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忙"變議員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從"留忙"變議員的敍述者是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故事蒐錄團隊, 上傳者是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站管理者,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張萬生, 發佈日期是2014/09/23, 故事摘要是張萬生是現任臺東縣議員,他常介紹自己國小畢業後就成為「流氓」,是留在家鄉幫忙家務的「留忙」。儘管只有國小學歷,但他不斷汲取新知,除了主動參與各項研習講座外,也致力於保存族群文化。感受到部落中年輕人越來越少,文化幾乎快要消失,張萬生積極拜訪地方長老尋求手稿和資料的保留,再配合國字和羅馬拼音拼湊起來,完....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47923
故事標題從"留忙"變議員
故事摘要張萬生是現任臺東縣議員,他常介紹自己國小畢業後就成為「流氓」,是留在家鄉幫忙家務的「留忙」。儘管只有國小學歷,但他不斷汲取新知,除了主動參與各項研習講座外,也致力於保存族群文化。感受到部落中年輕人越來越少,文化幾乎快要消失,張萬生積極拜訪地方長老尋求手稿和資料的保留,再配合國字和羅馬拼音拼湊起來,完成電光部落文史紀錄。雖是縣議員,他仍維持下田耕作的習慣,利用農作時思考問題。
上傳者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站管理者
敍述者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故事蒐錄團隊
敍述的主要人物張萬生
說故事地點臺東縣
發佈日期2014/09/23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632A55F9A46B3468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47923

故事標題

從"留忙"變議員

故事摘要

張萬生是現任臺東縣議員,他常介紹自己國小畢業後就成為「流氓」,是留在家鄉幫忙家務的「留忙」。儘管只有國小學歷,但他不斷汲取新知,除了主動參與各項研習講座外,也致力於保存族群文化。感受到部落中年輕人越來越少,文化幾乎快要消失,張萬生積極拜訪地方長老尋求手稿和資料的保留,再配合國字和羅馬拼音拼湊起來,完成電光部落文史紀錄。雖是縣議員,他仍維持下田耕作的習慣,利用農作時思考問題。

上傳者

臺東縣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站管理者

敍述者

關山鎮生活美學協會故事蒐錄團隊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萬生

說故事地點

臺東縣

發佈日期

2014/09/23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632A55F9A46B3468

根據識別碼 20147923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7923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7923 ... ]

根據名稱 從 留忙 變議員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從 留忙 變議員 資料。

[ 搜尋所有 從 留忙 變議員 ... ]

根據姓名 張萬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張萬生 ...)

張萬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捷宇儀器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7218500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850000 | 所代表法人: | 瑩通石材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42972701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33000 | 所代表法人: | 東瑩茶精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董事長 | 持有股份數: 200 | 所代表法人: | 展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朝榮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 董監事資料集

宜蘭縣貴州同鄉會

理事長: 張萬生 | 通訊處: 宜蘭縣宜蘭市中興里2鄰慈安路70巷2弄29號 | 團體類別: 同鄉會

@ 宜蘭縣立案人民團體名冊

張萬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捷宇儀器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7218500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850000 | 所代表法人: | 瑩通石材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42972701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33000 | 所代表法人: | 東瑩茶精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董事長 | 持有股份數: 200 | 所代表法人: | 展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 董監事資料集

張萬生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朝榮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 董監事資料集

宜蘭縣貴州同鄉會

理事長: 張萬生 | 通訊處: 宜蘭縣宜蘭市中興里2鄰慈安路70巷2弄29號 | 團體類別: 同鄉會

@ 宜蘭縣立案人民團體名冊

[ 搜尋所有 張萬生 ... ]

姓名 張萬生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張萬生)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嘉義縣溪口鄉溪西村中正路269之1號
張萬生09141380歇業 - 獨資

臺北市大同區鄭州路4號之10
張萬生48033727歇業/撤銷 - 獨資

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73號
張萬生14717504撤銷 - 獨資

嘉義縣溪口鄉溪西村中正路二六九之一號
張萬生06292638歇業 - 獨資

嘉義縣溪口鄉溪西村中正路二六之一號
張萬生06329939歇業 - 獨資

高雄市三民區12巷13弄9號
張萬生19448509歇業 - 獨資

花蓮縣花蓮市國富里富祥街二十五號一樓
張萬生20061026歇業 - 獨資

高雄市三民區天祥1路125巷44號1樓
張萬生27218500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嘉義縣溪口鄉溪西村中正路269之1號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09141380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鄭州路4號之10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48033727 | 歇業/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73號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14717504 | 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嘉義縣溪口鄉溪西村中正路二六九之一號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06292638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嘉義縣溪口鄉溪西村中正路二六之一號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06329939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12巷13弄9號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19448509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花蓮縣花蓮市國富里富祥街二十五號一樓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20061026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天祥1路125巷44號1樓 | 負責人: 張萬生 | 統編: 27218500 | 核准設立

[ 查詢所有 張萬生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從"留忙"變議員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山居生活並不浪漫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雅聰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許多長居都市的人,都因嚮往山居生活而回歸鄉村。但山居生活其實沒有這麼浪浪,郭雅聰二十多年前從北部搬遷到臺南市東山區青山里的山區定居,以種木瓜、梅子、竹筍養活家人,但往往一年的所得不及他在北部一個月的薪...

山上生活豐富了我的人生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阿苗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賴阿苗從小住在山上,國中時離鄉背井到外地讀書,時常望著遠處山景掉淚;放假回家時,山區小徑非常難行,需走四、五個小時的路程。畢業後回家幫忙,直到電信局在村落設立傳呼站,後改為交換臺,因此當了接線生。結婚...

從行動咖啡車到民宿主人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建良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南市東山區第一家合法民宿,從賴建良手裡做起,原本從事環保工程的他,有著滿腦子的創新想法。93年他回到故鄉創業,眼光獨到的將一輛可愛的古董車改裝,變成行動咖啡車,接著又將父母的山林地搭配老房子改建成民...

一步一腳印,走過貧苦的人生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羅秀梅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羅秀梅自小家境貧苦,7歲時就要負擔家務照顧弟弟,國小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就四處打工。16歲跟著父親外出工作,弟弟長大後,還帶著他們去挑薑,一天可以賺進一千多塊。第一次在公路上看到貨車,聞到車子排出的廢...

奮起湖孩子的行船回憶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金坤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金坤生長在奮起湖,媽媽在賣陽春麵,放學就得幫忙賣麵,並在阿里山鐵路旁叫賣;高中時到高雄就讀水產科,畢業後北上工作一段時間;當兵退伍後,為了改善家計,從事行船工作,上船後忍受了四個月的暈船之苦才慢慢適...

用裁縫成就自己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連枝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連枝國小時常遇到空襲,課堂中就得跑到防空洞避難;14歲割草、養豬,又去挑瓜,以前道路都是石子路,經常把腳磨破皮。長大後覺得每天在山上工作沒有出息,就決定學裁縫做衣服,爸媽同意後到竹崎學習4個月,回到...

為善不必忌諱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榮治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在臺南東山出生的蔡榮治,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因為調職務的關係,舉家搬遷到新營。當時住在糖廠的宿舍,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和樂安康。受到母親的影響,他認為只要能力夠就會盡力幫助別人,小至受傷的小鳥也是。...

為了家,我會一直堅強下去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尤瑞敏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尤瑞敏是在恆春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家中耕作面積較大,小孩子全都要幫忙,但她因為皮膚不好而不用參與。與先生結婚後,面臨的經濟壓力快讓她喘不過氣,但她還是能以不多的薪水維持家計。從當員工到自己跳出來開便利...

苦澀的過去,用一輩子來回憶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金論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金論從小到懂事,都在幫忙家中工作。日據時代曾去甘蔗園幫忙,當時甘蔗只能運送到糖廠製糖,只要有人偷吃或是家中有甘蔗渣,就會慘遭修理。回想起小時候的辛苦,除了賺錢給三個弟弟讀書,更要負擔家計。做工的辛勞...

耆老記憶-參與重建永安宮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欽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15年出生的黃欽謀,分享永安宮的故事。位於大安區東安里的永安宮,最初由黃欽謀的曾祖父,黃觀星設立,他曾任十八庄總理。以前的永安宮建廟時,用石頭搭建土塊厝,民國76年大安鄉鄉長邀請在公路局測量隊工作...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軍旅,其他,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文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文義當兵時是海軍,當時抽到在指揮部服勤,沒有上船。但在退伍前一個月,主任說要帶他到馬祖走走,卻巧遇戰爭。當時戰況慘烈,與大陸海軍正面迎戰。另一艘戰艦被擊,死傷慘重,但他與主任平安歸來,讓他印象深刻。

不該為賺錢而肆意破壞環境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莊聯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賣茶起家的莊聯耀,講到現今的種茶環境,心中不免感嘆。不注重水土保持濫墾濫伐,除了修補多年的產業道路,依舊還在修補之外,高山上農藥的濫用,水源的污染,已經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他呼籲不只政府單位應該重視...

見證奮起湖發展轉型的耆老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茂欽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劉茂欽在日本時代參與開發阿里山鐵路,奮起湖地區是原始林,沒有人願意進入,日本人以軍方命令,召集祖父等人前往開發;當時以奮起湖為中繼站,在奮起湖地區興建房屋讓工人居住,慢慢形成村落,當時發展繁榮,酒家、...

用功讀書讓我娶回美嬌娘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寧源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劉寧源由於父親很注重教育,國小時成績相當不錯;初中後考取大同商專,在學五年皆擔任班長,更以五年總成績全校第一名畢業;當兵時考取預備軍官財務科,退伍後回家幫忙種田,為了追求以前大同商專副班長,參加金融特...

延續、傳承傳統民俗技藝-客家獅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柏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陳柏麟小時參加宋江陣打拳頭,也學習客家獅。在臺北讀書時,對於客家獅的技藝逐漸荒廢有感而發,最後決定回鄉參選村長,順利當選村長一職後,便致力於延續客家獅技藝,期間召集客家長輩共同商議,組成客家獅團,成立...

山居生活並不浪漫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郭雅聰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許多長居都市的人,都因嚮往山居生活而回歸鄉村。但山居生活其實沒有這麼浪浪,郭雅聰二十多年前從北部搬遷到臺南市東山區青山里的山區定居,以種木瓜、梅子、竹筍養活家人,但往往一年的所得不及他在北部一個月的薪...

山上生活豐富了我的人生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阿苗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賴阿苗從小住在山上,國中時離鄉背井到外地讀書,時常望著遠處山景掉淚;放假回家時,山區小徑非常難行,需走四、五個小時的路程。畢業後回家幫忙,直到電信局在村落設立傳呼站,後改為交換臺,因此當了接線生。結婚...

從行動咖啡車到民宿主人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建良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臺南市東山區第一家合法民宿,從賴建良手裡做起,原本從事環保工程的他,有著滿腦子的創新想法。93年他回到故鄉創業,眼光獨到的將一輛可愛的古董車改裝,變成行動咖啡車,接著又將父母的山林地搭配老房子改建成民...

一步一腳印,走過貧苦的人生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羅秀梅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羅秀梅自小家境貧苦,7歲時就要負擔家務照顧弟弟,國小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就四處打工。16歲跟著父親外出工作,弟弟長大後,還帶著他們去挑薑,一天可以賺進一千多塊。第一次在公路上看到貨車,聞到車子排出的廢...

奮起湖孩子的行船回憶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金坤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金坤生長在奮起湖,媽媽在賣陽春麵,放學就得幫忙賣麵,並在阿里山鐵路旁叫賣;高中時到高雄就讀水產科,畢業後北上工作一段時間;當兵退伍後,為了改善家計,從事行船工作,上船後忍受了四個月的暈船之苦才慢慢適...

用裁縫成就自己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連枝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連枝國小時常遇到空襲,課堂中就得跑到防空洞避難;14歲割草、養豬,又去挑瓜,以前道路都是石子路,經常把腳磨破皮。長大後覺得每天在山上工作沒有出息,就決定學裁縫做衣服,爸媽同意後到竹崎學習4個月,回到...

為善不必忌諱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榮治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在臺南東山出生的蔡榮治,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因為調職務的關係,舉家搬遷到新營。當時住在糖廠的宿舍,雖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和樂安康。受到母親的影響,他認為只要能力夠就會盡力幫助別人,小至受傷的小鳥也是。...

為了家,我會一直堅強下去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尤瑞敏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尤瑞敏是在恆春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家中耕作面積較大,小孩子全都要幫忙,但她因為皮膚不好而不用參與。與先生結婚後,面臨的經濟壓力快讓她喘不過氣,但她還是能以不多的薪水維持家計。從當員工到自己跳出來開便利...

苦澀的過去,用一輩子來回憶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金論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李金論從小到懂事,都在幫忙家中工作。日據時代曾去甘蔗園幫忙,當時甘蔗只能運送到糖廠製糖,只要有人偷吃或是家中有甘蔗渣,就會慘遭修理。回想起小時候的辛苦,除了賺錢給三個弟弟讀書,更要負擔家計。做工的辛勞...

耆老記憶-參與重建永安宮

敍述者: 曾立馨 | 上傳者: 李建民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欽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15年出生的黃欽謀,分享永安宮的故事。位於大安區東安里的永安宮,最初由黃欽謀的曾祖父,黃觀星設立,他曾任十八庄總理。以前的永安宮建廟時,用石頭搭建土塊厝,民國76年大安鄉鄉長邀請在公路局測量隊工作...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軍旅,其他,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文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文義當兵時是海軍,當時抽到在指揮部服勤,沒有上船。但在退伍前一個月,主任說要帶他到馬祖走走,卻巧遇戰爭。當時戰況慘烈,與大陸海軍正面迎戰。另一艘戰艦被擊,死傷慘重,但他與主任平安歸來,讓他印象深刻。

不該為賺錢而肆意破壞環境

敍述者: 高雄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莊聯耀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賣茶起家的莊聯耀,講到現今的種茶環境,心中不免感嘆。不注重水土保持濫墾濫伐,除了修補多年的產業道路,依舊還在修補之外,高山上農藥的濫用,水源的污染,已經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傷害。他呼籲不只政府單位應該重視...

見證奮起湖發展轉型的耆老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茂欽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劉茂欽在日本時代參與開發阿里山鐵路,奮起湖地區是原始林,沒有人願意進入,日本人以軍方命令,召集祖父等人前往開發;當時以奮起湖為中繼站,在奮起湖地區興建房屋讓工人居住,慢慢形成村落,當時發展繁榮,酒家、...

用功讀書讓我娶回美嬌娘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寧源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劉寧源由於父親很注重教育,國小時成績相當不錯;初中後考取大同商專,在學五年皆擔任班長,更以五年總成績全校第一名畢業;當兵時考取預備軍官財務科,退伍後回家幫忙種田,為了追求以前大同商專副班長,參加金融特...

延續、傳承傳統民俗技藝-客家獅

敍述者: 嘉義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柏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陳柏麟小時參加宋江陣打拳頭,也學習客家獅。在臺北讀書時,對於客家獅的技藝逐漸荒廢有感而發,最後決定回鄉參選村長,順利當選村長一職後,便致力於延續客家獅技藝,期間召集客家長輩共同商議,組成客家獅團,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