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發揚客家文化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熱愛、發揚客家文化的敍述者是屏東駐地攝影,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南部), 故事類別是其他,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徐冬英, 發佈日期是2014/01/13, 故事摘要是徐冬英出生在屏東麟洛鄉,父親因年輕時生病而在家照顧小孩,母親則賣粽子與做粗工來維持家境。高中畢業後,服務於臺南紡織廠,1976年時嫁到萬巒。因參加客家歌謠比賽而加入客家樂舞團,接觸了客家歌謠與樂舞之後,漸漸燃起對客家文化的興趣,2002年,自組萬巒國樂團並擔任團長,期盼以樂韻淨化人心,也可以帶動客家....

故事類別其他
故事編號2014001
故事標題熱愛、發揚客家文化
故事摘要徐冬英出生在屏東麟洛鄉,父親因年輕時生病而在家照顧小孩,母親則賣粽子與做粗工來維持家境。高中畢業後,服務於臺南紡織廠,1976年時嫁到萬巒。因參加客家歌謠比賽而加入客家樂舞團,接觸了客家歌謠與樂舞之後,漸漸燃起對客家文化的興趣,2002年,自組萬巒國樂團並擔任團長,期盼以樂韻淨化人心,也可以帶動客家文化的傳承。
上傳者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徐冬英
說故事地點屏東縣
發佈日期2014/01/13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AC4983EF815A55D7

故事類別

其他

故事編號

2014001

故事標題

熱愛、發揚客家文化

故事摘要

徐冬英出生在屏東麟洛鄉,父親因年輕時生病而在家照顧小孩,母親則賣粽子與做粗工來維持家境。高中畢業後,服務於臺南紡織廠,1976年時嫁到萬巒。因參加客家歌謠比賽而加入客家樂舞團,接觸了客家歌謠與樂舞之後,漸漸燃起對客家文化的興趣,2002年,自組萬巒國樂團並擔任團長,期盼以樂韻淨化人心,也可以帶動客家文化的傳承。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冬英

說故事地點

屏東縣

發佈日期

2014/01/13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AC4983EF815A55D7

根據識別碼 2014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001 ... ]

根據名稱 熱愛 發揚客家文化 找到的相關資料

提早退休是為了保存發揚客家文化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金明 | 發佈日期: 2014/01/17 | 故事摘要: 廖金明出生在高雄的美濃,家中從事務農的工作,一共有七個小孩,而他是最年幼的。早期生活和經濟環境不是很好,都是吃地瓜飯。大學畢業後,在中華電信當局長、管理師,因為發現自己對於客家語文的熱愛和興趣,也為了...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提早退休是為了保存發揚客家文化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金明 | 發佈日期: 2014/01/17 | 故事摘要: 廖金明出生在高雄的美濃,家中從事務農的工作,一共有七個小孩,而他是最年幼的。早期生活和經濟環境不是很好,都是吃地瓜飯。大學畢業後,在中華電信當局長、管理師,因為發現自己對於客家語文的熱愛和興趣,也為了...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搜尋所有 熱愛 發揚客家文化 ... ]

根據姓名 徐冬英 找到的相關資料

父母情感支持與個人因素在中學生合作問題解決能力 的作用:以大陸四省/市中學生為例

作者: 徐冬英 | 指導教授: 林進材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n the 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 |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 學校名稱: 國立臺南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父母情感支持與個人因素在中學生合作問題解決能力 的作用:以大陸四省/市中學生為例

作者: 徐冬英 | 指導教授: 林進材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factors on the 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 |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 學校名稱: 國立臺南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徐冬英 ... ]

姓名 徐冬英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徐冬英)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1段89號︹之5︺1樓
徐冬英03425023歇業 - 獨資

屏東縣萬巒鄉萬和村褒忠路135號
徐冬英91841592歇業/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中華路1段89號︹之5︺1樓 | 負責人: 徐冬英 | 統編: 03425023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屏東縣萬巒鄉萬和村褒忠路135號 | 負責人: 徐冬英 | 統編: 91841592 | 歇業/撤銷 - 獨資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熱愛、發揚客家文化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生死一瞬間的危險任務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歐居斌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在一次的任務當中,手無武器的歐居斌在空中作偵查時,被北越的地面部隊攻擊,一顆子彈就不偏不倚的從自己的嘴唇邊飛過。他說,若運氣差一點,子彈命中臉部,他就不會站在這裡了。黑蝙蝠中隊任務很重,為了國家必須赴...

黑蝙蝠中隊隊員美國受訓點滴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恩固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劉恩固教官是黑蝙蝠中隊隊員,原本在空軍通訊當教官,後來被調到三四中隊,軍隊中有不少受訓經驗,最讓他回憶的是在美國受訓的日子,當時課程相當多,包括野外求生、組裝訓練等等,都是至今讓他記憶深刻的日子。

嚴以律己的黑蝙蝠地勤員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韓東聲 | 發佈日期: 2014/03/18 | 故事摘要: 黑蝙蝠中隊是中華民國空軍秘密偵察部隊,韓東聲在裡面擔任地勤保養的工作,每天都要維修保養飛機。由於冷戰期間需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低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因此最重要的紀律是少說話多...

終生報效的黑蝙蝠後勤人員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朋友,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萬克 | 發佈日期: 2014/03/18 | 故事摘要: 萬克16歲就從軍,經歷了日本轟炸的時期,當時他在軍中的工作是修復被轟炸的機場,後來被調到上海後,跟著第八大隊撤退到臺灣。在臺灣認識了西方公司「黑蝙蝠中隊」的隊長呂德棋,因此加入了黑蝙蝠中隊,雖在黑蝙蝠...

守護軍隊安全的黑夜使者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韓金良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守衛軍隊安全的地勤人員,必須從儀隊中千挑百選,體格精壯才能擔任,韓金良就是其中之一。韓金良說,守護軍隊安全的地勤人員不僅要反應很快,體格強健,還要學習甩槍特技,最高興的就是雙十節可以在總統府府前操槍表...

不想當忠烈之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曼麗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忠烈之家」這四個字用在徐曼麗家族上再貼切不過了,她家族裡爸爸、妹夫、先生、大哥、二哥,都在空軍服役,父親民國37年被共產黨的大砲意外炸死,民國39年親哥哥也在轟炸上海時,被共產黨高射炮狙擊,不幸身亡...

三棵榕樹的愛情故事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母秀英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母秀英從小居住在眷村,因為房舍簡陋,每到下雨天時,總是外面下著大雨,屋內下著小雨,若遇到颱風天時,還需要撤退到空軍子弟小學避難。母秀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住家旁邊的三棵榕樹,那三棵榕樹是她先生當初和她約...

從受邀演出到組成劇社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朋友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呂長治 | 發佈日期: 2014/03/20 | 故事摘要: 竹風劇社是新竹地區名氣響亮的劇社,呂長治當時是在軍中閒暇時間演奏,軍中需要表演,常協助演出,獲得肯定,演出一段時間後越來越小有名氣,很多地方會請他去表演,呂長治在獲得經費資助後,便組成竹風劇社,到處演...

談眷村的生活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紹群 | 發佈日期: 2014/03/20 | 故事摘要: 劉紹群的爺爺及爸爸都是職業軍人,為空軍士官階級,從大陸來到臺灣就分配在新竹市的空軍十五村居住,父親民國47年結婚,48年劉紹群就在新竹市空軍十五村眷村誕生,過著簡樸的眷村生活。由於受到上一代的薰陶,他...

西安 - 南京 - 新竹

敍述者: 高韋珉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淑儀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民國38年,鄭淑儀女士和姐姐從西安來臺灣,兩人從上海坐火車到南京,再搭飛機來臺,民國44年與姐姐遷移到新竹。她透過空軍姐夫的介紹,認識先生李滌塵,由於李滌塵個性正義、說話風趣,兩人認識半年就結婚。民國...

為一生留下紀錄的趙義雄

敍述者: 池翠玉 | 上傳者: 花蓮縣壽豐鄉生活美學協會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趙義雄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趙義雄,民國30年出生,小時候在爺爺奶奶家住,無憂無慮的生活,記憶中覺得叔叔很庝他。當完兵後,54年考上中油,在加油站工作。56年結婚,在嘉義五年多就被調到臺東,升遷當加油站管理師,妻子帶二男一女搬來...

熱愛國旗

敍述者: 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寶珩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出生於河北省黃驊縣,熱愛國旗,屋裡四處可見國家的佈置;黃埔軍校16期畢業,上校退役後輔導就業於縣府教育局當課長;三兒子振生擔任過蔣經國的衛侍,目前為中興保全董事長。

抗戰到撤退

敍述者: 臺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董國璋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高中畢業那年時逢盧溝橋事變,董國璋考入陸軍官,投身軍旅報效國家。畢業後旋即加入「中國遠征軍」,與英美聯軍合力擊退日軍。戰事結束後緊接著爆發國共內戰,隨著部隊節節敗退,他一路帶著妻子也撤退到馬祖。來臺後...

特務人生

敍述者: 臺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雲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陳雲13歲時由戴笠先生送往日本受情報訓練,受訓後適逢聯合國成立之初,便在日本及瑞士兩地開始從事情報工作。珍珠港事變之時,因身分洩漏而遭到日本的追殺,逃回中國後隨即開始參與抗日的戰爭。在國共戰爭爆發後,...

用木頭雕塑出的,是記憶,是溫度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宗霖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李宗霖小學期間至北港看花陣,經過街道時見識到神像雕刻神父,華麗的雕刻作品,激起她學雕刻的興趣;在小學畢業後,即到嘉義學習神像雕刻,學習過程中雖然孤單又辛苦,但還是堅持下來。之後到雕刻日本建物欄杆的工廠...

生死一瞬間的危險任務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歐居斌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在一次的任務當中,手無武器的歐居斌在空中作偵查時,被北越的地面部隊攻擊,一顆子彈就不偏不倚的從自己的嘴唇邊飛過。他說,若運氣差一點,子彈命中臉部,他就不會站在這裡了。黑蝙蝠中隊任務很重,為了國家必須赴...

黑蝙蝠中隊隊員美國受訓點滴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恩固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劉恩固教官是黑蝙蝠中隊隊員,原本在空軍通訊當教官,後來被調到三四中隊,軍隊中有不少受訓經驗,最讓他回憶的是在美國受訓的日子,當時課程相當多,包括野外求生、組裝訓練等等,都是至今讓他記憶深刻的日子。

嚴以律己的黑蝙蝠地勤員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韓東聲 | 發佈日期: 2014/03/18 | 故事摘要: 黑蝙蝠中隊是中華民國空軍秘密偵察部隊,韓東聲在裡面擔任地勤保養的工作,每天都要維修保養飛機。由於冷戰期間需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深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低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因此最重要的紀律是少說話多...

終生報效的黑蝙蝠後勤人員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朋友,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萬克 | 發佈日期: 2014/03/18 | 故事摘要: 萬克16歲就從軍,經歷了日本轟炸的時期,當時他在軍中的工作是修復被轟炸的機場,後來被調到上海後,跟著第八大隊撤退到臺灣。在臺灣認識了西方公司「黑蝙蝠中隊」的隊長呂德棋,因此加入了黑蝙蝠中隊,雖在黑蝙蝠...

守護軍隊安全的黑夜使者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韓金良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守衛軍隊安全的地勤人員,必須從儀隊中千挑百選,體格精壯才能擔任,韓金良就是其中之一。韓金良說,守護軍隊安全的地勤人員不僅要反應很快,體格強健,還要學習甩槍特技,最高興的就是雙十節可以在總統府府前操槍表...

不想當忠烈之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曼麗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忠烈之家」這四個字用在徐曼麗家族上再貼切不過了,她家族裡爸爸、妹夫、先生、大哥、二哥,都在空軍服役,父親民國37年被共產黨的大砲意外炸死,民國39年親哥哥也在轟炸上海時,被共產黨高射炮狙擊,不幸身亡...

三棵榕樹的愛情故事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母秀英 | 發佈日期: 2014/03/21 | 故事摘要: 母秀英從小居住在眷村,因為房舍簡陋,每到下雨天時,總是外面下著大雨,屋內下著小雨,若遇到颱風天時,還需要撤退到空軍子弟小學避難。母秀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住家旁邊的三棵榕樹,那三棵榕樹是她先生當初和她約...

從受邀演出到組成劇社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朋友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呂長治 | 發佈日期: 2014/03/20 | 故事摘要: 竹風劇社是新竹地區名氣響亮的劇社,呂長治當時是在軍中閒暇時間演奏,軍中需要表演,常協助演出,獲得肯定,演出一段時間後越來越小有名氣,很多地方會請他去表演,呂長治在獲得經費資助後,便組成竹風劇社,到處演...

談眷村的生活

敍述者: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紹群 | 發佈日期: 2014/03/20 | 故事摘要: 劉紹群的爺爺及爸爸都是職業軍人,為空軍士官階級,從大陸來到臺灣就分配在新竹市的空軍十五村居住,父親民國47年結婚,48年劉紹群就在新竹市空軍十五村眷村誕生,過著簡樸的眷村生活。由於受到上一代的薰陶,他...

西安 - 南京 - 新竹

敍述者: 高韋珉 | 上傳者: 蔡雅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淑儀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民國38年,鄭淑儀女士和姐姐從西安來臺灣,兩人從上海坐火車到南京,再搭飛機來臺,民國44年與姐姐遷移到新竹。她透過空軍姐夫的介紹,認識先生李滌塵,由於李滌塵個性正義、說話風趣,兩人認識半年就結婚。民國...

為一生留下紀錄的趙義雄

敍述者: 池翠玉 | 上傳者: 花蓮縣壽豐鄉生活美學協會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趙義雄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趙義雄,民國30年出生,小時候在爺爺奶奶家住,無憂無慮的生活,記憶中覺得叔叔很庝他。當完兵後,54年考上中油,在加油站工作。56年結婚,在嘉義五年多就被調到臺東,升遷當加油站管理師,妻子帶二男一女搬來...

熱愛國旗

敍述者: 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寶珩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出生於河北省黃驊縣,熱愛國旗,屋裡四處可見國家的佈置;黃埔軍校16期畢業,上校退役後輔導就業於縣府教育局當課長;三兒子振生擔任過蔣經國的衛侍,目前為中興保全董事長。

抗戰到撤退

敍述者: 臺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董國璋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高中畢業那年時逢盧溝橋事變,董國璋考入陸軍官,投身軍旅報效國家。畢業後旋即加入「中國遠征軍」,與英美聯軍合力擊退日軍。戰事結束後緊接著爆發國共內戰,隨著部隊節節敗退,他一路帶著妻子也撤退到馬祖。來臺後...

特務人生

敍述者: 臺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雲 | 發佈日期: 2013/12/02 | 故事摘要: 陳雲13歲時由戴笠先生送往日本受情報訓練,受訓後適逢聯合國成立之初,便在日本及瑞士兩地開始從事情報工作。珍珠港事變之時,因身分洩漏而遭到日本的追殺,逃回中國後隨即開始參與抗日的戰爭。在國共戰爭爆發後,...

用木頭雕塑出的,是記憶,是溫度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宗霖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李宗霖小學期間至北港看花陣,經過街道時見識到神像雕刻神父,華麗的雕刻作品,激起她學雕刻的興趣;在小學畢業後,即到嘉義學習神像雕刻,學習過程中雖然孤單又辛苦,但還是堅持下來。之後到雕刻日本建物欄杆的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