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複方免疫調節產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 經濟部

技術名稱-中文單/複方免疫調節產品的執行單位是食品所, 產出年度是93, 計畫名稱是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技術規格是中草藥保健產品: 小鼠巨噬細胞J774A.1吞噬能力:12.5g/ml可提昇吞噬能力2~3倍;初代淋巴細胞增生能力: 50 g/ml可增加2倍。, 潛力預估是中草藥保健食品約有250億元市場,利用本分析技術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保健產品進行免疫活性的篩選。.

序號621
產出年度93
技術名稱-中文單/複方免疫調節產品
執行單位食品所
產出單位(空)
計畫名稱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領域(空)
已申請專利之國家(空)
已獲得專利之國家(空)
技術現況敘述-中文以體外之免疫調節試驗,包括小鼠巨噬細胞J774A.1之吞噬能力測定及BALB/c小鼠初代脾臟細胞增生測定技術,可快速篩選具免疫調節之中草藥萃取物,以提供產品開發之依據。
技術現況敘述-英文(空)
技術規格中草藥保健產品: 小鼠巨噬細胞J774A.1吞噬能力:12.5g/ml可提昇吞噬能力2~3倍;初代淋巴細胞增生能力: 50 g/ml可增加2倍。
技術成熟度試量產
可應用範圍中草藥保健食品等產業。
潛力預估中草藥保健食品約有250億元市場,利用本分析技術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保健產品進行免疫活性的篩選。
聯絡人員朱燕華
電話03-5223191轉247
傳真03-5214016
電子信箱chuyh@firdi.org.tw
參考網址(空)
所須軟硬體設備萃取及濃縮裝置、酵素免疫分析儀、連續式螢光測定儀、細胞培養設備、動物房。
需具備之專業人才具細胞培養技術、具飼養動物經驗。

序號

621

產出年度

93

技術名稱-中文

單/複方免疫調節產品

執行單位

食品所

產出單位

(空)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領域

(空)

已申請專利之國家

(空)

已獲得專利之國家

(空)

技術現況敘述-中文

以體外之免疫調節試驗,包括小鼠巨噬細胞J774A.1之吞噬能力測定及BALB/c小鼠初代脾臟細胞增生測定技術,可快速篩選具免疫調節之中草藥萃取物,以提供產品開發之依據。

技術現況敘述-英文

(空)

技術規格

中草藥保健產品: 小鼠巨噬細胞J774A.1吞噬能力:12.5g/ml可提昇吞噬能力2~3倍;初代淋巴細胞增生能力: 50 g/ml可增加2倍。

技術成熟度

試量產

可應用範圍

中草藥保健食品等產業。

潛力預估

中草藥保健食品約有250億元市場,利用本分析技術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的保健產品進行免疫活性的篩選。

聯絡人員

朱燕華

電話

03-5223191轉247

傳真

03-5214016

電子信箱

chuyh@firdi.org.tw

參考網址

(空)

所須軟硬體設備

萃取及濃縮裝置、酵素免疫分析儀、連續式螢光測定儀、細胞培養設備、動物房。

需具備之專業人才

具細胞培養技術、具飼養動物經驗。

根據名稱 單 複方免疫調節產品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單 複方免疫調節產品 資料。

[ 搜尋所有 單 複方免疫調節產品 ... ]

根據電話 03-5223191轉247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3-5223191轉247 ...)

連續製造油炸調味醬的方法

核准國家: 中華民國 | 證書號碼: 201087 | 專利期間起: | 專利期間訖: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專利發明人: 陳仲仁 | 許夏芬 | 楊添進 | 朱燕華 | 蔡維鐘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從豆子分離出其中胚軸的方法及設備

核准國家: 中華民國 | 證書號碼: 201893 | 專利期間起: | 專利期間訖: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專利發明人: 謝衣鵑 | 王昊宸 | 林嘉銘 | 江文德 | 朱燕華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大豆胚軸利用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轉換率90% 以上。 | 潛力預估: 在國內市場預估方面,以中老年族群700萬人對異黃酮有需求來看,若每人每日需有約50毫克異黃酮的攝取量,則每日將有約17.5公噸胚軸產品的需求量,全年則約有6,400公噸的需求。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調節血脂之保健油脂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可降低血清中三酸甘油酯達40%,同時可降低LDL/HDL比例。 | 潛力預估: 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市場規模約40億元,進口品佔七成,由此可見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之發展空間極大。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心血管保健及延緩老化之豆類發酵產品製造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食品健康加值技術研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具有抑制人類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IL-1b及ICAM-1達15%以上,以及對人類肺纖維母細胞,其細胞繼代數可增加10%。 | 潛力預估: 豆榖類保健機能食品之產值約50億元,開發不同豆類機能性成分,可使產品多元化。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高抗氧化活性之中草藥油溶性成份保健油脂調配技術(Ⅱ)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食品健康加值技術研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開發的保健油品在體外實驗可抑制脂質過氧化力達 40%以上、抑制泡沫細胞生成達20%以上。在活體實驗可降低血清中三酸甘油酯達25%及降低LDL/HDL比例。 | 潛力預估: 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市場規模約40億元,進口品佔七成,由此可見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之發展空間極大。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具心血管保健功能之豆穀及植物萃製物配方設計技術(III)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100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改善代謝症候群保健食品開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開發之複方產品在活體內具有降低血脂LDL-C達10%以上,及提高HDL-C/LDL-C之能力,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PAI-1及sICAM-1 達15%以上的能力,與使hsCRP保持在 1mg/L... | 潛力預估: 植物性及中草藥保健食品約有250億元市場,心血管保健食品的產值約有1億以上,因此,可將各類植物萃製物或豆穀類原料及其副產物經健康加值後而可應用於不同類別的食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酵素式機能油脂脂肪酸重構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100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改善代謝症候群保健食品開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對飽和度高之固態油脂,可降低飽和脂肪酸含量50%以上。同時可導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使其含量提升至30%以上,反應後油脂為透明流動性佳之油脂;製程對如DHA等長碳鏈脂肪酸含量幾乎不影響。 | 潛力預估: 可應用於多種機能性油脂之脂肪酸重組或建構脂質之開發。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連續製造油炸調味醬的方法

核准國家: 中華民國 | 證書號碼: 201087 | 專利期間起: | 專利期間訖: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專利發明人: 陳仲仁 | 許夏芬 | 楊添進 | 朱燕華 | 蔡維鐘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從豆子分離出其中胚軸的方法及設備

核准國家: 中華民國 | 證書號碼: 201893 | 專利期間起: | 專利期間訖: | 專利性質: 發明 |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專利發明人: 謝衣鵑 | 王昊宸 | 林嘉銘 | 江文德 | 朱燕華

@ 技術司專利資料集

大豆胚軸利用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轉換率90% 以上。 | 潛力預估: 在國內市場預估方面,以中老年族群700萬人對異黃酮有需求來看,若每人每日需有約50毫克異黃酮的攝取量,則每日將有約17.5公噸胚軸產品的需求量,全年則約有6,400公噸的需求。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調節血脂之保健油脂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新世代食品加工及調配料技術研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可降低血清中三酸甘油酯達40%,同時可降低LDL/HDL比例。 | 潛力預估: 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市場規模約40億元,進口品佔七成,由此可見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之發展空間極大。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心血管保健及延緩老化之豆類發酵產品製造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食品健康加值技術研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具有抑制人類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IL-1b及ICAM-1達15%以上,以及對人類肺纖維母細胞,其細胞繼代數可增加10%。 | 潛力預估: 豆榖類保健機能食品之產值約50億元,開發不同豆類機能性成分,可使產品多元化。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高抗氧化活性之中草藥油溶性成份保健油脂調配技術(Ⅱ)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食品健康加值技術研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開發的保健油品在體外實驗可抑制脂質過氧化力達 40%以上、抑制泡沫細胞生成達20%以上。在活體實驗可降低血清中三酸甘油酯達25%及降低LDL/HDL比例。 | 潛力預估: 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市場規模約40億元,進口品佔七成,由此可見國內保健機能性油脂之發展空間極大。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具心血管保健功能之豆穀及植物萃製物配方設計技術(III)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100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改善代謝症候群保健食品開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開發之複方產品在活體內具有降低血脂LDL-C達10%以上,及提高HDL-C/LDL-C之能力,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PAI-1及sICAM-1 達15%以上的能力,與使hsCRP保持在 1mg/L... | 潛力預估: 植物性及中草藥保健食品約有250億元市場,心血管保健食品的產值約有1億以上,因此,可將各類植物萃製物或豆穀類原料及其副產物經健康加值後而可應用於不同類別的食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酵素式機能油脂脂肪酸重構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100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改善代謝症候群保健食品開發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對飽和度高之固態油脂,可降低飽和脂肪酸含量50%以上。同時可導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使其含量提升至30%以上,反應後油脂為透明流動性佳之油脂;製程對如DHA等長碳鏈脂肪酸含量幾乎不影響。 | 潛力預估: 可應用於多種機能性油脂之脂肪酸重組或建構脂質之開發。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 搜尋所有 03-5223191轉247 ... ]

在『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資料集內搜尋:


與單/複方免疫調節產品同分類的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計量式精密塗佈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乾膜厚度介於1~100μm之間、厚度均勻度395% | 潛力預估: 舉凡各種光學膜,如彩色光阻、廣視角膜、增亮膜、偏光膜、補償膜、擴散片、塑膠基板及電池極板之製作,皆與「精密塗佈技術」為核心之關鍵技術互相牽連在一起,如有相關技術之建立,可促成工業供應鏈的齊全

奈米纖維材料製造與應用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複合奈米金屬線/纖維寬徑≦100nm,線/纖維長度≧20μm,長度/寬徑比(aspect ratio)> 200 | 潛力預估: 開發複合奈米纖維材料製造技術及應用評估,以應用於儲能、微感測器、場發射平面顯示器上的材料使用,本技術包括奈米中空管、奈米金屬纖維、複合奈米金屬纖維之製造技術

奈米模板合成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AAO模板的均勻孔洞直徑為最小可達50 nm,最大可達120nm, 模板厚度10 mm以上;AAO模板的面積可以達到200 mm x 200 mm | 潛力預估: LCD、OLED、LED產業

功能性奈米粉體製造及應用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粉體之平均粒徑可操控在10 ~ 200 nm間,比表面積可高達240 m2/g以上,而粉體形狀可操控為球狀、棒狀或四足錐狀。遮蔽UV(>85%)及IR(>30%)光、可見光照射下抗菌(A>2)、疏水... | 潛力預估: 根據美國SRI Consulting報告,2001年全球使用奈米粉體材料總價值已達31億美元。未來十年,市場規模會隨應用領域之開拓而急劇增加

奈米檢測技術-表面分析檢測技術應用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以微區ESCA技術分析表面/薄膜深度可 | 潛力預估: 可應用在DLED開發高亮度、高發光效率

奈米導電粉體製造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奈米導電/磁性粉體粒徑小於30奈米,其外披覆有機殼層而呈核殼結構 | 潛力預估: 電磁波遮蔽與高頻磁性應用之奈米粉體材料國內市場潛力約在新台幣24億元規模

軟凝態奈米混成材料分散及流變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塗膜厚度均勻性>90%,邊際效益< 2mm;3C放電容量維持率達94% | 潛力預估: 自2005年起鋰電池電極板需求量激增,保守估計國內每月需求量9萬米平方產值約1.3億NT$

材料高頻電磁特性量測技術開發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高頻測試治具與測試標準評估與開發,其電氣特性符合:測試頻率:< 65 GHz, K Value:1 | 潛力預估: 可提升廠商之高頻量測技術能力,強化對產品設計及特性之掌握度,加速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提高競爭力

多元合金細晶及成形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鎂鋁合金材料晶粒尺寸﹤1mm、鎂鋁合金材料伸長率> 300%、多元合金塗層具有﹤5w /m. k之熱傳導率及Hv500以上之硬度 | 潛力預估: 3C產品鎂鋁合金外殼產值目前有80億, 預估每年有20-30%之成長率

奈米一維材料製造技術-垂直氧化鋅奈米線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一維氧化鋅奈米線材料之垂直有序排列的技術:氧化鋅奈米線/纖維材料之成長於Si基板角度為70o~90o;氧化鋅奈米線/纖維材料之寬徑30~300nm;氧化鋅奈米線/纖維材料長度≧2.5μm | 潛力預估: 本研究初期成果已克服了垂直氧化鋅奈米線在矽基板成長之障礙,並且成功驗證垂直氧化鋅奈米線在場發射功能,在此有利之基礎上,提高控制性與大面積之成長技術建立強化,並對於多種性質之其它光電元件用基板材之實施,...

微波材料測試治具開發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材料K,Q量測, 測試頻率<65GHz, 1<K<100,10<Q<1’10000,誤差£±0.5% | 潛力預估: 建立壓電膜材之壓電參數量測技術,支援相關應用產品開發。提供確認壓電膜材製作技術與產品設計開發可行性評估。可以利用已有的技術開發國內還沒有的量測系統,提供壓電薄膜在wafer level階段時的定量量...

高離子導電性質子傳導膜應用評估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半氟系磺酸化離子高分子材料 ‧質子導電度:8*10-2 S/cm ‧甲醇穿透度:8*10-7 cm2/sec ‧膨潤性:40-60wt% ‧耐熱性:>250℃ | 潛力預估: 攜帶型產品電力消耗與日遽增,在今日電子產品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趨勢下,對電池的要求也日漸升高。目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發展的極限(500~600Whr/l),未來高能量密度電池之開發為目前各消費電子大...

化學鍍活化液與其化學鍍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化學鍍速率>0.25 ug/cm2.S ‧粒子平均粒徑12個月 | 潛力預估: 化學鍍活化液及其化學鍍技術,為一針對未來實行化學鍍進行超薄薄膜製程與習用化學鍍活化液缺點所設計,是以金屬奈米粒子觀念為出發點,當隨粒子粒徑越小時,比表面積越高,催化活性也越強,再加上粒子表面有有機穩定...

MB-OFDM UWB Matlab Baseband Simulation Platform

執行單位: 中科院電子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超寬頻系統平台與IP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 符合MB-OFDM UWB PHY v1.0規範之Matlab floating-point與fixed-point simulation platform。 - Group A,B,C,D,E ... | 潛力預估: 可搶攻UWB、Wireless USB等市場,極具市場潛力

O-PET光學膜配方及研製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化工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精密與機能性化學技術開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薄膜透光率≧85﹪、吸水率0.4、耐熱溫度≧150℃,且延伸倍率可達3倍以上。 | 潛力預估: 目前既有產品多為國外日本進口,價格昂貴,且都已鍍好ITO膜,售價達2500元 NT/m2。本技術為自行開發O-PET光學級酯粒材料及其雙軸製膜技術,自製膜材料<100元 NT/m2,而二次加工處理導電...

計量式精密塗佈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乾膜厚度介於1~100μm之間、厚度均勻度395% | 潛力預估: 舉凡各種光學膜,如彩色光阻、廣視角膜、增亮膜、偏光膜、補償膜、擴散片、塑膠基板及電池極板之製作,皆與「精密塗佈技術」為核心之關鍵技術互相牽連在一起,如有相關技術之建立,可促成工業供應鏈的齊全

奈米纖維材料製造與應用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複合奈米金屬線/纖維寬徑≦100nm,線/纖維長度≧20μm,長度/寬徑比(aspect ratio)> 200 | 潛力預估: 開發複合奈米纖維材料製造技術及應用評估,以應用於儲能、微感測器、場發射平面顯示器上的材料使用,本技術包括奈米中空管、奈米金屬纖維、複合奈米金屬纖維之製造技術

奈米模板合成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AAO模板的均勻孔洞直徑為最小可達50 nm,最大可達120nm, 模板厚度10 mm以上;AAO模板的面積可以達到200 mm x 200 mm | 潛力預估: LCD、OLED、LED產業

功能性奈米粉體製造及應用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粉體之平均粒徑可操控在10 ~ 200 nm間,比表面積可高達240 m2/g以上,而粉體形狀可操控為球狀、棒狀或四足錐狀。遮蔽UV(>85%)及IR(>30%)光、可見光照射下抗菌(A>2)、疏水... | 潛力預估: 根據美國SRI Consulting報告,2001年全球使用奈米粉體材料總價值已達31億美元。未來十年,市場規模會隨應用領域之開拓而急劇增加

奈米檢測技術-表面分析檢測技術應用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以微區ESCA技術分析表面/薄膜深度可 | 潛力預估: 可應用在DLED開發高亮度、高發光效率

奈米導電粉體製造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奈米導電/磁性粉體粒徑小於30奈米,其外披覆有機殼層而呈核殼結構 | 潛力預估: 電磁波遮蔽與高頻磁性應用之奈米粉體材料國內市場潛力約在新台幣24億元規模

軟凝態奈米混成材料分散及流變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塗膜厚度均勻性>90%,邊際效益< 2mm;3C放電容量維持率達94% | 潛力預估: 自2005年起鋰電池電極板需求量激增,保守估計國內每月需求量9萬米平方產值約1.3億NT$

材料高頻電磁特性量測技術開發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高頻測試治具與測試標準評估與開發,其電氣特性符合:測試頻率:< 65 GHz, K Value:1 | 潛力預估: 可提升廠商之高頻量測技術能力,強化對產品設計及特性之掌握度,加速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提高競爭力

多元合金細晶及成形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鎂鋁合金材料晶粒尺寸﹤1mm、鎂鋁合金材料伸長率> 300%、多元合金塗層具有﹤5w /m. k之熱傳導率及Hv500以上之硬度 | 潛力預估: 3C產品鎂鋁合金外殼產值目前有80億, 預估每年有20-30%之成長率

奈米一維材料製造技術-垂直氧化鋅奈米線技術先期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一維氧化鋅奈米線材料之垂直有序排列的技術:氧化鋅奈米線/纖維材料之成長於Si基板角度為70o~90o;氧化鋅奈米線/纖維材料之寬徑30~300nm;氧化鋅奈米線/纖維材料長度≧2.5μm | 潛力預估: 本研究初期成果已克服了垂直氧化鋅奈米線在矽基板成長之障礙,並且成功驗證垂直氧化鋅奈米線在場發射功能,在此有利之基礎上,提高控制性與大面積之成長技術建立強化,並對於多種性質之其它光電元件用基板材之實施,...

微波材料測試治具開發技術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領域環境建構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材料K,Q量測, 測試頻率<65GHz, 1<K<100,10<Q<1’10000,誤差£±0.5% | 潛力預估: 建立壓電膜材之壓電參數量測技術,支援相關應用產品開發。提供確認壓電膜材製作技術與產品設計開發可行性評估。可以利用已有的技術開發國內還沒有的量測系統,提供壓電薄膜在wafer level階段時的定量量...

高離子導電性質子傳導膜應用評估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半氟系磺酸化離子高分子材料 ‧質子導電度:8*10-2 S/cm ‧甲醇穿透度:8*10-7 cm2/sec ‧膨潤性:40-60wt% ‧耐熱性:>250℃ | 潛力預估: 攜帶型產品電力消耗與日遽增,在今日電子產品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趨勢下,對電池的要求也日漸升高。目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發展的極限(500~600Whr/l),未來高能量密度電池之開發為目前各消費電子大...

化學鍍活化液與其化學鍍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工研院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化學鍍速率>0.25 ug/cm2.S ‧粒子平均粒徑12個月 | 潛力預估: 化學鍍活化液及其化學鍍技術,為一針對未來實行化學鍍進行超薄薄膜製程與習用化學鍍活化液缺點所設計,是以金屬奈米粒子觀念為出發點,當隨粒子粒徑越小時,比表面積越高,催化活性也越強,再加上粒子表面有有機穩定...

MB-OFDM UWB Matlab Baseband Simulation Platform

執行單位: 中科院電子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超寬頻系統平台與IP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 符合MB-OFDM UWB PHY v1.0規範之Matlab floating-point與fixed-point simulation platform。 - Group A,B,C,D,E ... | 潛力預估: 可搶攻UWB、Wireless USB等市場,極具市場潛力

O-PET光學膜配方及研製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化工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精密與機能性化學技術開發與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薄膜透光率≧85﹪、吸水率0.4、耐熱溫度≧150℃,且延伸倍率可達3倍以上。 | 潛力預估: 目前既有產品多為國外日本進口,價格昂貴,且都已鍍好ITO膜,售價達2500元 NT/m2。本技術為自行開發O-PET光學級酯粒材料及其雙軸製膜技術,自製膜材料<100元 NT/m2,而二次加工處理導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