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的敍述者是曾天庇 呂建樹, 上傳者是辜芃榛,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愛,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鄭得城, 發佈日期是2014/06/17, 故事摘要是鄭得城做了40幾年的手工麵線,極有口碑,但背後卻是滿腹辛酸。手工麵線製作程序繁複,凌晨就得早起趕工,一天工作16個小時,賺到的也只是體力換來的辛苦錢。從事這個傳統老行業,好天氣要趕工,下雨天放假了卻沒地方去。太太很反對做麵線,可是為了聽障的女兒,他也只好勉力維持著做,這輩子註定就被麵線綁住了。.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20143550
故事標題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
故事摘要鄭得城做了40幾年的手工麵線,極有口碑,但背後卻是滿腹辛酸。手工麵線製作程序繁複,凌晨就得早起趕工,一天工作16個小時,賺到的也只是體力換來的辛苦錢。從事這個傳統老行業,好天氣要趕工,下雨天放假了卻沒地方去。太太很反對做麵線,可是為了聽障的女兒,他也只好勉力維持著做,這輩子註定就被麵線綁住了。
上傳者辜芃榛
敍述者曾天庇 呂建樹
敍述的主要人物鄭得城
說故事地點澎湖縣
發佈日期2014/06/17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0487C93FD4564605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

20143550

故事標題

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

故事摘要

鄭得城做了40幾年的手工麵線,極有口碑,但背後卻是滿腹辛酸。手工麵線製作程序繁複,凌晨就得早起趕工,一天工作16個小時,賺到的也只是體力換來的辛苦錢。從事這個傳統老行業,好天氣要趕工,下雨天放假了卻沒地方去。太太很反對做麵線,可是為了聽障的女兒,他也只好勉力維持著做,這輩子註定就被麵線綁住了。

上傳者

辜芃榛

敍述者

曾天庇 呂建樹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得城

說故事地點

澎湖縣

發佈日期

2014/06/17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0487C93FD4564605

根據識別碼 20143550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3550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3550 ... ]

根據名稱 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 資料。

[ 搜尋所有 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 ... ]

根據姓名 鄭得城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鄭得城 ...)

鄭得城

追溯代號: 1711602829 | 出貨產品: 青石斑(青斑、石斑) | 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

@ 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資訊

澎湖縣製麵商業同業公會

電話: (06)9211169 | 理事長及主要人員: 鄭得城 | 手機號碼: | 澎湖縣馬公市案山里大賢街160號2樓

@ 澎湖縣現有工商職業團體組織概況

鄭得城

追溯代號: 1711602829 | 出貨產品: 青石斑(青斑、石斑) | 聯絡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

@ 臺灣水產品生產追溯資訊

澎湖縣製麵商業同業公會

電話: (06)9211169 | 理事長及主要人員: 鄭得城 | 手機號碼: | 澎湖縣馬公市案山里大賢街160號2樓

@ 澎湖縣現有工商職業團體組織概況

[ 搜尋所有 鄭得城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為了聽障女兒註定被麵線綁住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牧師編原住民字典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金成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金成,目前78歲,在花蓮秀林鄉擔任編修太魯閣族字典成員之一。臺灣原住民族語有20多種,有的已經消失,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傳統,由太魯閣族牧師及耆老組成編輯小組,開始編輯字典工作。

市場擺攤的碩士生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岱容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蔡岱容小姐從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備受疼愛,就學一路順遂,研究所畢業後,到工研院擔任活動企劃,一切看似平步青雲,但她不願生活安逸,29歲,放下工作,到澳洲打工遊學,回國後,不想再從事辦公室工作,到菜市場...

在玉里30年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月霞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潘月霞出生於屏東,婚後嫁到花蓮玉里,先生是從政的人,隨著他來到玉里已有30年的時間,最感動的是每次去市場,認識的攤販都會順手送一些菜和肉品食物,讓她非常不好意思,但她覺得去市場很有樂趣,因為她雙手都會...

我的玉里人生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富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潘富民,目前是縣議員,農家子弟,在大家庭出生。從事政治已有29年,以前玉里鎮是非常繁榮的地方,人口也非常多,但現在只剩下兩萬七千人,讓他非常的遺憾,很想找回以前的繁榮景象。

赤柯山是我第二個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明信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明信在嘉義出生,記得小時候上學走路要花兩個小時,所以每次到學校都會來不及升旗,但放學他們可以提早下課,因為怕回到家天都暗了,路上又沒什麼燈光,實在太危險了,以前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單純,後來他到了赤柯山...

戰亂多年後返鄉探親,人事已全非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貫君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王貫君民國20年生於山東,家中務農小康。幼年時期面對戰亂,因此輟學回家種田,16歲從軍對抗共軍,後隨軍團到臺灣。軍旅生涯擔任過伙房、駕駛、運補、後勤等等工作。他在民國63年退伍後待過衛浴工廠、拆船工廠...

戀戀赤柯山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姿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何姿儀從小在花蓮赤柯山長大,家裡是務農的,自給自足,當時爸媽下田工作雖然辛苦,但他們卻還是很幸福。赤柯山的發展是何姿儀她們一直在做的,發展觀光與不定期舉辦活動,主要就是發展特展品讓更多人知道赤柯山的特...

那一年,戰爭讓我失去的東西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胡賢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胡賢明民國11年生於湖北省,家中務農是大地主,在地方上,不時濟助鄉里貧困家庭,很受尊重。因為戰亂自願從軍報效國家,在軍隊擔任後勤的工作,37年隨政府來臺,兩年後即退休。現今雖然生活安樂,但因戰爭所導致...

戰爭的代價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興海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鄧興海生在戰亂紛爭的年代,小時候自己的三位兄長因抗日從軍而全部戰死。後來他從軍時,適逢徐蚌會戰,自己奮不顧身的殺敵,當時狀況慘烈到屍橫遍野,已分不清敵我。隨政府來臺後,於民國64年退休,在88年時入住...

傳承獨特的笛音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坤仲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許坤仲由於家族在排灣族裡是藝匠世家,從小便跟著父親開始學習製作與吹奏排灣族的笛子。不僅僅是傳統的技藝,年輕時更是部落裡面男性追求異性的利器。20歲便結婚的他,因為喜愛其獨特的音色,仍不斷吹奏著。有時候...

走在陽光裡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文讚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現為身障協會理事長的何文讚,本身也是一位身心障礙者。這個協會於民國36年成立,為YMCA的附屬社團,早期多以小兒麻痺的學生為主,為了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藉由這樣的社團來讓他們用樂觀的心情去面對,也提供...

面對異樣眼光...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曰菁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曾曰菁於民國54年出生在臺南,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感染了小兒麻痺,所以從來沒體會到什麼是走路的感覺。國小的時候很不喜歡去上學,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感到自卑。直到參加了社團認識了許多和自己一樣的朋友,才讓...

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的火花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雷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雷恩出生在屏東縣山地門,大多數的族人都是務農。父親對於排灣族的琉璃珠有很大的貢獻。求學過程中,父親讓他到屏東讀書,雖然對部落的生活不是很熟悉,但時常可以從父親或長輩身上學到和懂得許多族群的文化與故事。...

璞石藝術為故鄉創造新價值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產業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創用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邱創用是土生土長的花蓮玉里人,從小就對藝術非常有興趣,因為家庭經濟的因素,無法讓他學習繪畫,但緣於對藝術的熱愛,常去觀摹看板畫師畫電影看板。初中時,繪畫的天份受到啟蒙,退伍後因緣際會又再次接觸藝術,擔...

不可能的事,只要嘗試過就算失敗也沒關係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其達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蔡其達小時候因為家境還算不錯,所以可以多讀點書,一路求學的過程從小學到大學都和一般人一起讀書。高二參與了身心障礙的社團,出社會後曾做過業務、文具的紙製品也開過電腦公司和做樓梯的扶手。過程中遇到很多的困...

牧師編原住民字典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金成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吳金成,目前78歲,在花蓮秀林鄉擔任編修太魯閣族字典成員之一。臺灣原住民族語有20多種,有的已經消失,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傳統,由太魯閣族牧師及耆老組成編輯小組,開始編輯字典工作。

市場擺攤的碩士生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岱容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蔡岱容小姐從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備受疼愛,就學一路順遂,研究所畢業後,到工研院擔任活動企劃,一切看似平步青雲,但她不願生活安逸,29歲,放下工作,到澳洲打工遊學,回國後,不想再從事辦公室工作,到菜市場...

在玉里30年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月霞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潘月霞出生於屏東,婚後嫁到花蓮玉里,先生是從政的人,隨著他來到玉里已有30年的時間,最感動的是每次去市場,認識的攤販都會順手送一些菜和肉品食物,讓她非常不好意思,但她覺得去市場很有樂趣,因為她雙手都會...

我的玉里人生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富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潘富民,目前是縣議員,農家子弟,在大家庭出生。從事政治已有29年,以前玉里鎮是非常繁榮的地方,人口也非常多,但現在只剩下兩萬七千人,讓他非常的遺憾,很想找回以前的繁榮景象。

赤柯山是我第二個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明信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明信在嘉義出生,記得小時候上學走路要花兩個小時,所以每次到學校都會來不及升旗,但放學他們可以提早下課,因為怕回到家天都暗了,路上又沒什麼燈光,實在太危險了,以前的生活就是這樣的單純,後來他到了赤柯山...

戰亂多年後返鄉探親,人事已全非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貫君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王貫君民國20年生於山東,家中務農小康。幼年時期面對戰亂,因此輟學回家種田,16歲從軍對抗共軍,後隨軍團到臺灣。軍旅生涯擔任過伙房、駕駛、運補、後勤等等工作。他在民國63年退伍後待過衛浴工廠、拆船工廠...

戀戀赤柯山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姿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何姿儀從小在花蓮赤柯山長大,家裡是務農的,自給自足,當時爸媽下田工作雖然辛苦,但他們卻還是很幸福。赤柯山的發展是何姿儀她們一直在做的,發展觀光與不定期舉辦活動,主要就是發展特展品讓更多人知道赤柯山的特...

那一年,戰爭讓我失去的東西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胡賢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胡賢明民國11年生於湖北省,家中務農是大地主,在地方上,不時濟助鄉里貧困家庭,很受尊重。因為戰亂自願從軍報效國家,在軍隊擔任後勤的工作,37年隨政府來臺,兩年後即退休。現今雖然生活安樂,但因戰爭所導致...

戰爭的代價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興海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鄧興海生在戰亂紛爭的年代,小時候自己的三位兄長因抗日從軍而全部戰死。後來他從軍時,適逢徐蚌會戰,自己奮不顧身的殺敵,當時狀況慘烈到屍橫遍野,已分不清敵我。隨政府來臺後,於民國64年退休,在88年時入住...

傳承獨特的笛音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坤仲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許坤仲由於家族在排灣族裡是藝匠世家,從小便跟著父親開始學習製作與吹奏排灣族的笛子。不僅僅是傳統的技藝,年輕時更是部落裡面男性追求異性的利器。20歲便結婚的他,因為喜愛其獨特的音色,仍不斷吹奏著。有時候...

走在陽光裡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文讚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現為身障協會理事長的何文讚,本身也是一位身心障礙者。這個協會於民國36年成立,為YMCA的附屬社團,早期多以小兒麻痺的學生為主,為了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藉由這樣的社團來讓他們用樂觀的心情去面對,也提供...

面對異樣眼光...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曰菁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曾曰菁於民國54年出生在臺南,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感染了小兒麻痺,所以從來沒體會到什麼是走路的感覺。國小的時候很不喜歡去上學,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感到自卑。直到參加了社團認識了許多和自己一樣的朋友,才讓...

傳統工藝與現代藝術的火花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雷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雷恩出生在屏東縣山地門,大多數的族人都是務農。父親對於排灣族的琉璃珠有很大的貢獻。求學過程中,父親讓他到屏東讀書,雖然對部落的生活不是很熟悉,但時常可以從父親或長輩身上學到和懂得許多族群的文化與故事。...

璞石藝術為故鄉創造新價值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產業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創用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邱創用是土生土長的花蓮玉里人,從小就對藝術非常有興趣,因為家庭經濟的因素,無法讓他學習繪畫,但緣於對藝術的熱愛,常去觀摹看板畫師畫電影看板。初中時,繪畫的天份受到啟蒙,退伍後因緣際會又再次接觸藝術,擔...

不可能的事,只要嘗試過就算失敗也沒關係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其達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蔡其達小時候因為家境還算不錯,所以可以多讀點書,一路求學的過程從小學到大學都和一般人一起讀書。高二參與了身心障礙的社團,出社會後曾做過業務、文具的紙製品也開過電腦公司和做樓梯的扶手。過程中遇到很多的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