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的敍述者是古少騏, 上傳者是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姜蕙英, 發佈日期是2014/10/31, 故事摘要是姜蕙英生於民國14年,臺北靜修女中畢業後進入臺北廣播電臺服務一年。光復前戰況激烈,父親當時是日本總督府參議員,要她辭職回新竹北埔照顧妹妹,她每天就帶著3個妹妹到鄉下躲空襲。光復後她很想回臺北職場,但父親不許她外出工作,於是她留在山裡種橘子,每天坐運煤炭的卡車到山裡管理果園。有一天因為下大雨不敢越溪回....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48596
故事標題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
故事摘要姜蕙英生於民國14年,臺北靜修女中畢業後進入臺北廣播電臺服務一年。光復前戰況激烈,父親當時是日本總督府參議員,要她辭職回新竹北埔照顧妹妹,她每天就帶著3個妹妹到鄉下躲空襲。光復後她很想回臺北職場,但父親不許她外出工作,於是她留在山裡種橘子,每天坐運煤炭的卡車到山裡管理果園。有一天因為下大雨不敢越溪回家,借住在山中農人的家裡,發現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知道原來山裡的農家這麼辛苦。
上傳者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敍述者古少騏
敍述的主要人物姜蕙英
說故事地點新竹縣
發佈日期2014/10/31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2AEDC342066E69F1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48596

故事標題

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

故事摘要

姜蕙英生於民國14年,臺北靜修女中畢業後進入臺北廣播電臺服務一年。光復前戰況激烈,父親當時是日本總督府參議員,要她辭職回新竹北埔照顧妹妹,她每天就帶著3個妹妹到鄉下躲空襲。光復後她很想回臺北職場,但父親不許她外出工作,於是她留在山裡種橘子,每天坐運煤炭的卡車到山裡管理果園。有一天因為下大雨不敢越溪回家,借住在山中農人的家裡,發現農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知道原來山裡的農家這麼辛苦。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敍述者

古少騏

敍述的主要人物

姜蕙英

說故事地點

新竹縣

發佈日期

2014/10/31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2AEDC342066E69F1

根據識別碼 2014859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8596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8596 ... ]

根據名稱 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 資料。

[ 搜尋所有 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 ... ]

根據姓名 姜蕙英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姜蕙英 ...)

佃農之女嫁入豪門

敍述者: 古少騏 |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抗日烈士姜紹祖的母親宋氏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姜蕙英講述曾祖母宋氏的故事。北埔天水堂是開發北埔地區的最大家族,為傳子嗣,姜秀鑾派下第三代傳人姜榮華,聽從算命先生的指示準備納妾,並交由正室胡氏挑選,胡氏選出佃農家庭出生的宋氏,溫柔安靜,納為側室後不...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烈士成仁以手環認屍

敍述者: 古少騏 |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抗日烈士姜紹祖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姜蕙英的祖父姜紹祖,20歲帶兵從北埔到新竹市與日本人激烈對戰,最後失敗被關時,有人出來頂替他,竟一槍被打死,姜紹祖因此在獄中吞鴉片自殺。飽受日本人盤查的曾祖母宋氏,最後去認屍時,以手環認出姜紹祖,那個...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大宅院溫暖熱鬧的童年

敍述者: 古少騏 |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姜蕙英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出生於民國14年的姜蕙英,是北埔抗日烈士姜紹祖的孫女。她小時候經常跟曾祖母一起睡,印象中曾祖母非常安靜嫻淑,不多話,還教她怎麼看時鐘,她學了好多次都不會,被曾祖母笑是憨孫女。由於母親生了9個孩子,姜家...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姜蕙英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1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文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86859240

@ 董監事資料集

佃農之女嫁入豪門

敍述者: 古少騏 |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抗日烈士姜紹祖的母親宋氏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姜蕙英講述曾祖母宋氏的故事。北埔天水堂是開發北埔地區的最大家族,為傳子嗣,姜秀鑾派下第三代傳人姜榮華,聽從算命先生的指示準備納妾,並交由正室胡氏挑選,胡氏選出佃農家庭出生的宋氏,溫柔安靜,納為側室後不...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烈士成仁以手環認屍

敍述者: 古少騏 |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抗日烈士姜紹祖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姜蕙英的祖父姜紹祖,20歲帶兵從北埔到新竹市與日本人激烈對戰,最後失敗被關時,有人出來頂替他,竟一槍被打死,姜紹祖因此在獄中吞鴉片自殺。飽受日本人盤查的曾祖母宋氏,最後去認屍時,以手環認出姜紹祖,那個...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大宅院溫暖熱鬧的童年

敍述者: 古少騏 | 上傳者: 蕭如松故事蒐錄站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姜蕙英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出生於民國14年的姜蕙英,是北埔抗日烈士姜紹祖的孫女。她小時候經常跟曾祖母一起睡,印象中曾祖母非常安靜嫻淑,不多話,還教她怎麼看時鐘,她學了好多次都不會,被曾祖母笑是憨孫女。由於母親生了9個孩子,姜家...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姜蕙英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100000 | 所代表法人: | 文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86859240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姜蕙英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從台北新女性變鄉下果農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回憶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秀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李秀珍自幼出生在大陸陝西省漢中,家中從事務農,有九個兄弟姊妹,當時是五代同堂和祖父母一起生活,雖然沒有讀書但生活也過的滿不錯的。自從祖父母過世後,生活就變得不是那麼好大家就開始分家了。在民國28年時遇...

鑿井兩萬口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新寶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出生在萬丹鄉的張新寶,小時候因為家裡有在做打井的行業,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早期鑿井是使用蜘蛛車來挖,隨著工業化的社會轉變為機械化的工具。鑿井對於以前的農業社會來說很重要,不僅需要它來灌溉農田也是民間生...

我的家庭不一樣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Jovi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Jovi來自傳統家庭,從小就喜歡女生,高中發現自己的性向與他人的不同,但Jovi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性向,並尋求真愛。雖然臺灣法律未承認同性婚姻,但她為了愛情,不怕旁人的眼光,堅持真愛,在臺灣結婚,也有一...

初雪亭的逃亡學生生活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初雪亭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初雪亭,出生於山東省鄆城,16歲因國共內戰,不得不逃難到濟南,當時情勢危險,逃難的學生高達8000多人,一路從濟南到徐州,又到南京,南京又到湖南,最後逃到澎湖。回想過去,在澎湖是最辛苦的回憶,當時在澎...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蘇石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蘇石川先生擔任南和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為了讓身體健康,吃出健康、吃出活力。五年前帶著一群六、七十歲的義工種無農藥化肥的芥菜,今年更首度嘗試不施農藥化肥的稻鴨農法,一度被野狗吃掉30多隻鴨,讓蘇石川難...

阿猴媽祖八家將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振甫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陳振甫出生於民國40年,屬於戰後第一批的新生代。國小時期每天都得走5公里去上學,當時的社會環境大家都沒有鞋子可以穿。他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也造就他看待人生更加豁達平淡。偶然的機會,他應徵了屏東媽祖廟...

「問到謝義」真有其人 謝家曾祖父是也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移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麟輝 | 謝義 | 謝亦貴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苗栗人有一句常用的俗諺「問到謝義」,意指徒勞無功、不如不問。謝義真有其人,本名謝亦貴,是一名拓墾奇人。不過在謝麟輝家裡,這句話得說成「問到阿不多」,因為謝麟輝的曾曾祖父就是謝亦貴,謝家上下不敢說「問到...

一輩子的社會志工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方華雄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方華雄從國小便離開家鄉枋寮到高雄讀書,因為從鄉下來容易被嘲笑欺負。國中開始便叛逆學壞,親戚希望讓他轉學到升學班導正品行,沒想到他卻帶壞周遭同學。一場父親帶他去的演講改變了他的一生,除了導正人生觀,更讓...

篆刻天地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柳坤發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柳坤發小時候看山看水,到國小就發現上美術課能很輕易地將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覺得很有趣,之後也被選拔參加繪畫比賽,但與美術老師的繪畫仍有落差。八七水災時,很多阿兵哥住在鄉下救災,有人利用休息時間拿筆以小朋...

從小混混變成人民褓姆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志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是壞孩子的葉志成,常常跟別人打架,也當過小混混,為了當小偷也去學開鎖。被送到屏東後也是整天跟人打打殺殺,父親怕他逃兵,於是幫他報考了警察兵。沒想到當了員警,卻開啟他另一個豐富的人生,蓋房子、教訓...

歡喜做,甘願受- 默默不停奉獻於公益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水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蔡水龍於民國37年出生在北港,畢業後在船務公司上班,之後也曾轉換過工作跑道。民國92年開始投入志工的行業,起先參加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隊的志工,後來擔任了脊髓損傷協會志工的隊長,退休後的生活就一直奉獻於...

「祖婆雞」落跑的預兆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蘭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有多少人是坐著轎子出嫁的?住在苗栗大湖的陳金蘭就是,但當年她搭轎到頭屋蕃仔寮上山途中,「祖婆雞」落跑,轎夫忙著捉雞,她心頭一震,預感這椿婚事可能不順利。而嫁到夫家後,她包辦山中大小粗活,常是採茶比人慢...

逆向操作的教育理念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涂順振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涂順振校長立下「質樸、善良、自信、快樂、活力」的目標作為辦學理念,重視「多元智慧、歡樂學習」,給學生充分的舞臺。推動「勞動教育」,欣賞生命成長的喜悅,並學習用心體會周遭事物,配合「國際化」與「資訊化」...

天公疼憨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韻梅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76歲的鄧韻梅,從小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成長,但自己卻是非常仁慈的人。韻梅覺得人生要有目標,只要一直執行就會達成目標,自幼就熱愛讀書,因繼母不喜歡她讀書,她如果把書帶回家,繼母就會把他的書本全部撕毀。班...

浪子回頭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文志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60歲的丁文志先生深受父親的影響,決定投身經營社區的關懷活動。10多歲就外出打拚成家立業,在民國82年間和好朋友聊天中聽見自己的雙親在故鄉中孤單生活的情形讓他慚愧至深。此時他決定舉家遷回故鄉照顧雙...

回憶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秀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李秀珍自幼出生在大陸陝西省漢中,家中從事務農,有九個兄弟姊妹,當時是五代同堂和祖父母一起生活,雖然沒有讀書但生活也過的滿不錯的。自從祖父母過世後,生活就變得不是那麼好大家就開始分家了。在民國28年時遇...

鑿井兩萬口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新寶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出生在萬丹鄉的張新寶,小時候因為家裡有在做打井的行業,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早期鑿井是使用蜘蛛車來挖,隨著工業化的社會轉變為機械化的工具。鑿井對於以前的農業社會來說很重要,不僅需要它來灌溉農田也是民間生...

我的家庭不一樣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愛,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Jovi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Jovi來自傳統家庭,從小就喜歡女生,高中發現自己的性向與他人的不同,但Jovi勇敢地承認自己的性向,並尋求真愛。雖然臺灣法律未承認同性婚姻,但她為了愛情,不怕旁人的眼光,堅持真愛,在臺灣結婚,也有一...

初雪亭的逃亡學生生活

敍述者: 曲獻玉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初雪亭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初雪亭,出生於山東省鄆城,16歲因國共內戰,不得不逃難到濟南,當時情勢危險,逃難的學生高達8000多人,一路從濟南到徐州,又到南京,南京又到湖南,最後逃到澎湖。回想過去,在澎湖是最辛苦的回憶,當時在澎...

吃出健康、吃出活力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蘇石川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蘇石川先生擔任南和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為了讓身體健康,吃出健康、吃出活力。五年前帶著一群六、七十歲的義工種無農藥化肥的芥菜,今年更首度嘗試不施農藥化肥的稻鴨農法,一度被野狗吃掉30多隻鴨,讓蘇石川難...

阿猴媽祖八家將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振甫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陳振甫出生於民國40年,屬於戰後第一批的新生代。國小時期每天都得走5公里去上學,當時的社會環境大家都沒有鞋子可以穿。他的人生經歷過大起大落,也造就他看待人生更加豁達平淡。偶然的機會,他應徵了屏東媽祖廟...

「問到謝義」真有其人 謝家曾祖父是也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移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麟輝 | 謝義 | 謝亦貴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苗栗人有一句常用的俗諺「問到謝義」,意指徒勞無功、不如不問。謝義真有其人,本名謝亦貴,是一名拓墾奇人。不過在謝麟輝家裡,這句話得說成「問到阿不多」,因為謝麟輝的曾曾祖父就是謝亦貴,謝家上下不敢說「問到...

一輩子的社會志工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方華雄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方華雄從國小便離開家鄉枋寮到高雄讀書,因為從鄉下來容易被嘲笑欺負。國中開始便叛逆學壞,親戚希望讓他轉學到升學班導正品行,沒想到他卻帶壞周遭同學。一場父親帶他去的演講改變了他的一生,除了導正人生觀,更讓...

篆刻天地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柳坤發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柳坤發小時候看山看水,到國小就發現上美術課能很輕易地將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覺得很有趣,之後也被選拔參加繪畫比賽,但與美術老師的繪畫仍有落差。八七水災時,很多阿兵哥住在鄉下救災,有人利用休息時間拿筆以小朋...

從小混混變成人民褓姆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志成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是壞孩子的葉志成,常常跟別人打架,也當過小混混,為了當小偷也去學開鎖。被送到屏東後也是整天跟人打打殺殺,父親怕他逃兵,於是幫他報考了警察兵。沒想到當了員警,卻開啟他另一個豐富的人生,蓋房子、教訓...

歡喜做,甘願受- 默默不停奉獻於公益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水龍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蔡水龍於民國37年出生在北港,畢業後在船務公司上班,之後也曾轉換過工作跑道。民國92年開始投入志工的行業,起先參加救國團工商青年服務隊的志工,後來擔任了脊髓損傷協會志工的隊長,退休後的生活就一直奉獻於...

「祖婆雞」落跑的預兆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黃佳伶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蘭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有多少人是坐著轎子出嫁的?住在苗栗大湖的陳金蘭就是,但當年她搭轎到頭屋蕃仔寮上山途中,「祖婆雞」落跑,轎夫忙著捉雞,她心頭一震,預感這椿婚事可能不順利。而嫁到夫家後,她包辦山中大小粗活,常是採茶比人慢...

逆向操作的教育理念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涂順振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涂順振校長立下「質樸、善良、自信、快樂、活力」的目標作為辦學理念,重視「多元智慧、歡樂學習」,給學生充分的舞臺。推動「勞動教育」,欣賞生命成長的喜悅,並學習用心體會周遭事物,配合「國際化」與「資訊化」...

天公疼憨人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韻梅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76歲的鄧韻梅,從小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成長,但自己卻是非常仁慈的人。韻梅覺得人生要有目標,只要一直執行就會達成目標,自幼就熱愛讀書,因繼母不喜歡她讀書,她如果把書帶回家,繼母就會把他的書本全部撕毀。班...

浪子回頭

敍述者: 張喆喜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丁文志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今年60歲的丁文志先生深受父親的影響,決定投身經營社區的關懷活動。10多歲就外出打拚成家立業,在民國82年間和好朋友聊天中聽見自己的雙親在故鄉中孤單生活的情形讓他慚愧至深。此時他決定舉家遷回故鄉照顧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