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孔子廟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
個案名稱臺南孔子廟的級別名稱是國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8條綜合評定之.
#臺南孔子廟的地圖
案件編號 | 19831228000007 |
個案名稱 | 臺南孔子廟 |
級別代碼 | 1.1.1 |
級別名稱 | 國定古蹟 |
種類 | 1:code : A2 name : 寺廟
|
歷史沿革 | 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勇衛陳永華創建的先師聖廟是屋三進及兩廡,旁設置明倫堂。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分巡臺廈兵備道周昌及知府蔣毓英,鑑於鄭氏時期草創的聖廟形制簡陋,因此各捐銀百兩,加以修建,並改稱「先師廟」,懸清康熙御書「萬世師表」聖匾於正殿中,於是廟貌煥然,大別於前。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分巡臺廈兵備道陳璸又大規模修建,內容除了大成殿、啟聖祠外,在櫺星門左右,改置文昌祠、土地祠;外設禮門、義路、大成坊及牆垣。明倫堂前兩廊分到六藝齋;明倫堂後建教官薢舍及齋廚,東邊則建朱子祠,孔子廟總算規模初員。清乾隆14年(1749年),巡臺御史楊開鼎第二次大修孔廟,也成全臺衿士之踴躍急公合力捐修,可想見臺灣府學已獲得普遍的重視。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將大成殿東西兩廡及五王殿(即崇聖祠)虔加修整」,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臺灣議准建省,臺灣府更名臺南府,兩年後臺灣府學也改稱臺南府學。日本領臺後,孔子廟充當日軍屯駐所及公學校等,以致遭受嚴重破壞。大正6年(西元1917年),日人採解體修護方式就大成殿、明倫堂、東西康、崇聖祠、東西大成坊、禮門、義路、文昌閣、泮池以及泮宮坊加以重建。至於文昌祠、朱文公祠、明倫堂兩側廂房、萬仞宮牆及欞星門則不再復建,然而於民國68年時(西元1979年)文昌閣重建,並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時,展開近期內最後一次大修,並於民國78年(西元1989年)時完成驗收。 |
評定基準 |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
指定登錄理由 |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8條綜合評定之 |
法令依據 |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第27條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 |
現況地址 | 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address : 永慶里南門路2號
|
經度 | 120.20410264589 |
緯度 | 22.990205372073 |
主管機關名稱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單位 | 古蹟聚落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代表圖像 | 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24/e86743e4-ad40-4888-8c9c-2769c6598fd6/2.坊門上正面懸有「全臺首學」匾,背面額題「大成坊」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24/e86743e4-ad40-4888-8c9c-2769c6598fd6/2.坊門上正面懸有「全臺首學」匾,背面額題「大成坊」.jpgname2.坊門上正面懸有「全臺首學」匾,背面額題「大成坊」 |
所有權屬 | 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
|
網站連結 |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7 |
外觀特徵 | 建築物以祭祀孔子的先師聖廟為主體,旁設明倫堂,以設學延師,舉賢取士;不僅成為臺灣創建最早的孔子廟,同時也開啟了臺灣儒學的先聲,敢又稱「全臺首學」。 |
室內特徵 | 大成殿內屋頂為重檐歇山之形式;正殿粱上懸有自清康熙以降歷任皇帝與國家元首所贈之匾額。 |
使用情形 | 祠廟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 屋頂防水、消防安全 |
現狀 | 為三進兩廂支三合院建築,依「左學右廟」、「前殿後閣」之傳統規制興建而成,正門為東大成坊,更為國內唯一立有泮宮坊的文廟,但坊與廟之間已被南門路劃開與之相望。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 04-22177676 |
公告 | 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2台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15:40:22.0
|
公告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1-24/a874ed29-076b-43d7-99f4-5ec26a75bd36/台南孔子廟公告.jpg |
地籍資料 | 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049/photo/0af260ff-dccb-4c2c-9e88-d5cefd239433.jpg |
repImgId | 145926 |
案件編號19831228000007 |
個案名稱臺南孔子廟 |
級別代碼1.1.1 |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
種類1:code : A2 name : 寺廟
|
歷史沿革明永曆19年(西元1665年)勇衛陳永華創建的先師聖廟是屋三進及兩廡,旁設置明倫堂。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分巡臺廈兵備道周昌及知府蔣毓英,鑑於鄭氏時期草創的聖廟形制簡陋,因此各捐銀百兩,加以修建,並改稱「先師廟」,懸清康熙御書「萬世師表」聖匾於正殿中,於是廟貌煥然,大別於前。清康熙51年(西元1712年),分巡臺廈兵備道陳璸又大規模修建,內容除了大成殿、啟聖祠外,在櫺星門左右,改置文昌祠、土地祠;外設禮門、義路、大成坊及牆垣。明倫堂前兩廊分到六藝齋;明倫堂後建教官薢舍及齋廚,東邊則建朱子祠,孔子廟總算規模初員。清乾隆14年(1749年),巡臺御史楊開鼎第二次大修孔廟,也成全臺衿士之踴躍急公合力捐修,可想見臺灣府學已獲得普遍的重視。清乾隆42年(西元1777年)臺灣知府蔣元樞「將大成殿東西兩廡及五王殿(即崇聖祠)虔加修整」,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臺灣議准建省,臺灣府更名臺南府,兩年後臺灣府學也改稱臺南府學。日本領臺後,孔子廟充當日軍屯駐所及公學校等,以致遭受嚴重破壞。大正6年(西元1917年),日人採解體修護方式就大成殿、明倫堂、東西康、崇聖祠、東西大成坊、禮門、義路、文昌閣、泮池以及泮宮坊加以重建。至於文昌祠、朱文公祠、明倫堂兩側廂房、萬仞宮牆及欞星門則不再復建,然而於民國68年時(西元1979年)文昌閣重建,並於民國74年(西元1985年)時,展開近期內最後一次大修,並於民國78年(西元1989年)時完成驗收。 |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2: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
指定登錄理由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8條綜合評定之 |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第27條 |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
現況地址1:itemNo : 1 cityName : 臺南市 distName : 中西區 address : 永慶里南門路2號
|
經度120.20410264589 |
緯度22.990205372073 |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代表圖像extjpgtransform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24/e86743e4-ad40-4888-8c9c-2769c6598fd6/2.坊門上正面懸有「全臺首學」匾,背面額題「大成坊」_c.jpg
original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24/e86743e4-ad40-4888-8c9c-2769c6598fd6/2.坊門上正面懸有「全臺首學」匾,背面額題「大成坊」.jpgname2.坊門上正面懸有「全臺首學」匾,背面額題「大成坊」 |
所有權屬1: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南市
|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7 |
外觀特徵建築物以祭祀孔子的先師聖廟為主體,旁設明倫堂,以設學延師,舉賢取士;不僅成為臺灣創建最早的孔子廟,同時也開啟了臺灣儒學的先聲,敢又稱「全臺首學」。 |
室內特徵大成殿內屋頂為重檐歇山之形式;正殿粱上懸有自清康熙以降歷任皇帝與國家元首所贈之匾額。 |
使用情形祠廟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屋頂防水、消防安全 |
現狀為三進兩廂支三合院建築,依「左學右廟」、「前殿後閣」之傳統規制興建而成,正門為東大成坊,更為國內唯一立有泮宮坊的文廟,但坊與廟之間已被南門路劃開與之相望。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76 |
公告1: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2台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15:40:22.0
|
公告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1-24/a874ed29-076b-43d7-99f4-5ec26a75bd36/台南孔子廟公告.jpg |
地籍資料1: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049/photo/0af260ff-dccb-4c2c-9e88-d5cefd239433.jpg |
repImgId145926 |
臺南孔子廟地圖 [ 導航 ]
根據識別碼 19831228000007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名稱 臺南孔子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臺南孔子廟 ...) |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08:30~17:30(除夕公休) | | 電話: 886-6-2214647 | 地址: 臺南市700中西區南門路2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 電話: +886-6-2214647 |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08:30~17:30(除夕公休) | 分類: 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 700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 @ 臺南景點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
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
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08:30~17:30(除夕公休) | | 電話: 886-6-2214647 | 地址: 臺南市700中西區南門路2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電話: +886-6-2214647 | 開放時間: 週一~週日08:30~17:30(除夕公休) | 分類: 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 700 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 @ 臺南景點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史價值。
...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級別名稱: 一般古物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臺灣地區孔廟御匾僅見於臺南孔廟,具珍貴及稀有性。清代皇帝御
匾文說明臺南孔廟歷史地位。
2.臺南孔廟御匾之紋飾具清代紋飾特色,且在1916年杉山靖憲《臺
灣名勝古蹟誌》中已見記載,深具歷... | 保存現狀: 完整良好 @ 文資局古物 |
[ 搜尋所有 臺南孔子廟 ... ]
根據電話 04-22177676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4-22177676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3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9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臺灣府城為清代臺灣最早且為期最久的府治所在,雍正年間創建木柵城,又於乾隆年間改建城門為石造,並形成八座城門的規模。歷經林爽文之亂(西元1786年)後,在考量地形、地質...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5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9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文化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文化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 出版日期: 2019-12 | 出版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作者資訊: 王維周等撰文 | ISBN: 9789865320133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本次評鑑共計19處入圍,9處獲獎。為傳承與推廣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之維護經驗、營運模式以及具特殊價值之處,期待以這些古蹟歷史建築具體的管理成效,引導其他文化資產保存的所有人、使用人及管理人,著手進行身...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古蹟聚落組;姓名:裴迪;電話:04-22177676;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3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9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臺灣府城為清代臺灣最早且為期最久的府治所在,雍正年間創建木柵城,又於乾隆年間改建城門為石造,並形成八座城門的規模。歷經林爽文之亂(西元1786年)後,在考量地形、地質...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5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39條綜合評定之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文化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文化保存價值 @ 文資局古蹟 |
出版日期: 2019-12 | 出版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作者資訊: 王維周等撰文 | ISBN: 9789865320133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本次評鑑共計19處入圍,9處獲獎。為傳承與推廣文化資產管理維護優良之維護經驗、營運模式以及具特殊價值之處,期待以這些古蹟歷史建築具體的管理成效,引導其他文化資產保存的所有人、使用人及管理人,著手進行身...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古蹟聚落組;姓名:裴迪;電話:04-22177676;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 搜尋所有 04-22177676 ... ]
在『文資局古蹟』資料集內搜尋: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就其創建年期、歷史文化意義、建築特色,稀少不易再現。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南機場風向帶為防爆、防轟炸、秘匿、偽裝等目的,以磚疊出厚6B之磚牆,屋頂為RC構造並覆土,在磚造建築中十分特別,充分反映出軍事設施的特色;同時見證日治時期留下之南機場歷史遺跡,就歷史文化意義、建築特色...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碑為明治四十四年宜蘭仕紳為感謝日人理番政策,使泰雅人不再威脅其性命而立的歷史見證,饒富歷史意義。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第一商業銀行宜蘭分行,原名「台灣商工銀行宜蘭支店」,創設於1915(大正4)年,1921(大正10)年新建辦公廳舍於宜蘭市街商業中心,且戰後為省屬三商銀之一,見證宜蘭地區金融與商業之發展,歷史悠久...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楊士芳旗杆座,係宜蘭縣有史以來獨一無二的進士旗杆座,也是傳統科舉文化的實體物證。
2.開蘭進士楊士芳的志氣與風骨,可謂宜蘭人的典範,尤其楊氏所留遺物寥寥可數,其擺厘故居的一對旗杆座,乃為重要的表徵...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北門福德祠立於頭城老街兩端,充分表現街頭街尾土地廟的空間結構,為全台少數僅存者。且北門福德祠建築大致保有原貌,神龕上的木雕亦具特色,而南門福德祠雖已改建,但空間位址與北門福德祠遙相呼應,形成一體,具...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頭城為宜蘭平原最早開發的地方,頭城大里簡正當草嶺古道出口,行旅往來頻繁,自清代以來即是是基隆、臺北、宜蘭間往來的交通要道,舊大里橋都是這一路徑的重要交通建設,深具通行功能及歷史意義。
相較於同時期的舊...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舊大溪橋竣工於昭和十六年,為混凝土橋,為蘭陽平原於日治時期至今所保留四座橋梁之一,展現當時造橋技術,結構良好,造型典雅,且能融合現地景觀,建築特色稀少不易再現,極具保存意義。
舊大溪橋是往來臺北、基隆...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十三行創建於清領時期,為十三連棟,目前僅此二戶保存最為完整,其餘皆已改建,就其歷史意義及建築特色稀少不易見。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其創建年期為東南亞最長之鐵路隧道,且具軍事與經濟之歷史意義。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鑒於盧宅之歷史價值以及建築物之特有及稀少性,且帶有台灣合院之特性,且內外觀保存良好,以台灣而言,已屬一見的華宅,建築本體為磚木混合構造。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慶元宮位於頭城老街中間點,前埕連接頭圍港,在頭城開發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且其名稱源於「嘉慶元年」之意,暗喻漢人入墾宜蘭平原之年代,極富歷史文化意義及價值。
(二)廟內匾聯多為地方官紳所題,前方廣場...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為前任縣長林才添家族之墓,其為頭城當地頭人,林才添為台籍民選縣長,於宜蘭縣政發展歷程中具有一定地位。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武暖石板橋是一段百餘年前連貫噶瑪蘭地區溪北交通的重要陸路,其所使用之材料為石材,整座橋面與橋墩皆由長而重的石板構成,石板橋周圍仍有石碑、石橋頭福德廟、廟埕與大樹空間及大片農田、灌溉河道,共構成美麗的田... |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其興建顯現其宗教族拓荒精神,雖經修建,不失其歷史傳承意養,建築本體雕、畫工精美,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之。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就其創建年期、歷史文化意義、建築特色,稀少不易再現。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南機場風向帶為防爆、防轟炸、秘匿、偽裝等目的,以磚疊出厚6B之磚牆,屋頂為RC構造並覆土,在磚造建築中十分特別,充分反映出軍事設施的特色;同時見證日治時期留下之南機場歷史遺跡,就歷史文化意義、建築特色...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碑為明治四十四年宜蘭仕紳為感謝日人理番政策,使泰雅人不再威脅其性命而立的歷史見證,饒富歷史意義。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第一商業銀行宜蘭分行,原名「台灣商工銀行宜蘭支店」,創設於1915(大正4)年,1921(大正10)年新建辦公廳舍於宜蘭市街商業中心,且戰後為省屬三商銀之一,見證宜蘭地區金融與商業之發展,歷史悠久...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楊士芳旗杆座,係宜蘭縣有史以來獨一無二的進士旗杆座,也是傳統科舉文化的實體物證。
2.開蘭進士楊士芳的志氣與風骨,可謂宜蘭人的典範,尤其楊氏所留遺物寥寥可數,其擺厘故居的一對旗杆座,乃為重要的表徵...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南北門福德祠立於頭城老街兩端,充分表現街頭街尾土地廟的空間結構,為全台少數僅存者。且北門福德祠建築大致保有原貌,神龕上的木雕亦具特色,而南門福德祠雖已改建,但空間位址與北門福德祠遙相呼應,形成一體,具...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頭城為宜蘭平原最早開發的地方,頭城大里簡正當草嶺古道出口,行旅往來頻繁,自清代以來即是是基隆、臺北、宜蘭間往來的交通要道,舊大里橋都是這一路徑的重要交通建設,深具通行功能及歷史意義。
相較於同時期的舊...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舊大溪橋竣工於昭和十六年,為混凝土橋,為蘭陽平原於日治時期至今所保留四座橋梁之一,展現當時造橋技術,結構良好,造型典雅,且能融合現地景觀,建築特色稀少不易再現,極具保存意義。
舊大溪橋是往來臺北、基隆...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十三行創建於清領時期,為十三連棟,目前僅此二戶保存最為完整,其餘皆已改建,就其歷史意義及建築特色稀少不易見。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其創建年期為東南亞最長之鐵路隧道,且具軍事與經濟之歷史意義。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鑒於盧宅之歷史價值以及建築物之特有及稀少性,且帶有台灣合院之特性,且內外觀保存良好,以台灣而言,已屬一見的華宅,建築本體為磚木混合構造。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一)慶元宮位於頭城老街中間點,前埕連接頭圍港,在頭城開發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且其名稱源於「嘉慶元年」之意,暗喻漢人入墾宜蘭平原之年代,極富歷史文化意義及價值。
(二)廟內匾聯多為地方官紳所題,前方廣場...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此為前任縣長林才添家族之墓,其為頭城當地頭人,林才添為台籍民選縣長,於宜蘭縣政發展歷程中具有一定地位。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武暖石板橋是一段百餘年前連貫噶瑪蘭地區溪北交通的重要陸路,其所使用之材料為石材,整座橋面與橋墩皆由長而重的石板構成,石板橋周圍仍有石碑、石橋頭福德廟、廟埕與大樹空間及大片農田、灌溉河道,共構成美麗的田... |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其興建顯現其宗教族拓荒精神,雖經修建,不失其歷史傳承意養,建築本體雕、畫工精美,為宜蘭地區少數僅存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