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搬回老家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決定搬回老家的敍述者是陳家宏, 上傳者是執行團隊(南部),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發佈日期是2015/09/01, 故事摘要是許世澤老家在北港,念初中時,每天早上要從北港坐小火車到嘉義,再騎腳踏車到學校上課,放學後還要趕到補習班,回家都精疲力盡了。高中時考上建中,和一群堂表兄弟寄居在臺北二伯母家,二伯母對這群南部小孩的照顧,讓許世澤感念至今,可惜高齡的二伯母現已失智。後來考上政大會計系,畢業後從事高薪的會計工作。某次在高速....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5756
故事標題決定搬回老家
故事摘要許世澤老家在北港,念初中時,每天早上要從北港坐小火車到嘉義,再騎腳踏車到學校上課,放學後還要趕到補習班,回家都精疲力盡了。高中時考上建中,和一群堂表兄弟寄居在臺北二伯母家,二伯母對這群南部小孩的照顧,讓許世澤感念至今,可惜高齡的二伯母現已失智。後來考上政大會計系,畢業後從事高薪的會計工作。某次在高速公路發生嚴重車禍歷經生死瞬間,因此決定舉家搬回北港老家,陪伴年邁父母。
上傳者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陳家宏
敍述的主要人物(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2015/09/01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03A53398EDE82DD8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5756

故事標題

決定搬回老家

故事摘要

許世澤老家在北港,念初中時,每天早上要從北港坐小火車到嘉義,再騎腳踏車到學校上課,放學後還要趕到補習班,回家都精疲力盡了。高中時考上建中,和一群堂表兄弟寄居在臺北二伯母家,二伯母對這群南部小孩的照顧,讓許世澤感念至今,可惜高齡的二伯母現已失智。後來考上政大會計系,畢業後從事高薪的會計工作。某次在高速公路發生嚴重車禍歷經生死瞬間,因此決定舉家搬回北港老家,陪伴年邁父母。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敍述者

陳家宏

敍述的主要人物

(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

(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

2015/09/01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03A53398EDE82DD8

根據識別碼 2015756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5756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5756 ... ]

根據名稱 決定搬回老家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決定搬回老家 資料。

[ 搜尋所有 決定搬回老家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決定搬回老家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務農讓我更健康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松茂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林松茂,原本是一位上班族,家中本身就有在務農,到他退休之後,才全心全意的回到家中,主要是種植茂谷柑和文旦,林松茂表示,之前在上班的時候,因為有業務壓力,加上自己表現還不錯,就被主管強制升職,反而讓他的...

嫁接文旦從業餘變行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詩紹榮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詩紹榮,回憶以前爺爺在日據時期,曾經被派遣到南洋擔任農耕隊,專門教導那邊的人種植技術,之後就回到台灣來繼續務農,詩紹榮說,以前小時候他也是在果樹間長大的,以前也不喜歡念書,就對種樹這方面很有興趣,在退...

做土木轉行種茂谷柑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日期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劉日期,自小家中有水稻田,他都一定要幫忙,回憶起小時候幫忙的情況,都是用人工的方式下去耕田,三個人拖著犁,當時候在中間,因為比較不熟練,所以還被訓了一頓,長大之後,就出外去做土木工程,這一做就是20年...

父親的榮耀要繼續延續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國樑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國樑,父親從以前就是種植文旦,在民國七十四年時,父親的文旦得了特等獎,在那之後,他自己也開始專職種植,之後因為父親過世,家中的果樹要分給三兄弟,雖然是分給自己的兄弟,但他也非常捨不得,畢竟那些都是他...

父子的溫室種植情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源誠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許源誠,出身於農業家庭,小時候家中是種植水稻,他印象最深的是都會不小心遇到水蛇,在退伍之後,他去當了十幾年的上班族,因為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他覺得應該回到家中務農會比較穩定,剛開始父親反對他使用溫室種植...

中年種稻的阿正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明正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蔡明正五十歲以前從事建築、蓋房開發土地,五十歲左右在北港農工的社區大學接觸到園藝課,原本較喜歡種花草,尤其是香草植物,平常還會拿來泡茶,後來北港農工沒有開設這樣的課程,只好輾轉去嘉義市社區大學上生菜蔬...

種出健康與安全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坤山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廖坤山,種植多種柑橘類的他,對於他所種植的都很感興趣,自從了解到雲林斗六地區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所以開始到處去問人,去詢問種植方式,直到現在成為了種植達人,不僅是種植方面他很了解,他也強調,現在社會食...

膨風亭遇阿萬師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朝萬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劉朝萬是田心社區協會的理事長,除了推動社區營造,他還是古坑地區的解說員,對於古坑的農產或是觀光,都是瞭若指掌,主要推動了環保志工,因為這樣的活動,拉近了社區成員之間的距離,過去田心社區是一個小農村,主...

陳文忠的傳統香藝創業之路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文忠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陳文忠因父親過世,必須一肩扛起家計。他找到了師傅開始學習拜香製作,在學習三個月之後,師父便告訴他:可以創業了!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所學有限,經常遇到種種困難,但秉持所學、用心踏實的發展,終於讓...

打鐵師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振增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吳振增,國小畢業後便與哥哥一同學習打鐵,在學成之後便在梅山與哥哥一同開業,也到斗六市區工作,最後選擇在古坑東和落腳,這一住下來便超過了四十年,打鐵行業在過去因為農具需求高,也較多工作,曾經有位客人遠從...

學做生意的童年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阿麗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阿麗從小家境貧困,小學即跟著媽媽賣糖果學做生意,靠著自己苦學苦讀,如願考上臺北女師專。她非常感謝當時唯一少數贊成他繼續升學的叔叔,因為長輩大多希望她留在家裡幫忙照顧生意。畢業後在吳興國小服務,因教學認...

牛車情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牛車法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金法,現在已經八十餘歲,從小跟著父親學習製做農具、牛車,尤其是牛車,在過去農業社會的年代中,一直是雲林各個地方重要的交通運輸載具,所以張金法年輕時可是大家相當倚重的牛車製作匠師,當時許多農家甚至一家...

槌球情事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林靜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第一次接觸槌球是個偶然,因為王林靜的先生心臟病開刀失敗,六年走不出去……….哭到乾眼,醫生鼓勵她:「是要不要再活?還是跟妳先生一起走?」王林靜說:「開始沒有走,現在走不了」,醫生就說:「那沒辦法,你就...

基隆槌球元年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顯林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民國八十年,基隆市政府到仁愛之家長青學苑找學生,推廣槌球。曾顯林覺得不錯,不激烈、不傷身,而且有中華民國槌球學會派台北老師來指導,練球四十多人,差不多半年,每天下午市政府開車,載學員到仁愛之家練球,大...

殘障槌球的推手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魏天枝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魏天枝八十五年開始參加槌球運動,那時候第一次開始在新竹,沒有槌球的工具,後來去運動器材買一支三千塊錢的球桿,球桿也沒有看過,球也沒有摸過,就這樣去了,就這樣開始學習。 民國八十五年,第一次參與觀摩賽,...

務農讓我更健康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松茂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林松茂,原本是一位上班族,家中本身就有在務農,到他退休之後,才全心全意的回到家中,主要是種植茂谷柑和文旦,林松茂表示,之前在上班的時候,因為有業務壓力,加上自己表現還不錯,就被主管強制升職,反而讓他的...

嫁接文旦從業餘變行家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詩紹榮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詩紹榮,回憶以前爺爺在日據時期,曾經被派遣到南洋擔任農耕隊,專門教導那邊的人種植技術,之後就回到台灣來繼續務農,詩紹榮說,以前小時候他也是在果樹間長大的,以前也不喜歡念書,就對種樹這方面很有興趣,在退...

做土木轉行種茂谷柑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日期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劉日期,自小家中有水稻田,他都一定要幫忙,回憶起小時候幫忙的情況,都是用人工的方式下去耕田,三個人拖著犁,當時候在中間,因為比較不熟練,所以還被訓了一頓,長大之後,就出外去做土木工程,這一做就是20年...

父親的榮耀要繼續延續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國樑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國樑,父親從以前就是種植文旦,在民國七十四年時,父親的文旦得了特等獎,在那之後,他自己也開始專職種植,之後因為父親過世,家中的果樹要分給三兄弟,雖然是分給自己的兄弟,但他也非常捨不得,畢竟那些都是他...

父子的溫室種植情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源誠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許源誠,出身於農業家庭,小時候家中是種植水稻,他印象最深的是都會不小心遇到水蛇,在退伍之後,他去當了十幾年的上班族,因為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他覺得應該回到家中務農會比較穩定,剛開始父親反對他使用溫室種植...

中年種稻的阿正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明正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蔡明正五十歲以前從事建築、蓋房開發土地,五十歲左右在北港農工的社區大學接觸到園藝課,原本較喜歡種花草,尤其是香草植物,平常還會拿來泡茶,後來北港農工沒有開設這樣的課程,只好輾轉去嘉義市社區大學上生菜蔬...

種出健康與安全

敍述者: | 上傳者: 江任坤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坤山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廖坤山,種植多種柑橘類的他,對於他所種植的都很感興趣,自從了解到雲林斗六地區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所以開始到處去問人,去詢問種植方式,直到現在成為了種植達人,不僅是種植方面他很了解,他也強調,現在社會食...

膨風亭遇阿萬師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朝萬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劉朝萬是田心社區協會的理事長,除了推動社區營造,他還是古坑地區的解說員,對於古坑的農產或是觀光,都是瞭若指掌,主要推動了環保志工,因為這樣的活動,拉近了社區成員之間的距離,過去田心社區是一個小農村,主...

陳文忠的傳統香藝創業之路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文忠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陳文忠因父親過世,必須一肩扛起家計。他找到了師傅開始學習拜香製作,在學習三個月之後,師父便告訴他:可以創業了! 在創業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所學有限,經常遇到種種困難,但秉持所學、用心踏實的發展,終於讓...

打鐵師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吳振增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吳振增,國小畢業後便與哥哥一同學習打鐵,在學成之後便在梅山與哥哥一同開業,也到斗六市區工作,最後選擇在古坑東和落腳,這一住下來便超過了四十年,打鐵行業在過去因為農具需求高,也較多工作,曾經有位客人遠從...

學做生意的童年

敍述者: | 上傳者: 孫福應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阿麗 | 發佈日期: 2013/12/04 | 故事摘要: 阿麗從小家境貧困,小學即跟著媽媽賣糖果學做生意,靠著自己苦學苦讀,如願考上臺北女師專。她非常感謝當時唯一少數贊成他繼續升學的叔叔,因為長輩大多希望她留在家裡幫忙照顧生意。畢業後在吳興國小服務,因教學認...

牛車情

敍述者: | 上傳者: 林緯誠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牛車法 | 發佈日期: 2013/12/09 | 故事摘要: 張金法,現在已經八十餘歲,從小跟著父親學習製做農具、牛車,尤其是牛車,在過去農業社會的年代中,一直是雲林各個地方重要的交通運輸載具,所以張金法年輕時可是大家相當倚重的牛車製作匠師,當時許多農家甚至一家...

槌球情事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林靜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第一次接觸槌球是個偶然,因為王林靜的先生心臟病開刀失敗,六年走不出去……….哭到乾眼,醫生鼓勵她:「是要不要再活?還是跟妳先生一起走?」王林靜說:「開始沒有走,現在走不了」,醫生就說:「那沒辦法,你就...

基隆槌球元年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曾顯林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民國八十年,基隆市政府到仁愛之家長青學苑找學生,推廣槌球。曾顯林覺得不錯,不激烈、不傷身,而且有中華民國槌球學會派台北老師來指導,練球四十多人,差不多半年,每天下午市政府開車,載學員到仁愛之家練球,大...

殘障槌球的推手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魏天枝 | 發佈日期: 2013/12/17 | 故事摘要: 魏天枝八十五年開始參加槌球運動,那時候第一次開始在新竹,沒有槌球的工具,後來去運動器材買一支三千塊錢的球桿,球桿也沒有看過,球也沒有摸過,就這樣去了,就這樣開始學習。 民國八十五年,第一次參與觀摩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