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一生行醫樂於助人的敍述者是張喆喜, 上傳者是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節慶育樂,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駱雲從, 發佈日期是2014/01/16, 故事摘要是今年95歲的駱雲從來土庫生活已經60、70年了,父子兩人都是從醫,受父親的委託和老婆回到土庫,因父親要從政必須放棄醫院,於是叫他回來幫忙。駱雲從從小就學醫,興趣也是學醫,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便開始騎單車去行醫,他認為不是用錢就可以救人。行醫多年不少病人會回來看看駱醫生,只要打聲招呼駱先生就會很開心、很滿....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節慶育樂
故事編號2014107
故事標題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故事摘要今年95歲的駱雲從來土庫生活已經60、70年了,父子兩人都是從醫,受父親的委託和老婆回到土庫,因父親要從政必須放棄醫院,於是叫他回來幫忙。駱雲從從小就學醫,興趣也是學醫,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便開始騎單車去行醫,他認為不是用錢就可以救人。行醫多年不少病人會回來看看駱醫生,只要打聲招呼駱先生就會很開心、很滿足。一次參加救國團的活動讓他覺得很有意義,也就馬上投入救國團去救助更多人。駱醫生表示人一生中做好事便會有好的福報。同時駱醫生的住所也是當年拍電影的場景。駱醫生也覺得現在的公寓很漂亮,但仍然喜歡古厝。民國54年土庫國小請他當家長會長,當時的小朋友不喜歡讀書,駱醫生為了吸引小朋友上學,便贊助學校成立了棒球隊,出錢出力,學校便取名為青雲棒球隊來紀念。
上傳者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敍述者張喆喜
敍述的主要人物駱雲從
說故事地點雲林縣
發佈日期2014/01/16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7E3CFE65B2EDD662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節慶育樂

故事編號

2014107

故事標題

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故事摘要

今年95歲的駱雲從來土庫生活已經60、70年了,父子兩人都是從醫,受父親的委託和老婆回到土庫,因父親要從政必須放棄醫院,於是叫他回來幫忙。駱雲從從小就學醫,興趣也是學醫,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便開始騎單車去行醫,他認為不是用錢就可以救人。行醫多年不少病人會回來看看駱醫生,只要打聲招呼駱先生就會很開心、很滿足。一次參加救國團的活動讓他覺得很有意義,也就馬上投入救國團去救助更多人。駱醫生表示人一生中做好事便會有好的福報。同時駱醫生的住所也是當年拍電影的場景。駱醫生也覺得現在的公寓很漂亮,但仍然喜歡古厝。民國54年土庫國小請他當家長會長,當時的小朋友不喜歡讀書,駱醫生為了吸引小朋友上學,便贊助學校成立了棒球隊,出錢出力,學校便取名為青雲棒球隊來紀念。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敍述者

張喆喜

敍述的主要人物

駱雲從

說故事地點

雲林縣

發佈日期

2014/01/16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7E3CFE65B2EDD662

根據識別碼 2014107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107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107 ... ]

根據名稱 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資料。

[ 搜尋所有 一生行醫樂於助人 ... ]

根據姓名 駱雲從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駱雲從 資料。

[ 搜尋所有 駱雲從 ... ]

與一生行醫樂於助人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從小頑童到老玩童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樸勻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樸勻以前是個愛玩的孩子,廟口、公園總是可以看見他的身影,對玩真的是很有一套。而父親以前是開設雜貨店的,以前開雜貨店都要防小偷,還要防老鼠或貓狗偷吃店裡的食物,那些可都是重要的生財工具呢!因此父親常常...

踏上藝術的旅程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哲榮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20號倉庫駐站藝術家劉哲榮,自小熱愛畫畫,但家中並不支持他往藝術方向發展,國中時曾半夜偷偷地製作學校海報,高中時拒絕唸書,讓父母開始重視他的意願。直到父母願意讓他去畫室學畫,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去夜市...

張博威的街頭藝術傳奇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博威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人稱街頭藝人之父張博威,國中時期開始接觸音樂,當兵時期雖然沒有名額可考進藝工隊,但因緣際會之下,在澎湖籌組小型藝工隊累積表演統籌之經驗,退伍後先從事旅遊業,因遊覽各國特色後,發覺臺灣獨特性不夠,但可以...

大肚山紅土創作與記憶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賢祥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藝術家彭賢祥,大學時期到東海大學唸美術系,便與都會公園一帶有淵源,並於當地定居下來,會利用大度山紅土創作,因為小時候在苗栗與爺爺相處,是傳統農村生長的子弟,從小對泥地有深厚的情感,小時候接觸的泥土偏軟...

藝術創作之路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賢祥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藝術創作者彭賢祥,自小唸書都很順遂,到了高中時開始思考想走不安份的道路,高中時期成績不好,因聽說考美術系可以加分,也因為學畫畫的女生居多,便決定去學習畫畫。 學習畫畫的過程很順利,也輕易抓到訣竅。家人...

記憶中的金色麥田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鍊姐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金色的麥田,是臺中大雅常常可以看見的景色,鍊姐說:小時候父親辛勤工作的背影,至今都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因童年沒有太多的玩具,邊協助大人工作,邊玩樂就是我們的樂趣。也常常在麥田收割時,拿著麥到菜市場去爆麥...

老癡呆變成「文史活字典」

敍述者: 張肇和/張肇聖/鄭國正 | 上傳者: 臺東縣成功鎮愛鄉協會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河盛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王河盛退休前生了場大病,動了2次手術,康復後卻發現自己患有老人癡呆症必需靜養,於是便辦理退休。隔年,阮昌銳教授委請王河盛協助進行《原住民族譜》建置計畫。接下工作後,原來虛弱的身體竟逐漸康復,智力也似乎...

文史歲月

敍述者: 張肇和 | 上傳者: 臺東縣成功鎮愛鄉協會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河盛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王河盛18年次,出生在基隆,在民國23年,父親應魚販邀聘舉家遷徙到新港。 15歲高等科畢業後任新港庄役場工友,經歷戶籍員、戶籍幹事、戶籍課長、戶政所秘書等職。民國62年被鎮長宋賢英延攬轉任公所秘書,...

當年演小生的風光

敍述者: 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余新谷、張嘉明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1950年代,苗栗縣出磺坑礦場年輕員工成立鼓樂會(子弟班),找戲班老師教戲後粉墨登場登台公演,不但在苗栗受歡迎,也曾經在北港朝天宮演出大受歡迎,當年飾演小生楊宗保的余新谷,回憶一甲子前的子弟成員與風光...

典藏歷史的感動

敍述者: 張思嫺 侯建全 | 上傳者: 臺灣圖書室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高振興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57歲高振興退伍後,當過交趾陶學徒、工廠員工,因此迷上古文物,一頭栽入臺灣古文物收藏,加入民俗文物協會,走遍各地尋寶或與同好交易,收藏上千種文物,包含先民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器物。剛開始收藏文物...

跳著即將失傳的舞蹈

敍述者: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泰雅族阿嬤Wuma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泰雅族阿嬤Wumas(漢名給樹)能歌善舞,也會編織。小時候參加學校歌唱比賽得過第一名,編織衣服比賽也得了第二名,還曾受邀在眾多場合載歌載舞。成年後的Wumas結婚了,但丈夫早逝,她獨力養育7個兒子,一...

創意料理人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楊彥希 | 發佈日期: 2013/12/10 | 故事摘要: 楊彥希在17歲時,本著對料理有一股熱忱,便一腳踏進料理界。從拜託店家以不支薪的方式讓他學習開始,每天店家也只供應一份餐,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他以26歲年輕之姿當上主廚,並在28歲就自行創業,也讓一開始...

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守德 | 發佈日期: 2013/12/10 | 故事摘要: 張守德八歲確診為脊髓肌肉萎縮症,但他從不對生命放棄。高中時因為校方怕他負荷不了課程,建議轉至楠梓特殊學校就讀。當時他寫了一封信給總統,總統也親自到學校給他激勵打氣,因此他決定再繼續升學。每天通車補習的...

豫劇天后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海玲 | 發佈日期: 2013/12/10 | 故事摘要: 王海玲,一個臺灣左營土生土長的小孩,小時候因為喜愛歌仔戲,在八歲那年加入了劇團。熱愛運動的她,加入劇團前學了八個月的芭蕾舞,因為一次重病無法參與表演,因緣際會的,卻從加入劇團後轉戰傳統戲曲。學戲的過程...

古今中外所有的角色都是我的雙手掌握

敍述者: | 上傳者: 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石吉 | 發佈日期: 2013/12/03 | 故事摘要: 目前是何石吉民俗劇團的團主,是嘉義縣竹崎山人,因為家裡離學校單程就需要一小時的路程,而且加上喜歡遊玩,所以小學三年級就失學開始工作。雖然父親創設歌仔戲團,但因為沒興趣,經過轉換好幾個工作後,最後跟著姊...

從小頑童到老玩童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樸勻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樸勻以前是個愛玩的孩子,廟口、公園總是可以看見他的身影,對玩真的是很有一套。而父親以前是開設雜貨店的,以前開雜貨店都要防小偷,還要防老鼠或貓狗偷吃店裡的食物,那些可都是重要的生財工具呢!因此父親常常...

踏上藝術的旅程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哲榮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20號倉庫駐站藝術家劉哲榮,自小熱愛畫畫,但家中並不支持他往藝術方向發展,國中時曾半夜偷偷地製作學校海報,高中時拒絕唸書,讓父母開始重視他的意願。直到父母願意讓他去畫室學畫,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去夜市...

張博威的街頭藝術傳奇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博威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人稱街頭藝人之父張博威,國中時期開始接觸音樂,當兵時期雖然沒有名額可考進藝工隊,但因緣際會之下,在澎湖籌組小型藝工隊累積表演統籌之經驗,退伍後先從事旅遊業,因遊覽各國特色後,發覺臺灣獨特性不夠,但可以...

大肚山紅土創作與記憶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賢祥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藝術家彭賢祥,大學時期到東海大學唸美術系,便與都會公園一帶有淵源,並於當地定居下來,會利用大度山紅土創作,因為小時候在苗栗與爺爺相處,是傳統農村生長的子弟,從小對泥地有深厚的情感,小時候接觸的泥土偏軟...

藝術創作之路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賢祥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藝術創作者彭賢祥,自小唸書都很順遂,到了高中時開始思考想走不安份的道路,高中時期成績不好,因聽說考美術系可以加分,也因為學畫畫的女生居多,便決定去學習畫畫。 學習畫畫的過程很順利,也輕易抓到訣竅。家人...

記憶中的金色麥田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鍊姐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金色的麥田,是臺中大雅常常可以看見的景色,鍊姐說:小時候父親辛勤工作的背影,至今都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因童年沒有太多的玩具,邊協助大人工作,邊玩樂就是我們的樂趣。也常常在麥田收割時,拿著麥到菜市場去爆麥...

老癡呆變成「文史活字典」

敍述者: 張肇和/張肇聖/鄭國正 | 上傳者: 臺東縣成功鎮愛鄉協會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河盛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王河盛退休前生了場大病,動了2次手術,康復後卻發現自己患有老人癡呆症必需靜養,於是便辦理退休。隔年,阮昌銳教授委請王河盛協助進行《原住民族譜》建置計畫。接下工作後,原來虛弱的身體竟逐漸康復,智力也似乎...

文史歲月

敍述者: 張肇和 | 上傳者: 臺東縣成功鎮愛鄉協會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河盛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王河盛18年次,出生在基隆,在民國23年,父親應魚販邀聘舉家遷徙到新港。 15歲高等科畢業後任新港庄役場工友,經歷戶籍員、戶籍幹事、戶籍課長、戶政所秘書等職。民國62年被鎮長宋賢英延攬轉任公所秘書,...

當年演小生的風光

敍述者: 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余新谷、張嘉明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1950年代,苗栗縣出磺坑礦場年輕員工成立鼓樂會(子弟班),找戲班老師教戲後粉墨登場登台公演,不但在苗栗受歡迎,也曾經在北港朝天宮演出大受歡迎,當年飾演小生楊宗保的余新谷,回憶一甲子前的子弟成員與風光...

典藏歷史的感動

敍述者: 張思嫺 侯建全 | 上傳者: 臺灣圖書室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高振興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57歲高振興退伍後,當過交趾陶學徒、工廠員工,因此迷上古文物,一頭栽入臺灣古文物收藏,加入民俗文物協會,走遍各地尋寶或與同好交易,收藏上千種文物,包含先民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器物。剛開始收藏文物...

跳著即將失傳的舞蹈

敍述者: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泰雅族阿嬤Wuma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泰雅族阿嬤Wumas(漢名給樹)能歌善舞,也會編織。小時候參加學校歌唱比賽得過第一名,編織衣服比賽也得了第二名,還曾受邀在眾多場合載歌載舞。成年後的Wumas結婚了,但丈夫早逝,她獨力養育7個兒子,一...

創意料理人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楊彥希 | 發佈日期: 2013/12/10 | 故事摘要: 楊彥希在17歲時,本著對料理有一股熱忱,便一腳踏進料理界。從拜託店家以不支薪的方式讓他學習開始,每天店家也只供應一份餐,抱著這樣的學習態度,他以26歲年輕之姿當上主廚,並在28歲就自行創業,也讓一開始...

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守德 | 發佈日期: 2013/12/10 | 故事摘要: 張守德八歲確診為脊髓肌肉萎縮症,但他從不對生命放棄。高中時因為校方怕他負荷不了課程,建議轉至楠梓特殊學校就讀。當時他寫了一封信給總統,總統也親自到學校給他激勵打氣,因此他決定再繼續升學。每天通車補習的...

豫劇天后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海玲 | 發佈日期: 2013/12/10 | 故事摘要: 王海玲,一個臺灣左營土生土長的小孩,小時候因為喜愛歌仔戲,在八歲那年加入了劇團。熱愛運動的她,加入劇團前學了八個月的芭蕾舞,因為一次重病無法參與表演,因緣際會的,卻從加入劇團後轉戰傳統戲曲。學戲的過程...

古今中外所有的角色都是我的雙手掌握

敍述者: | 上傳者: 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石吉 | 發佈日期: 2013/12/03 | 故事摘要: 目前是何石吉民俗劇團的團主,是嘉義縣竹崎山人,因為家裡離學校單程就需要一小時的路程,而且加上喜歡遊玩,所以小學三年級就失學開始工作。雖然父親創設歌仔戲團,但因為沒興趣,經過轉換好幾個工作後,最後跟著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