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的敍述者是林正士, 上傳者是金門縣金沙鎮站管理者,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愛,其他, 發佈日期是2014/12/03, 故事摘要是陳家興於金門高中畢業後就讀臺北復興崗政工幹校,1980年起先後在連江縣南竿、西莒、花東等地服役。在馬祖服役時,曾服務於西莒的軍中樂園(俗稱八三么),那時連江縣軍中特約茶室的總室在南竿,莒光島是分室,但仍有含老板娘在內的4位侍應生(小姐)。由於部隊數年需移防一次回本島,他服役的部隊多在花蓮臺東和馬祖間....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愛,其他
故事編號201412237
故事標題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
故事摘要陳家興於金門高中畢業後就讀臺北復興崗政工幹校,1980年起先後在連江縣南竿、西莒、花東等地服役。在馬祖服役時,曾服務於西莒的軍中樂園(俗稱八三么),那時連江縣軍中特約茶室的總室在南竿,莒光島是分室,但仍有含老板娘在內的4位侍應生(小姐)。由於部隊數年需移防一次回本島,他服役的部隊多在花蓮臺東和馬祖間做調動移防,每次熟悉了一地,不久又要移防,苦不堪言。而在臺東泰源監獄時協助監管事宜,經常見到重刑犯,成為軍職生涯印象深刻的回憶。
上傳者金門縣金沙鎮站管理者
敍述者林正士
敍述的主要人物(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2014/12/03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D81860315725F0FB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其他

故事編號

201412237

故事標題

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

故事摘要

陳家興於金門高中畢業後就讀臺北復興崗政工幹校,1980年起先後在連江縣南竿、西莒、花東等地服役。在馬祖服役時,曾服務於西莒的軍中樂園(俗稱八三么),那時連江縣軍中特約茶室的總室在南竿,莒光島是分室,但仍有含老板娘在內的4位侍應生(小姐)。由於部隊數年需移防一次回本島,他服役的部隊多在花蓮臺東和馬祖間做調動移防,每次熟悉了一地,不久又要移防,苦不堪言。而在臺東泰源監獄時協助監管事宜,經常見到重刑犯,成為軍職生涯印象深刻的回憶。

上傳者

金門縣金沙鎮站管理者

敍述者

林正士

敍述的主要人物

(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

(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

2014/12/03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D81860315725F0FB

根據識別碼 201412237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12237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12237 ... ]

根據名稱 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 資料。

[ 搜尋所有 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金門籍政戰官不在金門當兵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最怕淋溼球鞋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天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天助,從小在臺東池上出生,當初阿公帶爸爸到臺東開墾,那時候臺東相當的荒涼,因此他們很辛苦,點油燈、撿木材,一點一滴將生活環境建立起來。還記得小時候,球鞋很寶貴,只要一下雨,他就會抱緊球鞋,就怕球鞋被...

遊子歸鄉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昭忠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昭忠,在30歲時離開池上到美國做生意,這幾年因為父親身體狀況不佳,所以決定放棄美國的生意回臺灣幫父母親經營民宿、盡孝道。林昭忠有哥哥姊姊,從小五兄妹相處非常融洽,印象最深科的是,有次哥哥在龍眼樹下偷...

在金門的歲月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呂茂川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呂茂川,民國25年出生於彰化市,父親是公務人員,當時每個人都必須講日語,但父母親仍然偷偷教他如何講閩南語,呂茂川畢業於雲林農業職業學校,高職畢業後即參加就業考試,之後也必須面對服役問題,當兵後被調到金...

媽媽挑選的女婿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胡清香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太魯閣原住民胡清香,從小在花蓮長大,10歲那年父親過世,由母親辛苦養育長大。愛讀書的她,成績一向名列前茅,高中保送花蓮女中,畢業後進入神學院服事,並有意赴美深造,但當時她的母親卻已為她選好了夫婿,希望...

伊祭.達道音樂之路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伊祭 | 達道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伊祭.達道是太魯閣族原住民,從小就受到爸爸的影響而接觸音樂,爸爸會用唱歌的方式和伊祭.達道溝通,這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熱愛原住民音樂和文化的伊祭.達道在2009年通過耆老的允許而紋面,他也到各國各地唱出...

國客雙聲帶 雞同鴨講笑話多

敍述者: 劉榮春、 吳秋美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周福興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23年次的周福興,經歷日治光復時期,走過一甲子的歲月,曾經幫人看牛當長工,也曾因為肚子餓翻窗進老闆家偷吃冷飯;18歲光復初期到派出所當工友,雖然不識字,但總是利用送公文時,邊送邊學認字。因為在派出所提...

農業大使出訪各國的見聞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漢源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許漢源小時候印象最記憶猶新的事情,衣服是麵粉袋,上面還有中美合作的字樣,目前是國家的農業大使。住家附近所看到的山,稱呼為龍仔頭山,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有龍的外形,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八卦山脈,在921地...

神明的保佑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道隆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蕭道隆當完兵後因為父親的吩附要到廟裡去還願答謝,結果在騎車途中跌倒,所幸沒有受傷,所以對神明開始很虔誠。約30年前,有個通靈的信徒,說之後宮廟的附近會變得很繁榮,果然現在是高鐵特定區經過,土地經過開發...

老師對我的影響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彥勇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每個人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養成背景不同,所以會造就不同的個性,一直遵守祖先的教誨,才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蕭彥勇在小學上學時,要走過田埂路與竹林,雖然是不遠的距離,但是對小時候的他,算是很長的路程...

我一步一步的完成我的求學夢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詹順文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詹順文父母是水泥工,一場意外,釀成父親癱瘓,重擔落在母親身上,身為長子,,體會母親賺錢辛苦,克勤克儉,就學一路半工半讀,多次拿獎學金。大學畢業後,為了完成出國唸書夢想,平日在銀行工作,下班再兼英文家教...

戰亂顛沛,離家有著千里之遙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蕙英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鄧蕙英於民國14年出生在大陸北京,當時的生活過得還可以。但不幸的是戰爭後淪陷,生活變得很困苦,因為當時交通很不好,去學校都要用走路的。時常都會防空演習,每天都過著緊張的生活,吃的食物也不是很好。25歲...

記錄我成長的故鄉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災難,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瑞祿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蕭瑞祿住在彰化縣社頭鄉,是很淳樸的鄉下地方。早期生活水平比較低,山腳路當時是碎石子路,常常塵土飛揚。上學時,冬天很冷,沒有鞋子穿,而衣服也很單薄,是麵粉袋與肥料袋所裁縫製成的,國小運動時,就以這服裝來...

別讓國粹書法消失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辛昌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劉幸昌是土生土長的屏東縣高樹鄉人,父親是當時日據時代是臺南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寫得一手好書法,雖自小耳濡目染,但他卻沒有興趣學習。在進入鄉公所服務的時候,為了節省經費開銷,便自己寫起來,也讓他開始學習及...

藝術創作存在的成分,是創作的本質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伊誕.巴瓦瓦隆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繼承了古老排灣族名字的伊誕●巴瓦瓦隆,本身從事的是藝術創作,涵蓋範圍除了視覺藝術外,還有文章、詩、裝置藝術以及平面繪畫,並以四個過程來記錄他對於視覺藝術自我重建的歷程。由於自小生長在藝匠家族,有關於藝...

父親帶領村人遷村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龍通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住在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的曾龍通,小時候日據時代由於天災以及疾病,村人滅亡將近一半,當時他父親接到日本政府的命令,帶領村人們大舉遷村至現今涼山村的位置。光復後,村人們群龍無首,原要推舉他父親擔任頭目,但...

最怕淋溼球鞋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天助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天助,從小在臺東池上出生,當初阿公帶爸爸到臺東開墾,那時候臺東相當的荒涼,因此他們很辛苦,點油燈、撿木材,一點一滴將生活環境建立起來。還記得小時候,球鞋很寶貴,只要一下雨,他就會抱緊球鞋,就怕球鞋被...

遊子歸鄉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昭忠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林昭忠,在30歲時離開池上到美國做生意,這幾年因為父親身體狀況不佳,所以決定放棄美國的生意回臺灣幫父母親經營民宿、盡孝道。林昭忠有哥哥姊姊,從小五兄妹相處非常融洽,印象最深科的是,有次哥哥在龍眼樹下偷...

在金門的歲月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生老病死/退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呂茂川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呂茂川,民國25年出生於彰化市,父親是公務人員,當時每個人都必須講日語,但父母親仍然偷偷教他如何講閩南語,呂茂川畢業於雲林農業職業學校,高職畢業後即參加就業考試,之後也必須面對服役問題,當兵後被調到金...

媽媽挑選的女婿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生老病死/退休,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胡清香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太魯閣原住民胡清香,從小在花蓮長大,10歲那年父親過世,由母親辛苦養育長大。愛讀書的她,成績一向名列前茅,高中保送花蓮女中,畢業後進入神學院服事,並有意赴美深造,但當時她的母親卻已為她選好了夫婿,希望...

伊祭.達道音樂之路

敍述者: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伊祭 | 達道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伊祭.達道是太魯閣族原住民,從小就受到爸爸的影響而接觸音樂,爸爸會用唱歌的方式和伊祭.達道溝通,這讓他印象非常深刻。熱愛原住民音樂和文化的伊祭.達道在2009年通過耆老的允許而紋面,他也到各國各地唱出...

國客雙聲帶 雞同鴨講笑話多

敍述者: 劉榮春、 吳秋美 | 上傳者: 吳秋美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周福興 | 發佈日期: 2014/02/07 | 故事摘要: 23年次的周福興,經歷日治光復時期,走過一甲子的歲月,曾經幫人看牛當長工,也曾因為肚子餓翻窗進老闆家偷吃冷飯;18歲光復初期到派出所當工友,雖然不識字,但總是利用送公文時,邊送邊學認字。因為在派出所提...

農業大使出訪各國的見聞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漢源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許漢源小時候印象最記憶猶新的事情,衣服是麵粉袋,上面還有中美合作的字樣,目前是國家的農業大使。住家附近所看到的山,稱呼為龍仔頭山,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有龍的外形,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八卦山脈,在921地...

神明的保佑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道隆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蕭道隆當完兵後因為父親的吩附要到廟裡去還願答謝,結果在騎車途中跌倒,所幸沒有受傷,所以對神明開始很虔誠。約30年前,有個通靈的信徒,說之後宮廟的附近會變得很繁榮,果然現在是高鐵特定區經過,土地經過開發...

老師對我的影響

敍述者: 林迺昂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彥勇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每個人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養成背景不同,所以會造就不同的個性,一直遵守祖先的教誨,才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蕭彥勇在小學上學時,要走過田埂路與竹林,雖然是不遠的距離,但是對小時候的他,算是很長的路程...

我一步一步的完成我的求學夢

敍述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中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詹順文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詹順文父母是水泥工,一場意外,釀成父親癱瘓,重擔落在母親身上,身為長子,,體會母親賺錢辛苦,克勤克儉,就學一路半工半讀,多次拿獎學金。大學畢業後,為了完成出國唸書夢想,平日在銀行工作,下班再兼英文家教...

戰亂顛沛,離家有著千里之遙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蕙英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鄧蕙英於民國14年出生在大陸北京,當時的生活過得還可以。但不幸的是戰爭後淪陷,生活變得很困苦,因為當時交通很不好,去學校都要用走路的。時常都會防空演習,每天都過著緊張的生活,吃的食物也不是很好。25歲...

記錄我成長的故鄉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柏霖 | 故事類別: 其他,災難,童年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蕭瑞祿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蕭瑞祿住在彰化縣社頭鄉,是很淳樸的鄉下地方。早期生活水平比較低,山腳路當時是碎石子路,常常塵土飛揚。上學時,冬天很冷,沒有鞋子穿,而衣服也很單薄,是麵粉袋與肥料袋所裁縫製成的,國小運動時,就以這服裝來...

別讓國粹書法消失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辛昌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劉幸昌是土生土長的屏東縣高樹鄉人,父親是當時日據時代是臺南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寫得一手好書法,雖自小耳濡目染,但他卻沒有興趣學習。在進入鄉公所服務的時候,為了節省經費開銷,便自己寫起來,也讓他開始學習及...

藝術創作存在的成分,是創作的本質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人文藝術 | 敍述的主要人物: 伊誕.巴瓦瓦隆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繼承了古老排灣族名字的伊誕●巴瓦瓦隆,本身從事的是藝術創作,涵蓋範圍除了視覺藝術外,還有文章、詩、裝置藝術以及平面繪畫,並以四個過程來記錄他對於視覺藝術自我重建的歷程。由於自小生長在藝匠家族,有關於藝...

父親帶領村人遷村

敍述者: 方宣喻 | 上傳者: 故事行動列車(南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龍通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住在屏東縣瑪家鄉涼山村的曾龍通,小時候日據時代由於天災以及疾病,村人滅亡將近一半,當時他父親接到日本政府的命令,帶領村人們大舉遷村至現今涼山村的位置。光復後,村人們群龍無首,原要推舉他父親擔任頭目,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