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標題在翻轉酒瓶中享受眾人目光的敍述者是高雄駐地採訪, 上傳者是管理者,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陳俊燊, 發佈日期是2013/11/26, 故事摘要是人家說十八歲的年紀是草莓族,可是陳俊燊每天頂著太陽 在草地上練習花式調酒,這是他的興趣,也是他的志向,他今年七月在新加坡拿下亞洲花式調酒的冠軍,回到臺灣,他沒有休息,馬上就又投入練習,他說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如果不督促自己向前,別人就會趕上來了,此外他最享受的是用調酒花招及張力十足的戲劇感,....
無其他 2013068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3068 ... ]
根據名稱 在翻轉酒瓶中享受眾人目光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姓名 陳俊燊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陳俊燊 ...) | 訊息發送時間: 2020/01/22T15:08:39.0 | 發布者單位: 十三行博物館 | 發布者姓名: 馬維君 | 發布者電話: | 公告內容: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十三行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首次共同主辦「飲酒Bar—亞洲酒文化特展」,於今(22)日上午10點30分隆重開幕。由十三行博物館館長陳春蘭、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共同為... @ 新北市政府新聞稿_下載附件版 |
| 開始時間: 2018/11/17 | 結束時間: 2018/11/18 | 電話: | 高雄市 | 地點: 岡山文化中心 | 地址: 高雄市岡山區岡山南路42號 | 參與者: | 停車資訊: | 描述: 金爵獎國際調酒大賽今年邁入第22屆,由參賽選手人數逐年攀升之現象意味著,「金爵獎」儼然已成為國內指標性的調酒大賽。每屆金爵獎皆會選出代表台灣參賽的選手,且代表台灣出賽的選手皆能在全球各大賽事中大放異彩... | 備註: @ 歷史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 聘書
職級: 講師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餐飲管理系 | 學校名稱: 和春技術學院 | 教師專長: 台灣飲食文化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
|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3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潮飲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00139423 @ 董監事資料集 |
|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20000 | 所代表法人: 潮飲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 小孩登大人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00144853 @ 董監事資料集 |
訊息發送時間: 2020/01/22T15:08:39.0 | 發布者單位: 十三行博物館 | 發布者姓名: 馬維君 | 發布者電話: | 公告內容: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屬十三行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首次共同主辦「飲酒Bar—亞洲酒文化特展」,於今(22)日上午10點30分隆重開幕。由十三行博物館館長陳春蘭、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廖新田共同為... @ 新北市政府新聞稿_下載附件版 |
開始時間: 2018/11/17 | 結束時間: 2018/11/18 | 電話: | 高雄市 | 地點: 岡山文化中心 | 地址: 高雄市岡山區岡山南路42號 | 參與者: | 停車資訊: | 描述: 金爵獎國際調酒大賽今年邁入第22屆,由參賽選手人數逐年攀升之現象意味著,「金爵獎」儼然已成為國內指標性的調酒大賽。每屆金爵獎皆會選出代表台灣參賽的選手,且代表台灣出賽的選手皆能在全球各大賽事中大放異彩... | 備註: @ 歷史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聘書
職級: 講師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餐飲管理系 | 學校名稱: 和春技術學院 | 教師專長: 台灣飲食文化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3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潮飲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00139423 @ 董監事資料集 |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20000 | 所代表法人: 潮飲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 小孩登大人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00144853 @ 董監事資料集 |
[ 搜尋所有 陳俊燊 ... ]
姓名 陳俊燊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陳俊燊)公司地址 | 負責人 | 統一編號 | 狀態 |
---|
潮飲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六街149號1樓 | 陳俊燊 | 00139423 | 核准設立 |
潮飲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登記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六街149號1樓 | 負責人: 陳俊燊 | 統編: 00139423 | 核准設立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鍾秋運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鍾秋運生於民國25年,讀小學適逢臺灣光復之初,家庭並不富裕。因為戰亂,光復前根本沒有唸到什麼書,正式接受教育是在小學3年級時。由於家中生活比較困苦,加上他是兄弟間排行老大,所以從小就幫忙家中農務,也趕...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萬來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萬來從小其實不識幾個字,但他卻很熱衷於讀書學習。在當兵的過程中,偶然被介紹認識了啟蒙老師,於是他便專程從湖口南下,親自到嘉義梅山拜訪,開啟了他閩南語的學習之路。直到學成與會使用工具書之後,現在對他於... |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冬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廖冬柑的先生從事唱片業,廖冬柑則是在中華路擺攤,約民國62年在那邊開始,有賣過唱片、成衣等。剛開始先生負責幫他擺好攤子,再去唱片公司上班,遇到下雨天不擺攤營業,先生改帶他去跳舞,足跡遍佈臺中各大舞廳。...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淑真家是拜拜的,65年先生讀研究所時壓力很大,同學帶她去地方教會,那時老大出生很難帶,她們認識上帝度過了困難。79年她和三個孩子在基隆教會受洗。她很喜歡教會生活,詩歌讓她淚流不止,那是開心的眼淚;聖...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爸爸是張淑真的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背唐詩。朋友都說她很會體諒人,她以為是閱讀的力量內化成為她的人格特質。小學時代她常被掛上「請說國語」的牌子,她們和爺爺、奶奶都說臺語,她的臺語講的很道地。...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照陽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美國飛機為什麼來炸新竹?
李照陽二三歲時,臺北還會有美國飛機來丟炸彈,所以家家戶戶在房子後會挖壕溝,一聽到聲音,就知道美國飛機來了,他很好奇,都在門縫邊看飛機,他就看見美國飛機和日本飛機互相駁火。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英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從小廖英傑生長在比較貧窮的家庭,自小就幫忙放牛放羊,所以書讀的並不多。但他對歌舞非常的有興趣,18歲時考上「山地文化工作隊」,當時錄取率只有10分之1,受訓後,開始到各地表演。22歲退伍後就結婚了,很...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春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11歲當上大頭目的徐春美,在幼年時期就開始處理族人之間的事務,至今已有70餘年。從前部落繁榮的景象還歷歷在目,現今部落遇到的問題其實與臺灣鄉下各地一樣,青壯年人口流失嚴重,本地工作機會鮮少。她希望政府... |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柏鴻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柏鴻的父親出生於1921年,歿於2002年享年81歲。當年父親出生於日本統治的年代,幼年七歲時喪父,當時家徒四壁,但祖母仍堅持父親要去上學,可是每當有打零工機會時還是會隨祖母去打工,就這樣一邊打工一...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胡小蝦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一位從南部到臺北勇闖天下的胡尹寧,發現南部雖人口密度比北部低,但人心卻親切與緊密,臺北人口多,生活空間擁擠,但人心卻非常有疏離的感覺。轉換一個空間到大陸上海則發現,對岸青年積極認真追求學問精神令人感佩... |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慧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因為家族是張天師道教的弟子,所以張淑慧的父親與兄弟姊妹都沒有讀書,直接承襲張天師道教的事業。
在當時父親認為家族都沒人讀書很不好,所以父親仍堅決去讀書,也在當時認識了母親進而成為夫妻生了7個小孩。小時... |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柯宝玉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柯宝玉的親生父母是日本人,從小被臺灣的養父母撫養長大。親生父母生了四個女兒,但很想要有男孩,在當時父親的好朋友剛好有生一位男孩,於是和父親對換小孩,當父母把男孩帶回去後,爺爺卻向父親詢問,為什麼小孩不...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秀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秀美的媽媽總共生了10個兄弟姊妹,二姊和三姊給別人撫養,由於小孩眾多,都是靠四姊住工廠賺錢養家,所以生活很清苦,有時媽媽還要借錢生活。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就開始賣冰,和哥哥揹著簡陋的冰桶沿街叫賣,將... |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卻娘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CPR真的很重要,李卻娘有親身經歷。
那時李卻娘已經七十幾歲了,有一天李卻娘先生的二哥從臺北回來參加喜宴,大家都聚集在文昌路老四的家,他去上廁所之後昏倒在裡面,大家把門撬開,發現他已經不省人事,把他抱... |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卻娘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四十幾年的時候,公務員流行跳社交舞,縣政府有幾位公務員及宜蘭醫院的一些醫師和護理人員也喜歡跳舞,大家都是為了健康及保持好身材。
李卻娘的先生舞姿優美、舞技純熟,尤其擅長跳探戈,人人稱讚。他們因喜歡...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鍾秋運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鍾秋運生於民國25年,讀小學適逢臺灣光復之初,家庭並不富裕。因為戰亂,光復前根本沒有唸到什麼書,正式接受教育是在小學3年級時。由於家中生活比較困苦,加上他是兄弟間排行老大,所以從小就幫忙家中農務,也趕...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萬來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萬來從小其實不識幾個字,但他卻很熱衷於讀書學習。在當兵的過程中,偶然被介紹認識了啟蒙老師,於是他便專程從湖口南下,親自到嘉義梅山拜訪,開啟了他閩南語的學習之路。直到學成與會使用工具書之後,現在對他於...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冬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廖冬柑的先生從事唱片業,廖冬柑則是在中華路擺攤,約民國62年在那邊開始,有賣過唱片、成衣等。剛開始先生負責幫他擺好攤子,再去唱片公司上班,遇到下雨天不擺攤營業,先生改帶他去跳舞,足跡遍佈臺中各大舞廳。...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淑真家是拜拜的,65年先生讀研究所時壓力很大,同學帶她去地方教會,那時老大出生很難帶,她們認識上帝度過了困難。79年她和三個孩子在基隆教會受洗。她很喜歡教會生活,詩歌讓她淚流不止,那是開心的眼淚;聖...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爸爸是張淑真的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背唐詩。朋友都說她很會體諒人,她以為是閱讀的力量內化成為她的人格特質。小學時代她常被掛上「請說國語」的牌子,她們和爺爺、奶奶都說臺語,她的臺語講的很道地。...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照陽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美國飛機為什麼來炸新竹?
李照陽二三歲時,臺北還會有美國飛機來丟炸彈,所以家家戶戶在房子後會挖壕溝,一聽到聲音,就知道美國飛機來了,他很好奇,都在門縫邊看飛機,他就看見美國飛機和日本飛機互相駁火。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英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從小廖英傑生長在比較貧窮的家庭,自小就幫忙放牛放羊,所以書讀的並不多。但他對歌舞非常的有興趣,18歲時考上「山地文化工作隊」,當時錄取率只有10分之1,受訓後,開始到各地表演。22歲退伍後就結婚了,很...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春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11歲當上大頭目的徐春美,在幼年時期就開始處理族人之間的事務,至今已有70餘年。從前部落繁榮的景象還歷歷在目,現今部落遇到的問題其實與臺灣鄉下各地一樣,青壯年人口流失嚴重,本地工作機會鮮少。她希望政府...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柏鴻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柏鴻的父親出生於1921年,歿於2002年享年81歲。當年父親出生於日本統治的年代,幼年七歲時喪父,當時家徒四壁,但祖母仍堅持父親要去上學,可是每當有打零工機會時還是會隨祖母去打工,就這樣一邊打工一... |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胡小蝦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一位從南部到臺北勇闖天下的胡尹寧,發現南部雖人口密度比北部低,但人心卻親切與緊密,臺北人口多,生活空間擁擠,但人心卻非常有疏離的感覺。轉換一個空間到大陸上海則發現,對岸青年積極認真追求學問精神令人感佩...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慧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因為家族是張天師道教的弟子,所以張淑慧的父親與兄弟姊妹都沒有讀書,直接承襲張天師道教的事業。
在當時父親認為家族都沒人讀書很不好,所以父親仍堅決去讀書,也在當時認識了母親進而成為夫妻生了7個小孩。小時...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柯宝玉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柯宝玉的親生父母是日本人,從小被臺灣的養父母撫養長大。親生父母生了四個女兒,但很想要有男孩,在當時父親的好朋友剛好有生一位男孩,於是和父親對換小孩,當父母把男孩帶回去後,爺爺卻向父親詢問,為什麼小孩不... |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秀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秀美的媽媽總共生了10個兄弟姊妹,二姊和三姊給別人撫養,由於小孩眾多,都是靠四姊住工廠賺錢養家,所以生活很清苦,有時媽媽還要借錢生活。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就開始賣冰,和哥哥揹著簡陋的冰桶沿街叫賣,將...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卻娘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CPR真的很重要,李卻娘有親身經歷。
那時李卻娘已經七十幾歲了,有一天李卻娘先生的二哥從臺北回來參加喜宴,大家都聚集在文昌路老四的家,他去上廁所之後昏倒在裡面,大家把門撬開,發現他已經不省人事,把他抱...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卻娘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四十幾年的時候,公務員流行跳社交舞,縣政府有幾位公務員及宜蘭醫院的一些醫師和護理人員也喜歡跳舞,大家都是為了健康及保持好身材。
李卻娘的先生舞姿優美、舞技純熟,尤其擅長跳探戈,人人稱讚。他們因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