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這裡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文化部

作品名稱時間.在這裡的作者是許宗傑, 縣市是臺南市, 場域是園區, 設置地點是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3路22號.

#時間.在這裡的地圖

系統編號3372
作品編號P256-741-12
作品名稱時間.在這裡
作者許宗傑
作品尺寸30×20×300 cm
作品材質發光二極體、強化玻璃、鋼
縣市臺南市
設置地點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3路22號
經度120.28152
緯度23.10049
場域園區
經費萬60.0
經費說明(空)
取得方式委託創作
執行小組陳俊偉、王明蘅、陳建北、蘇志徹、蕭瓊瑞、林永壽、李國宏、陳瑞環
徵選小組陳俊偉、王明蘅、陳建北、許自貴、蘇志徹、蕭瓊瑞、林永壽、李國宏、陳瑞環
策劃單位(空)
作品說明呈現時間在土地上的流動軌跡,重新解構時間的組成與意義,讓參觀民眾驚覺:原來時間在這裡!
主圖圖
創作年代yyyy2012
來源網站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3372
委託單位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系統編號

3372

作品編號

P256-741-12

作品名稱

時間.在這裡

作者

許宗傑

作品尺寸

30×20×300 cm

作品材質

發光二極體、強化玻璃、鋼

縣市

臺南市

設置地點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3路22號

經度

120.28152

緯度

23.10049

場域

園區

經費萬

60.0

經費說明

(空)

取得方式

委託創作

執行小組

陳俊偉、王明蘅、陳建北、蘇志徹、蕭瓊瑞、林永壽、李國宏、陳瑞環

徵選小組

陳俊偉、王明蘅、陳建北、許自貴、蘇志徹、蕭瓊瑞、林永壽、李國宏、陳瑞環

策劃單位

(空)

作品說明

呈現時間在土地上的流動軌跡,重新解構時間的組成與意義,讓參觀民眾驚覺:原來時間在這裡!

主圖

圖

創作年代yyyy

2012

來源網站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3372

委託單位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時間.在這裡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時間.在這裡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時間 在這裡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時間 在這裡 ...)

# 時間 在這裡 於 旅館民宿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1

識別碼C4_315080000H_033117
旅館民宿名稱觀心農舍
描述觀心農舍於 2023 年 3 月 7 日成立並獲得苗栗縣政府認證許可經營。這是全新的農舍,只有提供清新與乾淨, 室內環境非常乾淨,戶外呼吸活動,空氣非常新鮮。獨立的農舍提供舒適的環境,沒有汽油味和喇叭聲。三義鄉位於苗栗縣的南部, 也是台中市偏北的山城,平均海拔300多米。 這是一個青山綠水環抱的小鎮。除此之外, 這裡還是台灣著名的木雕之鄉。 數百上千木雕藝術家在這裡,充滿木香的藝術家工作室藏身於庭院巷弄,木頭香氣不僅衝擊著你的嗅覺,精雕細鑿的工藝也衝擊著你的心靈。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小鎮深層文化和特有生活方式,請將您的空閒時間留在這裡,讓我們安排您的旅程,這將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旅程。
級別(空)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双湖村双湖99-1號
郵政碼367
所在縣市苗栗縣
所在鄉鎮市三義鄉
電話886-932-312563
傳真(空)
Gov識別碼315080000H
網站(空)
圖1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882.jpg
圖1描述搜尋方式有四種:Google Maps : 三義觀心農舍台灣旅宿網 : 苗栗縣民宿 470號臉書 : 三義觀心農舍直接電話問 : 037-878966
圖2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87.jpeg
圖2描述夜景照片
圖3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92.jpeg
圖3描述夜景照片
經度座標120.773862
緯度座標24.424543
種類4
地圖(空)
規格(空)
服務資訊餐廳,會議場所,咖啡廳,酒吧,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停車場,自助洗衣(收費),,,,洗衣服務,接送服務,行動支付,導覽解說,體驗活動,,
停車資訊車位:小客車2輛、機車0輛、大客車0輛
總房間數3
最低價格5000
最高價格5000
TaiwanHost0
Emailyong.yol@gmail.com
總人數11
無障礙客房數0
公用廁所(空)
電梯設備(空)
停車空間數2
識別碼: C4_315080000H_033117
旅館民宿名稱: 觀心農舍
描述: 觀心農舍於 2023 年 3 月 7 日成立並獲得苗栗縣政府認證許可經營。這是全新的農舍,只有提供清新與乾淨, 室內環境非常乾淨,戶外呼吸活動,空氣非常新鮮。獨立的農舍提供舒適的環境,沒有汽油味和喇叭聲。三義鄉位於苗栗縣的南部, 也是台中市偏北的山城,平均海拔300多米。 這是一個青山綠水環抱的小鎮。除此之外, 這裡還是台灣著名的木雕之鄉。 數百上千木雕藝術家在這裡,充滿木香的藝術家工作室藏身於庭院巷弄,木頭香氣不僅衝擊著你的嗅覺,精雕細鑿的工藝也衝擊著你的心靈。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小鎮深層文化和特有生活方式,請將您的空閒時間留在這裡,讓我們安排您的旅程,這將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旅程。
級別: (空)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双湖村双湖99-1號
郵政碼: 367
所在縣市: 苗栗縣
所在鄉鎮市: 三義鄉
電話: 886-932-312563
傳真: (空)
Gov識別碼: 315080000H
網站: (空)
圖1: 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882.jpg
圖1描述: 搜尋方式有四種:Google Maps : 三義觀心農舍台灣旅宿網 : 苗栗縣民宿 470號臉書 : 三義觀心農舍直接電話問 : 037-878966
圖2: 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87.jpeg
圖2描述: 夜景照片
圖3: 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92.jpeg
圖3描述: 夜景照片
經度座標: 120.773862
緯度座標: 24.424543
種類: 4
地圖: (空)
規格: (空)
服務資訊: 餐廳,會議場所,咖啡廳,酒吧,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停車場,自助洗衣(收費),,,,洗衣服務,接送服務,行動支付,導覽解說,體驗活動,,
停車資訊: 車位:小客車2輛、機車0輛、大客車0輛
總房間數: 3
最低價格: 5000
最高價格: 5000
TaiwanHost: 0
Email: yong.yol@gmail.com
總人數: 11
無障礙客房數: 0
公用廁所: (空)
電梯設備: (空)
停車空間數: 2

# 時間 在這裡 於 旅館民宿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2

識別碼C4_A15010000H_033117
旅館民宿名稱觀心農舍
描述觀心農舍於 2023 年 3 月 7 日成立並獲得苗栗縣政府認證許可經營。這是全新的農舍,只有提供清新與乾淨, 室內環境非常乾淨,戶外呼吸活動,空氣非常新鮮。獨立的農舍提供舒適的環境,沒有汽油味和喇叭聲。三義鄉位於苗栗縣的南部, 也是台中市偏北的山城,平均海拔300多米。 這是一個青山綠水環抱的小鎮。除此之外, 這裡還是台灣著名的木雕之鄉。 數百上千木雕藝術家在這裡,充滿木香的藝術家工作室藏身於庭院巷弄,木頭香氣不僅衝擊著你的嗅覺,精雕細鑿的工藝也衝擊著你的心靈。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小鎮深層文化和特有生活方式,請將您的空閒時間留在這裡,讓我們安排您的旅程,這將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旅程。
級別(空)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双湖村双湖99-1號
郵政碼367
所在縣市苗栗縣
所在鄉鎮市三義鄉
電話886-932-312563
傳真(空)
Gov識別碼A15010000H
網站(空)
圖1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882.jpg
圖1描述搜尋方式有四種:Google Maps : 三義觀心農舍台灣旅宿網 : 苗栗縣民宿 470號臉書 : 三義觀心農舍直接電話問 : 037-878966
圖2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87.jpeg
圖2描述夜景照片
圖3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92.jpeg
圖3描述夜景照片
經度座標120.773862
緯度座標24.424543
種類4
地圖(空)
規格(空)
服務資訊餐廳,會議場所,咖啡廳,酒吧,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停車場,自助洗衣(收費),,,,洗衣服務,接送服務,行動支付,導覽解說,體驗活動,,
停車資訊車位:小客車2輛、機車0輛、大客車0輛
總房間數3
最低價格5000
最高價格5000
TaiwanHost0
Emailyong.yol@gmail.com
總人數11
無障礙客房數0
公用廁所(空)
電梯設備(空)
停車空間數2
識別碼: C4_A15010000H_033117
旅館民宿名稱: 觀心農舍
描述: 觀心農舍於 2023 年 3 月 7 日成立並獲得苗栗縣政府認證許可經營。這是全新的農舍,只有提供清新與乾淨, 室內環境非常乾淨,戶外呼吸活動,空氣非常新鮮。獨立的農舍提供舒適的環境,沒有汽油味和喇叭聲。三義鄉位於苗栗縣的南部, 也是台中市偏北的山城,平均海拔300多米。 這是一個青山綠水環抱的小鎮。除此之外, 這裡還是台灣著名的木雕之鄉。 數百上千木雕藝術家在這裡,充滿木香的藝術家工作室藏身於庭院巷弄,木頭香氣不僅衝擊著你的嗅覺,精雕細鑿的工藝也衝擊著你的心靈。如果您有興趣了解更多小鎮深層文化和特有生活方式,請將您的空閒時間留在這裡,讓我們安排您的旅程,這將會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旅程。
級別: (空)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双湖村双湖99-1號
郵政碼: 367
所在縣市: 苗栗縣
所在鄉鎮市: 三義鄉
電話: 886-932-312563
傳真: (空)
Gov識別碼: A15010000H
網站: (空)
圖1: 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882.jpg
圖1描述: 搜尋方式有四種:Google Maps : 三義觀心農舍台灣旅宿網 : 苗栗縣民宿 470號臉書 : 三義觀心農舍直接電話問 : 037-878966
圖2: 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87.jpeg
圖2描述: 夜景照片
圖3: https://taiwan.taiwanstay.net.tw/twpic/203192.jpeg
圖3描述: 夜景照片
經度座標: 120.773862
緯度座標: 24.424543
種類: 4
地圖: (空)
規格: (空)
服務資訊: 餐廳,會議場所,咖啡廳,酒吧,有線網路,無線網路,停車場,自助洗衣(收費),,,,洗衣服務,接送服務,行動支付,導覽解說,體驗活動,,
停車資訊: 車位:小客車2輛、機車0輛、大客車0輛
總房間數: 3
最低價格: 5000
最高價格: 5000
TaiwanHost: 0
Email: yong.yol@gmail.com
總人數: 11
無障礙客房數: 0
公用廁所: (空)
電梯設備: (空)
停車空間數: 2

# 時間 在這裡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3

執行單位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延平一路2號
類別名稱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對於人的居住空間,在市場以奢華為訴求的主流價值觀裡,總是以大就是美的概念為豪宅的基本條件,但隨著環保思潮如雪球在世界各地滾動,開始有人對自己的居住空間提出反省,到底人是住在房子裡還是住在環境裡?在竹山的德豐木業就以這樣的思惟建構它的企業經營主軸,他們賣的是個讓人住的舒適的基本空間概念,但是可以讓人在環境中與自然共舞和地球的未來和諧相處。

德豐木業是一家有六十年歷史的木材加工廠,創始人李有德先生原本從事杉木買賣,在木業鼎盛時期在豐原開設了木材加工廠,後來由兒子李成宗先生遷移到竹山,繼續從事木材加工,但是隨著台灣森林資源衰竭,台灣的木業市場也急速下墜,李成宗先生眼光獨到的與屏科大技術合作,在加工技術上做了提升,讓德豐有了木材防火耐燃與塑化及集成材加工等技術,使得市場上木材加工廠百分之九十都停歇業之際,德豐得以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隨著德豐第三代接班人李文雄的加入,開始積極尋找德豐與木業經營的另一種可能,傳統木材加工業者除了從事木材買賣代工之外還可以做什麼?尤其在環境意識高漲的當代,木材業者免不了揹負著破壞森林的原罪,但是根據李文雄的思維,其實木材是很好的再生環保建材,只要你用的方法是對的。

李文雄認為:『木材業的沒落是因為它直接截取天然資源販售,並沒有一個使用的系統所致。但是我看到全球的氛圍,開始對木材使用有一個正向的訴求。我發現在台灣這種市場潛力很大,因為木材是永續性的使用,而台灣有面積廣闊的山林地。』

在原生材料這部分,李文雄發現不管是木、竹、土或是單純的金屬元素都是很好的創作材料,他從這個角度回頭看家族經營了六十年的事業,很高興的發現木材是很好的原料,因為它不必透過損耗更多能源提煉,只要直接裁切就可以使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種出來再生的,對環境是很好的資源使用。

李文雄強調,人類從古至今,就一直都與木材分不開,與森林樹木無法切割的。所以他一直在思考,既然要用它,就要知道如何去善用,而不是一味以人的角度去使用森林資源,當然也不是單方面以環保角度去提倡保護它,企圖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點。

首先李文雄開始思考在建築方面,從祖父開始是建材提供者,到了父親是進入材料的保存與提升,讓木材加工技術更成熟。他決定思考如何讓它用出來,怎麼運用它。

在建築方面,李文雄帶領設計師以東方人的角度思考,不是用西方建築出發,德豐的團隊花很多時間思考榫接技術與斗拱式工法。這二種工法一個是居住空間工法一個是廟堂的工法。德豐開發出來的傢俱是在深入瞭解這兩種工法後延續出來的生活用品,我們會因為這樣的建築結構產生的傢俱,從這一脈絡發展下來。但是李文雄這二年也發現技術並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所以更積極的又回到環境問題上去思考木業未來真正的發展,它已不再只是單木業發展而是整個環境發展所衍生出來的企業架構。』

在竹山郊區有一塊李家的地,原本是德豐計畫擴廠用地。但現在李文雄要在這裡進行一個試驗。李文雄說:『當我們開始考慮把房子蓋在這裡的時候就在想,不只是我們住進來,真的住進來後是否可以發現一個新的生活型態,從土地建築與環境思考一個新可能,也許就是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的態度。如果從材料的角度或思考蓋一般農舍或經濟型建材料也好,其實它都不能跳脫一般傳統的模式思考。但是如果我們站在順著生態的樣貌去思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再讓原來這土地上的樹種慢慢回到這裡,我們住在這裡其實是可以達到平衡的狀態。再回頭來思考居住的量體,跟人的關係,我們到底需要一個多大面積就夠了,我一直覺得是人居住在這環境裡而非房子裡的想法,所以決定在這裡展開實驗。』

李文雄以人和自然共生的角度思考企業的未來,也從這裡展開品牌型塑之路,從木材與環境的思惟創造品牌,德豐在木業有一個很特別的是幫人家做建築設計,特別是以傳統工法的設計及用現代木材建築材料像集成材工法的設計,在木業裡台灣可能就德豐一家。

李文雄說:『踏出這一步是希望我們用台灣的材料來建房屋。設計生活用品,我是希望大家都以貿易商的角度把國外木材進口來台灣得到生活所需利潤,真的把在地林業做起來,站在全球資源分配的角度看這是必然的,是要以當地土地提供人民需要而非用錢去其他國家買進來的。其實產品研發過程是從木材架構下來,現在更從高角度環境架構下來,方向就很清楚,不會用High tech來進行。更期待用Low tech的方向進行,所以我們思考人在環境裡到底需要多少空間?我們發現人需要的空間是休息然後存放一些他的生活物品,其他時間都是在環境中的,再來延伸下來的器物,我們會希望是這土地所生的林產品或農產品資源,當然無可迴避有些電器物品,我們並不是希望回到原始生活的角度,而是希望說在過度浪費的狀況下如何再精簡下來的想法,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再回到環境裡面。』

最後李文雄期待,不論是在這土地上是進行一個生活態度的實驗也好,逐夢也好,踏實的方式也好,他都期待從現實環境開始之後,在這裡產生的生活型態居住空間都可以提供以後的發展借鏡,因為這是和德豐木業的本業相關的,希望透過這途徑會讓整個居住空間系統完整,會讓生活用品開發都是從土地來的,用可以再生的樹是種出來後是直接使用到生活中的,對環境干擾最小的,這是就是德豐企業發展的實踐,他希望從這思考出來的結果是對環境對土地對人都是完整的而不是被切割的,對企業是可以走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的生活用品開發。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0.html
執行單位: 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一路2號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 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對於人的居住空間,在市場以奢華為訴求的主流價值觀裡,總是以大就是美的概念為豪宅的基本條件,但隨著環保思潮如雪球在世界各地滾動,開始有人對自己的居住空間提出反省,到底人是住在房子裡還是住在環境裡?在竹山的德豐木業就以這樣的思惟建構它的企業經營主軸,他們賣的是個讓人住的舒適的基本空間概念,但是可以讓人在環境中與自然共舞和地球的未來和諧相處。

德豐木業是一家有六十年歷史的木材加工廠,創始人李有德先生原本從事杉木買賣,在木業鼎盛時期在豐原開設了木材加工廠,後來由兒子李成宗先生遷移到竹山,繼續從事木材加工,但是隨著台灣森林資源衰竭,台灣的木業市場也急速下墜,李成宗先生眼光獨到的與屏科大技術合作,在加工技術上做了提升,讓德豐有了木材防火耐燃與塑化及集成材加工等技術,使得市場上木材加工廠百分之九十都停歇業之際,德豐得以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隨著德豐第三代接班人李文雄的加入,開始積極尋找德豐與木業經營的另一種可能,傳統木材加工業者除了從事木材買賣代工之外還可以做什麼?尤其在環境意識高漲的當代,木材業者免不了揹負著破壞森林的原罪,但是根據李文雄的思維,其實木材是很好的再生環保建材,只要你用的方法是對的。

李文雄認為:『木材業的沒落是因為它直接截取天然資源販售,並沒有一個使用的系統所致。但是我看到全球的氛圍,開始對木材使用有一個正向的訴求。我發現在台灣這種市場潛力很大,因為木材是永續性的使用,而台灣有面積廣闊的山林地。』

在原生材料這部分,李文雄發現不管是木、竹、土或是單純的金屬元素都是很好的創作材料,他從這個角度回頭看家族經營了六十年的事業,很高興的發現木材是很好的原料,因為它不必透過損耗更多能源提煉,只要直接裁切就可以使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種出來再生的,對環境是很好的資源使用。

李文雄強調,人類從古至今,就一直都與木材分不開,與森林樹木無法切割的。所以他一直在思考,既然要用它,就要知道如何去善用,而不是一味以人的角度去使用森林資源,當然也不是單方面以環保角度去提倡保護它,企圖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點。

首先李文雄開始思考在建築方面,從祖父開始是建材提供者,到了父親是進入材料的保存與提升,讓木材加工技術更成熟。他決定思考如何讓它用出來,怎麼運用它。

在建築方面,李文雄帶領設計師以東方人的角度思考,不是用西方建築出發,德豐的團隊花很多時間思考榫接技術與斗拱式工法。這二種工法一個是居住空間工法一個是廟堂的工法。德豐開發出來的傢俱是在深入瞭解這兩種工法後延續出來的生活用品,我們會因為這樣的建築結構產生的傢俱,從這一脈絡發展下來。但是李文雄這二年也發現技術並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所以更積極的又回到環境問題上去思考木業未來真正的發展,它已不再只是單木業發展而是整個環境發展所衍生出來的企業架構。』

在竹山郊區有一塊李家的地,原本是德豐計畫擴廠用地。但現在李文雄要在這裡進行一個試驗。李文雄說:『當我們開始考慮把房子蓋在這裡的時候就在想,不只是我們住進來,真的住進來後是否可以發現一個新的生活型態,從土地建築與環境思考一個新可能,也許就是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的態度。如果從材料的角度或思考蓋一般農舍或經濟型建材料也好,其實它都不能跳脫一般傳統的模式思考。但是如果我們站在順著生態的樣貌去思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再讓原來這土地上的樹種慢慢回到這裡,我們住在這裡其實是可以達到平衡的狀態。再回頭來思考居住的量體,跟人的關係,我們到底需要一個多大面積就夠了,我一直覺得是人居住在這環境裡而非房子裡的想法,所以決定在這裡展開實驗。』

李文雄以人和自然共生的角度思考企業的未來,也從這裡展開品牌型塑之路,從木材與環境的思惟創造品牌,德豐在木業有一個很特別的是幫人家做建築設計,特別是以傳統工法的設計及用現代木材建築材料像集成材工法的設計,在木業裡台灣可能就德豐一家。

李文雄說:『踏出這一步是希望我們用台灣的材料來建房屋。設計生活用品,我是希望大家都以貿易商的角度把國外木材進口來台灣得到生活所需利潤,真的把在地林業做起來,站在全球資源分配的角度看這是必然的,是要以當地土地提供人民需要而非用錢去其他國家買進來的。其實產品研發過程是從木材架構下來,現在更從高角度環境架構下來,方向就很清楚,不會用High tech來進行。更期待用Low tech的方向進行,所以我們思考人在環境裡到底需要多少空間?我們發現人需要的空間是休息然後存放一些他的生活物品,其他時間都是在環境中的,再來延伸下來的器物,我們會希望是這土地所生的林產品或農產品資源,當然無可迴避有些電器物品,我們並不是希望回到原始生活的角度,而是希望說在過度浪費的狀況下如何再精簡下來的想法,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再回到環境裡面。』

最後李文雄期待,不論是在這土地上是進行一個生活態度的實驗也好,逐夢也好,踏實的方式也好,他都期待從現實環境開始之後,在這裡產生的生活型態居住空間都可以提供以後的發展借鏡,因為這是和德豐木業的本業相關的,希望透過這途徑會讓整個居住空間系統完整,會讓生活用品開發都是從土地來的,用可以再生的樹是種出來後是直接使用到生活中的,對環境干擾最小的,這是就是德豐企業發展的實踐,他希望從這思考出來的結果是對環境對土地對人都是完整的而不是被切割的,對企業是可以走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的生活用品開發。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0.html

# 時間 在這裡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4

執行單位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永業路81巷1弄15號5樓
類別名稱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約在150年前,平潭地區開發初期曾於山區種植大量馬藍,部分山區居民祖先即因種植染料而遷至新店,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四池青礐遺址,六十多年前有日本染色專家在山區指導染色技術,山區耆老對天然染色仍懷有濃厚感情。

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在本社區已居住二十多年,平潭地區豐富之染織材料讓他們在此持續研究有成。從2006年起,他們即開始輔導本社區,奠定本社區在染色及編織工藝之良好基礎。目前陳景林老師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從陳老師投入輔導後,對本會工藝技藝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導引及明顯成果。

今(98)年度以伊卡織物為技藝學習之主軸,透過持續性之研習與輔導,參與研習之學員已擁有基本繪圖及伊卡織物、圍巾織物的設計規劃能力,並能在配色、材質認知等方面具有中級設計應用能力。本社區之編織學習者持續進步並陸續開發出兼具天然染織特色和現代生活使用價值的生活工藝產品,如新店溪保護系列環保魚筷組、新店溪保護系列台北樹蛙零錢包、手中的溫暖口金包、書衣、阿姆的布包、筆袋、高級淑女手提包、提袋、透光燈罩、披風、伊卡圍巾……等,且各款均可要求適量的複製生產能力,並開始展開產品行銷工作,以落實社區微型之工藝產業,創造具地方特色之優質編織工藝品為目標。

 

近年來,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協助下,協會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今年亦建立微量生產之能力,未來將致力於協助其他社區工藝有關染織工藝技藝學習與產品開發。明(99)年度協會將著力於品牌設計及行銷工作,並朝向打造「新店溪染織流域」的理想邁進。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天然染織工藝家】

 

在上帝創造的色彩中延續傳統的美麗─陳景林和他的天染工坊夢穿過新店熱鬧的碧潭風景區,從一旁林立的大樓公寓夾雜的永業路往上走,漸出人煙處,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就位在這一排排老舊公寓組成的社區內。

 

在巷弄底端的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一陣陣微帶著醱酵酸味的氣味飄散在空氣裡,在克難簡陋的教室裡,著名的植物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正聚精會神在白紙上教學生染織的設計圖,六七位學員熱絡地呼應著,他們在這裡已和陳老師學了三年的植物染技術,牆上展示的色彩豐富繽紛的作品是他們幾年下來的成果,今天來的人少了些,因為他們到鄰近社區的展覽會場去照顧攤位去了。

 

陳景林和平潭社區其實結緣更早,早在十多年前,他剛一頭栽進植物染的初期,他就住在台北都會近郊這個叫美芝城的平民公寓聚落。這個緊鄰在碧潭旁的社區,因為屬於水源保護區而限制了開發,意外讓這個地區保留了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陳景林花了很長時間在平潭地區進行染色植物的田野調查,發現在被記錄的二百多種染色植物中,這裡就有六十餘種本地種的染色植物,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加上平潭地區的居民對自然生態的自主保護意識,陳景林從2006年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染織工藝教室,把這項傳統工藝在這個都會邊緣的社區播下種子。

 

平潭社區的天然環境對陳景林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十五歲之前的陳景林住在南投縣水里鄉的偏遠山區,他在叢山峻嶺的山川林木間學到大自然的韻律與美的感動,他常說:「大地是一個寶庫,也是我的老師,它給了我很多的材料與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

 

所以,他在平潭社區的染織課教的特別起勁,因為在這裡能將社區附近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轉化成實用的工藝品,進而讓染織工藝深植居民生活。四年下來,社區學員從自然植物採集、染劑特性到染色工法的基礎技藝漸趨純熟,開始進入實用與設計的製作階段,慢慢有一些如筆記本、門簾、燈罩、桌墊等,環保筷套等較為實用,卻也不失裝飾性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有人開始嚐試手工織布的世界,幾個月下來,把難度很高的段染織成顏色繽紛紋路複雜美麗的披肩,看著學員美麗的作品陳景林掩不住內心的開心與得意。

 

但是當學員逐漸走入實作的階段時,陳景林也不斷在重複思考傳統的延續和現實的磨合產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不停思考這個傳承百年的傳統技藝的未來出路在那裡。

 

陳景林對於目前的工藝設計環境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感到沈重,他認為台灣要講走入創意產業時代,首先必需有微型工坊的建置,因為這是後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要有腳踏實地專心從事創作的工坊才能走出創意產業的基礎。他從傳統工藝的民間教學經驗裡,看到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設計的環節。就像台灣從未把染色技藝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它當作一種偶性的過程,這樣的認知自然就限制了染織工藝的進展。這些結果造成很多人一知半解的學了染色技藝的皮毛之後就去當老師,造就許多不專業的人去騙更多不懂或沒有知識的人。

 

很多人對自然染色知識的不足,以致染出的顏色單調又容易褪色,讓人對天然染色的織品很快失去好奇與信心,這都是知識不足所致,殊不知好的天然染色技術不但可以創造美麗的色系與實用的質地,更有現代染技所欠缺的環保功能。

 

陳景林認為,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也是現在發展創意產業的致命傷,對於傳統文化元素大量引用甚至直接挪用,造成錯亂的印象,以致市面上大量充斥傳統紋樣的各式產品,強調那是傳統。這些未被轉化成設計精神的文化元素讓人有大量複製的錯覺與快速失去新鮮感的危機,他們忘記是要用傳統的技法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傳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重點在於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工藝工作者對傳統認知的層次。現代工藝工作者必須瞭解傳統和現代整合的關鍵在於用手工質感做出現代的產品。雖然有些因為現代環境已失去優勢而無法做到與古時候相同質感的細緻產品,但這些技法可以透過現代機器改良而得到過去手工時代一樣的結果。

 

陳景林對傳承歷史文化的層次與認知的技藝上,他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面對的是現在和以後的時代,而不是過去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過去一模一樣的東西。薪傳的意義是傳那根木頭或是那把火?這是現在大家在講傳統時很容易犯錯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木頭而不知火的意義。他認為傳統的價值放在現在的意義是應該被討論的,因為不是用傳統技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優質的,我們應該看到過去的人累積的智慧與表現在色彩上的美感和記憶,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老東西就一定是好的。

 

對於天然染色技藝,陳景林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豐富層次,他也找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中間色調,對於這種現代染色技術無法到達的美麗境界,陳景林讚嘆是上帝賜的顏色,他尊稱這是「天染」。他說這種色彩的美是生命轉化的內在表現,因為生命本來就不是單一物質所構成,而天然染色正符合這種顏色中有顏色的細膩,這絕不是用工業技術可以比擬的產業,也是它最重要的內涵所在。

 

對於如何讓天染技藝在工業化的社會有一席之地,他再次強調,提供一個好的工作流程與環境,讓工匠能安心無虞的專心從事創作才是技藝傳承能否長久延續的重要關鍵,而微型工坊的建立則是讓產業生根的不二之路,因為只有更多的微型工坊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與走更長遠的傳承之路。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0.html
執行單位: 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永業路81巷1弄15號5樓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約在150年前,平潭地區開發初期曾於山區種植大量馬藍,部分山區居民祖先即因種植染料而遷至新店,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四池青礐遺址,六十多年前有日本染色專家在山區指導染色技術,山區耆老對天然染色仍懷有濃厚感情。

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在本社區已居住二十多年,平潭地區豐富之染織材料讓他們在此持續研究有成。從2006年起,他們即開始輔導本社區,奠定本社區在染色及編織工藝之良好基礎。目前陳景林老師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從陳老師投入輔導後,對本會工藝技藝成長,產生了良好的導引及明顯成果。

今(98)年度以伊卡織物為技藝學習之主軸,透過持續性之研習與輔導,參與研習之學員已擁有基本繪圖及伊卡織物、圍巾織物的設計規劃能力,並能在配色、材質認知等方面具有中級設計應用能力。本社區之編織學習者持續進步並陸續開發出兼具天然染織特色和現代生活使用價值的生活工藝產品,如新店溪保護系列環保魚筷組、新店溪保護系列台北樹蛙零錢包、手中的溫暖口金包、書衣、阿姆的布包、筆袋、高級淑女手提包、提袋、透光燈罩、披風、伊卡圍巾……等,且各款均可要求適量的複製生產能力,並開始展開產品行銷工作,以落實社區微型之工藝產業,創造具地方特色之優質編織工藝品為目標。

 

近年來,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的協助下,協會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已逐步提升,今年亦建立微量生產之能力,未來將致力於協助其他社區工藝有關染織工藝技藝學習與產品開發。明(99)年度協會將著力於品牌設計及行銷工作,並朝向打造「新店溪染織流域」的理想邁進。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天然染織工藝家】

 

在上帝創造的色彩中延續傳統的美麗─陳景林和他的天染工坊夢穿過新店熱鬧的碧潭風景區,從一旁林立的大樓公寓夾雜的永業路往上走,漸出人煙處,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就位在這一排排老舊公寓組成的社區內。

 

在巷弄底端的公寓頂樓加蓋的鐵皮屋裡,一陣陣微帶著醱酵酸味的氣味飄散在空氣裡,在克難簡陋的教室裡,著名的植物染織工藝家陳景林正聚精會神在白紙上教學生染織的設計圖,六七位學員熱絡地呼應著,他們在這裡已和陳老師學了三年的植物染技術,牆上展示的色彩豐富繽紛的作品是他們幾年下來的成果,今天來的人少了些,因為他們到鄰近社區的展覽會場去照顧攤位去了。

 

陳景林和平潭社區其實結緣更早,早在十多年前,他剛一頭栽進植物染的初期,他就住在台北都會近郊這個叫美芝城的平民公寓聚落。這個緊鄰在碧潭旁的社區,因為屬於水源保護區而限制了開發,意外讓這個地區保留了特別豐富的生態資源。陳景林花了很長時間在平潭地區進行染色植物的田野調查,發現在被記錄的二百多種染色植物中,這裡就有六十餘種本地種的染色植物,有這種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加上平潭地區的居民對自然生態的自主保護意識,陳景林從2006年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開設染織工藝教室,把這項傳統工藝在這個都會邊緣的社區播下種子。

 

平潭社區的天然環境對陳景林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因為十五歲之前的陳景林住在南投縣水里鄉的偏遠山區,他在叢山峻嶺的山川林木間學到大自然的韻律與美的感動,他常說:「大地是一個寶庫,也是我的老師,它給了我很多的材料與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

 

所以,他在平潭社區的染織課教的特別起勁,因為在這裡能將社區附近豐富的天然植物資源,轉化成實用的工藝品,進而讓染織工藝深植居民生活。四年下來,社區學員從自然植物採集、染劑特性到染色工法的基礎技藝漸趨純熟,開始進入實用與設計的製作階段,慢慢有一些如筆記本、門簾、燈罩、桌墊等,環保筷套等較為實用,卻也不失裝飾性的作品。另一部分,也有人開始嚐試手工織布的世界,幾個月下來,把難度很高的段染織成顏色繽紛紋路複雜美麗的披肩,看著學員美麗的作品陳景林掩不住內心的開心與得意。

 

但是當學員逐漸走入實作的階段時,陳景林也不斷在重複思考傳統的延續和現實的磨合產生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不停思考這個傳承百年的傳統技藝的未來出路在那裡。

 

陳景林對於目前的工藝設計環境普遍不受重視的現象感到沈重,他認為台灣要講走入創意產業時代,首先必需有微型工坊的建置,因為這是後工業時代的必然現象,要有腳踏實地專心從事創作的工坊才能走出創意產業的基礎。他從傳統工藝的民間教學經驗裡,看到一個很大的瓶頸就是設計的環節。就像台灣從未把染色技藝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它當作一種偶性的過程,這樣的認知自然就限制了染織工藝的進展。這些結果造成很多人一知半解的學了染色技藝的皮毛之後就去當老師,造就許多不專業的人去騙更多不懂或沒有知識的人。

 

很多人對自然染色知識的不足,以致染出的顏色單調又容易褪色,讓人對天然染色的織品很快失去好奇與信心,這都是知識不足所致,殊不知好的天然染色技術不但可以創造美麗的色系與實用的質地,更有現代染技所欠缺的環保功能。

 

陳景林認為,對傳統文化的錯誤認知也是現在發展創意產業的致命傷,對於傳統文化元素大量引用甚至直接挪用,造成錯亂的印象,以致市面上大量充斥傳統紋樣的各式產品,強調那是傳統。這些未被轉化成設計精神的文化元素讓人有大量複製的錯覺與快速失去新鮮感的危機,他們忘記是要用傳統的技法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傳統一模一樣的東西就叫做文化創意產業。

 

所以重點在於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工藝工作者對傳統認知的層次。現代工藝工作者必須瞭解傳統和現代整合的關鍵在於用手工質感做出現代的產品。雖然有些因為現代環境已失去優勢而無法做到與古時候相同質感的細緻產品,但這些技法可以透過現代機器改良而得到過去手工時代一樣的結果。

 

陳景林對傳承歷史文化的層次與認知的技藝上,他語重心長的強調:我們要面對的是現在和以後的時代,而不是過去的時代,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做出好用的東西而不是和過去一模一樣的東西。薪傳的意義是傳那根木頭或是那把火?這是現在大家在講傳統時很容易犯錯的地方,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木頭而不知火的意義。他認為傳統的價值放在現在的意義是應該被討論的,因為不是用傳統技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優質的,我們應該看到過去的人累積的智慧與表現在色彩上的美感和記憶,不要一廂情願的認為老東西就一定是好的。

 

對於天然染色技藝,陳景林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豐富層次,他也找到許多人做不到的中間色調,對於這種現代染色技術無法到達的美麗境界,陳景林讚嘆是上帝賜的顏色,他尊稱這是「天染」。他說這種色彩的美是生命轉化的內在表現,因為生命本來就不是單一物質所構成,而天然染色正符合這種顏色中有顏色的細膩,這絕不是用工業技術可以比擬的產業,也是它最重要的內涵所在。

 

對於如何讓天染技藝在工業化的社會有一席之地,他再次強調,提供一個好的工作流程與環境,讓工匠能安心無虞的專心從事創作才是技藝傳承能否長久延續的重要關鍵,而微型工坊的建立則是讓產業生根的不二之路,因為只有更多的微型工坊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火花與走更長遠的傳承之路。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60.html

# 時間 在這裡 於 臺南景點 - 5

景點ID475
語系zh-tw
名稱學甲慈濟宮
簡介(空)
介紹國寶級的廟宇裝飾藝術 學甲慈濟宮創建於鄭氏時期,以保生大帝為主神。在早年醫療不發達的時代,經通醫術的保生大帝是來臺移民的精神寄託,為了將最好的心意敬獻給神明,也因此遴聘了各時代最好的匠師:咸豐年間的葉王(交趾陶)、日治昭和時期的何金龍(剪黏)、戰後的潘麗水(門神彩繪),以及銅山匠師蘇水欽、黃良等(木雕),這些匠師留下的藝術作品,部分已移至旁邊的文物館,部分保持於廟內,皆是鑑賞的重點。 市定民俗「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臺,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為了感恩保生大帝的庇蔭,當時學甲的鄉民常在神誕日前回鄉祭祀,到了日治時期才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是為「上白礁祭典」。後來逐漸演變成超過六十座庄頭廟遶境的「學甲香」,規模盛大。 主祀:保生大帝 配祀:謝府元帥、中壇元帥、三官大帝、武財神、康元帥、趙元帥、江元帥、張主簿、觀音佛祖、韋馱爺、十八羅漢、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花公花婆、菜公、文昌帝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藝品導覽:龍虎門剪黏 鑑賞重點:勸人盡孝的剪黏 廟宇屋頂上的剪黏題材多變,但不外乎是出自神話、戲曲、傳奇故事,而在學甲慈濟宮的龍虎門,則有著一對以「二十四孝」為主題的剪黏,勸人盡孝即時。 龍門屋脊上的人物,身上背負著木柴,手上捧讀著書,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據說有次在山上撿薪柴突然感到心痛,回家才知道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下使勁咬了自己的手指,在山上的曾參也有所感應。 虎門屋脊上的人物,身上背了一個布袋,這是子路,同樣也是孔子的學生。因為家裡貧窮,在糧價高漲時,為了買米供養父母,而跑到很遠的地方背米回家。 曾參剪黏 子路剪黏 藝品導覽:三川殿前廊「水族斗座」 鑑賞重點:不只是肥美的海鮮 1955年,慈濟宮禮聘了一批木雕匠師來到學甲,共同施作廟宇的三川殿、前殿、正殿等處的木作,包含蘇水欽、黃良、謝自本、李煥美等,高手齊聚一堂,當然也有著各憑手藝的較勁意味。 三川殿前廊由蘇水欽負責,他擅長雕刻水族動物。站在三川殿下抬頭,門楣上滿滿的水族木雕,在層層透雕中有魚、蝦、螃蟹和魚簍。這些水族可不是單純的海鮮,魚有著「魚躍龍門,一舉登科」的意涵;而科舉又稱「科甲」,雕刻甲殼動物的螃蟹、蝦子,則有祝賀人取得功名的意思。 水族斗座 藝品導覽:三川殿「鴻門會」剪黏 鑑賞重點:欣賞剪黏大師的細膩做工 剪黏名師何金龍以風格細緻著稱,從人偶的服飾就可以看到許多的細節。以畫面最前方舞劍的兩位武將為例,以碗片剪成的盔甲上貼了極薄的金屬片,塑造出服飾的華麗感。戰袍下擺則以百支僅幾釐米的「甲毛」做裝飾,飄逸而不呆板。甲毛的材料同樣是陶瓷,必須由人工一支支剪成再貼上,這樣細膩的工夫也成了何金龍作品的招牌特徵,是不可錯過的觀察重點。 鑑賞重點:緊張刺激的宴會場景 「鴻門會」即耳熟能詳的楚漢相爭故事中的「鴻門宴」,講述的是項羽為了除掉劉邦,而設宴暗殺以絕後患,但計謀被謀臣張良識破,兩陣營的武將藉由劍舞暗中較勁。何金龍的剪黏複製了整場宴會中最為緊張刺激的一刻,前方劍舞正酣,後方宴席主人項羽高舉雙手,旁邊的劉邦侷促不安,謀臣張良則神色自若,角落還有小臣嚇得驚慌失措。 「鴻門會」剪黏 「項莊舞劍」人物生動 細緻的甲毛戰袍 藝品導覽:「國光浩蕩」剪黏 鑑賞重點:畫面的立體感 在慈濟宮三川門虎邊壁堵,同樣是粵東汕頭名匠何金龍的作品。相較於龍邊壁堵較接近正方形的畫框,這幅「國光浩蕩」則是細瘦的長方形,凸顯了匠師在空間配置上的功力。擁有國畫基礎的何金龍,巧妙地以階梯、牌坊、建築製造層層堆疊的高聳效果,前後再以樹木做出前後景,使得畫面充滿空間感。 鑑賞重點:生動的肢體語言 「國光浩蕩」講的是北宋名將狄青的故事。奸臣龐太師想藉著讓狄青押送軍衣前往邊關的機會,計謀除掉眼中釘。齣頭的畫面定格在龐太師向皇帝奏請押送軍衣,而狄青則接受命令的場景。只見龐太師在皇帝耳邊低語,身著戰袍的狄青準備接受聖旨,左右的忠臣則幫忙勸退。 「國光浩盪」剪黏 人物「狄青」身上也有豐富的「甲毛」細節 藝品導覽:三川殿屋頂剪黏 廟頂的剪黏因長年置於戶外,接受風吹、雨打、日曬,經過一段時間難免有殘缺或毀損,這時廟方就會聘請匠師修復或著是重新施作。學甲慈濟宮的三川殿屋脊,經過三代大師之手——咸豐年間葉王的交趾陶、日治時期何金龍的剪黏,到了戰後1970年代,由安平葉家—葉鬃、葉進益、葉進祿父子三人接手,完成了現在看到的華麗繁複的剪黏作品。 鑑賞重點:小童上拿的旗子 站在中脊上的三位人物,是常見的「財子壽」三仙,象徵財富、長壽、子孫,代表人生的理想境界。特別的是小童上還拿了一把國旗,匠師將現代的生活場景也納入剪黏,融合新與舊的表現,增加了觀賞的趣味性。 鑑賞重點:水花中湧現觀音 在西施脊兩旁,各有一尊觀音,手持楊柳立於鰲魚上,身形飄逸地順著垂脊坡度下滑,象徵天降甘霖。匠師還不忘在下方做出朵朵浪花,加強了從水花中湧現的意境。 「財子壽」剪黏 「觀音」剪黏 藝品導覽:三川殿屋頂「胡人獻瑞」交趾陶 鑑賞重點:外國人也帶來吉祥 一般在廟宇屋頂的裝飾題材,還是以漢人為主的各式神仙、戲曲、文學人物等,但站在慈濟宮排頭的,卻是罕見的胡人(來自中亞、西亞等地的外族人)。 只見兩位頭戴帽、蓄鬍、著異域服飾的胡人,兩人手上都捧著酒器(古代稱「爵」),一人另一手持蓮蓬,一人另一手持蕉葉,手持著物品代表晉爵、多子(蓮蓬有著多子)與納福(蕉音同招,招來福氣)的意思。而獅子是中國古代的瑞獸,因此安排騎在獅子上。 這一組作品稱「胡人獻瑞」,原本是葉王所做的交趾陶作品,原件取下放在文化館後,現在屋頂上的這組是由薪傳獎藝師林洸沂仿作的作品。 「胡人獻瑞」手持蓮蓬相徵多子 「胡人獻瑞」手持蕉葉相徵招福 藝品導覽:文物館「合境平安」交趾陶 鑑賞重點:欣賞手持物、表情、服飾 學甲慈濟宮的六件葉王交趾陶國寶之一「合境平安」,兩尊人偶一瘦一胖,都身著蟒袍形制的官員常服、頭戴華麗官帽,透過手持物,我們可以知道人偶所象徵的吉祥寓意,鏡子是取「境」的諧音,而寶瓶、馬鞍則代表了「平安」。兩尊人偶的眼神、嘴角、鼻窩、眉毛等的五官呈現微妙的連動,如同真人表情的各式細緻變化。服飾雖已斑駁,但仍可以見到細緻的圖案,以及葉王著名的「胭脂紅」與如琥珀般的「古黃」釉色。 鑑賞重點:人偶身形與所在位置的密碼 這一對「合境平安」原安置於三川殿背面規帶牌頭,面對著保生大帝,一胖一瘦、一矮一高的人偶,反映的是人世間眾生多元的形貌。有別於「加官晉祿」呈現人類豐潤圓滿的理想造型,「合境平安」彷彿是要將高矮胖瘦、富貴卑賤的眾生相真實地傳達給神明,請神明保佑人間的各個階層皆能夠「合境平安」。 手持明鏡的「合境」 手持寶瓶、馬鞍的「平安」 藝品導覽:文物館「加冠晉祿」交趾陶 鑑賞重點:從人偶動作欣賞匠師的功力 「加冠晉祿」是學甲慈濟宮的六件葉王交趾陶國寶之一。人偶若要呈現足夠美感,在視覺上的平衡會是重點。以「加冠」為例,因為左手托著華麗的冠帽,左肩也跟著手的施力而微微提高,匠師真實呈現了人類肌肉的動作,使得人偶栩栩如生。此外,為了使畫面平衡,當左肩提高,右肩則安排稍微向後;左側腰部略為向前轉,兩手的衣袖擺幅配合著動作,產生了協調的美感。 鑑賞重點:站在三川門迎接信眾的人偶意涵 原位於拜殿正面規帶牌頭,是信眾進出廟宇時,很容易就能看見的位置。升官發財是普世信仰的成功價值,葉王在這裡擺上「加官晉祿」的交趾陶人偶,有著祝福祈願的意涵。 左手托著華麗的冠帽的「加冠」 民國六十九年裡葉王交趾陶文化館文物遭到竊,導致「晉祿」右手捧的鹿沒有保存下來,但仍可見大師精湛的工藝 藝品導覽:文物館「胖瘦羅漢」交趾陶 鑑賞重點:人體結構的欣賞 學甲慈濟宮的六件葉王交趾陶國寶中,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這對胖瘦羅漢了。瘦羅漢有著凹陷的眼窩與雙頰、突出的顱骨,內縮的嘴唇暗示人物是沒有牙齒的,上半身近乎「皮包骨」的形象,卻毫不馬乎地呈現人類主要可見的十對肋骨,可見葉王對於人體結構的考究。 而同樣袒露上身的胖羅漢,圓潤的胸腹呈現了豐厚的體脂肪,張嘴打呵欠的同時,鼻孔也跟著放大,可以說將人體細微的變化觀察到極致。 這對胖瘦羅漢,傳說是取材自在葉王於廟旁搭窯工作期間,常常來廟裡觀看工程的鄉人,從葉王擬真的造偶功力,也可以窺見清朝末年鄉里人士的形象。 「胖瘦羅漢」交趾陶,人物表情生動,體態刻畫栩栩如真
開放時間6:00~21:30,全年開放
所在鄉鎮學甲區
地址726 臺南市學甲區慈福里濟生路170號
電話+886-6-7836110
傳真(空)
緯度23.23308
經度120.18042
服務(空)
分類歷史古蹟、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更新時間2024-02-26 11:26:07
景點ID: 475
語系: zh-tw
名稱: 學甲慈濟宮
簡介: (空)
介紹: 國寶級的廟宇裝飾藝術 學甲慈濟宮創建於鄭氏時期,以保生大帝為主神。在早年醫療不發達的時代,經通醫術的保生大帝是來臺移民的精神寄託,為了將最好的心意敬獻給神明,也因此遴聘了各時代最好的匠師:咸豐年間的葉王(交趾陶)、日治昭和時期的何金龍(剪黏)、戰後的潘麗水(門神彩繪),以及銅山匠師蘇水欽、黃良等(木雕),這些匠師留下的藝術作品,部分已移至旁邊的文物館,部分保持於廟內,皆是鑑賞的重點。 市定民俗「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臺,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為了感恩保生大帝的庇蔭,當時學甲的鄉民常在神誕日前回鄉祭祀,到了日治時期才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是為「上白礁祭典」。後來逐漸演變成超過六十座庄頭廟遶境的「學甲香」,規模盛大。 主祀:保生大帝 配祀:謝府元帥、中壇元帥、三官大帝、武財神、康元帥、趙元帥、江元帥、張主簿、觀音佛祖、韋馱爺、十八羅漢、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花公花婆、菜公、文昌帝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藝品導覽:龍虎門剪黏 鑑賞重點:勸人盡孝的剪黏 廟宇屋頂上的剪黏題材多變,但不外乎是出自神話、戲曲、傳奇故事,而在學甲慈濟宮的龍虎門,則有著一對以「二十四孝」為主題的剪黏,勸人盡孝即時。 龍門屋脊上的人物,身上背負著木柴,手上捧讀著書,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據說有次在山上撿薪柴突然感到心痛,回家才知道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下使勁咬了自己的手指,在山上的曾參也有所感應。 虎門屋脊上的人物,身上背了一個布袋,這是子路,同樣也是孔子的學生。因為家裡貧窮,在糧價高漲時,為了買米供養父母,而跑到很遠的地方背米回家。 曾參剪黏 子路剪黏 藝品導覽:三川殿前廊「水族斗座」 鑑賞重點:不只是肥美的海鮮 1955年,慈濟宮禮聘了一批木雕匠師來到學甲,共同施作廟宇的三川殿、前殿、正殿等處的木作,包含蘇水欽、黃良、謝自本、李煥美等,高手齊聚一堂,當然也有著各憑手藝的較勁意味。 三川殿前廊由蘇水欽負責,他擅長雕刻水族動物。站在三川殿下抬頭,門楣上滿滿的水族木雕,在層層透雕中有魚、蝦、螃蟹和魚簍。這些水族可不是單純的海鮮,魚有著「魚躍龍門,一舉登科」的意涵;而科舉又稱「科甲」,雕刻甲殼動物的螃蟹、蝦子,則有祝賀人取得功名的意思。 水族斗座 藝品導覽:三川殿「鴻門會」剪黏 鑑賞重點:欣賞剪黏大師的細膩做工 剪黏名師何金龍以風格細緻著稱,從人偶的服飾就可以看到許多的細節。以畫面最前方舞劍的兩位武將為例,以碗片剪成的盔甲上貼了極薄的金屬片,塑造出服飾的華麗感。戰袍下擺則以百支僅幾釐米的「甲毛」做裝飾,飄逸而不呆板。甲毛的材料同樣是陶瓷,必須由人工一支支剪成再貼上,這樣細膩的工夫也成了何金龍作品的招牌特徵,是不可錯過的觀察重點。 鑑賞重點:緊張刺激的宴會場景 「鴻門會」即耳熟能詳的楚漢相爭故事中的「鴻門宴」,講述的是項羽為了除掉劉邦,而設宴暗殺以絕後患,但計謀被謀臣張良識破,兩陣營的武將藉由劍舞暗中較勁。何金龍的剪黏複製了整場宴會中最為緊張刺激的一刻,前方劍舞正酣,後方宴席主人項羽高舉雙手,旁邊的劉邦侷促不安,謀臣張良則神色自若,角落還有小臣嚇得驚慌失措。 「鴻門會」剪黏 「項莊舞劍」人物生動 細緻的甲毛戰袍 藝品導覽:「國光浩蕩」剪黏 鑑賞重點:畫面的立體感 在慈濟宮三川門虎邊壁堵,同樣是粵東汕頭名匠何金龍的作品。相較於龍邊壁堵較接近正方形的畫框,這幅「國光浩蕩」則是細瘦的長方形,凸顯了匠師在空間配置上的功力。擁有國畫基礎的何金龍,巧妙地以階梯、牌坊、建築製造層層堆疊的高聳效果,前後再以樹木做出前後景,使得畫面充滿空間感。 鑑賞重點:生動的肢體語言 「國光浩蕩」講的是北宋名將狄青的故事。奸臣龐太師想藉著讓狄青押送軍衣前往邊關的機會,計謀除掉眼中釘。齣頭的畫面定格在龐太師向皇帝奏請押送軍衣,而狄青則接受命令的場景。只見龐太師在皇帝耳邊低語,身著戰袍的狄青準備接受聖旨,左右的忠臣則幫忙勸退。 「國光浩盪」剪黏 人物「狄青」身上也有豐富的「甲毛」細節 藝品導覽:三川殿屋頂剪黏 廟頂的剪黏因長年置於戶外,接受風吹、雨打、日曬,經過一段時間難免有殘缺或毀損,這時廟方就會聘請匠師修復或著是重新施作。學甲慈濟宮的三川殿屋脊,經過三代大師之手——咸豐年間葉王的交趾陶、日治時期何金龍的剪黏,到了戰後1970年代,由安平葉家—葉鬃、葉進益、葉進祿父子三人接手,完成了現在看到的華麗繁複的剪黏作品。 鑑賞重點:小童上拿的旗子 站在中脊上的三位人物,是常見的「財子壽」三仙,象徵財富、長壽、子孫,代表人生的理想境界。特別的是小童上還拿了一把國旗,匠師將現代的生活場景也納入剪黏,融合新與舊的表現,增加了觀賞的趣味性。 鑑賞重點:水花中湧現觀音 在西施脊兩旁,各有一尊觀音,手持楊柳立於鰲魚上,身形飄逸地順著垂脊坡度下滑,象徵天降甘霖。匠師還不忘在下方做出朵朵浪花,加強了從水花中湧現的意境。 「財子壽」剪黏 「觀音」剪黏 藝品導覽:三川殿屋頂「胡人獻瑞」交趾陶 鑑賞重點:外國人也帶來吉祥 一般在廟宇屋頂的裝飾題材,還是以漢人為主的各式神仙、戲曲、文學人物等,但站在慈濟宮排頭的,卻是罕見的胡人(來自中亞、西亞等地的外族人)。 只見兩位頭戴帽、蓄鬍、著異域服飾的胡人,兩人手上都捧著酒器(古代稱「爵」),一人另一手持蓮蓬,一人另一手持蕉葉,手持著物品代表晉爵、多子(蓮蓬有著多子)與納福(蕉音同招,招來福氣)的意思。而獅子是中國古代的瑞獸,因此安排騎在獅子上。 這一組作品稱「胡人獻瑞」,原本是葉王所做的交趾陶作品,原件取下放在文化館後,現在屋頂上的這組是由薪傳獎藝師林洸沂仿作的作品。 「胡人獻瑞」手持蓮蓬相徵多子 「胡人獻瑞」手持蕉葉相徵招福 藝品導覽:文物館「合境平安」交趾陶 鑑賞重點:欣賞手持物、表情、服飾 學甲慈濟宮的六件葉王交趾陶國寶之一「合境平安」,兩尊人偶一瘦一胖,都身著蟒袍形制的官員常服、頭戴華麗官帽,透過手持物,我們可以知道人偶所象徵的吉祥寓意,鏡子是取「境」的諧音,而寶瓶、馬鞍則代表了「平安」。兩尊人偶的眼神、嘴角、鼻窩、眉毛等的五官呈現微妙的連動,如同真人表情的各式細緻變化。服飾雖已斑駁,但仍可以見到細緻的圖案,以及葉王著名的「胭脂紅」與如琥珀般的「古黃」釉色。 鑑賞重點:人偶身形與所在位置的密碼 這一對「合境平安」原安置於三川殿背面規帶牌頭,面對著保生大帝,一胖一瘦、一矮一高的人偶,反映的是人世間眾生多元的形貌。有別於「加官晉祿」呈現人類豐潤圓滿的理想造型,「合境平安」彷彿是要將高矮胖瘦、富貴卑賤的眾生相真實地傳達給神明,請神明保佑人間的各個階層皆能夠「合境平安」。 手持明鏡的「合境」 手持寶瓶、馬鞍的「平安」 藝品導覽:文物館「加冠晉祿」交趾陶 鑑賞重點:從人偶動作欣賞匠師的功力 「加冠晉祿」是學甲慈濟宮的六件葉王交趾陶國寶之一。人偶若要呈現足夠美感,在視覺上的平衡會是重點。以「加冠」為例,因為左手托著華麗的冠帽,左肩也跟著手的施力而微微提高,匠師真實呈現了人類肌肉的動作,使得人偶栩栩如生。此外,為了使畫面平衡,當左肩提高,右肩則安排稍微向後;左側腰部略為向前轉,兩手的衣袖擺幅配合著動作,產生了協調的美感。 鑑賞重點:站在三川門迎接信眾的人偶意涵 原位於拜殿正面規帶牌頭,是信眾進出廟宇時,很容易就能看見的位置。升官發財是普世信仰的成功價值,葉王在這裡擺上「加官晉祿」的交趾陶人偶,有著祝福祈願的意涵。 左手托著華麗的冠帽的「加冠」 民國六十九年裡葉王交趾陶文化館文物遭到竊,導致「晉祿」右手捧的鹿沒有保存下來,但仍可見大師精湛的工藝 藝品導覽:文物館「胖瘦羅漢」交趾陶 鑑賞重點:人體結構的欣賞 學甲慈濟宮的六件葉王交趾陶國寶中,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這對胖瘦羅漢了。瘦羅漢有著凹陷的眼窩與雙頰、突出的顱骨,內縮的嘴唇暗示人物是沒有牙齒的,上半身近乎「皮包骨」的形象,卻毫不馬乎地呈現人類主要可見的十對肋骨,可見葉王對於人體結構的考究。 而同樣袒露上身的胖羅漢,圓潤的胸腹呈現了豐厚的體脂肪,張嘴打呵欠的同時,鼻孔也跟著放大,可以說將人體細微的變化觀察到極致。 這對胖瘦羅漢,傳說是取材自在葉王於廟旁搭窯工作期間,常常來廟裡觀看工程的鄉人,從葉王擬真的造偶功力,也可以窺見清朝末年鄉里人士的形象。 「胖瘦羅漢」交趾陶,人物表情生動,體態刻畫栩栩如真
開放時間: 6:00~21:30,全年開放
所在鄉鎮: 學甲區
地址: 726 臺南市學甲區慈福里濟生路170號
電話: +886-6-7836110
傳真: (空)
緯度: 23.23308
經度: 120.18042
服務: (空)
分類: 歷史古蹟、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更新時間: 2024-02-26 11:26:07

# 時間 在這裡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6

執行單位十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台南縣成功村十三甲社區
類別名稱其他類
地區名稱台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鼓」是台灣民間傳統習俗活動舉辦時經常使用的重要樂器,而鼓的製作過程非常具有文化保存價值以及傳統技藝延續的代表意涵。然而,全台至今對於傳統手工鼓製作技藝熟稔之師傅卻屈指可數。因此,十鼓擊樂團基於維護傳統手工藝的熱誠,以及營造工藝社區的理念,希望透過十鼓文化村製鼓師傅的傳授,從鄰近十三甲社區的社區居民開始,學習製鼓的樂趣,作為營造社區「手工鼓工藝」的基礎。

今年的傳習課程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協助下,由台灣居指可數的製鼓師傅張吉祥親自傳授製鼓工藝。張師傅對於鼓的製作,技術相當純熟,並且對於傳統鼓的製法有其特別之處,學員們通常能夠從其簡單的解說之中,在短時間獲得製鼓的訣竅。

課程內容從傳統鼓的歷史背景介紹開始,讓學員瞭解鼓藝及製鼓工藝的文化脈絡。其次,在設計技巧的講解方面,著重在鼓的傳統製法上,利用設計造型的原理強化其幾何圖案,亦即利用簡單的線條製作簡易鼓。接著,持續約8週的實際操作,讓學員學習如何利用簡單的材料與技法製造手工鼓。於課程後半段,藉助手工鼓的成果展示廣邀社區居民參與,使得居民可以藉由鼓藝文化的傳遞,一面凝聚社區意識,並將鼓的文化歷史背景與社區相融合,營造一個以鼓藝作為社區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今年透過鼓藝與製鼓工藝的傳習課程,讓十鼓文化村與在地脈絡連結,除培育在地製鼓工藝人才以及鼓藝表演人才之外,也透過傳習過程的教學與設計課程開發鼓藝文化周邊商品,並且結合台南在地學校,由教師帶領學生與十鼓文化村進行互動,將學習管道從校園空間延伸到文化村的情境,將學習內容從書本融入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將學生帶回其生活場域,進行有機而動態的學習。十鼓擊樂團及十鼓文化村的工作伙伴們,長期在地方上耕耘,一方面藉由打擊教學訓練加上體驗工藝坊製鼓傳承,讓十鼓文化村得以薪火相傳,一方面則希望透過藉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協助,使當地社區居民與外地遊客認識十鼓,持續十鼓文化村的推廣教育,拉近十鼓文化村與當地社區的距離,成為仁德在地藝文產業發展的重心。

【謝十】

因為天籟難求,所以創造了這裡~結合鼓樂運動、休閒娛樂與自然生態的第一座鼓樂藝術村。

第一次見到十鼓擊樂團的團長謝十是在正式的官方場合,嚴肅且眉頭深鎖的神情,讓人覺得這個人心裡似乎有許多的擔憂與重擔。第二次在十鼓文化村再次見面,謝十依舊帶著嚴肅但誠懇的神色,陳述十鼓擊樂團落腳仁德糖廠後的經營狀況,以及為了保存糖廠工業遺址,顧不得手邊繁雜團務,帶著大家在園區裡到處查訪糖廠遺留的空間、設備,眉宇間顯露出急切擔憂的心情。

因為父親是道士,從小謝十就在鑼鼓喧鬧聲中長大,對於鼓藝的情感,除了喜愛擊鼓時的震撼與悸動外,更帶著與父親家人間的親情和對於自幼耳濡目染的生活情境的感動。

謝十在2 0 0 0 年成立了十鼓擊樂團,曾多次選為國家扶植藝文團隊,並多次受邀參與國際展演,到訪的國家包括美國紐約、洛杉磯,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韓國大田、大邱,馬來西亞檳城、吉隆坡,泰國曼谷,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2005年12月十鼓擊樂團選擇在台南縣仁德鄉落腳,定名為「十鼓文化村」,除了文化村所在的百年糖廠外,周邊還包括了以「永保安康」聞名的保安車站,台南都會公園,虎山國小,奇美博物館和台南市區等著名景點。

再次拜訪謝十團長,已接近早春,文化村內外正熱鬧舉辦鼓藝節,來自各國的擊鼓樂團和從全國各地造訪的遊客,讓文化村充滿熱鬧、歡樂的氣氛。謝團長帶著輕鬆愉悅的神情,在閒談話聊間,平穩而懇切地談起他對於藝術、鼓藝和十鼓的想法和期許。

他認為藝術是每個人的天賦,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殿堂。透過廣泛的藝術教育與藝術推廣,讓一般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藝術的美感,才是藝術的核心精神。所以他在培養擊鼓樂團時,除了要求團員不斷精進鼓藝之外,也灌輸團員一個重要的觀念。鼓藝的精進並不難,能夠學習等待,讓共同習鼓的伙伴,一起成長、一起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他認為「十」除了官方網頁上所寫的,代表兩支鼓棒的交疊,並象徵著十方力量的匯集之外,十鼓象徵的是人,一群人共同生活、努力、學習、成長的群體力量匯聚的精神。「十鼓」的核心不是鼓棒也不是鼓,而是透過鼓棒交疊的象徵和擊鼓表演的儀式,來彰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與責任。

 

十鼓擊樂團在2009年的鼓樂專輯《鼓之島》入圍了美國葛萊美獎,同時也入圍第九屆美國獨立音樂大獎。謝十認為除了藉由入圍國際獎項來肯定團員們的辛勤努力之外,他在培養團員的過程中,強調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是樂團能樹立自我風格的重要因素。他會期待團員在鼓藝之外,能夠學習其他藝術或技能。例如,為了展現十鼓文化村及仁德糖廠的歷史,團員們開始學習劇場表演,將劇場演出形式融入鼓藝表演之中,讓鼓藝表演除了音樂故事脈絡之外,在視覺上有更豐富的層次與創意空間。

 

從室內走向室外,在言談間,謝十團長開始一一介紹園區裡的植物和生態,從樹叢中乍現的鳥叫聲,就能馬上分辨出鳥的種類。走到溪流邊的小土坡,坡上平整有序地排列著一畝畝種著各式蔬菜、作物的小田地。團長說,那是團員們在練團與團務之餘,自行開墾的田地。他笑稱除了他自己來到這裡之後被自然生態吸引,開始不務正業關心起在地的生態環境之外,他的團員們也都不務正業,種起菜來。有些比較努力的團員,菜的產量除了帶回家,替家裡增添菜色之外,還可以分享給其他團員,或和其他團員交換作物。

 

一路上,從植物、昆蟲、蛇到五分車、煙囪、糖廠,謝十團長如數家珍,如剛開始沒有介紹他是十鼓擊樂團的團長,大家應該會以為他是一個滿懷在地情感的文史工作者或生態保育者。

 

文化村內喧樂依舊,謝團長忙著和迎面幾位穿著十鼓文化村的工作人員打招呼。他說,這些工作人員都是團員們的爸爸媽媽,因為團員在這裡學習、表演、生活,所以到了假日,爸爸媽媽也會一起到文化村裡來幫忙。

 

十鼓想要經營的不只是一個鼓藝表演的場域,而是讓團員和他的家人們可以一起共同生活的空間。

 

這樣說來,謝十和十鼓擊樂團的團員們在這裡關心生態、古蹟,瞭解環境和在地文化,就不是不務正業,而是真正讓藝術與生活結合,真正把人的價值從生活和演出中呈顯出來的絕佳方式之一。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3.html
執行單位: 十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台南縣成功村十三甲社區
類別名稱: 其他類
地區名稱: 台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鼓」是台灣民間傳統習俗活動舉辦時經常使用的重要樂器,而鼓的製作過程非常具有文化保存價值以及傳統技藝延續的代表意涵。然而,全台至今對於傳統手工鼓製作技藝熟稔之師傅卻屈指可數。因此,十鼓擊樂團基於維護傳統手工藝的熱誠,以及營造工藝社區的理念,希望透過十鼓文化村製鼓師傅的傳授,從鄰近十三甲社區的社區居民開始,學習製鼓的樂趣,作為營造社區「手工鼓工藝」的基礎。

今年的傳習課程在臺灣工藝研發中心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協助下,由台灣居指可數的製鼓師傅張吉祥親自傳授製鼓工藝。張師傅對於鼓的製作,技術相當純熟,並且對於傳統鼓的製法有其特別之處,學員們通常能夠從其簡單的解說之中,在短時間獲得製鼓的訣竅。

課程內容從傳統鼓的歷史背景介紹開始,讓學員瞭解鼓藝及製鼓工藝的文化脈絡。其次,在設計技巧的講解方面,著重在鼓的傳統製法上,利用設計造型的原理強化其幾何圖案,亦即利用簡單的線條製作簡易鼓。接著,持續約8週的實際操作,讓學員學習如何利用簡單的材料與技法製造手工鼓。於課程後半段,藉助手工鼓的成果展示廣邀社區居民參與,使得居民可以藉由鼓藝文化的傳遞,一面凝聚社區意識,並將鼓的文化歷史背景與社區相融合,營造一個以鼓藝作為社區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今年透過鼓藝與製鼓工藝的傳習課程,讓十鼓文化村與在地脈絡連結,除培育在地製鼓工藝人才以及鼓藝表演人才之外,也透過傳習過程的教學與設計課程開發鼓藝文化周邊商品,並且結合台南在地學校,由教師帶領學生與十鼓文化村進行互動,將學習管道從校園空間延伸到文化村的情境,將學習內容從書本融入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將學生帶回其生活場域,進行有機而動態的學習。十鼓擊樂團及十鼓文化村的工作伙伴們,長期在地方上耕耘,一方面藉由打擊教學訓練加上體驗工藝坊製鼓傳承,讓十鼓文化村得以薪火相傳,一方面則希望透過藉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協助,使當地社區居民與外地遊客認識十鼓,持續十鼓文化村的推廣教育,拉近十鼓文化村與當地社區的距離,成為仁德在地藝文產業發展的重心。

【謝十】

因為天籟難求,所以創造了這裡~結合鼓樂運動、休閒娛樂與自然生態的第一座鼓樂藝術村。

第一次見到十鼓擊樂團的團長謝十是在正式的官方場合,嚴肅且眉頭深鎖的神情,讓人覺得這個人心裡似乎有許多的擔憂與重擔。第二次在十鼓文化村再次見面,謝十依舊帶著嚴肅但誠懇的神色,陳述十鼓擊樂團落腳仁德糖廠後的經營狀況,以及為了保存糖廠工業遺址,顧不得手邊繁雜團務,帶著大家在園區裡到處查訪糖廠遺留的空間、設備,眉宇間顯露出急切擔憂的心情。

因為父親是道士,從小謝十就在鑼鼓喧鬧聲中長大,對於鼓藝的情感,除了喜愛擊鼓時的震撼與悸動外,更帶著與父親家人間的親情和對於自幼耳濡目染的生活情境的感動。

謝十在2 0 0 0 年成立了十鼓擊樂團,曾多次選為國家扶植藝文團隊,並多次受邀參與國際展演,到訪的國家包括美國紐約、洛杉磯,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韓國大田、大邱,馬來西亞檳城、吉隆坡,泰國曼谷,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2005年12月十鼓擊樂團選擇在台南縣仁德鄉落腳,定名為「十鼓文化村」,除了文化村所在的百年糖廠外,周邊還包括了以「永保安康」聞名的保安車站,台南都會公園,虎山國小,奇美博物館和台南市區等著名景點。

再次拜訪謝十團長,已接近早春,文化村內外正熱鬧舉辦鼓藝節,來自各國的擊鼓樂團和從全國各地造訪的遊客,讓文化村充滿熱鬧、歡樂的氣氛。謝團長帶著輕鬆愉悅的神情,在閒談話聊間,平穩而懇切地談起他對於藝術、鼓藝和十鼓的想法和期許。

他認為藝術是每個人的天賦,而不是高不可攀的殿堂。透過廣泛的藝術教育與藝術推廣,讓一般人在生活中都能感受到藝術的美感,才是藝術的核心精神。所以他在培養擊鼓樂團時,除了要求團員不斷精進鼓藝之外,也灌輸團員一個重要的觀念。鼓藝的精進並不難,能夠學習等待,讓共同習鼓的伙伴,一起成長、一起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

 

所以他認為「十」除了官方網頁上所寫的,代表兩支鼓棒的交疊,並象徵著十方力量的匯集之外,十鼓象徵的是人,一群人共同生活、努力、學習、成長的群體力量匯聚的精神。「十鼓」的核心不是鼓棒也不是鼓,而是透過鼓棒交疊的象徵和擊鼓表演的儀式,來彰顯身為一個人的價值與責任。

 

十鼓擊樂團在2009年的鼓樂專輯《鼓之島》入圍了美國葛萊美獎,同時也入圍第九屆美國獨立音樂大獎。謝十認為除了藉由入圍國際獎項來肯定團員們的辛勤努力之外,他在培養團員的過程中,強調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是樂團能樹立自我風格的重要因素。他會期待團員在鼓藝之外,能夠學習其他藝術或技能。例如,為了展現十鼓文化村及仁德糖廠的歷史,團員們開始學習劇場表演,將劇場演出形式融入鼓藝表演之中,讓鼓藝表演除了音樂故事脈絡之外,在視覺上有更豐富的層次與創意空間。

 

從室內走向室外,在言談間,謝十團長開始一一介紹園區裡的植物和生態,從樹叢中乍現的鳥叫聲,就能馬上分辨出鳥的種類。走到溪流邊的小土坡,坡上平整有序地排列著一畝畝種著各式蔬菜、作物的小田地。團長說,那是團員們在練團與團務之餘,自行開墾的田地。他笑稱除了他自己來到這裡之後被自然生態吸引,開始不務正業關心起在地的生態環境之外,他的團員們也都不務正業,種起菜來。有些比較努力的團員,菜的產量除了帶回家,替家裡增添菜色之外,還可以分享給其他團員,或和其他團員交換作物。

 

一路上,從植物、昆蟲、蛇到五分車、煙囪、糖廠,謝十團長如數家珍,如剛開始沒有介紹他是十鼓擊樂團的團長,大家應該會以為他是一個滿懷在地情感的文史工作者或生態保育者。

 

文化村內喧樂依舊,謝團長忙著和迎面幾位穿著十鼓文化村的工作人員打招呼。他說,這些工作人員都是團員們的爸爸媽媽,因為團員在這裡學習、表演、生活,所以到了假日,爸爸媽媽也會一起到文化村裡來幫忙。

 

十鼓想要經營的不只是一個鼓藝表演的場域,而是讓團員和他的家人們可以一起共同生活的空間。

 

這樣說來,謝十和十鼓擊樂團的團員們在這裡關心生態、古蹟,瞭解環境和在地文化,就不是不務正業,而是真正讓藝術與生活結合,真正把人的價值從生活和演出中呈顯出來的絕佳方式之一。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3.html

# 時間 在這裡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7

識別碼C1_395000000A_000710
名稱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區域(空)
簡述臺灣首廟天壇的創建歷史,根據傳說,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永曆15年,為鄭成功來臺後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此後一直由民宅輪流祭祀,直到清咸豐4年(1854)才正式建廟。廟內主祀玉皇上帝,為道教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明,而正殿前的「一字匾」,為享譽府城的四大名匾之一,值得一看。府城人的信仰中心無論何時來到天壇,香煙環繞中總是充滿了祈求玉皇上帝保佑的信眾。廟宇雖然不大,但陪祀神明也不少,加起來有超過三十尊,如同神明界的百貨公司,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需求(學業、愛情、健康等)大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不容錯過的祭典:天公生玉皇上帝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府城人會在前一天的子時(半夜十一點,也是初九開始的時間)來到廟裡為天公慶生,奉上僅有天公才能享有的珍重祭祀品,廟方也會發放「開運紅包」祝福信眾財運旺旺來,也會有平安滷麵可以享用。這一天廟裡徹夜擠得水泄不通,是一年一度的熱鬧慶典。廟宇也能現代化天壇由於信眾甚多,為了服務更多的人,廟方不僅讓光明點燈全面電腦化,可以用ATM點燈,用電腦查詢位置。此外也提倡「以米代金」,以平安米取代燒金紙,米可以帶回家吃平安,也能捐贈給需要的團體。主祀:玉皇上帝配祀:天醫真人、天官大帝、三清道祖、 張天師、地官大帝、太白金星、司命灶君、普化天尊、九皇大帝、 水官大帝、太乙真人藝品導覽:廟埕「石獅」鑑賞重點:日本風的臺灣獅狛犬是日本神社前的一對神獸,日本時代政府在臺灣各地興建神社,狛犬一起被引了進來,當時也有臺灣石雕匠師參與了狛犬的製作,熟悉牠的造型元素後,融合狛犬風格的臺灣獅就開始在廟前出現了!天壇廟埕前的這對獅子就屬於這個類型。這對1980年代完工日本風的臺灣獅,兩邊是明顯的下垂耳(大部分的臺灣獅都是短短且上揚的),尾巴尖尖地往上翹,四肢有卷鬃裝飾,都是狛犬常見的特徵。匠師再巧妙地利用道具的安排(前腳踩繡球)以及動作(獅子兩兩對望),顯示獅子的臺灣性格。可以說是一隻貨真價實的混血獅呢。明顯的下垂耳,有日本狛犬的元素 前腳踩繡球,動作與另一獅兩兩相望,有臺灣獅的風格藝品導覽:廟門前 「石獅」鑑賞重點:閩南獅的基本款這對位於天壇三川殿正門兩旁的石獅,是清朝咸豐四年(1854)天壇重修時的作品,已經超過一百五十歲了。臺灣廟前的石獅,隨著清朝、日治時期到近代,三百多年來演變出了不同的風格,但若要看石獅的「素顏」樣貌,找清代的獅子準沒錯。天壇的這對清代石獅,造型古拙,身上沒有花俏的裝飾。兩隻獅子都嘴巴微開,表情溫和,這是臺灣、福建一帶南方獅子的特徵。清代的獅子較不會雕刻出明顯的性器官,若要分辨公母,可以注意獅子腳下是否跟著小獅!清代石獅造型古拙石獅嘴巴微開,表情溫和藝品導覽:三川殿「擂金畫」鑑賞重點:華麗的對比色三川殿是進入廟宇的必經之處,也是一間廟的門面,因此每個被聘請來妝點門面的匠師們,無不大展身手,就算是很小的細節也不放過。 天壇三川殿的枋樑畫(畫在樑柱上的彩繪)一共九幅,由畫師潘岳雄所繪,這九幅畫都是黑底金線,搶眼的對比色顯得華麗卻又不會太高調。畫師的做法是先在樑柱上貼上一層金箔,接著才在上面用墨筆彩繪,為了增加畫面的光影層次,再塗上一層透明漆、撒上金粉,有上粉的地方就是亮面。最後用少許的紅色點綴在人物的腰帶、頭冠、衣裙,或是蠟燭、盆栽等物件。如此一來,一幅幅畫面豐富的畫作就完成了。擂金畫「蘆花河」擂金畫「洪錦大戰龍吉公主」擂金畫「鹿乳奉親」擂金畫「楊震却金」擂金畫「惠我無疆」擂金畫「懷橘遺親」擂金畫「為母埋兒」藝品導覽:拜殿「 一字匾」鑑賞重點:最少筆畫的匾額天壇是祭祀玉皇上帝的地方,神格最高,匾額當然也要特殊。這個「一」字匾就只一個字,但書法筆畫蒼勁有力,彷彿是老天爺在天上親筆寫的一樣。「一」要傳達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唯天唯大,一以貫之」,也有人說是「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也有一說包含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的含義。除了「一」之外,旁邊還圍繞了84個小字,寫著「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警示著底下拿香的信眾,人在做、天在看。 府城有四個最有名的匾額,天壇的這幅「一」字匾就是其中之一。至於其他三幅,請往府城隍廟、竹溪寺以及祀典武廟移動!一字匾藝品導覽:後殿「石版畫作」鑑賞重點:石雕恆久遠,一幅永流傳廟裡的彩繪作品,常因為煙薰造成畫作蒙上一層灰和油,讓畫作灰頭土臉的總是不好看,因此廟宇藝術就逐漸發展出了「石板畫」的形式,由畫師提供實際尺寸的圖稿,讓石雕匠師刻於石板(1960-1970年代臺灣常使用「大理石板」)上,如此一來畫作就能夠保存得更久,而且還能讓信眾一次欣賞到繪畫與石雕工藝。天壇裡就有四幅這樣的「石板畫」,是由兩位薪傳獎藝師:畫師潘麗水繪製圖稿、雕刻師施弘毅進行石雕,集合兩...
描述臺灣首廟天壇的創建歷史,根據傳說,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永曆15年,為鄭成功來臺後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此後一直由民宅輪流祭祀,直到清咸豐4年(1854)才正式建廟。廟內主祀玉皇上帝,為道教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明,而正殿前的「一字匾」,為享譽府城的四大名匾之一,值得一看。府城人的信仰中心無論何時來到天壇,香煙環繞中總是充滿了祈求玉皇上帝保佑的信眾。廟宇雖然不大,但陪祀神明也不少,加起來有超過三十尊,如同神明界的百貨公司,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需求(學業、愛情、健康等)大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不容錯過的祭典:天公生玉皇上帝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府城人會在前一天的子時(半夜十一點,也是初九開始的時間)來到廟裡為天公慶生,奉上僅有天公才能享有的珍重祭祀品,廟方也會發放「開運紅包」祝福信眾財運旺旺來,也會...
電話886-6-2227983
地址臺南市700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郵政區碼(Zipcode)700
Region臺南市
Town中西區
旅遊資訊公車:搭火車至「台南火車站」,步行至臺南火車站(南站),搭乘公車【88】 開往《天壇》,步行至《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08:00∼21:00
圖一(空)
圖一描述(空)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95000000A
經度座標120.20396
緯度座標22.99387
原分類(空)
分類11
分類23
分類34
Level(空)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免門票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2-12-05T16:01:59+08:00
識別碼: C1_395000000A_000710
名稱: 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區域: (空)
簡述: 臺灣首廟天壇的創建歷史,根據傳說,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永曆15年,為鄭成功來臺後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此後一直由民宅輪流祭祀,直到清咸豐4年(1854)才正式建廟。廟內主祀玉皇上帝,為道教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明,而正殿前的「一字匾」,為享譽府城的四大名匾之一,值得一看。府城人的信仰中心無論何時來到天壇,香煙環繞中總是充滿了祈求玉皇上帝保佑的信眾。廟宇雖然不大,但陪祀神明也不少,加起來有超過三十尊,如同神明界的百貨公司,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需求(學業、愛情、健康等)大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不容錯過的祭典:天公生玉皇上帝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府城人會在前一天的子時(半夜十一點,也是初九開始的時間)來到廟裡為天公慶生,奉上僅有天公才能享有的珍重祭祀品,廟方也會發放「開運紅包」祝福信眾財運旺旺來,也會有平安滷麵可以享用。這一天廟裡徹夜擠得水泄不通,是一年一度的熱鬧慶典。廟宇也能現代化天壇由於信眾甚多,為了服務更多的人,廟方不僅讓光明點燈全面電腦化,可以用ATM點燈,用電腦查詢位置。此外也提倡「以米代金」,以平安米取代燒金紙,米可以帶回家吃平安,也能捐贈給需要的團體。主祀:玉皇上帝配祀:天醫真人、天官大帝、三清道祖、 張天師、地官大帝、太白金星、司命灶君、普化天尊、九皇大帝、 水官大帝、太乙真人藝品導覽:廟埕「石獅」鑑賞重點:日本風的臺灣獅狛犬是日本神社前的一對神獸,日本時代政府在臺灣各地興建神社,狛犬一起被引了進來,當時也有臺灣石雕匠師參與了狛犬的製作,熟悉牠的造型元素後,融合狛犬風格的臺灣獅就開始在廟前出現了!天壇廟埕前的這對獅子就屬於這個類型。這對1980年代完工日本風的臺灣獅,兩邊是明顯的下垂耳(大部分的臺灣獅都是短短且上揚的),尾巴尖尖地往上翹,四肢有卷鬃裝飾,都是狛犬常見的特徵。匠師再巧妙地利用道具的安排(前腳踩繡球)以及動作(獅子兩兩對望),顯示獅子的臺灣性格。可以說是一隻貨真價實的混血獅呢。明顯的下垂耳,有日本狛犬的元素 前腳踩繡球,動作與另一獅兩兩相望,有臺灣獅的風格藝品導覽:廟門前 「石獅」鑑賞重點:閩南獅的基本款這對位於天壇三川殿正門兩旁的石獅,是清朝咸豐四年(1854)天壇重修時的作品,已經超過一百五十歲了。臺灣廟前的石獅,隨著清朝、日治時期到近代,三百多年來演變出了不同的風格,但若要看石獅的「素顏」樣貌,找清代的獅子準沒錯。天壇的這對清代石獅,造型古拙,身上沒有花俏的裝飾。兩隻獅子都嘴巴微開,表情溫和,這是臺灣、福建一帶南方獅子的特徵。清代的獅子較不會雕刻出明顯的性器官,若要分辨公母,可以注意獅子腳下是否跟著小獅!清代石獅造型古拙石獅嘴巴微開,表情溫和藝品導覽:三川殿「擂金畫」鑑賞重點:華麗的對比色三川殿是進入廟宇的必經之處,也是一間廟的門面,因此每個被聘請來妝點門面的匠師們,無不大展身手,就算是很小的細節也不放過。 天壇三川殿的枋樑畫(畫在樑柱上的彩繪)一共九幅,由畫師潘岳雄所繪,這九幅畫都是黑底金線,搶眼的對比色顯得華麗卻又不會太高調。畫師的做法是先在樑柱上貼上一層金箔,接著才在上面用墨筆彩繪,為了增加畫面的光影層次,再塗上一層透明漆、撒上金粉,有上粉的地方就是亮面。最後用少許的紅色點綴在人物的腰帶、頭冠、衣裙,或是蠟燭、盆栽等物件。如此一來,一幅幅畫面豐富的畫作就完成了。擂金畫「蘆花河」擂金畫「洪錦大戰龍吉公主」擂金畫「鹿乳奉親」擂金畫「楊震却金」擂金畫「惠我無疆」擂金畫「懷橘遺親」擂金畫「為母埋兒」藝品導覽:拜殿「 一字匾」鑑賞重點:最少筆畫的匾額天壇是祭祀玉皇上帝的地方,神格最高,匾額當然也要特殊。這個「一」字匾就只一個字,但書法筆畫蒼勁有力,彷彿是老天爺在天上親筆寫的一樣。「一」要傳達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唯天唯大,一以貫之」,也有人說是「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也有一說包含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的含義。除了「一」之外,旁邊還圍繞了84個小字,寫著「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警示著底下拿香的信眾,人在做、天在看。 府城有四個最有名的匾額,天壇的這幅「一」字匾就是其中之一。至於其他三幅,請往府城隍廟、竹溪寺以及祀典武廟移動!一字匾藝品導覽:後殿「石版畫作」鑑賞重點:石雕恆久遠,一幅永流傳廟裡的彩繪作品,常因為煙薰造成畫作蒙上一層灰和油,讓畫作灰頭土臉的總是不好看,因此廟宇藝術就逐漸發展出了「石板畫」的形式,由畫師提供實際尺寸的圖稿,讓石雕匠師刻於石板(1960-1970年代臺灣常使用「大理石板」)上,如此一來畫作就能夠保存得更久,而且還能讓信眾一次欣賞到繪畫與石雕工藝。天壇裡就有四幅這樣的「石板畫」,是由兩位薪傳獎藝師:畫師潘麗水繪製圖稿、雕刻師施弘毅進行石雕,集合兩...
描述: 臺灣首廟天壇的創建歷史,根據傳說,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永曆15年,為鄭成功來臺後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此後一直由民宅輪流祭祀,直到清咸豐4年(1854)才正式建廟。廟內主祀玉皇上帝,為道教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明,而正殿前的「一字匾」,為享譽府城的四大名匾之一,值得一看。府城人的信仰中心無論何時來到天壇,香煙環繞中總是充滿了祈求玉皇上帝保佑的信眾。廟宇雖然不大,但陪祀神明也不少,加起來有超過三十尊,如同神明界的百貨公司,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需求(學業、愛情、健康等)大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不容錯過的祭典:天公生玉皇上帝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府城人會在前一天的子時(半夜十一點,也是初九開始的時間)來到廟裡為天公慶生,奉上僅有天公才能享有的珍重祭祀品,廟方也會發放「開運紅包」祝福信眾財運旺旺來,也會...
電話: 886-6-2227983
地址: 臺南市700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郵政區碼(Zipcode): 700
Region: 臺南市
Town: 中西區
旅遊資訊: 公車:搭火車至「台南火車站」,步行至臺南火車站(南站),搭乘公車【88】 開往《天壇》,步行至《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08:00∼21:00
圖一: (空)
圖一描述: (空)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95000000A
經度座標: 120.20396
緯度座標: 22.99387
原分類: (空)
分類1: 1
分類2: 3
分類3: 4
Level: (空)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免門票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2-12-05T16:01:59+08:00

# 時間 在這裡 於 臺南景點 - 8

景點ID710
語系zh-tw
名稱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簡介(空)
介紹臺灣首廟天壇的創建歷史,根據傳說,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永曆15年,為鄭成功來臺後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此後一直由民宅輪流祭祀,直到清咸豐4年(1854)才正式建廟。廟內主祀玉皇上帝,為道教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明,而正殿前的「一字匾」,為享譽府城的四大名匾之一,值得一看。 府城人的信仰中心 無論何時來到天壇,香煙環繞中總是充滿了祈求玉皇上帝保佑的信眾。廟宇雖然不大,但陪祀神明也不少,加起來有超過三十尊,如同神明界的百貨公司,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需求(學業、愛情、健康等)大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 不容錯過的祭典:天公生 玉皇上帝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府城人會在前一天的子時(半夜十一點,也是初九開始的時間)來到廟裡為天公慶生,奉上僅有天公才能享有的珍重祭祀品,廟方也會發放「開運紅包」祝福信眾財運旺旺來,也會有平安滷麵可以享用。這一天廟裡徹夜擠得水泄不通,是一年一度的熱鬧慶典。 廟宇也能現代化 天壇由於信眾甚多,為了服務更多的人,廟方不僅讓光明點燈全面電腦化,可以用ATM點燈,用電腦查詢位置。此外也提倡「以米代金」,以平安米取代燒金紙,米可以帶回家吃平安,也能捐贈給需要的團體。 主祀:玉皇上帝 配祀:天醫真人、天官大帝、三清道祖、 張天師、地官大帝、太白金星、司命灶君、普化天尊、九皇大帝、 水官大帝、太乙真人   藝品導覽:廟埕 石獅 簡賞重點:日本風的臺灣獅 狛犬是日本神社前的一對神獸,日本時代政府在臺灣各地興建神社,狛犬一起被引了進來,當時也有臺灣石雕匠師參與了狛犬的製作,熟悉牠的造型元素後,融合狛犬風格的臺灣獅就開始在廟前出現了!天壇廟埕前的這對獅子就屬於這個類型。 這對1980年代完工日本風的臺灣獅,兩邊是明顯的下垂耳(大部分的臺灣獅都是短短且上揚的),尾巴尖尖地往上翹,四肢有卷鬃裝飾,都是狛犬常見的特徵。匠師再巧妙地利用道具的安排(前腳踩繡球)以及動作(獅子兩兩對望),顯示獅子的臺灣性格。可以說是一隻貨真價實的混血獅呢。 圖說:明顯的下垂耳,有日本狛犬的元素   圖說:前腳踩繡球,動作與另一獅兩兩相望,有臺灣獅的風格 藝品導覽:廟門前 石獅 鑑賞重點:閩南獅的「基本款」 這對位於天壇三川殿正門兩旁的石獅,是清朝咸豐四年(1854)天壇重修時的作品,已經超過一百五十歲了。臺灣廟前的石獅,隨著清朝、日治時期到近代,三百多年來演變出了不同的風格,但若要看石獅的「素顏」樣貌,找清代的獅子準沒錯。 天壇的這對清代石獅,造型古拙,身上沒有花俏的裝飾。兩隻獅子都嘴巴微開,表情溫和,這是臺灣、福建一帶南方獅子的特徵。清代的獅子較不會雕刻出明顯的性器官,若要分辨公母,可以注意獅子腳下是否跟著小獅! 圖說:清代石獅造型古拙 圖說:石獅嘴巴微開,表情溫和 藝品導覽:三川殿 擂金畫 鑑賞重點:華麗的對比色 三川殿是進入廟宇的必經之處,也是一間廟的門面,因此每個被聘請來妝點門面的匠師們,無不大展身手,就算是很小的細節也不放過。 天壇三川殿的枋樑畫(畫在樑柱上的彩繪)一共九幅,由畫師潘岳雄所繪,這九幅畫都是黑底金線,搶眼的對比色顯得華麗卻又不會太高調。畫師的做法是先在樑柱上貼上一層金箔,接著才在上面用墨筆彩繪,為了增加畫面的光影層次,再塗上一層透明漆、撒上金粉,有上粉的地方就是亮面。最後用少許的紅色點綴在人物的腰帶、頭冠、衣裙,或是蠟燭、盆栽等物件。如此一來,一幅幅畫面豐富的畫作就完成了。 圖說:擂金畫-蘆花河 圖說:擂金畫-洪錦大戰龍吉公主 圖說:擂金畫-鹿乳奉親 圖說:擂金畫-楊震却金 圖說:擂金畫-惠我無疆 圖說:擂金畫-懷橘遺親 圖說:擂金畫-為母埋兒 藝品導覽:拜殿 一字匾 鑑賞重點:最少筆畫的匾額 天壇是祭祀玉皇上帝的地方,神格最高,匾額當然也要特殊。這個「一」字匾就只一個字,但書法筆畫蒼勁有力,彷彿是老天爺在天上親筆寫的一樣。「一」要傳達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唯天唯大,一以貫之」,也有人說是「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也有一說包含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的含義。除了「一」之外,旁邊還圍繞了84個小字,寫著「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警示著底下拿香的信眾,人在做、天在看。 府城有四個最有名的匾額,天壇的這幅「一」字匾就是其中之一。至於其他三幅,請往府城隍廟、竹溪寺以及祀典武廟移動! 圖說:一字匾 藝品導覽:後殿 石版畫作 鑑賞重點:石雕恆久遠,一幅永流傳 廟裡的彩繪作品,常因為煙薰造成畫作蒙上一層灰和油,讓畫作灰頭土臉的總是不好看,因此廟宇藝術就逐漸發展出了「石板畫」的形式——由畫師提供實際尺寸的圖稿,石雕匠師刻於石板(1960-1970年代臺灣常使用「大理石板」)上,如此一來畫作就能夠保存得更久,而且還能讓信眾一次欣賞到繪畫與石雕工藝。 天壇裡就有四幅這樣的「石板畫」,是由兩位薪傳獎藝師:畫師潘麗水繪製圖稿、雕刻師施弘毅進行石雕,集合兩大師的功力之作。這四幅畫分別畫了「風神、雷神、東華帝君、瑤池金母」,人物皆栩栩如生,保留了原畫作的線條。 圖說:石版壁畫-風神 圖說:石版壁畫-雷神 圖說:石版壁畫-東華帝君 圖說:石版壁畫-瑤池金母 藝品導覽:三川殿屋頂 葉進祿剪黏 鑑賞重點:屋脊上的人物 在每間廟宇的屋頂中間(又稱「中脊」),最常見到「財子壽」三尊神明站在屋脊上,象徵財富、多子、長壽。天壇的屋脊站的神明則不太一樣,是天官、童子、宮娥,象徵賜福人間。 剪黏的身形比例,關係著人偶看起來是否真實、生動,是觀察的首要重點。仔細看,居中的天官一手撫鬚,身體微向一邊傾;兩側的童子膝蓋微彎,手捧托盤,而宮娥則兩手持扇,裙擺飄逸。除了重視生動性,匠師在三尊神明的服飾上,使用不同的配色,甚至在陶瓷片上畫上了紋路,細緻的程度令人驚嘆,不愧為薪傳獎的名匠葉進祿的作品。 圖說:葉進祿老師剪黏作品
開放時間週一~週日08:00∼21:00
所在鄉鎮中西區
地址700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電話+886-6-2227983
傳真(空)
緯度22.99387
經度120.20396
服務(空)
分類歷史古蹟、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更新時間2022-06-06 23:11:13
景點ID: 710
語系: zh-tw
名稱: 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簡介: (空)
介紹: 臺灣首廟天壇的創建歷史,根據傳說,可以追溯到鄭氏時期的永曆15年,為鄭成功來臺後築壇祭告天地之所,此後一直由民宅輪流祭祀,直到清咸豐4年(1854)才正式建廟。廟內主祀玉皇上帝,為道教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明,而正殿前的「一字匾」,為享譽府城的四大名匾之一,值得一看。 府城人的信仰中心 無論何時來到天壇,香煙環繞中總是充滿了祈求玉皇上帝保佑的信眾。廟宇雖然不大,但陪祀神明也不少,加起來有超過三十尊,如同神明界的百貨公司,人的一生中大部分的需求(學業、愛情、健康等)大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決。 不容錯過的祭典:天公生 玉皇上帝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九,許多府城人會在前一天的子時(半夜十一點,也是初九開始的時間)來到廟裡為天公慶生,奉上僅有天公才能享有的珍重祭祀品,廟方也會發放「開運紅包」祝福信眾財運旺旺來,也會有平安滷麵可以享用。這一天廟裡徹夜擠得水泄不通,是一年一度的熱鬧慶典。 廟宇也能現代化 天壇由於信眾甚多,為了服務更多的人,廟方不僅讓光明點燈全面電腦化,可以用ATM點燈,用電腦查詢位置。此外也提倡「以米代金」,以平安米取代燒金紙,米可以帶回家吃平安,也能捐贈給需要的團體。 主祀:玉皇上帝 配祀:天醫真人、天官大帝、三清道祖、 張天師、地官大帝、太白金星、司命灶君、普化天尊、九皇大帝、 水官大帝、太乙真人   藝品導覽:廟埕 石獅 簡賞重點:日本風的臺灣獅 狛犬是日本神社前的一對神獸,日本時代政府在臺灣各地興建神社,狛犬一起被引了進來,當時也有臺灣石雕匠師參與了狛犬的製作,熟悉牠的造型元素後,融合狛犬風格的臺灣獅就開始在廟前出現了!天壇廟埕前的這對獅子就屬於這個類型。 這對1980年代完工日本風的臺灣獅,兩邊是明顯的下垂耳(大部分的臺灣獅都是短短且上揚的),尾巴尖尖地往上翹,四肢有卷鬃裝飾,都是狛犬常見的特徵。匠師再巧妙地利用道具的安排(前腳踩繡球)以及動作(獅子兩兩對望),顯示獅子的臺灣性格。可以說是一隻貨真價實的混血獅呢。 圖說:明顯的下垂耳,有日本狛犬的元素   圖說:前腳踩繡球,動作與另一獅兩兩相望,有臺灣獅的風格 藝品導覽:廟門前 石獅 鑑賞重點:閩南獅的「基本款」 這對位於天壇三川殿正門兩旁的石獅,是清朝咸豐四年(1854)天壇重修時的作品,已經超過一百五十歲了。臺灣廟前的石獅,隨著清朝、日治時期到近代,三百多年來演變出了不同的風格,但若要看石獅的「素顏」樣貌,找清代的獅子準沒錯。 天壇的這對清代石獅,造型古拙,身上沒有花俏的裝飾。兩隻獅子都嘴巴微開,表情溫和,這是臺灣、福建一帶南方獅子的特徵。清代的獅子較不會雕刻出明顯的性器官,若要分辨公母,可以注意獅子腳下是否跟著小獅! 圖說:清代石獅造型古拙 圖說:石獅嘴巴微開,表情溫和 藝品導覽:三川殿 擂金畫 鑑賞重點:華麗的對比色 三川殿是進入廟宇的必經之處,也是一間廟的門面,因此每個被聘請來妝點門面的匠師們,無不大展身手,就算是很小的細節也不放過。 天壇三川殿的枋樑畫(畫在樑柱上的彩繪)一共九幅,由畫師潘岳雄所繪,這九幅畫都是黑底金線,搶眼的對比色顯得華麗卻又不會太高調。畫師的做法是先在樑柱上貼上一層金箔,接著才在上面用墨筆彩繪,為了增加畫面的光影層次,再塗上一層透明漆、撒上金粉,有上粉的地方就是亮面。最後用少許的紅色點綴在人物的腰帶、頭冠、衣裙,或是蠟燭、盆栽等物件。如此一來,一幅幅畫面豐富的畫作就完成了。 圖說:擂金畫-蘆花河 圖說:擂金畫-洪錦大戰龍吉公主 圖說:擂金畫-鹿乳奉親 圖說:擂金畫-楊震却金 圖說:擂金畫-惠我無疆 圖說:擂金畫-懷橘遺親 圖說:擂金畫-為母埋兒 藝品導覽:拜殿 一字匾 鑑賞重點:最少筆畫的匾額 天壇是祭祀玉皇上帝的地方,神格最高,匾額當然也要特殊。這個「一」字匾就只一個字,但書法筆畫蒼勁有力,彷彿是老天爺在天上親筆寫的一樣。「一」要傳達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唯天唯大,一以貫之」,也有人說是「千算萬算不如老天一算」,也有一說包含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的含義。除了「一」之外,旁邊還圍繞了84個小字,寫著「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警示著底下拿香的信眾,人在做、天在看。 府城有四個最有名的匾額,天壇的這幅「一」字匾就是其中之一。至於其他三幅,請往府城隍廟、竹溪寺以及祀典武廟移動! 圖說:一字匾 藝品導覽:後殿 石版畫作 鑑賞重點:石雕恆久遠,一幅永流傳 廟裡的彩繪作品,常因為煙薰造成畫作蒙上一層灰和油,讓畫作灰頭土臉的總是不好看,因此廟宇藝術就逐漸發展出了「石板畫」的形式——由畫師提供實際尺寸的圖稿,石雕匠師刻於石板(1960-1970年代臺灣常使用「大理石板」)上,如此一來畫作就能夠保存得更久,而且還能讓信眾一次欣賞到繪畫與石雕工藝。 天壇裡就有四幅這樣的「石板畫」,是由兩位薪傳獎藝師:畫師潘麗水繪製圖稿、雕刻師施弘毅進行石雕,集合兩大師的功力之作。這四幅畫分別畫了「風神、雷神、東華帝君、瑤池金母」,人物皆栩栩如生,保留了原畫作的線條。 圖說:石版壁畫-風神 圖說:石版壁畫-雷神 圖說:石版壁畫-東華帝君 圖說:石版壁畫-瑤池金母 藝品導覽:三川殿屋頂 葉進祿剪黏 鑑賞重點:屋脊上的人物 在每間廟宇的屋頂中間(又稱「中脊」),最常見到「財子壽」三尊神明站在屋脊上,象徵財富、多子、長壽。天壇的屋脊站的神明則不太一樣,是天官、童子、宮娥,象徵賜福人間。 剪黏的身形比例,關係著人偶看起來是否真實、生動,是觀察的首要重點。仔細看,居中的天官一手撫鬚,身體微向一邊傾;兩側的童子膝蓋微彎,手捧托盤,而宮娥則兩手持扇,裙擺飄逸。除了重視生動性,匠師在三尊神明的服飾上,使用不同的配色,甚至在陶瓷片上畫上了紋路,細緻的程度令人驚嘆,不愧為薪傳獎的名匠葉進祿的作品。 圖說:葉進祿老師剪黏作品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08:00∼21:00
所在鄉鎮: 中西區
地址: 700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電話: +886-6-2227983
傳真: (空)
緯度: 22.99387
經度: 120.20396
服務: (空)
分類: 歷史古蹟、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更新時間: 2022-06-06 23:11:13
[ 搜尋所有 時間 在這裡 ... ]

根據地址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3路22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3路22號 ...)

乘著科學從過去到未來

方惠光 | 臺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生命之舞

陳彥伯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勇渡南科

郭國相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 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創新一館旁空地)

@ 文化部公共藝術

Yummy!Yummy!

江威儒、江宜瑾、張嘉珍、孫荷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 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旁變電箱)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春耕

方惠光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科三路與南科南路轉角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南科之星GO!GO!GO!

郭國相、魏晉興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 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Park17旁地下停車場樓梯出入口)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通往自然之路

潘大謙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夢幻的貨櫃

方惠光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高鐵橋下空間

@ 文化部公共藝術

乘著科學從過去到未來

方惠光 | 臺南市 | 場域: 街道設施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生命之舞

陳彥伯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勇渡南科

郭國相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 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創新一館旁空地)

@ 文化部公共藝術

Yummy!Yummy!

江威儒、江宜瑾、張嘉珍、孫荷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 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旁變電箱)

@ 文化部公共藝術

春耕

方惠光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科三路與南科南路轉角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南科之星GO!GO!GO!

郭國相、魏晉興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 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Park17旁地下停車場樓梯出入口)

@ 文化部公共藝術

通往自然之路

潘大謙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夢幻的貨櫃

方惠光 | 臺南市 | 場域: 園區 |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22號 高鐵橋下空間

@ 文化部公共藝術
[ 搜尋所有 74147臺南市新市區南科3路22號 ... ]

與時間.在這裡同分類的文化部公共藝術

那一天學校來了一群訪客之後

蔡懷國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111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一段615巷20號 臺北市文昌國民小學家長等待區廣場

陽光飛行

李良仁 | 臺北市 | 場域: 廣場 | 111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七段與天母西路交叉口士林一號廣場東側

飛行的魚

李良仁 | 臺北市 | 場域: 廣場 | 111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七段與天母西路交叉口 士林一號廣場西側

生機之一

楊柏林/山石山象企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生機之二

楊柏林/山石山象企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花舞浮波

陳麗杏、姜憲明/璞林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水之變奏曲(水舞)

姜憲明/璞林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杏林大地

陳麗杏/璞林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You are here,你在這裡

羅伯.梵爾夫(Rob Van Erve)、鄭亦欣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The door, 門

蔡根、劉中興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綜合教學大學公園路對外路口

會思考的鳥

林勝正 | 臺北市 | 場域: 廣場 | 臺北市立體育場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大門口處

和氣生財-『和』

賴純純/義春實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04臺北市林森北路577號臺灣銀行圓山分行南側出入口

和氣生財-『生』

賴純純/義春實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04臺北市林森北路577號臺灣銀行圓山分行大廳正上方天花板

心靈之鳥

許慧娜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

林間觀自在

唐先柏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

那一天學校來了一群訪客之後

蔡懷國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111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一段615巷20號 臺北市文昌國民小學家長等待區廣場

陽光飛行

李良仁 | 臺北市 | 場域: 廣場 | 111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七段與天母西路交叉口士林一號廣場東側

飛行的魚

李良仁 | 臺北市 | 場域: 廣場 | 111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七段與天母西路交叉口 士林一號廣場西側

生機之一

楊柏林/山石山象企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生機之二

楊柏林/山石山象企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花舞浮波

陳麗杏、姜憲明/璞林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水之變奏曲(水舞)

姜憲明/璞林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杏林大地

陳麗杏/璞林國際藝術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醫療院所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You are here,你在這裡

羅伯.梵爾夫(Rob Van Erve)、鄭亦欣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The door, 門

蔡根、劉中興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綜合教學大學公園路對外路口

會思考的鳥

林勝正 | 臺北市 | 場域: 廣場 | 臺北市立體育場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大門口處

和氣生財-『和』

賴純純/義春實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04臺北市林森北路577號臺灣銀行圓山分行南側出入口

和氣生財-『生』

賴純純/義春實業有限公司 | 臺北市 | 場域: 其他 | 104臺北市林森北路577號臺灣銀行圓山分行大廳正上方天花板

心靈之鳥

許慧娜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

林間觀自在

唐先柏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臺北市立大直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