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的敍述者是屏東駐地攝影,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南部), 故事類別是其他,社區,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呼光冀, 發佈日期是2014/01/13, 故事摘要是自民國56年起,呼光冀投考空軍官校,畢業服務軍旅20餘年,以中校階退役。當時因國共內戰,自幼即跟隨父親來臺,因戰績有功,孫立人將軍為表其功配屬勝利新村一戶眷舍給父親。在眷村裡的人來自大陸東南西北各省分,所以擁有許多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或是文化,朝夕相處也凝聚了一股團結的力量。眷村擁有了許多人小時候的回....

故事類別其他,社區
故事編號2014044
故事標題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故事摘要自民國56年起,呼光冀投考空軍官校,畢業服務軍旅20餘年,以中校階退役。當時因國共內戰,自幼即跟隨父親來臺,因戰績有功,孫立人將軍為表其功配屬勝利新村一戶眷舍給父親。在眷村裡的人來自大陸東南西北各省分,所以擁有許多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或是文化,朝夕相處也凝聚了一股團結的力量。眷村擁有了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把眷村文化保留下來是留給後代最美好的歷史。
上傳者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呼光冀
說故事地點屏東縣
發佈日期2014/01/13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70E6C4E466EE1360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故事編號

2014044

故事標題

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故事摘要

自民國56年起,呼光冀投考空軍官校,畢業服務軍旅20餘年,以中校階退役。當時因國共內戰,自幼即跟隨父親來臺,因戰績有功,孫立人將軍為表其功配屬勝利新村一戶眷舍給父親。在眷村裡的人來自大陸東南西北各省分,所以擁有許多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或是文化,朝夕相處也凝聚了一股團結的力量。眷村擁有了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把眷村文化保留下來是留給後代最美好的歷史。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呼光冀

說故事地點

屏東縣

發佈日期

2014/01/13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70E6C4E466EE1360

根據識別碼 201404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044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044 ... ]

根據名稱 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資料。

[ 搜尋所有 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 ]

根據姓名 呼光冀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呼光冀 ...)

眷村老樹與孫立人將軍

敍述者: | 上傳者: 旅遊文學館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11/05 | 故事摘要: 屏東縣屏東市勝利新村自治會長呼光冀在眷村居住超過一甲子,對勝利新村的老樹如數家珍。他的父親呼之周當年是孫立人將軍的部下,記得4歲時曾到孫立人行館等父親,將軍還曾拿巧克力給他吃,初嘗巧克力的滋味與將軍的...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飛越 金町之實

張新丕/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中山路與忠孝路交接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時空間歇

黃志偉/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勝利路與中山路交接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飛行人之屋

眼蟲計畫(呂沐芢、焦聖偉)/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青島街與勝利路人行道綠地

@ 文化部公共藝術

記憶迴旋

呂裕文/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中山路極限公園入口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夥伴

陳俊雄/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勝利路與機場北路交接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此曾在的封存記憶

黃文勇/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成功路與忠孝路之中山路北向之右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山海精神系列指標

黃文勇、呂裕文、黃志偉/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中山路段10座與勝利路段5座,總計15座

@ 文化部公共藝術

眷村老樹與孫立人將軍

敍述者: | 上傳者: 旅遊文學館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11/05 | 故事摘要: 屏東縣屏東市勝利新村自治會長呼光冀在眷村居住超過一甲子,對勝利新村的老樹如數家珍。他的父親呼之周當年是孫立人將軍的部下,記得4歲時曾到孫立人行館等父親,將軍還曾拿巧克力給他吃,初嘗巧克力的滋味與將軍的...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飛越 金町之實

張新丕/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中山路與忠孝路交接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時空間歇

黃志偉/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勝利路與中山路交接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飛行人之屋

眼蟲計畫(呂沐芢、焦聖偉)/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青島街與勝利路人行道綠地

@ 文化部公共藝術

記憶迴旋

呂裕文/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中山路極限公園入口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夥伴

陳俊雄/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勝利路與機場北路交接處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此曾在的封存記憶

黃文勇/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成功路與忠孝路之中山路北向之右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山海精神系列指標

黃文勇、呂裕文、黃志偉/環彩生活有限公司 | 屏東縣 | 場域: 政府機構 | 屏東市中山路段10座與勝利路段5座,總計15座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搜尋所有 呼光冀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庄腳因仔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先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廖先生故鄉在雲林因從小家裡務農,因為家裡環境辛苦深覺一定要北上發展才能改善家裡環境,國中之後獨自離鄉背井到北部念書,退伍後開始工作,累積經驗也嘗盡人生甘苦後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

我的父親

敍述者: | 上傳者: 迎龍行腳團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句說不出口的愛卻因為父親的驟逝,再也沒有機會說了,生前沒有太多機會互動,但其實心繫著彼此,女兒心裡會一直給爸爸留一個位置,您再也沒有機會牽我走進紅毯,但我知道那一天您...

四郎探母真實版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錫麟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錫麟老先生的故事,恰如京劇「四郎探母」的翻版。原籍河南的他,求學階段適逢抗戰、國共內戰,因此跟著學校教官四處避難,民國37年又跟隨著國民政府到臺灣。來臺後近40年的時間,無法見到母親,只能靠著書信連絡...

棒球越打越不老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奶奶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65歲的孫奶奶年輕時努力念書,讀到高中因為家裡經濟不允許,便棄學開始工作賺錢提供哥哥們念書。結婚後心甘情願當家庭主婦,生養三名兒女,一家五口就靠著先生在南部工作的薪水支應,生活清苦。好不容易小孩長大,...

布農族的獵人守則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水來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知道布農族打獵的禁忌嗎?年輕時是布農族獵人的田水來說,如果聽到小孩子打噴嚏或者放屁的聲音就不可以出門,而出門後看到的第一隻小鳥若是由右往左飛行的話也必須回家,但如果看到小鳥由左至右飛行,就代表今天會大...

用歌唱和族人分享打獵豐收的喜悅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春惠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田春惠女士是布農族的後代,父親是部落的耆老,布農族早期以打獵維生,因此從小她便在獵人的部落中長大,布農族的男人在年輕時都是驍勇善戰的勇士,她的父親出門打獵時,若沒有好夢兆是不出門的,而有好夢兆而打獵回...

一家都是揑麵人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陳蘇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走進巫家揑麵館,你會驚訝於捏麵藝術竟能如此細緻動人,談到創業的點點滴滴,跟著先生投入揑麵領域的巫陳蘇女士說,一開始也常遇到發霉、褪色、龜裂等情況,持續改良揑麵材料後,保存情況變好,造型也越來越多。她笑...

臺北女師校園生活 直擊二二八事件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彭秀貞從小在苗栗長大,北上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求學,她是第二屆畢業生。當時能唸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是很神氣的,她的父親做行李箱送她上臺北,學生們的制服是用上海布料做成,相當漂亮,校園生活也多彩...

延續書法的藝術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森錦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熱愛書法的邱森錦,在國小及社區推廣書法教學,教孩子也教銀髮族。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中國字的理解以及練習都不夠,書法在這二十幾年也出現斷層,邱森錦說,練習書法不只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

配合調查傳成被關 一甲子後吐實情

敍述者: 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民國四十年前後,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彭秀貞鄉返回苗栗家鄉教書,同時她的同鄉同學陳乾妹唸書接觸左派思想,曾拿禁書給她看;雖然彭秀貞沒有看,但在陳乾妹被捕後,牽連在苗栗教書的許多同窗,她也被苗栗憲兵隊漏...

餐飲師透過比賽超越自己

敍述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上傳者: 林修逸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健生 | 發佈日期: 2014/02/20 | 故事摘要: 小小工作室還擺著來不及整理的行李箱,剛回到臺灣,時差都來不及調整,馬上又回到義守大學烘焙坊主廚的崗位上,他,是剛拿下德國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IKA Olympics)金牌的李建生。「參加比賽一直是我...

發揚揑麵技藝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旗軍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很多揑麵人師傅不喜歡將技術傳授他人,幸運的巫旗軍卻遇上貴人,遇到一位老師傅傳授畢生絕學,加上自己的努力經營,於是有了巫家揑麵館的存在,常常有來自新加坡、印尼美國的旅行遊客來參觀,獲得各界肯定。當初基於...

活著,是上天的庇佑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光輝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原籍昆明的李光輝老先生,經歷過中日大戰以及國共內戰,每每日軍轟炸後,常有大體被炸的到處亂飛,有的甚至掛在樹上,只能用滿目瘡痍來形容。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戰爭,是一次國共內戰領命去轟炸機場,差點就炸死共軍大...

與死亡三次擦身而過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才壽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21歲時,有著甲種少年飛行學校畢業背景的林才壽,在二二八事件時加入「溪湖青年自衛隊」,被推舉為隊長維護地方治安,他帶隊配短槍,衝進溪湖糖廠「強借」38式步槍10多枝及卡車一部,自首後被以內亂罪判三次死...

昨日的戰友、今日的敵人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廷福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李廷福老先生一生戎馬,參與過中日大戰、二次大戰等,參與的每一次任務都讓他無法忘懷。一次中日戰爭中,敵軍飛彈炸毀了防空洞口,躲在防空洞裡的一百多人就活活的被悶死;而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當時部分戰友沒有隨...

庄腳因仔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先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廖先生故鄉在雲林因從小家裡務農,因為家裡環境辛苦深覺一定要北上發展才能改善家裡環境,國中之後獨自離鄉背井到北部念書,退伍後開始工作,累積經驗也嘗盡人生甘苦後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

我的父親

敍述者: | 上傳者: 迎龍行腳團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句說不出口的愛卻因為父親的驟逝,再也沒有機會說了,生前沒有太多機會互動,但其實心繫著彼此,女兒心裡會一直給爸爸留一個位置,您再也沒有機會牽我走進紅毯,但我知道那一天您...

四郎探母真實版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錫麟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錫麟老先生的故事,恰如京劇「四郎探母」的翻版。原籍河南的他,求學階段適逢抗戰、國共內戰,因此跟著學校教官四處避難,民國37年又跟隨著國民政府到臺灣。來臺後近40年的時間,無法見到母親,只能靠著書信連絡...

棒球越打越不老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奶奶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65歲的孫奶奶年輕時努力念書,讀到高中因為家裡經濟不允許,便棄學開始工作賺錢提供哥哥們念書。結婚後心甘情願當家庭主婦,生養三名兒女,一家五口就靠著先生在南部工作的薪水支應,生活清苦。好不容易小孩長大,...

布農族的獵人守則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水來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知道布農族打獵的禁忌嗎?年輕時是布農族獵人的田水來說,如果聽到小孩子打噴嚏或者放屁的聲音就不可以出門,而出門後看到的第一隻小鳥若是由右往左飛行的話也必須回家,但如果看到小鳥由左至右飛行,就代表今天會大...

用歌唱和族人分享打獵豐收的喜悅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春惠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田春惠女士是布農族的後代,父親是部落的耆老,布農族早期以打獵維生,因此從小她便在獵人的部落中長大,布農族的男人在年輕時都是驍勇善戰的勇士,她的父親出門打獵時,若沒有好夢兆是不出門的,而有好夢兆而打獵回...

一家都是揑麵人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陳蘇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走進巫家揑麵館,你會驚訝於捏麵藝術竟能如此細緻動人,談到創業的點點滴滴,跟著先生投入揑麵領域的巫陳蘇女士說,一開始也常遇到發霉、褪色、龜裂等情況,持續改良揑麵材料後,保存情況變好,造型也越來越多。她笑...

臺北女師校園生活 直擊二二八事件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彭秀貞從小在苗栗長大,北上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求學,她是第二屆畢業生。當時能唸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是很神氣的,她的父親做行李箱送她上臺北,學生們的制服是用上海布料做成,相當漂亮,校園生活也多彩...

延續書法的藝術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森錦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熱愛書法的邱森錦,在國小及社區推廣書法教學,教孩子也教銀髮族。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中國字的理解以及練習都不夠,書法在這二十幾年也出現斷層,邱森錦說,練習書法不只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

配合調查傳成被關 一甲子後吐實情

敍述者: 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民國四十年前後,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彭秀貞鄉返回苗栗家鄉教書,同時她的同鄉同學陳乾妹唸書接觸左派思想,曾拿禁書給她看;雖然彭秀貞沒有看,但在陳乾妹被捕後,牽連在苗栗教書的許多同窗,她也被苗栗憲兵隊漏...

餐飲師透過比賽超越自己

敍述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上傳者: 林修逸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健生 | 發佈日期: 2014/02/20 | 故事摘要: 小小工作室還擺著來不及整理的行李箱,剛回到臺灣,時差都來不及調整,馬上又回到義守大學烘焙坊主廚的崗位上,他,是剛拿下德國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IKA Olympics)金牌的李建生。「參加比賽一直是我...

發揚揑麵技藝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旗軍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很多揑麵人師傅不喜歡將技術傳授他人,幸運的巫旗軍卻遇上貴人,遇到一位老師傅傳授畢生絕學,加上自己的努力經營,於是有了巫家揑麵館的存在,常常有來自新加坡、印尼美國的旅行遊客來參觀,獲得各界肯定。當初基於...

活著,是上天的庇佑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光輝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原籍昆明的李光輝老先生,經歷過中日大戰以及國共內戰,每每日軍轟炸後,常有大體被炸的到處亂飛,有的甚至掛在樹上,只能用滿目瘡痍來形容。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戰爭,是一次國共內戰領命去轟炸機場,差點就炸死共軍大...

與死亡三次擦身而過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才壽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21歲時,有著甲種少年飛行學校畢業背景的林才壽,在二二八事件時加入「溪湖青年自衛隊」,被推舉為隊長維護地方治安,他帶隊配短槍,衝進溪湖糖廠「強借」38式步槍10多枝及卡車一部,自首後被以內亂罪判三次死...

昨日的戰友、今日的敵人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廷福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李廷福老先生一生戎馬,參與過中日大戰、二次大戰等,參與的每一次任務都讓他無法忘懷。一次中日戰爭中,敵軍飛彈炸毀了防空洞口,躲在防空洞裡的一百多人就活活的被悶死;而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後,當時部分戰友沒有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