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造走到主婦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從社造走到主婦的敍述者是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蒐錄站, 上傳者是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故事蒐錄站,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愛,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張明純, 發佈日期是2014/11/05, 故事摘要是張明純過去專業是社會學,長年從事社區營造工作。孩子出生後她選擇當全職媽媽陪小孩,但各社區的邀約還是不斷,一陣子後覺得這樣的生活無法負荷,便淡出社造工作。本來她是個外食族,有一天發現孩子只喜歡吃香腸、貢丸這些加工品,於是她決定自己下廚,開始到主婦聯盟合作社採購,後來在朋友邀約下加入了主婦聯盟基金會,開....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201410234
故事標題從社造走到主婦
故事摘要張明純過去專業是社會學,長年從事社區營造工作。孩子出生後她選擇當全職媽媽陪小孩,但各社區的邀約還是不斷,一陣子後覺得這樣的生活無法負荷,便淡出社造工作。本來她是個外食族,有一天發現孩子只喜歡吃香腸、貢丸這些加工品,於是她決定自己下廚,開始到主婦聯盟合作社採購,後來在朋友邀約下加入了主婦聯盟基金會,開始接觸公共議題從環境保護到食品安全,她在菜市場裡發傳單、宣傳主婦聯盟理念,呼籲大家注意食品安全。
上傳者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故事蒐錄站
敍述者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蒐錄站
敍述的主要人物張明純
說故事地點臺中市
發佈日期2014/11/05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01D90D7C02A2B3E7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

201410234

故事標題

從社造走到主婦

故事摘要

張明純過去專業是社會學,長年從事社區營造工作。孩子出生後她選擇當全職媽媽陪小孩,但各社區的邀約還是不斷,一陣子後覺得這樣的生活無法負荷,便淡出社造工作。本來她是個外食族,有一天發現孩子只喜歡吃香腸、貢丸這些加工品,於是她決定自己下廚,開始到主婦聯盟合作社採購,後來在朋友邀約下加入了主婦聯盟基金會,開始接觸公共議題從環境保護到食品安全,她在菜市場裡發傳單、宣傳主婦聯盟理念,呼籲大家注意食品安全。

上傳者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故事蒐錄站

敍述者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蒐錄站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明純

說故事地點

臺中市

發佈日期

2014/11/05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01D90D7C02A2B3E7

根據識別碼 201410234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10234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10234 ... ]

根據名稱 從社造走到主婦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從社造走到主婦 資料。

[ 搜尋所有 從社造走到主婦 ... ]

根據姓名 張明純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張明純 ...)

「共學共好體驗學習營」113年度培力工作坊

(中華民國)根誌優;(中華民國)張義勝;(中華民國)張明純;(中華民國)林淑珍;(中華民國)俞龍通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5 | 折扣資訊:

@ 講座資訊

「共學共好體驗學習營」113年度培力工作坊

(中華民國)根誌優;(中華民國)張義勝;(中華民國)張明純;(中華民國)林淑珍;(中華民國)俞龍通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5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再現頂橋仔風華 : 臺中市南區文史調查集

作者: 張明純, 編著 | 張明純 作者 | 類型: 圖書 | 版本: | 出版項: 臺中市 : 臺中市政府, 2001[民90] | ISBN: 957-02-9444-2 (平裝)

@ 臺灣民間傳說文獻資料書目

公共圖書館創新經營

出版日期: 2007-04 | 出版單位: 國立臺中圖書館 | 作者資訊: 國立台中圖書館 | ISBN: 9789860994473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本館將95年所辦理公共圖書館研習課程,包括「輔導知能培訓研習」、「行銷管理培訓研習」、「創新機能培訓研習」及「人文素養培訓研習」,委請授課講師將講授內容以更周延文字稿陳現並製作出版,期盼藉由本書,對於... | 授權資訊: 聯絡人:周孟香聯絡電話:04-22261105921聯絡地址:

@ 出版書目資料

張明純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478400 | 所代表法人: | 和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4636679

@ 董監事資料集

張明純

聘書 職級: 講師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通識教育中心 | 學校名稱: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教師專長: 社會學、社區營造總論與工作方法、環境變遷與環境教育、食安與食農教育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再現頂橋仔風華

出版日期: 2001-11 | 出版單位: 臺中市文化局 | 作者資訊: 張明純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台中市南區頂橋仔聚落文史調查集 | 授權資訊:

@ 出版書目資料

「共學共好體驗學習營」113年度培力工作坊

(中華民國)根誌優;(中華民國)張義勝;(中華民國)張明純;(中華民國)林淑珍;(中華民國)俞龍通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5 | 折扣資訊:

@ 講座資訊

「共學共好體驗學習營」113年度培力工作坊

(中華民國)根誌優;(中華民國)張義勝;(中華民國)張明純;(中華民國)林淑珍;(中華民國)俞龍通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5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5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再現頂橋仔風華 : 臺中市南區文史調查集

作者: 張明純, 編著 | 張明純 作者 | 類型: 圖書 | 版本: | 出版項: 臺中市 : 臺中市政府, 2001[民90] | ISBN: 957-02-9444-2 (平裝)

@ 臺灣民間傳說文獻資料書目

公共圖書館創新經營

出版日期: 2007-04 | 出版單位: 國立臺中圖書館 | 作者資訊: 國立台中圖書館 | ISBN: 9789860994473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本館將95年所辦理公共圖書館研習課程,包括「輔導知能培訓研習」、「行銷管理培訓研習」、「創新機能培訓研習」及「人文素養培訓研習」,委請授課講師將講授內容以更周延文字稿陳現並製作出版,期盼藉由本書,對於... | 授權資訊: 聯絡人:周孟香聯絡電話:04-22261105921聯絡地址:

@ 出版書目資料

張明純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478400 | 所代表法人: | 和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4636679

@ 董監事資料集

張明純

聘書 職級: 講師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通識教育中心 | 學校名稱: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教師專長: 社會學、社區營造總論與工作方法、環境變遷與環境教育、食安與食農教育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再現頂橋仔風華

出版日期: 2001-11 | 出版單位: 臺中市文化局 | 作者資訊: 張明純 | ISBN: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 書籍介紹: 台中市南區頂橋仔聚落文史調查集 | 授權資訊:

@ 出版書目資料

[ 搜尋所有 張明純 ... ]

姓名 張明純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張明純)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北市三重區長元街98巷18弄8號4樓(現場僅供辦公室使用)
張明純83997282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長元街98巷18弄8號4樓(現場僅供辦公室使用) | 負責人: 張明純 | 統編: 83997282 | 歇業 - 獨資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從社造走到主婦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鹽業人生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凃丁信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凃丁信先生民國46年進入台鹽北門廠服務,一直到民國92年台鹽鹽場結束營運,大半人生貢獻在台灣鹽業。他剛進入北門鹽廠時原是臨時工,負責「分離機」操作,日薪12元,當時1斗米24元。3年後升為正式員工,後...

人生經歷與保養之道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政治社會事件,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貽鎏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高齡八十幾歲的潘伯伯,早期大陸公賣局任職,台灣光復後在民國35年隨著長官調職到台灣農糧署工作,透過朋友介紹在此落地生根,因為文筆不錯,常有同事請託幫忙寫公文,故當時發生二二八事件,在北部地區衝突嚴重,...

跟著阿母去流浪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素玲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潘素玲的媽媽生很多孩子,她出生12天就分給人養了,養母是平埔族,她媽媽認為人家會疼就好了。讀小學的時候遇上水災,走五分車的鐵軌,差點掉下去。後來養母帶著她去花蓮,前後住過好幾個地方,因為生活很苦,小學...

藺草達人

敍述者: 王慧雯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梅玉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原本定居於高雄的鄭梅玉,於彰師大畢業之後,就來到臺東的新生國中任教,在這一路教書的過程,就在40歲的這一年,也是因緣際會吧,她同時也在臺東文化中心當志工,因而得知文化中心要開一個藺草編織課程的研習班,...

甘願伴你/妳過一生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愛,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桂蔥 | 黃正文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陳桂蔥沒有上過學,也沒有唸過書,小她一歲的丈夫卻一路唸到師專,兩人學歷懸殊,卻一路攜手共度60寒暑,且恩愛不渝。且聽他們兩人的真情告白!

戲劇夢想

敍述者: 王慧雯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恃東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84年何恃東在臺東創辦了小團體話劇社,他當時主修食品加工,但從事的本業是編劇,做劇團是副業,雖然,他的朋友都會認為這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他還是喜歡表演藝術這一塊,特別是歌仔戲,他也寫了很多劇本...

挑秧苗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彭名琍、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阿秀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員山鄉雙連埤,早期交通不便,居民生活清苦,吳阿秀小時候,家裡種田、種蕃薯,因為山上很冷,秧苗長不出來,要到山下去播種,等秧苗長出來後,再拔起來洗去泥土挑上山,從雙連埤到山下的圳頭,走路來回要四、五個鐘...

洗衣養家,自立自強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簡阿英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簡阿英40歲的時候丈夫過世,家裡的生活除了女兒做工賺錢貼補之外,主要是靠幫人洗衣服,曾幫三星國中的單身老師洗衣服,還有幫劉醫師家洗衣兼打掃,後來他們夫妻倆到琉球去行醫,家裡也是留給她繼續打掃,總共大概...

做拼布,真快樂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江寶珠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江寶珠把孫子帶大以後才開始玩拼布。她開始做拼布以後發現滿有興趣的,老師也很稱讚她,說她拼的花色很漂亮,家裡每個人她都做一條被子送給他們,她自己也有一條。現在天氣好的時候她就去菜園裡工作,下雨天她就在家...

小小月桃,肩負傳承使命

敍述者: 王慧雯、黃士杰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高梅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ili(高梅禎)是一位傳統的阿美族婦女,對傳統編織產生一股莫名的興趣,無法抵擋,編織在阿美族傳統生活裡,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從傳統的織布到月桃編織, ili發現了其中的美麗,身為傳承手工藝的ili有...

苦媳婦的堅持

敍述者: 王慧雯.周世民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麗雪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陳麗雪是高雄的女兒,遠嫁到臺東來做媳婦,她是一個完全不懂農業的人,也因這個機緣開啟了她人生的另一個開始。茶業是家傳事業,她從公公手中接手過來,她一開始就輔助她先生從事茶業工作,一直到了84年高山茶的出...

人生旅程

敍述者: 王慧雯.黃士杰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周世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周世民是50年代後段班的同學,從小就居住在東部的農村裡,家裡剛開始是種植水果的,家裡有四個兄弟姐妹,從小都要幫忙收成,當他國中畢業之後,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於是進入的中正預校,開始他人生的另一段旅途。...

咖啡開啟我人生的另一扇窗

敍述者: 黃士杰.周世民.張敏銹.王慧雯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義雄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黃義雄民國50年於當兵退伍後,來到初鹿開了一間修理腳踏車店,當時,看到大家都有水果可吃,於是自己就買了一塊地,也跟著種植水果和養雞,一直到1992年朋友帶他去喝咖啡,當時自己喝了之後會有心悸,就在想為...

臺東第一座農村酒莊

敍述者: 黃士杰.王慧雯.周世民.張敏銹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坤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身為雲林人的廖坤郎,自小就追隨著父輩來到臺東卑南鄉務農,並於民國97年在初鹿休閒農業區成立臺東縣第一座合法農村酒莊─曲禾酒莊,在臺東繼承父業之後,他見到梅子的興盛和衰敗,體會到不能一昧的墨守成規,需要...

回鄉成立陶燒工作室

敍述者: 王慧雯.黃士杰.周世民.張敏銹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光亮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人的一生都在寫自己故事,人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廖光亮的這一張也已經畫了一半,還有就是他的這一枝筆要誰接呢?他從屏東來到臺東,剛開始在鐵花路的某個機構推展陶藝,過了幾年他又來到了布農部落,這裡是有很多的藝...

鹽業人生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凃丁信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凃丁信先生民國46年進入台鹽北門廠服務,一直到民國92年台鹽鹽場結束營運,大半人生貢獻在台灣鹽業。他剛進入北門鹽廠時原是臨時工,負責「分離機」操作,日薪12元,當時1斗米24元。3年後升為正式員工,後...

人生經歷與保養之道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政治社會事件,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貽鎏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高齡八十幾歲的潘伯伯,早期大陸公賣局任職,台灣光復後在民國35年隨著長官調職到台灣農糧署工作,透過朋友介紹在此落地生根,因為文筆不錯,常有同事請託幫忙寫公文,故當時發生二二八事件,在北部地區衝突嚴重,...

跟著阿母去流浪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素玲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潘素玲的媽媽生很多孩子,她出生12天就分給人養了,養母是平埔族,她媽媽認為人家會疼就好了。讀小學的時候遇上水災,走五分車的鐵軌,差點掉下去。後來養母帶著她去花蓮,前後住過好幾個地方,因為生活很苦,小學...

藺草達人

敍述者: 王慧雯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鄭梅玉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原本定居於高雄的鄭梅玉,於彰師大畢業之後,就來到臺東的新生國中任教,在這一路教書的過程,就在40歲的這一年,也是因緣際會吧,她同時也在臺東文化中心當志工,因而得知文化中心要開一個藺草編織課程的研習班,...

甘願伴你/妳過一生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愛,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桂蔥 | 黃正文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陳桂蔥沒有上過學,也沒有唸過書,小她一歲的丈夫卻一路唸到師專,兩人學歷懸殊,卻一路攜手共度60寒暑,且恩愛不渝。且聽他們兩人的真情告白!

戲劇夢想

敍述者: 王慧雯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何恃東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民國84年何恃東在臺東創辦了小團體話劇社,他當時主修食品加工,但從事的本業是編劇,做劇團是副業,雖然,他的朋友都會認為這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他還是喜歡表演藝術這一塊,特別是歌仔戲,他也寫了很多劇本...

挑秧苗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彭名琍、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阿秀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員山鄉雙連埤,早期交通不便,居民生活清苦,吳阿秀小時候,家裡種田、種蕃薯,因為山上很冷,秧苗長不出來,要到山下去播種,等秧苗長出來後,再拔起來洗去泥土挑上山,從雙連埤到山下的圳頭,走路來回要四、五個鐘...

洗衣養家,自立自強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簡阿英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簡阿英40歲的時候丈夫過世,家裡的生活除了女兒做工賺錢貼補之外,主要是靠幫人洗衣服,曾幫三星國中的單身老師洗衣服,還有幫劉醫師家洗衣兼打掃,後來他們夫妻倆到琉球去行醫,家裡也是留給她繼續打掃,總共大概...

做拼布,真快樂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江寶珠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江寶珠把孫子帶大以後才開始玩拼布。她開始做拼布以後發現滿有興趣的,老師也很稱讚她,說她拼的花色很漂亮,家裡每個人她都做一條被子送給他們,她自己也有一條。現在天氣好的時候她就去菜園裡工作,下雨天她就在家...

小小月桃,肩負傳承使命

敍述者: 王慧雯、黃士杰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高梅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ili(高梅禎)是一位傳統的阿美族婦女,對傳統編織產生一股莫名的興趣,無法抵擋,編織在阿美族傳統生活裡,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從傳統的織布到月桃編織, ili發現了其中的美麗,身為傳承手工藝的ili有...

苦媳婦的堅持

敍述者: 王慧雯.周世民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麗雪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陳麗雪是高雄的女兒,遠嫁到臺東來做媳婦,她是一個完全不懂農業的人,也因這個機緣開啟了她人生的另一個開始。茶業是家傳事業,她從公公手中接手過來,她一開始就輔助她先生從事茶業工作,一直到了84年高山茶的出...

人生旅程

敍述者: 王慧雯.黃士杰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周世民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周世民是50年代後段班的同學,從小就居住在東部的農村裡,家裡剛開始是種植水果的,家裡有四個兄弟姐妹,從小都要幫忙收成,當他國中畢業之後,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於是進入的中正預校,開始他人生的另一段旅途。...

咖啡開啟我人生的另一扇窗

敍述者: 黃士杰.周世民.張敏銹.王慧雯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義雄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黃義雄民國50年於當兵退伍後,來到初鹿開了一間修理腳踏車店,當時,看到大家都有水果可吃,於是自己就買了一塊地,也跟著種植水果和養雞,一直到1992年朋友帶他去喝咖啡,當時自己喝了之後會有心悸,就在想為...

臺東第一座農村酒莊

敍述者: 黃士杰.王慧雯.周世民.張敏銹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坤郎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身為雲林人的廖坤郎,自小就追隨著父輩來到臺東卑南鄉務農,並於民國97年在初鹿休閒農業區成立臺東縣第一座合法農村酒莊─曲禾酒莊,在臺東繼承父業之後,他見到梅子的興盛和衰敗,體會到不能一昧的墨守成規,需要...

回鄉成立陶燒工作室

敍述者: 王慧雯.黃士杰.周世民.張敏銹 | 上傳者: 臺東生活美學館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光亮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人的一生都在寫自己故事,人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廖光亮的這一張也已經畫了一半,還有就是他的這一枝筆要誰接呢?他從屏東來到臺東,剛開始在鐵花路的某個機構推展陶藝,過了幾年他又來到了布農部落,這裡是有很多的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