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的敍述者是吳國禎(高雄),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南部),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愛,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陳建智, 發佈日期是2014/05/27, 故事摘要是陳建智過去雖曾犯錯,但藉著學習藝術讓他轉移生活重心,漸漸走出過去的陰霾。如今的他已成為柴燒陶藝大師,交趾陶開創了他的藝術之路。交趾陶雖美觀,但用來上色的釉料極具毒性,在考量健康因素後,陳建智轉而研究無釉料的柴燒陶藝,從窯的磚塊堆疊至木材燃料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比起其他柴燒作品,他的作品總能呈現多樣且鮮....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20142934
故事標題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故事摘要陳建智過去雖曾犯錯,但藉著學習藝術讓他轉移生活重心,漸漸走出過去的陰霾。如今的他已成為柴燒陶藝大師,交趾陶開創了他的藝術之路。交趾陶雖美觀,但用來上色的釉料極具毒性,在考量健康因素後,陳建智轉而研究無釉料的柴燒陶藝,從窯的磚塊堆疊至木材燃料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比起其他柴燒作品,他的作品總能呈現多樣且鮮明的色彩變化,令許多收藏家愛不釋手。
上傳者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吳國禎(高雄)
敍述的主要人物陳建智
說故事地點高雄市
發佈日期2014/05/27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27CB0268B90876A6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

20142934

故事標題

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故事摘要

陳建智過去雖曾犯錯,但藉著學習藝術讓他轉移生活重心,漸漸走出過去的陰霾。如今的他已成為柴燒陶藝大師,交趾陶開創了他的藝術之路。交趾陶雖美觀,但用來上色的釉料極具毒性,在考量健康因素後,陳建智轉而研究無釉料的柴燒陶藝,從窯的磚塊堆疊至木材燃料都是由他一手策劃。比起其他柴燒作品,他的作品總能呈現多樣且鮮明的色彩變化,令許多收藏家愛不釋手。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

吳國禎(高雄)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建智

說故事地點

高雄市

發佈日期

2014/05/27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27CB0268B90876A6

根據識別碼 2014293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2934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2934 ... ]

根據名稱 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資料。

[ 搜尋所有 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 ... ]

根據姓名 陳建智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陳建智 ...)

2025陳建智油畫創作展

(中華民國)陳建智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7/2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8/05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2025陳建智油畫創作展

(中華民國)陳建智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7/2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8/05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探索雕刻藝術的魅力_陳正雄

(中華民國)陳建智老師/黃基興老師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2/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探索雕刻藝術的魅力_陳正雄

(中華民國)陳建智老師/黃基興老師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2/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傳承劍獅 百年工藝

敍述者: 陳建智 | 上傳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10/02 | 故事摘要: 陳建智從小跟隨陳正雄老師學習雕刻,早期專研傳統神像雕刻,之後轉型創作劍獅,以牛樟和檜木為創作主題,運用立體技巧展現劍獅生氣勃勃的形態;中西融合下,劍獅跳脫傳統印象更具有藝術性。劍獅傳承「辟邪祈福、守護...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為快樂人生而畫

敍述者: 吳國禎(高雄)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建智 | 發佈日期: 2014/07/28 | 故事摘要: 陳建智從小參加過許多繪畫競賽,作品屢受肯定,國中迫於升學壓力而唸普通高中,在普通高中經過一個學期的掙扎後,決定重考重拾畫筆。大學時期原被分至國畫組,但他沒有設限,凡素描、水彩到油畫等,都花費許多精力鑽...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銀橋基地2021

陳建智/長物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彰化縣 | 場域: 園區 | 八卦山銀橋廣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陳建智

聘書 職級: 助理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建築與景觀學系 | 學校名稱: 南華大學 | 教師專長: 影像排版編輯,公共藝術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2025陳建智油畫創作展

(中華民國)陳建智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7/2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8/05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2025陳建智油畫創作展

(中華民國)陳建智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7/2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8/05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探索雕刻藝術的魅力_陳正雄

(中華民國)陳建智老師/黃基興老師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2/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探索雕刻藝術的魅力_陳正雄

(中華民國)陳建智老師/黃基興老師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2/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3/16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傳承劍獅 百年工藝

敍述者: 陳建智 | 上傳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10/02 | 故事摘要: 陳建智從小跟隨陳正雄老師學習雕刻,早期專研傳統神像雕刻,之後轉型創作劍獅,以牛樟和檜木為創作主題,運用立體技巧展現劍獅生氣勃勃的形態;中西融合下,劍獅跳脫傳統印象更具有藝術性。劍獅傳承「辟邪祈福、守護...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為快樂人生而畫

敍述者: 吳國禎(高雄)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建智 | 發佈日期: 2014/07/28 | 故事摘要: 陳建智從小參加過許多繪畫競賽,作品屢受肯定,國中迫於升學壓力而唸普通高中,在普通高中經過一個學期的掙扎後,決定重考重拾畫筆。大學時期原被分至國畫組,但他沒有設限,凡素描、水彩到油畫等,都花費許多精力鑽...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銀橋基地2021

陳建智/長物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彰化縣 | 場域: 園區 | 八卦山銀橋廣場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陳建智

聘書 職級: 助理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建築與景觀學系 | 學校名稱: 南華大學 | 教師專長: 影像排版編輯,公共藝術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 搜尋所有 陳建智 ... ]

姓名 陳建智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陳建智)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竹縣竹北市鹿場里自強七街33號五樓
陳建智94066031核准設立

新北市三重區仁華街62巷18號(1樓)
陳建智42200162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8116652)

臺中市南區柳川東路一段100號12樓之6
陳建智54581594核准設立

新北市中和區板南路108號4樓
陳建智83482313核准設立

高雄市苓雅區泰成街1巷8號1樓
陳建智88027882歇業/撤銷 - 獨資

新北市板橋區大智街25巷22之1號4樓
陳建智02412725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55231461)

新北市土城區中正路74巷3弄3號3樓
陳建智34754528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35239022)

臺南市永康區勝利里勝學路260巷18號6樓之3
陳建智37551791停業 (停業起迄日期 102年03月01日 至 103年02月28日)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鹿場里自強七街33號五樓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94066031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仁華街62巷18號(1樓)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42200162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8116652)

登記地址: 臺中市南區柳川東路一段100號12樓之6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54581594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板南路108號4樓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83482313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泰成街1巷8號1樓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88027882 | 歇業/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大智街25巷22之1號4樓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02412725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55231461)

登記地址: 新北市土城區中正路74巷3弄3號3樓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34754528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35239022)

登記地址: 臺南市永康區勝利里勝學路260巷18號6樓之3 | 負責人: 陳建智 | 統編: 37551791 | 停業 (停業起迄日期 102年03月01日 至 103年02月28日) - 獨資

[ 查詢所有 陳建智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柴燒開啟我的第二人生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篆刻天地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柳坤發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柳坤發小時候看山看水,到國小就發現上美術課能很輕易地將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覺得很有趣,之後也被選拔參加繪畫比賽,但與美術老師的繪畫仍有落差。八七水災時,很多阿兵哥住在鄉下救災,有人利用休息時間拿筆以小朋...

從小混混變成人民褓姆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志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是壞孩子的葉志成,常常跟別人打架,也當過小混混,為了當小偷也去學開鎖。被送到屏東後也是整天跟人打打殺殺,父親怕他逃兵,於是幫他報考了警察兵。沒想到當了員警,卻開啟他另一個豐富的人生,蓋房子、教訓...

歡喜做,甘願受- 默默不停奉獻於公益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水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蔡水龍於民國37年出生在北港,畢業後在船務公司上班,之後也曾轉換過工作跑道。民國92年開始投入志工的行業,起先參加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隊的志工,後來擔任了脊髓損傷協會志工的隊長,退休後的生活就一直奉獻於...

「祖婆雞」落跑的預兆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蘭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有多少人是坐著轎子出嫁的?住在苗栗大湖的陳金蘭就是,但當年她搭轎到頭屋蕃仔寮上山途中,「祖婆雞」落跑,轎夫忙著捉雞,她心頭一震,預感這椿婚事可能不順利。而嫁到夫家後,她包辦山中大小粗活,常是採茶比人慢...

逆向操作的教育理念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涂順振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涂順振校長立下「質樸、善良、自信、快樂、活力」的目標作為辦學理念,重視「多元智慧、歡樂學習」,給學生充分的舞臺。推動「勞動教育」,欣賞生命成長的喜悅,並學習用心體會周遭事物,配合「國際化」與「資訊化」...

天公疼憨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韻梅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76歲的鄧韻梅,從小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成長,但自己卻是非常仁慈的人。韻梅覺得人生要有目標,只要一直執行就會達成目標,自幼就熱愛讀書,因繼母不喜歡她讀書,她如果把書帶回家,繼母就會把他的書本全部撕毀。班...

浪子回頭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文志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60歲的丁文志先生深受父親的影響,決定投身經營社區的關懷活動。10多歲就外出打拚成家立業,在民國82年間和好朋友聊天中聽見自己的雙親在故鄉中孤單生活的情形讓他慚愧至深。此時他決定舉家遷回故鄉照顧雙...

培養學生全人化、專業化、國際化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顯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早期的教育和現在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而林顯輝經歷過了所謂的聯考制度的時代。相對於現在的多元化入學考試有許多差異,多元化比較有彈性和多重的選擇。曾擔任國立大學的校長,而到現在技職體系科技大學校長。在他的...

快樂的蚵農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健家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32歲的丁健家是位年輕的蚵農,國小五年級就開始陪父親養蚵的工作。國小六年級父親就讓他學習自己開船出去。父親告誡他,要怎麼收獲就怎麼栽,做任何事、任何決定後果都要自己承擔,沒有後悔這件事。丁健家表示...

相信自己,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輝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李輝川於民國43年出生,家裡務農。他的年代剛好是初中最後一屆,也經歷過聯考,後來就讀省立體專,畢業後在永達工專擔任籃球教練。求學過程一路上都很順遂,但命運弄人,一場火災讓他脊髓損傷半身不遂。封閉了自己...

最得意的作品-土庫懷舊老照片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愛,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席卿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63歲陳席卿的是位文史紀錄者,因為當時的金光黨非常多,很多人都不太願意說出採訪者的心酸和難處。為了做位好的文史工作者,什麼事情都要懂,當初寫書時也深入了解土庫,最得意的就是寫了一本土庫懷舊老照片這...

老校門的記憶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朋友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鐶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林鐶是蘭陽女中第一屆,當時因為剛剛成立,招生時間比其他學校晚,所以有很多外地生來考試,競爭相當激烈。考試結果錄取104名,最後畢業的只有87人,其中臺籍39人,日籍48人。 一開始是借用宜蘭小學校的教...

長岡老師的刺繡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鐶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林鐶從小就非常喜歡手藝,在學校的成績也都相當不錯,高女畢業紀念冊上的圖片就有二件她的作品。當時教她們刺繡的是一位叫做長岡幸子的日籍老師,戰後長岡老師要回去日本的時候,把她身邊一幅未完成的刺繡作品交代給...

生男生女有差別 自行斷臍吃苦頭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蘭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俗語說「女人是菜籽命」,嫁進山區的陳金蘭相當有感。山區交通不便,一次生產時,嬰兒已分娩但產婆還在路上,家裡的長輩見生出的是女嬰,為了省下接生費竟遣退產婆,讓陳金蘭自行斷臍,結果臍帶沒處理乾爭,嬰兒夜夜...

超過一甲子的閹雞人生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進龍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過去閹雞技術不像現在的科技化,畜牧戶要閹雞,得請謝進龍上門幫忙。謝進龍15歲就跟著父親學閹雞,入行超過一甲子,在交通不便的時代,他得從苗栗步行到后里,在畜牧戶家住上一星期,協助閹雞的工作。名聲傳開之後...

篆刻天地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柳坤發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柳坤發小時候看山看水,到國小就發現上美術課能很輕易地將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覺得很有趣,之後也被選拔參加繪畫比賽,但與美術老師的繪畫仍有落差。八七水災時,很多阿兵哥住在鄉下救災,有人利用休息時間拿筆以小朋...

從小混混變成人民褓姆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志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是壞孩子的葉志成,常常跟別人打架,也當過小混混,為了當小偷也去學開鎖。被送到屏東後也是整天跟人打打殺殺,父親怕他逃兵,於是幫他報考了警察兵。沒想到當了員警,卻開啟他另一個豐富的人生,蓋房子、教訓...

歡喜做,甘願受- 默默不停奉獻於公益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水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蔡水龍於民國37年出生在北港,畢業後在船務公司上班,之後也曾轉換過工作跑道。民國92年開始投入志工的行業,起先參加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隊的志工,後來擔任了脊髓損傷協會志工的隊長,退休後的生活就一直奉獻於...

「祖婆雞」落跑的預兆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蘭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有多少人是坐著轎子出嫁的?住在苗栗大湖的陳金蘭就是,但當年她搭轎到頭屋蕃仔寮上山途中,「祖婆雞」落跑,轎夫忙著捉雞,她心頭一震,預感這椿婚事可能不順利。而嫁到夫家後,她包辦山中大小粗活,常是採茶比人慢...

逆向操作的教育理念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涂順振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涂順振校長立下「質樸、善良、自信、快樂、活力」的目標作為辦學理念,重視「多元智慧、歡樂學習」,給學生充分的舞臺。推動「勞動教育」,欣賞生命成長的喜悅,並學習用心體會周遭事物,配合「國際化」與「資訊化」...

天公疼憨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韻梅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76歲的鄧韻梅,從小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成長,但自己卻是非常仁慈的人。韻梅覺得人生要有目標,只要一直執行就會達成目標,自幼就熱愛讀書,因繼母不喜歡她讀書,她如果把書帶回家,繼母就會把他的書本全部撕毀。班...

浪子回頭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文志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60歲的丁文志先生深受父親的影響,決定投身經營社區的關懷活動。10多歲就外出打拚成家立業,在民國82年間和好朋友聊天中聽見自己的雙親在故鄉中孤單生活的情形讓他慚愧至深。此時他決定舉家遷回故鄉照顧雙...

培養學生全人化、專業化、國際化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顯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早期的教育和現在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而林顯輝經歷過了所謂的聯考制度的時代。相對於現在的多元化入學考試有許多差異,多元化比較有彈性和多重的選擇。曾擔任國立大學的校長,而到現在技職體系科技大學校長。在他的...

快樂的蚵農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健家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32歲的丁健家是位年輕的蚵農,國小五年級就開始陪父親養蚵的工作。國小六年級父親就讓他學習自己開船出去。父親告誡他,要怎麼收獲就怎麼栽,做任何事、任何決定後果都要自己承擔,沒有後悔這件事。丁健家表示...

相信自己,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輝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李輝川於民國43年出生,家裡務農。他的年代剛好是初中最後一屆,也經歷過聯考,後來就讀省立體專,畢業後在永達工專擔任籃球教練。求學過程一路上都很順遂,但命運弄人,一場火災讓他脊髓損傷半身不遂。封閉了自己...

最得意的作品-土庫懷舊老照片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愛,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席卿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63歲陳席卿的是位文史紀錄者,因為當時的金光黨非常多,很多人都不太願意說出採訪者的心酸和難處。為了做位好的文史工作者,什麼事情都要懂,當初寫書時也深入了解土庫,最得意的就是寫了一本土庫懷舊老照片這...

老校門的記憶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朋友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鐶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林鐶是蘭陽女中第一屆,當時因為剛剛成立,招生時間比其他學校晚,所以有很多外地生來考試,競爭相當激烈。考試結果錄取104名,最後畢業的只有87人,其中臺籍39人,日籍48人。 一開始是借用宜蘭小學校的教...

長岡老師的刺繡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鐶 | 發佈日期: 2014/01/16 | 故事摘要: 林鐶從小就非常喜歡手藝,在學校的成績也都相當不錯,高女畢業紀念冊上的圖片就有二件她的作品。當時教她們刺繡的是一位叫做長岡幸子的日籍老師,戰後長岡老師要回去日本的時候,把她身邊一幅未完成的刺繡作品交代給...

生男生女有差別 自行斷臍吃苦頭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蘭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俗語說「女人是菜籽命」,嫁進山區的陳金蘭相當有感。山區交通不便,一次生產時,嬰兒已分娩但產婆還在路上,家裡的長輩見生出的是女嬰,為了省下接生費竟遣退產婆,讓陳金蘭自行斷臍,結果臍帶沒處理乾爭,嬰兒夜夜...

超過一甲子的閹雞人生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進龍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過去閹雞技術不像現在的科技化,畜牧戶要閹雞,得請謝進龍上門幫忙。謝進龍15歲就跟著父親學閹雞,入行超過一甲子,在交通不便的時代,他得從苗栗步行到后里,在畜牧戶家住上一星期,協助閹雞的工作。名聲傳開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