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ㄟ苦後回甘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人生ㄟ苦後回甘的上傳者是雲林縣產業文化協會-董憓陵,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發佈日期是2014/09/03, 故事摘要是黃振裕說:「人生是苦ㄟ,酸甜苦澀都有,但如何讓人生苦後能回甘呢?」他自己則是用寫作創造自己回甘的人生故事。 他說,家裡務農從小看到父母親的辛勞,就立志長大後一定要讓父母親能過好日子,但,他長大了母親卻年老了,而母親又罹患了失憶症「卡供嘛供過去,今嘛ㄟ攏抹記」 現在的社會要能做到全方位真的很難,為了在....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46724
故事標題人生ㄟ苦後回甘
故事摘要黃振裕說:「人生是苦ㄟ,酸甜苦澀都有,但如何讓人生苦後能回甘呢?」他自己則是用寫作創造自己回甘的人生故事。 他說,家裡務農從小看到父母親的辛勞,就立志長大後一定要讓父母親能過好日子,但,他長大了母親卻年老了,而母親又罹患了失憶症「卡供嘛供過去,今嘛ㄟ攏抹記」 現在的社會要能做到全方位真的很難,為了在養育孩子與孝道中間自己好像三明治,因為在水林的老家還有父母親,自己住在斗六,所以常常需要安排好時間。 他笑著說假日是這樣安排的:「一禮拜回去阮家,一禮拜回去恁家,一禮拜返來咱家!」 咱來聽看麥黃振裕ㄟ生活智慧吧~
上傳者雲林縣產業文化協會-董憓陵
敍述者(空的。未填資料。)
敍述的主要人物(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2014/09/03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490047F770A57659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46724

故事標題

人生ㄟ苦後回甘

故事摘要

黃振裕說:「人生是苦ㄟ,酸甜苦澀都有,但如何讓人生苦後能回甘呢?」他自己則是用寫作創造自己回甘的人生故事。 他說,家裡務農從小看到父母親的辛勞,就立志長大後一定要讓父母親能過好日子,但,他長大了母親卻年老了,而母親又罹患了失憶症「卡供嘛供過去,今嘛ㄟ攏抹記」 現在的社會要能做到全方位真的很難,為了在養育孩子與孝道中間自己好像三明治,因為在水林的老家還有父母親,自己住在斗六,所以常常需要安排好時間。 他笑著說假日是這樣安排的:「一禮拜回去阮家,一禮拜回去恁家,一禮拜返來咱家!」 咱來聽看麥黃振裕ㄟ生活智慧吧~

上傳者

雲林縣產業文化協會-董憓陵

敍述者

(空的。未填資料。)

敍述的主要人物

(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

(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

2014/09/03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490047F770A57659

根據識別碼 2014672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6724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6724 ... ]

根據名稱 人生ㄟ苦後回甘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人生ㄟ苦後回甘 資料。

[ 搜尋所有 人生ㄟ苦後回甘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人生ㄟ苦後回甘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兄長遺托孤 叔姪如己出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家康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劉家康先生的大哥在自己39歲時車禍中不幸往生,留下五個兒女,當叔叔的一肩扛下,視如己出之外也用心栽培,所有子女長大後也相當有成就,大哥的二兒子後來更當選國大代表,也就是前任客委會副主委劉東隆先生,其感...

恆春 楊氏家族介紹

敍述者: | 上傳者: 郭立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楊氏家族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楊氏家族的開台始祖─楊德展,於清乾隆二十至三十年間,率領族親由廣東蕉嶺來臺開墾,於現今佳冬鄉六根村定居。楊朝奉(瑞金始祖)的第二十五世裔孫(渡台第七代)楊家水、楊家連兄弟,為表彰祖先創業之德,籌組「楊...

不求回報就會有收穫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慧貞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原本很單純的念頭為了關心孩子學習狀況而進入學校擔任志工媽媽,但因熱衷於志工服務所以一頭栽進這愉快又有意義的世界,廖慧貞女士擔任全職志工近十年,深深體認服務別人的同時其實自己才是最大的收穫者。

最感謝的老師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從小我就是個不喜歡念書大家眼中不認真的孩子,家裡擔心之餘也強迫去上補習班,當然也是沒有效果,但老師不放棄卻常常鼓勵我,也用了很多方法讓我對念書有興趣,漸漸的我開始拿起書本,也在國文拿到好成績,後來更考...

庄腳因仔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先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廖先生故鄉在雲林因從小家裡務農,因為家裡環境辛苦深覺一定要北上發展才能改善家裡環境,國中之後獨自離鄉背井到北部念書,退伍後開始工作,累積經驗也嘗盡人生甘苦後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

我的父親

敍述者: | 上傳者: 迎龍行腳團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句說不出口的愛卻因為父親的驟逝,再也沒有機會說了,生前沒有太多機會互動,但其實心繫著彼此,女兒心裡會一直給爸爸留一個位置,您再也沒有機會牽我走進紅毯,但我知道那一天您...

四郎探母真實版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錫麟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錫麟老先生的故事,恰如京劇「四郎探母」的翻版。原籍河南的他,求學階段適逢抗戰、國共內戰,因此跟著學校教官四處避難,民國37年又跟隨著國民政府到臺灣。來臺後近40年的時間,無法見到母親,只能靠著書信連絡...

棒球越打越不老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奶奶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65歲的孫奶奶年輕時努力念書,讀到高中因為家裡經濟不允許,便棄學開始工作賺錢提供哥哥們念書。結婚後心甘情願當家庭主婦,生養三名兒女,一家五口就靠著先生在南部工作的薪水支應,生活清苦。好不容易小孩長大,...

布農族的獵人守則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水來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知道布農族打獵的禁忌嗎?年輕時是布農族獵人的田水來說,如果聽到小孩子打噴嚏或者放屁的聲音就不可以出門,而出門後看到的第一隻小鳥若是由右往左飛行的話也必須回家,但如果看到小鳥由左至右飛行,就代表今天會大...

用歌唱和族人分享打獵豐收的喜悅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春惠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田春惠女士是布農族的後代,父親是部落的耆老,布農族早期以打獵維生,因此從小她便在獵人的部落中長大,布農族的男人在年輕時都是驍勇善戰的勇士,她的父親出門打獵時,若沒有好夢兆是不出門的,而有好夢兆而打獵回...

一家都是揑麵人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陳蘇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走進巫家揑麵館,你會驚訝於捏麵藝術竟能如此細緻動人,談到創業的點點滴滴,跟著先生投入揑麵領域的巫陳蘇女士說,一開始也常遇到發霉、褪色、龜裂等情況,持續改良揑麵材料後,保存情況變好,造型也越來越多。她笑...

臺北女師校園生活 直擊二二八事件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彭秀貞從小在苗栗長大,北上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求學,她是第二屆畢業生。當時能唸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是很神氣的,她的父親做行李箱送她上臺北,學生們的制服是用上海布料做成,相當漂亮,校園生活也多彩...

延續書法的藝術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森錦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熱愛書法的邱森錦,在國小及社區推廣書法教學,教孩子也教銀髮族。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中國字的理解以及練習都不夠,書法在這二十幾年也出現斷層,邱森錦說,練習書法不只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

配合調查傳成被關 一甲子後吐實情

敍述者: 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民國四十年前後,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彭秀貞鄉返回苗栗家鄉教書,同時她的同鄉同學陳乾妹唸書接觸左派思想,曾拿禁書給她看;雖然彭秀貞沒有看,但在陳乾妹被捕後,牽連在苗栗教書的許多同窗,她也被苗栗憲兵隊漏...

餐飲師透過比賽超越自己

敍述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上傳者: 林修逸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健生 | 發佈日期: 2014/02/20 | 故事摘要: 小小工作室還擺著來不及整理的行李箱,剛回到臺灣,時差都來不及調整,馬上又回到義守大學烘焙坊主廚的崗位上,他,是剛拿下德國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IKA Olympics)金牌的李建生。「參加比賽一直是我...

兄長遺托孤 叔姪如己出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家康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劉家康先生的大哥在自己39歲時車禍中不幸往生,留下五個兒女,當叔叔的一肩扛下,視如己出之外也用心栽培,所有子女長大後也相當有成就,大哥的二兒子後來更當選國大代表,也就是前任客委會副主委劉東隆先生,其感...

恆春 楊氏家族介紹

敍述者: | 上傳者: 郭立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楊氏家族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楊氏家族的開台始祖─楊德展,於清乾隆二十至三十年間,率領族親由廣東蕉嶺來臺開墾,於現今佳冬鄉六根村定居。楊朝奉(瑞金始祖)的第二十五世裔孫(渡台第七代)楊家水、楊家連兄弟,為表彰祖先創業之德,籌組「楊...

不求回報就會有收穫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慧貞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原本很單純的念頭為了關心孩子學習狀況而進入學校擔任志工媽媽,但因熱衷於志工服務所以一頭栽進這愉快又有意義的世界,廖慧貞女士擔任全職志工近十年,深深體認服務別人的同時其實自己才是最大的收穫者。

最感謝的老師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從小我就是個不喜歡念書大家眼中不認真的孩子,家裡擔心之餘也強迫去上補習班,當然也是沒有效果,但老師不放棄卻常常鼓勵我,也用了很多方法讓我對念書有興趣,漸漸的我開始拿起書本,也在國文拿到好成績,後來更考...

庄腳因仔

敍述者: | 上傳者: liao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先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廖先生故鄉在雲林因從小家裡務農,因為家裡環境辛苦深覺一定要北上發展才能改善家裡環境,國中之後獨自離鄉背井到北部念書,退伍後開始工作,累積經驗也嘗盡人生甘苦後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

我的父親

敍述者: | 上傳者: 迎龍行腳團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句說不出口的愛卻因為父親的驟逝,再也沒有機會說了,生前沒有太多機會互動,但其實心繫著彼此,女兒心裡會一直給爸爸留一個位置,您再也沒有機會牽我走進紅毯,但我知道那一天您...

四郎探母真實版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錫麟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錫麟老先生的故事,恰如京劇「四郎探母」的翻版。原籍河南的他,求學階段適逢抗戰、國共內戰,因此跟著學校教官四處避難,民國37年又跟隨著國民政府到臺灣。來臺後近40年的時間,無法見到母親,只能靠著書信連絡...

棒球越打越不老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孫奶奶 | 發佈日期: 2014/02/19 | 故事摘要: 65歲的孫奶奶年輕時努力念書,讀到高中因為家裡經濟不允許,便棄學開始工作賺錢提供哥哥們念書。結婚後心甘情願當家庭主婦,生養三名兒女,一家五口就靠著先生在南部工作的薪水支應,生活清苦。好不容易小孩長大,...

布農族的獵人守則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水來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知道布農族打獵的禁忌嗎?年輕時是布農族獵人的田水來說,如果聽到小孩子打噴嚏或者放屁的聲音就不可以出門,而出門後看到的第一隻小鳥若是由右往左飛行的話也必須回家,但如果看到小鳥由左至右飛行,就代表今天會大...

用歌唱和族人分享打獵豐收的喜悅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田春惠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田春惠女士是布農族的後代,父親是部落的耆老,布農族早期以打獵維生,因此從小她便在獵人的部落中長大,布農族的男人在年輕時都是驍勇善戰的勇士,她的父親出門打獵時,若沒有好夢兆是不出門的,而有好夢兆而打獵回...

一家都是揑麵人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巫陳蘇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走進巫家揑麵館,你會驚訝於捏麵藝術竟能如此細緻動人,談到創業的點點滴滴,跟著先生投入揑麵領域的巫陳蘇女士說,一開始也常遇到發霉、褪色、龜裂等情況,持續改良揑麵材料後,保存情況變好,造型也越來越多。她笑...

臺北女師校園生活 直擊二二八事件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彭秀貞從小在苗栗長大,北上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求學,她是第二屆畢業生。當時能唸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是很神氣的,她的父親做行李箱送她上臺北,學生們的制服是用上海布料做成,相當漂亮,校園生活也多彩...

延續書法的藝術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邱森錦 | 發佈日期: 2014/03/03 | 故事摘要: 熱愛書法的邱森錦,在國小及社區推廣書法教學,教孩子也教銀髮族。由於資訊科技的進步,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對於中國字的理解以及練習都不夠,書法在這二十幾年也出現斷層,邱森錦說,練習書法不只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

配合調查傳成被關 一甲子後吐實情

敍述者: 吳秋美、劉榮春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政治社會事件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彭秀貞 | 發佈日期: 2014/02/26 | 故事摘要: 民國四十年前後,臺北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彭秀貞鄉返回苗栗家鄉教書,同時她的同鄉同學陳乾妹唸書接觸左派思想,曾拿禁書給她看;雖然彭秀貞沒有看,但在陳乾妹被捕後,牽連在苗栗教書的許多同窗,她也被苗栗憲兵隊漏...

餐飲師透過比賽超越自己

敍述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上傳者: 林修逸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健生 | 發佈日期: 2014/02/20 | 故事摘要: 小小工作室還擺著來不及整理的行李箱,剛回到臺灣,時差都來不及調整,馬上又回到義守大學烘焙坊主廚的崗位上,他,是剛拿下德國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IKA Olympics)金牌的李建生。「參加比賽一直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