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陶與雕塑的結合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燒陶與雕塑的結合的敍述者是屏東駐地攝影,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南部),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李亞林, 發佈日期是2014/01/08, 故事摘要是自幼生長在書香世家的李亞林,父母親都是老師,因為小時候父親時常會在小白板上繪圖,而讓他對繪圖美術產生了興趣,從高中開始訓練美術的技術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完兵之後,選擇了和自己所學工藝的相關工作,未來希望能將自己的興趣木雕與陶藝做結合,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饋大眾。.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31604
故事標題燒陶與雕塑的結合
故事摘要自幼生長在書香世家的李亞林,父母親都是老師,因為小時候父親時常會在小白板上繪圖,而讓他對繪圖美術產生了興趣,從高中開始訓練美術的技術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完兵之後,選擇了和自己所學工藝的相關工作,未來希望能將自己的興趣木雕與陶藝做結合,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饋大眾。
上傳者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李亞林
說故事地點屏東縣
發佈日期2014/01/08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FC03A06A14583CE5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31604

故事標題

燒陶與雕塑的結合

故事摘要

自幼生長在書香世家的李亞林,父母親都是老師,因為小時候父親時常會在小白板上繪圖,而讓他對繪圖美術產生了興趣,從高中開始訓練美術的技術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完兵之後,選擇了和自己所學工藝的相關工作,未來希望能將自己的興趣木雕與陶藝做結合,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饋大眾。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亞林

說故事地點

屏東縣

發佈日期

2014/01/08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FC03A06A14583CE5

根據識別碼 2013160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31604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31604 ... ]

根據名稱 燒陶與雕塑的結合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燒陶與雕塑的結合 資料。

[ 搜尋所有 燒陶與雕塑的結合 ... ]

根據姓名 李亞林 找到的相關資料

李亞林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7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立森文創藝術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4538008

@ 董監事資料集

李亞林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7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立森文創藝術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4538008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李亞林 ... ]

姓名 李亞林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李亞林)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屏東縣萬丹鄉水泉村泉興路1328號
李亞林54538008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屏東縣萬丹鄉水泉村泉興路1328號 | 負責人: 李亞林 | 統編: 54538008 | 核准設立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燒陶與雕塑的結合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無聲的童年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陳玉里 | 發佈日期: 2013/12/26 | 故事摘要: 養家的阿媽很嚴肅,林陳玉里在家裡不能大聲講話,一定要小聲的說,走路也要輕輕的,如果爬樓梯怦怦響,阿媽就會罵她。還有,她也不能出去跟別人玩,沒事也要乖乖的待在家裡。以前那個窗戶都有一根一根的木條,她都從...

我所認識的蕭如松老師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如松老師 | 發佈日期: 2014/07/30 | 故事摘要: 我(范清玉)有幸考上竹東高中,距離家又近,在當時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能夠讀竹東高中真的非常幸運。高中3年期間,教美術的蕭如松老師讓我印象深刻,蕭老師自律很嚴,上課時會要求學生的生活品格教育,例如進入美...

以愛之名走自己的路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黃麗惠、攝影師:諶東慶、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美儒 | 發佈日期: 2013/12/26 | 故事摘要: 陳美儒是農村女孩,記憶中6歲時,阿公帶陳美儒去農園教她拔草:「好的留下,壞的去掉。」回家後,阿公向母親極力的稱讚陳美儒,自此陳美儒開始變成大人的小幫手。母親總是讚美她:事情做得好!而且母親有空時也會說...

木匠父親 一代宗師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8/21 | 故事摘要: 范清玉的父親范義揚,從小學習木匠,從學徒開始學習,在日據時代已有很好的基礎技術;加上積極學習、做事態度嚴謹,很受當時日本木工師父的欣賞,因此有機會向日本人學習日本木工建築技術。父親有獨到的木匠技術,手...

犀利人妻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黃麗惠、攝影師:諶東慶、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愛,災難,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美儒 | 發佈日期: 2013/12/26 | 故事摘要: 陳美儒婚後,以為找到終身依靠,不料先生事業有成後,竟有了小三,有時還會家暴,雖然曾找小三談判,但不得結果,於是決定仍舊秉持母親角色,並學習「簿記」、「開車」充實自己。後來先生公司倒閉,因票據法而坐牢,...

無毒柑橘心靈感受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文鑫 | 發佈日期: 2014/08/21 | 故事摘要: 張文鑫以前從事空調業,年輕時接了很多訂單賣命工作。前幾年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癌症,即刻住院開刀救回一條命。從生死關頭走了一回後,深刻感到健康的可貴,因此改變工作態度,放棄已有成就...

秀巒公園的紀念碑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8/01 | 故事摘要: 彭瑞麟是土生土長的北埔人,北埔是很典型的客家村落,整個村落仍然保持客家的建築,社區居民的生活也維持彷如百年前的客家族群的模式,居民相互間和善熱情表露表客家人的特質,過去先民以武裝開墾北埔地區,先民流血...

克服當老師的理念

敍述者: | 上傳者: 汪建宏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人文藝術,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得劭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劉得劭童年時臺灣充斥著美國的新聞,「美國」就像「國際」的同義詞,在個人成長上自然也受到影響。不過,受到當年紅葉少棒的刺激,自己和朋友們都打起棒球,因此養成良好的體格,長大後考取師專,但會讀師專是為配合...

媳婦仔命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簡阿英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簡阿英六歲就送給她舅舅做媳婦仔,好像是天生這個命,她媽媽說她沒有躊躇、沒有哭,人家帶她就乖乖地跟著走了。她運氣很好,人家都很疼她,也有供她唸書。十幾歲之後跟著阿媽(外婆)搬到臺東去。 當時交通還很困難...

兒時的回憶-時空變遷

敍述者: 林景星 | 上傳者: 林景星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地景,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朱文雄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朱文雄兒時的舊居處,依舊清晰,隨著時間的消逝,環境的更替,當年的畫面已不復存在,唯留在回憶中,永遠不會抹滅。

原漢殺戮地陰魂不散 豆家送火送飯送溫暖

敍述者: 劉彥奇、劉彥辰、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彥奇 | 故事類別: 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賽夏族人與漢人 | 發佈日期: 2014/02/13 | 故事摘要: 賽夏族長老豆鼎發一家,每年3月中旬一早要準備火把、飯菜,到一處叫「鬼潭」的地方祭拜陰魂。 豆鼎發說,這項祭儀是他爺爺交代傳承下來,他從小拜到大,本來地方有2家人拜,後來只剩他家人拜。 這場祭儀因一場交...

漫畫與布袋戲的童年

敍述者: 林景星 | 上傳者: 林景星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朱文雄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童年的歲月「諸葛四郎」漫畫與布袋戲「大俠一江山」佔據了朱文雄的心靈,他迷戀它、追逐它、冥想它,還曾妄想寫一部「大俠一江山」與「諸葛四郎」結合的武俠小說。

冠軍搖籃手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美美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謝美美19歲因為姐姐想要開飲料店而接觸到手調飲料的行業,偶然機會進到了吧檯工作。2000年開始帶著選手出國參加花式調酒比賽,謝美美的目的就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臺灣這個地方。有人叫她冠軍製造機,有人稱呼她...

對於人生,要讓大家跌破眼鏡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馬莉麗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馬莉麗撐過了難產可能活不了的馬莉麗,靠著家人不斷的努力撐了過來,卻在一歲半罹患了小兒麻痺。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她對生命的樂觀與強烈的自尊心,從不開口向別人要求幫忙,也正因此讓原本被診斷活不過30歲的她,...

勇敢抗罕病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杉蔚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王杉蔚罹患了罕見的多發性硬化症,經過多次看診後才確定病情。在發現病症當時,其實世界各國並沒有文獻記載或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只能透過自己的方式開始慢慢復健。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跑步爬山,透過運動慢慢的讓症狀減...

無聲的童年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陳玉里 | 發佈日期: 2013/12/26 | 故事摘要: 養家的阿媽很嚴肅,林陳玉里在家裡不能大聲講話,一定要小聲的說,走路也要輕輕的,如果爬樓梯怦怦響,阿媽就會罵她。還有,她也不能出去跟別人玩,沒事也要乖乖的待在家裡。以前那個窗戶都有一根一根的木條,她都從...

我所認識的蕭如松老師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如松老師 | 發佈日期: 2014/07/30 | 故事摘要: 我(范清玉)有幸考上竹東高中,距離家又近,在當時重男輕女的大環境下,能夠讀竹東高中真的非常幸運。高中3年期間,教美術的蕭如松老師讓我印象深刻,蕭老師自律很嚴,上課時會要求學生的生活品格教育,例如進入美...

以愛之名走自己的路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黃麗惠、攝影師:諶東慶、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美儒 | 發佈日期: 2013/12/26 | 故事摘要: 陳美儒是農村女孩,記憶中6歲時,阿公帶陳美儒去農園教她拔草:「好的留下,壞的去掉。」回家後,阿公向母親極力的稱讚陳美儒,自此陳美儒開始變成大人的小幫手。母親總是讚美她:事情做得好!而且母親有空時也會說...

木匠父親 一代宗師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8/21 | 故事摘要: 范清玉的父親范義揚,從小學習木匠,從學徒開始學習,在日據時代已有很好的基礎技術;加上積極學習、做事態度嚴謹,很受當時日本木工師父的欣賞,因此有機會向日本人學習日本木工建築技術。父親有獨到的木匠技術,手...

犀利人妻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黃麗惠、攝影師:諶東慶、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愛,災難,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美儒 | 發佈日期: 2013/12/26 | 故事摘要: 陳美儒婚後,以為找到終身依靠,不料先生事業有成後,竟有了小三,有時還會家暴,雖然曾找小三談判,但不得結果,於是決定仍舊秉持母親角色,並學習「簿記」、「開車」充實自己。後來先生公司倒閉,因票據法而坐牢,...

無毒柑橘心靈感受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文鑫 | 發佈日期: 2014/08/21 | 故事摘要: 張文鑫以前從事空調業,年輕時接了很多訂單賣命工作。前幾年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癌症,即刻住院開刀救回一條命。從生死關頭走了一回後,深刻感到健康的可貴,因此改變工作態度,放棄已有成就...

秀巒公園的紀念碑

敍述者: 姜信鈞 | 上傳者: 姜信鈞 | 故事類別: 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8/01 | 故事摘要: 彭瑞麟是土生土長的北埔人,北埔是很典型的客家村落,整個村落仍然保持客家的建築,社區居民的生活也維持彷如百年前的客家族群的模式,居民相互間和善熱情表露表客家人的特質,過去先民以武裝開墾北埔地區,先民流血...

克服當老師的理念

敍述者: | 上傳者: 汪建宏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人文藝術,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得劭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劉得劭童年時臺灣充斥著美國的新聞,「美國」就像「國際」的同義詞,在個人成長上自然也受到影響。不過,受到當年紅葉少棒的刺激,自己和朋友們都打起棒球,因此養成良好的體格,長大後考取師專,但會讀師專是為配合...

媳婦仔命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簡阿英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簡阿英六歲就送給她舅舅做媳婦仔,好像是天生這個命,她媽媽說她沒有躊躇、沒有哭,人家帶她就乖乖地跟著走了。她運氣很好,人家都很疼她,也有供她唸書。十幾歲之後跟著阿媽(外婆)搬到臺東去。 當時交通還很困難...

兒時的回憶-時空變遷

敍述者: 林景星 | 上傳者: 林景星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地景,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朱文雄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朱文雄兒時的舊居處,依舊清晰,隨著時間的消逝,環境的更替,當年的畫面已不復存在,唯留在回憶中,永遠不會抹滅。

原漢殺戮地陰魂不散 豆家送火送飯送溫暖

敍述者: 劉彥奇、劉彥辰、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彥奇 | 故事類別: 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賽夏族人與漢人 | 發佈日期: 2014/02/13 | 故事摘要: 賽夏族長老豆鼎發一家,每年3月中旬一早要準備火把、飯菜,到一處叫「鬼潭」的地方祭拜陰魂。 豆鼎發說,這項祭儀是他爺爺交代傳承下來,他從小拜到大,本來地方有2家人拜,後來只剩他家人拜。 這場祭儀因一場交...

漫畫與布袋戲的童年

敍述者: 林景星 | 上傳者: 林景星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朱文雄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童年的歲月「諸葛四郎」漫畫與布袋戲「大俠一江山」佔據了朱文雄的心靈,他迷戀它、追逐它、冥想它,還曾妄想寫一部「大俠一江山」與「諸葛四郎」結合的武俠小說。

冠軍搖籃手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美美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謝美美19歲因為姐姐想要開飲料店而接觸到手調飲料的行業,偶然機會進到了吧檯工作。2000年開始帶著選手出國參加花式調酒比賽,謝美美的目的就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臺灣這個地方。有人叫她冠軍製造機,有人稱呼她...

對於人生,要讓大家跌破眼鏡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馬莉麗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馬莉麗撐過了難產可能活不了的馬莉麗,靠著家人不斷的努力撐了過來,卻在一歲半罹患了小兒麻痺。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她對生命的樂觀與強烈的自尊心,從不開口向別人要求幫忙,也正因此讓原本被診斷活不過30歲的她,...

勇敢抗罕病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杉蔚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王杉蔚罹患了罕見的多發性硬化症,經過多次看診後才確定病情。在發現病症當時,其實世界各國並沒有文獻記載或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只能透過自己的方式開始慢慢復健。從不能行走到可以跑步爬山,透過運動慢慢的讓症狀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