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標題退休補給士樂當志工的敍述者是朱丁榮, 上傳者是雷恩, 故事類別是其他,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張棣棠, 發佈日期是2014/05/30, 故事摘要是現年87歲的海軍後勤補給士張隸棠是北京人,11歲跟父親移居到青島市,長大後加入海軍後勤單位,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剿匪,隨國民政府轉進到臺灣地區,一晃就是70個年頭過去,從慘綠少年變成白髮蒼蒼的古稀老翁。他小時後親眼看過日本軍閥殺人,長大後又飽受國共內戰洗禮,可以說一生是流離顛沛,也未娶妻生子。1....
無其他 張棣棠 資料。
[ 搜尋所有 張棣棠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朋友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秀純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十多年前,陳秀純因為好心幫助親戚借錢,結果搞得自己生意失敗跑路,先生對她很不諒解。陳秀純的三姐陪著她去廟裡拜拜求平安,讓她走出沮喪有了心靈上的寄託,同時決定持續參加社團活動走出愁城。而社團間朋友相挺幫... |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陳玉里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陳玉里從民國63年到蘭陽舞蹈團工作,到現在已經快要40年了。她跟著舞團出國大概有10次之多,去過歐洲十幾個國家,留下許多難忘的回憶。她們在臺前表演,她在後臺待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常常赤著腳在後臺跑... |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陳玉里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蘭陽舞蹈團的老師很忙,她們舞編出來後,林陳玉里會參考書籍上的服裝圖樣,提供意見給老師,討論要做什麼樣的舞衣,然後她就去採購材料回來做。她自己一個人到臺北迪化街去買布,迪化街在哪裡她也不知道,就是看招牌... |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清寬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黃清寬小時侯家中生活還不錯,是全村唯一擁有電視機的家庭,所以鄰居小孩都會到他家看電視,大家聚在一起好不熱鬧。父親長期在外奔波做生意,母親必須整理家務及種菜,對於母親的辛苦都看在眼裡。因為居於偏鄉,所以...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食衣住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簡雅淑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小時候舌尖的記憶,常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簡雅淑的母親在阿里山瑞里開了一家賣古早味仙草和阿里山愛玉的小店,她從小的記憶就是阿嬤和媽媽的仙草味。如今她長大了,學到了古早味仙草及愛玉的技術,她把這份味道帶到...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雅聰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許多長居都市的人,都因嚮往山居生活而回歸鄉村。但山居生活其實沒有這麼浪浪,郭雅聰二十多年前從北部搬遷到臺南市東山區青山里的山區定居,以種木瓜、梅子、竹筍養活家人,但往往一年的所得不及他在北部一個月的薪... |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阿苗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賴阿苗從小住在山上,國中時離鄉背井到外地讀書,時常望著遠處山景掉淚;放假回家時,山區小徑非常難行,需走四、五個小時的路程。畢業後回家幫忙,直到電信局在村落設立傳呼站,後改為交換臺,因此當了接線生。結婚...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建良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南市東山區第一家合法民宿,從賴建良手裡做起,原本從事環保工程的他,有著滿腦子的創新想法。93年他回到故鄉創業,眼光獨到的將一輛可愛的古董車改裝,變成行動咖啡車,接著又將父母的山林地搭配老房子改建成民... |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羅秀梅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羅秀梅自小家境貧苦,7歲時就要負擔家務照顧弟弟,國小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就四處打工。16歲跟著父親外出工作,弟弟長大後,還帶著他們去挑薑,一天可以賺進一千多塊。第一次在公路上看到貨車,聞到車子排出的廢... |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金坤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金坤生長在奮起湖,媽媽在賣陽春麵,放學就得幫忙賣麵,並在阿里山鐵路旁叫賣;高中時到高雄就讀水產科,畢業後北上工作一段時間;當兵退伍後,為了改善家計,從事行船工作,上船後忍受了四個月的暈船之苦才慢慢適... |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連枝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連枝國小時常遇到空襲,課堂中就得跑到防空洞避難;14歲割草、養豬,又去挑瓜,以前道路都是石子路,經常把腳磨破皮。長大後覺得每天在山上工作沒有出息,就決定學裁縫做衣服,爸媽同意後到竹崎學習4個月,回到... |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榮治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在臺南東山出生的蔡榮治,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因為調職務的關係,舉家搬遷到新營。當時住在糖廠的宿舍,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和樂安康。受到母親的影響,他認為只要能力夠就會盡力幫助別人,小至受傷的小鳥也是。... |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尤瑞敏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尤瑞敏是在恆春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家中耕作面積較大,小孩子全都要幫忙,但她因為皮膚不好而不用參與。與先生結婚後,面臨的經濟壓力快讓她喘不過氣,但她還是能以不多的薪水維持家計。從當員工到自己跳出來開便利... |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金論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金論從小到懂事,都在幫忙家中工作。日據時代曾去甘蔗園幫忙,當時甘蔗只能運送到糖廠製糖,只要有人偷吃或是家中有甘蔗渣,就會慘遭修理。回想起小時候的辛苦,除了賺錢給三個弟弟讀書,更要負擔家計。做工的辛勞... |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欽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15年出生的黃欽謀,分享永安宮的故事。位於大安區東安里的永安宮,最初由黃欽謀的曾祖父,黃觀星設立,他曾任十八庄總理。以前的永安宮建廟時,用石頭搭建土塊厝,民國76年大安鄉鄉長邀請在公路局測量隊工作... |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朋友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秀純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十多年前,陳秀純因為好心幫助親戚借錢,結果搞得自己生意失敗跑路,先生對她很不諒解。陳秀純的三姐陪著她去廟裡拜拜求平安,讓她走出沮喪有了心靈上的寄託,同時決定持續參加社團活動走出愁城。而社團間朋友相挺幫...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陳玉里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陳玉里從民國63年到蘭陽舞蹈團工作,到現在已經快要40年了。她跟著舞團出國大概有10次之多,去過歐洲十幾個國家,留下許多難忘的回憶。她們在臺前表演,她在後臺待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常常赤著腳在後臺跑... |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賴輝隆、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陳玉里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蘭陽舞蹈團的老師很忙,她們舞編出來後,林陳玉里會參考書籍上的服裝圖樣,提供意見給老師,討論要做什麼樣的舞衣,然後她就去採購材料回來做。她自己一個人到臺北迪化街去買布,迪化街在哪裡她也不知道,就是看招牌...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清寬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黃清寬小時侯家中生活還不錯,是全村唯一擁有電視機的家庭,所以鄰居小孩都會到他家看電視,大家聚在一起好不熱鬧。父親長期在外奔波做生意,母親必須整理家務及種菜,對於母親的辛苦都看在眼裡。因為居於偏鄉,所以...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食衣住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簡雅淑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小時候舌尖的記憶,常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簡雅淑的母親在阿里山瑞里開了一家賣古早味仙草和阿里山愛玉的小店,她從小的記憶就是阿嬤和媽媽的仙草味。如今她長大了,學到了古早味仙草及愛玉的技術,她把這份味道帶到...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雅聰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許多長居都市的人,都因嚮往山居生活而回歸鄉村。但山居生活其實沒有這麼浪浪,郭雅聰二十多年前從北部搬遷到臺南市東山區青山里的山區定居,以種木瓜、梅子、竹筍養活家人,但往往一年的所得不及他在北部一個月的薪...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阿苗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賴阿苗從小住在山上,國中時離鄉背井到外地讀書,時常望著遠處山景掉淚;放假回家時,山區小徑非常難行,需走四、五個小時的路程。畢業後回家幫忙,直到電信局在村落設立傳呼站,後改為交換臺,因此當了接線生。結婚...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建良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南市東山區第一家合法民宿,從賴建良手裡做起,原本從事環保工程的他,有著滿腦子的創新想法。93年他回到故鄉創業,眼光獨到的將一輛可愛的古董車改裝,變成行動咖啡車,接著又將父母的山林地搭配老房子改建成民...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羅秀梅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羅秀梅自小家境貧苦,7歲時就要負擔家務照顧弟弟,國小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就四處打工。16歲跟著父親外出工作,弟弟長大後,還帶著他們去挑薑,一天可以賺進一千多塊。第一次在公路上看到貨車,聞到車子排出的廢...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金坤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金坤生長在奮起湖,媽媽在賣陽春麵,放學就得幫忙賣麵,並在阿里山鐵路旁叫賣;高中時到高雄就讀水產科,畢業後北上工作一段時間;當兵退伍後,為了改善家計,從事行船工作,上船後忍受了四個月的暈船之苦才慢慢適... |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連枝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連枝國小時常遇到空襲,課堂中就得跑到防空洞避難;14歲割草、養豬,又去挑瓜,以前道路都是石子路,經常把腳磨破皮。長大後覺得每天在山上工作沒有出息,就決定學裁縫做衣服,爸媽同意後到竹崎學習4個月,回到...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榮治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在臺南東山出生的蔡榮治,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因為調職務的關係,舉家搬遷到新營。當時住在糖廠的宿舍,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和樂安康。受到母親的影響,他認為只要能力夠就會盡力幫助別人,小至受傷的小鳥也是。...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尤瑞敏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尤瑞敏是在恆春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家中耕作面積較大,小孩子全都要幫忙,但她因為皮膚不好而不用參與。與先生結婚後,面臨的經濟壓力快讓她喘不過氣,但她還是能以不多的薪水維持家計。從當員工到自己跳出來開便利... |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金論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金論從小到懂事,都在幫忙家中工作。日據時代曾去甘蔗園幫忙,當時甘蔗只能運送到糖廠製糖,只要有人偷吃或是家中有甘蔗渣,就會慘遭修理。回想起小時候的辛苦,除了賺錢給三個弟弟讀書,更要負擔家計。做工的辛勞... |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欽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15年出生的黃欽謀,分享永安宮的故事。位於大安區東安里的永安宮,最初由黃欽謀的曾祖父,黃觀星設立,他曾任十八庄總理。以前的永安宮建廟時,用石頭搭建土塊厝,民國76年大安鄉鄉長邀請在公路局測量隊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