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記憶,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兒時記憶,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的敍述者是屏東駐地攝影,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南部), 故事類別是其他,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陳金城, 發佈日期是2014/01/17, 故事摘要是陳金城生長在萬丹鄉的村落中,從小就會和村裡的長輩們學習一些文化。家中務農,所以年幼時,常去田裡幫忙。小的時候,傍晚常會聽見敲鑼打鼓的聲音,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是傳統的宋江陣。30年後再回家鄉,燃起在他心中兒時的記憶,覺得應該要好好地保存傳統的文化,讓那些成為文化的資產。在這過程中,一路上碰到許多困難,秉....

故事類別其他
故事編號2014196
故事標題兒時記憶,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
故事摘要陳金城生長在萬丹鄉的村落中,從小就會和村裡的長輩們學習一些文化。家中務農,所以年幼時,常去田裡幫忙。小的時候,傍晚常會聽見敲鑼打鼓的聲音,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是傳統的宋江陣。30年後再回家鄉,燃起在他心中兒時的記憶,覺得應該要好好地保存傳統的文化,讓那些成為文化的資產。在這過程中,一路上碰到許多困難,秉持著感恩和堅持的心,讓這傳統的宋江陣文化可以傳承下去不失傳。
上傳者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陳金城
說故事地點屏東縣
發佈日期2014/01/17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E7FB3454E2004542

故事類別

其他

故事編號

2014196

故事標題

兒時記憶,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

故事摘要

陳金城生長在萬丹鄉的村落中,從小就會和村裡的長輩們學習一些文化。家中務農,所以年幼時,常去田裡幫忙。小的時候,傍晚常會聽見敲鑼打鼓的聲音,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是傳統的宋江陣。30年後再回家鄉,燃起在他心中兒時的記憶,覺得應該要好好地保存傳統的文化,讓那些成為文化的資產。在這過程中,一路上碰到許多困難,秉持著感恩和堅持的心,讓這傳統的宋江陣文化可以傳承下去不失傳。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城

說故事地點

屏東縣

發佈日期

2014/01/17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E7FB3454E2004542

根據識別碼 201419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196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196 ... ]

根據名稱 兒時記憶 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兒時記憶 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 資料。

[ 搜尋所有 兒時記憶 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 ... ]

根據姓名 陳金城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陳金城 ...)

長輩是身邊的活寶藏

敍述者: 鍾孟翰 | 上傳者: 陳潔米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5/08 | 故事摘要: 父親逝世後,陳金城的母親因悲傷過度而罹患失智症,甚至連他這個兒子都不認得。正當面臨人生最無助的時刻,社區因應政府政策成立了老人日托中心,他選擇相信地方資源,將母親送入中心安養,同時也投入托老中心的相關...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三法(營運職/專業職一)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七版 | 預訂出版日: 108/12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456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487-919-9 (平裝, 456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法規大意及交通安全常識(外勤)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四版 | 預訂出版日: 108/12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47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487-921-2 (平裝, 472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五法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3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60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487-984-7 (平裝, 608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穩健與發展: 澎湖囝仔謝有志

作者: 陳金城作 | 出版機構: 新視界國際文化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09/12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196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85912-5-7 (平裝, NT$250, 196面, 25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法規大意及交通安全常識(外勤)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五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5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37-092-0 (PDF)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招考)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五法 郵政法規(含概要)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二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5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63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37-747-9 (平裝, NT$650, 630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五法 郵政法規(含概要)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二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37-786-8 (PDF)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長輩是身邊的活寶藏

敍述者: 鍾孟翰 | 上傳者: 陳潔米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5/08 | 故事摘要: 父親逝世後,陳金城的母親因悲傷過度而罹患失智症,甚至連他這個兒子都不認得。正當面臨人生最無助的時刻,社區因應政府政策成立了老人日托中心,他選擇相信地方資源,將母親送入中心安養,同時也投入托老中心的相關...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三法(營運職/專業職一)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七版 | 預訂出版日: 108/12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456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487-919-9 (平裝, 456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法規大意及交通安全常識(外勤)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四版 | 預訂出版日: 108/12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47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487-921-2 (平裝, 472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五法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9/03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60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487-984-7 (平裝, 608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穩健與發展: 澎湖囝仔謝有志

作者: 陳金城作 | 出版機構: 新視界國際文化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09/12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196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85912-5-7 (平裝, NT$250, 196面, 25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法規大意及交通安全常識(外勤)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五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5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37-092-0 (PDF)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招考)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五法 郵政法規(含概要)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二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5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63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37-747-9 (平裝, NT$650, 630面, 23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郵政專家陳金城老師開講: 郵政五法 郵政法規(含概要)

作者: 陳金城編著 | 出版機構: 千華數位文化 | 版次: 第二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37-786-8 (PDF)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搜尋所有 陳金城 ... ]

姓名 陳金城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陳金城)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彰化縣社頭鄉山湖村鴻門巷11號
陳金城   60329892歇業/撤銷 - 獨資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4段153巷43號
陳金城01141372核准設立 - 獨資

高雄市美濃區吉和里和興路36號1樓(營業所在地僅供辦公連絡用)
陳金城10191160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61354700)

嘉義市東區民族里延平街138號一樓
陳金城65342509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0171102)

臺南市北區北華街5號
陳金城69406342撤銷 - 獨資

基隆市七堵區自治街四一號之二
陳金城00725709核准設立 - 獨資

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20巷6號
陳金城01570886核准設立 - 獨資

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703巷22號1樓
陳金城02363317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彰化縣社頭鄉山湖村鴻門巷11號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60329892 | 歇業/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4段153巷43號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01141372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高雄市美濃區吉和里和興路36號1樓(營業所在地僅供辦公連絡用)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10191160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61354700)

登記地址: 嘉義市東區民族里延平街138號一樓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65342509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0171102)

登記地址: 臺南市北區北華街5號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69406342 | 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基隆市七堵區自治街四一號之二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00725709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20巷6號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01570886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703巷22號1樓 | 負責人: 陳金城 | 統編: 02363317 | 核准設立 - 獨資

[ 查詢所有 陳金城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兒時記憶,是極力要保存的文化資產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中野老師的心願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陳美完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廖陳美完讀高女時,學校有一位中野老師,長得瘦瘦高高的,很漂亮。這個老師教學很嚴格,學校運動會的大會舞都是她指導的。 戰後她回去日本,有一年她來,學生打了一個戒指給她做紀念。後來她把這個戒指交代給廖陳美...

從賣青蛙學鋼琴到創造蓮霧品牌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瑞雄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王瑞雄出生在民國50年代一個務農的家庭,小時候只要有空閒時間都是在田裡幫忙。因為喜愛鋼琴,於是他利用時間抓青蛙賣錢與打零工存錢去學,最後學了三堂課因為錢不夠而終止。退伍後就專心致力於家中的蓮霧園,自己...

傳統砧板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施周桂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施周桂春剛嫁進夫家之時,起先夫家是做農具為主,但生意與市場慢慢不好,於是開始改做洗衣板與砧板。沒想到這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卻大賣,也教了很多學徒後來都自己開店營業。她希望可以慢慢交棒給年輕人,也期望這項工...

客家文化,向下扎根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鍾振斌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鍾振斌出生在屏東的六堆,這裡也是客家文化的大本營,所以對客家文化有很強烈的使命感。從大專開始就對於鄉土文化有所接觸,他體悟到現今客家母語已經嚴重地流失,便積極的推動母語課程,也鼓勵家長可以多跟小孩用客...

回憶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秀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李秀珍自幼出生在大陸陝西省漢中,家中從事務農,有九個兄弟姊妹,當時是五代同堂和祖父母一起生活,雖然沒有讀書但生活也過的滿不錯的。自從祖父母過世後,生活就變得不是那麼好大家就開始分家了。在民國28年時遇...

鑿井兩萬口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新寶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出生在萬丹鄉的張新寶,小時候因為家裡有在做打井的行業,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早期鑿井是使用蜘蛛車來挖,隨著工業化的社會轉變為機械化的工具。鑿井對於以前的農業社會來說很重要,不僅需要它來灌溉農田也是民間生...

我的家庭不一樣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Jovi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Jovi來自傳統家庭,從小就喜歡女生,高中發現自己的性向與他人的不同,但Jovi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性向,並尋求真愛。雖然臺灣法律未承認同性婚姻,但她為了愛情,不怕旁人的眼光,堅持真愛,在臺灣結婚,也有一...

初雪亭的逃亡學生生活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初雪亭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初雪亭,出生於山東省鄆城,16歲因國共內戰,不得不逃難到濟南,當時情勢危險,逃難的學生高達8000多人,一路從濟南到徐州,又到南京,南京又到湖南,最後逃到澎湖。回想過去,在澎湖是最辛苦的回憶,當時在澎...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蘇石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蘇石川先生擔任南和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為了讓身體健康,吃出健康、吃出活力。五年前帶著一群六、七十歲的義工種無農藥化肥的芥菜,今年更首度嘗試不施農藥化肥的稻鴨農法,一度被野狗吃掉30多隻鴨,讓蘇石川難...

阿猴媽祖八家將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振甫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陳振甫出生於民國40年,屬於戰後第一批的新生代。國小時期每天都得走5公里去上學,當時的社會環境大家都沒有鞋子可以穿。他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也造就他看待人生更加豁達平淡。偶然的機會,他應徵了屏東媽祖廟...

「問到謝義」真有其人 謝家曾祖父是也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移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麟輝 | 謝義 | 謝亦貴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苗栗人有一句常用的俗諺「問到謝義」,意指徒勞無功、不如不問。謝義真有其人,本名謝亦貴,是一名拓墾奇人。不過在謝麟輝家裡,這句話得說成「問到阿不多」,因為謝麟輝的曾曾祖父就是謝亦貴,謝家上下不敢說「問到...

一輩子的社會志工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方華雄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方華雄從國小便離開家鄉枋寮到高雄讀書,因為從鄉下來容易被嘲笑欺負。國中開始便叛逆學壞,親戚希望讓他轉學到升學班導正品行,沒想到他卻帶壞周遭同學。一場父親帶他去的演講改變了他的一生,除了導正人生觀,更讓...

篆刻天地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柳坤發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柳坤發小時候看山看水,到國小就發現上美術課能很輕易地將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覺得很有趣,之後也被選拔參加繪畫比賽,但與美術老師的繪畫仍有落差。八七水災時,很多阿兵哥住在鄉下救災,有人利用休息時間拿筆以小朋...

從小混混變成人民褓姆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志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是壞孩子的葉志成,常常跟別人打架,也當過小混混,為了當小偷也去學開鎖。被送到屏東後也是整天跟人打打殺殺,父親怕他逃兵,於是幫他報考了警察兵。沒想到當了員警,卻開啟他另一個豐富的人生,蓋房子、教訓...

歡喜做,甘願受- 默默不停奉獻於公益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水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蔡水龍於民國37年出生在北港,畢業後在船務公司上班,之後也曾轉換過工作跑道。民國92年開始投入志工的行業,起先參加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隊的志工,後來擔任了脊髓損傷協會志工的隊長,退休後的生活就一直奉獻於...

中野老師的心願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陳美完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廖陳美完讀高女時,學校有一位中野老師,長得瘦瘦高高的,很漂亮。這個老師教學很嚴格,學校運動會的大會舞都是她指導的。 戰後她回去日本,有一年她來,學生打了一個戒指給她做紀念。後來她把這個戒指交代給廖陳美...

從賣青蛙學鋼琴到創造蓮霧品牌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瑞雄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王瑞雄出生在民國50年代一個務農的家庭,小時候只要有空閒時間都是在田裡幫忙。因為喜愛鋼琴,於是他利用時間抓青蛙賣錢與打零工存錢去學,最後學了三堂課因為錢不夠而終止。退伍後就專心致力於家中的蓮霧園,自己...

傳統砧板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施周桂春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施周桂春剛嫁進夫家之時,起先夫家是做農具為主,但生意與市場慢慢不好,於是開始改做洗衣板與砧板。沒想到這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卻大賣,也教了很多學徒後來都自己開店營業。她希望可以慢慢交棒給年輕人,也期望這項工...

客家文化,向下扎根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鍾振斌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鍾振斌出生在屏東的六堆,這裡也是客家文化的大本營,所以對客家文化有很強烈的使命感。從大專開始就對於鄉土文化有所接觸,他體悟到現今客家母語已經嚴重地流失,便積極的推動母語課程,也鼓勵家長可以多跟小孩用客...

回憶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秀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李秀珍自幼出生在大陸陝西省漢中,家中從事務農,有九個兄弟姊妹,當時是五代同堂和祖父母一起生活,雖然沒有讀書但生活也過的滿不錯的。自從祖父母過世後,生活就變得不是那麼好大家就開始分家了。在民國28年時遇...

鑿井兩萬口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新寶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出生在萬丹鄉的張新寶,小時候因為家裡有在做打井的行業,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早期鑿井是使用蜘蛛車來挖,隨著工業化的社會轉變為機械化的工具。鑿井對於以前的農業社會來說很重要,不僅需要它來灌溉農田也是民間生...

我的家庭不一樣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Jovi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Jovi來自傳統家庭,從小就喜歡女生,高中發現自己的性向與他人的不同,但Jovi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性向,並尋求真愛。雖然臺灣法律未承認同性婚姻,但她為了愛情,不怕旁人的眼光,堅持真愛,在臺灣結婚,也有一...

初雪亭的逃亡學生生活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初雪亭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初雪亭,出生於山東省鄆城,16歲因國共內戰,不得不逃難到濟南,當時情勢危險,逃難的學生高達8000多人,一路從濟南到徐州,又到南京,南京又到湖南,最後逃到澎湖。回想過去,在澎湖是最辛苦的回憶,當時在澎...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蘇石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蘇石川先生擔任南和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為了讓身體健康,吃出健康、吃出活力。五年前帶著一群六、七十歲的義工種無農藥化肥的芥菜,今年更首度嘗試不施農藥化肥的稻鴨農法,一度被野狗吃掉30多隻鴨,讓蘇石川難...

阿猴媽祖八家將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振甫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陳振甫出生於民國40年,屬於戰後第一批的新生代。國小時期每天都得走5公里去上學,當時的社會環境大家都沒有鞋子可以穿。他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也造就他看待人生更加豁達平淡。偶然的機會,他應徵了屏東媽祖廟...

「問到謝義」真有其人 謝家曾祖父是也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移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麟輝 | 謝義 | 謝亦貴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苗栗人有一句常用的俗諺「問到謝義」,意指徒勞無功、不如不問。謝義真有其人,本名謝亦貴,是一名拓墾奇人。不過在謝麟輝家裡,這句話得說成「問到阿不多」,因為謝麟輝的曾曾祖父就是謝亦貴,謝家上下不敢說「問到...

一輩子的社會志工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方華雄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方華雄從國小便離開家鄉枋寮到高雄讀書,因為從鄉下來容易被嘲笑欺負。國中開始便叛逆學壞,親戚希望讓他轉學到升學班導正品行,沒想到他卻帶壞周遭同學。一場父親帶他去的演講改變了他的一生,除了導正人生觀,更讓...

篆刻天地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柳坤發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柳坤發小時候看山看水,到國小就發現上美術課能很輕易地將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覺得很有趣,之後也被選拔參加繪畫比賽,但與美術老師的繪畫仍有落差。八七水災時,很多阿兵哥住在鄉下救災,有人利用休息時間拿筆以小朋...

從小混混變成人民褓姆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志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是壞孩子的葉志成,常常跟別人打架,也當過小混混,為了當小偷也去學開鎖。被送到屏東後也是整天跟人打打殺殺,父親怕他逃兵,於是幫他報考了警察兵。沒想到當了員警,卻開啟他另一個豐富的人生,蓋房子、教訓...

歡喜做,甘願受- 默默不停奉獻於公益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水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蔡水龍於民國37年出生在北港,畢業後在船務公司上班,之後也曾轉換過工作跑道。民國92年開始投入志工的行業,起先參加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隊的志工,後來擔任了脊髓損傷協會志工的隊長,退休後的生活就一直奉獻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