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標題熱愛拍照 創作不輟的敍述者是古少騏, 上傳者是新竹縣縣史館蒐錄站,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朋友, 發佈日期是2016/06/13, 故事摘要是鍾秀雄出生於1935年,父親在新竹竹東經營木材行,家境尚稱寬裕;少年時代就擁有相機,較年長後跟竹東鴻影照相館的老闆成為好友,向他學習戶外的人文攝影以及暗房處理。後來到竹東水泥廠工作,負責拍照,記錄很多當時的工程,在廠內也設有暗房。之後到亞洲水泥廠工作擔任水泥化驗,工作之餘仍不斷拍照精進,1960年曾....
無其他 2016942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6942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夏玉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王夏玉出生在一戶很平凡但很美滿的小家庭,父母親為務農為主,她上面有一姐一兄,相處的很融冾,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在家中的教育,因父母親忙於務農工作,大多時間她和兄姐們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培養了獨立自主的個... |
|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顏樹雄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顏樹雄小時候求學階段都在鄉下完成,當時的處境成績好壞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家庭的經濟來源才是當務之急;每個人都必須想辦法找到工作做;因此她小時候打零工,所以曾經苦過,高中畢業後毫不考慮…投考軍校去才是個... |
| 敍述者: 蕭淑姿、曾俊彰 | 上傳者: 屏東縣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玉葉 | 發佈日期: 2014/05/08 | 故事摘要: 大家都叫劉玉葉「阿葉笑長」,她也總是在笑著,因為她正積極推廣「愛笑俱樂部」。民國96年她看到引進愛笑俱樂部的總笑長在電視上介紹後,認定這是她要分享推廣的運動,同時認真的去上了創辦人Dr.Kataria... |
| 敍述者: 張思嫺 侯建全 | 上傳者: 臺灣圖書室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永珍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天理教是原屬日本教派神道系統、後自立成教的日本新興宗教之一。江戶時代末,1838年由農婦中山美伎在日本大和國山邊郡庄屋敷村(今奈良縣天理市)創立,信仰父母神「天理歐諾彌格多」(天理王命),1896年天... |
|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劉彥辰、蔡雅婷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朱老蚌 | 朱萬發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1950年農曆正月初三(國曆二月十九日)凌晨3時多,後龍外埔漁民朱萬發、朱老蚌父子,想說新春好彩頭,摸黑走到海邊潮間帶的石滬區,燒金紙給海邊「好兄弟」,希望新的一年有好漁獲。當時正逢國民政府自大陸撤守...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陳玉簽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王陳玉簽女士是台鹽北門鹽場的鹽工,從民國40年代一直到民國92年台鹽結束曬鹽,她一直從事曬鹽工作。曬鹽很辛苦,收入又微薄,有次雷雨交加的黃昏,王陳玉簽和她的兒子冒著雨淋趕忙到鹽田搶收鹽,當時雷電煞煞,...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慧英 | 發佈日期: 2014/02/11 | 故事摘要: 李慧英女士曾在北部開設水族館,獨衷錦鯉,後來到南部臺南市學甲區三慶里紅茄聚落買下3甲魚塭專職錦鯉繁殖。錦鯉是全球著名觀賞魚,有游動的活寶石之稱,品種非常多,其中以紅白、大正、昭和,這3種品種最受歡迎。...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清泉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蔡清泉先生13歲開始和父親在臺南市的北門區、將軍區一帶從事漁業養殖,數十年來隨著各種養殖魚類的興衰,他與時俱進看準時代脈動先後養殖過多種魚類,包括彈塗魚、蟳、草蝦、吳郭魚、石斑魚,直至目前的龍膽魚。蔡...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黃芙蓉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王黃芙蓉女士嫁到臺南市北門區之後從事曬鹽工作。早期曬鹽須使用水車以引水,踩水車通常由兩人同時踩才省力。水車是木製,有時水車的閂脫落,導致踩踏者跌落受傷,那段曬鹽踩水車的歲月,是她一生難忘的回憶。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玉真 | 發佈日期: 2014/02/05 | 故事摘要: 廖玉真女士是臺南七股潟湖生態旅遊觀光的解說員。七股潟湖已享譽臺灣,這片廣闊的水域裡有許多魚類、海鳥,更是養蚵的最佳環境,也是當地近海養殖的水源。而七股潟湖在清朝以前原是「臺江內海」的一部份,數百年來滄...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明德 | 發佈日期: 2014/02/11 | 故事摘要: 林明德先生生於民國53年,他從年輕時即在臺南七股潟湖養蚵迄今。七股潟湖水域的浮游生物豐富,鄰近沒有廢水等污染,養成的蚵兒肥美鮮甜、營養安全。七股潟湖暨這一帶相關溪流水深各有不同,當地蚵農依水的深淺發展... |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顏壽何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顏壽何先生從小住在鄉下,看到農家養土鵝進而產生興趣,因此當副業養起鵝來。民國60年代臺灣從丹麥引進具經濟價值的白羅曼鵝,顏壽何藉此轉型為專職養鵝人家。顏壽何不只養鵝,還研發多種鵝產品,並設立白鵝生態教... |
|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清誥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許清誥18歲踏入這個行業,轉眼也過一甲子了。那時恆春鎮上並沒有人從事相關行業,只有他一個人在做將大理石打磨成建材的工作,他笑稱「恆春鎮上的房子超過八成都是我蓋的」。一直到自己出來當老闆之前,從小到懂事... |
| 敍述者: 王一婷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趙克勤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趙克勤被父親送到徐州88師當兵,88師要抄匪一直追著共匪打,陸續收復蘇州、通城,並持續往湖北前進,一天爬一座山。「陳儀」指揮官在河北發生了一次戰爭,互相射大砲,但後來被層層包圍... |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森妹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阿妹12歲畢業,因為養父過世,隨後家裡就幫她安排工作,因為還不到十六歲,不能到中壢六和紡織廠當女工,就先到中壢做保母,一個月一百塊工資,就有人介紹她到基隆礦坑,那時阿妹是十三、四歲了,到深澳坑的煤礦場... |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夏玉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王夏玉出生在一戶很平凡但很美滿的小家庭,父母親為務農為主,她上面有一姐一兄,相處的很融冾,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在家中的教育,因父母親忙於務農工作,大多時間她和兄姐們都是自己照顧自己,培養了獨立自主的個... |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顏樹雄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顏樹雄小時候求學階段都在鄉下完成,當時的處境成績好壞都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家庭的經濟來源才是當務之急;每個人都必須想辦法找到工作做;因此她小時候打零工,所以曾經苦過,高中畢業後毫不考慮…投考軍校去才是個... |
敍述者: 蕭淑姿、曾俊彰 | 上傳者: 屏東縣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玉葉 | 發佈日期: 2014/05/08 | 故事摘要: 大家都叫劉玉葉「阿葉笑長」,她也總是在笑著,因為她正積極推廣「愛笑俱樂部」。民國96年她看到引進愛笑俱樂部的總笑長在電視上介紹後,認定這是她要分享推廣的運動,同時認真的去上了創辦人Dr.Kataria... |
敍述者: 張思嫺 侯建全 | 上傳者: 臺灣圖書室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永珍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天理教是原屬日本教派神道系統、後自立成教的日本新興宗教之一。江戶時代末,1838年由農婦中山美伎在日本大和國山邊郡庄屋敷村(今奈良縣天理市)創立,信仰父母神「天理歐諾彌格多」(天理王命),1896年天... |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劉彥辰、蔡雅婷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災難,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朱老蚌 | 朱萬發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1950年農曆正月初三(國曆二月十九日)凌晨3時多,後龍外埔漁民朱萬發、朱老蚌父子,想說新春好彩頭,摸黑走到海邊潮間帶的石滬區,燒金紙給海邊「好兄弟」,希望新的一年有好漁獲。當時正逢國民政府自大陸撤守...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陳玉簽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王陳玉簽女士是台鹽北門鹽場的鹽工,從民國40年代一直到民國92年台鹽結束曬鹽,她一直從事曬鹽工作。曬鹽很辛苦,收入又微薄,有次雷雨交加的黃昏,王陳玉簽和她的兒子冒著雨淋趕忙到鹽田搶收鹽,當時雷電煞煞,...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慧英 | 發佈日期: 2014/02/11 | 故事摘要: 李慧英女士曾在北部開設水族館,獨衷錦鯉,後來到南部臺南市學甲區三慶里紅茄聚落買下3甲魚塭專職錦鯉繁殖。錦鯉是全球著名觀賞魚,有游動的活寶石之稱,品種非常多,其中以紅白、大正、昭和,這3種品種最受歡迎。...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蔡清泉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蔡清泉先生13歲開始和父親在臺南市的北門區、將軍區一帶從事漁業養殖,數十年來隨著各種養殖魚類的興衰,他與時俱進看準時代脈動先後養殖過多種魚類,包括彈塗魚、蟳、草蝦、吳郭魚、石斑魚,直至目前的龍膽魚。蔡...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黃芙蓉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王黃芙蓉女士嫁到臺南市北門區之後從事曬鹽工作。早期曬鹽須使用水車以引水,踩水車通常由兩人同時踩才省力。水車是木製,有時水車的閂脫落,導致踩踏者跌落受傷,那段曬鹽踩水車的歲月,是她一生難忘的回憶。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廖玉真 | 發佈日期: 2014/02/05 | 故事摘要: 廖玉真女士是臺南七股潟湖生態旅遊觀光的解說員。七股潟湖已享譽臺灣,這片廣闊的水域裡有許多魚類、海鳥,更是養蚵的最佳環境,也是當地近海養殖的水源。而七股潟湖在清朝以前原是「臺江內海」的一部份,數百年來滄...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林明德 | 發佈日期: 2014/02/11 | 故事摘要: 林明德先生生於民國53年,他從年輕時即在臺南七股潟湖養蚵迄今。七股潟湖水域的浮游生物豐富,鄰近沒有廢水等污染,養成的蚵兒肥美鮮甜、營養安全。七股潟湖暨這一帶相關溪流水深各有不同,當地蚵農依水的深淺發展... |
敍述者: 黃明惠 | 上傳者: 葉石濤文學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顏壽何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顏壽何先生從小住在鄉下,看到農家養土鵝進而產生興趣,因此當副業養起鵝來。民國60年代臺灣從丹麥引進具經濟價值的白羅曼鵝,顏壽何藉此轉型為專職養鵝人家。顏壽何不只養鵝,還研發多種鵝產品,並設立白鵝生態教... |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許清誥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許清誥18歲踏入這個行業,轉眼也過一甲子了。那時恆春鎮上並沒有人從事相關行業,只有他一個人在做將大理石打磨成建材的工作,他笑稱「恆春鎮上的房子超過八成都是我蓋的」。一直到自己出來當老闆之前,從小到懂事... |
敍述者: 王一婷 | 上傳者: 王一婷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趙克勤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趙克勤被父親送到徐州88師當兵,88師要抄匪一直追著共匪打,陸續收復蘇州、通城,並持續往湖北前進,一天爬一座山。「陳儀」指揮官在河北發生了一次戰爭,互相射大砲,但後來被層層包圍... |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葉森妹 | 發佈日期: 2014/01/03 | 故事摘要: 阿妹12歲畢業,因為養父過世,隨後家裡就幫她安排工作,因為還不到十六歲,不能到中壢六和紡織廠當女工,就先到中壢做保母,一個月一百塊工資,就有人介紹她到基隆礦坑,那時阿妹是十三、四歲了,到深澳坑的煤礦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