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422 4170 370 @ 政府開放資料

02 2422 4170 370 - 搜尋結果總共有 12 筆政府開放資料,以下是 1 - 12 [第 1 頁]。

陽明海運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09:00-17:00(最後售票時間15:30) 每周一、除夕、大年初一休館 | 現狀: 現已改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一樓為服務台及餐廳,提供售票、服務及活動諮詢,二樓為第一展覽室以及紀念品店,三樓為第二展覽室,四樓為特展室。 | 歷史沿革: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該工程由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所設計,於大正2年(1913年)11月開工,大正4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海港大樓

1 | 開放時間: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8:30~12:30、下午13:00~17:00 | 現狀: 現狀良好,目前仍作為基隆關、航港局等相關機構的辦公處所。 | 歷史沿革: 舊名基隆港合同廳舍,位於火車站左前方,為綜合性的辦公大樓,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鈴置良一設計,內含港務相關的官署與民間單位,有三稅關、海事出張所、水上警察署、築港出張所、港務部、專賣局出張所、埠頭郵便局及...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暖暖淨水場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文資局文化景觀

靈泉三塔

1 | 開放時間: 平時未開放,僅於春季法會、秋祭法會開放祭拜。 | 現狀: 外觀結構正常,周圍環境整潔乾淨。 | 歷史沿革: 大正5年(1916年)靈泉寺著手靈泉三塔的興建工事,準備作為供奉開山和尚善智上人的舍利塔。工程自 大正5年(1916年) 7 月始,迄 大正6年(1917年) 9 月落成。曾於昭和10年(1935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靈泉禪寺開山堂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多處毀損並逐漸頹傾,待進行緊急搶修。 | 歷史沿革: 開山堂為靈泉禪寺所屬洋樓,明治33年(1900年),福建鼓山湧泉禪寺之善智、妙密法師來台,駐錫田仔尾宣揚佛理,由於信徒日眾,遂發起建寺,並得到林來發獻大水窟菜園坡地一甲多土地,以及江忠良、許松英等耆紳...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七堵火車(前)站

1 | 開放時間: 公園為二十四小時開放,歷史建物內部開放參觀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國定假日除外。 如需導覽解說服務,可於參訪三日前先行向「七堵區公所」電話預約,預約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00~12:... | 現狀: 目前由七堵區公所管理,保存現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光緒17年(1891年),在劉銘傳主導之下,基隆至台北之間的鐵路通車,設立了八堵火車碼頭。明治30年(1897年),改名為「七堵驛」,為木造的車站。民國61年(1972年),七堵停車調度場與七堵後站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瑪陵坑石頭厝

1 | 現狀: 現在無人居住。 | 歷史沿革: 根據土地臺帳及土地登記簿記載,最初屋主為周火生,是瑪陵坑煤礦開採的要角,曾任瑪陵坑區長。 本屋遲在明治38 年(1905年)已建造完成,同年 11 月 15 日完成登記。周火生的後代 周開彬將石頭厝賣...

@ 文資局歷史建築

獅球嶺砲台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領末期洋務運動時期所興築的北台軍事砲台之一,表現中式砲台的建築思想以及施工技術,對建構台灣近代軍事發展史十分重要,並具稀少性,值得保存。

@ 文資局古蹟

基隆站南北號誌樓轉轍站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目前現正進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中。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因基隆的海港及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興建第二代基隆火車站時,增加了附屬設施,包括五棟號誌樓、臂木式號誌機、機械聯動裝置、地面聯桿及強力式彈簧轉轍器。 南號誌樓(第一號誌樓)興建於昭和5年(1930...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暖暖淨水場幫浦間

1 | 現狀: 建築外觀良好,有人員定期維護。 | 歷史沿革: 日人領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當時的衛生問題,於明治28年(1896年)邀請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來台擔任衛生顧問,並提出建設上下水道(給水、排水)設施。同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暖暖淨水場八角井樓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日人領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當時的衛生問題,於明治28年(1896年)邀請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來台擔任衛生顧問,並提出建設上下水道(給水、排水)設施。同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基隆中學校官舍

1 | 現狀: 現況四向圍牆部分區域有龜裂、表層脫落及倒塌之情形。屋頂原有黑瓦已佚失,已全面更換為鐵皮屋面,屋頂天溝及落水之構造,全數已非原有興建初期的金屬構件。部分空間屋架已坍塌,疏於維護使建築等腐朽佚失,亦有嚴重... | 歷史沿革: 明治31年(1898年),基隆人口主要聚集在大基隆、小基隆、牛稠港庄等港邊區域,田寮港一帶為山林田地。由於基隆腹地狹小,為配合港口現代化,擴張原有市街範圍,明治38年(1905年),進行基隆市區改正,...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陽明海運

1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09:00-17:00(最後售票時間15:30) 每周一、除夕、大年初一休館 | 現狀: 現已改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一樓為服務台及餐廳,提供售票、服務及活動諮詢,二樓為第一展覽室以及紀念品店,三樓為第二展覽室,四樓為特展室。 | 歷史沿革: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舍前身為日治時期「日本郵船─基隆出張所」,由「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興建,該工程由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的森山松之助技師和井手薰技師所設計,於大正2年(1913年)11月開工,大正4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海港大樓

1 | 開放時間: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8:30~12:30、下午13:00~17:00 | 現狀: 現狀良好,目前仍作為基隆關、航港局等相關機構的辦公處所。 | 歷史沿革: 舊名基隆港合同廳舍,位於火車站左前方,為綜合性的辦公大樓,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鈴置良一設計,內含港務相關的官署與民間單位,有三稅關、海事出張所、水上警察署、築港出張所、港務部、專賣局出張所、埠頭郵便局及...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暖暖淨水場

級別名稱: 文化景觀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文資局文化景觀

靈泉三塔

1 | 開放時間: 平時未開放,僅於春季法會、秋祭法會開放祭拜。 | 現狀: 外觀結構正常,周圍環境整潔乾淨。 | 歷史沿革: 大正5年(1916年)靈泉寺著手靈泉三塔的興建工事,準備作為供奉開山和尚善智上人的舍利塔。工程自 大正5年(1916年) 7 月始,迄 大正6年(1917年) 9 月落成。曾於昭和10年(1935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靈泉禪寺開山堂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多處毀損並逐漸頹傾,待進行緊急搶修。 | 歷史沿革: 開山堂為靈泉禪寺所屬洋樓,明治33年(1900年),福建鼓山湧泉禪寺之善智、妙密法師來台,駐錫田仔尾宣揚佛理,由於信徒日眾,遂發起建寺,並得到林來發獻大水窟菜園坡地一甲多土地,以及江忠良、許松英等耆紳...

@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七堵火車(前)站

1 | 開放時間: 公園為二十四小時開放,歷史建物內部開放參觀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國定假日除外。 如需導覽解說服務,可於參訪三日前先行向「七堵區公所」電話預約,預約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00~12:... | 現狀: 目前由七堵區公所管理,保存現況良好。 | 歷史沿革: 光緒17年(1891年),在劉銘傳主導之下,基隆至台北之間的鐵路通車,設立了八堵火車碼頭。明治30年(1897年),改名為「七堵驛」,為木造的車站。民國61年(1972年),七堵停車調度場與七堵後站啟...

@ 文資局歷史建築

瑪陵坑石頭厝

1 | 現狀: 現在無人居住。 | 歷史沿革: 根據土地臺帳及土地登記簿記載,最初屋主為周火生,是瑪陵坑煤礦開採的要角,曾任瑪陵坑區長。 本屋遲在明治38 年(1905年)已建造完成,同年 11 月 15 日完成登記。周火生的後代 周開彬將石頭厝賣...

@ 文資局歷史建築

獅球嶺砲台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基隆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清領末期洋務運動時期所興築的北台軍事砲台之一,表現中式砲台的建築思想以及施工技術,對建構台灣近代軍事發展史十分重要,並具稀少性,值得保存。

@ 文資局古蹟

基隆站南北號誌樓轉轍站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目前現正進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中。 |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因基隆的海港及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興建第二代基隆火車站時,增加了附屬設施,包括五棟號誌樓、臂木式號誌機、機械聯動裝置、地面聯桿及強力式彈簧轉轍器。 南號誌樓(第一號誌樓)興建於昭和5年(1930...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暖暖淨水場幫浦間

1 | 現狀: 建築外觀良好,有人員定期維護。 | 歷史沿革: 日人領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當時的衛生問題,於明治28年(1896年)邀請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來台擔任衛生顧問,並提出建設上下水道(給水、排水)設施。同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暖暖淨水場八角井樓

1 | 開放時間: | 現狀: 良好 | 歷史沿革: 日人領台之初,飽受霍亂、瘧疾、傷寒等傳染病之苦,總督府為了解決臺灣當時的衛生問題,於明治28年(1896年)邀請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來台擔任衛生顧問,並提出建設上下水道(給水、排水)設施。同年...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基隆中學校官舍

1 | 現狀: 現況四向圍牆部分區域有龜裂、表層脫落及倒塌之情形。屋頂原有黑瓦已佚失,已全面更換為鐵皮屋面,屋頂天溝及落水之構造,全數已非原有興建初期的金屬構件。部分空間屋架已坍塌,疏於維護使建築等腐朽佚失,亦有嚴重... | 歷史沿革: 明治31年(1898年),基隆人口主要聚集在大基隆、小基隆、牛稠港庄等港邊區域,田寮港一帶為山林田地。由於基隆腹地狹小,為配合港口現代化,擴張原有市街範圍,明治38年(1905年),進行基隆市區改正,...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重新搜尋

| 相關搜尋: 透過Google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