白漆。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天花板使用與牆面同色材的白漆塗佈。 15.行政大樓(現園區行政中心):室內舖設墨綠色地毯,一樓門廳將地毯延伸至半圓屋簷下方,與水泥粉光地坪銜接;辦公空間則為磨石子地板。內牆以白色水泥漆塗裝,並裝設深色踢腳。屋頂板為混凝土樓板封頂、無屋架系統。建築室內增設輕鋼架天花板,鋪設矽酸鈣板及輕鋼架崁燈。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使用情形: 景美園區自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逐步完成區內歷史建築修復後,即開放大眾參觀。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日常保養著重歷史建築及周圍環境清潔、建築與附屬設施設備功能運作正常等,因此主要工作包括所管建物巡察、構件及建築外貌檢視、歷史建築內外環境清潔、設施設備運轉檢查保養、保持通風及排水順暢等。此外亦須定期更換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過程中新增的材料、構件設施設備,或清除會侵害建物的動植物等。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現狀: 景美園區歷史建築定著範圍內現有建物21棟、崗哨6處,多數建築分別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第一、二期修復工程,及民國一百一十一年(2022年)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中完成基本修繕。 其定著土地範圍內各建築均已完成初步之修復、修繕工程。 資料來源:歷史建築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是否開放: 1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四 09:00~17:00(中午不休息),每周一為固定休園日。
網站名稱: 國家人權博物館
網址: https://www.nhrm.gov.tw/w/nhrm/JM_History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北府文資字第0960011931號
公告日期: : 2007-12-12 18:07:05.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新北府文資字第1112360730號
公告日期: : 2022-12-15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47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475-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48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8::
itemNo: : 8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9::
itemNo: : 9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1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0::
itemNo: : 10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1::
itemNo: : 1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2::
itemNo: : 1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1-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3::
itemNo: : 13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22-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4::
itemNo: : 14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5::
itemNo: : 15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3-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6::
itemNo: : 16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7::
itemNo: : 17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8::
itemNo: : 18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35-2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19::
itemNo: : 19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5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0::
itemNo: : 20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51-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1::
itemNo: : 2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5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2::
itemNo: : 2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新店區
landNo: : 莊敬段
landSerialNo: : 58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3/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2).JPG
2::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4/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3).JPG
3::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5/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4).JPG
4::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6/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5).JPG
5::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7/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6).JPG
6::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8/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7).JPG
7::
mediaName: : 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719/photo/C035新北市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歷建)(8).JPG
8::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bd014000-3166-4f25-902c-85d30ac164c0/玩味_內部-1.jpg
9::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a5546781-02ae-4025-9eb0-51a10884094f/玩味_內部-2.jpg
10::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bf6b0c70-3886-484c-bb0e-42b2f43895a6/玩味_內部-3.jpg
11::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ddf2440a-0985-4ab1-8749-c45951c8a2cf/玩味_內部-4.jpg
12::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69f8a8c3-fcb2-4212-a81b-fd3e124078e6/玩味_外部全貌-1.jpg
13::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feb67411-6b09-44d7-9e5b-85ad3fa84fc5/玩味_外部全貌-2.jpg
14::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995aeded-4a73-4acc-bc5f-be90077ec7b4/玩味_外部非全貌-4.jpg
15::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26acb7bd-82f4-4f64-a0ae-fa5c466415d9/玩味_細節-2.jpg
16::
mediaName: : 新店景美軍事看守所-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23/3afd99ef-1f1d-4794-b2aa-bef1a2539538/玩味_細節-3.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5-17/d325d144-2a0b-4b6d-8f92-53ef7adb9913/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公告-96.12.12.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3-08-08/97f13425-7d16-4703-91a7-c41632e0c05c/修正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9-16/df7e281f-df6d-43fe-8b03-73685d3edccd/新店二十張景美軍事看守所-地籍圖.pdf
repImgId: 2287

# 復興路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7

案件編號20040220000002
個案名稱臺中後火車站
種類1::
code: : A7
name: : 車站
2::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臺中後火車站創建於民國38年(1949),後於民國53年(1964)完成擴建。後火車站的興建不僅開啟了自1950年代後,東區復興路周邊商業發展動能,亦能銜接「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暨附屬設施」、「臺中驛第二貨物倉庫群(20號倉庫群)」、「公賣局第五酒廠舊區(舊稱:臺中專賣局)」等產業文資脈絡,是戰後臺中火車站重要的鐵道文化資產。 臺中後火車站承載東區重要歷史記憶,亦見證戰後臺中火車站的發展,故於民國93(2004)年登錄為臺中市的歷史建築予以保存。民國105年(2016)第三代新臺中火車站啟用,臺中後火車站正式走入歷史;並經調查研究後,於民國108年(2019)公告修正登錄名稱、種類、地址與範圍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今日的臺中市後火車站最早興建於民國38(1949)年,而於民國53(1964)年完成興建,後火車站的興建不僅開啟了自50年代後,東區復興路周邊商業發展動能,亦銜接當時的帝國糖廠、20號倉庫等產業脈絡,是戰後臺中火車站重要的鐵道文化資產。 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款、第2款及第3款所列基準。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及第5條、行政程序法第122條暨本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108年第2次會議。
所屬主管機關臺中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1號
經度120.68524547001
緯度24.136006070676
主管機關名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R10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0/2b348b06-6b08-4c45-b377-5ef25b64d1ea/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0/2b348b06-6b08-4c45-b377-5ef25b64d1ea/2.jpg
name: : 2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220000002
外觀特徵一層樓高,洗石子牆基以水平凹槽線腳裝修,牆身為混凝土加強磚造,外牆面以噴瓷漆等裝修,屋面則為四坡瓦頂。
室內特徵整體為短ㄇ字型平面,且西半部之興建時間早於東半部。室內空間主要為大廳、售票空間,以及職員休息室等。屋架採用正同柱式桁架,大廳並留有早期棹緣板天井。
使用情形維持原始用途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臺中市後站活動之重要象徵,具鐵路站區發展及社區歷史意義
現狀本區小型鐵路車站之代表,且為臺中站區重要部份,具保存及再利用價值。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暫不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2290280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0930009360號
公告日期: : 2004-02-20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10801270021號
公告日期: : 2019-06-18 00:00:0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1-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2-2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H010臺中市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歷建)(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86/photo/H010臺中市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歷建)(2).JPG
2::
mediaName: : 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753/photo/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jpg
3::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0/f1ff1662-5080-4a8a-a40c-ed22f0a6ab47/臺中後火車站.jpg
4::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0/dfc10097-5378-491f-b075-f23fac14df63/臺中後火車站1.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23/3e0dd05d-a0b4-437b-a545-3e8a5461e19b/0930220_臺中後火車站_登錄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23/9c9193e6-72f1-47b2-be0f-f5f90ce07239/1080618_臺中後火車站_修正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17/71eaaa69-b5a1-4fb4-a836-bae298140ac8/1080618_臺中後火車站_範圍圖.pdf
repImgId179434
案件編號: 20040220000002
個案名稱: 臺中後火車站
種類: 1::
code: : A7
name: : 車站
2::
code: : A99
name: : 其他設施
other: : 歷史建築
歷史沿革: 臺中後火車站創建於民國38年(1949),後於民國53年(1964)完成擴建。後火車站的興建不僅開啟了自1950年代後,東區復興路周邊商業發展動能,亦能銜接「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暨附屬設施」、「臺中驛第二貨物倉庫群(20號倉庫群)」、「公賣局第五酒廠舊區(舊稱:臺中專賣局)」等產業文資脈絡,是戰後臺中火車站重要的鐵道文化資產。 臺中後火車站承載東區重要歷史記憶,亦見證戰後臺中火車站的發展,故於民國93(2004)年登錄為臺中市的歷史建築予以保存。民國105年(2016)第三代新臺中火車站啟用,臺中後火車站正式走入歷史;並經調查研究後,於民國108年(2019)公告修正登錄名稱、種類、地址與範圍等。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中火車站周邊文化資產(市定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今日的臺中市後火車站最早興建於民國38(1949)年,而於民國53(1964)年完成興建,後火車站的興建不僅開啟了自50年代後,東區復興路周邊商業發展動能,亦銜接當時的帝國糖廠、20號倉庫等產業脈絡,是戰後臺中火車站重要的鐵道文化資產。 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款、第2款及第3款所列基準。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8條、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及第5條、行政程序法第122條暨本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108年第2次會議。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address: : 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1號
經度: 120.68524547001
緯度: 24.136006070676
主管機關名稱: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3段362號R10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0/2b348b06-6b08-4c45-b377-5ef25b64d1ea/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2-08-10/2b348b06-6b08-4c45-b377-5ef25b64d1ea/2.jpg
name: : 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220000002
外觀特徵: 一層樓高,洗石子牆基以水平凹槽線腳裝修,牆身為混凝土加強磚造,外牆面以噴瓷漆等裝修,屋面則為四坡瓦頂。
室內特徵: 整體為短ㄇ字型平面,且西半部之興建時間早於東半部。室內空間主要為大廳、售票空間,以及職員休息室等。屋架採用正同柱式桁架,大廳並留有早期棹緣板天井。
使用情形: 維持原始用途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臺中市後站活動之重要象徵,具鐵路站區發展及社區歷史意義
現狀: 本區小型鐵路車站之代表,且為臺中站區重要部份,具保存及再利用價值。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暫不開放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2290280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0930009360號
公告日期: : 2004-02-20 00:00:00.0
2::
classification: : 變更/修正
公告文號: : 府授文資10801270021號
公告日期: : 2019-06-18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1-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臺中市
distName: : 東區
landNo: : 復興段三小段
landSerialNo: : 2-2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H010臺中市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歷建)(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86/photo/H010臺中市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歷建)(2).JPG
2::
mediaName: : 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753/photo/臺中市後火車站(舊稱:中南驛).jpg
3::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0/f1ff1662-5080-4a8a-a40c-ed22f0a6ab47/臺中後火車站.jpg
4::
mediaName: : 不同角度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08-10/dfc10097-5378-491f-b075-f23fac14df63/臺中後火車站1.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23/3e0dd05d-a0b4-437b-a545-3e8a5461e19b/0930220_臺中後火車站_登錄公告.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3-23/9c9193e6-72f1-47b2-be0f-f5f90ce07239/1080618_臺中後火車站_修正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2-08-17/71eaaa69-b5a1-4fb4-a836-bae298140ac8/1080618_臺中後火車站_範圍圖.pdf
repImgId: 179434

# 復興路 於 原鄉旅遊路線 - 8

序號72
資料日期2013/06/01
路線名稱Hnuway水資源生態教育步道~高義蘭.比亞外泰雅生態文化體驗
民族泰雅族
所在地桃園縣復興鄉
交通方式1.臺66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往大溪方向→大溪交流道下→臺3線(員林路)→沿指標可至。2.臺北→國道三號→三鶯交流道→復興路→中山路→仁愛街→中園街→中正路→大埔路→臺七乙→北部橫貫公路→高義蘭部落。
行程內容第一天 :桃園縣原住民文化會館→高義蘭部落(部落文化導覽、泰雅生態文化體驗)→Hnuway水資源生態教育步道→泰雅DIY→達觀之夜(泰雅歌舞帶動跳) 。早餐 :自理。午餐:部落風味。晚餐 :泰雅灶腳。第二天 :早晨的陽光→拉拉山神木(泰雅神話與民俗植物)→比亞外部落→羅浮雙橋→角板山歷史文物館→斯嘎蓋打啦。早餐 :活力早餐。午餐 :納桑麻谷餐廳。晚餐 :自理。
旅遊季節全年
旅遊天數兩個太陽一個月亮
行程特色1. Hnuway水資源生態教育步道 :社區共識是目前部落重建的普遍認知,高義蘭部落經由高義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在Hnuway溪邊,設置生態步道。步道全程隨著溪岸的地形,以完全不破壞自然為出發點。應用天然木板、架棧道、砌石階,提供給遊客安全,與部落族人一起親近Hnuway水源生態。2.羅浮雙橋 :復興鄉有兩座著名的跨河大橋就是【復興橋】和【羅浮橋】,為北橫公路名勝之一。【復興橋】和【羅浮橋】兩橋相隔100公尺,並列而行,橋身一為紅色、一為淡紫;一宏壯、一優美,雙橋與山光水色相輝映,成為吸引遊客駐足的景點。3.比亞外有機農園生態體驗 :三、四千年以來泰雅族在山上過者狩獵農作、自給自足的簡單生活,部落謹記遵守部落傳統的規範紀律,不願過度開發土地及漁獵資源,只從大自然取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代代相傳了數十世紀。如果您嚮往大自然,樂於了解泰雅族與自然環境的相處模式,以及祖先們所遺留下來的生態智慧,和農村生活的小趣事,歡迎您帶著開放的心和親朋好友來到比亞外。
部落資訊桃園縣復興鄉高遶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簡月香 03-3821362。高義社區發展協會 姜裕福 0936-916601。
重要祭典8月感恩祭
問候語Lokah su你好 Mhuway su謝謝你
成行人數15人
每人費用約3900元
住宿地點達觀渡假農場、部落寄宿家庭
組合2012拜訪部落
序號: 72
資料日期: 2013/06/01
路線名稱: Hnuway水資源生態教育步道~高義蘭.比亞外泰雅生態文化體驗
民族: 泰雅族
所在地: 桃園縣復興鄉
交通方式: 1.臺66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往大溪方向→大溪交流道下→臺3線(員林路)→沿指標可至。2.臺北→國道三號→三鶯交流道→復興路→中山路→仁愛街→中園街→中正路→大埔路→臺七乙→北部橫貫公路→高義蘭部落。
行程內容: 第一天 :桃園縣原住民文化會館→高義蘭部落(部落文化導覽、泰雅生態文化體驗)→Hnuway水資源生態教育步道→泰雅DIY→達觀之夜(泰雅歌舞帶動跳) 。早餐 :自理。午餐:部落風味。晚餐 :泰雅灶腳。第二天 :早晨的陽光→拉拉山神木(泰雅神話與民俗植物)→比亞外部落→羅浮雙橋→角板山歷史文物館→斯嘎蓋打啦。早餐 :活力早餐。午餐 :納桑麻谷餐廳。晚餐 :自理。
旅遊季節: 全年
旅遊天數: 兩個太陽一個月亮
行程特色: 1. Hnuway水資源生態教育步道 :社區共識是目前部落重建的普遍認知,高義蘭部落經由高義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在Hnuway溪邊,設置生態步道。步道全程隨著溪岸的地形,以完全不破壞自然為出發點。應用天然木板、架棧道、砌石階,提供給遊客安全,與部落族人一起親近Hnuway水源生態。2.羅浮雙橋 :復興鄉有兩座著名的跨河大橋就是【復興橋】和【羅浮橋】,為北橫公路名勝之一。【復興橋】和【羅浮橋】兩橋相隔100公尺,並列而行,橋身一為紅色、一為淡紫;一宏壯、一優美,雙橋與山光水色相輝映,成為吸引遊客駐足的景點。3.比亞外有機農園生態體驗 :三、四千年以來泰雅族在山上過者狩獵農作、自給自足的簡單生活,部落謹記遵守部落傳統的規範紀律,不願過度開發土地及漁獵資源,只從大自然取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代代相傳了數十世紀。如果您嚮往大自然,樂於了解泰雅族與自然環境的相處模式,以及祖先們所遺留下來的生態智慧,和農村生活的小趣事,歡迎您帶著開放的心和親朋好友來到比亞外。
部落資訊: 桃園縣復興鄉高遶部落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簡月香 03-3821362。高義社區發展協會 姜裕福 0936-916601。
重要祭典: 8月感恩祭
問候語: Lokah su你好 Mhuway su謝謝你
成行人數: 15人
每人費用: 約3900元
住宿地點: 達觀渡假農場、部落寄宿家庭
組合: 2012拜訪部落
[ 搜尋所有 復興路 ... ]

與復興路同分類的平交道公開資料

坐駕里路

所在縣市: 臺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逢甲路(二)

所在縣市: 新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深澳支線

海濱路

所在縣市: 臺中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保長路

所在縣市: 雲林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磚廠

所在縣市: 南投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集集線

東豐路

所在縣市: 臺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下寮路

所在縣市: 屏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屏東線

中華路

所在縣市: 花蓮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東線

俊英街

所在縣市: 新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豐南街

所在縣市: 臺中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中線

東鶯里

所在縣市: 新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水廠路

所在縣市: 臺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慶豐村

所在縣市: 臺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東線

和平村

所在縣市: 臺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東線

農田路

所在縣市: 屏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屏東線

坐駕里路

所在縣市: 臺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逢甲路(二)

所在縣市: 新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深澳支線

海濱路

所在縣市: 臺中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保長路

所在縣市: 雲林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磚廠

所在縣市: 南投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集集線

東豐路

所在縣市: 臺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下寮路

所在縣市: 屏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屏東線

中華路

所在縣市: 花蓮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東線

俊英街

所在縣市: 新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豐南街

所在縣市: 臺中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中線

東鶯里

所在縣市: 新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水廠路

所在縣市: 臺南市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縱貫線

慶豐村

所在縣市: 臺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東線

和平村

所在縣市: 臺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台東線

農田路

所在縣市: 屏東縣 | 平交道種類: 第三種甲平交道 | 線別: 屏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