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拖與明華社區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藍白拖與明華社區的敍述者是嘉大台文中心蒐錄團隊, 上傳者是朴子故事蒐錄站管理者, 故事類別是其他,社區,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曾安銅, 發佈日期是2014/11/28, 故事摘要是曾安銅出生於大林三角里,求學階段皆在嘉義縣,高中之後赴臺北工作。服役完便回南部創業,剛開始事業非常順利,後來因為美金與臺幣的匯率問題,工廠接連倒閉。在因緣際會下接手朋友的製鞋工廠,專門生產藍白拖,事業現已上軌道。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期間,接手的計畫都獲獎,可謂事業與協會一兼二顧。.
根據姓名 曾安銅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曾安銅 ...) |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2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百雄鞋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4614318 @ 董監事資料集 |
| 電話: 05-2611125 | 理事長: 曾安銅 | 會址變更:大林鎮明和里甘蔗崙72號 105.8.22聯絡地址:嘉義市力行街72號 | 類別: 慈善社會服務 @ 人民團體 |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2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百雄鞋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4614318 @ 董監事資料集 |
電話: 05-2611125 | 理事長: 曾安銅 | 會址變更:大林鎮明和里甘蔗崙72號 105.8.22聯絡地址:嘉義市力行街72號 | 類別: 慈善社會服務 @ 人民團體 |
[ 搜尋所有 曾安銅 ... ]
姓名 曾安銅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曾安銅)公司地址 | 負責人 | 統一編號 | 狀態 |
---|
嘉裕企業社 嘉義縣大林鎮明和里忠孝路五九三巷二號 | 曾安銅 | 20175301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9302758) |
百雄鞋業有限公司 嘉義縣大林鎮中林里中林150之6號 | 曾安銅 | 24614318 | 核准設立 |
大富行 嘉義縣大林鎮明和里甘蔗崙三五號 | 曾安銅 | 66449894 | 撤銷 - 獨資 |
嘉裕企業社 登記地址: 嘉義縣大林鎮明和里忠孝路五九三巷二號 | 負責人: 曾安銅 | 統編: 20175301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79302758) |
百雄鞋業有限公司 登記地址: 嘉義縣大林鎮中林里中林150之6號 | 負責人: 曾安銅 | 統編: 24614318 | 核准設立 |
大富行 登記地址: 嘉義縣大林鎮明和里甘蔗崙三五號 | 負責人: 曾安銅 | 統編: 66449894 | 撤銷 - 獨資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朝萬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劉朝萬是田心社區協會的理事長,除了推動社區營造,他還是古坑地區的解說員,對於古坑的農產或是觀光,都是瞭若指掌,主要推動了環保志工,因為這樣的活動,拉近了社區成員之間的距離,過去田心社區是一個小農村,主... |
|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文忠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陳文忠因父親過世,必須一肩扛起家計。他找到了師傅開始學習拜香製作,在學習三個月之後,師父便告訴他:可以創業了!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所學有限,經常遇到種種困難,但秉持所學、用心踏實的發展,終於讓...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振增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吳振增,國小畢業後便與哥哥一同學習打鐵,在學成之後便在梅山與哥哥一同開業,也到斗六市區工作,最後選擇在古坑東和落腳,這一住下來便超過了四十年,打鐵行業在過去因為農具需求高,也較多工作,曾經有位客人遠從... |
|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阿麗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阿麗從小家境貧困,小學即跟著媽媽賣糖果學做生意,靠著自己苦學苦讀,如願考上臺北女師專。她非常感謝當時唯一少數贊成他繼續升學的叔叔,因為長輩大多希望她留在家裡幫忙照顧生意。畢業後在吳興國小服務,因教學認...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牛車法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金法,現在已經八十餘歲,從小跟著父親學習製做農具、牛車,尤其是牛車,在過去農業社會的年代中,一直是雲林各個地方重要的交通運輸載具,所以張金法年輕時可是大家相當倚重的牛車製作匠師,當時許多農家甚至一家...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林靜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第一次接觸槌球是個偶然,因為王林靜的先生心臟病開刀失敗,六年走不出去……….哭到乾眼,醫生鼓勵她:「是要不要再活?還是跟妳先生一起走?」王林靜說:「開始沒有走,現在走不了」,醫生就說:「那沒辦法,你就...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顯林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民國八十年,基隆市政府到仁愛之家長青學苑找學生,推廣槌球。曾顯林覺得不錯,不激烈、不傷身,而且有中華民國槌球學會派台北老師來指導,練球四十多人,差不多半年,每天下午市政府開車,載學員到仁愛之家練球,大...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魏天枝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魏天枝八十五年開始參加槌球運動,那時候第一次開始在新竹,沒有槌球的工具,後來去運動器材買一支三千塊錢的球桿,球桿也沒有看過,球也沒有摸過,就這樣去了,就這樣開始學習。
民國八十五年,第一次參與觀摩賽,...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產業故事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駁船,主要停靠在碼頭附近,早期主要功能是替大貨輪停放貨物,或作為大貨輪的支線運輸。
蔡輝耀任駁船業者的會計,那時公司的駁船,像是在做倉儲服務,一艘駁船可以放置的艙量,視貨物不同而異,如材駁只有幾十噸而... |
| 敍述者: 李永山、蔡文惟 、黃圳龍 | 上傳者: 鹿草數位機會中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水清 | 發佈日期: 2014/02/25 | 故事摘要: 賴水清初出社會時當木漆工,看到當年臺灣人把廢棄的檜木當柴燒,覺得可惜,在大量閱讀書籍後,發現檜木的寶貴,便自行研發蒸餾法萃取檜木精油。而當初在回收廢棄檜木時,很多人認為他頭殼有問題,他以加倍的價格買檜...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木雄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七十多歲徐木雄從小便是在田間幫忙長大,近年來多種絲瓜,而早期也多種植竹筍、柳丁、橘子、百香果,說起了自己的耕作經驗,徐木雄滿滿說不完,而今年的絲瓜收成慘淡,也使他煩惱不已,說起半年前的颱風帶來的水災,...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警煌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水林鄉民蔡警煌,人稱「掃毒薯長」,「薯長」稱號不僅是因為他種植獲得有機番薯成功大學有機認證,而且也是因為他是貨真價實的警政署四星警官退休警官,並且還擁有臺大研究所高學歷,對他而言,種有機番薯不是要賺錢...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梁麗秋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梁麗秋,友信農機的老闆娘,水林在地農家的女兒,她說了自己的愛情故事,她笑稱如以現在的說法就是「倒追」,她的娘家世代務農,有田有農機,於是與當地的農機行有合作的關係,也因此她注意到她未來的丈夫:沈榮雄,...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振修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黃振修,一名雲林縣農耕機駕駛員,走過傳統牛隻耕田的時代,也經歷了轉型至機械農耕的過渡期,直到今日他擁有三、四台大小農耕機,也靠這個工作服務了農友們、撐起一家的生活、養大了孩子們。對於這一個做了一輩子的... |
|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程昆生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程昆生,他從小生長於農村家庭,一生都在為了農業種植方面再努力,現在為蔬菜產銷班的班長,他不僅僅是自己鑽研研究農藥用量的使用,更在民國84年獲得吉園圃認證,也在民國90年獲得傑出農民“神農獎”的肯定,但...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朝萬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劉朝萬是田心社區協會的理事長,除了推動社區營造,他還是古坑地區的解說員,對於古坑的農產或是觀光,都是瞭若指掌,主要推動了環保志工,因為這樣的活動,拉近了社區成員之間的距離,過去田心社區是一個小農村,主... |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文忠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陳文忠因父親過世,必須一肩扛起家計。他找到了師傅開始學習拜香製作,在學習三個月之後,師父便告訴他:可以創業了!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所學有限,經常遇到種種困難,但秉持所學、用心踏實的發展,終於讓...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振增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吳振增,國小畢業後便與哥哥一同學習打鐵,在學成之後便在梅山與哥哥一同開業,也到斗六市區工作,最後選擇在古坑東和落腳,這一住下來便超過了四十年,打鐵行業在過去因為農具需求高,也較多工作,曾經有位客人遠從... |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阿麗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阿麗從小家境貧困,小學即跟著媽媽賣糖果學做生意,靠著自己苦學苦讀,如願考上臺北女師專。她非常感謝當時唯一少數贊成他繼續升學的叔叔,因為長輩大多希望她留在家裡幫忙照顧生意。畢業後在吳興國小服務,因教學認...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牛車法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金法,現在已經八十餘歲,從小跟著父親學習製做農具、牛車,尤其是牛車,在過去農業社會的年代中,一直是雲林各個地方重要的交通運輸載具,所以張金法年輕時可是大家相當倚重的牛車製作匠師,當時許多農家甚至一家...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林靜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第一次接觸槌球是個偶然,因為王林靜的先生心臟病開刀失敗,六年走不出去……….哭到乾眼,醫生鼓勵她:「是要不要再活?還是跟妳先生一起走?」王林靜說:「開始沒有走,現在走不了」,醫生就說:「那沒辦法,你就...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顯林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民國八十年,基隆市政府到仁愛之家長青學苑找學生,推廣槌球。曾顯林覺得不錯,不激烈、不傷身,而且有中華民國槌球學會派台北老師來指導,練球四十多人,差不多半年,每天下午市政府開車,載學員到仁愛之家練球,大...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魏天枝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魏天枝八十五年開始參加槌球運動,那時候第一次開始在新竹,沒有槌球的工具,後來去運動器材買一支三千塊錢的球桿,球桿也沒有看過,球也沒有摸過,就這樣去了,就這樣開始學習。
民國八十五年,第一次參與觀摩賽,...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產業故事 | 發佈日期: 2013/12/13 | 故事摘要: 駁船,主要停靠在碼頭附近,早期主要功能是替大貨輪停放貨物,或作為大貨輪的支線運輸。
蔡輝耀任駁船業者的會計,那時公司的駁船,像是在做倉儲服務,一艘駁船可以放置的艙量,視貨物不同而異,如材駁只有幾十噸而... |
敍述者: 李永山、蔡文惟 、黃圳龍 | 上傳者: 鹿草數位機會中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賴水清 | 發佈日期: 2014/02/25 | 故事摘要: 賴水清初出社會時當木漆工,看到當年臺灣人把廢棄的檜木當柴燒,覺得可惜,在大量閱讀書籍後,發現檜木的寶貴,便自行研發蒸餾法萃取檜木精油。而當初在回收廢棄檜木時,很多人認為他頭殼有問題,他以加倍的價格買檜...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徐木雄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七十多歲徐木雄從小便是在田間幫忙長大,近年來多種絲瓜,而早期也多種植竹筍、柳丁、橘子、百香果,說起了自己的耕作經驗,徐木雄滿滿說不完,而今年的絲瓜收成慘淡,也使他煩惱不已,說起半年前的颱風帶來的水災,...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警煌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水林鄉民蔡警煌,人稱「掃毒薯長」,「薯長」稱號不僅是因為他種植獲得有機番薯成功大學有機認證,而且也是因為他是貨真價實的警政署四星警官退休警官,並且還擁有臺大研究所高學歷,對他而言,種有機番薯不是要賺錢...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梁麗秋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梁麗秋,友信農機的老闆娘,水林在地農家的女兒,她說了自己的愛情故事,她笑稱如以現在的說法就是「倒追」,她的娘家世代務農,有田有農機,於是與當地的農機行有合作的關係,也因此她注意到她未來的丈夫:沈榮雄,... |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黃振修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黃振修,一名雲林縣農耕機駕駛員,走過傳統牛隻耕田的時代,也經歷了轉型至機械農耕的過渡期,直到今日他擁有三、四台大小農耕機,也靠這個工作服務了農友們、撐起一家的生活、養大了孩子們。對於這一個做了一輩子的... |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程昆生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程昆生,他從小生長於農村家庭,一生都在為了農業種植方面再努力,現在為蔬菜產銷班的班長,他不僅僅是自己鑽研研究農藥用量的使用,更在民國84年獲得吉園圃認證,也在民國90年獲得傑出農民“神農獎”的肯定,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