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 經濟部

技術名稱-中文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的執行單位是食品所, 產出年度是101, 計畫名稱是食品所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技術規格是1.利用微生物纖維素作為主要載體,與抗菌物質結合,膜片中銀含量為3 mg/100 cm2以上。 2.抗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達99%以上之減菌率。 3.保有微生物纖維素保濕不易沾粘傷口、透明易觀察傷口等特性,為一新型半濕式之抗菌敷料。, 潛力預估是以微生物纖維作為膜材開發之功能性敷料,現階段在市場仍無相關之產品,根據Frost & Sullivan於2005年的統計,2001年先進敷料的市場規模為10.66億美元,至2004年市場規模為14.90億美元;推估至2011年市場將成長至30.57億美元,2014年更可以成長到66.4億美金。本項產....

序號5727
產出年度101
技術名稱-中文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
執行單位食品所
產出單位(空)
計畫名稱食品所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領域(空)
已申請專利之國家(空)
已獲得專利之國家(空)
技術現況敘述-中文目前市售含銀抗菌敷料使用的載體材質如不織布、泡棉及海藻膠等,產品多為乾式多層膜型態,在傷口的治療上無法保持創面的濕潤,其不透明性造成不易觀察傷口情況,且吸收滲液的能力仍偏低等缺失。微生物纖維膜結合各材質之優勢,若能建立具抗菌性的微生物纖維素生產技術,將可改善目前市售抗菌敷料之缺失,亦可替代國外進口之相關敷料產品。
技術現況敘述-英文(空)
技術規格1.利用微生物纖維素作為主要載體,與抗菌物質結合,膜片中銀含量為3 mg/100 cm2以上。 2.抗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達99%以上之減菌率。 3.保有微生物纖維素保濕不易沾粘傷口、透明易觀察傷口等特性,為一新型半濕式之抗菌敷料。
技術成熟度實驗室階段
可應用範圍可用於美容面膜、人工皮膚及功能性敷料
潛力預估以微生物纖維作為膜材開發之功能性敷料,現階段在市場仍無相關之產品,根據Frost & Sullivan於2005年的統計,2001年先進敷料的市場規模為10.66億美元,至2004年市場規模為14.90億美元;推估至2011年市場將成長至30.57億美元,2014年更可以成長到66.4億美金。本項產品的研發可應用在燒燙傷、慢性疾病傷患之傷口照顧,不僅減低健保及傷患之醫藥支出,且可使患者達到更佳的傷口照護效果。
聯絡人員賴進此資深研究員
電話03-5223191轉517
傳真03-5224171
電子信箱jtl@firdi.org.tw
參考網址http://www.firdi.org.tw/
所須軟硬體設備無菌培養操作設備、原子吸收光譜儀(ICP)、微生物纖維素半自動生產設備等
需具備之專業人才生化、化學及化工相關科系畢業

序號

5727

產出年度

101

技術名稱-中文

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產出單位

(空)

計畫名稱

食品所創新前瞻技術研究計畫

領域

(空)

已申請專利之國家

(空)

已獲得專利之國家

(空)

技術現況敘述-中文

目前市售含銀抗菌敷料使用的載體材質如不織布、泡棉及海藻膠等,產品多為乾式多層膜型態,在傷口的治療上無法保持創面的濕潤,其不透明性造成不易觀察傷口情況,且吸收滲液的能力仍偏低等缺失。微生物纖維膜結合各材質之優勢,若能建立具抗菌性的微生物纖維素生產技術,將可改善目前市售抗菌敷料之缺失,亦可替代國外進口之相關敷料產品。

技術現況敘述-英文

(空)

技術規格

1.利用微生物纖維素作為主要載體,與抗菌物質結合,膜片中銀含量為3 mg/100 cm2以上。 2.抗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達99%以上之減菌率。 3.保有微生物纖維素保濕不易沾粘傷口、透明易觀察傷口等特性,為一新型半濕式之抗菌敷料。

技術成熟度

實驗室階段

可應用範圍

可用於美容面膜、人工皮膚及功能性敷料

潛力預估

以微生物纖維作為膜材開發之功能性敷料,現階段在市場仍無相關之產品,根據Frost & Sullivan於2005年的統計,2001年先進敷料的市場規模為10.66億美元,至2004年市場規模為14.90億美元;推估至2011年市場將成長至30.57億美元,2014年更可以成長到66.4億美金。本項產品的研發可應用在燒燙傷、慢性疾病傷患之傷口照顧,不僅減低健保及傷患之醫藥支出,且可使患者達到更佳的傷口照護效果。

聯絡人員

賴進此資深研究員

電話

03-5223191轉517

傳真

03-5224171

電子信箱

jtl@firdi.org.tw

參考網址

http://www.firdi.org.tw/

所須軟硬體設備

無菌培養操作設備、原子吸收光譜儀(ICP)、微生物纖維素半自動生產設備等

需具備之專業人才

生化、化學及化工相關科系畢業

根據名稱 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 資料。

[ 搜尋所有 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 ... ]

根據電話 03-5223191轉517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3-5223191轉517 ...)

十公升級微生物培養系統之開發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8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線上監測pH、DO、溫度與轉速之設計。 2.5公升以上之發酵槽為原地滅菌系統。 3.發酵環境為無菌狀態。 | 潛力預估: 目前世界趨勢為綠色能源與生物醫學科技,在現在忙碌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大增,在高抗氧化物質的需求上也大增的情況下,發展生物技術並工業化放大量產為企業必經的模式,本所在高抗氧化物質發酵開發技術上,...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高抗氧化物質(GSH、γ-GC)發酵、回收、純化及產品開發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利用安全之麵包酵母,2000L公升發酵製程,培養48小時GSH產量1g/L,γ-GC產量0.3g/L。GSH及γ-GC回收純化技術,純度分別可達90%以上、回收率50%以上。並建立GSH/CoQ10微... | 潛力預估: 開發較具附加價值之生技保養品及醫療用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以光合菌生產CoQ10之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已篩選出具有生長快速及CoQ10開發之潛力菌株,培養基改良後,照光條件下,乾重增加2.8倍,CoQ10產量提升7倍;不照光條件下,乾重增加2.3倍,CoQ10產量提升30倍。於百公升級規模之培養技術,... | 潛力預估: 開發較具附加價值之生技保養品及醫療用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微生物機能性產品之開發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7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機能性產品的產量,由5L~250L的發酵,包含金屬琉蛋白、麩胱甘?、藍藻、螺旋藻等機能性產品和細菌纖維素與菇菌類的培養技術。 | 潛力預估: 在今年金融產業的不景氣下,生技產業的發展為各產業中仍能發展穩定的產業,預估在台灣仍會有每年2000億,並以10%的成長率發展,而微生物機能性產品在生技產業中屬於穩定發展快速回收的領域,適合台灣中小型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微生物機能性產品之萃取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8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尋找有利於微生物機能性產品分析之指標性成分,以建立試量產之萃取技術。 2.藉由超音波萃取技術之開發,期望提高微生物機能性成份之萃取率,或是縮短操作時間,以提升產品的效能與價值、提供廠商作為產品研發... | 潛力預估: 1.近年來將超音波萃取技術導入保健食品之開發已為研發之趨勢,但量產相關之報導與產品仍不多見,而國內目前產品多為進口,本身並無技術能力。 2.業界目前指標: 國內業者缺乏此類技術或產品,故開發超音波萃取...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十公升級微生物培養系統之開發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8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線上監測pH、DO、溫度與轉速之設計。 2.5公升以上之發酵槽為原地滅菌系統。 3.發酵環境為無菌狀態。 | 潛力預估: 目前世界趨勢為綠色能源與生物醫學科技,在現在忙碌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大增,在高抗氧化物質的需求上也大增的情況下,發展生物技術並工業化放大量產為企業必經的模式,本所在高抗氧化物質發酵開發技術上,...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高抗氧化物質(GSH、γ-GC)發酵、回收、純化及產品開發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利用安全之麵包酵母,2000L公升發酵製程,培養48小時GSH產量1g/L,γ-GC產量0.3g/L。GSH及γ-GC回收純化技術,純度分別可達90%以上、回收率50%以上。並建立GSH/CoQ10微... | 潛力預估: 開發較具附加價值之生技保養品及醫療用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以光合菌生產CoQ10之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5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已篩選出具有生長快速及CoQ10開發之潛力菌株,培養基改良後,照光條件下,乾重增加2.8倍,CoQ10產量提升7倍;不照光條件下,乾重增加2.3倍,CoQ10產量提升30倍。於百公升級規模之培養技術,... | 潛力預估: 開發較具附加價值之生技保養品及醫療用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微生物機能性產品之開發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7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機能性產品的產量,由5L~250L的發酵,包含金屬琉蛋白、麩胱甘?、藍藻、螺旋藻等機能性產品和細菌纖維素與菇菌類的培養技術。 | 潛力預估: 在今年金融產業的不景氣下,生技產業的發展為各產業中仍能發展穩定的產業,預估在台灣仍會有每年2000億,並以10%的成長率發展,而微生物機能性產品在生技產業中屬於穩定發展快速回收的領域,適合台灣中小型企...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微生物機能性產品之萃取技術

執行單位: 食品所 | 產出年度: 98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生物資源之創新加值與開發應用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尋找有利於微生物機能性產品分析之指標性成分,以建立試量產之萃取技術。 2.藉由超音波萃取技術之開發,期望提高微生物機能性成份之萃取率,或是縮短操作時間,以提升產品的效能與價值、提供廠商作為產品研發... | 潛力預估: 1.近年來將超音波萃取技術導入保健食品之開發已為研發之趨勢,但量產相關之報導與產品仍不多見,而國內目前產品多為進口,本身並無技術能力。 2.業界目前指標: 國內業者缺乏此類技術或產品,故開發超音波萃取...

@ 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 搜尋所有 03-5223191轉517 ... ]

在『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資料集內搜尋:


與微生物纖維素含銀抗菌敷料之製備技術同分類的技術司可移轉技術資料集

銅箔基層材料用雙層聚亞醯胺塗膜製備專利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高尺寸安定、適合高密度細線畫線路製作、高耐化性、優異耐熱、電性及機械性質 | 潛力預估: 將國內原已建立之軟性基板產業推向更先進之無接著劑型軟性基板,為將來電子與光電產業所需之下游構裝基板材料產業建立基礎,支援已蓬勃發展之平面顯示器產業,使國內整個產業體系更完整,提升產業競爭力,最重要在建...

高容量複合石墨負極材料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利用奈米結構在石墨上形成複合石墨負極材料,達到石墨改質的目的,本技術所開發之負極材料克電容量(360 mAh/g)較傳統MCMB克電容量(320 mAh/g)高12%,材料成本降低40% | 潛力預估: 提供高容量負極材料之合成技術及材料工程規格給電池材料製造商,掌握鋰電池關鍵原材料,預估可促進材料廠商之投資達一億元以上,年產值達三億元以上。增加國內20億與全世界200億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佔有率的技術...

導電高分子固態電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 導電性高分子材料配方開發特性測試,使其導電度>10S/cm,並可通過105℃、2000小時之可靠度測試。 2. 導電性高分子於多孔性氧化鋁介電氧化皮膜之含浸聚合成膜性研究,並使其含浸成膜率達8... | 潛力預估: 高分子鋁電容器之全球產值,除了2001年因為全球景氣不佳而出現成長停滯以外,全球的需求呈現穩定而大幅的成長, 2003年預測之全球銷售金額可達3.5億美金。中日社電子部品年鑑曾針對各類低阻抗電容器之...

混成電能調節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根據電池容量狀態,自動調節燃料電池工作點。主動避免電池低容量狀態,提高燃料使用效率,並防止電池發生過度充電現象。2.標準Switching Converter電路架構,開發容易。無需微處理器,低... | 潛力預估: 本技術可以應用在燃料電池或是太陽能電池的獨立行供電設備,未來可攜式電源的需求,包括行動資訊元件、電動交通工具、戶外緊急混成供電電源、太陽能隨身電源/充電器,太陽能路燈/號誌/警示器等,均可以選擇適當的...

微小型燃料電池堆組裝製作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本裝置技術整體電池堆可用熱壓製程製作完成,是一種具有製作簡便、可以大量自動化生產特色的電池堆組裝方式。其優勢在於降低傳統流道對水氣以及CO2排放的阻礙,同時因為捨棄傳統使用的雙極板,改以金屬網與塑膠框... | 潛力預估: 本技術主要應用領域是以3C產品的行動式電能供應,包括筆記型電腦,隨身影音娛樂設備等。特別是在需要長時間連續供電的隨身電子產品,燃料電池它可提供無須充電設施的電能供應,僅以補充燃料便能提供下一階段應用所...

超薄卡片型鋰高分子電池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目標為開發雛形超薄卡片型高分子鋰電池製造技術,厚度< 0.5mm,電容量> 50 mAh。 ‧此技術具有重量輕、大面積化、可撓式和薄型化的優勢可因應未來3C產品薄型化及形狀可變性的要求。電池壽命大... | 潛力預估: 本計畫所產出的超薄卡片型鋰高分子電池產品,主要可應用於智慧型卡片、生理監測模組或具彎曲形狀的電子產品上,由於薄型電池的安全性及厚度將成為衡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本計畫採用高分子電解質材料﹐透過特殊封裝材料...

無排氣側管35W高壓氙氣金屬鹵化物燈放電管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電弧室內容積 ~ 0.1c.c,電級間距經機械定位後的距離6  1mm,放電管總長<55 mm,發光效率68 lm/W,Warm-up Time ~ 6sec,初始光衰~ 92%。 | 潛力預估: 提昇國內投射燈具照明業界的產品附加價值,並提昇投射燈具照明業界的設計能力及其產品的多樣性,最重要者為此項產品貼近汽車照明使用規範,因而此此項技術將會導引投射燈具照明業界轉型走上高附加價值之汽車照明設計...

壓鑄非晶質合金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塊狀非晶質鐵基合金材料: 2φ×20mmL 棒材或OD=10, ID=6, T=1mm T- core環型鐵芯,飽和磁化強度>1T。2.塊狀非晶質鋯基合金材料: 3mmt×50mmw×90mmL板... | 潛力預估: 可創造出低成本、高性能、高附加價值及多樣化的新材料,有利於新產業版圖的開拓與機會的創造。

高密度電漿鍍膜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多層奈米複合薄膜之薄膜表面硬度值> 40 GPa,薄膜表面平均粗糙度Ra<0.05μm。 | 潛力預估: 改良磁濾式電弧離子被覆法蒸鍍多層氮化物薄膜製程技術可應用於PCB高速精密加工之微細鑽頭表面,此外並應用此技術製作高品質鑄幣印花模具表面之多層氮化物薄膜,磨耗壽命與傳統之電鍍硬鉻法處理相當。此物理氣相蒸...

太陽能電池極高純度矽精煉及純化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冶金級矽經過此一製程技術之後,其純度將由原先之99.5%到達99.999%以上。 | 潛力預估: 以單價1 USD/Kg之冶金級矽(純度99.5%)作為原料,透過製粉、浸蝕、方向性凝固等純化製程,成為30 USD/Kg高附加價值的太陽電池級多晶矽原料(純度99.999%)。

電鑄網版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電鑄技術開發複合式網板製作技術,面積20×20cm,金屬箔厚度10~50μm,不鏽鋼網為325mesh,接合後開孔率為原開孔率的70%以上。 | 潛力預估: 可提供電鑄厚度10μm~5mm電鑄箔及複合網板,並可進行技術與設備整合輸出作業。

金屬電化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銅箔強度(~75kg/mm2)、延展性(~5.5%)、耐疲勞(~2200 cycle)、表面粗度(Rz<2μm)。 | 潛力預估: 以脈衝電化學電鍍技術開發5~9μm超薄銅箔與銅箔分離層製程,技術特性是完全由國內自主開發,技術均已達國際商品等級,其銅箔成長速度遠高於國際領導業者專利。

高純度電子用鋁素箔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250V以下鋁電解電容器陽極板用鋁箔之鑄胚連鑄、99.8→99.99%鋁純化、軋延至100μm製程技術 | 潛力預估: 品質與日系商品箔相當。

高精細金屬精密蝕刻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OLED用金屬罩規格為具有最小孔距0.03mm與0.225mm×0.070mm開口之超高精細度網罩。 | 潛力預估: 開發出獨特並具有專利智權的Dynode強化場發射照明或顯示系統元件與其相關材料技術,並建立自主之CDT網罩製作技術、OLED熱蒸鍍Metal Mask製作技術、平面顯示器高精度電子增益零件製作技術等...

塑膠光纖單芯雙向連接器設計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單蕊雙向塑膠光纖連接器收發模組,中心主波長為650nm,傳輸量在200Mbps。包括收發電路、光學機構及整合等工作。 | 潛力預估: 在國內寬頻產業逐漸萌芽之際,連接器產業若能藉由此計劃建立產業之塑膠光纖連接器之設計技術,適時切入市場技術,對產業在未來寬頻光纖連接器產品之發開技術上,將大有助益。

銅箔基層材料用雙層聚亞醯胺塗膜製備專利授權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高尺寸安定、適合高密度細線畫線路製作、高耐化性、優異耐熱、電性及機械性質 | 潛力預估: 將國內原已建立之軟性基板產業推向更先進之無接著劑型軟性基板,為將來電子與光電產業所需之下游構裝基板材料產業建立基礎,支援已蓬勃發展之平面顯示器產業,使國內整個產業體系更完整,提升產業競爭力,最重要在建...

高容量複合石墨負極材料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利用奈米結構在石墨上形成複合石墨負極材料,達到石墨改質的目的,本技術所開發之負極材料克電容量(360 mAh/g)較傳統MCMB克電容量(320 mAh/g)高12%,材料成本降低40% | 潛力預估: 提供高容量負極材料之合成技術及材料工程規格給電池材料製造商,掌握鋰電池關鍵原材料,預估可促進材料廠商之投資達一億元以上,年產值達三億元以上。增加國內20億與全世界200億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佔有率的技術...

導電高分子固態電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 導電性高分子材料配方開發特性測試,使其導電度>10S/cm,並可通過105℃、2000小時之可靠度測試。 2. 導電性高分子於多孔性氧化鋁介電氧化皮膜之含浸聚合成膜性研究,並使其含浸成膜率達8... | 潛力預估: 高分子鋁電容器之全球產值,除了2001年因為全球景氣不佳而出現成長停滯以外,全球的需求呈現穩定而大幅的成長, 2003年預測之全球銷售金額可達3.5億美金。中日社電子部品年鑑曾針對各類低阻抗電容器之...

混成電能調節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根據電池容量狀態,自動調節燃料電池工作點。主動避免電池低容量狀態,提高燃料使用效率,並防止電池發生過度充電現象。2.標準Switching Converter電路架構,開發容易。無需微處理器,低... | 潛力預估: 本技術可以應用在燃料電池或是太陽能電池的獨立行供電設備,未來可攜式電源的需求,包括行動資訊元件、電動交通工具、戶外緊急混成供電電源、太陽能隨身電源/充電器,太陽能路燈/號誌/警示器等,均可以選擇適當的...

微小型燃料電池堆組裝製作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本裝置技術整體電池堆可用熱壓製程製作完成,是一種具有製作簡便、可以大量自動化生產特色的電池堆組裝方式。其優勢在於降低傳統流道對水氣以及CO2排放的阻礙,同時因為捨棄傳統使用的雙極板,改以金屬網與塑膠框... | 潛力預估: 本技術主要應用領域是以3C產品的行動式電能供應,包括筆記型電腦,隨身影音娛樂設備等。特別是在需要長時間連續供電的隨身電子產品,燃料電池它可提供無須充電設施的電能供應,僅以補充燃料便能提供下一階段應用所...

超薄卡片型鋰高分子電池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電子關鍵性材料與整合模組發展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目標為開發雛形超薄卡片型高分子鋰電池製造技術,厚度< 0.5mm,電容量> 50 mAh。 ‧此技術具有重量輕、大面積化、可撓式和薄型化的優勢可因應未來3C產品薄型化及形狀可變性的要求。電池壽命大... | 潛力預估: 本計畫所產出的超薄卡片型鋰高分子電池產品,主要可應用於智慧型卡片、生理監測模組或具彎曲形狀的電子產品上,由於薄型電池的安全性及厚度將成為衡量的重要指標之一。本計畫採用高分子電解質材料﹐透過特殊封裝材料...

無排氣側管35W高壓氙氣金屬鹵化物燈放電管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電弧室內容積 ~ 0.1c.c,電級間距經機械定位後的距離6  1mm,放電管總長<55 mm,發光效率68 lm/W,Warm-up Time ~ 6sec,初始光衰~ 92%。 | 潛力預估: 提昇國內投射燈具照明業界的產品附加價值,並提昇投射燈具照明業界的設計能力及其產品的多樣性,最重要者為此項產品貼近汽車照明使用規範,因而此此項技術將會導引投射燈具照明業界轉型走上高附加價值之汽車照明設計...

壓鑄非晶質合金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1.塊狀非晶質鐵基合金材料: 2φ×20mmL 棒材或OD=10, ID=6, T=1mm T- core環型鐵芯,飽和磁化強度>1T。2.塊狀非晶質鋯基合金材料: 3mmt×50mmw×90mmL板... | 潛力預估: 可創造出低成本、高性能、高附加價值及多樣化的新材料,有利於新產業版圖的開拓與機會的創造。

高密度電漿鍍膜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多層奈米複合薄膜之薄膜表面硬度值> 40 GPa,薄膜表面平均粗糙度Ra<0.05μm。 | 潛力預估: 改良磁濾式電弧離子被覆法蒸鍍多層氮化物薄膜製程技術可應用於PCB高速精密加工之微細鑽頭表面,此外並應用此技術製作高品質鑄幣印花模具表面之多層氮化物薄膜,磨耗壽命與傳統之電鍍硬鉻法處理相當。此物理氣相蒸...

太陽能電池極高純度矽精煉及純化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冶金級矽經過此一製程技術之後,其純度將由原先之99.5%到達99.999%以上。 | 潛力預估: 以單價1 USD/Kg之冶金級矽(純度99.5%)作為原料,透過製粉、浸蝕、方向性凝固等純化製程,成為30 USD/Kg高附加價值的太陽電池級多晶矽原料(純度99.999%)。

電鑄網版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電鑄技術開發複合式網板製作技術,面積20×20cm,金屬箔厚度10~50μm,不鏽鋼網為325mesh,接合後開孔率為原開孔率的70%以上。 | 潛力預估: 可提供電鑄厚度10μm~5mm電鑄箔及複合網板,並可進行技術與設備整合輸出作業。

金屬電化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銅箔強度(~75kg/mm2)、延展性(~5.5%)、耐疲勞(~2200 cycle)、表面粗度(Rz<2μm)。 | 潛力預估: 以脈衝電化學電鍍技術開發5~9μm超薄銅箔與銅箔分離層製程,技術特性是完全由國內自主開發,技術均已達國際商品等級,其銅箔成長速度遠高於國際領導業者專利。

高純度電子用鋁素箔製程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250V以下鋁電解電容器陽極板用鋁箔之鑄胚連鑄、99.8→99.99%鋁純化、軋延至100μm製程技術 | 潛力預估: 品質與日系商品箔相當。

高精細金屬精密蝕刻技術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OLED用金屬罩規格為具有最小孔距0.03mm與0.225mm×0.070mm開口之超高精細度網罩。 | 潛力預估: 開發出獨特並具有專利智權的Dynode強化場發射照明或顯示系統元件與其相關材料技術,並建立自主之CDT網罩製作技術、OLED熱蒸鍍Metal Mask製作技術、平面顯示器高精度電子增益零件製作技術等...

塑膠光纖單芯雙向連接器設計

執行單位: 工研院材料所 | 產出年度: 93 | 產出單位: | 計畫名稱: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四年計畫 | 領域: | 技術規格: 單蕊雙向塑膠光纖連接器收發模組,中心主波長為650nm,傳輸量在200Mbps。包括收發電路、光學機構及整合等工作。 | 潛力預估: 在國內寬頻產業逐漸萌芽之際,連接器產業若能藉由此計劃建立產業之塑膠光纖連接器之設計技術,適時切入市場技術,對產業在未來寬頻光纖連接器產品之發開技術上,將大有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