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編山歌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樂器編山歌的敍述者是屏東駐地採訪, 上傳者是管理者,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傅民雄, 發佈日期是2013/11/26, 故事摘要是得過金曲獎的客家作詞作曲家,傅民雄,平常是屏東竹田鄉裡的一個老百姓,但是拿起了樂器,他就是一個客家歌謠的傳唱人,他用客家五花之一的夜合,寫了一首歌,來形容客家女性溫柔堅強的一面,他的志向是,要寫更多的歌曲來流傳,讓大家更了解客家人的傳統習性。.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3070
故事標題樂器編山歌
故事摘要得過金曲獎的客家作詞作曲家,傅民雄,平常是屏東竹田鄉裡的一個老百姓,但是拿起了樂器,他就是一個客家歌謠的傳唱人,他用客家五花之一的夜合,寫了一首歌,來形容客家女性溫柔堅強的一面,他的志向是,要寫更多的歌曲來流傳,讓大家更了解客家人的傳統習性。
上傳者管理者
敍述者屏東駐地採訪
敍述的主要人物傅民雄
說故事地點屏東縣
發佈日期2013/11/26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98DC47A74017733A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3070

故事標題

樂器編山歌

故事摘要

得過金曲獎的客家作詞作曲家,傅民雄,平常是屏東竹田鄉裡的一個老百姓,但是拿起了樂器,他就是一個客家歌謠的傳唱人,他用客家五花之一的夜合,寫了一首歌,來形容客家女性溫柔堅強的一面,他的志向是,要寫更多的歌曲來流傳,讓大家更了解客家人的傳統習性。

上傳者

管理者

敍述者

屏東駐地採訪

敍述的主要人物

傅民雄

說故事地點

屏東縣

發佈日期

2013/11/26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98DC47A74017733A

根據識別碼 2013070 找到的相關資料

信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每股盈餘(元): -6.89 | 年度: 108 | 季別: 4 | 稅後淨利: -2013070.00 | 營業收入: 10370301.00 | 營業利益: -1206796.00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787416.00 | 出表日期: 109/04/29

@ 上市公司各產業EPS統計資訊

信昌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每股盈餘(元): -6.89 | 年度: 108 | 季別: 4 | 稅後淨利: -2013070.00 | 營業收入: 10370301.00 | 營業利益: -1206796.00 |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787416.00 | 出表日期: 109/04/29

@ 上市公司各產業EPS統計資訊

[ 搜尋所有 2013070 ... ]

根據名稱 樂器編山歌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樂器編山歌 資料。

[ 搜尋所有 樂器編山歌 ... ]

根據姓名 傅民雄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傅民雄 ...)

2014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5-04 | 出版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 | 作者資訊: 林思玲 | ISBN: 9789860447637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文化創意產業的探究與論述。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姓名:蔡森竹;電話:08-7663800-35701;地址: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 出版書目資料

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4-02 | 出版單位: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 作者資訊: 鄒富梅等著 | 朱旭中主編 | ISBN: 9789860402865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2013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收錄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姓名:蔡森竹;電話:08-7226141-35701;地址: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 出版書目資料

『一團和氣』竹田萬應文化祭

作者: 傅民雄 作者 | 類型: 單篇文章 | 版本: | 出版項: 2004/10/1;屏東縣竹田鄉 : 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 ISBN:

@ 臺灣民間傳說文獻資料書目

竹田鄉公所

管理人電話: 08-7711550 | 預計收容村里: 南勢村、履豐村、頭崙村 | 適用災害類別: 水災 | 屏東縣竹田鄉 | 竹田村 | 中正路123號

@ 避難收容處所點位檔

傅民雄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15000 | 所代表法人: | 聲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16927358

@ 董監事資料集

屏東平原檳榔產業轉型的困境與因應之研究:以竹田鄉為例

作者: 傅民雄 | 指導教授: 曾純純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Challenges and Measures for Transformation of Betel Nut Farming in Pingtung Plain in the Case of Jut... | 系所名稱: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第57屆六堆運動會12日開幕 竹田國中熱鬧登場

上版日期: 111-03-14 | 內容: 第五十七屆六堆運動會,12日在屏東竹田國中登場,開幕典禮上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縣長潘孟安、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一同蒞臨現場為六堆鄉親加油打氣,同時勉勵選手全力以赴。開幕典禮上安排竹田四...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中心新聞

屏東縣竹田鄉公所清潔隊(傅民雄)

公告日期: 20221101 | 處分日期: 20220823 | 處分字號: 勞職授字第1110204772號 | 主管機關: 職業安全衛生署 | 違法法規法條: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7條第1款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 | 違反法規內容: 雇主對搭載勞工於行駛中之垃圾車,使勞工搭乘於因車輛搖動致有墜落之虞之位置。 | 備註說明:

@ 事業單位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令資料

2014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5-04 | 出版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 | 作者資訊: 林思玲 | ISBN: 9789860447637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文化創意產業的探究與論述。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姓名:蔡森竹;電話:08-7663800-35701;地址:屏東縣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 出版書目資料

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4-02 | 出版單位: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 作者資訊: 鄒富梅等著 | 朱旭中主編 | ISBN: 9789860402865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2013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收錄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姓名:蔡森竹;電話:08-7226141-35701;地址: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 出版書目資料

『一團和氣』竹田萬應文化祭

作者: 傅民雄 作者 | 類型: 單篇文章 | 版本: | 出版項: 2004/10/1;屏東縣竹田鄉 : 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 ISBN:

@ 臺灣民間傳說文獻資料書目

竹田鄉公所

管理人電話: 08-7711550 | 預計收容村里: 南勢村、履豐村、頭崙村 | 適用災害類別: 水災 | 屏東縣竹田鄉 | 竹田村 | 中正路123號

@ 避難收容處所點位檔

傅民雄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15000 | 所代表法人: | 聲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16927358

@ 董監事資料集

屏東平原檳榔產業轉型的困境與因應之研究:以竹田鄉為例

作者: 傅民雄 | 指導教授: 曾純純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Challenges and Measures for Transformation of Betel Nut Farming in Pingtung Plain in the Case of Jut... | 系所名稱: 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第57屆六堆運動會12日開幕 竹田國中熱鬧登場

上版日期: 111-03-14 | 內容: 第五十七屆六堆運動會,12日在屏東竹田國中登場,開幕典禮上由客委會主委楊長鎮、縣長潘孟安、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一同蒞臨現場為六堆鄉親加油打氣,同時勉勵選手全力以赴。開幕典禮上安排竹田四...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中心新聞

屏東縣竹田鄉公所清潔隊(傅民雄)

公告日期: 20221101 | 處分日期: 20220823 | 處分字號: 勞職授字第1110204772號 | 主管機關: 職業安全衛生署 | 違法法規法條: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157條第1款暨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1項 | 違反法規內容: 雇主對搭載勞工於行駛中之垃圾車,使勞工搭乘於因車輛搖動致有墜落之虞之位置。 | 備註說明:

@ 事業單位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令資料

[ 搜尋所有 傅民雄 ... ]

姓名 傅民雄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傅民雄)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竹縣湖口鄉德盛村成功路30號1樓
傅民雄14820492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竹縣湖口鄉德盛村成功路30號1樓 | 負責人: 傅民雄 | 統編: 14820492 | 核准設立 - 獨資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樂器編山歌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山上的洋香瓜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河老農夫 | 發佈日期: 2014/01/09 | 故事摘要: 熱衷於農業發展的黃河老農夫(匿名),自小讀的不多,小時候幫助家中務農,發現在台灣從事農業地位卑微,為了創新農業,秉持學習的精神,當兵時有人建議去聽演講,自退伍後至今已聽過近500場演講,聽取別人成功的...

記得背黃豆袋的日子

敍述者: 黃敏婷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國能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劉國能從小就看著父親跟祖父們為了家傳的醬園努力,非常的辛苦,但也很努力,在當時在當地可是一間小有規模的工廠,記得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時候為了要賺零用金,也曾經跟著一起進工廠工作,第一個就是訓練背黃豆,小...

小學背九九乘法 天愈黑愈背不出來

敍述者: 吳雅婷、黃瑋瑄 | 上傳者: 吳雅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忠雄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謝忠雄出生於民國31年,在苗栗出磺坑長大,每天上學要搭纜車、走吊橋,單趟得花一個半小時。孩子們捨不得穿鞋子上下學、老師規定要背完九九乘法才准回家,還有河邊戲水等童年趣事,至今想起總不禁莞爾。

出磺坑纜車回憶

敍述者: 黃瑋瑄、吳雅婷 | 上傳者: 黃瑋瑄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忠雄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苗栗縣出磺坑是全世界第二古老的人工油井所在地,搭乘纜車是當地住民特有的回憶。退休油人謝忠雄敘述小時候搭乘纜車的回憶。包括小朋友頑皮看搭車婦女內褲,突然纜車操作員急煞車,讓他飛出車外,所幸被姑姑救回家....

助人為快樂之本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敏球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熱心參加志工的邱敏球,曾經幫助過無數人,令她難忘的回憶是曾經有個獨居老人很頑固又孤僻,每星期邱敏球都會拿著好吃的料理送給楊伯伯,楊伯伯是位老兵,身體不好,經過邱敏球的探望,楊伯伯終於打開心房,在過世前...

戰爭讓我離鄉背井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災難,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嚴紹武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在河北省出生的嚴紹武,因為讀書時期家鄉被共產黨佔據,跑到北京找哥哥,選擇在民國35年從軍,考取了青年軍208師,至民國39年轉進臺灣。從基隆進來後轉火車到彰化。回想起當兵之時,曾經歷徐蚌會戰,那時軍中...

我在出磺坑礦場子弟班演花臉的回憶

敍述者: 劉彥寧、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洪友朋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1950年中國石油出磺坑礦場協助設置子弟班(鼓樂會),民國12年次的洪友朋,曾在子弟班扮演花臉,他口述亂彈戲「黑四門」裡的尉遲恭角色。還有入行必學的「彩板」非常難學等過程。雖然幾十年沒唱了,洪友朋仍即...

種茶、採茶、茶堅持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樹根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陳樹根是前格頭村長,他家世代都在製茶,年幼時期學習寺廟彩繪,多才多藝,但成年後又回到熟悉的石碇,一開始從事製茶的行業,但選上村長後,一當就當了12年的村長,年邁的父母親都已經80幾歲了,卻還在種茶、採...

爸爸是我的驕傲

敍述者: 黃敏婷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國能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父親是我的驕傲」,一句話道盡了對父親的思念與感受,當年劉國能的父親承接了祖父的事業,但卻更有商業頭腦,將收入分開進行投資股票,在當時股票不盛行的年代,劉國能的父親卻有精準的眼光進行投資,同時,將許多...

兒時童年故事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禮樂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林禮樂是土生土長的石碇人,小時候上學要走一個小時的路程,來回就要兩個小時,但那時候卻不覺得累,因為有同伴一起走,一起玩樂,尤其爬山及游泳都是林禮樂的強項。在20歲那年,因居住的村落將興建翡翠水庫,全家...

水庫與我的因緣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產業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雄軍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郭雄軍目前在雲海國小擔任校長,他跟水庫一直很有緣,幾年前擔任坪林鄉漁光村的漁光國小,因漁光國小很迷你,所以他創辦「遊學」,將社區產業與學校課程結合,成了特有的品牌,但在這過程中也被民眾或是環保團體誤會...

父母離開了,也要樂觀過一生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樹森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林樹森居住石碇57年,沒離開過這故鄉,3歲時母親去世,爸爸娶了後母,雖然後母對林樹森不是很好,但林樹森卻還是很樂觀,從12歲幫爸爸採茶,星期日也要除草,一年當中只休息一天,但他從無怨言。林樹森從小就不...

一甲子前的腳踏車北港進香之旅

敍述者: 劉彥寧、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洪友朋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1952(民國41)年,洪友朋花五元參加公館五榖宮廟會摸彩,抽中一台當時要價五百元的「富士宣傳號」腳踏車,為了參加單車北港進香之旅,還打「夫人牌」向中油公司主管請假獲准。 然後苗栗一群同好組成的腳踏車...

用鏡頭記錄臺灣之美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洪昭明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洪昭明是南投草屯人,因為父親從事土木工程的工作,常使用相機拍攝記錄,所以他也很好奇這個小黑盒,怎麼能拍出一張張美麗的相片,年紀稍長後才知道原來是靠著底片。高中時,利用暑假時間,先後兩次騎車環島,更加深...

我經歷的八二三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景川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民國24年出生的李景川,21歲的時候入伍當兵,在兩個月的特種兵訓練之後,一下部隊就被分配到金門服役,也因為這個緣故,讓他遇到了人生第一次的國際戰爭-823砲戰,由於親身感受到當時戰爭的慘烈及恐怖,所以...

山上的洋香瓜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河老農夫 | 發佈日期: 2014/01/09 | 故事摘要: 熱衷於農業發展的黃河老農夫(匿名),自小讀的不多,小時候幫助家中務農,發現在台灣從事農業地位卑微,為了創新農業,秉持學習的精神,當兵時有人建議去聽演講,自退伍後至今已聽過近500場演講,聽取別人成功的...

記得背黃豆袋的日子

敍述者: 黃敏婷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國能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劉國能從小就看著父親跟祖父們為了家傳的醬園努力,非常的辛苦,但也很努力,在當時在當地可是一間小有規模的工廠,記得印象很深刻的,是小時候為了要賺零用金,也曾經跟著一起進工廠工作,第一個就是訓練背黃豆,小...

小學背九九乘法 天愈黑愈背不出來

敍述者: 吳雅婷、黃瑋瑄 | 上傳者: 吳雅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忠雄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謝忠雄出生於民國31年,在苗栗出磺坑長大,每天上學要搭纜車、走吊橋,單趟得花一個半小時。孩子們捨不得穿鞋子上下學、老師規定要背完九九乘法才准回家,還有河邊戲水等童年趣事,至今想起總不禁莞爾。

出磺坑纜車回憶

敍述者: 黃瑋瑄、吳雅婷 | 上傳者: 黃瑋瑄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忠雄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苗栗縣出磺坑是全世界第二古老的人工油井所在地,搭乘纜車是當地住民特有的回憶。退休油人謝忠雄敘述小時候搭乘纜車的回憶。包括小朋友頑皮看搭車婦女內褲,突然纜車操作員急煞車,讓他飛出車外,所幸被姑姑救回家....

助人為快樂之本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敏球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熱心參加志工的邱敏球,曾經幫助過無數人,令她難忘的回憶是曾經有個獨居老人很頑固又孤僻,每星期邱敏球都會拿著好吃的料理送給楊伯伯,楊伯伯是位老兵,身體不好,經過邱敏球的探望,楊伯伯終於打開心房,在過世前...

戰爭讓我離鄉背井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災難,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嚴紹武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在河北省出生的嚴紹武,因為讀書時期家鄉被共產黨佔據,跑到北京找哥哥,選擇在民國35年從軍,考取了青年軍208師,至民國39年轉進臺灣。從基隆進來後轉火車到彰化。回想起當兵之時,曾經歷徐蚌會戰,那時軍中...

我在出磺坑礦場子弟班演花臉的回憶

敍述者: 劉彥寧、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洪友朋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1950年中國石油出磺坑礦場協助設置子弟班(鼓樂會),民國12年次的洪友朋,曾在子弟班扮演花臉,他口述亂彈戲「黑四門」裡的尉遲恭角色。還有入行必學的「彩板」非常難學等過程。雖然幾十年沒唱了,洪友朋仍即...

種茶、採茶、茶堅持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樹根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陳樹根是前格頭村長,他家世代都在製茶,年幼時期學習寺廟彩繪,多才多藝,但成年後又回到熟悉的石碇,一開始從事製茶的行業,但選上村長後,一當就當了12年的村長,年邁的父母親都已經80幾歲了,卻還在種茶、採...

爸爸是我的驕傲

敍述者: 黃敏婷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國能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父親是我的驕傲」,一句話道盡了對父親的思念與感受,當年劉國能的父親承接了祖父的事業,但卻更有商業頭腦,將收入分開進行投資股票,在當時股票不盛行的年代,劉國能的父親卻有精準的眼光進行投資,同時,將許多...

兒時童年故事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禮樂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林禮樂是土生土長的石碇人,小時候上學要走一個小時的路程,來回就要兩個小時,但那時候卻不覺得累,因為有同伴一起走,一起玩樂,尤其爬山及游泳都是林禮樂的強項。在20歲那年,因居住的村落將興建翡翠水庫,全家...

水庫與我的因緣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產業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雄軍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郭雄軍目前在雲海國小擔任校長,他跟水庫一直很有緣,幾年前擔任坪林鄉漁光村的漁光國小,因漁光國小很迷你,所以他創辦「遊學」,將社區產業與學校課程結合,成了特有的品牌,但在這過程中也被民眾或是環保團體誤會...

父母離開了,也要樂觀過一生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樹森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林樹森居住石碇57年,沒離開過這故鄉,3歲時母親去世,爸爸娶了後母,雖然後母對林樹森不是很好,但林樹森卻還是很樂觀,從12歲幫爸爸採茶,星期日也要除草,一年當中只休息一天,但他從無怨言。林樹森從小就不...

一甲子前的腳踏車北港進香之旅

敍述者: 劉彥寧、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洪友朋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1952(民國41)年,洪友朋花五元參加公館五榖宮廟會摸彩,抽中一台當時要價五百元的「富士宣傳號」腳踏車,為了參加單車北港進香之旅,還打「夫人牌」向中油公司主管請假獲准。 然後苗栗一群同好組成的腳踏車...

用鏡頭記錄臺灣之美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洪昭明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洪昭明是南投草屯人,因為父親從事土木工程的工作,常使用相機拍攝記錄,所以他也很好奇這個小黑盒,怎麼能拍出一張張美麗的相片,年紀稍長後才知道原來是靠著底片。高中時,利用暑假時間,先後兩次騎車環島,更加深...

我經歷的八二三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景川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民國24年出生的李景川,21歲的時候入伍當兵,在兩個月的特種兵訓練之後,一下部隊就被分配到金門服役,也因為這個緣故,讓他遇到了人生第一次的國際戰爭-823砲戰,由於親身感受到當時戰爭的慘烈及恐怖,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