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百步蛇坐架
- 原住民族手工藝 @ 原住民族委員會
作品名稱甕、百步蛇坐架的民族是排灣族, 創作者是胡丁雄, 電話是0915-654-396, 地址是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創作_傳統是創作, 概述是以祖靈及祖先之面容為刻畫主題,表達敬仰之意;將平面的圖案以立體形態表現出來,富涵繪畫特性之木雕藝術;而以百步蛇造型為甕之座架,則象徵安定之意。排灣族傳統雕刻技藝,擁有粗獷、樸拙的民族特色。作品以純熟的雕刻技法,呈現精良的木雕藝術之美。.
#甕、百步蛇坐架的地圖
序號 | 143 |
資料日期 | 20130720 |
民族 | 排灣族 |
作品名稱 | 甕、百步蛇坐架 |
重量 | (空) |
概述 | 以祖靈及祖先之面容為刻畫主題,表達敬仰之意;將平面的圖案以立體形態表現出來,富涵繪畫特性之木雕藝術;而以百步蛇造型為甕之座架,則象徵安定之意。排灣族傳統雕刻技藝,擁有粗獷、樸拙的民族特色。作品以純熟的雕刻技法,呈現精良的木雕藝術之美。 |
出處 | (空) |
所在地 | 屏東縣來義鄉 |
地址 |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電話 | 0915-654-396 |
傳真號碼 | (空) |
創作_傳統 | 創作 |
創作者 | 胡丁雄 |
類型 | 雕刻類 |
主題 | (空) |
素材 | 紅椈木 |
習俗與禁忌 | (空) |
曾獲獎項 | (空) |
獎項類別 | (空) |
序號143 |
資料日期20130720 |
民族排灣族 |
作品名稱甕、百步蛇坐架 |
重量(空) |
概述以祖靈及祖先之面容為刻畫主題,表達敬仰之意;將平面的圖案以立體形態表現出來,富涵繪畫特性之木雕藝術;而以百步蛇造型為甕之座架,則象徵安定之意。排灣族傳統雕刻技藝,擁有粗獷、樸拙的民族特色。作品以純熟的雕刻技法,呈現精良的木雕藝術之美。 |
出處(空) |
所在地屏東縣來義鄉 |
地址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電話0915-654-396 |
傳真號碼(空) |
創作_傳統創作 |
創作者胡丁雄 |
類型雕刻類 |
主題(空) |
素材紅椈木 |
習俗與禁忌(空) |
曾獲獎項(空) |
獎項類別(空) |
甕、百步蛇坐架地圖 [ 導航 ]
甕、百步蛇坐架的地址位於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名稱 甕 百步蛇坐架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甕 百步蛇坐架 ...) | 作品名稱: 甕、百步蛇坐架蛻變的禮讚 | 屆別: 第三屆 | 認證類別: 雕刻類 | 所在地: 屏東縣來義鄉 | 認證紀錄: 99年度第三屆原住民族工藝師 | 申請標章期限展延核准名單: | 資料日期: 20130820 @ 原住民族工藝師標章 |
| 創作人: 胡丁雄 | 屆別: 第三屆 | 認證類別: 雕刻類 | 傳統與現代: | 所在地: 屏東縣來義鄉 | 備註: 99年度第三屆原住民族工藝精品-認證產品 | 申請標章期限展延: @ 原住民族工藝精品 |
作品名稱: 甕、百步蛇坐架蛻變的禮讚 | 屆別: 第三屆 | 認證類別: 雕刻類 | 所在地: 屏東縣來義鄉 | 認證紀錄: 99年度第三屆原住民族工藝師 | 申請標章期限展延核准名單: | 資料日期: 20130820 @ 原住民族工藝師標章 |
創作人: 胡丁雄 | 屆別: 第三屆 | 認證類別: 雕刻類 | 傳統與現代: | 所在地: 屏東縣來義鄉 | 備註: 99年度第三屆原住民族工藝精品-認證產品 | 申請標章期限展延: @ 原住民族工藝精品 |
[ 搜尋所有 甕 百步蛇坐架 ... ]
根據電話 0915-654-396 找到的相關資料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胡丁雄 | 電話: 0915-654-396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獵刀為排灣族男人身上必帶之配件,舉凡上山砍柴、農作物收割、或是參加族群盛會,一定會配戴寶刀。排灣族的連杯需兩人同時共飲,一人用左手,另一人用右手,合力端起連杯並飲,藉以表達彼此情誼與歡慶之意。排灣族的... @ 原住民族手工藝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胡丁雄 | 電話: 0915-654-396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獵刀為排灣族男人身上必帶之配件,舉凡上山砍柴、農作物收割、或是參加族群盛會,一定會配戴寶刀。排灣族的連杯需兩人同時共飲,一人用左手,另一人用右手,合力端起連杯並飲,藉以表達彼此情誼與歡慶之意。排灣族的... @ 原住民族手工藝 |
[ 搜尋所有 0915-654-396 ... ]
根據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原住民族手工藝』資料集內搜尋: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黃逸珍 | 電話: 08-7992856 |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9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在屏東三地門鄉,有著一處因國片「海角七號」聞名於國際的琉璃珠工作室「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入口處的大蜻蜓在層層山巒中更顯氣韻生動,這裡是負責人施秀菊老師傅承排灣族文化的發源地,她常說:「每一顆琉璃珠子...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馬郁芳 | 電話: 08-7995200 |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52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 民族: 魯凱族 | 創作者: 彭水光 | 電話: 08-7993105;0933-596-357 |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101號(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傳說當太陽升起照耀在石板屋上時,那道射入屋內的陽光,正巧照在屋裡的甕上面,陽光讓蛇孵化繁殖,正似頭目的祖先。蛇類當中最尊貴、具權威的即為百步蛇。在魯凱族人的心中,百步蛇是頭目的保護者與陪伴者,如同魯凱...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賴春菊 | 電話: 08-7994385 |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玉泉路6-3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柯美琪 | 電話: 0920-467733 |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95之3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 民族: 魯凱族 | 創作者: (南區)阿樂樂安.摩盧藍凱1(北區)羅詩蓓 | 電話: 南區:08-7021361北區:02-23511751 | 地址: 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中正東路60-9號(北區)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61號4F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許瑞玉 | 電話: 0912-198-105 | 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萬安村達里28號 | 創作_傳統: 傳統兼具創作 | 概述: 皮革擁有絕佳的伸張、延長、縮擠的特性,搭配豐富巧思及想像力,平面皮革可成為生動的立體造型,賦予皮革藝術活潑的生命力;而手工捏塑的功夫是新穎蔚起的皮雕工藝,造型豐潤,榮居現代家中擺飾之首。皮雕藝品象徵著...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胡丁雄 | 電話: 0915-654-396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祖靈及祖先之面容為刻畫主題,表達敬仰之意;將平面的圖案以立體形態表現出來,富涵繪畫特性之木雕藝術;而以百步蛇造型為甕之座架,則象徵安定之意。排灣族傳統雕刻技藝,擁有粗獷、樸拙的民族特色。作品以純熟的...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胡丁雄 | 電話: 0915-654-396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獵刀為排灣族男人身上必帶之配件,舉凡上山砍柴、農作物收割、或是參加族群盛會,一定會配戴寶刀。排灣族的連杯需兩人同時共飲,一人用左手,另一人用右手,合力端起連杯並飲,藉以表達彼此情誼與歡慶之意。排灣族的...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黃忠/獵人藝術工作室 | 電話: 0921-578732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豐榮路109巷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原住民人物結合狩獵活動,譜出具有原民風的文化商品,一動一靜互相呼應,作品「獵人水果叉」生動傳達原住民狩獵、成為勇士的意象,以抽象手法表現出狩獵器具「弓」的拉力,器物圖案及造型美觀實用,是非常優美的藝...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原社卡塔文化 | 電話: 089-228107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中興路2段191號 (臺東糖廠-原社手創生活館)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小鳥不要來」一開始只是一顆琉璃珠加上仿小米串珠的作品,原社卡塔文化將傳統技藝轉換成商品,成功的將小米對原住民生活之間的深厚情感與消費者分享,還將常見的中國結搭配琉璃珠的方式改良,重新從傳統獵人的結繩... |
| 民族: 雅美族 | 創作者: 張馬群 | 電話: 089-732840;0932-387-741 | 地址: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 | 創作_傳統: 傳統兼具傳統 | 概述: 拼板舟的船身雕刻顯現獨特的純手工技法,展現自然寫實之美。將舟身體型依比例縮小至方便擺飾的尺寸,舟身亦仿大型拼板舟之雕刻紋飾,而舟座乃一體成型的原木,表現明顯的族群文化特色。 |
| 民族: 卑南族 | 創作者: 羅忠興 | 電話: 089-570827;0911-190-569 | 地址: 臺東縣卑南鄉初鹿村初鹿二街84巷8-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部落少年邁入成年時,需接受嚴苛的考驗,合格者才可擁有佩刀,象徵部落文化的榮耀傳承。作者因上山工作時,拾獲一把遺落的山刀,憶起童年往事,也激發出製刀的熱情,於是觀摩前輩的作品與雕刻技法,並撿拾上等漂流木...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黃永寶 | 電話: 089-931377;0921-271-760 | 地址: 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永豐5鄰52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表達日據時代阿美族母系社會中,男人不得違抗另一半指令的傳統習俗,也傳承文化故事的意境。以藤心為元素,代表早期阿美族以得之不易的藤心,做為款待賓客或愛人的高貴佳餚。造型以老人發自內心的安慰表情、及穿著自...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羅月妙 | 電話: 089-951178;0981-810-273 | 地址: 臺東縣關山鎮電光里3鄰中興路26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這是首耳熟能詳的傳統歌謠,每個人都能琅琅上口哼唱。達娜,是位情竇初開的喜悅少女,快樂的採收檳榔後要去會情郎。採收下來的檳榔做為族人喜慶宴客的零嘴,也可做為結...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黃逸珍 | 電話: 08-7992856 |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9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在屏東三地門鄉,有著一處因國片「海角七號」聞名於國際的琉璃珠工作室「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入口處的大蜻蜓在層層山巒中更顯氣韻生動,這裡是負責人施秀菊老師傅承排灣族文化的發源地,她常說:「每一顆琉璃珠子...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馬郁芳 | 電話: 08-7995200 |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52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民族: 魯凱族 | 創作者: 彭水光 | 電話: 08-7993105;0933-596-357 |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101號(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傳說當太陽升起照耀在石板屋上時,那道射入屋內的陽光,正巧照在屋裡的甕上面,陽光讓蛇孵化繁殖,正似頭目的祖先。蛇類當中最尊貴、具權威的即為百步蛇。在魯凱族人的心中,百步蛇是頭目的保護者與陪伴者,如同魯凱...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賴春菊 | 電話: 08-7994385 |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玉泉路6-3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柯美琪 | 電話: 0920-467733 |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美園95之3號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民族: 魯凱族 | 創作者: (南區)阿樂樂安.摩盧藍凱1(北區)羅詩蓓 | 電話: 南區:08-7021361北區:02-23511751 | 地址: 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中正東路60-9號(北區)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61號4F | 創作_傳統: | 概述: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許瑞玉 | 電話: 0912-198-105 | 地址: 屏東縣泰武鄉萬安村達里28號 | 創作_傳統: 傳統兼具創作 | 概述: 皮革擁有絕佳的伸張、延長、縮擠的特性,搭配豐富巧思及想像力,平面皮革可成為生動的立體造型,賦予皮革藝術活潑的生命力;而手工捏塑的功夫是新穎蔚起的皮雕工藝,造型豐潤,榮居現代家中擺飾之首。皮雕藝品象徵著...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胡丁雄 | 電話: 0915-654-396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祖靈及祖先之面容為刻畫主題,表達敬仰之意;將平面的圖案以立體形態表現出來,富涵繪畫特性之木雕藝術;而以百步蛇造型為甕之座架,則象徵安定之意。排灣族傳統雕刻技藝,擁有粗獷、樸拙的民族特色。作品以純熟的...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胡丁雄 | 電話: 0915-654-396 | 地址: 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69之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獵刀為排灣族男人身上必帶之配件,舉凡上山砍柴、農作物收割、或是參加族群盛會,一定會配戴寶刀。排灣族的連杯需兩人同時共飲,一人用左手,另一人用右手,合力端起連杯並飲,藉以表達彼此情誼與歡慶之意。排灣族的...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黃忠/獵人藝術工作室 | 電話: 0921-578732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豐榮路109巷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原住民人物結合狩獵活動,譜出具有原民風的文化商品,一動一靜互相呼應,作品「獵人水果叉」生動傳達原住民狩獵、成為勇士的意象,以抽象手法表現出狩獵器具「弓」的拉力,器物圖案及造型美觀實用,是非常優美的藝...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原社卡塔文化 | 電話: 089-228107 |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中興路2段191號 (臺東糖廠-原社手創生活館)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小鳥不要來」一開始只是一顆琉璃珠加上仿小米串珠的作品,原社卡塔文化將傳統技藝轉換成商品,成功的將小米對原住民生活之間的深厚情感與消費者分享,還將常見的中國結搭配琉璃珠的方式改良,重新從傳統獵人的結繩... |
民族: 雅美族 | 創作者: 張馬群 | 電話: 089-732840;0932-387-741 | 地址: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 | 創作_傳統: 傳統兼具傳統 | 概述: 拼板舟的船身雕刻顯現獨特的純手工技法,展現自然寫實之美。將舟身體型依比例縮小至方便擺飾的尺寸,舟身亦仿大型拼板舟之雕刻紋飾,而舟座乃一體成型的原木,表現明顯的族群文化特色。 |
民族: 卑南族 | 創作者: 羅忠興 | 電話: 089-570827;0911-190-569 | 地址: 臺東縣卑南鄉初鹿村初鹿二街84巷8-1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部落少年邁入成年時,需接受嚴苛的考驗,合格者才可擁有佩刀,象徵部落文化的榮耀傳承。作者因上山工作時,拾獲一把遺落的山刀,憶起童年往事,也激發出製刀的熱情,於是觀摩前輩的作品與雕刻技法,並撿拾上等漂流木...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黃永寶 | 電話: 089-931377;0921-271-760 | 地址: 臺東縣關山鎮德高里永豐5鄰52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表達日據時代阿美族母系社會中,男人不得違抗另一半指令的傳統習俗,也傳承文化故事的意境。以藤心為元素,代表早期阿美族以得之不易的藤心,做為款待賓客或愛人的高貴佳餚。造型以老人發自內心的安慰表情、及穿著自...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羅月妙 | 電話: 089-951178;0981-810-273 | 地址: 臺東縣關山鎮電光里3鄰中興路26號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這是首耳熟能詳的傳統歌謠,每個人都能琅琅上口哼唱。達娜,是位情竇初開的喜悅少女,快樂的採收檳榔後要去會情郎。採收下來的檳榔做為族人喜慶宴客的零嘴,也可做為結... |
|