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里長伯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永遠的里長伯的敍述者是張喆喜,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中部),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朋友,愛,災難,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周春雄, 發佈日期是2014/04/23, 故事摘要是當過2屆里長的周春雄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不久後成立守望相助隊,防止受災戶遭搶,因為平常就熱心助人而得到里民支持。桃芝颱風侵臺時,也主動號召里民包肉粽送往南投災區賑災,每逢年節親自包紅包慰問老人。以前該里某地區無水可用,他主動前往水利局協調,開挖馬路協助管路配置,才解決該地區水源不足問題。因為熱心公益,....
無其他 永遠的里長伯 資料。
[ 搜尋所有 永遠的里長伯 ... ]
根據姓名 周春雄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周春雄 ...) |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周春雄 | 發佈日期: 2014/04/23 | 故事摘要: 周春雄從小家裡環境不好,窮到身上穿的衣服跟褲子都是用飼料袋做的,因為貧窮過,所以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每當發現有需要幫助的家庭都會挺身而出,也因為為人海派廣結善緣,被當地里民推派為里長,是名副其實的好心里...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 敍述者: 曾新中 | 上傳者: 陳武臺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5/08 | 故事摘要: 周春雄里長為該里第一屆老人會的創始人,民國80多年在與社區居民交流的時候發現,許多年紀大的老人,整天都在家裡無所適從,生活乏味,子女也因為要工作,沒辦法時時刻刻陪在長輩身邊。周春雄因此興起創辦老人會的...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 訊息發送時間: 2019/07/27T18:28:08.0 | 發布者單位: 社會局 | 發布者姓名: 陳清貴 | 發布者電話: | 公告內容: 1080727
【新北市訊】新北市長侯友宜27日在市府6樓大禮堂表揚今年度獲獎的57位模範父親,他坦言自己因工作關係,無法全心照顧好孩子,自覺有愧父親的角色,但他卻跨讚每位獲獎者,為家庭社會「撐起一片... @ 新北市政府新聞稿_下載附件版 |
| 統一編號: 22090785 | 工廠負責人姓名: 周春雄 | 工廠地址: 臺中市大雅區橫山里3鄰振興路51號 | 主要產品: 321非金屬家具 @ 臨時工廠名錄 |
| 核准國家: 德國 | 證書號碼: 1.02E+11 | 專利期間起: 102/07/18 | 專利期間訖: 120/05/25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工研院院本部 | 產出年度: 102 | 計畫名稱: 工研院環境建構總計畫 | 專利發明人: 孫文賢 | 張高德 | 張明智 | 王裕銘 | 周春雄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
| 核准國家: 中國大陸 | 證書號碼: ZL201110130025.X | 專利期間起: 120/05/17 | 專利期間訖: 一種用於電磁屏蔽之組合物包含一載體、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及複數個奈米粒子。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散佈於該載體中,其中該些奈米金屬線材佔該組合物之總重量為1重量百分比至95重量百分比。複數個奈米粒子散佈於該載...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工研院院本部 | 產出年度: 103 | 計畫名稱: 工研院環境建構總計畫 | 專利發明人: 孫文賢 | 張高德 | 張明智 | 王裕銘 | 周春雄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
| 核准國家: 中華民國 | 證書號碼: I445018 | 專利期間起: 120/05/25 | 專利期間訖: 一種用於電磁屏蔽之組合物包含一載體、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及複數個奈米粒子。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散佈於該載體中,其中該些奈米金屬線材佔該組合物之總重量為1重量百分比至95重量百分比。複數個奈米粒子散佈於該載...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工研院院本部 | 產出年度: 103 | 計畫名稱: 工研院環境建構總計畫 | 專利發明人: 孫文賢 | 張高德 | 張明智 | 王裕銘 | 周春雄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
| 敍述者: 曾新中 | 上傳者: 陳武臺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5/08 | 故事摘要: 陳清海是創辦老人會的元老之一,回憶起當初創辦老人會時,大家為了籌備而忙碌奔波,由於沒有經驗,創立初期經過一段時間整合。陳清海在一旁協助當時的里長周春雄,分擔他的工作,並由衷希望社區裡的長輩能夠凝聚起來...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周春雄 | 發佈日期: 2014/04/23 | 故事摘要: 周春雄從小家裡環境不好,窮到身上穿的衣服跟褲子都是用飼料袋做的,因為貧窮過,所以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每當發現有需要幫助的家庭都會挺身而出,也因為為人海派廣結善緣,被當地里民推派為里長,是名副其實的好心里...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敍述者: 曾新中 | 上傳者: 陳武臺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5/08 | 故事摘要: 周春雄里長為該里第一屆老人會的創始人,民國80多年在與社區居民交流的時候發現,許多年紀大的老人,整天都在家裡無所適從,生活乏味,子女也因為要工作,沒辦法時時刻刻陪在長輩身邊。周春雄因此興起創辦老人會的...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訊息發送時間: 2019/07/27T18:28:08.0 | 發布者單位: 社會局 | 發布者姓名: 陳清貴 | 發布者電話: | 公告內容: 1080727
【新北市訊】新北市長侯友宜27日在市府6樓大禮堂表揚今年度獲獎的57位模範父親,他坦言自己因工作關係,無法全心照顧好孩子,自覺有愧父親的角色,但他卻跨讚每位獲獎者,為家庭社會「撐起一片... @ 新北市政府新聞稿_下載附件版 |
統一編號: 22090785 | 工廠負責人姓名: 周春雄 | 工廠地址: 臺中市大雅區橫山里3鄰振興路51號 | 主要產品: 321非金屬家具 @ 臨時工廠名錄 |
核准國家: 德國 | 證書號碼: 1.02E+11 | 專利期間起: 102/07/18 | 專利期間訖: 120/05/25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工研院院本部 | 產出年度: 102 | 計畫名稱: 工研院環境建構總計畫 | 專利發明人: 孫文賢 | 張高德 | 張明智 | 王裕銘 | 周春雄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
核准國家: 中國大陸 | 證書號碼: ZL201110130025.X | 專利期間起: 120/05/17 | 專利期間訖: 一種用於電磁屏蔽之組合物包含一載體、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及複數個奈米粒子。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散佈於該載體中,其中該些奈米金屬線材佔該組合物之總重量為1重量百分比至95重量百分比。複數個奈米粒子散佈於該載...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工研院院本部 | 產出年度: 103 | 計畫名稱: 工研院環境建構總計畫 | 專利發明人: 孫文賢 | 張高德 | 張明智 | 王裕銘 | 周春雄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
核准國家: 中華民國 | 證書號碼: I445018 | 專利期間起: 120/05/25 | 專利期間訖: 一種用於電磁屏蔽之組合物包含一載體、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及複數個奈米粒子。複數根奈米金屬線材散佈於該載體中,其中該些奈米金屬線材佔該組合物之總重量為1重量百分比至95重量百分比。複數個奈米粒子散佈於該載...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工研院院本部 | 產出年度: 103 | 計畫名稱: 工研院環境建構總計畫 | 專利發明人: 孫文賢 | 張高德 | 張明智 | 王裕銘 | 周春雄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
敍述者: 曾新中 | 上傳者: 陳武臺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5/08 | 故事摘要: 陳清海是創辦老人會的元老之一,回憶起當初創辦老人會時,大家為了籌備而忙碌奔波,由於沒有經驗,創立初期經過一段時間整合。陳清海在一旁協助當時的里長周春雄,分擔他的工作,並由衷希望社區裡的長輩能夠凝聚起來...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 搜尋所有 周春雄 ... ]
姓名 周春雄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周春雄)公司地址 | 負責人 | 統一編號 | 狀態 |
---|
全誠蔘藥行 高雄市苓雅區武漢街62號 | 周春雄 | 81447446 | 核准設立 - 獨資 |
金瑞食品行 臺北市中山區龍江路342巷3號1樓 | 周春雄 | 12308530 | 歇業/撤銷 - 獨資 |
龍華木業有限公司 臺中市北區北平路二段169號2樓 | 周春雄 | 22090785 | 核准設立 |
聚森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內湖區基湖路37號12樓 | 周春雄 | 24538059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4-05-17) |
興鴻電機行 新北市五股區中興路?7段27巷?05號?0樓 | 周春雄 | 36113160 | 歇業 - 獨資 |
晏羚酒館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1段121巷38號1樓 | 周春雄 | 99622563 | 廢止 - 獨資 |
全誠蔘藥行 登記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武漢街62號 | 負責人: 周春雄 | 統編: 81447446 | 核准設立 - 獨資 |
金瑞食品行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龍江路342巷3號1樓 | 負責人: 周春雄 | 統編: 12308530 | 歇業/撤銷 - 獨資 |
龍華木業有限公司 登記地址: 臺中市北區北平路二段169號2樓 | 負責人: 周春雄 | 統編: 22090785 | 核准設立 |
聚森股份有限公司 登記地址: 臺北市內湖區基湖路37號12樓 | 負責人: 周春雄 | 統編: 24538059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4-05-17) |
興鴻電機行 登記地址: 新北市五股區中興路?7段27巷?05號?0樓 | 負責人: 周春雄 | 統編: 36113160 | 歇業 - 獨資 |
晏羚酒館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1段121巷38號1樓 | 負責人: 周春雄 | 統編: 99622563 | 廢止 - 獨資 |
[ 查詢所有 周春雄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福應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孫福應來自農村家庭,爸爸務農,媽媽是個總鋪師;小時媽媽總是不在家,所以自小就養成自立自強的個性;上小學後用注音符號幫媽媽媽開菜單,還會使用九九乘法幫忙計算辦桌成本等。長大後,發現從小耳濡目染的技藝在他... |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祥雄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出生於農家子弟的林祥雄,攝影經歷五十四年。年輕時因為姐夫寄放相機,引發攝影的興趣。退伍後,為了買第一臺相機,花費將近一個半月的薪資,當時一個月薪水約6000元,但一臺相機卻要價8000元。 約三年前跟... |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彩虹爺爺 | 發佈日期: 2015/10/12 | 故事摘要: 在香港出生的彩虹爺爺,25歲隨國民政府遷徙來臺,從軍二十六年二個月,51歲退伍後,定居在干城六村,以往眷村的退伍老兵有將近一千多人居住,至今都搬走或逝世,只剩下他一戶人家。三年前,發覺許多老鄰居,沒有... |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金地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生長於農家的吳金地,種植過許多作物,自小時候在家中幫忙種稻米,長大後因種稻收入不多,開始接觸政府建設工程的工作。最艱苦的日子,曾經早上出門做工,傍晚回家種田,時常忙到半夜才就寢,因而養育五個孩子長大。... |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聰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農產品藝術家黃聰,自小生長於農家,小時候於稻穗成熟收割前,就有製作稻草人的經驗。工廠工作退休後,還持續耕種農田並參與社區志工活動,閒暇之餘,利用回收物品製作手工藝品。創作藝術品無特別靈感,看到別人怎麼... |
|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歐蔡對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新天地海鮮餐廳,現為知名的連鎖餐飲集團,甚至擴大到上海、香港等地方。歐蔡對為集團的創辦人,早期因先生辭去了原本的工作,回到梧棲漁港,用四張小桌子開啟了他的創業生活。當時不懂料理,還先聘了師傅請求教導,... |
|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日本殖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繼涯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生長在日據時代的廖繼涯先生,因為日本人不懂中國字,陰錯陽差地登記了現在的名字。當時接受日本教育,就讀了師範學校,在求學過程中有許多的點點滴滴。後因日本政府撤退,大批的日本老師被撤回日本,臺灣頓時間需要...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聖愛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田聖愛現任為國小學務處主任,因為媽媽也是老師,所以從小立志成為老師。非常感激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指導老師,他們都是田聖愛的典範。自己擔任老師後,順利分發回原鄉服務,在自己深愛的家鄉,服務將近8、9年,...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寶貴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寶貴小時候看到媽媽做衣服,因此對縫紉產生了興趣。婚後忙於家務,一度中斷裁縫工作,直到孩子長大,才又重起爐灶,深入研究布農族文化服飾。後來因為該地區同性質的店家太多,所以開始設法將染布、織布及皮雕做結...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常喜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郭常喜十三歲就跟著父親學打鐵,至今已經五十七年。打鐵是從祖父就傳承下來,現在因為小孩不願承接,面臨到打鐵工藝即將消失的困境。以前純手工打鐵,一天只能做五支菜刀,所賺取的收入只夠養家活口;後來食品業發展...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蘇春發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蘇春發十四歲開始學習製作漁船,到了民國五十年開始專職製作王船。至今已製作大約八十艘的王船,就連澎湖地區的廟宇也會指定他來製作。每艘王船在製作的過程都需要非常用心,按部就班完成,絕不偷工減料;曾經做過最...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瑞華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潘瑞華從六歲就跟著曾祖父一起學習製作正統臺灣獅頭,曾經做過近千隻大小獅頭,現今臺灣各大廟宇中,幾乎都有他製作的作品。製作獅頭是一件非常繁複的工程,一隻獅頭需花費一個月的時間製作,而且成本高,因此以廟宇... |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陽清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陽清從18歲開始就對武術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曾經拜過三位師傅。當時參與廟會的武陣,也就是宋江陣、宋江獅陣等,由地方各角頭組成,當時他所隸屬是中角。拜旗源於高雄內門宋江祖,但是目前到內門去卻找不到師兄... |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光明 | 發佈日期: 2014/01/28 | 故事摘要: 孫光明13歲時因為家中環境差,便出去工作貼補家用,因為年紀小所以先從學工夫開始。每天必須走40分鐘的路程到哈瑪星在坐船過去旗后的公司。在學了一身技藝後,便聯合同事一起出來自己做。除了造船維修之外,他也... |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小櫻 | 發佈日期: 2014/01/28 | 故事摘要: 林小櫻從小父親就想要讓她去當護士,甚至有個夢想是要送去日本攻讀。考五專時,父親便直接叫她去念護士。過去護士工作好找,她畢業後選擇進入婦產科服務,其中一位小兒科的醫生讓她的醫學知識大大進步,只要發現有問...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福應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孫福應來自農村家庭,爸爸務農,媽媽是個總鋪師;小時媽媽總是不在家,所以自小就養成自立自強的個性;上小學後用注音符號幫媽媽媽開菜單,還會使用九九乘法幫忙計算辦桌成本等。長大後,發現從小耳濡目染的技藝在他...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陳玲珠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祥雄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出生於農家子弟的林祥雄,攝影經歷五十四年。年輕時因為姐夫寄放相機,引發攝影的興趣。退伍後,為了買第一臺相機,花費將近一個半月的薪資,當時一個月薪水約6000元,但一臺相機卻要價8000元。 約三年前跟...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彩虹爺爺 | 發佈日期: 2015/10/12 | 故事摘要: 在香港出生的彩虹爺爺,25歲隨國民政府遷徙來臺,從軍二十六年二個月,51歲退伍後,定居在干城六村,以往眷村的退伍老兵有將近一千多人居住,至今都搬走或逝世,只剩下他一戶人家。三年前,發覺許多老鄰居,沒有...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金地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生長於農家的吳金地,種植過許多作物,自小時候在家中幫忙種稻米,長大後因種稻收入不多,開始接觸政府建設工程的工作。最艱苦的日子,曾經早上出門做工,傍晚回家種田,時常忙到半夜才就寢,因而養育五個孩子長大。...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聰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農產品藝術家黃聰,自小生長於農家,小時候於稻穗成熟收割前,就有製作稻草人的經驗。工廠工作退休後,還持續耕種農田並參與社區志工活動,閒暇之餘,利用回收物品製作手工藝品。創作藝術品無特別靈感,看到別人怎麼... |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歐蔡對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新天地海鮮餐廳,現為知名的連鎖餐飲集團,甚至擴大到上海、香港等地方。歐蔡對為集團的創辦人,早期因先生辭去了原本的工作,回到梧棲漁港,用四張小桌子開啟了他的創業生活。當時不懂料理,還先聘了師傅請求教導,... |
敍述者: 游佩蓁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日本殖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繼涯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生長在日據時代的廖繼涯先生,因為日本人不懂中國字,陰錯陽差地登記了現在的名字。當時接受日本教育,就讀了師範學校,在求學過程中有許多的點點滴滴。後因日本政府撤退,大批的日本老師被撤回日本,臺灣頓時間需要...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聖愛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田聖愛現任為國小學務處主任,因為媽媽也是老師,所以從小立志成為老師。非常感激成長過程中,各階段的指導老師,他們都是田聖愛的典範。自己擔任老師後,順利分發回原鄉服務,在自己深愛的家鄉,服務將近8、9年,...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寶貴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寶貴小時候看到媽媽做衣服,因此對縫紉產生了興趣。婚後忙於家務,一度中斷裁縫工作,直到孩子長大,才又重起爐灶,深入研究布農族文化服飾。後來因為該地區同性質的店家太多,所以開始設法將染布、織布及皮雕做結...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常喜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郭常喜十三歲就跟著父親學打鐵,至今已經五十七年。打鐵是從祖父就傳承下來,現在因為小孩不願承接,面臨到打鐵工藝即將消失的困境。以前純手工打鐵,一天只能做五支菜刀,所賺取的收入只夠養家活口;後來食品業發展...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蘇春發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蘇春發十四歲開始學習製作漁船,到了民國五十年開始專職製作王船。至今已製作大約八十艘的王船,就連澎湖地區的廟宇也會指定他來製作。每艘王船在製作的過程都需要非常用心,按部就班完成,絕不偷工減料;曾經做過最...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瑞華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潘瑞華從六歲就跟著曾祖父一起學習製作正統臺灣獅頭,曾經做過近千隻大小獅頭,現今臺灣各大廟宇中,幾乎都有他製作的作品。製作獅頭是一件非常繁複的工程,一隻獅頭需花費一個月的時間製作,而且成本高,因此以廟宇... |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陽清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陽清從18歲開始就對武術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曾經拜過三位師傅。當時參與廟會的武陣,也就是宋江陣、宋江獅陣等,由地方各角頭組成,當時他所隸屬是中角。拜旗源於高雄內門宋江祖,但是目前到內門去卻找不到師兄...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光明 | 發佈日期: 2014/01/28 | 故事摘要: 孫光明13歲時因為家中環境差,便出去工作貼補家用,因為年紀小所以先從學工夫開始。每天必須走40分鐘的路程到哈瑪星在坐船過去旗后的公司。在學了一身技藝後,便聯合同事一起出來自己做。除了造船維修之外,他也...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小櫻 | 發佈日期: 2014/01/28 | 故事摘要: 林小櫻從小父親就想要讓她去當護士,甚至有個夢想是要送去日本攻讀。考五專時,父親便直接叫她去念護士。過去護士工作好找,她畢業後選擇進入婦產科服務,其中一位小兒科的醫生讓她的醫學知識大大進步,只要發現有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