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頭起大廟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小庄頭起大廟的敍述者是黃明惠, 上傳者是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故事類別是其他,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黃森源, 發佈日期是2014/09/11, 故事摘要是菜寮是臺南市佳里區一處人口稀少且不富裕的小聚落,庄廟朝安宮原本只是「公厝」型式,民國89年庄民有重建廟宇之議。從小對朝安宮有深厚感情的黃森源,決定肩負起重建主任委員的重任,歷經 10多年努力及無數挫折考驗,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終於聳立在庄民眼前。他說「小庄頭起大廟」,這是許多旅居在外的庄民,以及許多信....

故事類別其他
故事編號20146893
故事標題小庄頭起大廟
故事摘要菜寮是臺南市佳里區一處人口稀少且不富裕的小聚落,庄廟朝安宮原本只是「公厝」型式,民國89年庄民有重建廟宇之議。從小對朝安宮有深厚感情的黃森源,決定肩負起重建主任委員的重任,歷經 10多年努力及無數挫折考驗,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終於聳立在庄民眼前。他說「小庄頭起大廟」,這是許多旅居在外的庄民,以及許多信徒共同努力的成果。
上傳者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敍述者黃明惠
敍述的主要人物黃森源
說故事地點臺南市
發佈日期2014/09/11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B7AA5FBF33E806CB

故事類別

其他

故事編號

20146893

故事標題

小庄頭起大廟

故事摘要

菜寮是臺南市佳里區一處人口稀少且不富裕的小聚落,庄廟朝安宮原本只是「公厝」型式,民國89年庄民有重建廟宇之議。從小對朝安宮有深厚感情的黃森源,決定肩負起重建主任委員的重任,歷經 10多年努力及無數挫折考驗,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終於聳立在庄民眼前。他說「小庄頭起大廟」,這是許多旅居在外的庄民,以及許多信徒共同努力的成果。

上傳者

新營文化中心站上傳者

敍述者

黃明惠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森源

說故事地點

臺南市

發佈日期

2014/09/11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B7AA5FBF33E806CB

根據識別碼 20146893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6893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6893 ... ]

根據名稱 小庄頭起大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小庄頭起大廟 資料。

[ 搜尋所有 小庄頭起大廟 ... ]

根據姓名 黃森源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黃森源 資料。

[ 搜尋所有 黃森源 ... ]

姓名 黃森源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黃森源)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高雄市左營區菜公里重立路312號
黃森源13394317歇業 - 獨資

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路106號4樓
黃森源15885176歇業 - 獨資

臺中市大里區塗城里光正路209巷28號1樓
黃森源24365802核准設立

臺中市大里區國光里中興路2段89之3號1樓
黃森源25230438歇業 - 合夥 (核准文號: 1040679768)

臺南市仁德區一甲里太乙一街48號
黃森源73701676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50876416)

登記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菜公里重立路312號 | 負責人: 黃森源 | 統編: 13394317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路106號4樓 | 負責人: 黃森源 | 統編: 15885176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塗城里光正路209巷28號1樓 | 負責人: 黃森源 | 統編: 24365802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國光里中興路2段89之3號1樓 | 負責人: 黃森源 | 統編: 25230438 | 歇業 - 合夥 (核准文號: 1040679768)

登記地址: 臺南市仁德區一甲里太乙一街48號 | 負責人: 黃森源 | 統編: 73701676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50876416)

與小庄頭起大廟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看見種子裡的奇蹟

敍述者: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玉山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丁玉山,離開軍營那年39歲,發現越南有許多水果是臺灣沒有的,例如芒果就有26種品種,於是試著將種子引進回臺灣,回臺後買了一塊0.8公頃的農場,把各種種子規劃、分配區域種植,從果苗到收成經營了5至10年...

擦亮心中的金牌

敍述者: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綉鳳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龔語通的弟弟,龔語見所寫媽媽的故事,想以媽媽為主角分享給大家。王綉鳳今年88歲,中風後讓兒女們南北奔波感到非常心疼,她人生中有五大難關,丈夫被日軍抓去當車伕生死未卜、農藥中毒、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得了瘧...

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

敍述者: 陳書逸 | 上傳者: 金門縣金沙鎮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軍旅,朋友,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地景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素麗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解嚴之後,當時才剛高職畢業的陳素麗,考取了前線播音站播音員,民國77年到79年,她從馬山、古寧頭、播到大膽島,當時資源不足,常靠著一支電湯匙燒水、煮蛋、甚至洗熱水澡,而驅離大陸漁民時用大聲公喊話,更是...

粒粒皆辛苦

敍述者: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龔語通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民國37年出生的龔語通,家族世代務農,民國64考上公務人員為民服務,大學時期親手創辦農村問題研究社,於民國61年榮獲全國大專社團比賽第一名。民國58年連續兩年受颱風影響,南部栽種稻米的農民都歉收,他每...

當兵的日子與酒廠的點點滴滴

敍述者: 黃敏婷 | 上傳者: 黃敏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海山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當年蔣中正總統去世時,讓當時仍就學中的許海山毅然決然與同學一同入伍當兵,就為了對個國家的忠心,當了六年的兵後,退伍時,考量到未來要成家的需求,因此決定報考酒廠,一開始是在南投酒廠,什麼都要學,但卻無升...

康樂隊的故事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黃敏婷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阿諾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自小不愛唸書,畢業於青年高中放牛班的阿諾,高中學習爵士鼓,畢業後白天在父親工廠工作,晚上在康樂隊打鼓。在大家樂、六合彩、工地秀風靡的時代,康樂隊沒有空檔的時候,一個月約有38場演出,為了感謝神明或好兄...

推廣協力車的故事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明文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賴明文當時是節目主持人,功學社有兩人的「情侶車」,為了籌組聯誼會,與兄長號召群眾推動騎乘「情侶車」活動,首站從板橋火車站騎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當時總共有 20 臺車參與此活動,沿路一線排開,聲勢浩大,引...

蔡清男的曬鹽人生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清男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灣鹽業興衰史,蔡清男先生可以說是數十年來的見證者。蔡清男家住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小時等於就住在臺鹽的鹽田邊。民國46年左右,當時年僅10歲的他便跟隨父母曬鹽,一直到民國80餘年當地鹽田停產,他也被動...

豐富的書法人生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冠樺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黃冠樺在國中求學階段曾因把車票弄失,導致無法繼續求學,只能在家幫父親務農。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到臺中做廣告招牌的工作,也因為這個工作有機會接觸書法進而產生興趣,還拜陳教授學書法成為他一生的貴人,在這期間...

中止戴奧辛受害者吧!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美芳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的土地、魚塭早期受到中石化戴奧辛嚴重污染,數十年來社區居民罹癌比率非常高。民國94年左右,林美芳等社區幹部和居民開始自救向政府及中石化要求賠償。多年來林美芳看著社區居民貧病交加的痛苦...

豆花藝術家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施招澤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施招澤小學畢業後因環境的關係無法繼續升學,可是卻因為對書法的熱愛向老師學習一年。因為每天都要去廟前賣豆花,所以只能利用回家後練習寫字,當時沒有墨只能用毛筆沾水在桌上練習,直到民國60年時參加彰化縣書法...

我的農業神農獎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景焜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鄭景焜目前從事農場育苗培育工作,這個工作傳承到他已經有三代了,並曾獲得神農獎。 從傳統的人工培育到現在的自動化育苗培育,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也是臺灣農業的一個大進步,而且在行銷方面也做了一個改變,...

我的手藝生涯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杜月嬋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杜月嬋從小就對手工藝很有興趣,因此常常縫縫補補,長大後也曾去學習洋裁,因為製作服裝都會剩下很多小碎布覺得丟掉很可惜,剛好仿間有拼布教學,於是就在這樣的機緣下學習拼布,然後也開始教學拼布這條路,由於第一...

老鹽工蕭老居的近代曬鹽史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老居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40多年的曬鹽生涯中,「吃不會肥,餓不會死」的艱辛,正足以形容蕭老居先生的生活歷程。今年高齡82的蕭老居先生,原本世居嘉義縣布袋,他的父親在日治時期到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一帶曬鹽維生,他便隨著父親曬鹽維...

澎湖印尼新住民考取講師證書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移民,其他,家庭/家族,外來移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EKA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11年前EKA嫁來澎湖,從對天候的不適應、語言的隔閡到為了孩子而進入學校就學,成績均名列前茅,目前國三的她還想繼續進修;在兼顧家庭的情況下,積極學習拼布、舞蹈活動;她也考取外語講師資格而可以教導印尼語...

看見種子裡的奇蹟

敍述者: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玉山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丁玉山,離開軍營那年39歲,發現越南有許多水果是臺灣沒有的,例如芒果就有26種品種,於是試著將種子引進回臺灣,回臺後買了一塊0.8公頃的農場,把各種種子規劃、分配區域種植,從果苗到收成經營了5至10年...

擦亮心中的金牌

敍述者: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綉鳳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龔語通的弟弟,龔語見所寫媽媽的故事,想以媽媽為主角分享給大家。王綉鳳今年88歲,中風後讓兒女們南北奔波感到非常心疼,她人生中有五大難關,丈夫被日軍抓去當車伕生死未卜、農藥中毒、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得了瘧...

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

敍述者: 陳書逸 | 上傳者: 金門縣金沙鎮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軍旅,朋友,生老病死/退休,戰爭/兩岸/世界,地景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素麗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解嚴之後,當時才剛高職畢業的陳素麗,考取了前線播音站播音員,民國77年到79年,她從馬山、古寧頭、播到大膽島,當時資源不足,常靠著一支電湯匙燒水、煮蛋、甚至洗熱水澡,而驅離大陸漁民時用大聲公喊話,更是...

粒粒皆辛苦

敍述者: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龔語通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民國37年出生的龔語通,家族世代務農,民國64考上公務人員為民服務,大學時期親手創辦農村問題研究社,於民國61年榮獲全國大專社團比賽第一名。民國58年連續兩年受颱風影響,南部栽種稻米的農民都歉收,他每...

當兵的日子與酒廠的點點滴滴

敍述者: 黃敏婷 | 上傳者: 黃敏婷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海山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當年蔣中正總統去世時,讓當時仍就學中的許海山毅然決然與同學一同入伍當兵,就為了對個國家的忠心,當了六年的兵後,退伍時,考量到未來要成家的需求,因此決定報考酒廠,一開始是在南投酒廠,什麼都要學,但卻無升...

康樂隊的故事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黃敏婷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阿諾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自小不愛唸書,畢業於青年高中放牛班的阿諾,高中學習爵士鼓,畢業後白天在父親工廠工作,晚上在康樂隊打鼓。在大家樂、六合彩、工地秀風靡的時代,康樂隊沒有空檔的時候,一個月約有38場演出,為了感謝神明或好兄...

推廣協力車的故事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明文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賴明文當時是節目主持人,功學社有兩人的「情侶車」,為了籌組聯誼會,與兄長號召群眾推動騎乘「情侶車」活動,首站從板橋火車站騎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當時總共有 20 臺車參與此活動,沿路一線排開,聲勢浩大,引...

蔡清男的曬鹽人生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清男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灣鹽業興衰史,蔡清男先生可以說是數十年來的見證者。蔡清男家住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小時等於就住在臺鹽的鹽田邊。民國46年左右,當時年僅10歲的他便跟隨父母曬鹽,一直到民國80餘年當地鹽田停產,他也被動...

豐富的書法人生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冠樺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黃冠樺在國中求學階段曾因把車票弄失,導致無法繼續求學,只能在家幫父親務農。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到臺中做廣告招牌的工作,也因為這個工作有機會接觸書法進而產生興趣,還拜陳教授學書法成為他一生的貴人,在這期間...

中止戴奧辛受害者吧!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美芳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的土地、魚塭早期受到中石化戴奧辛嚴重污染,數十年來社區居民罹癌比率非常高。民國94年左右,林美芳等社區幹部和居民開始自救向政府及中石化要求賠償。多年來林美芳看著社區居民貧病交加的痛苦...

豆花藝術家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施招澤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施招澤小學畢業後因環境的關係無法繼續升學,可是卻因為對書法的熱愛向老師學習一年。因為每天都要去廟前賣豆花,所以只能利用回家後練習寫字,當時沒有墨只能用毛筆沾水在桌上練習,直到民國60年時參加彰化縣書法...

我的農業神農獎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景焜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鄭景焜目前從事農場育苗培育工作,這個工作傳承到他已經有三代了,並曾獲得神農獎。 從傳統的人工培育到現在的自動化育苗培育,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也是臺灣農業的一個大進步,而且在行銷方面也做了一個改變,...

我的手藝生涯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杜月嬋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杜月嬋從小就對手工藝很有興趣,因此常常縫縫補補,長大後也曾去學習洋裁,因為製作服裝都會剩下很多小碎布覺得丟掉很可惜,剛好仿間有拼布教學,於是就在這樣的機緣下學習拼布,然後也開始教學拼布這條路,由於第一...

老鹽工蕭老居的近代曬鹽史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老居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40多年的曬鹽生涯中,「吃不會肥,餓不會死」的艱辛,正足以形容蕭老居先生的生活歷程。今年高齡82的蕭老居先生,原本世居嘉義縣布袋,他的父親在日治時期到臺南市安南區鹿耳里一帶曬鹽維生,他便隨著父親曬鹽維...

澎湖印尼新住民考取講師證書

敍述者: 馬公海埔路蒐錄站-黃資婷 | 上傳者: 黃資婷 | 故事類別: 移民,其他,家庭/家族,外來移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EKA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11年前EKA嫁來澎湖,從對天候的不適應、語言的隔閡到為了孩子而進入學校就學,成績均名列前茅,目前國三的她還想繼續進修;在兼顧家庭的情況下,積極學習拼布、舞蹈活動;她也考取外語講師資格而可以教導印尼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