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的敍述者是曲獻玉, 上傳者是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故事類別是其他,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陳榮光, 發佈日期是2014/01/16, 故事摘要是陳榮光的一生中,朋友常說他很傻,因為他年輕時捐了很多土地給政府,24歲時,他做了農會理事,任期為兩任共八年。由於當時他覺得山上土地並沒有很值錢,剛好政府又說要蓋活動中心及衛生所,因此陳榮光也同意捐了一筆土地給政府,後來民國72年政府要在拉拉山神木風景區蓋停車場,他又捐了一塊土地,現在陳榮光想想這些地....

故事類別其他
故事編號2014105
故事標題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故事摘要陳榮光的一生中,朋友常說他很傻,因為他年輕時捐了很多土地給政府,24歲時,他做了農會理事,任期為兩任共八年。由於當時他覺得山上土地並沒有很值錢,剛好政府又說要蓋活動中心及衛生所,因此陳榮光也同意捐了一筆土地給政府,後來民國72年政府要在拉拉山神木風景區蓋停車場,他又捐了一塊土地,現在陳榮光想想這些地價值不斐,但是他還是很開心可以為國家盡一份力。
上傳者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敍述者曲獻玉
敍述的主要人物陳榮光
說故事地點桃園縣
發佈日期2014/01/16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75FE499011784DDE

故事類別

其他

故事編號

2014105

故事標題

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故事摘要

陳榮光的一生中,朋友常說他很傻,因為他年輕時捐了很多土地給政府,24歲時,他做了農會理事,任期為兩任共八年。由於當時他覺得山上土地並沒有很值錢,剛好政府又說要蓋活動中心及衛生所,因此陳榮光也同意捐了一筆土地給政府,後來民國72年政府要在拉拉山神木風景區蓋停車場,他又捐了一塊土地,現在陳榮光想想這些地價值不斐,但是他還是很開心可以為國家盡一份力。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敍述者

曲獻玉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榮光

說故事地點

桃園縣

發佈日期

2014/01/16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75FE499011784DDE

根據識別碼 2014105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105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105 ... ]

根據名稱 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資料。

[ 搜尋所有 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 ... ]

根據姓名 陳榮光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陳榮光 ...)

南服中心舉辦客家剪紙魔術師活動 傳承客家傳統技藝文化

上版日期: 111-10-24 | 內容: 為配合客家委員會持續推動客家文化傳承,以扶植及加強培育種子教師,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於10月2、16、23日,分三梯次舉辦「客家剪紙魔術師」活動,邀請客家剪紙專業老師陳榮光親自教學,藉由實作課程讓此...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中心新聞

喜福運途賀新春 南服中心邀書法名家揮毫贈春聯 加碼客家窗花剪紙免費贈民眾

上版日期: 112-01-12 | 內容: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迎接兔年到來,今(12)日起一連兩天舉辦揮毫寫贈春聯活動,邀請5位書法名家現場揮毫,以及發贈總統府「喜福運途」春聯及紅包袋,活動由南服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出席致詞,並揮毫書寫祝福春...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中心新聞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榮成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9046455

@ 董監事資料集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22245 | 所代表法人: | 宏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2507994

@ 董監事資料集

正玶企業有限公司

產品中類: 11紡織業 | 廠址: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二路三七三號三樓 | 工廠現況: 校正後廢止 | 主要產品: 115紡織品

@ 新北市工廠登記清冊v2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乾和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16643562

@ 董監事資料集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820000 | 所代表法人: | 祐嘉企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2997161

@ 董監事資料集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德居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30932281

@ 董監事資料集

南服中心舉辦客家剪紙魔術師活動 傳承客家傳統技藝文化

上版日期: 111-10-24 | 內容: 為配合客家委員會持續推動客家文化傳承,以扶植及加強培育種子教師,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於10月2、16、23日,分三梯次舉辦「客家剪紙魔術師」活動,邀請客家剪紙專業老師陳榮光親自教學,藉由實作課程讓此...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中心新聞

喜福運途賀新春 南服中心邀書法名家揮毫贈春聯 加碼客家窗花剪紙免費贈民眾

上版日期: 112-01-12 | 內容: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迎接兔年到來,今(12)日起一連兩天舉辦揮毫寫贈春聯活動,邀請5位書法名家現場揮毫,以及發贈總統府「喜福運途」春聯及紅包袋,活動由南服中心副執行長陳文亮出席致詞,並揮毫書寫祝福春...

@ 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中心新聞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榮成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9046455

@ 董監事資料集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22245 | 所代表法人: | 宏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2507994

@ 董監事資料集

正玶企業有限公司

產品中類: 11紡織業 | 廠址: 新北市汐止區福德二路三七三號三樓 | 工廠現況: 校正後廢止 | 主要產品: 115紡織品

@ 新北市工廠登記清冊v2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乾和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16643562

@ 董監事資料集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820000 | 所代表法人: | 祐嘉企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2997161

@ 董監事資料集

陳榮光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德居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30932281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陳榮光 ... ]

姓名 陳榮光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陳榮光)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193巷30號1樓
陳榮光05256389撤銷 - 獨資

新北市中和區自立路99巷36弄10號2樓
陳榮光34621555核准設立 - 獨資

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3段40巷31號
陳榮光29046455核准設立

桃園市新屋區笨港里湧泉路56號
陳榮光87401468核准設立 - 獨資

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民權街88號
陳榮光72744640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0043640)

屏東縣佳冬鄉玉光村大同路310號1樓
陳榮光94291065歇業/撤銷 - 獨資

苗栗縣頭份市成功里13鄰明新街79巷1號1樓
陳榮光12697138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18-06-20)

桃園市龍潭區高原里福源路6鄰120號
陳榮光  44603113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9005496)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193巷30號1樓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05256389 | 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自立路99巷36弄10號2樓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34621555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3段40巷31號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2904645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笨港里湧泉路56號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87401468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民權街88號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72744640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0043640)

登記地址: 屏東縣佳冬鄉玉光村大同路310號1樓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94291065 | 歇業/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苗栗縣頭份市成功里13鄰明新街79巷1號1樓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12697138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18-06-20)

登記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高原里福源路6鄰120號 | 負責人: 陳榮光   | 統編: 44603113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9005496)

[ 查詢所有 陳榮光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一生中做了最傻的事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澎湖縣推動婦女疾病篩檢的過程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愛,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秋熹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從偏鄉離島調回馬公本島的陳秋熹,因為同事罹患子宮頸癌過世,所以衛生局長開始要求推動澎湖縣內的篩檢;又因為澎湖地方民風純樸,對於子宮頸篩檢及乳房超音波檢查民眾意願不高,甚至還會逃避…等等問題,但她都一一...

把他藏在天花板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林嬌娥先生是外省人,當時在羅東國小當老師,就寄住在她們家,她爸爸沒有省籍之分,對他非常照顧。228事件發生後,臺灣的流氓要抓外省人,她爸爸就偷偷將他藏在天花板上,她媽媽送飯給他吃的時候才打開。 藏了一...

甘願走路去上學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林嬌娥就讀蘭陽高女時,校方規定,住羅東的同學不准乘坐巴士只能搭火車。 戰前火車非常準時,戰後火車卻嚴重脫序,常常一等好幾個小時還看不到火車的影子,嚴重影響上下學。 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可替代的情形下,她...

昭和19年的夏天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昭和19年(1944)的夏天,當時林嬌娥高女一年級,因為戰爭的關係,她們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捏飯團、做匏瓜干……。她們也要去割馬草,曬乾以後帶到學校去交給老師。 學校有組織隊伍去幫農人割稻,成員包括一到...

邁向電腦化作業的自我成長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秋熹 | 發佈日期: 2014/02/27 | 故事摘要: 在擔任衛生局科長時,因為時任的局長非常要求電腦化作業,所以一切都自己身體力行,從自我的學習、公式的設定…等等,讓當時的衛生局在短短的時間內完全進入電腦化作業的流程。

考高女不容易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小學畢業後,林嬌娥要去考高女,媽媽反對:查某囝仔讀小學就好了,以後嫁人還不是一樣要煮飯、生小孩、帶小孩?但爸爸認為林嬌娥是獨生女,將來責任很重,要多讀書才有智慧。 入學考試分三種,包括筆試、口試及體育...

他是好老師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俞仁浦是林嬌娥的老師,他是個天才,可以說10項全能。 他很會教書,都教學生正確的觀念,學生都很敬愛他。後來畢業後聽說他被抓去,我們都覺得很奇怪,怎麼會這樣? 他被關了很多年,後來學生在路上遇見他跟他...

偷雞也要蝕把米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林嬌娥認為,讓孩子一技在身比留財產給他們更有用。 年輕的時候,林嬌娥曾經跟一位日本老師學高級洋裁,也到臺北學高級毛衣編織,她都很有興趣。她阿媽買了一臺highspeed的機器給她,阿媽說:偷雞也要蝕把...

化喪子之痛為人生轉捩點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秋熹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陳秋熹曾經是個工作上的拼命三郎,一次工作中帶領志工至台灣時,他的孩子卻在澎湖發生意外溺斃。無法承受這個打擊,也不想觸景傷情,她申請降調離開原單位,而在其它工作單位歷經教育處及旅遊處時的故事,她重新站了...

因為一句話,開始走進琉璃珠世界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瑪斯 | 金路兒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年的巫瑪斯,家族為工藝世家,當時的部落還保有原始的生態和傳統生活。那個年代,國民政府全面實施原住民漢化,加上基督教的傳播,造成了傳統的原住民習俗還有制度受到了衝擊。因為一句話,他...

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呼光冀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自民國56年起,呼光冀投考空軍官校,畢業服務軍旅20餘年,以中校階退役。當時因國共內戰,自幼即跟隨父親來臺,因戰績有功,孫立人將軍為表其功配屬勝利新村一戶眷舍給父親。在眷村裡的人來自大陸東南西北各省分...

父兼母職-為了孩子不知道什麼叫辛苦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水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吳水源於民國11年在大陸出生,因為小時候家庭環境不好,父親不長進再加上母親當時也生病,無法撫養他們,所以在他八歲的時候過繼給別人,受到的生活待遇不是很好,逃了出來一度還在外面流浪當乞丐。在一個機緣下遇...

澎湖廟宇文化~福官(小法)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再添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福官~小法」為澎湖廟宇文化的特色,許多廟宇慶典都需要由小法來執行一些儀式,黃再添小時候開始學習,目前成了前寮朱王廟的「小法頭」,在傳承時,將小時候所學、不足的地方編列成一系列教材,來教導新一批小法的...

因為戰爭拆了我家樓房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陳美完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廖陳美完小時候住在宜蘭市西門,她們家是一棟木造的樓房,她阿公的時代蓋的,都用很好的木料,那房子很深、很漂亮,大概是當時附近唯一的一棟樓房。 後來因為打仗的關係,日本政府在附近規劃一條火路,她們的樓房就...

回憶戰時救護訓練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陳美完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戰爭時女學生也被動員,要接受各種訓練。在學校要種菜、種蕃薯,長刀訓練,學習捏飯團等。廖陳美完也有到醫院去接受護理訓練,學習如何包紮傷口,最難忘的是到外科病房見習,進去開刀房參觀醫師進行外科手術,病人的...

澎湖縣推動婦女疾病篩檢的過程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愛,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秋熹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從偏鄉離島調回馬公本島的陳秋熹,因為同事罹患子宮頸癌過世,所以衛生局長開始要求推動澎湖縣內的篩檢;又因為澎湖地方民風純樸,對於子宮頸篩檢及乳房超音波檢查民眾意願不高,甚至還會逃避…等等問題,但她都一一...

把他藏在天花板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林嬌娥先生是外省人,當時在羅東國小當老師,就寄住在她們家,她爸爸沒有省籍之分,對他非常照顧。228事件發生後,臺灣的流氓要抓外省人,她爸爸就偷偷將他藏在天花板上,她媽媽送飯給他吃的時候才打開。 藏了一...

甘願走路去上學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林嬌娥就讀蘭陽高女時,校方規定,住羅東的同學不准乘坐巴士只能搭火車。 戰前火車非常準時,戰後火車卻嚴重脫序,常常一等好幾個小時還看不到火車的影子,嚴重影響上下學。 在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可替代的情形下,她...

昭和19年的夏天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昭和19年(1944)的夏天,當時林嬌娥高女一年級,因為戰爭的關係,她們要做很多事情,包括捏飯團、做匏瓜干……。她們也要去割馬草,曬乾以後帶到學校去交給老師。 學校有組織隊伍去幫農人割稻,成員包括一到...

邁向電腦化作業的自我成長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秋熹 | 發佈日期: 2014/02/27 | 故事摘要: 在擔任衛生局科長時,因為時任的局長非常要求電腦化作業,所以一切都自己身體力行,從自我的學習、公式的設定…等等,讓當時的衛生局在短短的時間內完全進入電腦化作業的流程。

考高女不容易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小學畢業後,林嬌娥要去考高女,媽媽反對:查某囝仔讀小學就好了,以後嫁人還不是一樣要煮飯、生小孩、帶小孩?但爸爸認為林嬌娥是獨生女,將來責任很重,要多讀書才有智慧。 入學考試分三種,包括筆試、口試及體育...

他是好老師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俞仁浦是林嬌娥的老師,他是個天才,可以說10項全能。 他很會教書,都教學生正確的觀念,學生都很敬愛他。後來畢業後聽說他被抓去,我們都覺得很奇怪,怎麼會這樣? 他被關了很多年,後來學生在路上遇見他跟他...

偷雞也要蝕把米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嬌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林嬌娥認為,讓孩子一技在身比留財產給他們更有用。 年輕的時候,林嬌娥曾經跟一位日本老師學高級洋裁,也到臺北學高級毛衣編織,她都很有興趣。她阿媽買了一臺highspeed的機器給她,阿媽說:偷雞也要蝕把...

化喪子之痛為人生轉捩點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秋熹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陳秋熹曾經是個工作上的拼命三郎,一次工作中帶領志工至台灣時,他的孩子卻在澎湖發生意外溺斃。無法承受這個打擊,也不想觸景傷情,她申請降調離開原單位,而在其它工作單位歷經教育處及旅遊處時的故事,她重新站了...

因為一句話,開始走進琉璃珠世界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瑪斯 | 金路兒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出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一年的巫瑪斯,家族為工藝世家,當時的部落還保有原始的生態和傳統生活。那個年代,國民政府全面實施原住民漢化,加上基督教的傳播,造成了傳統的原住民習俗還有制度受到了衝擊。因為一句話,他...

兒時記憶中的勝利新村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呼光冀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自民國56年起,呼光冀投考空軍官校,畢業服務軍旅20餘年,以中校階退役。當時因國共內戰,自幼即跟隨父親來臺,因戰績有功,孫立人將軍為表其功配屬勝利新村一戶眷舍給父親。在眷村裡的人來自大陸東南西北各省分...

父兼母職-為了孩子不知道什麼叫辛苦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水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吳水源於民國11年在大陸出生,因為小時候家庭環境不好,父親不長進再加上母親當時也生病,無法撫養他們,所以在他八歲的時候過繼給別人,受到的生活待遇不是很好,逃了出來一度還在外面流浪當乞丐。在一個機緣下遇...

澎湖廟宇文化~福官(小法)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再添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福官~小法」為澎湖廟宇文化的特色,許多廟宇慶典都需要由小法來執行一些儀式,黃再添小時候開始學習,目前成了前寮朱王廟的「小法頭」,在傳承時,將小時候所學、不足的地方編列成一系列教材,來教導新一批小法的...

因為戰爭拆了我家樓房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陳美完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廖陳美完小時候住在宜蘭市西門,她們家是一棟木造的樓房,她阿公的時代蓋的,都用很好的木料,那房子很深、很漂亮,大概是當時附近唯一的一棟樓房。 後來因為打仗的關係,日本政府在附近規劃一條火路,她們的樓房就...

回憶戰時救護訓練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陳美完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戰爭時女學生也被動員,要接受各種訓練。在學校要種菜、種蕃薯,長刀訓練,學習捏飯團等。廖陳美完也有到醫院去接受護理訓練,學習如何包紮傷口,最難忘的是到外科病房見習,進去開刀房參觀醫師進行外科手術,病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