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有限公司
- 食品業者登錄資料集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聲色有限公司的公司統一編號是83281884, 登錄項目是餐飲場所, 業者地址是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是A-183281884-00001-1.

#聲色有限公司的地圖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聲色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83281884
業者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83281884-00001-1
登錄項目餐飲場所
同步更新日期2024-04-20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

聲色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83281884

業者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A-183281884-00001-1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同步更新日期

2024-04-20

聲色有限公司地圖 [ 導航 ]

聲色有限公司的地址位於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食品業者登錄資料集 資料集的 聲色有限公司 相關資料

@ 聲色有限公司 於 食品業者登錄資料集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聲色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83281884
業者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83281884-00000-0
登錄項目公司/商業登記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 聲色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83281884
業者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A-183281884-00000-0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根據識別碼 83281884 找到的相關資料

# 83281884 於 食品業者登錄資料集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聲色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83281884
業者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83281884-00000-0
登錄項目公司/商業登記
公司或商業登記名稱: 聲色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83281884
業者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A-183281884-00000-0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搜尋所有 83281884 ... ]

根據名稱 聲色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聲色 ...)

# 聲色 於 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 1

名稱陳啟村
電話06-2509922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西賢一街98號
工坊名稱啟村雕塑工作室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7:00;週六09:00~12:00;週日休館(可電話預約)
圖檔連結網址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e20fb97a-857f-4122-a8d8-9368415675df.jpg
內容「陳啟村!為什麼作業都沒寫?老師上課時你在打瞌睡嗎?」小孩低著頭不說話,因為老師上課說的是國語,他有聽沒有懂!語言的隔閡讓陳啟村躲進繪畫的桃花源。  沒唸過幼稚園,從小說臺語的陳啟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搬到臺南的某眷村,學校裡都是外省籍的同學,國語說得呱呱叫,唯獨陳啟村連ㄅ、ㄆ、ㄇ都不知如何拼音,國語對他而言如「鴨子聽雷」,學習產生障礙。小學二年級開始,因為聽不懂老師講課,他索性拿筆畫畫,功課不佳,美術卻是比賽的常勝軍。五年級時,陳啟村隨父親進臺南市看到人家雕刻,「哇!好厲害哦!以後我也要做雕刻」,這個夢想植入他幼小的心底。同年,父親重病住院,「啟村呀!我看你對讀冊嘸什麼興趣,你愛畫圖,乾脆去學工藝,起碼免擔心嘸飯吃」,父親臨終交代孩子的前途去向,旋即魂歸離世。  14歲,陳啟村跟隨一位福州師傅學佛像雕刻,佛像店對面是社教館,不時有名家作品展覽,令陳啟村心生嚮往,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進入藝術陳列殿堂。有了這個想願,他開始接觸西方美學,當兵時認識就讀臺藝大的同袍,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美學的差異,於是他拜師學素描,清楚掌握人體比例之表現。25歲,陳啟村循著藝術殿堂的方向前進,他參加省展獲得優選,翌年又獲得第一屆奇美藝術獎,那個聽不懂國語的小男孩,終於在藝術創作上獲得了掌聲。  陳啟村的創作多取材自生活與民俗,〈天篷大元帥〉就是後者的例子之一。大家熟知的「天篷大元帥」就是《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因為好色,無女不歡,故係聲色場所敬拜的神,但陳啟村替豬八戒的角色澄清說:天篷大元帥在道教裡是紫微大帝的四大護衛之首,是帶兵領將的大元帥。經筆者查證,在《道法會元》書中確實描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髮,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從空降壇…。陳啟村的〈天篷大元帥〉即依道教書籍所述,鉅細靡遺雕刻出三頭六臂之威容,唯一與書載不同之處為天篷大元帥本是「跣足」(赤腳),但陳啟村恐因顧及整體神威造型,所以為其塑鞋。此作依書載考證而雕,無論是豬臉人身,斧鉞、仗劍、提索、撼帝鍾⋯⋯無一不精微,顛覆了豬八戒色瞇瞇的刻板印象。  雕刻、繪畫常見的「十八羅漢」,在佛教發源地印度,其實最早是由十六羅漢衍生而來。根據史料,佛陀臨涅槃時,所囑咐到世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是十六羅漢,到唐朝以後才添加兩位尊者,湊成了十八羅漢的吉數。不過,民間傳頌的的十八羅漢亦有二個版本,稱號與法像截然不同。  陳啟村根據藏傳佛教之羅漢本像雕刻的〈巴沽拉尊者〉,面相慈善,目朝左視,身著敞袖僧衣,雙手捧著一隻「吐寶鼠」,雙腿跏趺軟墩之上。根據藏傳佛教所本,尊者手中捧著的「吐寶鼠」,表示能施所化眾生佛之福慧,能見、摸此吐寶鼠,可增善慧之慈悲心,可獲五妙欲之福慧成果。陳啟村更將此作上金色,隱喻尊者具有招財之能量。神像與人像最大的差異在於面容神韻,此作彷如以真人雕刻而成,慈悲的面容極具親切感。  陳啟村的作品也經常充滿了細膩刻畫的生活細節。〈新衣〉的模特兒是陳啟村的女兒,創作時,他翻出女兒當年的照片、找出她的童昔舊衣,刻畫出女兒穿上新衣時稚氣靦腆、既欣喜又害羞的神韻。某日,兩個侄子盡性玩樂時,陳啟村看到孩子純稚、無憂的面容,就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抓住兩人的動作與神韻,進而成就了作品〈看我跳〉。沈穩紅褐色的樟木生動雕琢出低著頭當「跳箱」的孩童姿態與肌理,尤其跳者雙手搭住彎腰者張開雙腿奮力俯衝的姿勢更顯精彩,將臉部專注的神韻及四肢之肌力表達得絲絲入扣。  〈勞動者〉則是陳啟村看到剷鹽者在工作時展現肌力的感動,及片刻休憩時的放鬆神情,因此,請「勞動者」充當模特兒完成的作品。作品中拿著鐵鍬剷鹽的男子,著短褲、打著赤膊,結實的六塊肌展現陽剛之氣,放下剷子暫時喘一口氣做片刻休息,儘管以勞力、汗水謀生,臉上卻洋溢著滿足之神韻,或許也是作家在展現力與美之餘,隱喻樂在其中的豁達人生觀吧!(33期)
資料來源網址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71.html
名稱: 陳啟村
電話: 06-2509922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西賢一街98號
工坊名稱: 啟村雕塑工作室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7:00;週六09:00~12:00;週日休館(可電話預約)
圖檔連結網址: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e20fb97a-857f-4122-a8d8-9368415675df.jpg
內容: 「陳啟村!為什麼作業都沒寫?老師上課時你在打瞌睡嗎?」小孩低著頭不說話,因為老師上課說的是國語,他有聽沒有懂!語言的隔閡讓陳啟村躲進繪畫的桃花源。  沒唸過幼稚園,從小說臺語的陳啟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搬到臺南的某眷村,學校裡都是外省籍的同學,國語說得呱呱叫,唯獨陳啟村連ㄅ、ㄆ、ㄇ都不知如何拼音,國語對他而言如「鴨子聽雷」,學習產生障礙。小學二年級開始,因為聽不懂老師講課,他索性拿筆畫畫,功課不佳,美術卻是比賽的常勝軍。五年級時,陳啟村隨父親進臺南市看到人家雕刻,「哇!好厲害哦!以後我也要做雕刻」,這個夢想植入他幼小的心底。同年,父親重病住院,「啟村呀!我看你對讀冊嘸什麼興趣,你愛畫圖,乾脆去學工藝,起碼免擔心嘸飯吃」,父親臨終交代孩子的前途去向,旋即魂歸離世。  14歲,陳啟村跟隨一位福州師傅學佛像雕刻,佛像店對面是社教館,不時有名家作品展覽,令陳啟村心生嚮往,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也能進入藝術陳列殿堂。有了這個想願,他開始接觸西方美學,當兵時認識就讀臺藝大的同袍,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藝術與西方美學的差異,於是他拜師學素描,清楚掌握人體比例之表現。25歲,陳啟村循著藝術殿堂的方向前進,他參加省展獲得優選,翌年又獲得第一屆奇美藝術獎,那個聽不懂國語的小男孩,終於在藝術創作上獲得了掌聲。  陳啟村的創作多取材自生活與民俗,〈天篷大元帥〉就是後者的例子之一。大家熟知的「天篷大元帥」就是《西遊記》裡的豬八戒,因為好色,無女不歡,故係聲色場所敬拜的神,但陳啟村替豬八戒的角色澄清說:天篷大元帥在道教裡是紫微大帝的四大護衛之首,是帶兵領將的大元帥。經筆者查證,在《道法會元》書中確實描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髮,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鍾;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從空降壇…。陳啟村的〈天篷大元帥〉即依道教書籍所述,鉅細靡遺雕刻出三頭六臂之威容,唯一與書載不同之處為天篷大元帥本是「跣足」(赤腳),但陳啟村恐因顧及整體神威造型,所以為其塑鞋。此作依書載考證而雕,無論是豬臉人身,斧鉞、仗劍、提索、撼帝鍾⋯⋯無一不精微,顛覆了豬八戒色瞇瞇的刻板印象。  雕刻、繪畫常見的「十八羅漢」,在佛教發源地印度,其實最早是由十六羅漢衍生而來。根據史料,佛陀臨涅槃時,所囑咐到世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是十六羅漢,到唐朝以後才添加兩位尊者,湊成了十八羅漢的吉數。不過,民間傳頌的的十八羅漢亦有二個版本,稱號與法像截然不同。  陳啟村根據藏傳佛教之羅漢本像雕刻的〈巴沽拉尊者〉,面相慈善,目朝左視,身著敞袖僧衣,雙手捧著一隻「吐寶鼠」,雙腿跏趺軟墩之上。根據藏傳佛教所本,尊者手中捧著的「吐寶鼠」,表示能施所化眾生佛之福慧,能見、摸此吐寶鼠,可增善慧之慈悲心,可獲五妙欲之福慧成果。陳啟村更將此作上金色,隱喻尊者具有招財之能量。神像與人像最大的差異在於面容神韻,此作彷如以真人雕刻而成,慈悲的面容極具親切感。  陳啟村的作品也經常充滿了細膩刻畫的生活細節。〈新衣〉的模特兒是陳啟村的女兒,創作時,他翻出女兒當年的照片、找出她的童昔舊衣,刻畫出女兒穿上新衣時稚氣靦腆、既欣喜又害羞的神韻。某日,兩個侄子盡性玩樂時,陳啟村看到孩子純稚、無憂的面容,就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抓住兩人的動作與神韻,進而成就了作品〈看我跳〉。沈穩紅褐色的樟木生動雕琢出低著頭當「跳箱」的孩童姿態與肌理,尤其跳者雙手搭住彎腰者張開雙腿奮力俯衝的姿勢更顯精彩,將臉部專注的神韻及四肢之肌力表達得絲絲入扣。  〈勞動者〉則是陳啟村看到剷鹽者在工作時展現肌力的感動,及片刻休憩時的放鬆神情,因此,請「勞動者」充當模特兒完成的作品。作品中拿著鐵鍬剷鹽的男子,著短褲、打著赤膊,結實的六塊肌展現陽剛之氣,放下剷子暫時喘一口氣做片刻休息,儘管以勞力、汗水謀生,臉上卻洋溢著滿足之神韻,或許也是作家在展現力與美之餘,隱喻樂在其中的豁達人生觀吧!(33期)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71.html

# 聲色 於 展覽資訊 - 2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607385d73f77c4d54c71073
活動名稱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30 10:30:00
地址: : 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場地名稱: : 池上穀倉藝術館
是否售票: : Y
價格: : 優惠票+20;全票+50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9/01 17:3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林宜炫等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展覽《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為台灣好基金會與臺灣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邀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延續其之前在池上駐紮的經驗進行展覽選件及音樂創作,期待從藝術銀行購藏精選的作品與王榆鈞為本次行動實驗的新作《人聲無伴奏—聲像池》相互對話,創造出帶有沉浸與包覆感的展覽體驗。 此展扣合〈本然與地緣〉、〈光影與媒材翻轉〉、〈觀念與媒介〉、〈意識與時間〉、〈生命與邊界〉五大概念,將從文化部支持與收藏台灣優秀藝術家的「藝術銀行」國家庫藏中,精選21件作品;以王榆鈞邀請106位池上居民參與而創作出的《人聲無伴奏—聲像池》計畫,在獨特的穀倉展場中並置,帶來一場聽覺與視覺交織帶領的觀展體驗。 透過此展覽,期待台灣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能與池上這塊土地碰撞出獨特的火花,讓觀者從聽覺踏入視覺空間,從視覺過渡至聽覺聲場,然後轉向開啟另一個意識場域。它們不動聲色地潛藏;未曾察覺並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以另一種方式伏流於身體的意識脈動中。 它們隱匿著 等待你先我一步聽見⋯⋯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財團法人臺灣好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artchishang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30
活動結束日期2024/09/01
點閱數8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607385d73f77c4d54c71073
活動名稱: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30 10:30:00
地址: : 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場地名稱: : 池上穀倉藝術館
是否售票: : Y
價格: : 優惠票+20;全票+50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9/01 17:3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宜炫等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展覽《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為台灣好基金會與臺灣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邀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延續其之前在池上駐紮的經驗進行展覽選件及音樂創作,期待從藝術銀行購藏精選的作品與王榆鈞為本次行動實驗的新作《人聲無伴奏—聲像池》相互對話,創造出帶有沉浸與包覆感的展覽體驗。 此展扣合〈本然與地緣〉、〈光影與媒材翻轉〉、〈觀念與媒介〉、〈意識與時間〉、〈生命與邊界〉五大概念,將從文化部支持與收藏台灣優秀藝術家的「藝術銀行」國家庫藏中,精選21件作品;以王榆鈞邀請106位池上居民參與而創作出的《人聲無伴奏—聲像池》計畫,在獨特的穀倉展場中並置,帶來一場聽覺與視覺交織帶領的觀展體驗。 透過此展覽,期待台灣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能與池上這塊土地碰撞出獨特的火花,讓觀者從聽覺踏入視覺空間,從視覺過渡至聽覺聲場,然後轉向開啟另一個意識場域。它們不動聲色地潛藏;未曾察覺並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以另一種方式伏流於身體的意識脈動中。 它們隱匿著 等待你先我一步聽見⋯⋯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財團法人臺灣好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ishang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30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9/01
點閱數: 8

# 聲色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3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607385d73f77c4d54c71073
活動名稱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30 10:30:00
地址: : 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場地名稱: : 池上穀倉藝術館
是否售票: : Y
價格: : 優惠票+20;全票+50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9/01 17:3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林宜炫等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展覽《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為台灣好基金會與臺灣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邀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延續其之前在池上駐紮的經驗進行展覽選件及音樂創作,期待從藝術銀行購藏精選的作品與王榆鈞為本次行動實驗的新作《人聲無伴奏—聲像池》相互對話,創造出帶有沉浸與包覆感的展覽體驗。 此展扣合〈本然與地緣〉、〈光影與媒材翻轉〉、〈觀念與媒介〉、〈意識與時間〉、〈生命與邊界〉五大概念,將從文化部支持與收藏台灣優秀藝術家的「藝術銀行」國家庫藏中,精選21件作品;以王榆鈞邀請106位池上居民參與而創作出的《人聲無伴奏—聲像池》計畫,在獨特的穀倉展場中並置,帶來一場聽覺與視覺交織帶領的觀展體驗。 透過此展覽,期待台灣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能與池上這塊土地碰撞出獨特的火花,讓觀者從聽覺踏入視覺空間,從視覺過渡至聽覺聲場,然後轉向開啟另一個意識場域。它們不動聲色地潛藏;未曾察覺並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以另一種方式伏流於身體的意識脈動中。 它們隱匿著 等待你先我一步聽見⋯⋯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財團法人臺灣好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artchishang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4/03/30
活動結束日期2024/09/01
點閱數8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607385d73f77c4d54c71073
活動名稱: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03/30 10:30:00
地址: : 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場地名稱: : 池上穀倉藝術館
是否售票: : Y
價格: : 優惠票+20;全票+50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4/09/01 17:3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宜炫等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展覽《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為台灣好基金會與臺灣美術基金會共同主辦,邀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延續其之前在池上駐紮的經驗進行展覽選件及音樂創作,期待從藝術銀行購藏精選的作品與王榆鈞為本次行動實驗的新作《人聲無伴奏—聲像池》相互對話,創造出帶有沉浸與包覆感的展覽體驗。 此展扣合〈本然與地緣〉、〈光影與媒材翻轉〉、〈觀念與媒介〉、〈意識與時間〉、〈生命與邊界〉五大概念,將從文化部支持與收藏台灣優秀藝術家的「藝術銀行」國家庫藏中,精選21件作品;以王榆鈞邀請106位池上居民參與而創作出的《人聲無伴奏—聲像池》計畫,在獨特的穀倉展場中並置,帶來一場聽覺與視覺交織帶領的觀展體驗。 透過此展覽,期待台灣優秀的當代藝術作品能與池上這塊土地碰撞出獨特的火花,讓觀者從聽覺踏入視覺空間,從視覺過渡至聽覺聲場,然後轉向開啟另一個意識場域。它們不動聲色地潛藏;未曾察覺並不代表不存在,而是以另一種方式伏流於身體的意識脈動中。 它們隱匿著 等待你先我一步聽見⋯⋯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財團法人臺灣好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ishang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3/30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9/01
點閱數: 8

# 聲色 於 臺南景點 - 4

景點ID6068
語系zh-tw
名稱五帝廟
簡介三川殿邀請藝師王武雄,以剪黏技法完成西拉雅族赤崁社、荷蘭、明清、日治四個時期的作品,讓廟口門面如同臺南歷史的縮影;走入廟內,牆面是府城潘氏家族三代的彩繪,名家汪崇楹書法、杜牧河父子泥塑神像,在前殿的屋頂還有對於府城近代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剪黏。
介紹新舊融合的廟宇 五帝廟建於明永曆年間,在府城「七寺八廟」的名單中,其中一個版本的說法便有將五帝廟算在內,可以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過相較於其他古剎與古廟,五帝廟因日治與戰後的都市計畫與道路擴寬,而歷經了兩次搬移與重建,並且在2018年完成最近一次的改建。 儘管建築本體屬於現代,廟內卻有著不輸其他古廟的藝術作品,除了年份悠久外,趁著重建的機會,廟方也邀請著名藝師們以當代精神重新詮釋裝飾藝術,有著近一百年時間跨度的作品,就這麼齊聚廟內。 必備觀賞重點 三川殿邀請藝師王武雄,以剪黏技法完成西拉雅族赤崁社、荷蘭、明清、日治四個時期的作品,讓廟口門面如同臺南歷史的縮影;走入廟內,牆面是府城潘氏家族三代的彩繪,名家汪崇楹書法、杜牧河父子泥塑神像,在前殿的屋頂還有對於府城近代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剪黏。   主祀:五顯大帝 配祀:觀音佛祖、保生大帝、黑虎將軍、福德正神、順天聖母、月下老人 藝品導覽:水車堵剪黏 鑑賞重點:四個時代的剪黏 廟宇裝飾藝術反映出一個時代重視的價值,並且透過人物故事來彰顯,用意是使來到廟宇的信眾,能透過欣賞剪黏來領略。 五帝廟於2018年修復完成,在這次的修復中,藝師王武雄在水車堵位置的剪黏,捨棄了一般廟宇使用的聖賢傳說題材,改以台南四個時期的歷史:西拉雅族赤崁社、荷蘭時代、明清時期、日治時代來做主題,反應了各時期的樣貌、住民與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呈現了當代重視自身歷史的趨勢。在四堵剪黏中,可以看到藝師巧手將堅硬的瓷器剪成了西方的蓬蓬裙、清朝的官服、日式的和服。 圖說:水車堵剪黏「西拉雅族赤崁社」 圖說:水車堵剪黏「荷蘭時代」 圖說:水車堵剪黏「明清時代」 圖說:水車堵剪黏「日本時代」 藝品導覽:書法 鑑賞重點:寄情田園的心靈意境 位於天井旁,兩幅飄逸的漢詩皆為書法家汪崇楹的作品。一邊是「古亭庄外結茅廬,畢竟情疏景亦疏;雨讀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書。」為日治時期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漢詩,是他居住在臺北古亭庒(今古亭)時,於自宅「南菜園」所寫;而另一邊的「雪凍冰寒鑄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樹枝描上蒲葵扇,一種清孤不等閒。」署名「林耕南」者,其實是臺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兩詩都寄情心境於自然景色,與下方的花鳥彩繪、洗石子清供,三者相連,構成了具人文意境的畫面。 圖說:拜殿書法,兒玉源太郎詩,汪崇楹書 圖說:拜殿書法,林耕南詩,汪崇楹書 藝品導覽:「紫藤八哥」彩繪 鑑賞重點:潘春源花鳥畫的傳世精品 在蔓生的紫藤葉中,一隻八哥鳥正引吭高鳴,左下方飄逸的書法寫著:「紫藤爛漫蕙花多,好鳥相依叫八哥,鳥亦能言花解語,箇中聲色盡包羅。」這是彩繪名師潘春源在1947年的作品,呈現大自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景象,被公認是花鳥畫的傳世精品。 鑑賞重點:畫壁如畫紙 相較於紙本畫作,在壁面上作畫不僅考驗著身體重心的平衡,使用天然材料調製的「白灰」壁面,也不若紙質材料來得穩定,然而畫師筆觸卻有如紙本表現,在墨色濃淡和運筆皆自然合宜 參考資料:康諾錫,《臺灣古建築裝飾圖鑑》,臺北:城邦,2012。圖說:「紫藤八哥」彩繪   藝品導覽:「商山四皓」彩繪 鑑賞重點:父子的畫中畫 這幅〈商山四皓〉為彩繪名師潘春源在大正13年(1924)所繪的作品,二十多年後,由潘春源之子潘麗水,在原畫抹上灰泥,將該畫重繪為〈三綱五常圖〉,這幅「畫中畫」一直到近年廟宇重修才出土。 為了保留兩位藝師的珍貴作品,修復師以「揭取法」取出上下層壁面泥塊,再進行個別的彩繪修復。這個意外發現,不僅讓五帝廟保留了目前已知潘春源存世最早的壁畫作品,也成為保留潘氏彩繪家族的三代作品的廟宇。 鑑賞重點:不同視角下的隱世意境 〈商山四皓〉主角是避秦亂世而隱居商山的四位隱士,畫師選擇以山水為主體,將畫中主角縮小,呈現出遺世獨立的景象。而在不遠處的大天后宮,也有一幅同主題的作品,為丁清石畫師所做,可以比較看看兩位畫師各自選擇的視角。 圖說:「商山四皓」彩繪 藝品導覽:「三綱五常圖」彩繪 鑑賞重點:父子的畫中畫 這幅〈三綱五常圖〉為彩繪名師潘麗水在1947年間的作品,但一直到2012年五帝廟發起重修後,才被修復師發現這是一幅「畫中畫」—畫作下方還有一幅畫,那是潘春源藝師(潘麗水之父)在大正13年(1924)所繪的〈商山四皓〉。 為了保留兩位藝師的珍貴作品,修復師以「揭取法」取出上下層壁面泥塊,再進行個別的彩繪修復,修復完成後的〈商山四皓〉保留於原壁面,而〈三綱五常圖〉則安置於後殿。這個意外發現,不僅讓五帝廟保留了目前已知潘春源存世最早的壁畫作品,也成為保留潘氏彩繪家族的三代作品的廟宇。 圖說:「三綱五常圖」彩繪 藝品導覽:頂下桌 鑑賞重點:巧奪天工的鑲嵌手藝 位於後殿觀音堂,一組有溫潤木色的神桌,旁有製作年代大正13年(1924),但這不僅是張有百年歷史的木桌,也是以臺南特有工藝「茄苳入石柳」工法所製作的精品。 所謂「茄苳入石柳」,其實是一種異木鑲嵌的技術,主要是將淺色「石柳」木(泛稱各種淺色木材),嵌入深色「茄苳」木,相較一般的木雕,這樣的手法能使兩種不同木色呈現出層次感。細看這組頂下桌,會發現除了每一個平面都佈滿鑲嵌上去的雕飾,這些雕飾的人偶和圖案的細節也不馬乎,像是人偶戰甲上的鱗甲、衣袍上的紋樣、山脈的陰影都被一雕刻了上去。 「茄苳入石柳」頂下桌​​​​​​​ 「茄苳入石柳」頂下桌特寫 藝品導覽:垂脊人物剪黏 鑑賞重點:當奉獻一生給台南的人物站在屋頂上 除了刻畫台南四百年史的水車堵剪黏,站在五帝廟的天井往三川殿眺望,另一件當代人也不陌生的剪黏作品就在規帶的排頭上。那是四個對台南有貢獻的人物,分別是:在二二八事件中守護在地人的律師湯德章、烏腳病之父王金河、協助府城和日軍談判的英籍牧師巴克禮、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四位人物不分國籍、不分年代,都為台南貢獻了所學與生命。 廟宇的剪黏人物,過去多半是選擇能彰顯傳統道德者,而藝師王武雄這次選擇製作台灣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無非也是希望將這些前輩的精神留在廟宇上,讓更多人知曉。圖說:「垂脊人物剪黏」湯德章 律師​​​​​​​ 圖說:「垂脊人物剪黏」王金河 醫師​​​​​​​ 圖說:「垂脊人物剪黏」巴克禮 先生​​​​​​​ 圖說:「垂脊人物剪黏」八田與一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所在鄉鎮中西區
地址700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7號
電話06-2234029
傳真(空)
緯度22.9927286
經度120.2027424
服務(空)
分類宗教廟宇
更新時間2024-01-09 16:06:59
景點ID: 6068
語系: zh-tw
名稱: 五帝廟
簡介: 三川殿邀請藝師王武雄,以剪黏技法完成西拉雅族赤崁社、荷蘭、明清、日治四個時期的作品,讓廟口門面如同臺南歷史的縮影;走入廟內,牆面是府城潘氏家族三代的彩繪,名家汪崇楹書法、杜牧河父子泥塑神像,在前殿的屋頂還有對於府城近代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剪黏。
介紹: 新舊融合的廟宇 五帝廟建於明永曆年間,在府城「七寺八廟」的名單中,其中一個版本的說法便有將五帝廟算在內,可以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過相較於其他古剎與古廟,五帝廟因日治與戰後的都市計畫與道路擴寬,而歷經了兩次搬移與重建,並且在2018年完成最近一次的改建。 儘管建築本體屬於現代,廟內卻有著不輸其他古廟的藝術作品,除了年份悠久外,趁著重建的機會,廟方也邀請著名藝師們以當代精神重新詮釋裝飾藝術,有著近一百年時間跨度的作品,就這麼齊聚廟內。 必備觀賞重點 三川殿邀請藝師王武雄,以剪黏技法完成西拉雅族赤崁社、荷蘭、明清、日治四個時期的作品,讓廟口門面如同臺南歷史的縮影;走入廟內,牆面是府城潘氏家族三代的彩繪,名家汪崇楹書法、杜牧河父子泥塑神像,在前殿的屋頂還有對於府城近代發展有貢獻的人物剪黏。   主祀:五顯大帝 配祀:觀音佛祖、保生大帝、黑虎將軍、福德正神、順天聖母、月下老人 藝品導覽:水車堵剪黏 鑑賞重點:四個時代的剪黏 廟宇裝飾藝術反映出一個時代重視的價值,並且透過人物故事來彰顯,用意是使來到廟宇的信眾,能透過欣賞剪黏來領略。 五帝廟於2018年修復完成,在這次的修復中,藝師王武雄在水車堵位置的剪黏,捨棄了一般廟宇使用的聖賢傳說題材,改以台南四個時期的歷史:西拉雅族赤崁社、荷蘭時代、明清時期、日治時代來做主題,反應了各時期的樣貌、住民與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呈現了當代重視自身歷史的趨勢。在四堵剪黏中,可以看到藝師巧手將堅硬的瓷器剪成了西方的蓬蓬裙、清朝的官服、日式的和服。 圖說:水車堵剪黏「西拉雅族赤崁社」 圖說:水車堵剪黏「荷蘭時代」 圖說:水車堵剪黏「明清時代」 圖說:水車堵剪黏「日本時代」 藝品導覽:書法 鑑賞重點:寄情田園的心靈意境 位於天井旁,兩幅飄逸的漢詩皆為書法家汪崇楹的作品。一邊是「古亭庄外結茅廬,畢竟情疏景亦疏;雨讀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書。」為日治時期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漢詩,是他居住在臺北古亭庒(今古亭)時,於自宅「南菜園」所寫;而另一邊的「雪凍冰寒鑄妙顏,幽情逸韻落人間。樹枝描上蒲葵扇,一種清孤不等閒。」署名「林耕南」者,其實是臺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兩詩都寄情心境於自然景色,與下方的花鳥彩繪、洗石子清供,三者相連,構成了具人文意境的畫面。 圖說:拜殿書法,兒玉源太郎詩,汪崇楹書 圖說:拜殿書法,林耕南詩,汪崇楹書 藝品導覽:「紫藤八哥」彩繪 鑑賞重點:潘春源花鳥畫的傳世精品 在蔓生的紫藤葉中,一隻八哥鳥正引吭高鳴,左下方飄逸的書法寫著:「紫藤爛漫蕙花多,好鳥相依叫八哥,鳥亦能言花解語,箇中聲色盡包羅。」這是彩繪名師潘春源在1947年的作品,呈現大自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景象,被公認是花鳥畫的傳世精品。 鑑賞重點:畫壁如畫紙 相較於紙本畫作,在壁面上作畫不僅考驗著身體重心的平衡,使用天然材料調製的「白灰」壁面,也不若紙質材料來得穩定,然而畫師筆觸卻有如紙本表現,在墨色濃淡和運筆皆自然合宜 參考資料:康諾錫,《臺灣古建築裝飾圖鑑》,臺北:城邦,2012。圖說:「紫藤八哥」彩繪   藝品導覽:「商山四皓」彩繪 鑑賞重點:父子的畫中畫 這幅〈商山四皓〉為彩繪名師潘春源在大正13年(1924)所繪的作品,二十多年後,由潘春源之子潘麗水,在原畫抹上灰泥,將該畫重繪為〈三綱五常圖〉,這幅「畫中畫」一直到近年廟宇重修才出土。 為了保留兩位藝師的珍貴作品,修復師以「揭取法」取出上下層壁面泥塊,再進行個別的彩繪修復。這個意外發現,不僅讓五帝廟保留了目前已知潘春源存世最早的壁畫作品,也成為保留潘氏彩繪家族的三代作品的廟宇。 鑑賞重點:不同視角下的隱世意境 〈商山四皓〉主角是避秦亂世而隱居商山的四位隱士,畫師選擇以山水為主體,將畫中主角縮小,呈現出遺世獨立的景象。而在不遠處的大天后宮,也有一幅同主題的作品,為丁清石畫師所做,可以比較看看兩位畫師各自選擇的視角。 圖說:「商山四皓」彩繪 藝品導覽:「三綱五常圖」彩繪 鑑賞重點:父子的畫中畫 這幅〈三綱五常圖〉為彩繪名師潘麗水在1947年間的作品,但一直到2012年五帝廟發起重修後,才被修復師發現這是一幅「畫中畫」—畫作下方還有一幅畫,那是潘春源藝師(潘麗水之父)在大正13年(1924)所繪的〈商山四皓〉。 為了保留兩位藝師的珍貴作品,修復師以「揭取法」取出上下層壁面泥塊,再進行個別的彩繪修復,修復完成後的〈商山四皓〉保留於原壁面,而〈三綱五常圖〉則安置於後殿。這個意外發現,不僅讓五帝廟保留了目前已知潘春源存世最早的壁畫作品,也成為保留潘氏彩繪家族的三代作品的廟宇。 圖說:「三綱五常圖」彩繪 藝品導覽:頂下桌 鑑賞重點:巧奪天工的鑲嵌手藝 位於後殿觀音堂,一組有溫潤木色的神桌,旁有製作年代大正13年(1924),但這不僅是張有百年歷史的木桌,也是以臺南特有工藝「茄苳入石柳」工法所製作的精品。 所謂「茄苳入石柳」,其實是一種異木鑲嵌的技術,主要是將淺色「石柳」木(泛稱各種淺色木材),嵌入深色「茄苳」木,相較一般的木雕,這樣的手法能使兩種不同木色呈現出層次感。細看這組頂下桌,會發現除了每一個平面都佈滿鑲嵌上去的雕飾,這些雕飾的人偶和圖案的細節也不馬乎,像是人偶戰甲上的鱗甲、衣袍上的紋樣、山脈的陰影都被一雕刻了上去。 「茄苳入石柳」頂下桌​​​​​​​ 「茄苳入石柳」頂下桌特寫 藝品導覽:垂脊人物剪黏 鑑賞重點:當奉獻一生給台南的人物站在屋頂上 除了刻畫台南四百年史的水車堵剪黏,站在五帝廟的天井往三川殿眺望,另一件當代人也不陌生的剪黏作品就在規帶的排頭上。那是四個對台南有貢獻的人物,分別是:在二二八事件中守護在地人的律師湯德章、烏腳病之父王金河、協助府城和日軍談判的英籍牧師巴克禮、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四位人物不分國籍、不分年代,都為台南貢獻了所學與生命。 廟宇的剪黏人物,過去多半是選擇能彰顯傳統道德者,而藝師王武雄這次選擇製作台灣近代史上重要的人物,無非也是希望將這些前輩的精神留在廟宇上,讓更多人知曉。圖說:「垂脊人物剪黏」湯德章 律師​​​​​​​ 圖說:「垂脊人物剪黏」王金河 醫師​​​​​​​ 圖說:「垂脊人物剪黏」巴克禮 先生​​​​​​​ 圖說:「垂脊人物剪黏」八田與一
開放時間: 全年開放
所在鄉鎮: 中西區
地址: 700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7號
電話: 06-2234029
傳真: (空)
緯度: 22.9927286
經度: 120.2027424
服務: (空)
分類: 宗教廟宇
更新時間: 2024-01-09 16:06:59

# 聲色 於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5

書名聲色慾潮: 人氣聲優的磁性酥音讓那裡不斷痙攣
作者緋邑陣作
出版單位巴比樂視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次(空)
出版年月112/04
標題(空)
0-3歲嬰幼兒圖書分齡主題詞(空)
3-6歲嬰幼兒圖書分齡主題詞(空)
適讀對象成人(一般)
分級註記限制級
類號(空)
ISBN978-626-367-006-8 (EPUB, NT$40)
開數(空)
頁數(空)
得獎紀錄(空)
書名: 聲色慾潮: 人氣聲優的磁性酥音讓那裡不斷痙攣
作者: 緋邑陣作
出版單位: 巴比樂視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次: (空)
出版年月: 112/04
標題: (空)
0-3歲嬰幼兒圖書分齡主題詞: (空)
3-6歲嬰幼兒圖書分齡主題詞: (空)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分級註記: 限制級
類號: (空)
ISBN: 978-626-367-006-8 (EPUB, NT$40)
開數: (空)
頁數: (空)
得獎紀錄: (空)

# 聲色 於 展覽資訊 - 6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82c32c73f77c7e4462f589
活動名稱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7 09: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場地名稱: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201-203展覽室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466999
經度: : 121.514495
結束時間: : 2024/04/28 09: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展覽介紹 策展人|傅遠政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一張照片不是一種圖像、不只是一種對真實事物的詮釋,它還是一種形跡……」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回顧臺灣攝影百年來發展的面貌,「寫實攝影」以相機速寫,在193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攝影創作者們風行的創作方式,以直接且正視的視角,反映了生活縮影,積累並紀錄了臺灣的歲月容顏。在這些寫實且帶著時間感的影像中,不同世代的觀者,各自尋找著各自的閱讀共鳴基點,不論是與拍攝時代相近的讀者,尋找記憶中的生活經驗,或是年輕世代,由影像中的形跡,發掘與傾聽其中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經驗造就攝影具有多重、交疊且多義的閱讀可能性,因此攝影不僅僅是見證曾在的片刻,觀者亦透過照片閱讀,以記憶的拼圖來構建、想像影像中的一景一物,帶來曾在的感受。 「曾在的形跡」透過兩位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邱德雲(1931-2014),他們從寫實攝影起步,以鏡頭紀錄動人的生活片刻,或長期注視土地家園,且各自積累出獨特的攝影語彙,在寫實攝影上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李悌欽由1960年代興盛的影會活動起步,在正職工作之外,投身於「大同攝影同好會」以及「自由影展」等業餘攝影社團。他以質樸且恬淡的鏡頭語言,透過相機快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隨著時代的流變,他在熟悉的城市中拍攝景物的風貌流轉,並在擾攘的街廓中,捕捉光影及造型,展現攝影者的心象與心境。 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與家鄉苗栗的變遷,1960年代在鄉土寫實中成長摸索,深刻且貼近土地的精神,讓他的影像語彙以濃烈反差及強烈對比,表現對土地的感情溫度。1991年推動「硬頸攝影群」成立後,他更加著力深入苗栗鄉間,拍攝腳踏土地、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以及農村凋零的時代變奏。 本展透過兩位攝影家無私捐贈的大批影像檔案及作品,藉由攝影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影像之間的對話,形構本次展覽。李悌欽與邱德雲兩位創作者,扣合著攝影的寫實精神以及時代價值,面對城市發展與農村轉型,展現出不同的攝影風貌。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攝影家介紹 李悌欽(1928-2017) 出生於臺北萬華,1944年自臺北工業學校(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畢業後,於1946年進入大同公司工作,1960年他擔任公司福利會的康樂組長時,應同仁所託,創立「大同攝影同好會」,走上了攝影創作之路。 李悌欽的攝影作品著重於生活周遭的速寫紀錄;這些攝影者偶拾、巧遇的溫情片段,隨著時間的洗禮,讓我們看見寫實攝影所紀錄下來的普羅大眾、城市變化的風貌。如同張照堂於《影像的追尋》一書中,對於李悌欽作品的評析:「他那隨意且不動聲色的視角,表達了對周遭人物的興致與關切,在淡淡的不起眼的氛圍中,顯現平凡的真誠與可貴」。 街頭、日常中的隨興速寫,或以單張、組合的相片故事構成攝影敘事,表現出生活光景中的溫暖氣息。隨著生活的城市風貌轉變,李悌欽的攝影取材亦轉趨都會摩登的造型描寫,從寫實到心象,不同的創作語彙是攝影者走入現代的嘗試,同時亦表現出瞬間的寫實快門,與虛實間的光影造型,譜寫出攝影者的內心風景。 邱德雲(1931-2014) 出生於世代務農的苗栗客庄,從小擅於運動,苗栗建臺中學畢業後隨即被網羅入中油棒球隊,並任職於中國石油公司設於苗栗的「臺灣油礦探勘總處」。工作後受到苗栗攝影前輩陳嚴川鼓勵,於1958年加入「中油攝影研究社」,開始投入攝影創作。邱德雲自述當時的攝影環境,在畫意與寫實中爭論不休,他則因農家出身的草根性背景,毫不猶豫投入了寫實攝影,自此利用著下班的時間,深入苗栗的鄉野田間,以寫實的影像為志,紀錄農村生活、民俗祭儀。 1975年,邱德雲與陳禮文、陳嚴川、謝其煚、羅漢章、陳雲錦等人共同成立「苗栗攝影學會」,為苗栗地區開啟了地方性攝影社團先聲。1991年,學會中的資深成員們倡議成立「硬頸攝影群」,強調回歸攝影的初衷,以黑白攝影為表現、鄉土攝影為題材,著眼於長期耕耘、在地注視的情感投入,並開啟了邱德雲專題系列創作。 由早期紀錄家鄉《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與勞動者緊密連結的《汗流脈絡》、《水褲頭》,乃至於1990年代後,透過鏡頭展現農村時空變遷與凋零的《再訪農村》、《風吹日炙》,這些系列性的寫實攝影,橫亙邱德雲的創作歷程,並透過黑與白的濃厚土地情感,傳遞出攝影者深刻且強烈的情感。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4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2/07
活動結束日期2024/04/28
點閱數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82c32c73f77c7e4462f589
活動名稱: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7 09: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場地名稱: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201-203展覽室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466999
經度: : 121.514495
結束時間: : 2024/04/28 09: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展覽介紹 策展人|傅遠政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一張照片不是一種圖像、不只是一種對真實事物的詮釋,它還是一種形跡……」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回顧臺灣攝影百年來發展的面貌,「寫實攝影」以相機速寫,在193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攝影創作者們風行的創作方式,以直接且正視的視角,反映了生活縮影,積累並紀錄了臺灣的歲月容顏。在這些寫實且帶著時間感的影像中,不同世代的觀者,各自尋找著各自的閱讀共鳴基點,不論是與拍攝時代相近的讀者,尋找記憶中的生活經驗,或是年輕世代,由影像中的形跡,發掘與傾聽其中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經驗造就攝影具有多重、交疊且多義的閱讀可能性,因此攝影不僅僅是見證曾在的片刻,觀者亦透過照片閱讀,以記憶的拼圖來構建、想像影像中的一景一物,帶來曾在的感受。 「曾在的形跡」透過兩位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邱德雲(1931-2014),他們從寫實攝影起步,以鏡頭紀錄動人的生活片刻,或長期注視土地家園,且各自積累出獨特的攝影語彙,在寫實攝影上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李悌欽由1960年代興盛的影會活動起步,在正職工作之外,投身於「大同攝影同好會」以及「自由影展」等業餘攝影社團。他以質樸且恬淡的鏡頭語言,透過相機快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隨著時代的流變,他在熟悉的城市中拍攝景物的風貌流轉,並在擾攘的街廓中,捕捉光影及造型,展現攝影者的心象與心境。 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與家鄉苗栗的變遷,1960年代在鄉土寫實中成長摸索,深刻且貼近土地的精神,讓他的影像語彙以濃烈反差及強烈對比,表現對土地的感情溫度。1991年推動「硬頸攝影群」成立後,他更加著力深入苗栗鄉間,拍攝腳踏土地、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以及農村凋零的時代變奏。 本展透過兩位攝影家無私捐贈的大批影像檔案及作品,藉由攝影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影像之間的對話,形構本次展覽。李悌欽與邱德雲兩位創作者,扣合著攝影的寫實精神以及時代價值,面對城市發展與農村轉型,展現出不同的攝影風貌。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攝影家介紹 李悌欽(1928-2017) 出生於臺北萬華,1944年自臺北工業學校(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畢業後,於1946年進入大同公司工作,1960年他擔任公司福利會的康樂組長時,應同仁所託,創立「大同攝影同好會」,走上了攝影創作之路。 李悌欽的攝影作品著重於生活周遭的速寫紀錄;這些攝影者偶拾、巧遇的溫情片段,隨著時間的洗禮,讓我們看見寫實攝影所紀錄下來的普羅大眾、城市變化的風貌。如同張照堂於《影像的追尋》一書中,對於李悌欽作品的評析:「他那隨意且不動聲色的視角,表達了對周遭人物的興致與關切,在淡淡的不起眼的氛圍中,顯現平凡的真誠與可貴」。 街頭、日常中的隨興速寫,或以單張、組合的相片故事構成攝影敘事,表現出生活光景中的溫暖氣息。隨著生活的城市風貌轉變,李悌欽的攝影取材亦轉趨都會摩登的造型描寫,從寫實到心象,不同的創作語彙是攝影者走入現代的嘗試,同時亦表現出瞬間的寫實快門,與虛實間的光影造型,譜寫出攝影者的內心風景。 邱德雲(1931-2014) 出生於世代務農的苗栗客庄,從小擅於運動,苗栗建臺中學畢業後隨即被網羅入中油棒球隊,並任職於中國石油公司設於苗栗的「臺灣油礦探勘總處」。工作後受到苗栗攝影前輩陳嚴川鼓勵,於1958年加入「中油攝影研究社」,開始投入攝影創作。邱德雲自述當時的攝影環境,在畫意與寫實中爭論不休,他則因農家出身的草根性背景,毫不猶豫投入了寫實攝影,自此利用著下班的時間,深入苗栗的鄉野田間,以寫實的影像為志,紀錄農村生活、民俗祭儀。 1975年,邱德雲與陳禮文、陳嚴川、謝其煚、羅漢章、陳雲錦等人共同成立「苗栗攝影學會」,為苗栗地區開啟了地方性攝影社團先聲。1991年,學會中的資深成員們倡議成立「硬頸攝影群」,強調回歸攝影的初衷,以黑白攝影為表現、鄉土攝影為題材,著眼於長期耕耘、在地注視的情感投入,並開啟了邱德雲專題系列創作。 由早期紀錄家鄉《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與勞動者緊密連結的《汗流脈絡》、《水褲頭》,乃至於1990年代後,透過鏡頭展現農村時空變遷與凋零的《再訪農村》、《風吹日炙》,這些系列性的寫實攝影,橫亙邱德雲的創作歷程,並透過黑與白的濃厚土地情感,傳遞出攝影者深刻且強烈的情感。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4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2/07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4/28
點閱數: 1

# 聲色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7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82c32c73f77c7e4462f589
活動名稱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7 09: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場地名稱: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201-203展覽室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466999
經度: : 121.514495
結束時間: : 2024/04/28 09:00:00
演出單位(空)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展覽介紹 策展人|傅遠政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一張照片不是一種圖像、不只是一種對真實事物的詮釋,它還是一種形跡……」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回顧臺灣攝影百年來發展的面貌,「寫實攝影」以相機速寫,在193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攝影創作者們風行的創作方式,以直接且正視的視角,反映了生活縮影,積累並紀錄了臺灣的歲月容顏。在這些寫實且帶著時間感的影像中,不同世代的觀者,各自尋找著各自的閱讀共鳴基點,不論是與拍攝時代相近的讀者,尋找記憶中的生活經驗,或是年輕世代,由影像中的形跡,發掘與傾聽其中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經驗造就攝影具有多重、交疊且多義的閱讀可能性,因此攝影不僅僅是見證曾在的片刻,觀者亦透過照片閱讀,以記憶的拼圖來構建、想像影像中的一景一物,帶來曾在的感受。 「曾在的形跡」透過兩位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邱德雲(1931-2014),他們從寫實攝影起步,以鏡頭紀錄動人的生活片刻,或長期注視土地家園,且各自積累出獨特的攝影語彙,在寫實攝影上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李悌欽由1960年代興盛的影會活動起步,在正職工作之外,投身於「大同攝影同好會」以及「自由影展」等業餘攝影社團。他以質樸且恬淡的鏡頭語言,透過相機快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隨著時代的流變,他在熟悉的城市中拍攝景物的風貌流轉,並在擾攘的街廓中,捕捉光影及造型,展現攝影者的心象與心境。 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與家鄉苗栗的變遷,1960年代在鄉土寫實中成長摸索,深刻且貼近土地的精神,讓他的影像語彙以濃烈反差及強烈對比,表現對土地的感情溫度。1991年推動「硬頸攝影群」成立後,他更加著力深入苗栗鄉間,拍攝腳踏土地、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以及農村凋零的時代變奏。 本展透過兩位攝影家無私捐贈的大批影像檔案及作品,藉由攝影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影像之間的對話,形構本次展覽。李悌欽與邱德雲兩位創作者,扣合著攝影的寫實精神以及時代價值,面對城市發展與農村轉型,展現出不同的攝影風貌。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攝影家介紹 李悌欽(1928-2017) 出生於臺北萬華,1944年自臺北工業學校(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畢業後,於1946年進入大同公司工作,1960年他擔任公司福利會的康樂組長時,應同仁所託,創立「大同攝影同好會」,走上了攝影創作之路。 李悌欽的攝影作品著重於生活周遭的速寫紀錄;這些攝影者偶拾、巧遇的溫情片段,隨著時間的洗禮,讓我們看見寫實攝影所紀錄下來的普羅大眾、城市變化的風貌。如同張照堂於《影像的追尋》一書中,對於李悌欽作品的評析:「他那隨意且不動聲色的視角,表達了對周遭人物的興致與關切,在淡淡的不起眼的氛圍中,顯現平凡的真誠與可貴」。 街頭、日常中的隨興速寫,或以單張、組合的相片故事構成攝影敘事,表現出生活光景中的溫暖氣息。隨著生活的城市風貌轉變,李悌欽的攝影取材亦轉趨都會摩登的造型描寫,從寫實到心象,不同的創作語彙是攝影者走入現代的嘗試,同時亦表現出瞬間的寫實快門,與虛實間的光影造型,譜寫出攝影者的內心風景。 邱德雲(1931-2014) 出生於世代務農的苗栗客庄,從小擅於運動,苗栗建臺中學畢業後隨即被網羅入中油棒球隊,並任職於中國石油公司設於苗栗的「臺灣油礦探勘總處」。工作後受到苗栗攝影前輩陳嚴川鼓勵,於1958年加入「中油攝影研究社」,開始投入攝影創作。邱德雲自述當時的攝影環境,在畫意與寫實中爭論不休,他則因農家出身的草根性背景,毫不猶豫投入了寫實攝影,自此利用著下班的時間,深入苗栗的鄉野田間,以寫實的影像為志,紀錄農村生活、民俗祭儀。 1975年,邱德雲與陳禮文、陳嚴川、謝其煚、羅漢章、陳雲錦等人共同成立「苗栗攝影學會」,為苗栗地區開啟了地方性攝影社團先聲。1991年,學會中的資深成員們倡議成立「硬頸攝影群」,強調回歸攝影的初衷,以黑白攝影為表現、鄉土攝影為題材,著眼於長期耕耘、在地注視的情感投入,並開啟了邱德雲專題系列創作。 由早期紀錄家鄉《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與勞動者緊密連結的《汗流脈絡》、《水褲頭》,乃至於1990年代後,透過鏡頭展現農村時空變遷與凋零的《再訪農村》、《風吹日炙》,這些系列性的寫實攝影,橫亙邱德雲的創作歷程,並透過黑與白的濃厚土地情感,傳遞出攝影者深刻且強烈的情感。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46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2/07
活動結束日期2024/04/28
點閱數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82c32c73f77c7e4462f589
活動名稱: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7 09:00: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0號
場地名稱: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201-203展覽室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466999
經度: : 121.514495
結束時間: : 2024/04/28 09:00:00
演出單位: (空)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展覽介紹 策展人|傅遠政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一張照片不是一種圖像、不只是一種對真實事物的詮釋,它還是一種形跡……」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 回顧臺灣攝影百年來發展的面貌,「寫實攝影」以相機速寫,在1930年代後逐漸成為了攝影創作者們風行的創作方式,以直接且正視的視角,反映了生活縮影,積累並紀錄了臺灣的歲月容顏。在這些寫實且帶著時間感的影像中,不同世代的觀者,各自尋找著各自的閱讀共鳴基點,不論是與拍攝時代相近的讀者,尋找記憶中的生活經驗,或是年輕世代,由影像中的形跡,發掘與傾聽其中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經驗造就攝影具有多重、交疊且多義的閱讀可能性,因此攝影不僅僅是見證曾在的片刻,觀者亦透過照片閱讀,以記憶的拼圖來構建、想像影像中的一景一物,帶來曾在的感受。 「曾在的形跡」透過兩位出生於1930年代前後的資深攝影創作者李悌欽(1928-2017)、邱德雲(1931-2014),他們從寫實攝影起步,以鏡頭紀錄動人的生活片刻,或長期注視土地家園,且各自積累出獨特的攝影語彙,在寫實攝影上展現出不同的面貌。 李悌欽由1960年代興盛的影會活動起步,在正職工作之外,投身於「大同攝影同好會」以及「自由影展」等業餘攝影社團。他以質樸且恬淡的鏡頭語言,透過相機快門捕捉了生活的平凡原貌;隨著時代的流變,他在熟悉的城市中拍攝景物的風貌流轉,並在擾攘的街廓中,捕捉光影及造型,展現攝影者的心象與心境。 邱德雲一生關注勞動階層與家鄉苗栗的變遷,1960年代在鄉土寫實中成長摸索,深刻且貼近土地的精神,讓他的影像語彙以濃烈反差及強烈對比,表現對土地的感情溫度。1991年推動「硬頸攝影群」成立後,他更加著力深入苗栗鄉間,拍攝腳踏土地、辛勤工作的勞動者,以及農村凋零的時代變奏。 本展透過兩位攝影家無私捐贈的大批影像檔案及作品,藉由攝影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影像之間的對話,形構本次展覽。李悌欽與邱德雲兩位創作者,扣合著攝影的寫實精神以及時代價值,面對城市發展與農村轉型,展現出不同的攝影風貌。透過他們的攝影,跨越了世代的記憶與傳承,並連結著觀者的目光,望向攝影家們的曾在。 攝影家介紹 李悌欽(1928-2017) 出生於臺北萬華,1944年自臺北工業學校(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畢業後,於1946年進入大同公司工作,1960年他擔任公司福利會的康樂組長時,應同仁所託,創立「大同攝影同好會」,走上了攝影創作之路。 李悌欽的攝影作品著重於生活周遭的速寫紀錄;這些攝影者偶拾、巧遇的溫情片段,隨著時間的洗禮,讓我們看見寫實攝影所紀錄下來的普羅大眾、城市變化的風貌。如同張照堂於《影像的追尋》一書中,對於李悌欽作品的評析:「他那隨意且不動聲色的視角,表達了對周遭人物的興致與關切,在淡淡的不起眼的氛圍中,顯現平凡的真誠與可貴」。 街頭、日常中的隨興速寫,或以單張、組合的相片故事構成攝影敘事,表現出生活光景中的溫暖氣息。隨著生活的城市風貌轉變,李悌欽的攝影取材亦轉趨都會摩登的造型描寫,從寫實到心象,不同的創作語彙是攝影者走入現代的嘗試,同時亦表現出瞬間的寫實快門,與虛實間的光影造型,譜寫出攝影者的內心風景。 邱德雲(1931-2014) 出生於世代務農的苗栗客庄,從小擅於運動,苗栗建臺中學畢業後隨即被網羅入中油棒球隊,並任職於中國石油公司設於苗栗的「臺灣油礦探勘總處」。工作後受到苗栗攝影前輩陳嚴川鼓勵,於1958年加入「中油攝影研究社」,開始投入攝影創作。邱德雲自述當時的攝影環境,在畫意與寫實中爭論不休,他則因農家出身的草根性背景,毫不猶豫投入了寫實攝影,自此利用著下班的時間,深入苗栗的鄉野田間,以寫實的影像為志,紀錄農村生活、民俗祭儀。 1975年,邱德雲與陳禮文、陳嚴川、謝其煚、羅漢章、陳雲錦等人共同成立「苗栗攝影學會」,為苗栗地區開啟了地方性攝影社團先聲。1991年,學會中的資深成員們倡議成立「硬頸攝影群」,強調回歸攝影的初衷,以黑白攝影為表現、鄉土攝影為題材,著眼於長期耕耘、在地注視的情感投入,並開啟了邱德雲專題系列創作。 由早期紀錄家鄉《加里山下的家鄉》系列、與勞動者緊密連結的《汗流脈絡》、《水褲頭》,乃至於1990年代後,透過鏡頭展現農村時空變遷與凋零的《再訪農村》、《風吹日炙》,這些系列性的寫實攝影,橫亙邱德雲的創作歷程,並透過黑與白的濃厚土地情感,傳遞出攝影者深刻且強烈的情感。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46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2/07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4/28
點閱數: 1

# 聲色 於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8

書名不動聲色的柏田與喜形於色的太田
作者東ふゆ作; 倪湘譯
出版單位青文
版次初版
出版年月109/11
標題(空的。未填資料。)
適讀對象青少年
類號(空的。未填資料。)
ISBN978-986-512-604-9 (第1冊:平裝, 146面, 18公分)
開數18
頁數146
得獎紀錄(空的。未填資料。)
書名: 不動聲色的柏田與喜形於色的太田
作者: 東ふゆ作; 倪湘譯
出版單位: 青文
版次: 初版
出版年月: 109/11
標題: (空的。未填資料。)
適讀對象: 青少年
類號: (空的。未填資料。)
ISBN: 978-986-512-604-9 (第1冊:平裝, 146面, 18公分)
開數: 18
頁數: 146
得獎紀錄: (空的。未填資料。)
[ 搜尋所有 聲色 ... ]

根據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資料。

[ 搜尋所有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 ]

聲色的黃頁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聲色俱佳KTV | 地址: 台中市西屯區寧夏路81號 | 電話: 04-2316-1575

聲色廣告製作有限公司 | 地址: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巷57弄34號7樓 | 電話: 02-2577-3239

名稱 聲色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聲色)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中市西屯區何德里寧夏路81,83號一樓
蔡志緯18356474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20870444)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2段173號3樓
劉俊傑70469203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3-12-13)

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3段50巷18號5樓
杜篤之80688993核准設立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林珮如83281884核准設立

臺南市安平區怡平里3鄰永華六街214號4樓之8
80096750廢止 (文號: 2008-3-14 經授中字 第0973473580號)

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四巷二九號五樓
蔡巧萍89707388核准設立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23巷38號1樓
97439631解散 (文號: 2000-8-4 建商二字 第89314883號)

新北市三重區車路頭街七十七號五樓
97457166廢止 (文號: 2007-12-20 經授中字 第0963536351號)

登記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何德里寧夏路81,83號一樓 | 負責人: 蔡志緯 | 統編: 18356474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20870444)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2段173號3樓 | 負責人: 劉俊傑 | 統編: 70469203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3-12-13)

登記地址: 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路3段50巷18號5樓 | 負責人: 杜篤之 | 統編: 80688993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2段30巷1之3號1樓 | 負責人: 林珮如 | 統編: 83281884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南市安平區怡平里3鄰永華六街214號4樓之8 | 統編: 80096750 | 廢止 (文號: 2008-3-14 經授中字 第0973473580號)

登記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四巷二九號五樓 | 負責人: 蔡巧萍 | 統編: 89707388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223巷38號1樓 | 統編: 97439631 | 解散 (文號: 2000-8-4 建商二字 第89314883號)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車路頭街七十七號五樓 | 統編: 97457166 | 廢止 (文號: 2007-12-20 經授中字 第0963536351號)

與聲色有限公司同分類的食品業者登錄資料集

暖心關東煮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新北市汐止區力行街3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F-200177550-00001-0

周家麵線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四段244巷46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F-200241925-00000-7

德源蔘藥行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販售場所 | 彰化縣伸港鄉信義路19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N-200029601-00001-1

我家炒飯麵盲盒定食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桃園市桃園區民有五街109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H-299999838-00001-1

光復公有零售市場93攤位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台南市佳里區光復市場93號攤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D-200094129-00001-8

建同0761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19號之5(35)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A-200063375-00000-3

壹加壹漢堡店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高雄市仁武區中正路152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E-200007891-00001-9

天心坊湯包 (左營華夏店)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高雄市左營區新莊一路170號10樓之3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E-278961105-00000-0

佳汶麵食館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766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C-200122926-00000-3

肉麻燒肉飯小吃店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高雄市鳳山區濱山街15巷4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E-200185713-00001-9

睿昶興業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苗栗縣竹南鎮民族街103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K-200170119-00000-8

食藝好味米粉羹滷味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花蓮縣吉安鄉北昌村莊敬路91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U-200217275-00000-3

呂招治-麻豆市五公有零售市場〈H13攤〉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販售場所 | 台南市麻豆區中正路80號(H13攤)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D-200087903-00002-1

慶利水果行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販售場所 | 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91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F-200079258-00001-6

左岸會館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桃園市大園區園二街15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H-200079416-00000-3

暖心關東煮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新北市汐止區力行街3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F-200177550-00001-0

周家麵線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新北市三重區重新路四段244巷46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F-200241925-00000-7

德源蔘藥行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販售場所 | 彰化縣伸港鄉信義路19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N-200029601-00001-1

我家炒飯麵盲盒定食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桃園市桃園區民有五街109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H-299999838-00001-1

光復公有零售市場93攤位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台南市佳里區光復市場93號攤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D-200094129-00001-8

建同0761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19號之5(35)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A-200063375-00000-3

壹加壹漢堡店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高雄市仁武區中正路152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E-200007891-00001-9

天心坊湯包 (左營華夏店)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高雄市左營區新莊一路170號10樓之3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E-278961105-00000-0

佳汶麵食館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766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C-200122926-00000-3

肉麻燒肉飯小吃店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餐飲場所 | 高雄市鳳山區濱山街15巷4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E-200185713-00001-9

睿昶興業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苗栗縣竹南鎮民族街103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K-200170119-00000-8

食藝好味米粉羹滷味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花蓮縣吉安鄉北昌村莊敬路91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U-200217275-00000-3

呂招治-麻豆市五公有零售市場〈H13攤〉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販售場所 | 台南市麻豆區中正路80號(H13攤)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D-200087903-00002-1

慶利水果行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販售場所 | 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191號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F-200079258-00001-6

左岸會館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統一編號: | 登錄項目: 公司/商業登記 | 桃園市大園區園二街15號1樓 |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 H-200079416-00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