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與守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手與守的上傳者是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站上傳者, 故事類別是其他,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李南光, 發佈日期是2014/04/10, 故事摘要是李南光是一位修車師傅,白天為駕駛人細心檢查愛車,守護每位駕駛人的安全;夜晚,他將雙手洗淨,虔誠的拈著香,做為世人與神明溝通的橋樑。因與妻子相遇,讓他與神農宮結了因緣,並接下管理的重擔,積極參與廟裡活動與事務。他在這裡遇見了年輕一代的孩子們,願意做為神農的轎夫,於是成立神農宮轎班團。孩子平日練習抬轎時....

故事類別其他
故事編號20131927
故事標題手與守
故事摘要李南光是一位修車師傅,白天為駕駛人細心檢查愛車,守護每位駕駛人的安全;夜晚,他將雙手洗淨,虔誠的拈著香,做為世人與神明溝通的橋樑。因與妻子相遇,讓他與神農宮結了因緣,並接下管理的重擔,積極參與廟裡活動與事務。他在這裡遇見了年輕一代的孩子們,願意做為神農的轎夫,於是成立神農宮轎班團。孩子平日練習抬轎時,李南光總是默默的在一旁給予關心與幫忙,希望大家能聚集在此,一同凝聚感情,共同為神農宮打拼。
上傳者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站上傳者
敍述者(空的。未填資料。)
敍述的主要人物李南光
說故事地點臺東縣
發佈日期2014/04/10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42C51DDE169BCFDF

故事類別

其他

故事編號

20131927

故事標題

手與守

故事摘要

李南光是一位修車師傅,白天為駕駛人細心檢查愛車,守護每位駕駛人的安全;夜晚,他將雙手洗淨,虔誠的拈著香,做為世人與神明溝通的橋樑。因與妻子相遇,讓他與神農宮結了因緣,並接下管理的重擔,積極參與廟裡活動與事務。他在這裡遇見了年輕一代的孩子們,願意做為神農的轎夫,於是成立神農宮轎班團。孩子平日練習抬轎時,李南光總是默默的在一旁給予關心與幫忙,希望大家能聚集在此,一同凝聚感情,共同為神農宮打拼。

上傳者

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站上傳者

敍述者

(空的。未填資料。)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南光

說故事地點

臺東縣

發佈日期

2014/04/10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42C51DDE169BCFDF

根據識別碼 20131927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31927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31927 ... ]

根據名稱 手與守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手與守 資料。

[ 搜尋所有 手與守 ... ]

根據姓名 李南光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李南光 資料。

[ 搜尋所有 李南光 ... ]

姓名 李南光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李南光)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東縣臺東市馬蘭里四維路三段二八九號一樓(門牌整編)
李南光93853799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40139661)

臺東縣臺東市中心里四維路三段289號一樓
李南光94401669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馬蘭里四維路三段二八九號一樓(門牌整編) | 負責人: 李南光 | 統編: 93853799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40139661)

登記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中心里四維路三段289號一樓 | 負責人: 李南光 | 統編: 94401669 | 核准設立 - 獨資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手與守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踏訪父親足跡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鐶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筱原忠賢先生是林鐶在蘭女讀書時的「教導」,地位僅次於校長先生。 2010年某日,筱原先生的兒子-已經退休的筱原基樹先生從日本來到臺灣,想要踏訪他父親生前的足跡,只會說日語的他不知道如何才能到達蘭陽女中...

助理護士的一天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卻娘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民國35年,郭章垣院長仿效日治時期的方式開辦「臺灣省立宜蘭醫院助理護士講習所」,招考助理護士,筆試、面試都通過才能進去,課程都跟日本時代一樣。 講習所採學姊妹的制度,學妹要服從學姊的指導,如果做不好,...

中藥串起祖孫三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新騰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72歲的劉新騰,父親從事中藥行,從小和父親學習中藥,至民國56年自己也改做中藥批發,幾年後也回歸和父親做中藥賣販。現在繼承衣缽的則是劉新騰的兒子。劉新騰想到父親以前為了養家活口,付出了多少心血,感...

回鄉教學故事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香婷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陳香婷本身是泰雅族小孩,有五個兄弟姊妹,因為父親重視教育,從小就很嚴格,陳香婷當上老師後,將所學的以及爸爸教的家教用在學校,剛開始她常作家庭訪問,而遇到了一些家長問題,她就將爸爸所教的東西運用在這些家...

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榮光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陳榮光的一生中,朋友常說他很傻,因為他年輕時捐了很多土地給政府,24歲時,他做了農會理事,任期為兩任共八年。由於當時他覺得山上土地並沒有很值錢,剛好政府又說要蓋活動中心及衛生所,因此陳榮光也同意捐了一...

世代相傳的善心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魏聰海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58歲的魏聰海,父親是個威嚴的人,也是位很有愛心的人,常常做公益,說起父親過往的生活,和現今大大不同,從小他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父親為了貫徹當歸鴨麵線品質,所以對於他十分嚴格,即使把生意交給魏聰海...

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駱雲從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95歲的駱雲從來土庫生活已經60、70年了,父子兩人都是從醫,受父親的委託和老婆回到土庫,因父親要從政必須放棄醫院,於是叫他回來幫忙。駱雲從從小就學醫,興趣也是學醫,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便開始騎單車去...

我用心酸走過年輕的歲月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菊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80歲的黃菊,在21歲時哥哥、嫂嫂牽線下結了婚,之後就一直跟丈夫從事做養蚵的工作,養蚵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曾經腰椎受傷了一樣要去工作,凌晨三點,別人在睡覺,自己卻要起床工作,不時想起還是怨嘆自己...

山林歲月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幼麵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深居臺南市楠西區梅嶺山頂的林幼麵,認識她的人都會親切的喊她一聲賴媽媽,賴媽媽就像這片山嶺的陽光和樹一般溫暖。民國70餘年,她們舉家遷居幾乎與世隔絕的山林,在此種竹筍維生,夫妻倆及兩對兒女在山林裡過著艱...

快樂的志工媽媽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施佩青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施佩青為臺中人,嫁至麥寮鄉,她的小孩和一般小孩不太一樣,她一直在摸索要如何去帶,後來發現帶小孩去圖書館可以讓他安靜的寫作業和看書,於是自己也看了不少書,也不斷地在自我成長,同時她想陪同小孩成長,決定去...

當說故事阿婆,讓我忘記身體的病痛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康吳美華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55歲的康吳美華,嫁來麥寮鄉後過著平凡的家庭主婦生活。十年前動了大手術做了12次化療,那段期間的康吳美華不想出門,也不想認識任何人,把自己封閉起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最後深知這種生活是不對的,她告訴自...

唐山過台灣~嘉義劉厝陳姓宗祠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朋友,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姓祖先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陳月娥出生於嘉義市劉厝庄,兒時的記憶每年的掃墓都會好奇問咱是劉厝庄的人,為什麼每一個墓埤刻的字都不一樣?堂伯父說:「因為每一個人的祖先是從唐山不同的地方過臺灣,所以墓碑的字要刻他們的祖籍。」從此以後陳...

我熱愛的四書五經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已同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現今83歲的吳已同先生年輕時就非常熱愛四書五經,看別人在書寫時就非常有興趣。於是開始研讀及翻譯書寫四書五經,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一開始看不懂,想要翻譯一句就可能就要想個半小時,全部寫好後,還要去查證是...

嫁給梅子雞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淑靖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淑靖女士個性開朗親切,10多年前原本到臺北從事美髮工作,後來回鄉休息,她的媽媽要她到臺南市楠西區梅嶺的梅子雞餐廳打工,未婚的年輕老闆煮梅子雞給她吃,從此她愛上梅子雞,情愫就這樣暖暖蘊釀,後來她成為老...

北回歸線下的油彩~陳澄波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愛,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澄波 | 發佈日期: 2014/04/07 | 故事摘要: 陳澄波是臺灣近代美術發展重要先驅,1895年出生的他,揉合東西方繪畫技法,開啟繪畫新風貌,他樸拙的畫風所彰顯的南國熱情,如臺灣的梵谷。陳澄波1946年從政當議員,因228事件受牽連,1947年在嘉義車...

踏訪父親足跡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鐶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筱原忠賢先生是林鐶在蘭女讀書時的「教導」,地位僅次於校長先生。 2010年某日,筱原先生的兒子-已經退休的筱原基樹先生從日本來到臺灣,想要踏訪他父親生前的足跡,只會說日語的他不知道如何才能到達蘭陽女中...

助理護士的一天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卻娘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民國35年,郭章垣院長仿效日治時期的方式開辦「臺灣省立宜蘭醫院助理護士講習所」,招考助理護士,筆試、面試都通過才能進去,課程都跟日本時代一樣。 講習所採學姊妹的制度,學妹要服從學姊的指導,如果做不好,...

中藥串起祖孫三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新騰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72歲的劉新騰,父親從事中藥行,從小和父親學習中藥,至民國56年自己也改做中藥批發,幾年後也回歸和父親做中藥賣販。現在繼承衣缽的則是劉新騰的兒子。劉新騰想到父親以前為了養家活口,付出了多少心血,感...

回鄉教學故事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香婷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陳香婷本身是泰雅族小孩,有五個兄弟姊妹,因為父親重視教育,從小就很嚴格,陳香婷當上老師後,將所學的以及爸爸教的家教用在學校,剛開始她常作家庭訪問,而遇到了一些家長問題,她就將爸爸所教的東西運用在這些家...

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榮光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陳榮光的一生中,朋友常說他很傻,因為他年輕時捐了很多土地給政府,24歲時,他做了農會理事,任期為兩任共八年。由於當時他覺得山上土地並沒有很值錢,剛好政府又說要蓋活動中心及衛生所,因此陳榮光也同意捐了一...

世代相傳的善心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魏聰海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58歲的魏聰海,父親是個威嚴的人,也是位很有愛心的人,常常做公益,說起父親過往的生活,和現今大大不同,從小他就跟在父親身邊學習,父親為了貫徹當歸鴨麵線品質,所以對於他十分嚴格,即使把生意交給魏聰海...

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駱雲從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95歲的駱雲從來土庫生活已經60、70年了,父子兩人都是從醫,受父親的委託和老婆回到土庫,因父親要從政必須放棄醫院,於是叫他回來幫忙。駱雲從從小就學醫,興趣也是學醫,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便開始騎單車去...

我用心酸走過年輕的歲月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菊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80歲的黃菊,在21歲時哥哥、嫂嫂牽線下結了婚,之後就一直跟丈夫從事做養蚵的工作,養蚵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曾經腰椎受傷了一樣要去工作,凌晨三點,別人在睡覺,自己卻要起床工作,不時想起還是怨嘆自己...

山林歲月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幼麵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深居臺南市楠西區梅嶺山頂的林幼麵,認識她的人都會親切的喊她一聲賴媽媽,賴媽媽就像這片山嶺的陽光和樹一般溫暖。民國70餘年,她們舉家遷居幾乎與世隔絕的山林,在此種竹筍維生,夫妻倆及兩對兒女在山林裡過著艱...

快樂的志工媽媽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施佩青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施佩青為臺中人,嫁至麥寮鄉,她的小孩和一般小孩不太一樣,她一直在摸索要如何去帶,後來發現帶小孩去圖書館可以讓他安靜的寫作業和看書,於是自己也看了不少書,也不斷地在自我成長,同時她想陪同小孩成長,決定去...

當說故事阿婆,讓我忘記身體的病痛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康吳美華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今年55歲的康吳美華,嫁來麥寮鄉後過著平凡的家庭主婦生活。十年前動了大手術做了12次化療,那段期間的康吳美華不想出門,也不想認識任何人,把自己封閉起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最後深知這種生活是不對的,她告訴自...

唐山過台灣~嘉義劉厝陳姓宗祠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朋友,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姓祖先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陳月娥出生於嘉義市劉厝庄,兒時的記憶每年的掃墓都會好奇問咱是劉厝庄的人,為什麼每一個墓埤刻的字都不一樣?堂伯父說:「因為每一個人的祖先是從唐山不同的地方過臺灣,所以墓碑的字要刻他們的祖籍。」從此以後陳...

我熱愛的四書五經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已同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現今83歲的吳已同先生年輕時就非常熱愛四書五經,看別人在書寫時就非常有興趣。於是開始研讀及翻譯書寫四書五經,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一開始看不懂,想要翻譯一句就可能就要想個半小時,全部寫好後,還要去查證是...

嫁給梅子雞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淑靖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淑靖女士個性開朗親切,10多年前原本到臺北從事美髮工作,後來回鄉休息,她的媽媽要她到臺南市楠西區梅嶺的梅子雞餐廳打工,未婚的年輕老闆煮梅子雞給她吃,從此她愛上梅子雞,情愫就這樣暖暖蘊釀,後來她成為老...

北回歸線下的油彩~陳澄波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愛,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澄波 | 發佈日期: 2014/04/07 | 故事摘要: 陳澄波是臺灣近代美術發展重要先驅,1895年出生的他,揉合東西方繪畫技法,開啟繪畫新風貌,他樸拙的畫風所彰顯的南國熱情,如臺灣的梵谷。陳澄波1946年從政當議員,因228事件受牽連,1947年在嘉義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